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1465A -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1465A
CN116181465A CN202310170855.8A CN202310170855A CN116181465A CN 116181465 A CN116181465 A CN 116181465A CN 202310170855 A CN202310170855 A CN 202310170855A CN 116181465 A CN116181465 A CN 116181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air
exhaust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708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继龙
李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e Ke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e Ke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e Ke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e Ked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708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1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1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1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01N11/002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the diagnostic devices measuring or estimat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in, or downstream of the exhaust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09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purifying device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体、进气管、分气管、匀气结构、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压差探头进气管、压差探头出气管结构,通过分气管的特殊气孔设置,将内燃机废气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涡流圈,达到流体进行初步的均匀性分流,通过匀气结构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初步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形成多股有序小湍流,提高气体的流场均匀性,使催化氧化器DOC与颗粒捕集器DPF能够高效处理内燃机废气。本申请能够使通过此装置的内燃机排气后处理的流场均匀性提高,分气管的导流结构减小了设备的体积,提高了内燃机废气的处理效率,降低排气背压,以减少功率损失,节约空间资源。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排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排气后处理系统,一般由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和温度、压差传感器,以及催化氧化器载体、颗粒捕集器载体组成。或由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选择性催化反应器、温度、压差传感器、氮氧传感器、尿素喷嘴等组成的内燃机排气后处理系统。催化氧化器载体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吸附在其涂层表面的内燃机废气中的HC、CO和NO分别氧化成CO2、NO2和H2O,颗粒捕集器载体吸附和拦截碳颗粒,提高涂覆在其涂层上的催化剂与碳颗粒接触面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吸附或拦截在其通道内的碳颗粒氧化成CO2和NO,实现连续被动再生,并积累少量的碳灰。目前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两种反应器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内燃机废气的流场均匀指数差。由于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中的催化剂是均匀的涂覆在相应的涂层上的,反应物及流体的温度是以气流为载体,带入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氨选择性催化反应器中,流场均匀性差,催化氧化器、颗粒捕集器、氨选择性催化反应器载体通道的利用率差,催化剂发挥的效率差,使反应效率和功能就降低;
二是颗粒捕集器的载体通道内,碳烟颗粒物积累不均,造成局部颗粒物过多,堵塞通道,排气背压高,颗粒物在颗粒捕集器的反应器中二次燃烧反应时,会产生局部燃烧,造成局部燃烧温度过高,使载体烧穿或断裂,通道堵塞就会影响发动机功率,严重会烧毁或烧断载体。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包括:
排气筒体、进气管、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压差探头进气管、压差探头出气管,还包括:分气管、匀气结构;
所述排气筒体按照内燃机废气的排气流通路径依次连通设置第一排气腔体、第二排气腔体和第三排气腔体,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第二排气腔体和第三排气腔体通过抱箍连接;
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前端连接进气管,并依次经过所述分气管、匀气结构以后进入到所述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所述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后端和第二排气腔体前端;
所述分气管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一端连接,所述分气管设置于所述排气筒体的第一排气腔体内部,所述分气管垂直贯穿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轴线,并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一侧内壁延伸到另一侧内壁,所述分气管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所述分气管通过设置的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将所述进气管输出的内燃机废气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漩涡圈,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均匀性分流;
所述匀气结构设置于所述分气管后端的所述排气筒体的第一排气腔体内部,所述匀气结构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匀气结构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过气孔,所述匀气结构用于将所述分气管输出的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形成分成四股有序的小湍流,使所述匀气结构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便于所述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对内燃机废气的处理;
