CN116214337A - 砂带机 - Google Patents
砂带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14337A CN116214337A CN202211246893.9A CN202211246893A CN116214337A CN 116214337 A CN116214337 A CN 116214337A CN 202211246893 A CN202211246893 A CN 202211246893A CN 116214337 A CN116214337 A CN 1162143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projection
- belt sander
- housing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6—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abrasive belts, e.g. with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砂带机,包括: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把手,连接至壳体;打磨组件,连接至壳体,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打磨组件与工件接触的平面为工作平面;电机,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对打磨组件的作业提供动力;电源组件,为砂带机提供能量供给;壳体还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组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打磨组件的上侧,且电源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电机的前侧或后侧。本申请的砂带机较为紧凑,重心靠前,工具使用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砂带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砂带机的电源组件一般安装在砂带机的把手的后端,使得工具整体的重心靠后,砂带机使用过程中不稳定,从而使用户的操作准确性差,操作不便,体验感差。现有的砂带机尺寸较大,结构不够紧凑便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尺寸紧凑的砂带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砂带机,包括: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把手,连接至壳体;打磨组件,连接至壳体,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打磨组件与工件接触的平面为工作平面; 电机,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对打磨组件的作业提供动力;电源组件,为砂带机提供能量供给;壳体还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组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打磨组件的上侧,且电源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电机的前侧或后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打磨组件高度与砂带机安装有电源组件时的整机高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0.68。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机沿第一直线方向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直线与工作平面平行,或者,第一直线与工作平面的夹角小于90°。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组件沿第一平面安装至第一连接部,第一平面与工作平面平行,或者,第一平面与工作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机沿第一直线方向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电源组件沿第一平面安装至第一连接部,第一直线与第一平面平行或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机沿第一直线方向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内,电源组件沿第一平面安装至第一连接部,第一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小于90°。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容纳空间在工作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连接部在工作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壳体在工作平面具有第三投影;第一投影至少有部分与第三投影重合,第二投影至少有部分与第三投影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第一投影总面积之比大于等于70%。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或者第一投影被第三投影包含。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第二投影总面积之比大于等于70%。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或者第二投影被第三投影包含。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设于壳体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容纳空间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一连接部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集尘通道,形成于壳体的第一容纳空间处,由壳体沿第二直线延伸,包括用于出尘的集尘出口。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副把手,副把手形成于壳体前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副把手与壳体活动连接,使得副把手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运动;当副把手位于收纳状态时,副把手至少部分包覆电源组件、电机或者壳体的部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砂带机,包括: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把手,连接至壳体;打磨组件,连接至壳体,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打磨组件与工件接触的平面为工作平面; 电机,用于对打磨组件的作业提供动力;电源组件,为砂带机提供能量供给;壳体还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组件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打磨组件的上侧;当砂带机被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工作时,电源组件到工作平面的最大距离为第一高度H1,把手到工作平面201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cm。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cm。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本申请的砂带机较为紧凑,节约存放空间;重心靠前,借用电源组件的重量,减轻用户手部施力,使工具使用更加稳定,用户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副把手转动到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副把手转动到另一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上、下、前、后。本实施中所说的上下左右均以图1中的砂带机10所在的状态为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砂带机10,该砂带机10能够用于磨削工件,使工件的表面呈平滑状。如图1所示,该砂带机100包括壳体100、打磨组件200、电源组件300以及电机400。
