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01170A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1170A
CN116201170A CN202211552802.4A CN202211552802A CN116201170A CN 116201170 A CN116201170 A CN 116201170A CN 202211552802 A CN202211552802 A CN 202211552802A CN 116201170 A CN116201170 A CN 116201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ipe gallery
corridor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28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5528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011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01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11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具体涉及综合管廊防水设施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别设置外管廊层和内管廊层,当其中一个面或者连接处出现渗水的情况时,水分都会渗入到物料存储腔内部,并使吸水颗粒物降解成水,而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液体可以自动触发报警器实现自动报警的作业,同时在连接处也构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在实现双层防水的同时可以对防水效果进行监测,并在防水出现问题时及时的报警处理,进而便于管廊中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处理,使得本装置采用此方式可以准确检测管廊的密封性,便于第一时间进行修整作业,降低施工难度,且可避免管廊损毁程度的延伸,同时避免对管廊中的电路损坏,降低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防水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方便对各路管道进行统一维护,一般会设置一个综合管廊对管道进行存放,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综合管廊外部覆盖防水材料来完成防水处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当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情况时,难以及时的发现并修整,当漏水情况突然出现时,工作人员来不及处理便容易对综合管廊内部的一些电路造成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新的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综合管廊外部覆盖防水材料来完成防水处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当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情况时,难以及时的发现并修整,当漏水情况突然出现时,工作人员来不及处理便容易对综合管廊内部的一些电路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外管廊层、内管廊层、管廊前侧挡和管廊后侧挡,所述内管廊层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沿着内管廊层的内腔长度设置的报警器,所述外管廊层位于内管廊层的外部,所述管廊前侧挡的背面与外管廊层和内管廊层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廊后侧挡的正面与外管廊层和内管廊层的背面固定连接,且外管廊层、内管廊层、管廊前侧挡和管廊后侧挡之间形成一个物料存储腔,所述物料存储腔中填充有吸水颗粒物,且吸水颗粒物填满物料存储腔,所述外管廊层的底部与锥形收集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收集斗的内腔面与网状结构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网状结构位于吸水颗粒物的下方。
所述锥形收集斗的底部与自动检测排水机构之间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排水机构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与锥形收集斗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内部贯穿安装有水浸传感器,所述排水管道的内部且远离水浸传感器的一端安装有排水电磁阀。
所述管廊前侧挡的正面通过外连接层密封安装有外止水条,所述管廊后挡板的背部通过内连接层密封安装有内止水条,且外连接层大于内连接层,所述内连接层内壁顶部安装有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包括固定在内连接层内壁顶部的监测壳,所述监测壳内壁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触碰杆,且监测壳内壁与触碰杆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开关,所述监测壳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且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活塞,所述内连接层顶部与监测壳对应的位置贯穿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管廊前侧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卡条,四个限位卡条分别位于管廊前侧挡的四角处,所述管廊后侧挡