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4803A -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4803A
CN116184803A CN202310067489.3A CN202310067489A CN116184803A CN 116184803 A CN116184803 A CN 116184803A CN 202310067489 A CN202310067489 A CN 202310067489A CN 116184803 A CN116184803 A CN 116184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watch body
folding
wearable devic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674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程程
孔祥坤
肖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674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4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4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4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04G17/045Mounting of the display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 G04G9/08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by building-up character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dicating elements, e.g. by using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 G09G3/03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for flexible display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表体组件,包括第一表体和第二表体;第一表体可绕连接部向接近或远离第二表体的方向翻转至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第一表体处于折叠位置时第一表体的底面叠盖于第二表体的顶面;柔性屏包括一体连接的主屏部和副屏部;主屏部设于第一表体的底面和第二表体的顶面;第一表体位于展开位置时,主屏部向外露出;第一表体位于折叠位置时,副屏部向外露出;副屏部设于第一表体的顶面。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设备的柔性屏的开启和休眠。该智能穿戴设备既具有大屏的交互体验,又可以及时快速地满足用户接听电话/看时间等基础功能的需求;该控制方法可降低设备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表产品,屏幕尺寸有限,仅能够满足用户的简单需求;满足用户阅读、操作、娱乐的需求。现有的一些智能手表,提供了两块表体,在两块表体上分别设置一块显示屏,通过调节两块表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同时通过两块显示屏的配合,扩大智能手表的显示屏的面积。但是,此种智能手表的两块或多块显示屏之间是割裂开的,导致视觉交互体验不佳。并且,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不太能够很好地同时满足:既具有大屏的交互体验,又可以及时快速地满足用户接听电话/看时间等基础功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可以提供更大区域的显示屏,且视觉交互体验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在表体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也可通过副屏区实现交互功能,并且其可以减小设备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其可以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且可有效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的能耗。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体组件,其包括通过连接部翻转连接的第一表体和第二表体;所述第一表体可绕所述连接部向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表体的方向翻转至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所述第一表体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表体的底面叠盖于所述第二表体的顶面;
柔性屏,其包括一体连接的主屏部和副屏部;所述主屏部设于所述第一表体的底面和所述第二表体的顶面;所述第一表体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主屏部向外露出;所述第一表体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副屏部向外露出;
所述副屏部设于所述第一表体的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屏还包括连接屏部,所述副屏部通过所述连接屏部与所述主屏部一体连接;所述副屏部设于所述第一表体的顶面,所述连接屏部设于所述第一表体的表体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表体包括将第一表体的顶面和底面连通的插孔;
所述柔性屏还包括连接屏部,所述副屏部通过所述连接屏部与所述主屏部一体连接;所述连接屏部穿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副屏部覆盖于所述第一表体的顶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表体的顶面包括水平区和倾斜区;所述副屏部设于倾斜区;或所述副屏部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倾斜区,另一部分设于所述水平区。
作为优选,所述副屏部绕所述第一表体的长边向上弯曲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插孔沿所述第一表体的厚度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插孔为弧形插孔。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屏为大屏与小屏相连为一块的柔性屏。
作为优选,包括铰链保护套,所述铰链保护套设于所述连接部之外。
一种屏幕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屏进行控制;所述屏幕控制方法为:
检测所述第一表体的位置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表体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控制所述副屏部开启,控制所述主屏部休眠;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表体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控制所述副屏部休眠,控制所述副屏部开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该智能穿戴设备,通过可弯曲柔性屏与可翻折的表体组件配合,不仅相对于常规智能手表具有更大的显示屏,并且柔性屏无割裂感,可提升用户视觉交互体验;