壳体100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110和第一连接部120。壳体100是砂带机10的主体部分,砂带机10的大部分装置都连接至壳体100或设在壳体100内部。在这里,容纳空间指的是壳体100形成的一处封闭或不完全封闭的空间,用于放置相应的部件,容纳空间与壳体100之间是连续的。第一连接部120是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结构,至少部分形成于壳体的表面。第一连接部120尤其应理解为至少包含一个接口,该接口至少设置用于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接收元件和/或单元。
电源组件300与第一连接部120可拆卸连接。砂带机10的至少一个电接触元件布置在第一连接部120上,该电接触元件设置用于与电源组件300的对应接触元件电连接。电源组件300优选构造为蓄电源组件。优选地,电源组件300包括多个可重复充电的、相互电连接的蓄能电池,可使电源组件300重复充电并多次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0连接和拆卸。
打磨组件200连接至壳体100,打磨组件200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打磨组件200与工件接触的平面为工作平面201。工作平面201尤其限定为砂带机10应在最常用姿态下,打磨组件与工件接触的最大面,或者也指,在砂带机10的常规的放置姿态下,砂带机10与非工件接触的平面。根据砂带机10的类型不同打磨组件200可以为不同的结构。打磨组件200包括与工件具有面接触的打磨件(图中未示出),打磨件绕第二直线102转动,第二直线102与所述工作平面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尤其的,该打磨件为表面粗糙的、具有打磨功能的带状结构。
进一步的,打磨组件200的高度与砂带机10整机高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0.8。打磨组件200的高度指的是在上下方向上,打磨组件200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垂直距离,或者是打磨组件200结构的最高点到工作平面的垂直距离,记为h。整机高度指的是,壳体100结构的最高点到工作平面201的垂直距离,记为整机高度H,计量整机高度时不包含集尘通道140所占的高度。即,0.1≤h/H≤0.8。更进一步的,打磨组件200高度h与砂带机10整机高度H的比值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0.65,即0.2≤h/H≤0.65。在本实施例中,打磨组件200高度h与砂带机10的整机高度H的比值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0.65,即0.2≤h/H≤0.65。
壳体100还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130,第二容纳空间130为不完全封闭的空间,打磨组件200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130内。第二容纳空间130位于壳体100的下部,打磨组件200的上部连接至壳体100。打磨组件200不超过壳体100四周形成的边界,该边界应该理解为一个区域或者空间界面,该区域为多个垂直于工作平面201的边界面围成的区域,或一个连续的垂直于工作平面201的边界面围成的区域。或者说,打磨组件200在工作平面的投影与壳体100在工作平面内的投影重合,或者打磨组件200在工作平面的投影被壳体100在工作平面内的投影所包含。
电机400设于第一容纳空间110内,用于对所述打磨组件200的作业提供动力。电机400为任意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的装置的统称,优选为电动机单元,但是也可以设想,还可以为本领域人员容易想到的其他构型,例如气动马达、内燃机、混合式马达等类似机构。电机400通过传动装置600与打磨组件200连接。电机400基本被固定的安置在第一容纳空间110内,第一容纳空间110处对应的壳体包围电机400,基本与电机400形状相同。
电机400沿第一直线101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110内,第一直线101与工作平面201平行,或者,第一直线101与工作平面201的夹角小于90°。对于第一种方案,第一直线101与工作平面201平行,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电机400卧置,由于电机400的直径一般小于其长度,则该结构降低了砂带机10整机的高度。对于第二种方案,第一直线101与工作平面201的夹角小于90°,电机400斜置,以适应壳体100的多种形状需求。尤其的,该夹角小于等于60°、45°、30°、15°、10°等,优选更小的夹角度数,以使砂带机10整机的高度更低。进一步地,第一直线101与第二直线102平行,即电机400的安装方向与打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电机400设置壳体的后侧边缘。
传动装置600传动连接电机400与打磨组件200。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00沿第一直线101的方向设置在壳体100内的后侧,在这种结构下,电机400的输出轴位置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10的边缘,基本在前后位置上与打磨组件200的传动结构接近,此时传动装置更适合采用传动带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机未00位置与本实施例不同时,传动装置600可采用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电源组件300沿第一平面301安装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20,第一平面301与所述工作平面平行,或者,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工作平面的夹角小于90°。对于第一种方案,第一平面301与工作平面201平行,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电源组件300卧置,由于电源组件300的厚度一般小于其长度或宽度,则该结构降低了砂带机10整机的高度。对于第二种方案,第一平面301与工作平面201的夹角小于90°,电源组件300斜置,以适应壳体100的多种形状需求。尤其的,该夹角小于等于60°、45°、30°、15°、10°等,优选更小的夹角度数,以使砂带机10整机的高度更低。
