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7828B -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7828B
CN116207828B CN202310452706.0A CN202310452706A CN116207828B CN 116207828 B CN116207828 B CN 116207828B CN 202310452706 A CN202310452706 A CN 202310452706A CN 116207828 B CN116207828 B CN 116207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
storage unit
energy storage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27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07828A (zh
Inventor
张海涛
白升
王兴旺
张煜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527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7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7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07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7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with a programmable schedu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所述充电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在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若储能单元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则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如此,可以根据储能单元的当前充电电流、电子设备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子设备的功耗灵活切换充电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

Description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耗电也越来越快。因此,电子设备对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通常预先设定有一个充电方案。电子设备与充电器连接后,会根据该充电方案完成对电子设备中的储能单元的整个充电过程。
然而,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案在整个充电过程中是固定的,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较低,致使电子设备的充电灵活性较差,这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充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储能单元。电子设备与充电器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充电方法对电子设备中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在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若储能单元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则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其中,第一充电方案和第二充电方案均包括多个充电阶段。第一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和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一一对应。第二充电方案中的任意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第二充电方案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一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如此,在充电时长相同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第二充电方案的多个充电阶段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的充电量大于根据第一充电方案的多个充电阶段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的充电量。也就是说,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大于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
在本申请中,电子设备与充电器连接后,先根据充电速度较慢的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并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也即电子设备在当前状态下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若储能单元的当前充电电流小于电子设备在当前状态下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则表明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较低,且发热较少。这种情况下,根据充电速度较快的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如此,可以根据储能单元的当前充电电流、电子设备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子设备的功耗灵活切换充电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方案包括第一温升阈值,第二充电方案包括第二温升阈值。第一温升阈值是指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允许电子设备温度上升的最大值。第二温升阈值是指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允许电子设备温度上升的最大值。第二温升阈值大于第一温升阈值,以提高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方案和第二充电方案均包括多个电流阈值,第一充电方案中的多个电流阈值、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电流阈值均与互不重叠的多个温度区间一一对应。其中,对应于任意一个温度区间,第二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多个温度区间中存在至少一个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大于第一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如此,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包括储能单元的电压和电子设备的温度。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在执行“检测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这一步骤时,具体可以是:检测电子设备的温度;若电子设备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检测储能单元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执行“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这一步骤时,具体可以是:根据状态参数,从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下面对确定“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的两种实现方式予以说明。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执行“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检测电子设备的系统级芯片的工作频率;若电子设备的系统级芯片的工作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阈值,则确定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执行“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与电子设备连接的充电器的输入功率;检测储能单元的输入功率;若充电器的输入功率与储能单元的输入功率之差小于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前,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电子设备的位姿参数;若根据位姿参数确定电子设备处于静置状态,则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步骤。其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中的至少一个获取电子设备的位姿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前,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若电子设备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则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步骤。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控屏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
基于此,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以及,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输出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用于提醒电子设备的发热是因增强充电造成的正常现象。这里的增强充电即指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前,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熄屏状态;若电子设备处于熄屏状态,则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若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根据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场景选择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或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其中,第三充电方案包括多个充电阶段,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与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一一对应。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任意的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二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且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小于第二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不等于第一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后,电子设备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显示充电选择消息;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或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其中,充电选择消息用于指示是否继续进行增强充电,充电选择消息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一控件用于指示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第二控件用于指示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储能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充电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充电曲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充电曲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第一提醒信息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充电曲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第二提醒信息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电子设备10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图1和图2是两种不同的电子设备10的充电场景示意图。其中,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为手机,图2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0为平板电脑。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器20包括电源适配器22和与电源适配器22连接的充电线24。
以电子设备10是手机为例,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储能单元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是电子设备10中的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0中独立于SOC之外的其他具有处理功能的器件。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电子设备1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图3中的天线1和天线2的结构仅为一种示例。电子设备1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电子设备1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的接触和分离。电子设备1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电子设备1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可以理解,上述图3所示仅仅为电子设备为手机时的示例性说明。若电子设备是平板电脑等其他类型的设备时,电子设备的结构中可以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少的结构,也可以包括比图3中所示更多的结构,在此不作限制。例如,相比于图3所示的手机,在不具有移动通信能力平板电脑上至少不包括移动通信模块。