第二,该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屏的智能穿戴设备,在第一表体折叠时,可通过外露的副屏满足接听电话、看时间等基础需求,无需翻折打开第一表体;
第三,该智能穿戴设备,通过一个块柔性屏即可实现多种交互需求,无需设置多块柔性屏,可减少设备的厚度;
第四,该屏幕控制方法,可以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且可有效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上表体位移展开位置);
图2为本发明其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上表体位移折叠位置);
图3为本发明其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其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上表体位移展开位置);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上表体位移折叠位置);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上表体位移展开位置);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上表体位移折叠位置);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上表体位移展开位置);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2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上表体位移折叠位置);
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表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屏的平铺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上表体位移折叠位置);
图1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上表体位移展开位置);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上表体位移展开位置);
图1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上表体位移折叠位置);
图中:11、第一表体;111、第一侧面;112、插孔;12、第二表体;121、第二侧面;13、连接部;20、柔性屏;21、主屏部;22、副屏部;221、第一副屏部;222、第二副屏部;23、连接屏部;90、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发明提出一种设有柔性屏20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采用了具有内折叠性质的柔性屏20,并且采用了第一表体11可相对第二表体12翻转的表体组件,并且柔性屏20的一部分在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向外露出;该智能穿戴设备既可在第一表体11位于展开位置时,提供更大的连续性的无割裂的主屏部21,又可在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提供实现显示时间、来电、提醒等基础功能的的副屏部22;该智能穿戴设备解决了:现有智能穿戴设备不太能够很好地同时满足:既具有大屏的交互体验又可以及时快速地满足用户接听电话/看时间等基础功能的需求的缺陷。
如图1-18所示,本发明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一实施例中,该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表体组件,其包括通过连接部13翻转连接的第一表体11和第二表体12;所述第一表体11可绕所述连接部13向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表体12的方向翻转至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所述第一表体11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表体11的底面叠盖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顶面;
柔性屏20,其包括一体连接的主屏部21和副屏部22;所述主屏部21的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底面,另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顶面;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主屏部21向外露出以用于展示信息;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副屏部22向外露出以用于展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用户可通过主屏部21进行查看视频通话的界面、阅览文本、查看图片、看视频、玩游戏、操作软件等交互操作,通过将具有可弯曲性质的柔性屏20和可翻折的表体组件的配合,可提供更大的显示屏,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和交互体验,并且采用一体的连续的柔性屏20,无割裂感,视觉交互体验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表体组件处于折叠状态,第一表体11位于展开位置时,表体组件处于展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可通过副屏部22实现显示时间、来电提醒、信息提醒、接听电话等基础功能,如此,在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即使主屏部21处于折叠状态,也可以通过副屏部22快速地实现上述的基础功能,用户使用更便捷。如此,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大屏交互的需求和快速实现基础功能的需求。
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不仅可以同时满足用户大屏交互的需求和快速实现基础功能的需求,还可有效控制设备整机的厚度,其仅通过一块柔性屏20即可实现主屏交互和副屏交互的功能,无需专门新增设置其他独立的显示屏作为副屏,也更便于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主屏部21包括设于第一表体11的底面的第一屏部,以及设于第二表体12的顶面且与第一屏部连接的第二屏部。
进一步地,第一表体11的展开位置包括平展位置,第一表体11位于平展位置时,第一屏部和第二屏部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表体11位于平展位置时,主屏部21展平,用户玩游戏、看照片、看视频等交互体验更佳。第一表体11适于由所述折叠位置向远离所述第二表体12的方向转动180度可至平展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表体11的展开位置可根据需求调整,第一表体11可由折叠位置转动90度、100度、120度、160度等以满足多种交互需求。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表体11转动角度不作为对本方案的限定。
柔性屏20附着于表体组件,具体可通过粘贴、吸附等方式附着固定。