第一容纳空间110在工作平面201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连接部120在工作平面201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壳体100在工作平面201具有第三投影。第一投影至少有部分与第三投影重合,第二投影至少有部分与第三投影重合。第一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第一投影总面积之比大于等于70%,即第一投影有至少70%以上的面积包含在第三投影中。进一步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或者第一投影被第三投影包含。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所述第二投影总面积之比大于等于70%,即第二投影有至少70%以上的面积包含在第三投影中。第二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或者第二投影被第三投影包含。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与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其面积大于80%、90%,甚至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均与第三投影完全重合或者被第三投影包含,使得第一容纳空间110和第一连接部120不超过壳体100四周形成的边界,或者至少使得电机400和第一连接部120不超过壳体100四周形成的边界。基于这种结构砂带机10的整机布局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上述电源组件300和电机400排布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尤其的是,电源组件300沿第一方向302在第一平面内运动,并最终与第一连接部120结合。上述组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几种方式:第一方向302和第一直线101平行以及第一方向302和第一直线101具有夹角。以第一平面301与工作平面201平行时为例,对于上述第一种方案,此时电源组件300和电机400并列设置在壳体100上,对于上述第二种方案,尤其在本实施例中,当夹角为90度时,电源组件300和电机400虽然并列设置在壳体100上,但电源组件300的安装方向对应电机400的直径,即电源组件300的长度与电机400直径之和基本等于壳体100沿第一方向302的长度,使得电源组件300与电机400基本不超过壳体100在该方向上的边界。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的宽度或电机400的长度基本不超过壳体在垂直于第一方向302的方向的长度,结合上述结构,使得电源组件300与电机400基本不超过壳体100四周形成的边界。应当知道的是,上述基本不超过是指前述的投影面积占比大于80%或90%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302与第二直线102基本垂直,即电源组件300的安装方向与打磨件的运动方向基本平行,上述的“基本”是指包含垂直或平行以及相对于垂直或平行在空间内偏离角度不超过10°的情形。进一步地,电源组件300设置壳体100的前侧,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00和电源组件300并排设置在打磨组件上方。
砂带机10还包括把手500,供用户握持操作。把手500连接至壳体100。作为另一种描述方式,电源组件3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的第一侧,把手500至少部分位于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位于电机400的前侧,前侧指相对于使用者使用时握持的方向,换句话说,电源组件300设置在壳体100远离把手500的地方。结合上述结构,电源组件300设置在前侧,使得砂带机10的重心更靠前,提高砂带机运动的稳定性,防止作业时工具翘起。
进一步地,把手500连接至壳体100的外周,并沿第三直线501的方向延伸,把手500在工作平面的投影与壳体100在工作平面的投影不重合或者基本不重合,基本不重合是指投影部分的面积占比小于10%。
砂带机10还包括电路板组件150,电路板组件150设于壳体100内。具体的,电路板组件150设在打磨组件之上。电路板组件15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纳110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空间110和第一连接部120设于所述打磨组件200的同侧,电路板组件15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10和第一连接部120之间。壳体100还在第一连接部120和第一容纳空间110之间形成有第三容纳空间151,电路板组件150至少部分设于第三容纳110空间内。进一步地,壳体110在所述工作平面具有第三投影,电路板组件150在工作平面具有第四投影,第四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三投影内。
砂带机10还包括集尘通道140,形成于壳体100,包括集尘出口141。集尘通道140在工作平面201的投影至少有部分与壳体100在所述工作平面201的投影重合。具体的,集尘通道140形成于壳体100的第一容纳空间110处,由壳体100沿第四直线103延伸,集尘通道140位于电机400周侧,以使电机400带动磨屑依次沿第二容纳空间130内壁和第一容纳空间110的内壁运动到集尘通道140,进而从集尘出口141排出,极大的缩短了集尘通道的长度,有利于提高吸尘效率,减少能量损耗。进一步地,第四直线103和第三直线501的夹角大于90°,集尘通道140朝向电源组件300一侧,即朝向工具前侧,更有利于操作者的使用感受。
本申请砂带机如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其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本实施例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
电机21沿第一直线20b设置于壳体内,电源组件23沿第一平面安装至第一连接部。第一直线20b与工作平面平行,第一平面与工作平面平行,电源组件23沿沿第二方向20a在第一平面内运动,并最终与第一连接部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20a与第二直线平行,即电源组件23的安装方向与打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电源组件23设置壳体在远离把手的一侧,更靠近壳体的前侧边缘。电机21和传动装置设于电源组件23和把手之间,第一直线20b与第二直线异面垂直,或者第一直线20b与第二直线具有夹角,该夹角不等于0°,即电机21的延伸方向与打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或具有夹角。基于上述,第一直线20b和第二方向20a垂直,或者呈一定角度的倾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传动装置为多级传动结构的组合,以适应电机21沿第一直线20b设置时其输出轴朝向后方的结构。传动装置设于靠近把手的一侧,即传动装置靠近壳体的后侧边缘。传动装置在工作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打磨组件22在工作平面的投影内。电机21设置在传动装置和电源组件23之间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内。传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传动组件25和二级传动组件26,一级传动组件25连接输出轴和二级传动组件26,二级传动组件26连接一级传动组件25和打磨组件22。具体的,一级传动组件25为包括锥齿轮的传动结构,二级传动组件26为基于传动带的传动结构。
进一步地,砂带机20还包括集尘通道24,集尘通道24形成于壳体,包括集尘出口。集尘通道24在工作平面的投影至少有部分与壳体在工作平面的投影重合,在本实施例中,集尘通道24设于传动装置和电源组件23之间,沿与第一直线20方向平行或者相对于第一直线20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6中箭头所示的上、下、前、后。本实施中所说的上下左右均以图6中的砂带机30所在的状态为例。
如图6-7所示, 砂带机30包括副把手31,副把手31形成于壳体前端,本实施例中前、后端指的是使用者在握持时相对于使用者的方位。副把手31包括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当副把手31处于收纳状态时,如图6所示,副把手31在工作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打磨组件在所述工作平面的正投影重合。当副把手31切换至使用状态时,如图7所示,副把手31呈朝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状。换句话说,副把手31与壳体活动连接,使得副把手31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运动;当副把手31位于收纳状态时,副把手31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电源组件、所述电机或者所述壳体的部分,在不同的布局中,位于前端的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位于壳体最前端,此时副把手31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电源组件的部分结构。