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卡槽,四个限位卡槽分别位于管廊后侧挡的四角处,且限位卡槽的大小与限位卡条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外管廊层顶部的中部嵌设安装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内腔中设有封闭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封闭结构包括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嵌合在连接端口的内腔中,且密封连接件顶部的外边缘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与连接端口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水管道上且靠近排水电磁阀的位置设有密封堵头,所述吸水颗粒物为氯化钙颗粒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网状结构由支撑板和过滤网孔组成,所述支撑板位于吸水颗粒物的下方,且支撑板的外周面与锥形收集斗的内腔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孔开设在支撑板上,所述过滤网孔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且多个过滤网孔呈矩阵排列在支撑板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管廊层、内管廊层、管廊前侧挡和管廊后侧挡均由管廊疏水层、管廊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和混凝土结构层组成,且由内而外依次为混凝土结构层、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管廊防水卷材和管廊疏水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分别设置外管廊层和内管廊层,并使得外管廊层、内管廊层、管廊前侧挡和管廊后侧挡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当其中一个面或者连接处出现渗水的情况时,水分都会渗入到物料存储腔内部,并使吸水颗粒物降解成水,而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液体可以自动触发报警器实现自动报警的作业,同时在连接处由内连接层、外连接层、外止水条、内止水条、管廊前侧挡和管廊后侧挡也构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在实现双层防水的同时可以对防水效果进行监测,并在防水出现问题时及时的报警处理,进而便于管廊中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处理,使得本装置采用此方式可以准确检测管廊的密封性,便于第一时间进行修整作业,降低施工难度,且可避免管廊损毁程度的延伸,同时避免对管廊中的电路损坏,降低经济损失;
2、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连接件、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端口,且连接端口与物料存储腔连通,同时密封连接件嵌合在连接中,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件锁定,进而可以防止密封连接件脱出连接端口,同时可以保证密封连接件对连接端口的密封性,并且拆除第一固定螺栓即可将密封连接件与连接端口分离,进而便于添加吸水颗粒物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锥形收集斗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管廊层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连接层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监测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监测机构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廊前侧挡、2外管廊层、21管廊疏水层、22管廊防水卷材、23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4混凝土结构层、3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1水浸传感器、32密封堵头、33排水管道、34排水电磁阀、4连接端口、5限位卡条、6封闭结构、61第一固定螺栓、62密封连接件、7管廊后侧挡、8限位卡槽、9报警器、10锥形收集斗、11物料存储腔、12吸水颗粒物、13内管廊层、14网状结构、141支撑板、142过滤网孔、15外连接层、16外止水条、17内连接层、18内止水条、19监测机构、191监测壳、192活塞、193弹簧、194触碰杆、195开关、196第二固定螺栓、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均由管廊疏水层21、管廊防水卷材22、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和混凝土结构层24组成,且由内而外依次为混凝土结构层24、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管廊防水卷材22和管廊疏水层21,通过设置管廊疏水层21,且管廊疏水层21中含有防腐材料,进而使得管廊疏水层21可以起到良好的疏水作用,避免水分积聚在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的外部,同时防腐材料的设计可以对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的外部起到防腐的作用,保证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管廊防水卷材22,且防水卷成铺设在管廊疏水层21和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之间,且管廊防水卷材22能够承受一定荷载、应力或在一定变形的条件下不断裂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抗老化性。