所述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第二排气腔体的外侧筒壁上;
所述压差探头进气管和所述压差探头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腔体、排气筒体的第三排气腔体的外侧筒壁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一端设置进气端盖,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腔体连接;
所述分气管上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其中,所述分气管第一侧面的气孔数量多于所述分气管第二侧面的气孔数量,所述第一侧面为靠近进气端盖一侧,所述第二侧面为靠近第二排气腔体一侧;
所述第一侧面设置的气孔为全气孔,其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顶端到底端;
所述第一侧面的气孔数量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气孔数量均匀减少;
所述第一侧面的气孔向所述进气端盖上喷射输出的气流,以及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设置的气孔向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内壁上喷射输出的气流,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的气孔向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轴线方向输出的气流,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轴线上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涡流圈,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初步均匀性分流,并将所述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输出至匀气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气结构包括匀气板和支撑架;
所述匀气板与所述支撑架结合,使所述匀气结构形成伞状结构;
所述支撑架为两个板状结构相互垂直均分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内部;
所述匀气板为四分之一扇面结构,其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过气孔;
所述匀气板的扇面圆心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中心底端,所述匀气板的弧面两侧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边缘顶端,使所述匀气板相对倾斜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匀气结构将所述分气管输出的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通过支撑架分成有序的小湍流,然后通过所述匀气板分成多个小湍流圈,使所述匀气结构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分气管、匀气结构的设计,通过分气管的特殊气孔设置,将内燃机废气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涡流圈,达到流体进行初步的均匀性分流,通过匀气结构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初步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形成多股有序小湍流,提高气体的流场均匀性,使催化氧化器DOC与颗粒捕集器DPF能够高效处理内燃机废气。本申请能够使通过此装置的内燃机废气气流有效的向后面腔体均匀分布,分气管的倒流结构减小了设备的体积,提高了内燃机废气的处理效率,分气管和所述匀气结构在有序控制大湍流任意扩大形成,提高后处理流场均匀性,同时也降低排气背压,提高了颗粒捕捉器再生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排气腔体内相应部件设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分气管的展开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匀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排气筒体、101第一排气腔体、102第二排气腔体、103第三排气腔体、104进气端盖、200进气管、300分气管、400匀气结构、401匀气板、402支撑架、500催化氧化器DOC、600颗粒捕集器DPF、701第一温度探头、702第二温度探头、801压差探头进气管、802压差探头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排气腔体内相应部件设置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包括:
排气筒体100、进气管200、分气管300、匀气结构400、催化氧化器DOC 500、颗粒捕集器DPF 600、第一温度探头701、第二温度探头702、压差探头进气管801、压差探头出气管802;
所述排气筒体100按照内燃气排气流通路径依次连通设置第一排气腔体101、第二排气腔体102和第三排气腔体103;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第二排气腔体102和第三排气腔体103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相适配的连接件连接,比如,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第二排气腔体102和第三排气腔体103通过抱箍卡紧方式连接,第一排气腔体101、第二排气腔体102和第三排气腔体103之间为互相贯通的腔体结构。
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前端连接进气管200,所述进气管200将内燃机排出的废气输出到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一排气腔体101内;如图2所述,所述进气管200的一端连接内燃机废气的排气口,另一端贯穿到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腔体内部。
所述分气管300与所述进气管200的出气一端连接,所述分气管300设置于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一排气腔体101内部,所述分气管300垂直贯穿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轴线,并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一侧内壁延伸到另一侧内壁,所述分气管300用于将所述进气管200输出的内燃机废气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漩涡圈,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均匀性分流;
所述匀气结构400设置于所述分气管300后端的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一排气腔体101内部,具体的,所述匀气结构400设置于所述分气管300后端的5~20mm处,所述匀气结构400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直径相同,所述匀气结构400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过气孔,所述匀气结构400用于将所述分气管300输出的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形成分成四股有序的小湍流,使所述匀气结构400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