进一步地,主屏部21还包括将第一屏部和第二屏部进行连接的翻折部;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翻折部弯曲。
连接部13可以为但不限于铰接轴、合页铰链、履带式铰链、可弯折的翻折连接带等,第一表体11可绕铰接轴线相对第二表体12转动,或第一表体11可在翻折连接带的翻折带动下相对第二表体12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表体11适于绕连接部13的转动轴线翻转。
进一步地,该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铰链保护套,铰链保护套设于连接部13之外。
如图1-16所示,在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又一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副屏部22外露:柔性屏2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表体11的底面和第二表体12的顶面,以作为主屏部21,柔性屏20的另一部分由主屏部21向外环绕至表体组件的侧壁、顶壁或底壁,以使这部分柔性屏20能够在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位于外部,从而作为副屏部22。
副屏部22可布设于上表体的前侧端面、和/或后侧端面、和/或左侧端面、和/或右侧端面、和/或顶面;还可布设于下表体的前侧端面、和/或后侧端面、和/或左侧端面、和/或右侧端面、和/或顶面。
本实施例通过直接将柔性屏20的一部分进行环绕,即可实现副屏部22的设置,无需新增的独立的显示屏作为副屏,可以减少设备机体的厚度。
本实施例的副屏部22时由主屏部21向外延伸环绕形成的,其方便形成面积更大的副屏部22,显示区域大,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信息,交互体验好。
本实施例的柔性屏20的显示原理如下:
当表体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副屏部22处于开启状态,主屏部21处于休眠状态且主屏部21不可操作;
当表体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主屏部21处于开启状态,副屏部22处于休眠状态且不可操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副屏部22至少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设置:
设置方式一:
如图1-4所示,所述副屏部22设于与第一表体11的底面相邻的、和/或与第二表体12的顶面相邻的表体侧面。也即,副屏部22设于表体组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屏部21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第一主屏部2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第二主屏部21;所述副屏部22包括与所述第一主屏部21连接的第一副屏部221,以及与所述第二主屏部21连接的第二副屏部222;
所述第一副屏部221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第一侧面111,所述第二副屏部222设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第二侧面121,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侧面111和所述第二侧面121位于所述表体组件的同一侧;也即,第一副屏部221和第二副屏部222位于表体组件的同一侧,当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第一副屏部221与第二副屏部222之间可配合形成更大的显示区域,如此方便操作且提升视觉交互体验。
具体地,第一副屏部221的边缘和第二副屏的边缘相近设置,以减少割裂感。
进一步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智能手表还包括表带90,所述表体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表带90连接;在该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方便用户在佩戴智能手表时,通过副屏部22查看时间或其他信息,副屏部22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具体地,用户将智能手表调整为设有副屏部22的一端朝向自己之后,再佩戴智能手表,如此,用户仅需要平抬手臂,即可通过副屏部22查看时间、来电通知、信息提醒等基础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优化用户查看副屏部22的体验,所述副屏部2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第一副屏部22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第二副屏部222;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副屏部221和所述第二副屏部222设于所述表体组件的同一侧;将第一副屏部221和第二副屏部222倾斜设置,且使二者位于同一倾斜平面内,所述倾斜平面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如此,不仅使第一副屏部221和第二副屏部222可以配合同时显示时间信息或其他基础信息,以扩大副屏部22的显示区域,还可以一个倾斜角,使用于在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时更容易看到副屏部22。
进一步地,第一副屏部221和第二副屏部222倾斜设置,且使二者位于同一倾斜平面内,通过将第一侧面111和第二侧面121设置为同一倾斜平面实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副屏部22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
对于智能手表而言,将副屏部22设于第一表体11顶面,方便用户查看副屏部22,符合传统佩戴手表查看时间的习惯。并且,如上设置,第一表体11的顶面能够提供更大的副屏部22的布置空间。
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其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柔性屏20直接地绕过第一表体11的表体侧面,覆盖于第一表体11顶面,形成外露的副屏部22。
具体地,所述柔性屏20还包括连接屏部23,所述副屏部22通过所述连接屏部23与所述主屏部21一体连接;所述副屏部22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所述连接屏部23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表体侧面。
采用上述方式设置副屏部22,仅需要弯折柔性屏20即可,无需对表体组件进行特殊加工,方便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副屏部22绕第一表体11的长边向上弯曲折叠,副屏部22的长度为第一表体11的长度的30%至60%,但该长度比值范围不作为对本方案的限定。
连接屏部23可根据实际需求预设或实施控制器开启和熄灭。
如图8-1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又一实施例中,通过将柔性屏20直接地绕过第一表体11的表体侧面,以将一部分柔性屏20覆盖于第一表体11的顶面,覆盖于第一表体11的顶面的柔性屏20为副屏部22。
进一步地,第一表体11的顶面包括水平区和倾斜区,所述倾斜区与所述水平区之间的夹角为120-160度;副屏部22设于倾斜区,或副屏部22的一部分设于倾斜区,另一部分设于水平区。如此设置,用户方便查看副屏部22。