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铺设在管廊防水卷材22和混凝土结构层24间,同时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潮性能,同时具有抗渗抗裂和抗磨的特点,使其增强了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多层防水防渗的性能。同时混凝土结构层24中加入钢筋支撑层,进而可以增加混凝土结构层24的支撑力,同时提高混凝土结构层24的整体强度。
外管廊层2顶部的中部嵌设安装有连接端口4,连接端口4内腔中设有封闭结构6,封闭结构6包括密封连接件62,密封连接件62嵌合在连接端口4的内腔中,且密封连接件62顶部的外边缘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61与连接端口4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端口4和封闭结构6,且连接端口4与物料存储腔11连通,同时密封连接件62嵌合在连接端口4中,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61件锁定,进而可以防止密封连接件62脱出连接端口4,同时可以保证密封连接件62对连接端口4的密封性。当需要添加新的吸水颗粒物12时,可以通过工具将第一固定螺栓61拆除,并将密封连接件62与连接端口4分离,此时即可通过连接端口4的开口将吸水颗粒物12投入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之间的物料存储腔11中,使得吸水颗粒物12填充满物料存储腔11,然后将密封连接件62嵌合进入连接端口4,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61将密封连接件62锁定在连接端口4上即可,方便后续使用。
管廊前侧挡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卡条5,四个限位卡条5分别位于管廊前侧挡1的四角处,管廊后侧挡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卡槽8,四个限位卡槽8分别位于管廊后侧挡7的四角处,且限位卡槽8的大小与限位卡条5的大小相适配,通过设置限位卡条5和限位卡槽8,使得两个外管廊层2及两个内管廊层13对接时,使得限位卡条5可与限位卡槽8位置对应,同时限位卡条5卡合进入限位卡槽8中,进而可以保持两个外管廊层2的完美对接,从而实现两个外管廊层2的拼接,避免两个外管廊层2之间出现错位的问题。同时通过限位卡条5与限位卡槽8的卡合,进而方便两个外管廊层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施工时受力产生偏向移位的问题。
内管廊层1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沿着内管廊层13的内腔长度设置的报警器9,通过在内管廊层13内腔的顶部设置报警器9,使得当出现渗水或漏水的情况时,可以对内管廊层13内部的非工作人员进行声光提醒,外管廊层2位于内管廊层13的外部,管廊前侧挡1的背面与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的正面固定连接,管廊后侧挡7的正面与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的背面固定连接,且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之间形成一个物料存储腔11,物料存储腔11中填充有吸水颗粒物12,且吸水颗粒物12填满物料存储腔11,外管廊层2的底部与锥形收集斗10的顶部固定连接,锥形收集斗10的内腔面与网状结构14的外周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网状结构14,网状结构14可以对吸水颗粒物12进行阻隔,减少吸水颗粒物12的浪费,但是吸水颗粒物12化成水的部分可以穿过其落入下方,保障了本发明的正常使用。且网状结构14位于吸水颗粒物12的下方,吸水颗粒物12为氯化钙颗粒物,网状结构14由支撑板141和过滤网孔142组成,支撑板141位于吸水颗粒物12的下方,吸水颗粒物12吸水化成的水分可以通过网状结构14下落,网状结构14可以对吸水颗粒物12进行阻隔,避免吸水颗粒物12下落。且支撑板141的外周面与锥形收集斗10的内腔面固定连接,过滤网孔142开设在支撑板141上,过滤网孔142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且多个过滤网孔142呈矩阵排列在支撑板141上。通过设置吸水颗粒物12、支撑板141和过滤网孔142,支撑板141可对吸水颗粒物12起到支撑作用。并且过滤网孔142的内径大小小于吸水颗粒物12的大小,进而避免吸水颗粒物12掉落。同时通过吸水颗粒物12在受到潮气时,由于吸水颗粒物12为氯化钙颗粒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进而可对潮气吸附,并且降解成水进入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进行检测,并实现自动控制报警器9进行报警作业,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察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处理。通过设置物料存储腔11,且物料存储腔11可以对吸水颗粒物12起到存放的作用。
锥形收集斗10的底部与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之间相连通,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包括排水管道33,排水管道33上且靠近排水电磁阀34的位置设有密封堵头32,通过设置密封堵头32,使得外部的潮气和水分不能由排水管道33进入物料存储腔11的内部,保障了本申请识别的准确性,而当水浸传感器31检测到物料存储腔11内部出现水分时,可以在维修后将密封堵头32打开,使得排水管道32内部的水分可以被排出。排水管道33的顶部与锥形收集斗10的底部相连通,排水管道33内部贯穿安装有水浸传感器31,排水管道33的内部且远离水浸传感器31的一端安装有排水电磁阀34。通过水浸传感器31可以检测排水管道33是否存在水分,在出现水分情况下,可控制报警器9在内管廊层13上进行自动报警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得到报警信号进行修整,而且锥形收集斗10的设计使得水流可以顺利进入排水管道33的内部。同时打开密封堵头32,此时即可通过排水电磁阀34打开排水管道33,便于及时将水流排出。