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设置在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一排气腔体101的后端,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环境温度到达第一温度时,通过第一催化剂的作用,将所述匀气结构400输出的均匀的内燃机废气进行第一氧化处理,输出第一氧化处理后的内燃机废气;具体的,经过分气管300第一次匀气和匀气结构400的第二次匀气,到达所述催化氧化器DOC500前端的内燃气废气的气流均匀性达到98%以上。
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设置在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二排气腔体102内部末端,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与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之间设置一段空腔,经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经过第一氧化处理后的内燃机废气通过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一排气腔体101与第二排气腔体102的连接空腔后进入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环境温度到达第二温度时,通过第二催化剂的作用,对经过第一氧化处理后的内燃机废气进行第二氧化处理,输出第二氧化处理后的内燃机废气;所述第一温度探头701设置在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一排气腔体101的外侧筒壁上,用于探测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实时工作温度;具体的,所述第一温度探头701探测的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实时工作温度用于控制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工作,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只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
所述第二温度探头702设置在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二排气腔体102的外侧筒壁上,用于探测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实时工作温度;具体的,所述第二温度探头702探测的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实时工作温度用于控制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正常工作,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只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
所述压差探头进气管801设置在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二排气腔体102的外侧筒壁上,所述压差探头进气管801位于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前端位置,所述压差探头进气管801用于探测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前端的经过第一氧化处理后的内燃机废气的气压,并根据气压情况自动进行进气操作;
所述压差探头出气管802设置在所述排气筒体100的第三排气腔体103的外侧筒壁上,所述压差探头出气管802用于探测排气筒体100的第三排气腔体103的气压,并根据气压情况自动进行排气操作。
图3是本发明的分气管的展开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一端设置进气端盖10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腔体102连接;
所述分气管300上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其中,所述分气管300第一侧面的气孔数量多于所述分气管300第二侧面的气孔数量,所述第一侧面为靠近进气端盖104一侧,所述第二侧面为靠近第二排气腔体一侧;
所述第一侧面设置的气孔为全气孔,其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顶端到底端;
所述第一侧面的气孔数量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气孔数量均匀减少;
所述第一侧面的气孔向所述进气端盖104上喷射输出的气流,以及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设置的气孔向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内壁上喷射输出的气流,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的气孔向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轴线方向输出的气流,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轴线上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涡流圈,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初步均匀性分流,并将所述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输出至匀气结构400。
具体的,由于所述分气管300位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内部,且所述分气管300贯穿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轴线,因此,所述分气管300的气孔是按气流走向需求有目的、有序排列的,在第一侧面设置全气孔,也就是在第一侧面上,沿着所述分气管300的侧壁,从上到下全部设置气孔,在第二侧面设置的气孔数量少于第一侧面设置的气孔数量,从第一侧面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的气孔数量逐渐减少,减少的气孔的目的是用以干涉气流的动力惯性使腔体内流体局部压力超高,流速局部升高,然后通过分气管300的气孔设置方式,使内燃机废气的气流通过分气管300的气孔时,经过气孔分气,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涡流圈,达到气流进行初步的均匀性分流。
图4是本发明的匀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匀气结构400包括匀气板401和支撑架402;
所述匀气板401与所述支撑架402结合,使所述匀气结构400形成伞状结构;
所述支撑架402为两个板状结构相互垂直均分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所述支撑架402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101的内部;
所述匀气板401为四分之一扇面结构,其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过气孔;
所述匀气板401的扇面圆心固定在所述支撑架402的中心底端,所述匀气板401的弧面两侧分别所述支撑架402的边缘顶端,使所述匀气板401相对倾斜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匀气结构400将所述分气管300输出的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通过支撑架402分成有序的小湍流,然后通过所述匀气板401分成多个小湍流圈,使所述匀气结构400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
具体的,所述分气管300、匀气结构400可以组合,也可单独应用到催化氧化器DOC500前端的腔体中,所述均气结构400还可以应用到颗粒捕捉器DPF 600、催化氧化器DOC500等前端的腔体中,达到提高后处理流场均匀性作用;
具体的,所述分气管300和所述匀气结构400在有序控制大湍流任意扩大形成,提高后处理流场均匀性,同时也降低排气背压,提高了颗粒捕集器DPF 600再生周期。
