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3468A -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3468A
CN116193468A CN202211659407.6A CN202211659407A CN116193468A CN 116193468 A CN116193468 A CN 116193468A CN 202211659407 A CN202211659407 A CN 202211659407A CN 116193468 A CN116193468 A CN 116193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erminals
terminal
identifying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94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全
史文俊
吴鸿斌
钟日新
刘泽楷
陈文君
李欣达
石穗
林小敏
王佳阳
叶惠钿
李炎锋
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94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34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3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34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有效识别被遮挡的小区,使得运营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识别到的被遮挡小区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基站的效能和用户感知。该方法包括:识别多个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识别多个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多个第一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多个第二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网络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乃至整个生活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新服务、新业务不断涌现,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爆炸式增长,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信号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小区天线被建筑物阻挡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样会使得基站无法将信号传送至较远处的空间,导致通信基站天线覆盖的小区的信号质量差,无法覆盖到更多用户群,从而使得影响用户感知。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被遮挡的小区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识别被遮挡的小区,使得运营商有针对性的对识别到的被遮挡小区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基站的效能和用户感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识别多个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识别多个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多个第一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多个第二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识别多个第一终端和多个第二终端,并且在多个第一终端占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终端占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其中,多个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被遮挡的室外终端,多个第二终端为距离第一网络设备近的近距离终端。因此,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在确定被遮挡小区时,综合考虑了小区内被遮挡的室外终端和小区内的近距离终端,使得确定的被遮挡小区更为准确。后续,运营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识别到的被遮挡小区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基站的效能和用户感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识别多个第一终端,包括:识别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第一信号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发送的信号;将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中、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终端,确定为第一终端。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识别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进而将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中的路径损耗比较大的终端确定为第一终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为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与第三终端到第一网络设备的距离之比,所述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一小区中任意一个室外终端。
基于上述方法,将第一小区中的任意一个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定义为单位距离的平均路径损耗,使得更准确的确定的第一终端,从而更准确的确定的被遮挡小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卫星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卫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该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该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不同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也可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Wi-Fi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等)、或多种系统融合的系统等,不予限制。下面以图1所示通信系统1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图1中,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网络设备102进行通信的终端103和终端104。可选的,通信系统10还包括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2,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 B),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ing point/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或,气球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技术的网络。基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共站或非共站的TRP。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还可以是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可穿戴设备,机器通信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以下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可以为同一类型的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基站。基站可以与终端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例如:终端103和终端104,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还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在图1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具体来说,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范围,进入该区域的终端可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此来接收网络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可选的,该服务覆盖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例如,网络设备102对应的服务覆盖范围包括第一小区,终端103通过第一小区接入网络设备102,终端104通过第一小区接入网络设备102。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例如: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可以是任意一种具备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设备,例如为计算机、服务器或云服务器等,可以用于识别被遮挡小区。
在图1中,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是独立部署的,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的功能也可以部署在网络设备102上。应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系统10可以不包括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信系统10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网络设备和终端的数量,不予限制。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该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识别多个第一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通信系统10中的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或网络设备102。
其中,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识别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并将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中、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终端,确定为第一终端。
其中,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卫星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第一信号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发送的信号。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线输出功率值与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到的功率值之间的差值,即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或者,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为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与第三终端到第一网络设备的距离之比,即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平均路径损耗。其中,第三终端为第一小区中任意一个室外终端,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为第一网络设备的天线输出功率值与第三终端接收到的功率值之间的差值。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四阈值和第五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第四阈值可以是1.8dB/m。第五阈值可以是40。
示例性的,以通信系统10为例,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3自己检测到的卫星信号强度为60。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3可以将自己检测到的卫星信号强度发送给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确定该卫星信号强度大于第五阈值(如40),所以将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3确定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之后,终端103确定终端103接收的第一信号的平均路径损耗为2.5dB/m,并将该路径损耗发送给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确定该路径损耗大于第四阈值(如1.8dB/m),所以将终端103确定为第一终端。
基于上述方法,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可以识别多个第一终端。其中,多个第一终端既是室外终端,又是路径损耗比较大的终端,因此,可以确定第一小区中多个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多个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内被遮挡的室外终端。应理解,上述示例仅是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一个评估周期内识别1个第一终端的示例,一个评估周期内识别多个第一终端的计算方法类似,因此可以参考上述过程,不予赘述。
S202: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识别多个第二终端。
其中,第二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以理解的,第一小区中的终端可以将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发送给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将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中,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终端,确定为第二终端。
其中,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是第一小区中的终端通过时间提前量(TimeAdvanced,TA)计算得到。
一种可能的设计,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小区中的终端测得TA成正比。
示例性的,若第一小区占用20M带宽,子载波间隔为15kHz,TA的调整量为16TS(samplingtime)(即0.5208us),第一小区中的终端测得的时间提前量为1TA,则一个TA调整单位对应的单程延时(one-waytripdelay)=0.5208*3*108/2=78.12米,即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为78.12米。
一种可能的设计,上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第一阈值可以是100米。
示例性的,以通信系统10为例,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3与第一网络设备102之间的距离为80米,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4与第一网络设备102之间的距离为70米。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确定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3、终端104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所以将终端103和终端104确定为第二终端。
基于上述方法,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可以识别多个第二终端。其中,多个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即多个第二终端集中在第一网络设备距离较近处,即多个第二终端为距离第一网络设备近的近距离终端。这表明第一网络设备的信号无法发送到距离较远的终端,从而表明多个第二终端所在的第一小区存在被遮挡的情况,即第一小区天线前向空间被遮挡。