具体的,把手形成在壳体的一侧,副把手31形成在壳体的另一侧,使得电源组件和电机设于副把手31和把手之间。这里电源组件和电机设于副把手31和把手之间指的是,电源组件和电机的全部结构或者基本全部结构位于副把手31和把手之间,“基本”指的是,电源组件和电机至少体积的80% 位于副把手31和把手之间。
具体的,副把手31包括转动杆部31b和握持部31a,转动杆部31b一端连接壳体,另一端连接握持部31a。壳体的前端形成一个与副把手3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33与第一连接部设于壳体的不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3形成于相对第一连接部更靠前和更靠下的壳体位置,以使整个副把手31在进行运动时,电源组件不会干涉副把手的运动。转动干部31b呈弧形或弯折的框型,使副把手31处于收纳状态时,握持部31a位于电源组件的一侧。进一步地,握持部31a抵靠或接近电源组件的上侧或前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机或其他壳体部分位于前端时,副把手31至少部分包覆电机或壳体的其他部分,握持部31a抵靠或接近上述结构的上侧或前侧。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33设有固定轴(图中未示出),副把手31能绕固定轴线32转动,第二连接部33包括切口33a,转动杆部31b的一端设于切口33a中并连接至固定轴。固定轴还连接有调节件34,调节件34能够张紧副把手31,使其固定在某一位置,该位置可以是收纳状态,也可以是使用状态,在使用状态时,也包含多个使用角度。如图7所示的使用状态,即为副把手31的极限位置,此时握持部31a和把手的中心连线基本与所述工作平面平行,且不妨碍打磨组件的工作。
如图8所示,把手组件500形成第一握持部503,第一握持部503供用户握持,以推动砂带机10前进。把手组件500与包裹电机400的壳体100处形成连接部504。需要说的是,第一握持部503与连接部504是相互分离的,控制电机400启停的开关510位于握持部503所在的区域内,但不位于连接部504所在的区域内。第一连接部120至少部分位于打磨组件22的上侧。
当砂带机10被放置在工作平面201上工作时,电源组件23到工作平面201的最大距离为第一高度H1,把手500到工作平面201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cm。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3的最顶端到工作平面201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把手500的最顶端到工作平面201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cm。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cm。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cm。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1cm。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大于或等于第二高度H2。如此设置,使得砂带机10在整机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少,更加方便。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被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至第一连接部120。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也可被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空间内,无法插拔和安装。
继续如图8所示,电源组件300为一种电源组件,且电源组件300设置在打磨组件22的正上方,即电源组件300在工作平面201上的正投影在打磨组件22在工作平面201上的正投影的内部。
电源组件300为一个具有多个表面的立方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表面”是指电源组件300可通过该表面平稳的放置在一平面上。具体地,以此标准,本申请中的电源组件300包括上表面302、下表面、左表面、右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共六个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为一种六面体。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为一种平行六面体。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电源组件300被安装至砂带机10时,电源组件300至少一个表面310(见图7)平行于工作平面201。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的两个表面平行于工作平面201。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300的上表面311和下表面312与工作平面201基本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基本平行”是指两个平面、两条直线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0度。
如图9所示,把手520也可形成于电机400的上侧壳体处。电机400至少部分设于电源组件300和把手520之间。
在本申请中,电源组件300至少部分位于电机400的前侧或后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前侧、后侧指的是砂带机10的运动方向的前后,具体参见图1中的方向坐标。电机400的电机轴可沿砂带机10的前后方向延伸(如图5),也可沿砂带机10的左右方向延伸(如图4)。
如图10所示,与前述方案不同的是,电源组件300位于电机400和把手530之间。在一种实施例中,若电源组件300的插拔方向与工作平面201倾斜,电源组件300可以部分位于电机400的上侧,部分位于电机400 的前侧或后侧。
如图11所示,与前述方案不同的是,电源组件300位于电机400的后侧,把手540位于电机400和电源组件300的上侧。在一种实施例中,把手500可设置为可旋转的,便于在不使用砂带机10时将砂带机10以较小的空间存放。
通过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电源组件300的重量自然被施加在砂带机10的打磨组件22上,可以减少用户的手部按压把手的力,减少用户疲劳。且此种排布帮助降低了整机高度,节约空间,利于存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申请,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砂带机,包括:
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
把手,连接至所述壳体;
打磨组件,连接至所述壳体,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所述打磨组件与所述工件接触的平面为工作平面;
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对所述打磨组件的作业提供动力;
