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9911A -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9911A
CN116189911A CN202310443284.0A CN202310443284A CN116189911A CN 116189911 A CN116189911 A CN 116189911A CN 202310443284 A CN202310443284 A CN 202310443284A CN 116189911 A CN116189911 A CN 116189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data information
side chain
information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32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89911B (zh
Inventor
王益华
周华威
王竟
曹有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ep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ep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ep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ep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432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9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9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89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9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患者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使得患者数据信息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从而实现了不同业务系统区块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慧医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疗机构中,往往建设有多套用于开展患者诊疗业务的信息系统,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大抵使用相互做接口进行直连或使用院内集成平台的方式进行互联互通,使得每个系统均需要开发大量的数据接口才能实现,长期的维护工作量巨大。对于医疗机构尤其大型医疗机构而言,每天因开展诊疗业务活动而会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并发和存储大量数据,因为数据交互可能出现数据网络拥堵和延迟。而在医疗这个特殊行业,很多时候这种延迟是不能被容忍的。
院内系统互联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无法避免要首先生成患者主索引,都是要依靠首先识别患者的基本信息,但这些基本信息经常发生变动,如姓名拼写不同、出生日期格式不同、变更了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一旦差异发生,系统无法匹配之前的信息就会又生成一个新的患者主索引,造成同一个患者出现多个主索引,即使用加权算法也无法在概率上确保其一定正确。
医疗机构中的各业务信息系统均各自有本系统的患者唯一索引,这些不同索引值的生成规则并不一致,所以造成光靠索引无法关联和查找到不同信息系统中的同一个患者。院内各信息系统中的承建方以及建设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也很常见,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通过各个系统间相互做多个业务接口,或再建设一套院内集成平台系统,这些方式都逃不开要开发多个接口和后期有大量维护的工程实施量。现有生成患者主索引的方式,大抵基于患者信息相似性然后进行权重的计算,再依据权重值判断或排除是进行主索引合并或拆分。这种方式无法百分之百确保主索引数据整合是合理并正确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能够解决区块链中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需要开发大量的数据接口,维护工作量大,且患者数据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公开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包括: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将所述患者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可选地,所述主链负责登记并存储患者数据信息,再把患者数据信息发送给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生成患者唯一索引后再通过侧链管理方把患者索引记录在主链的各业务区块系统中。
可选地,所述主链,用于连接并运行负责诊疗的各业务区块系统,所述各业务区块系统包括HIS区块医院信息系统、EMR区块电子病历系统、LIS区块检验系统、RIS区块检验系统和PACS区块影像系统;所述侧链包括患者主索引系统和互联互通系统。
可选地,所述侧链管理方通过托管模式或联盟模式对所述侧链进行业务请求管理。
可选地,所述SPV协议证明是指将一条主链上的部分患者数据信息锁定,在侧链上生成或解锁同一个患者的部分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包括两个周期:侧链间患者数据信息转移的确认期,指患者数据信息在转移至侧链之前,在主链上必须被锁定的期间;重组期,指转移过来的患者数据信息不能在侧链上直接对外提供,需要进行重组。
可选地,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能够相互转移,当患者数据信息从侧链上转移到主链时,在侧链上将患者数据信息发送至一个SPV锁定的输出,产生一个SPV协议证明来表明该输出已完成,使用所述SPV协议证明解锁主链上之前被锁定的输出。
可选地,当患者有互联互通请求时,侧链根据患者数据信息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所述互联互通请求和患者主索引信息经侧链的业务请求管理同意后,发送给主链中的各业务区块进行患者数据信息检索,并将检索出的患者数据信息汇总到所述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归档,进而为患者提供互联互通的患者数据信息。
可选地,主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侧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均采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多重签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系统,包括: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模块,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数据信息转移模块,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侧链系统建立统一的创建和维护患者主索引信息的机制,让主链上的各信息系统均使用侧链生成的患者主索引信息和患者信息作为患者信息的数据凭证。