可以理解的,上述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识别多个第一终端和多个第二终端的过程可以周期性进行。如果小区中的某个终端在设定时段内累计进行了n个周期的评估,那该终端在该设定时段内共产生了n个结果。换言之,该终端可以被多次确定为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
S203:若多个第一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多个第二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确定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
其中,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所有终端,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所有室外终端。或者,第一小区中的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部分终端,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为该部分终端中的所有室外终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上述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上述第二阈值可以是80%。第三阈值可以是70%。
下面以第一小区为例,对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确定被遮挡小区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以评估周期为7天为例。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4自己检测到的卫星信号强度为50,并且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104的单位距离的平均路径损耗为2.2dB/m。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4将自己检测到的卫星信号强度以及接收的平均路径损耗发送给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确定该卫星信号强度大于第五阈值(如40)且该路径损耗大于第四阈值(如1.8dB/m),所以将终端104确定为第一终端,即被遮挡的室外终端。由此可得,第一小区中的终端104与第一小区的天线之间的空间直线路径被遮挡。在7天内,第一小区中多个第一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为95%,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确定第一小区中多个第一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第二阈值(如80%)。在7天内,第一小区中的多个第二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为90%,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确定多个第二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70%)。所以,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101将第一小区确定为被遮挡小区。
基于图2所示的方法,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确定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其中,多个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被遮挡的室外终端,多个第二终端为距离第一网络设备近的近距离终端。因此,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确定被遮挡小区时,综合考虑了小区内被遮挡的室外终端和小区内的近距离终端,使得确定的被遮挡小区更为准确。后续,运营商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识别到的被遮挡小区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基站的效能和用户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识别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
其中,识别模块301,用于识别多个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一小区所属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例如,识别模块301用于执行上述S201。
识别模块301,还用于识别多个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识别模块301用于执行上述S202。
处理模块302,用于若多个第一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多个第二终端占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例如,处理模块302用于执行上述S20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识别模块301,具体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识别模块301,还具体用于在获取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第一信号为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发送的信号。识别模块301,还具体用于将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中、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终端,确定为第一终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为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与第三终端到第一网络设备的距离之比,第三终端为第一小区中任意一个室外终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卫星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可以理解的,上述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例如,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301可以集成在通信接口上,处理模块30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上。又例如,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都集成在处理器上。硬件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
图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402。可选的,该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403、存储器401和总线404。
处理器402用于对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处理模块302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可选的,处理器402还可执行上述识别模块301执行的步骤。上述处理器4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通信接口403用于支持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识别模块301执行的步骤。
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存储器401可以是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中的存储器等,该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4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4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5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5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501。可选的,芯片50还包括通信接口503、总线502和存储器504。
其中,上述处理器501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存储器5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501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5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4存储了如下的元素,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4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存储器5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502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5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由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多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
识别多个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若所述多个第一终端占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终端占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多个第一终端,包括:
识别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发送的信号;
将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中、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为所述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距离之比,所述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一小区中任意一个室外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卫星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5.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识别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多个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为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小区所属的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被遮挡;
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识别多个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多个第一终端占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终端占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终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确定所述第一小区为被遮挡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识别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
所述识别模块,还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发送的信号;
所述识别模块,还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中、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终端,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路径损耗为所述第三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的总路径损耗与所述第三终端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距离之比,所述第三终端为所述第一小区中任意一个室外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室外终端的卫星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9.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659407.6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1934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9407.6A CN116193468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9407.6A CN116193468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3468A true CN116193468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1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9407.6A Pending CN116193468A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34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327B (zh)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454639B2 (en)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2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70302776A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for Wireless Link Processing
CN110741564A (zh) 多波束系统中的小区排名
US20160352484A1 (en) D2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CN107465609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路由选择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16347546B (zh) 卫星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928849B (zh) 一种基站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60352483A1 (en) D2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US20240057019A1 (en) Signalling Framework for Virtu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Localiz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16193468A (zh) 一种识别被遮挡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75735B (zh) 测量数据的上报、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3679B (zh) 一种转网方法及装置
CN113453298A (zh) 一种条件切换方法及条件切换装置
CN109714722B (zh) 室内天线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333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5802363B (zh) 一种确定待优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US10148370B2 (en) Interference measuring method and interference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3938922B (zh) 一种优化小区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1988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125869B (zh) 一种网络覆盖统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45436B2 (en) Cell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resholds
CN112333688B (zh) 一种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16095827A (zh)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852579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