电源组件,为所述砂带机提供能量供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形成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打磨组件的上侧,且所述电源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机的前侧或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把手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沿第一直线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工作平面平行,或者,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工作平面的夹角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沿第一平面安装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工作平面平行,或者,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工作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沿第一直线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源组件沿第一平面安装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或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沿第一直线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源组件沿第一平面安装至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夹角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在所述工作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工作平面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壳体在所述工作平面具有第三投影;所述第一投影至少有部分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投影至少有部分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所述第一投影总面积之比大于等于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或者所述第一投影被所述第三投影包含。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部分的面积占所述第二投影总面积之比大于等于7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投影与所述第三投影重合,或者所述第二投影被所述第三投影包含。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尘通道,形成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容纳空间处,由所述壳体沿第二直线延伸,包括用于出尘的集尘出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把手,所述副把手形成于所述壳体前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把手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使得副把手能够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运动;当副把手位于收纳状态时,所述副把手至少部分包覆所述电源组件、所述电机或者所述壳体的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高度与所述砂带机安装有所述电源组件时的整机高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2小于等于0.68。
19.一种砂带机,包括:
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
把手,连接至所述壳体;
打磨组件,连接至所述壳体,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作业,所述打磨组件与所述工件接触的平面为工作平面;
电机,用于对所述打磨组件的作业提供动力;
电源组件,为所述砂带机提供能量供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形成用于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打磨组件的上侧;
当所述砂带机被放置在所述工作平面上工作时,所述电源组件到所述工作平面的最大距离为第一高度H1,所述把手到工作平面201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所述第一高度H1与所述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cm。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H1与所述第二高度H2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c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69619 | 2021-12-03 | ||
CN2021114696193 | 2021-12-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14337A true CN116214337A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7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46893.9A Pending CN116214337A (zh) | 2021-12-03 | 2022-10-12 | 砂带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14337A (zh) |
-
2022
- 2022-10-12 CN CN202211246893.9A patent/CN11621433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60176064A1 (en) | Cutting device | |
JP7080611B2 (ja) | ポリッシャ | |
US7771253B2 (en) | Hand-guided sander, sander cradle, and sander housing | |
US20170182649A1 (en) | Electric tool | |
WO2014119133A1 (ja) | 研削工具 | |
US10792780B2 (en) | Sander | |
US3952239A (en) | Modular cordless tools | |
JP7042570B2 (ja) | 充電式ポリッシャ | |
JP6084474B2 (ja) | 充電式切断工具 | |
WO2014119132A1 (ja) | 卓上切断機 | |
US20070277987A1 (en) | Power tool,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CN102335785A (zh) | 手持式工具 | |
US20230330893A1 (en) | Multiple battery pack power cutter device | |
WO2014119127A1 (ja) | 手持式電動研磨機 | |
JP2020157407A (ja) | 電動作業機 | |
CN113649641B (zh) | 电圆锯 | |
CN113927428A (zh) | 便携式研磨机 | |
CN116214337A (zh) | 砂带机 | |
US20210153433A1 (en) | Working machine | |
CN215968579U (zh) | 电动工具以及用于电动工具的壳体 | |
JP6615851B2 (ja) | 卓上切断機 | |
CN110694817A (zh) | 手持式高压清洗机 | |
CN113510665B (zh) | 电动工具及其电池包安装机构 | |
CN201735886U (zh) | 手持式工具 | |
JP6317001B2 (ja) | 卓上切断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