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8198A -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8198A
CN116178198A CN202111433107.1A CN202111433107A CN116178198A CN 116178198 A CN116178198 A CN 116178198A CN 202111433107 A CN202111433107 A CN 202111433107A CN 116178198 A CN116178198 A CN 116178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vent
reaction
carried out
combination
cyclopropyl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31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锦涛
黄超群
罗亮明
官海燕
庞怀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c Nant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31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81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8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8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2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 C07C227/1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from compounds containing already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C227/1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from compounds containing already amino and carboxyl group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by reactions involving amino or carboxyl groups, e.g. hydrolysis of esters or amides, by formation of halides, salts or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0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from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esters, anhydrides, or halides thereof by reaction with ammonia or 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12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arboxam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14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by formation of carboxamide groups together with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carboxam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0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three-membered 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以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制备环丙氟虫胺,该工艺路线短、多步反应为定量反应、副产物少、避免了深冷高温,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虫剂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间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Broflanilide为代表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新颖作用靶点以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而日益成为农药公司的研究热点,Broflanilide类化合物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杀虫剂研发方向之一。
CN109497062A公开了一种环丙氟虫胺(化合物编号62)就是在Broflanilide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一种新杀虫剂,其在低剂量下具有高的杀虫活性,起效快,在施用一天后就可以发挥杀虫活性,在3天内就可以达到很高的杀虫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速效性。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11
目前报道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较少,上述专利虽然合成了该化合物,但是收率不到20%,而工业生产需要更高的收率,因此需要开发更加合适的生产工艺。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收率较高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环丙氟虫胺的结构进行分解,选择性的合成不同中间体,能够较高收率、短工序的合成目标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全新的合成环丙氟虫胺的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短、多步反应几乎为定量反应、副产物少、避免了深冷高温,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和环丙甲醛反应,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21
(2)将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对氟苯甲酰氯反应,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22
(3)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水解,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23
(4)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和酰氯化试剂反应,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31
(5)通过一步法或两步法以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为原料反应,得到环丙氟虫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32
在本发明中,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33
在本发明中,上述路线具体可分为路线A和路线B,两条路线共用中间体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两者的区别在于上溴的先后顺序不同。其中,原料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参照中国专利CN111320548A合成),而4-(全氟丙烷-2-基)-2-(三氟甲基)苯胺(简称十氟苯胺)为起始原料制备环丙氟虫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合成环丙氟虫胺的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短、多步反应几乎为定量反应、副产物少、避免了深冷高温,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和环丙甲醛的摩尔比为1:(1.1-2.0),例如可以是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等,优选为1:(1.2-1.6)。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例如可以是1:1、1:2、1:3、1:4、1:5、1:6、1:7、1:8、1:9、1:10等,优选为1:(3-8)。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酯类溶剂包括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或乙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和/或二甲苯。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甲醇、乙酸乙酯或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5),例如可以是1:0.001、1:0.002、1:0.003、1:0.004、1:0.005、1:0.006、1:0.008、1:0.01、1:0.02、1:0.03、1:0.04、1:0.05等,优选为1:(0.003-0.006)。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炭、铂碳或雷尼镍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钯炭和/或铂炭。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120℃,例如可以是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等,优选为40-9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8-20h,例如可以是8h、9h、10h、11h、12h、13h、14h、15h、16h、17h、18h、19h、20h等,优选为10-16h。