2、患者数据信息以网络区块各业务信息系统中的分布式记账存储,区块链的患者数据信息对所有其他区块系统公开,任何区块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患者信息和主索引信息,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患者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并保存在各区块业务系统中有多个副本,且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患者数据信息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侧链协议,实现同一患者身份识别以及唯一主索引功能,通过患者主索引功能打破原先医院信息系统彼此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为医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患者主索引系统维护过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主链和侧链间的数据信息转移过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互联互通响应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系统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可以理解,本公开提及的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在不违背原理逻辑的情况下,均可以彼此相互结合形成结合后的实施例,限于篇幅,本公开不再赘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将所述患者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的实现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步骤,下面分别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S10,收集患者数据信息,将所述患者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可选地,所述主链负责登记并存储患者数据信息,再把患者数据信息发送给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生成患者唯一索引后再通过侧链管理方把患者索引记录在主链的各业务区块系统中,如图2所示。一旦患者数据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患者数据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高,且区块链上的患者数据信息保存在各区块业务系统中有多个副本,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主链用于连接并运行负责诊疗的各业务区块系统,所述各业务区块系统包括HIS区块医院信息系统、EMR区块电子病历系统、LIS区块检验系统、RIS区块检验系统和PACS区块影像系统;所述侧链包括患者主索引系统和互联互通系统,在侧链的互联互通系统中单独建立负责患者信息维护和生成主索引信息的功能模块作为互联互通的基础功能。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侧链协议,实现同一患者身份识别以及唯一主索引功能,通过患者主索引功能打破原先医院信息系统彼此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为医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条件。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S20,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可选地,所述侧链管理方通过托管模式或联盟模式对所述侧链进行业务请求管理。所述托管模式,对于有院内集成平台系统的,可由这个被信任的集成平台系统来锁定、监管医疗数据信息,患者诊疗数据信息的产生、查询、共享时均通过集成平台实现凭证记录和授信;所述联盟模式,对于未建设院内集成平台系统的,当患者诊疗数据信息需要被共享时,院内每个信息系统均要验证并允许该请求,当允许请求数达到阈值时,才能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共享。
本实例中,通过加入区块链侧链协议把负责互联互通的系统作为区块链侧链以双向锚定的方式楔入主链。主链和侧链的关系就像是马路的主干道和分支干道一样,主链是主干道,侧链是分支干道,其中主链负责医院开展日常诊疗业务,而侧链实现院内不同业务系统区块链间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互相转移和相互操作,从而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为了将主链患者数据信息转移为侧链患者数据信息,主链数据信息被发送到主链上的一个特殊输出中,该输出只能由侧链上拥有的一个SPV协议证明来解锁。
可选地,所述SPV协议证明是指将一条主链上的部分患者数据信息锁定,在侧链上生成或解锁同一个患者的部分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SPV合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协议,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主链与侧链能够在没有完全信任的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来确保安全可靠的数据信息交换。使用SPV协议双向楔入是指将主链上的患者数据信息以一个固定的或者是确定的算法(智能合约)在侧链间转入或输出的机制,其核心机制是将一条主链上的部分患者数据信息锁定,在侧链上生成或者是解锁同一个患者的部分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包括两个周期:侧链间患者数据信息转移的确认期,指患者数据信息在转移至侧链之前,在主链上必须被锁定的期间,这是因为在抽取患者诊疗事件数据时,医疗机构内的业务系统可能正在产生该患者新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尚未在区块链中其他区块中进行记账,所以不能使用,只能锁定已经被记账认可的信息,锁定的数据需要主链上所有区块系统的确认才能交给侧链;重组期,指转移过来的患者数据信息不能在侧链上直接对外提供,需要进行重组,比如根据侧链上定义的患者隐私保护规则,需要对患者信息中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疾病诊断名称、处方记录等数据信息进行隐藏防止泄密,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链间数据信息转移的确认期目的是收集足够多的患者数据信息量,当主链上生成了特殊输出后,等待确认期结束,然后在侧链上生成一个引用该输出的数据交互请求,提供出一个它已被创建并在主链上被足够患者数据信息覆盖的SPV协议证明,确认期是一个依侧链而定的安全参数,要在跨链交易速度和安全性间做权衡。所述重组期则表示在重组期间,新传输过来的患者数据信息不能在侧链上直接对外提供,目的是防止重组时出现数据信息重复,在重组期间如果有一个新的患者医疗事件发布出来,对应的有着更多累计患者医疗事件数据的链中没有包含那个生成锁定输出的区块,那么该次数据交互将被追溯为失效。