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连接后,充电器20可以对电子设备10中的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10的功能越来越多,耗电也越来越快。因此,电子设备10对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电子设备10的充电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但电子设备10的发热也越严重。电子设备10的发热会影响用户体验。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中通常预先设定有一个充电方案。电子设备10与充电20连接后,会根据该充电方案完成对电子设备10中的储能单元142的整个充电过程。例如,充电方案可以包括多个充电阶段,充电方案用于限定每一充电阶段中的充电电流。充电方案还可以包括温升阈值,当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温升阈值时会减小充电电流。
然而,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的充电方案不能根据电子设备10的使用场景进行调整,导致很多情况下不能发挥硬件极限充电能力,牺牲了电子设备10的充电速度。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10的充电方案在整个充电过程中是固定的,对电子设备10硬件能力的利用率较低,致使电子设备10的充电灵活性较差,这会影响电子设备10的充电速度。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硬件能力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充电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示例地,该充电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10中的处理器110执行,当然,也可以由电子设备10中具有处理功能的其他器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至S140。
S110,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步骤S110可以是在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后执行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是指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连接,且充电器20与电源(如市电)连接的情况。一般的,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之间存在充电协议。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后,若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之间具有相应的充电协议,则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之间可以通过充电协议进行通信,通信成功后即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之间的充电协议包括:快速充电(quick charge,QC)协议、电力输送(power delivery,PD)协议、超级充电协议(super charge protocol,SCP)、快速充电协议(fast charger protocol,FCP)、超级闪充(superVOOC)协议、可编程电源(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PPS)协议、自适应快速充电(adaptive fast charge,AFC)协议。
下面对第一充电方案予以说明。
第一充电方案可以包括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曲线可以包括多个充电阶段,多个充电阶段是以充电时间进行划分的。每个充电阶段中电流恒定不变,任意两个充电阶段的电流不同。例如,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充电曲线的示意图。在该充电曲线示意图中,纵坐标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横坐标为充电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如图5所示,第一充电曲线包括第一充电阶段、第二充电阶段和第三充电阶段。第一充电阶段以曲线①表示,第二充电阶段以曲线②表示,第三充电阶段以曲线③表示。第一充电阶段是指从电子设备10开始充电到电子设备10充电5min的时间段。第二充电阶段是指从电子设备10充电5min到充电10min的时间段。第三充电阶段是指电子设备10充电10min之后的时间段。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的第一充电曲线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在第一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6.2A;在第二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单元的电流恒为5A;在第三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4.1A。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方案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升阈值。温升是指电子设备10在充电过程中的温度上升值。例如,若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时的温度为15摄氏度(℃),电子设备10充电10min后的温度为24℃,则电子设备10在该充电过程中的温升为9℃。第一温升阈值是指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允许电子设备10温度上升的最大值。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若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第一温升阈值,则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变为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例如,第一温升阈值可以是14℃,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可以是1.5A,那么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若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14℃,则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1.5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升阈值可以是10℃到20℃的任意值,例如,第一温升阈值还可以是10℃、12℃、15℃、18℃或20℃。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也可以是1A或2A。一般的,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小于第一充电曲线的任一充电阶段的电流。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方案还包括第一热限流策略。第一热限流策略是指根据电子设备10的温度限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第一热限流策略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其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第一热限流策略可以包括多个电流阈值和多个温度区间。多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第一热限流策略的多个电流阈值与多个温度区间一一对应。示例地,第一热限流策略可以如下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对于表1所示的第一热限流策略,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15℃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6500毫安(mA),即6.5A。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38℃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4500mA,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表1为例来对第一热限流策略进行示例性说明,上表1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所获取到的多个电流/电流阈值中的最小值。这里的“所获取到的多个电流/电流阈值”包括:获取到的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第一温升阈值时所获取的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获取到的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
下面对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予以说明。
在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的温升未达到第一温升阈值,且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此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
以第一充电曲线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时的温度为15℃、电子设备10充电3min时的温度为16℃、第一温升阈值为14℃的情况为例,则有:电子设备10充电3min时,电子设备10的温升(1℃)未达到第一温升阈值,电子设备10的温度(16℃)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小于36℃)对应的电流阈值(6500mA)大于当前充电时间(3min)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6.2A)。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即6.2A。
在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第一温升阈值,且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此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
以第一充电曲线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时的温度为10℃、电子设备10充电3min时的温度为35℃、第一温升阈值为14℃、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为1A的情况为例,则有:电子设备10充电3min时,电子设备10的温升(25℃)达到第一温升阈值,电子设备10的温度(35℃)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小于36℃)对应的电流阈值(6500mA)大于当前充电时间(3min)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6.2A)。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1A)。
在第三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的温升未达到第一温升阈值,此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和“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这两者中的较小值。
以第一充电曲线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时的温度为35℃、电子设备10充电20min时的温度为45℃、第一温升阈值为14℃的情况为例,则有:电子设备10充电20min时,电子设备10的温升(10℃)未达到第一温升阈值。此时,当前充电时间(20min)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为4.1A,大于电子设备10的温度(45℃)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大于或等于45℃)对应的电流阈值(1500mA)。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电子设备10的温度(45℃)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大于或等于45℃)对应的电流阈值(1500mA)。
在第四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第一温升阈值,且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小于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此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和“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这两者中的较小值。
以第一充电曲线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时的温度为25℃、电子设备10充电3min时的温度为45℃、第一温升阈值为14℃、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为1A的情况为例,则有:电子设备10充电3min时,电子设备10的温升(20℃)达到第一温升阈值,电子设备10的温度(45℃)在第一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大于或等于45℃)对应的电流阈值为1500mA,小于当前充电时间(3min)在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6.2A)。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1A)。
S120,电子设备10在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
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10的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在此,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可以包括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和电子设备10的温度。其中,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设置于电源管理模块141中的电量计来检测储能单元142的电压,通过温度传感器180J来检测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的“检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的操作可以为:检测电子设备10的温度;若电子设备10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则电子设备10检测储能单元142的电压。