具体的,分气管300输出的初步均匀性分流后的气体进入匀气结构400以后,通过匀气结构400改变气流的方向,匀气结构400的有角度设置的匀气板401和垂直设置的支撑架402将气流形成二次疏导,分成4股有序的小湍流圈,通过这样的逐步干涉、疏导,使大的湍流涡流圈向多股更小、有序的涡流圈趋势发展,提高气体在进入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载体的前流场均匀性,流场均匀性可达到98%以上。
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正常工作的第一温度为200℃~250℃,即,在200℃~250℃的温度环境下,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载体上的催化剂才能将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载体通道上涂层上吸附的HC、CO和NO分别氧化成CO2、NO2和 H2O;
所述第一氧化处理为:当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工作温度达到所述第一温度时,在所述第一催化剂的作用下,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将吸附在其表面的所述内燃机废气中的HC、CO和NO氧化成CO2、NO2和H2O,并释放热能。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涂层为均匀的涂覆铂、钯等催化剂的涂层,能够吸附内燃机废气中的HC、CO和NO气体,并在涂层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将HC、CO和NO分别氧化成CO2、NO2和 H2O。
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正常工作的第二温度为230~250℃;
所述第二催化剂为所述第一氧化处理生成的NO2
当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工作温度达到所述第二温度时,在所述第二催化剂的作用下,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将经过第一氧化处理后的所述内燃机废气中的碳颗粒氧化成CO2和NO。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为壁流蜂窝式多孔通道,其涂层的功能是吸附和拦截碳颗粒,提高涂覆在涂层上的催化剂与碳颗粒接触面积,在温度达到230~250℃时,N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吸附或拦截在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壁流蜂窝式多孔通道内的碳颗粒氧化成CO2和NO,实现连续被动再生,并积累少量的碳灰。
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由直通式多孔通道的金属或堇青石材料制成。
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由壁流式多孔通道的堇青石或碳化硅材料制成。
所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前端15~35mm处,排气筒体100的顶部设置第一温度探头701,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前端15~35mm处,排气筒体100的顶部设置第二温度探头702,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前25mm的侧方上部设置压差探头进气管801,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后的第三排气腔体103上侧方上部设置压差探头出气管802。
实施例2
所述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内燃机废气输出到进气管200中,进气管200将内燃机废气输出到分气管300,由于分气管300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内燃机废气通过分气管300的气孔输出,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漩涡圈,从而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初步均匀性分流;而后气体沿着所述排气筒体100的腔体进入到匀气结构400,由于匀气结构400的特殊结构设计,使气体分成四股有序的小湍流,然后再经过其表面的过气孔,形成多个小湍流圈,使所述匀气结构400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这样就实现了内燃机废气在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前端形成均匀的气流,由于催化氧化器DOC 500是一种在直通式多孔通道上涂抹催化剂涂层的结构,因此,当第一温度探头701监测到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温度达到其工作温度时,均匀气流到达催化氧化器DOC 500的多孔通道内,其表面涂层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吸附在涂层表面的内燃机废气中的HC、CO和NO分别氧化成CO2、NO2和H2O,并释放一部分热能,为颗粒捕集器DPF600拦截碳颗粒被动再生,提供了一部分能源和强氧化剂NO2;从催化氧化器DOC 500出来的气流,再经过一段空腔,到达颗粒捕集器DPF 600前端,使气流均匀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在安装在排气筒体100上设定位置的第一温度探头701、第二温度探头702、压差探头进气管801、压差探头出气管802在处理信号的精准度上得到大幅提高;所述颗粒捕集器DPF 600为壁流蜂窝式多孔通道结构,其表面覆盖涂层,其主要功能是吸附和拦截碳颗粒,通过壁流蜂窝式多孔通道结构能够提高涂覆在涂层上的催化剂与碳颗粒接触面积,当第二温度探头702监测到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温度达到其工作温度时,N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吸附或拦截在颗粒捕集器DPF 600的壁流蜂窝式多孔通道内的碳颗粒氧化成CO2和NO,从而实现连续被动再生,并积累少量的碳灰。
第一温度探头701、第二温度探头702分别实时探测第一排气腔体101、第二排气腔体102内的温度,压差探头进气管801、压差探头出气管802分别监测第二排气腔体102和第三排气腔体103内的压力。
在具体应用时,不同功率的内燃机,进气口的安装位置不同,进气位置的方向不同,进气管200、分气管300的形式有所调整,气孔的孔径大小或数量有所调整,但其技术原理与本申请是相同的。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筒体、进气管、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压差探头进气管、压差探头出气管、分气管、匀气结构;
所述排气筒体按照内燃机废气的排气流通路径依次连通设置第一排气腔体、第二排气腔体和第三排气腔体,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第二排气腔体和第三排气腔体通过抱箍连接;
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前端连接进气管,并依次经过所述分气管、匀气结构以后进入到所述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所述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后端和第二排气腔体前端;
所述分气管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一端连接,所述分气管设置于所述排气筒体的第一排气腔体内部,所述分气管垂直贯穿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轴线,并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一侧内壁延伸到另一侧内壁,所述分气管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所述分气管通过设置的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将所述进气管输出的内燃机废气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漩涡圈,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均匀性分流;