如图12-1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弯曲绕折柔性屏20以提供外露的副屏部22时,更好地保护柔性屏20,减少柔性屏20与外部的接触,本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设置智能穿戴设备:
所述第一表体11包括将第一表体11的顶面和底面连通的插孔112;
所述柔性屏20还包括连接屏部23,所述副屏部22通过所述连接屏部23与所述主屏部21一体连接;所述连接屏部23穿设于所述插孔112内,所述副屏部22覆盖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如此设置,用于连接副屏部22与主屏部21的连接屏部23无需不外露,可避免连接屏部23被外物接触损伤,有效保护柔性屏20。
进一步地,插孔112沿第一表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柔性屏20在弯折时应力集中,插孔112为弧形插孔112,并且插孔112与第一表体11的底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连接,插孔112与第一表体11的顶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连接。
如图14-16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采用大屏与小屏相连为一块的柔性屏20幕,做到一屏两用,在设备的内部穿过,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7-18所示,在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表体11位于折叠位置时副屏部22外露:
所述副屏部22设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顶面;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在所述表体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副屏部22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投影之外。
本实施例中,采用不对称的折叠屏设计,第二表体12的面积大于第一表体11的面积,并且第二表体12的柔性屏20的占比大于第一表体11的柔性屏20的表体;表体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柔性屏20为一块完整的大屏;表体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后第二表体12上的柔性屏20的一部分露出来作为副屏部22使用,副屏部22用于显示时间通知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副屏部22在表体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也可以用作主屏部21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与所述表体组件连接的表带90;为了方便用户查看副屏部22,所述副屏部22位于所述第二表体12接近所述表带90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保护在表体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露出的柔性屏20的部分,智能穿戴设备还设有与所述表体组件连接的透明保护壳,所述副屏部22设于所述表体组件,所述副屏部22位于所述透明保护壳和所述表体组件之间。当副屏部22亮起时,副屏部22的光由透明保护壳投射出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将表体组件保持于折叠状态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可以为但不限于卡扣组件、磁吸组件或粘贴组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体11的位置的感应组件,以及与感应组件、柔性屏20电连接的控制模块。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其用于对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屏20进行控制,其可以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且可有效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的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屏幕控制方法为:
检测所述第一表体11的位置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控制所述副屏部22开启,控制所述主屏部21休眠;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控制所述副屏部22休眠,控制所述副屏部22开启。
进一步地,通过到位检测原理检测第一表体11的位置状态。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体组件,其包括通过连接部(13)翻转连接的第一表体(11)和第二表体(12);所述第一表体(11)可绕所述连接部(13)向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表体(12)的方向翻转至折叠位置或展开位置;所述第一表体(11)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表体(11)的底面叠盖于所述第二表体(12)的顶面;
柔性屏(20),其包括一体连接的主屏部(21)和副屏部(22);所述主屏部(21)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底面和所述第二表体(12)的顶面;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主屏部(21)向外露出;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副屏部(22)向外露出;
所述副屏部(22)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20)还包括连接屏部(23),所述副屏部(22)通过所述连接屏部(23)与所述主屏部(21)一体连接;所述副屏部(22)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所述连接屏部(23)设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表体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体(11)包括将第一表体(11)的顶面和底面连通的插孔(112);
所述柔性屏(20)还包括连接屏部(23),所述副屏部(22)通过所述连接屏部(23)与所述主屏部(21)一体连接;所述连接屏部(23)穿设于所述插孔(112)内,所述副屏部(22)覆盖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体(11)的顶面包括水平区和倾斜区;
所述副屏部(22)设于倾斜区;或所述副屏部(22)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倾斜区,另一部分设于所述水平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屏部(22)绕所述第一表体(11)的长边向上弯曲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12)沿所述第一表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12)为弧形插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20)为大屏与小屏相连为一块的柔性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保护套,所述铰链保护套设于所述连接部(13)之外。