电子设备10中预先设置有预设温度阈值,预设温度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40℃至50℃中的任意一个值。例如,预设温度阈值可以是45℃。在这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才检测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并执行后续的步骤S130和S140。
S130,电子设备10获取与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检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后,即可获取与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一般的,电子设备10中可以预设有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步骤S130的操作可以为:电子设备10根据该状态参数,从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该对应关系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该对应关系中可以包括多种状态参数以及每种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对于该对应关系中相对应的状态参数和最大充电电流,该最大充电电流是在电子设备10的状态为该状态参数所指示的状态时电子设备10所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
例如,假设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包括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和电子设备10的温度,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小于0℃时,最大充电电流为0,此时电子设备10控制不向储能单元142输入电流。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10℃时,无论储能单元142的电压是多少,电子设备10均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0.3库伦(C)。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10℃,且储能单元142的电压为4伏特(V)时,电子设备10均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1.25C。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16℃,且储能单元142的电压为4.25V时,电子设备10均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1.0C。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26℃,且储能单元142的电压为4.2V时,电子设备10均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1.25C。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35℃,且储能单元142的电压为4.4V时,电子设备10均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1.0C。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45℃,且小于或等于60℃时,无论储能单元142的电压是多少,电子设备10均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0.35C。可以理解的,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大于60℃时,最大充电电流为0。其中,最大充电电流的单位C为储能单元142充电时的电流倍率,1C等于1A乘以1秒(S)。也就是说,对于容量为5000毫安小时(mAh)的储能单元142,1C等于5A;对于容量为10000mAh的储能单元142,1C等于10A。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10的充电过程中,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小于或等于当前的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表2为例来对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示例性说明,上表2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S140,若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步骤S140中,需要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下面对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的两种实现方式予以说明。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的操作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412和S1414。
S1412,检测电子设备10的SOC的工作频率。
S1414,若电子设备10的SOC的工作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阈值,则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
预设频率阈值例如可以是512兆赫兹(MHz)、800MHz或1024MHz。在这一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检测SOC的工作频率,并在SOC的工作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阈值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的操作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422至S1426。
S1422,获取与电子设备10连接的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
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与充电器20进行通信从而得到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例如,电子设备10可以向充电器20传输查询信号。查询信号用于查询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电子设备10还用于接收充电器20根据查询信号返回的查询反馈信号。查询反馈信号中包括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
S1424,电子设备10检测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
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电量计检测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在此,步骤S1422与步骤S1424的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且步骤S1422与步骤S1424先后执行时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
S1426,若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与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之差小于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
预设功率阈值可以是500毫瓦(mW)、800mW或1000mW。在这一实现方式中,当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减去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
下面对第二充电方案予以说明。
第二充电方案可以包括第二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曲线可以包括多个充电阶段,多个充电阶段是以充电时间进行划分的。每个充电阶段中电流恒定不变,任意两个充电阶段的电流相同或不同。在此,第二充电曲线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与第一充电曲线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一一对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充电曲线中的任意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且第二充电曲线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
例如,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充电曲线的示意图。在该充电曲线示意图中,纵坐标为电流,单位为A;横坐标为充电时间,单位为min。如图6所示,第二充电曲线包括第四充电阶段、第五充电阶段和第六充电阶段。第四充电阶段以曲线④表示,第五充电阶段以曲线⑤表示,第六充电阶段以曲线⑥表示。第四充电阶段与第一充电阶段相对应,时长为5min。第四充电阶段是指从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充电开始的5min内的时间段。第五充电阶段在第四充电阶段之后,与第二充电阶段相对应,时长也为5min。第六充电阶段在第五充电阶段之后,与第三充电阶段相对应。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的第二充电曲线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在第四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6.2A;在第五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5.5A;在第六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4.3A。也就是说,在这一实施例中,第四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等于第一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第五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第六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三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如此,在充电时长相同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第二充电方案的多个充电阶段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10的充电量大于根据第一充电方案的多个充电阶段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10的充电量。也就是说,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大于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充电方案还可以包括第二温升阈值。第二温升阈值是指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允许电子设备10温度上升的最大值。第二温升阈值大于第一温升阈值。第二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可以略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第二温升阈值可以是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的。例如,第二温升阈值可以是16℃,第二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可以是2A。那么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若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16℃,则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2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升阈值可以是15℃到25℃的任意值,例如,第二温升阈值还可以是15℃、18℃、20℃、23℃或25℃。第二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也可以是1.5A或2.5A。一般的,第二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小于第二充电曲线的任一充电阶段的电流。第二温升阈值大于第一温升阈值可以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提高对电子设备10硬件能力的利用率。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充电方案还包括第二热限流策略。第二热限流策略是指根据电子设备10的温度限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第二热限流策略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其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第二热限流策略可以包括多个电流阈值和多个温度区间。第二热限流策略中的多个温度区间与第一热限流策略中的多个温度区间相同。第二热限流策略的多个电流阈值与多个温度区间一一对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任意一个温度区间,第二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一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且多个温度区间中存在至少一个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二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大于第一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第二热限流策略可以下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对于表3所示的第二热限流策略,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15℃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6500mA。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为38℃时,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最大为4800mA。根据表1和表3可知,对于“小于36℃”、“[42℃,45℃)”和“大于或等于45℃”这三个温度区间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区间,第二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等于第一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对于“[36℃,38℃)”、“[38℃,40℃)”和“[40℃,42℃)”这三个温度区间中的任意一个温度区间,第二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大于第一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如此,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处于“[36℃,38℃)”、“[38℃,40℃)”和“[40℃,42℃)”这三个温度区间时,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电流,也就是说,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大于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表3为例来对第二热限流策略进行示例性说明,上表3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同样有: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所获取到的多个电流/电流阈值中的最小值。这里的“所获取到的多个电流/电流阈值”包括:获取到的当前充电时间在第二充电曲线中对应的电流、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第二温升阈值时所获取的第二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获取到的电子设备10的温度在第二热限流策略中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对此不再赘述。