管廊前侧挡1的正面通过外连接层15密封安装有外止水条16,管廊后挡板7的背部通过内连接层17密封安装有内止水条18,且外连接层15大于内连接层17,通过设置内止水条18和外止水条16,从而可以保障密闭空间的密封效果,内连接层17内壁顶部安装有监测机构19,监测机构19包括固定在内连接层17内壁顶部的监测壳191,监测壳191内壁通过弹簧193固定连接有活塞192,弹簧193作用在于在气体相通时,为活塞192的移动提供作用力,活塞19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触碰杆194,且监测壳191内壁与触碰杆194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开关195,开关195用于控制报警器9工作,当监测壳191通过通孔20与外部空气连通时,活塞192可以在弹簧193的作用下移动致使触碰杆194挤压开关195,完成漏水报警工作,监测壳191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196,且第二固定螺栓196穿过活塞192,第二固定螺栓196作用在于对本装置进行安装时保障活塞192可以一直处于初始位置,不会在弹簧193的作用下直接移动,内连接层17顶部与监测壳191对应的位置贯穿开设有通孔20,通孔20作用于监测壳191靠近开关195部分空腔与内连接层17内部空气的连通,使得当内连接层17内部空气出现泄露时,监测壳191靠近开关195部分空腔内的压力改变,活塞192可以在弹簧193的作用下移动。
本发明工作原理: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可依次将两个外管廊层2对接,同时两个内管廊层13对接,使得限位卡条5卡入限位卡槽8中,并且其中一个外止水条16与另一个管廊后侧挡7接触,同时管廊前侧挡1与内止水条18紧密接触,使得内连接层17、外连接层15、外止水条16、内止水条19、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构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使得两个外管廊层2顺利对接,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多个外管廊层2进行组装安装即可;
安装完成之后,拧松第二固定螺栓196,使得活塞192受到弹簧193的作用力,当围合的空间出现漏气的情况时,监测壳191内部的空气通过通孔20与外部气体连通,而活塞192则可以在弹簧193的作用下带动触碰杆194向着开关195方向移动并挤压开关195进行报警,使得报警器9工作对人员进行声光警报;
在外管廊层2使用过程中,若外管廊层2出现潮气进入内部的情况,使得由氯化钙颗粒物组成的吸水颗粒物12可对潮气进行吸附,同时吸水颗粒物12可降解成水,使得水顺着物料存储腔11的内腔向下流动,使得水流通过支撑板141上的过滤网孔142流动至锥形收集斗10中,进而顺着锥形收集斗10进入排水管道33,使得水流积聚在排水管道33汇总,同时水浸传感器31可以检测到是否有水分,当检测到有水分时水浸传感器31控制报警器9工作,使得报警器9可进行声光报警作业,使得内管廊层13中的相关人员可察觉作出处理;
并且可将密封堵头32打开,此时即可通过排水电磁阀34打开排水管道33,使得排水管道33内部的水流可以顺着排水管道33达到排出的作用;
若需要进行添加吸水颗粒物12时,则通过工具将第一固定螺栓61拆除,并将密封连接件62与连接端口4分离,此时即可通过连接端口4的开口将吸水颗粒物12投入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之间的物料存储腔11中,使得吸水颗粒物12填充满物料存储腔11,然后将密封连接件62嵌合进入连接端口4,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61将密封连接件62锁定在连接端口4上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包括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廊层(1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沿着内管廊层(13)的内腔长度设置的报警器(9),所述外管廊层(2)位于内管廊层(13)的外部,所述管廊前侧挡(1)的背面与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管廊后侧挡(7)的正面与外管廊层(2)和内管廊层(13)的背面固定连接,且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之间形成一个物料存储腔(11),所述物料存储腔(11)中填充有吸水颗粒物(12),且吸水颗粒物(12)填满物料存储腔(11),所述外管廊层(2)的底部与锥形收集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收集斗(10)的内腔面与网状结构(14)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网状结构(14)位于吸水颗粒物(12)的下方;
所述锥形收集斗(10)的底部与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之间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排水机构(3)包括排水管道(33),所述排水管道(33)的顶部与锥形收集斗(10)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33)内部贯穿安装有水浸传感器(31),所述排水管道(33)的内部且远离水浸传感器(31)的一端安装有排水电磁阀(34);