10.一种屏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柔性屏(20)进行控制;所述屏幕控制方法为:
检测所述第一表体(11)的位置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控制所述副屏部(22)开启,控制所述主屏部(21)休眠;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表体(11)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控制所述副屏部(22)休眠,控制所述副屏部(22)开启。
CN202310067489.3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184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7489.3A CN116184803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7489.3A CN116184803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CN202011174343.1A CN11226305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4343.1A Division CN11226305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4803A true CN116184803A (zh) 2023-05-30

Family

ID=7434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67489.3A Pending CN116184803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CN202310042059.6A Pending CN116088287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CN202011174343.1A Active CN11226305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2059.6A Pending CN116088287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CN202011174343.1A Active CN112263059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618480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9753B (zh) * 2021-04-15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内折式电子设备
CN113687591A (zh) * 2021-08-02 2021-11-23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显示方法
CN113744662A (zh) * 2021-09-29 2021-12-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显示装置
CN114095685A (zh) * 2021-11-15 2022-02-25 珠海读书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屏电话手表的视频通话方法
CN116165872A (zh) * 2023-02-13 2023-05-26 北京羽扇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7743B (zh) * 2015-10-15 2018-05-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105530340B (zh) * 2015-12-29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终端
CN107232700A (zh) * 2017-06-12 2017-10-1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7390504B (zh) * 2017-09-06 2020-05-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
CN108021191A (zh) * 2018-01-04 2018-05-1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0018110U (zh) * 2019-05-14 2020-02-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可折叠的智能主机及穿戴设备
CN111262978A (zh) * 2020-01-16 2020-06-09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3059A (zh) 2021-01-26
CN116088287A (zh) 2023-05-09
CN112263059B (zh)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84803A (zh) 一种设有柔性屏的折叠型智能穿戴设备及屏幕控制方法
CN207302506U (zh) 可折式显示装置
US20190339738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Foldable Display Screen
TW201129285A (en) Handheld device enclosure
EP3110115A2 (en) Exterior cover
CN107528945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216298U (zh) 一种折叠屏手表
CN110708407B (zh) 移动终端
WO2018058472A1 (zh) 智能手环
KR20020012880A (ko) 접이식 휴대용 평판표시장치
KR101248905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액정 클리너 및 액정 클린 기능을 갖는 휴대단말기 보호커버
CN211791606U (zh)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CN106231017A (zh) 一种手机
CN213457675U (zh) 一种可横竖屏切换的柔性屏智能手表
CN20741037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3484915U (zh) 电子设备
CN209880029U (zh) 一种具有可弯折显示屏的智能主机及穿戴设备
US20200371550A1 (en) Tri-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CN209982528U (zh) 一种具有柔性折叠屏的智能移动装置
CN111081153A (zh) 可折叠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及显示屏内容显示方法
CN201042109Y (zh) 电子相册
CN206149334U (zh) 一种手机
CN2842627Y (zh) 带摄像头的显示器
CN2696234Y (zh) 带屏幕放大镜的手机
CN108833632A (zh) 一种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