对比第二充电方案和第一充电方案可知,第二充电方案通过提高对应充电阶段的充电电流、温升阈值、相同温度区间对应的电流阈值,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的充电速度。在步骤S140中,电子设备10将当前的充电电流与步骤S130中获取到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对比,并在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时,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其中,当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时,表明电子设备10的硬件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也即电子设备10的硬件能力有进一步利用空间。当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时,表明电子设备10工作发热较少。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充电速度更快的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以达到提高对电子设备10硬件能力的利用率、提高电子设备10的充电速度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连接后,先根据充电速度较慢的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10的状态参数,并获取与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也即电子设备10在当前状态下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若储能单元142的当前充电电流小于电子设备10在当前状态下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则表明电子设备10硬件能力的利用率较低,且发热较少。这种情况下,根据充电速度较快的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如此,可以根据储能单元142的当前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子设备10的功耗灵活切换充电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10硬件能力的利用率,提升电子设备10的充电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10的充电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开始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还可以输出第一提醒信息。第一提醒信息用于提醒电子设备10开始增强充电,会导致电子设备10发热。
具体来说,增强充电即指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在不同充电场景下,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可以是快速充电或普通充电。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是快速充电为例进行说明。由前述描述已知,相较于第一充电方案,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功率更高、充电速度更快。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相较于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也更多。基于此,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中的“若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S143。
S143,电子设备10控制显示屏194输出第一提醒信息。
第一提醒信息可以如图7所示。此时,第一提醒信息具体为“开始增强充电”和“设备温度可能升高,属于正常现象”。
可以理解的,步骤S143与步骤S140中的“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中的“若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之后,还可以由用户选择是否执行“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步骤。
具体来说,在这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时,在确定了“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且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S1442至S1446。
S1442,显示屏194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
第一充电选择消息用于指示是否开始进行增强充电。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包括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第三控件用于指示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即开始进行增强充电。第四控件用于指示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即不进行增强充电。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可以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具体为“是否开始进行增强充电”。同时,第一充电选择消息还用于进一步提示用户增强充电的作用(提高充电速度)和副作用(导致电子设备10发热),即图8中所示的文字消息“增强充电可以提高设备充电速度,但会导致设备温度升高”。在图8所示的第一充电选择消息中,第三控件为显示有“是”的控件,第四控件为显示有“否”的控件。
S1444,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三控件的选择指令,或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电子设备10执行“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第三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第三预设时长可以是5S到15S的任意时长。选择指令可以由用户进行触发,如可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来进行触发。比如,在显示如图8所示的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若用户点击了“是”,则会触发对第三控件的选择指令,响应于该选择指令,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在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若用户未点击“是”或“否”,则电子设备10在(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此时,电子设备10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S1446,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比如,在显示如图8所示的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若用户点击了“否”,则会触发对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响应于该选择指令,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电子设备10开始进行快速充电。
由前述描述已知,第一充电方案包括第一充电曲线,第一充电曲线是电流关于充电时间的曲线,包括多个充电阶段。在步骤S1444和步骤S1446之前,电子设备10持续执行步骤S110。因此,步骤S1446中的“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是指:接着步骤S1446触发时(即接收到对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时)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充电时间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举例来说,以图5所示的第一充电曲线为例,若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第7min时(此时电子设备10处于第二充电阶段)用户点击了“否”,则电子设备10开始根据第一充电曲线中第7min之后的部分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10仍旧处于第二充电阶段且第二充电阶段剩余3min。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在接收到对第三控件或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之后,还可以关闭第一充电选择消息。或者,若电子设备10在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的选择指令,则在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后,电子设备10也关闭第一充电选择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还可以通过如下三种不同的实现方式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工作时持续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时,则电子设备10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此时,在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S1512。
S1512,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步骤S1512中的“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是指:接着在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执行之前,根据步骤S110中的“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充电时间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举例来说,以图5所示的第一充电曲线为例,若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第12min时(此时电子设备10处于第三充电阶段)开始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那么在步骤S1512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电子设备10开始根据第一充电曲线中第12min之后的部分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10仍旧处于第三充电阶段并将持续处于第三充电阶段。
在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下面对第三充电方案予以说明。
第三充电方案可以包括第三充电曲线。第三充电曲线可以包括多个充电阶段,多个充电阶段是以充电时间进行划分的。每个充电阶段中电流恒定不变,任意两个充电阶段的电流相同或不同。在此,第三充电曲线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与第二充电曲线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一一对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充电曲线中的任意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第二充电曲线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且第三充电曲线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小于第二充电曲线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第三充电曲线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不等于第一充电曲线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以使第三充电曲线区别于第一充电曲线。