可选地,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能够相互转移,当患者数据信息从侧链上转移到主链时,在侧链上将患者数据信息发送至一个SPV锁定的输出,产生一个SPV协议证明来表明该输出已完成,使用所述SPV协议证明解锁主链上之前被锁定的输出。当患者数据信息在主链上被锁定时,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在侧链内自由转移,不需要与主链进一步交互,但它仍保留着主链数据信息的身份,仅能转回到它所来的那一条链上。
本实施例中,主链和侧链可以相互进行数据信息的SPV验证。由于主链各系统区块不能直接获取到侧链的数据交互请求,为了证明所有权,必须从侧链导入患者主索引信息的证明到主链。在双向楔入中,反向的操作也是如此。
可选地,主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侧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均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多重签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
可选地,当患者有互联互通请求时,侧链根据患者数据信息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所述互联互通请求和患者主索引信息经侧链的业务请求管理同意后,发送给主链中的各业务区块进行患者数据信息检索,并将检索出的患者数据信息汇总到所述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归档,进而为患者提供互联互通的患者数据信息,如图5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某患者或医生想通过互联互通系统查看此患者某次住院的所有病历,通过在区块链上创建一个智能合约方法,实现此次住院事件病历查找规则,包括检查、检验、处方、手术、护理等。每次要调用某个文档时,都会向合约发送一个交互请求。主链上相对应的区块系统创建并签署一个交互,然后将其发送给下一个区块系统,下一个区块系统也签署了它,再将签名后的版本发回并保留副本。然后下一个区块系统也创建并签署一个相同的交互请求,并发送给再下一个区块系统,这个区块系统也会签署它,再将其返回,并保留一份副本,区块系统之间每一次都会这样互相更新当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直接在主链上的操作。患者或医生只是通过相互联通的网络向侧链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但没有任何事情涉及到主链。但所有的交互请求都可以发送给智能合约,即它们是有效的交互请求。可以通过向智能合约提交最终状态(比如数据交互列表)来关闭通道,这样就只用请求一次数据交互,智能合约会确定主链和侧链都签署了这个“最终状态”,并等待一段时间来确保没有其他区块系统会对结果提出合理质疑,然后向患者或医生提供该患者的在某次住院事件当中的完整病历。
实施例2
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系统100,如图6所示,包括: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模块1,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数据信息转移模块2,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基于上述模块本公开实施例构建了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通过收集患者数据信息,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使得患者数据信息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实现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系统100。
下面分别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说明。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模块1,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可选地,所述主链负责登记并存储患者数据信息,再把患者数据信息发送给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生成患者唯一索引后再通过侧链管理方把患者索引记录在主链的各业务区块系统中。一旦患者数据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患者数据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高,且区块链上的患者数据信息保存在各区块业务系统中有多个副本,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主链用于连接并运行负责诊疗的各业务区块系统,所述各业务区块系统包括HIS区块医院信息系统、EMR区块电子病历系统、LIS区块检验系统、RIS区块检验系统和PACS区块影像系统;所述侧链包括患者主索引系统和互联互通系统,在侧链的互联互通系统中单独建立负责患者信息维护和生成主索引信息的功能模块作为互联互通的基础功能。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侧链协议,实现同一患者身份识别以及唯一主索引功能,通过患者主索引功能打破原先医院信息系统彼此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为医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条件。
数据信息转移模块2,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可选地,所述侧链管理方通过托管模式或联盟模式对所述侧链进行业务请求管理。所述托管模式,对于有院内集成平台系统的,可由这个被信任的集成平台系统来锁定、监管医疗数据信息,患者诊疗数据信息的产生、查询、共享时均通过集成平台实现凭证记录和授信;所述联盟模式,对于未建设院内集成平台系统的,当患者诊疗数据信息需要被共享时,院内每个信息系统均要验证并允许该请求,当允许请求数达到阈值时,才能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共享。
本实例中,通过加入区块链侧链协议把负责互联互通的系统作为区块链侧链以双向锚定的方式楔入主链。主链和侧链的关系就像是马路的主干道和分支干道一样,主链是主干道,侧链是分支干道,其中主链负责医院开展日常诊疗业务,而侧链实现院内不同业务系统区块链间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互相转移和相互操作,从而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为了将主链患者数据信息转移为侧链患者数据信息,主链数据信息被发送到主链上的一个特殊输出中,该输出只能由侧链上拥有的一个SPV证明来解锁。
可选地,所述SPV协议证明是指将一条主链上的部分患者数据信息锁定,在侧链上生成或解锁同一个患者的部分数据信息。
本实施例中,SPV合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协议,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主链与侧链能够在没有完全信任的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来确保安全可靠的数据信息交换。使用SPV协议双向楔入是指将主链上的患者数据信息以一个固定的或者是确定的算法(智能合约)在侧链间转入或输出的机制,其核心机制是将一条主链上的部分患者数据信息锁定,在侧链上生成或者是解锁同一个患者的部分数据信息。
