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80860A -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80860A
CN116180860A CN202211639441.7A CN202211639441A CN116180860A CN 116180860 A CN116180860 A CN 116180860A CN 202211639441 A CN202211639441 A CN 202211639441A CN 116180860 A CN116180860 A CN 116180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pipe
pipe
water
drainage system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94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欣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6394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80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80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80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2Arrangement of sewer pipe-lines or pipe-line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高位水库,与地面具有高度差;至少一个低洼水池,与下水道连接;第一排水管,排水端延伸至河道或海边;所述低洼水池通过排水细管与所述第一排水管侧面连接,所述高位水库上连接有延伸至地面的引洪管,所述引洪管与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管径。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它能以高位水库里灾害性库水为强劲动力,化灾为利可在短时间内排除城区内涝。

Description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县(区)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天气环境的变化,各种突发性强降水现象日渐常态化,各大城市的防洪排涝系统受到了严竣的考验和挑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则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每年全国各大城市在强降雨受洪水袭击时的受损场面触目惊心,经济损失则更加掺重,所以建立一套新颖、实用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和方法势在必行。
现实情况中,海边城市往往遇到更加恶劣的情形,天上暴雨持续不断,水库山塘河水溢出,城区居民区地势低洼区受淹严重,海水又遇涨潮期,城区河道内水根本无法排出,甚至还可能遇上潮水倒灌。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它能以高位水库里灾害性库水为强劲动力,化灾为利可在短时间内排除城区内涝。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高位水库,与地面具有高度差;至少一个低洼水池,与下水道连接;第一排水管,排水端延伸至河道或海边;所述低洼水池通过排水细管与所述第一排水管侧面连接,所述高位水库上连接有延伸至地面的引洪管,所述引洪管与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管径。
可选地,所述高位水库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高位水库排水的第一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控制结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低洼水池内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细管通断的第二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控制结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高位水库与地面的高度差至少为20M。
可选地,所述低洼水池设有多个并分布于不同区域以连接不同区域的下水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为直管。
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和第一排水管的管径比至少为3:1。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各管道连接位置的密封结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可在这样严竣的形势下,能以高位水库里灾害性库水为强劲动力,化灾为利可在短时间内排除城区内涝,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且又大大减免政府社会资源、人员压力,真正起到了化灾为利的功效,大量山区的城镇同样也会遇上这样现实又严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高位水库;2、低洼水池;3、第一排水管;4、排水细管;5、引洪管;6、第二排水管;7、第一水位传感器;8、第二水位传感器;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涉及的“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高位水库1,与地面具有高度差,所谓的高位水库1,位置位于城镇周边,且水位高度高于城镇地平线之上,只有一座的可以单独使用,多座的可以联网并联使用,集中向城区进行供水;至少一个低洼水池2,低洼水池2设置于城镇低洼区,并与该区域内所有下水道连接,一般一个低洼区块设置一个低洼水池2,排干了低洼水池2里的水,也就保证了低洼区内地上不出现积水;第一排水管3,铺设在城镇主干道边上或主渠道上,直通到城镇外主河道或海边;所述低洼水池2通过排水细管4与所述第一排水管3侧面连接,所述高位水库1上连接有延伸至地面的引洪管5,高位水库1设有溢洪道和泄洪道,通过阀门将溢洪道和泄洪道内流出的河水转接引洪管5中,所述引洪管5与第一排水管3通过第二排水管6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6的排水端设有控制阀9,所述第二排水管6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管径,所述第一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管6的管径比,可根据每一个城镇的具体长度、历史上的平均积水量、强排时间等因素来具体决定。
当低洼水池2内的水位超出安全界限时,先将高位水库1溢洪道、泄洪道的水转接到引洪管中,因高位水库1有一定的离地高度,所以从引洪管5接到第二排水管6的水有着很大的压强,即几个大气压,也就是第二排水管6内的流水具有较大的势能,在第二排水管6内充满水时打开第二排水管6的控制阀9,当势能转化为动能后,高位水库1内的水沿着各管道会飞速流向总出口,直排到城镇外的河道或海边;当水流从第二排水管6流向第一排水管3后,因管径的截面积发生变化,根据伯努利原理,流经管径相对较小的第一排水管3的水流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低洼水池2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沿着排水细管4流向第一排水管3,最后随着第一排水管3内的水流一起流出至城镇外主河道或海边,同时可防止在排涝的过程中,主海道或海里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3倒灌至城镇内。