例如,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三充电曲线的示意图。在该充电曲线示意图中,纵坐标为电流,单位为A;横坐标为充电时间,单位为min。如图9所示,第三充电曲线包括第七充电阶段、第八充电阶段和第九充电阶段。第七充电阶段以曲线⑦表示,第八充电阶段以曲线⑧表示,第九充电阶段以曲线⑨表示。第七充电阶段与第四充电阶段相对应,时长为5min。第七充电阶段是指从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充电开始的5min内的时间段。第八充电阶段在第七充电阶段之后,与第五充电阶段相对应,时长也为5min。第九充电阶段在第八充电阶段之后,与第六充电阶段相对应。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三充电方案的第三充电曲线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在第七充电阶段和第八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5A;在第九充电阶段,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恒为4.3A。也就是说,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七充电阶段的功率小于第四充电阶段的功率、第八充电阶段的功率小于第五充电阶段的功率,第九充电阶段的功率等于第六充电阶段的功率。如此,在充电时长相同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第二充电方案的多个充电阶段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10的充电量大于根据第三充电方案的多个充电阶段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10的充电量。也就是说,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大于第三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另外,第七充电阶段的功率不等于第一充电阶段的功率,第九充电阶段的功率不等于第三充电阶段的功率。也就是说,第三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与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不同。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充电方案还可以包括第三温升阈值。第三温升阈值是指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允许电子设备10温度上升的最大值。第三温升阈值小于第二温升阈值,第三温升阈值可以等于或不等于第一温升阈值。第三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可以略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第三温升阈值可以是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的。例如,第三温升阈值可以是12℃。第三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可以是1A。那么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若电子设备10的温升达到12℃,则电子设备10控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为1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温升阈值可以是10℃到20℃的任意值。第三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也可以是1.5A或2A。一般的,第三温升阈值对应的预设电流小于第三充电曲线的任一充电阶段的电流。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充电方案还包括第三热限流策略。第三热限流策略是指根据电子设备10的温度限制输入储能单元142的电流。第三热限流策略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其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设置得到。第三热限流策略可以包括多个电流阈值和多个温度区间。第三热限流策略中的多个温度区间与第二热限流策略中的多个温度区间相同。第三热限流策略的多个电流阈值与多个温度区间一一对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任意一个温度区间,第三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且多个温度区间中存在至少一个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小于第二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多个温度区间中可以存在至少一个温度区间对应的第三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不等于第一热限流策略中的电流阈值,以使第三热限流策略区别于第一热限流策略。第三热限流策略可以下表4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表4为例来对第三热限流策略进行示例性说明,上表4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和第三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均小于第二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但第一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不等于第三充电方案的充电速度。基于此,当电子设备10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0当前的应用场景或功耗选择“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或“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例如,当电子设备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若电子设备10处于游戏场景,则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若电子设备处于电子书阅读场景,则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是指电子设备10从低功耗状态退出,或者说电子设备10从低功耗状态切换至非低功耗状态。对于下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静置状态、无用户操作状态、熄屏状态同理。也即:电子设备10不处于静置状态,是指电子设备10从静置状态切换至非静置状态;电子设备10不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是指电子设备10从无用户操作状态切换至用户操作状态;电子设备10不处于熄屏状态,是指电子设备10从熄屏状态切换至亮屏状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工作时持续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时,则由用户选择是否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S1522至S1526。
S1522,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电子设备10控制显示屏194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
第二充电选择消息用于指示是否继续进行增强充电。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一控件用于指示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即不继续进行增强充电。第二控件用于指示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即继续进行增强充电。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可以如图10所示。此时,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具体为“是否继续进行增强充电”。同时,第二充电选择消息还用于进一步提示用户增强充电的作用(提高充电速度)和副作用(导致电子设备10发热),即图10中所示的文字消息“增强充电可以提高设备充电速度,但会导致设备温度升高”。在图10所示的第二充电选择消息中,第一控件为显示有“否”的控件,第二控件为显示有“是”的控件。
S1524,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第二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5S到15S的任意时长。第二预设时长与第三预设时长可以是相同的时长。选择指令可以由用户进行触发,如可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来进行触发。比如,在显示如图10所述的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若用户点击了“否”,则会触发对第一控件的选择指令,响应于该选择指令,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电子设备10开始进行快速充电。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524还可以是: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一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电子设备10根据当前的应用场景选择“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或“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不再赘述。
S1526,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或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比如,在显示如图10所示的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若用户点击了“是”,则会触发对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响应于该选择指令,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在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若用户未点击“是”或“否”,即电子设备10在(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此时,电子设备10也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由前述描述已知,第二充电方案包括第二充电曲线,第二充电曲线是电流关于充电时间的曲线,包括多个充电阶段。在步骤S140之后,步骤S1524和步骤S1526之前,电子设备10持续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因此,步骤S1526中的“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是指:接着步骤S1526触发时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充电时间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举例来说,以图6所示的第二充电曲线为例,若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第8min时(此时电子设备10处于第五充电阶段)用户点击了“是”,则电子设备10开始根据第二充电曲线中第8min之后的部分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10仍旧处于第五充电阶段且第五充电阶段剩余2min。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对第一控件或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之后,电子设备10还可以关闭第二充电选择消息。或者,若电子设备10在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则在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后,电子设备10也关闭第二充电选择消息。
进一步的,在一种情况下,在步骤S1526之后,电子设备10持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在另一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还统计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在步骤S1526之后,若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四预设时长,则停止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并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10开始进行快速充电。第四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第四预设时长可以是15min、20min或25min。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工作时持续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若电子设备10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始终处于低功耗状态,则电子设备10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在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S1532。
S1532,若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第一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15min、20min或25min。第一预设时长与第四预设时长可以是相同的时长。
由前述描述已知,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相较于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电子设备10产生的热量更多。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在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S160。
S160,电子设备10控制显示屏194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第二提醒信息用于提醒电子设备10的发热是因增强充电造成的正常现象。第二提醒信息可以如图11所示。此时,第二提醒信息具体为“已结束增强充电”和“设备温度可能较高,属于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温度会恢复正常”。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S160可以在步骤S1512中的“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之后执行。或者,步骤S160也可以在步骤S1532中的“若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之后执行。第二提醒消息可以在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除亮屏、熄屏外的任意操作指令后关闭。
下面从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对电子设备10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前提条件进行进一步扩展。
一、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还需要先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之后再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10在执行“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前,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S212和S214。