可选地,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包括两个周期:侧链间患者数据信息转移的确认期,指患者数据信息在转移至侧链之前,在主链上必须被锁定的期间,这是因为在抽取患者诊疗事件数据时,医疗机构内的业务系统可能正在产生该患者新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尚未在区块链中其他区块中进行记账,所以不能使用,只能锁定已经被记账认可的信息,锁定的数据需要主链上所有区块系统的确认才能交给侧链;重组期,指转移过来的患者数据信息不能在侧链上直接对外提供,需要进行重组,比如根据侧链上定义的患者隐私保护规则,需要对患者信息中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疾病诊断名称、处方记录等数据信息进行隐藏防止泄密。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链间数据信息转移的确认期目的是收集足够多的患者数据信息量,当主链上生成了特殊输出后,等待确认期结束,然后在侧链上生成一个引用该输出的数据交互请求,提供出一个它已被创建并在主链上被足够患者数据信息覆盖的SPV证明,确认期是一个依侧链而定的安全参数,要在跨链交易速度和安全性间做权衡。所述重组期则表示在重组期间,新传输过来的患者数据信息不能在侧链上直接对外提供,目的是防止重组时出现数据信息重复,在重组期间如果有一个新的患者医疗事件发布出来,对应的有着更多累计患者医疗事件数据的链中没有包含那个生成锁定输出的区块,那么该次数据交互将被追溯为失效。
可选地,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能够相互转移,当患者数据信息从侧链上转移到主链时,在侧链上将患者数据信息发送至一个SPV锁定的输出,产生一个SPV协议证明来表明该输出已完成,使用所述SPV协议证明解锁主链上之前被锁定的输出。当患者数据信息在主链上被锁定时,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在侧链内自由转移,不需要与主链进一步交互,但它仍保留着主链数据信息的身份,仅能转回到它所来的那一条链上。
本实施例中,主链和侧链可以相互进行数据信息的SPV验证。由于主链各系统区块不能直接获取到侧链的数据交互请求,为了证明所有权,必须从侧链导入患者主索引信息的证明到主链。在双向楔入中,反向的操作也是如此。
可选地,主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侧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均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多重签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
可选地,当患者有互联互通请求时,侧链根据患者数据信息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所述互联互通请求和患者主索引信息经侧链的业务请求管理同意后,发送给主链中的各业务区块进行患者数据信息检索,并将检索出的患者数据信息汇总到所述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归档,进而为患者提供互联互通的患者数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某患者或医生想通过互联互通系统查看此患者某次住院的所有病历,通过在区块链上创建一个智能合约方法,实现此次住院事件病历查找规则,包括检查、检验、处方、手术、护理等。每次要调用某个文档时,都会向合约发送一个交互请求。主链上相对应的区块系统创建并签署一个交互,然后将其发送给下一个区块系统,下一个区块系统也签署了它,再将签名后的版本发回并保留副本。然后下一个区块系统也创建并签署一个相同的交互请求,并发送给再下一个区块系统,这个区块系统也会签署它,再将其返回,并保留一份副本,区块系统之间每一次都会这样互相更新当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直接在主链上的操作。患者或医生只是通过相互联通的网络向侧链发送数据交互请求,但没有任何事情涉及到主链。但所有的交互请求都可以发送给智能合约,即它们是有效的交互请求。可以通过向智能合约提交最终状态(比如数据交互列表)来关闭通道,这样就只用请求一次数据交互,智能合约会确定主链和侧链都签署了这个“最终状态”,并等待一段时间来确保没有其他区块系统会对结果提出合理质疑,然后向患者或医生提供该患者的在某次住院事件当中的完整病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区块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系统100在使用中采用以下方式运行:
S1:运行收集患者数据信息模块1,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S2:运行数据信息转移模块2,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基于对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可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利用侧链系统建立统一的创建和维护患者主索引信息的机制,让主链上的各信息系统均使用侧链生成的患者主索引信息和患者信息作为患者信息的数据凭证。
(2)患者数据信息以网络区块各业务信息系统中的分布式记账存储,区块链的患者数据信息对所有其他区块系统公开,任何区块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患者信息和主索引信息,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患者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并保存在各区块业务系统中有多个副本,且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患者数据信息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侧链协议,实现同一患者身份识别以及唯一主索引功能,通过患者主索引功能打破原先医院信息系统彼此形成的“信息孤岛”,实现为医疗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基础条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将所述患者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负责登记并存储患者数据信息,再把患者数据信息发送给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生成患者唯一索引后再通过侧链管理方把患者索引记录在主链的各业务区块系统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用于连接并运行负责诊疗的业务区块系统,所述业务区块系统包括HIS区块医院信息系统、EMR区块电子病历系统、LIS区块检验系统、RIS区块检验系统和PACS区块影像系统;所述侧链包括患者主索引系统和互联互通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管理方通过托管模式或联盟模式对所述侧链进行业务请求管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PV协议证明是指将一条主链上的部分患者数据信息锁定,在侧链上生成或解锁同一个患者的部分数据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包括两个周期:侧链间患者数据信息转移的确认期,指患者数据信息在转移至侧链之前,在主链上必须被锁定的期间;重组期,