所述管廊前侧挡(1)的正面通过外连接层(15)密封安装有外止水条(16),所述管廊后挡板(7)的背部通过内连接层(17)密封安装有内止水条(18),且外连接层(15)大于内连接层(17),所述内连接层(17)内壁顶部安装有监测机构(19),监测机构(19)包括固定在内连接层(17)内壁顶部的监测壳(191),所述监测壳(191)内壁通过弹簧(193)固定连接有活塞(192),所述活塞(19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触碰杆(194),且监测壳(191)内壁与触碰杆(194)对应的位置安装有开关(195),所述监测壳(191)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196),且第二固定螺栓(196)穿过活塞(192),所述内连接层(17)顶部与监测壳(191)对应的位置贯穿开设有通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前侧挡(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卡条(5),四个限位卡条(5)分别位于管廊前侧挡(1)的四角处,所述管廊后侧挡(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卡槽(8),四个限位卡槽(8)分别位于管廊后侧挡(7)的四角处,且限位卡槽(8)的大小与限位卡条(5)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外管廊层(2)顶部的中部嵌设安装有连接端口(4),所述连接端口(4)内腔中设有封闭结构(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6)包括密封连接件(62),所述密封连接件(62)嵌合在连接端口(4)的内腔中,且密封连接件(62)顶部的外边缘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61)与连接端口(4)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33)上且靠近排水电磁阀(34)的位置设有密封堵头(32),所述吸水颗粒物(12)为氯化钙颗粒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14)由支撑板(141)和过滤网孔(142)组成,所述支撑板(141)位于吸水颗粒物(12)的下方,且支撑板(141)的外周面与锥形收集斗(10)的内腔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孔(142)开设在支撑板(141)上,所述过滤网孔(142)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且多个过滤网孔(142)呈矩阵排列在支撑板(14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廊层(2)、内管廊层(13)、管廊前侧挡(1)和管廊后侧挡(7)均由管廊疏水层(21)、管廊防水卷材(22)、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和混凝土结构层(24)组成,且由内而外依次为混凝土结构层(24)、聚合物水泥防水灰浆(23)、管廊防水卷材(22)和管廊疏水层(21)。
CN202211552802.4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Withdrawn CN1162011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2802.4A CN116201170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2802.4A CN116201170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01170A true CN116201170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2802.4A Withdrawn CN116201170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011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22654A (zh) * 2024-03-05 2024-04-05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22654A (zh) * 2024-03-05 2024-04-05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
CN117822654B (zh) * 2024-03-05 2024-05-28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地下管廊的防水及实时检测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74440A (zh) 一种可考虑土体渗蚀作用的界面环剪仪
CN116201170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体系的综合管廊防水结构
CN110332467A (zh) 一种供水管网漏损监测及预警系统
CN207973062U (zh) 埋地卧式油罐的防渗系统
CN219200722U (zh) 一种盐融式基坑渗漏水监测装置
CN217738928U (zh) 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仪器
CN111721687A (zh) 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5669618U (zh) 地下连续墙防水结构
CN212459319U (zh) 一种无砂混凝土水平渗流试验装置
CN201981642U (zh) 一种建筑工程中用的地面滤水沟
CN114060054A (zh) 一种隧道突水突泥封堵装置及方法
CN209837243U (zh) 一种智慧城市的地下室排水系统
CN218323230U (zh) 一种沉降缝防水填充结构
CN104631477A (zh) 一种处理基坑内降水装置安装和封堵的方法
CN213329256U (zh) 一种排水用防堵监测结构
CN211706013U (zh) 用于渗透压力传感器的反滤装置
CN115726475A (zh) 自封堵式流体防渗装置或技术
CN220581884U (zh) 一种留置刚性穿墙管防水结构
CN219623537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防堵型管道
CN219758014U (zh) 一种可以应对不同材料的防水材料检测用透水检测仪
CN213769876U (zh) 一种环境检测实验室水样保存装置
CN214116726U (zh) 基于抗浮盲沟的自动监测与应急处理耦合装置
CN212104455U (zh) 一种公路应急下水道
CN214948271U (zh) 一种排水管流量测定装置
CN21250663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6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