S212,电子设备10获取电子设备10的位姿参数。
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180E、陀螺仪180B中的至少一个获取电子设备10的位姿参数。加速度传感器180E工作时,可以向电子设备10输出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陀螺仪180B工作时,可以向电子设备10输出电子设备10的角速度。基于此,电子设备10的位姿参数可以是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和角速度。
S214,若根据位姿参数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则电子设备10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步骤。
电子设备10获取电子设备10的位姿参数后,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0的位姿参数确定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静置状态。例如,当位姿参数是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时,电子设备10可以在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当位姿参数是电子设备10的角速度时,电子设备10可以在电子设备10的角速度小于预设角速度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当位姿参数是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时,电子设备10可以在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且角速度小于预设角速度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在这一实施例中,当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静置状态时,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可以在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的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再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步骤。这里的第五预设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预先进行设置,如第五预设时长可以是1min到3min的任意时长。例如,第五预设时长可以是1min、2min或3min。如此,可以避免电子设备10的充电方案在第一充电方案和第二充电方案之间反复切换。
这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在确定“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静置状态”之后,也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143。或者,电子设备10在确定“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静置状态”之后,也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1442至S1446,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这一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需要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步骤S1512具体为: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电子设备10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静置状态,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需要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步骤S1522具体为: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电子设备10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静置状态,则控制显示屏194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
二、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还需要先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之后再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10在执行“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前,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S222和S224。
S222,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
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的触控屏(即触摸传感器180K)确定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具体来说,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时,需要通过触控屏实现对电子设备10的操作。一般的,当触控屏检测到用户通过触控产生的指令时,会输出用户在触控屏上的触控位置,即输出报点数据。基于此,电子设备10在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时,具体可以是:若在第六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触控屏输出的报点数据,则电子设备10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若在第六预设时长内接收到触控屏输出的报点数据,则电子设备10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用户操作状态。这里的第六预设时长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需要预先进行设置,如第六预设时长例如可以是30S到2min的任意时长。例如,第六预设时长可以是30S、1min或2min。
S224,若电子设备10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则电子设备10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步骤。
在这一实施例中,当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无用户操作状态时,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这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在确定“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无用户操作状态”之后,也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143。或者,电子设备10在确定“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无用户操作状态”之后,也可以执行上述步骤S1442至S1446,在此不做赘述。
基于这一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需要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步骤S1512具体为: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电子设备10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需要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步骤S1522具体为: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电子设备10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则控制显示屏194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
三、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10还需要先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熄屏状态,之后再执行步骤S140中的“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具体来说,电子设备10在执行“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这一步骤之前,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S232和S234。
S232,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熄屏状态。
S234,若电子设备10处于熄屏状态,则电子设备10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步骤。
电子设备10可以直接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熄屏状态。在这一实施例中,当储能单元142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最大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和熄屏状态时,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基于这一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需要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步骤S1512具体为: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电子设备10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熄屏状态,则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电子设备10需要结束“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步骤S1522具体为: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电子设备10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检测到电子设备10不处于熄屏状态,则控制显示屏194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电子设备10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电子设备10处于熄屏状态”这三种判断条件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上述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随意进行组合以形成新的实现方式。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连接后,除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之外的其他时间,电子设备10均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下面结合附图,从四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该充电方法可以用于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如图12所示,充电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01至S12。
S01,电子设备10插入充电器20。
即电子设备10与充电器20连接,且充电器20与市电连接,电子设备10与充电20通信成功。
S02,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电子设备10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第一充电方案包括第一充电曲线、第一温升阈值、第一热限流策略。
S03,判断电子设备10的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
电子设备10通过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电子设备10的温度,并判断电子设备10的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预设温度阈值为45℃。若步骤S03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04。若步骤S03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05。
S04,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即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S05,获取与电子设备10的温度、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电子设备10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时,电子设备10通过设置于电源管理模块141中的电量计来检测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在检测到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和电子设备10的温度后,再获取与电子设备10的温度、储能单元142的电压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其中,电子设备10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状态参数(包括电子设备10的温度、储能单元142的电压)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
S06,判断当前的充电电流是否小于最大充电电流。
若步骤S06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循环判断,直至步骤S06的判断结果为是。若步骤S06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07A。
S07A,判断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
电子设备10可以检测SOC的工作频率,根据SOC的工作频率确定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例如,电子设备10可以在SOC的工作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