指转移过来的患者数据信息不能在侧链上直接对外提供,需要进行重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能够相互转移,当患者数据信息从侧链上转移到主链时,在侧链上将患者数据信息发送至一个SPV锁定的输出,产生一个SPV协议证明来表明该输出已完成,使用所述SPV协议证明解锁主链上之前被锁定的输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患者有互联互通请求时,侧链根据患者数据信息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所述互联互通请求和患者主索引信息经侧链的业务请求管理同意后,发送给主链中的各业务区块进行患者数据信息检索,并将检索出的患者数据信息汇总到所述互联互通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归档,进而为患者提供互联互通的患者数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主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侧链内的数据信息转移、主链和侧链间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均采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加密算法、多重签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分布式存储。
10.一种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系统,其特征在于,
收集患者数据信息模块,将所述数据信息生成患者主索引信息存储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
数据信息转移模块,根据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请求,在侧链的患者主索引系统中查找患者主索引信息,经过侧链管理方同意后产生SPV协议证明,生成数据交互请求,将主链接收到的患者数据信息转移到侧链。
CN202310443284.0A 2023-04-24 2023-04-24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16189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3284.0A CN116189911B (zh) 2023-04-24 2023-04-24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43284.0A CN116189911B (zh) 2023-04-24 2023-04-24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9911A true CN116189911A (zh) 2023-05-30
CN116189911B CN116189911B (zh) 2023-07-07

Family

ID=8645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3284.0A Active CN116189911B (zh) 2023-04-24 2023-04-24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99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5265A (zh) * 2023-08-29 2023-09-29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诊记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623A (zh) * 2010-09-29 2011-06-22 长沙博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档案共享平台交叉标识索引的方法
CN104699715A (zh) * 2013-12-09 2015-06-10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患者主索引平台系统构建方法
US20200250683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certificates of authenticity of digital twins transacted onto a blockchain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CN111598566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CN111967031A (zh) * 2020-08-13 2020-11-20 合肥安时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易式传输方法
CN112488679A (zh) * 2020-12-03 2021-03-12 陈鹏 一种区块链的跨链合约解析方法、中继链及跨链系统
WO2021048056A1 (en) * 2019-09-12 2021-03-18 Eth Zurich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fast and safe transactions involving a high-latency blockchain
CN112887380A (zh) * 2021-01-15 2021-06-01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互通方法及系统
CN113886501A (zh) * 2021-10-22 2022-01-0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多链架构下的区块链业务模块扩展方法
CN114365133A (zh) * 2019-05-22 2022-04-15 易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秘密共享和对读取的共识在元数据驱动的区块链上实现被遗忘的权利的系统或方法
CN115840683A (zh) * 2023-02-24 2023-03-2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联盟链的监控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59362A (zh) * 2022-12-26 2023-03-28 重庆傲雄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侧链的数据存储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623A (zh) * 2010-09-29 2011-06-22 长沙博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档案共享平台交叉标识索引的方法
CN104699715A (zh) * 2013-12-09 2015-06-10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患者主索引平台系统构建方法
US20200250683A1 (en) * 2019-01-31 2020-08-06 Salesforce.Com,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certificates of authenticity of digital twins transacted onto a blockchain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