本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可在这样严竣的形势下,使高位水库1里灾害性雨水为强劲动力,短时间内即可排除城区内涝,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且又大大减免政府社会资源、人员压力,真正起到了化灾为利的功效,大量山区的城镇同样也会遇上这样现实又严竣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高位水库1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7,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高位水库1排水的第一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7和第一控制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结构为设于所述高位水库1的排水口处的电磁阀,当台风、暴雨来袭时,城镇内各河道水位上涨,城镇周边的水库水位马上要溢洪界限危及城镇时,通过第一控制结构控制所述高位水库1排水泄洪。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低洼水池2内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8,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细管4通断的第二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8和第二控制结构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结构为设于所述排水细管4和第一排水管3连接位置的电磁阀,当低洼水池2内的水位超出安全界限时,打开对应的电磁阀,低洼水池2内的积水在第一排水管3内水流的负压作用下,通过排水细管4流向第一排水管3,达到排水的目的,而其他水位不超出安全界限的低洼水池2的排水细管4则处于关闭状态,从排涝效果上来说,通过伯努利原理同时对多个低洼水池2的排涝效果不如同时对单个低洼水池2的排涝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高位水库1与地面的高度差至少为20M,甚至更高,主要是为了保证从高位水库1排出的水具有较大的势能。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低洼水池2设有多个并分布于不同区域以连接不同区域的下水道,城镇内的低洼水池2在合理的范围内数量越多,排涝时的速度越快,从而可减少所述高位水库1内的蓄水用量,单次排水即可同时实现对多个低洼水池2的排涝。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为了保证水流在所述第一排水管3内流动时的流速保持稳定,所述第一排水管3为直管,在基础上,也可以将所述排水细管4设计成直管,以通过排水细管稳定将低洼水池2内的水抽出。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排水管3内的水的流速足够大,压强足够小,所述第二排水管6和第一排水管3的管径比至少为3:1。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排水细管4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管径,所述排水细管4的管径在本实施例中被设置为0.5M。
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道都为密闭性管道,各管道接口处也都保持密闭,即气密性很好,所述各管道连接位置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具体为密封圈等现有的密封结构。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高位水库,与地面具有高度差;
至少一个低洼水池,与下水道连接;
第一排水管,排水端延伸至河道或海边;
所述低洼水池通过排水细管与所述第一排水管侧面连接,所述高位水库上连接有延伸至地面的引洪管,所述引洪管与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管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库内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高位水库排水的第一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控制结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洼水池内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细管通断的第二控制结构,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控制结构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库与地面的高度差至少为20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洼水池设有多个并分布于不同区域以连接不同区域的下水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为直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和第一排水管的管径比至少为3: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各管道连接位置的密封结构。
CN202211639441.7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Pending CN116180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9441.7A CN116180860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9441.7A CN116180860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80860A true CN116180860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39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9441.7A Pending CN116180860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8086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85937U (zh) * 2014-07-21 2015-03-04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城市道路防洪排涝调节系统
CN204530641U (zh) * 2015-04-03 2015-08-05 海南大学 虹吸式农田低洼地排涝装置
CN108677867A (zh) * 2018-07-04 2018-10-19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岩溶洼地区地下河的“堵、蓄、提、引”防洪抗旱系统
RU2671684C1 (ru) * 2017-05-29 2018-11-06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хеев Аварийная ливневая канализаци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85937U (zh) * 2014-07-21 2015-03-04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城市道路防洪排涝调节系统
CN204530641U (zh) * 2015-04-03 2015-08-05 海南大学 虹吸式农田低洼地排涝装置
RU2671684C1 (ru) * 2017-05-29 2018-11-06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хеев Аварийная ливневая канализация
CN108677867A (zh) * 2018-07-04 2018-10-19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岩溶洼地区地下河的“堵、蓄、提、引”防洪抗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1969B (zh) 一种蓄水排洪系统及蓄排方法
CN104532796B (zh) 一种自控式带抗磨钢板的橡胶坝
CN103993587A (zh) 桥式江河潮汐水力风力联合发电长廊
CN206418567U (zh) 自动利用污水管道辅助排水的排水结构
CN104481016B (zh) 一种利用绿色水泵的排水系统
CN201762694U (zh) 坝体引流装置
CN106499041A (zh) 一种排水泵站集水池高效截污系统
CN114351640B (zh) 一种改善既有滨海平原地区内涝的方法
CN206418566U (zh) 一种自动利用污水管道辅助排水的排水结构
CN105178425A (zh) 城镇排涝、补水、换水泵站枢纽设计
CN117348540A (zh) 一种城市排水智能调度系统
CN209975621U (zh) 一种沉井式水锤防护设施
CN104831682B (zh) 一种增大城市河道蓄水量的蓄洪防涝装置
CN116180860A (zh) 一种城镇防洪排涝系统
CN201874083U (zh) 基于节地节能的下挖通道调蓄式泵站排水装置
CN110777880A (zh) 一种利用岩溶洼地蓄水的方法
CN207633479U (zh) 一种城市地下排水管限流机构
CN107781173B (zh) 一种自航式船载泵站
CN214838451U (zh) 一种排涝抗洪阀门
CN204715287U (zh) 一种适用于城市中小型河道的调蓄装置
RU105314U1 (ru) Закрытый трубчатый энерговодосброс на плотинах гидро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й
CN214939813U (zh) 一种自动防水装置
CN107012835B (zh) 一种埋管取水的滚水坝及施工方法
CN205444388U (zh) 一种管道蓄排水的构造
CN104878823A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