或者,电子设备10也可以获取与电子设备10连接的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并检测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再根据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和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判断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例如,电子设备10可以在充电器20的输入功率和储能单元142的输入功率之差小于预设功率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步骤S07A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执行步骤S03,直至步骤S07A的判断结果为是。步骤S07A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08。
S08,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显示增强充电图标、开始计时。
电子设备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第二充电方案包括第二充电曲线、第二温升阈值、第二热限流策略。
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时,电子设备10还控制显示屏194显示增强充电图标。电子设备10还统计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间长度。
S09A,判断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
步骤S09A是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持续检测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若步骤S09A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10。若步骤S09A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11。
S10,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
第一预设时长是15min。增强充电(即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执行步骤S12。
S11,控制显示屏194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第二提醒信息用于提醒电子设备10的发热是因增强充电造成的正常现象。步骤S11后执行步骤S12。
S12,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即增强充电结束,电子设备10继续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后,处执行步骤S12之外,也可以执行步骤S11。步骤S11和步骤S12也可以同时执行,或步骤S11位于步骤S12之后。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2也可以替换为:根据电子设备10的应用场景选择根据第一充电方案或第三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第二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其基于图12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两个区别点。
1)在步骤S07A之后、步骤S08之前,加入了步骤S13和步骤S14,其目的在于由用户选择是否开始进行增强充电。
S13,显示第一充电选择消息。
第一充电选择消息用于指示是否开始进行增强充电。第一充电选择消息包括第三控件和第四控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第三控件指示开始进行增强充电,通过触发第四控件指示不进行增强充电。
S14,判断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增强充电。
若用户触发第三控件,则步骤S14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继续执行上述步骤S08。若用户触发第四控件,则步骤S14的判断结果为否,此时返回执行步骤S04。
2)将步骤S11替换为步骤S15和S16,并新增步骤S17,其目的在于由用户选择是否结束增强充电。
S15,显示第二充电选择消息。
第二充电选择消息用于指示是否继续进行增强充电。第二充电选择消息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用户可以通过触发第一控件指示不继续进行增强充电;通过触发第二控件指示继续进行增强充电。
S16,判断用户选择是否继续进行增强充电。
若用户触发第一控件,则步骤S16的判断结果为否,此时执行上述步骤S12。若用户触发第二控件,则步骤S16的判断结果为是,此时执行步骤S17。
S17,继续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
第三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其基于图12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两个区别点。
1)在步骤S06之后、步骤S07A之前,加入了步骤S07B和步骤S07C。
S07B,判断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是否超过2分钟。
电子设备10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中的加速度传感器180E检测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当电子设备10的加速度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或者,电子设备10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中的陀螺仪180B检测电子设备10的角速度,当电子设备10的角速度小于预设角速度阈值时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若步骤S07B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03,直至步骤S07B的判断结果为是。若步骤S07B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07C。
S07C,判断电子设备10是否有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
若在第六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触控屏输出的报点数据,则电子设备10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此时步骤S07C的判断结果为是。或者,若检测到电子设备10处于熄屏状态,则电子设备10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此时步骤S07C的判断结果为是。若步骤S07C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03,直至步骤S07C的判断结果为是。若步骤S07C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07A。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07A、步骤S07B和步骤S07C也可以以其他的先后顺序执行,或者,步骤S07A、步骤S07B和步骤S07C也可以同时执行。
2)将步骤S09A替换为步骤S09。
S09,通过融合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使用电子设备10。
融合传感器即包括上述的加速度传感器180E、陀螺仪180B、触控屏(即触摸传感器180K)等。在这一实施例中,步骤S09具体为:判断电子设备10是否处于低功耗状态、静置状态、无用户操作状态。
若电子设备10处于低功耗状态、静置状态、无用户操作状态,表明用户未使用电子设备10,此时步骤S09的判断结果为否,此时继续执行步骤S10和S12。若电子设备10不处于低功耗状态,或/和电子设备10不处于静置状态,或/和电子设备10不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表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此时继续执行步骤S11和S12。
第四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其基于图14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一个区别点。
1)将步骤S11替换为步骤S15和S16,并新增步骤S17,其目的在于由用户选择是否结束增强充电,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根据储能单元142的当前充电电流、电子设备10允许的最大充电电流和电子设备10的功耗灵活切换充电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对电子设备10硬件能力的利用率,提升电子设备10的充电灵活性,提高电子设备10的充电速度;(2)是否开始增强充电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控制;(3)是否结束增强充电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控制;(4)电子设备10可以在确定电子设备10处于静置状态的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再执行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储能单元142进行充电的步骤,如此,可以避免电子设备10的充电方案在第一充电方案和第二充电方案之间反复切换;(5)在开始增强充电和结束增强充电时会提醒用户增强充电会使电子设备发热属于正常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储能单元142、存储器、处理器110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1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充电方法。这里的处理器110可以是内部存储器121。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比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比如:同轴电缆、光纤、数据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比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比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比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半导体介质(比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为本申请提供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在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
获取与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位姿参数;
若所述储能单元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所述最大充电电流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且根据所述位姿参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置状态,则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和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均包括多个充电阶段,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任意的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且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大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包括第一温升阈值,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包括第二温升阈值,所述第二温升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升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和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均包括多个电流阈值,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的多个电流阈值、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电流阈值均与互不重叠的多个温度区间一一对应;
与所述多个温度区间中的同一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且所述多个温度区间中存在至少一个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大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的电流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包括所述储能单元的电压和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参数,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则检测所述储能单元的电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参数,从状态参数与最大充电电流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级芯片的工作频率;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级芯片的工作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之后,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充电器的输入功率;
检测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功率;
若所述充电器的输入功率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功率之差小于预设功率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
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无用户操作状态,则执行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无用户操作状态,或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则继续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无用户操作状态,或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则输出提醒信息,所述提醒信息用于提醒所述电子设备的发热是因增强充电造成的正常现象。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熄屏状态;