CN114365133A (zh) * 2019-05-22 2022-04-15 易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秘密共享和对读取的共识在元数据驱动的区块链上实现被遗忘的权利的系统或方法
WO2021048056A1 (en) * 2019-09-12 2021-03-18 Eth Zurich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fast and safe transactions involving a high-latency blockchain
CN111598566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CN111967031A (zh) * 2020-08-13 2020-11-20 合肥安时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交易式传输方法
CN112488679A (zh) * 2020-12-03 2021-03-12 陈鹏 一种区块链的跨链合约解析方法、中继链及跨链系统
CN112887380A (zh) * 2021-01-15 2021-06-01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互通方法及系统
CN113886501A (zh) * 2021-10-22 2022-01-0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多链架构下的区块链业务模块扩展方法
CN115859362A (zh) * 2022-12-26 2023-03-28 重庆傲雄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侧链的数据存储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5840683A (zh) * 2023-02-24 2023-03-24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联盟链的监控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SEN HU: "A Master-Slave Chain Model for Multiple Blockchains", ICBTA \'20: PROCEEDINGS OF THE 202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
叶少杰;汪小益;徐才巢;孙建伶;: "BitXHub:基于侧链中继的异构区块链互操作平台", 计算机科学, no. 06 *
李彬;曹望璋;张洁;陈宋宋;杨斌;孙毅;祁兵;: "基于异构区块链的多能系统交易体系及关键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no. 04 *
沈传年: "区块链跨链技术研究综述", 物联网学报, vol. 6, no. 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5265A (zh) * 2023-08-29 2023-09-29 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诊记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9911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189B (zh) 一种基于中继的区块链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KR102650749B1 (ko) 블록체인에서 복수개의 거래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314643B (zh) 事务处理装置以及事务处理方法
CN111598566A (zh)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CN116189911B (zh) 基于区块链侧链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互通方法及其系统
CN11286362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电子病历分布式管理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EP3726774A1 (en) Transparent blockchain sidechains to support blockchain processing heterogeneity
CN113032482B (zh) 一种跨链转接桥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1083582A (zh) 基于hl7代理服务器的异构医疗信息集成系统
CN112565289B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证照可信签发与验证系统及方法
WO2001001321A1 (en) Enterprise healthcar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2291305B (zh) 基于统一标识的码链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862486B (zh) 一种基于镜像跨链的多方跨链方法及系统
WO20090548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ccess data security and integrity
CN11191621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951356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跨模态医疗数据联合共享方法
Mishra et al. DS-Chain: A secure and auditable multi-cloud assisted EHR storage model on efficient deletable blockchain
CN114503508A (zh) 用于在区块链上存储经认证的数据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和系统
CN112581130A (zh) 一种基于多链互联的跨链交易方法
Zhu et al. A study on th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
JP7174300B2 (ja) コンテンツ利用システム、許諾端末、閲覧端末、配信端末、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利用プログラム
CN112768018A (zh) 基于集成信用度评估智能合约的电子病历安全共享方法
CN111445234A (zh) 一种基于医疗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程序的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Weixian et al. Design of Collaborative Control Scheme between On-chain and Off-chain Power Data
Li et al. DareChain: A Blockchain-Based Trusted Collaborativ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r Metaver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