所述匀气结构设置于所述分气管后端的所述排气筒体的第一排气腔体内部,所述匀气结构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直径相同,所述匀气结构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过气孔,所述匀气结构用于将所述分气管输出的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形成分成四股有序的小湍流,使所述匀气结构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便于所述催化氧化器DOC、颗粒捕集器DPF对内燃机废气的处理;
所述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第二排气腔体的外侧筒壁上;
所述压差探头进气管和所述压差探头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腔体、排气筒体的第三排气腔体的外侧筒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一端设置进气端盖,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腔体连接;
所述分气管上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气孔,其中,所述分气管第一侧面的气孔数量多于所述分气管第二侧面的气孔数量,所述第一侧面为靠近进气端盖一侧,所述第二侧面为靠近第二排气腔体一侧;
所述第一侧面设置的气孔为全气孔,其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顶端到底端;
所述第一侧面的气孔数量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气孔数量均匀减少;
所述第一侧面的气孔向所述进气端盖上喷射输出的气流,以及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设置的气孔向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内壁上喷射输出的气流,以及所述第二侧面的气孔向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轴线方向输出的气流,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轴线上形成两个相反方向对称的涡流圈,实现对所述内燃机废气的初步均匀性分流,并将所述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输出至匀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气结构包括匀气板和支撑架;
所述匀气板与所述支撑架结合,使所述匀气结构形成伞状结构;
所述支撑架为两个板状结构相互垂直均分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所述支撑架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排气腔体的内壁上;
所述匀气板为四分之一扇面结构,其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有序排列的过气孔;
所述匀气板的扇面圆心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中心底端,所述匀气板的弧面两侧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边缘顶端,使所述匀气板相对倾斜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匀气结构将所述分气管输出的均匀性分流的内燃机废气通过支撑架分成有序的小湍流,然后通过所述匀气板分成多个小湍流圈,使所述匀气结构输出的内燃机废气进一步均匀。
CN202310170855.8A 2023-02-27 2023-02-27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Pending CN116181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0855.8A CN116181465A (zh) 2023-02-27 2023-02-27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70855.8A CN116181465A (zh) 2023-02-27 2023-02-27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1465A true CN116181465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70855.8A Pending CN116181465A (zh) 2023-02-27 2023-02-27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14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1373B2 (en) Flow-through honeycomb substrate and exhaust af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7451594B2 (en) Exhaust flow distribution device
JP4460458B2 (ja)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US20140116037A1 (en) Flow device for exhaust treatment system
KR101223383B1 (ko) 터보차저 이전의 배기 가스 이차 처리
RU2515566C2 (ru) Узел нейтрализации отработавшего газа с отклоняющ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BR122021010883B1 (pt) Disposição de mistura
US9784161B2 (en)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diesel engines of utility motor vehicles
KR20120081372A (ko) 디젤엔진 배기가스 후처리 장치
US8850801B2 (en) Catalytic converter and muffler
US8393147B2 (en) Exhaust system having an aftertreatment module
US8470253B2 (en) Exhaust flow distribution device
JP2016188579A (ja) 排気浄化ユニット
CN219197450U (zh)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JP3549858B2 (ja) 排気ガスの浄化装置
CN116181465A (zh) 内燃机的均匀性排气装置
CN211819593U (zh) 一种scr排气混合装置
CN215109093U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催化型颗粒过滤器聚热装置
US20100050874A1 (en) Exhaust af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2031900A (zh) 一种尿素混合器
CN114687836A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催化型颗粒过滤器聚热方法及装置
WO2018095139A1 (zh) 排气后处理装置
JPS6143937Y2 (zh)
JP3780268B2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CN209025728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用净化消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