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熄屏状态,则执行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继续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则继续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则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应用场景选择继续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或根据第三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三充电方案包括多个充电阶段,所述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与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任意的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且所述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所述第三充电方案中的多个充电阶段中存在至少一个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不等于所述第一充电方案中对应的充电阶段的充电功率。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低功耗状态,则显示充电选择消息,所述充电选择消息用于指示是否继续进行增强充电,所述充电选择消息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所述第一控件用于指示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所述第二控件用于指示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所述第一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第一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对所述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或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对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的选择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第二充电方案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充电。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储能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
CN202310452706.0A 2023-04-25 2023-04-25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207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2706.0A CN116207828B (zh) 2023-04-25 2023-04-25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2706.0A CN116207828B (zh) 2023-04-25 2023-04-25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828A CN116207828A (zh) 2023-06-02
CN116207828B true CN116207828B (zh) 2023-10-03

Family

ID=86515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2706.0A Active CN116207828B (zh) 2023-04-25 2023-04-25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7828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314A (zh) * 2013-08-26 2013-12-11 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 一种智能充电机充电方法
CN104167780A (zh) * 2014-07-30 2014-11-26 广州益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可控隔离式有源主动均衡充电模块及其充电系统
CN104935030A (zh) * 2015-05-08 2015-09-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充电方法
CN106532834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CN109525012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888885A (zh) * 2019-04-02 2019-06-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58686A (zh) * 2019-03-27 2019-07-26 南京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429684A (zh) * 2019-08-20 2019-11-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18672A (zh) * 2019-09-18 2019-11-29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18747A (zh) * 2019-09-17 2019-12-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低功率运行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13500A (zh) * 2020-03-16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6515A (zh) * 2020-04-02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84276A (zh) * 2020-04-20 2020-11-03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3799651A (zh) * 2020-06-12 2021-12-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系统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123364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其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374237A (zh) * 2020-10-16 2022-04-19 苏州福瑞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和移动电源
CN114448038A (zh) * 2022-01-24 2022-05-06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CN114665555A (zh) * 2022-03-31 2022-06-2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5173A (en) * 2005-03-17 2006-10-01 Samya Technology Co Ltd Tandem-type auto speed-variable charger for Ni-MH/CD cell
US20160190823A1 (en) * 2014-12-31 2016-06-30 Anwell Semiconductor Corp. Optimal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circuit
CN108124498B (zh) * 2017-02-24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均衡电路、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EP3462565B1 (en) * 2017-04-13 2021-02-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evice to be charged and charg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314A (zh) * 2013-08-26 2013-12-11 上海施能电器设备厂 一种智能充电机充电方法
CN104167780A (zh) * 2014-07-30 2014-11-26 广州益维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可控隔离式有源主动均衡充电模块及其充电系统
CN104935030A (zh) * 2015-05-08 2015-09-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和充电方法
CN106532834A (zh) * 2016-11-30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充电方法
CN109525012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058686A (zh) * 2019-03-27 2019-07-26 南京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888885A (zh) * 2019-04-02 2019-06-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29684A (zh) * 2019-08-20 2019-11-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18747A (zh) * 2019-09-17 2019-12-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低功率运行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18672A (zh) * 2019-09-18 2019-11-29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13500A (zh) * 2020-03-16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6515A (zh) * 2020-04-02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84276A (zh) * 2020-04-20 2020-11-03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系统、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3799651A (zh) * 2020-06-12 2021-12-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系统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123364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其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374237A (zh) * 2020-10-16 2022-04-19 苏州福瑞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和移动电源
CN114448038A (zh) * 2022-01-24 2022-05-06 富满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CN114665555A (zh) * 2022-03-31 2022-06-2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锂离子电池智能充电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蒋冠前等;科技创新导报(第20期);56-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7828A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3156A1 (zh) 蓝牙切换方法及蓝牙设备
US201200712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mart Phone Charger
WO2021185105A1 (zh) SIM卡和eSIM卡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31401B (zh) 充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93749A (zh)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终端设备、移动电源及存储介质
CN110225576A (zh) 一种开机控制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09525012B (zh) 充电装置、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54819B (zh)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EP4283826A1 (en) Charging circuit,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995856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28787A (zh)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430543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2639675B (zh) 一种对内部存储器动态调频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33756B (zh) 一种终端及Type C接口防腐蚀方法
KR102254716B1 (ko) 셀룰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재선택을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6207828B (zh) 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07097A (zh) 充放电方法、设备、芯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54870B (zh) 无线通信电路、蓝牙通信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016337A1 (zh) 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810532A (zh) 定位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6133165A (zh) 耳机连接系统、方法、耳机、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00375B (zh) 电子器件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6847145A (zh) 休眠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37338A (zh) 一种检测方法、终端、用户识别卡、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9014A (zh) 配置蓝牙连接参数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