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中需通入氢气,通入氢气后的压力为1.5-3.0MPa,例如可以是1.5MPa、1.6MPa、1.8MPa、2MPa、2.2MPa、2.4MPa、2.6MPa、2.8MPa、3.0MPa等,优选为2.0-2.5MPa。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对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1-1.5),例如可以是1:1、1:1.05、1:1.1、1:1.15、1:1.2、1:1.25、1:1.3、1:1.35、1:1.4、1:1.45、1:1.5等,优选为1:(1.05-1.3)。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8),例如可以是1:1、1:2、1:3、1:4、1:5、1:6、1:7、1:8等,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150℃,例如可以是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优选为80-11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8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7h、8h等,优选为3-6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采用的碱包括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的碳酸盐或金属的碳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金属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采用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氢氧化钠。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2),例如可以是1:1、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2:1等,优选为1:(1.3-1.6)。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5),例如可以是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和/或二甲苯。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温度为25-110℃,例如可以是25℃、30℃、40℃、50℃、60℃、70℃、80℃、90℃、100℃、110℃等,优选为60-80℃。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时间为1-10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7h、8h、9h、10h等,优选为2-6h。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和酰氯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33-2.5),例如可以是1:0.33、1:0.4、1:0.6、1:0.8、1:1、1:1.2、1:1.4、1:1.6、1:1.8、1:2.0、1:2.2、1:2.4、1:2.5等,优选为1:(0.5-2.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酰氯化试剂包括氯化亚砜、三光气、草酰氯、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氯化亚砜和/或三光气。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5),例如可以是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和/或苯类溶剂。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温度为30-110℃,例如可以是30℃、40℃、50℃、60℃、70℃、80℃、90℃、100℃、110℃等,优选为50-10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时间为3-8h,例如可以是3h、4h、5h、6h、7h、8h等,优选为4-6h。
优选地,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和溴代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环丙氟虫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081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2-3),例如可以是1:2、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等,优选为1:(2.2-2.6)。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8),例如可以是1:1、1:2、1:3、1:4、1:5、1:6、1:7、1:8等,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碱的质量比为1:(2-10),例如可以是1:2、1:3、1:4、1:5、1:6、1:7、1:8、1:9、1:10等,优选为1:(4-8)。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碱包括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有机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包括三乙胺和/或吡啶。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25-150℃,例如可以是25℃、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优选为50-110℃。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为1-10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7h、8h、9h、10h等,优选为3-6h。
优选地,通过两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和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101
(6')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进行溴化反应,得到环丙氟虫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102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十氟苯胺和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1-2),例如可以是1:1、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2:1等,优选为1:(1.4-1.6)。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8),例如可以是1:1、1:2、1:3、1:4、1:5、1:6、1:7、1:8等,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十氟苯胺和碱的质量比为1:(1-5),例如可以是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碱包括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有机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包括三乙胺和/或吡啶。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0-150℃,例如可以是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优选为50-110℃。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为1-10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7h、8h、9h、10h等,优选为3-6h。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在溴化物和氧化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和溴化物的摩尔比为1:(0.55-2.0),例如可以是1:0.55、1:0.6、1:0.8、1:1、1:1.2、1:1.4、1:1.6、1:1.8、1:2.0等,优选为1:(1.2-1.6)。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物包括碱金属的溴化盐、碱土金属的溴化盐、氢溴酸、溴素或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溴化钠和/或氢溴酸。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2-2.0),例如可以是1:0.2、1:0.4、1:0.6、1:0.8、1:1、1:1.2、1:1.4、1:1.6、1:1.8、1:2.0等,优选为1:(0.4-1.6)。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氧化剂包括氯气、碱金属的高氯酸盐、碱土金属的高氯酸盐、碱金属的氯酸盐、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碱金属的亚氯酸盐、碱土金属的亚氯酸盐、碱金属的次氯酸盐或碱土金属的次氯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氯酸钠、次氯酸钠或氯气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和碱的摩尔比为1:(0-3.0),例如可以是1:0(可以不添加碱)、1:0.0001、1:0.001、1:0.01、1:0.1、1:0.5、1:1、1:1.5、1:2.5、1:3.0等,优选为1:(0.5-2.8)。
优选地,所述碱包括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的碳酸盐或金属的碳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金属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的温度为0-150℃,例如可以是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等,优选为40-90℃。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的时间为0.5-8h,例如可以是0.5h、1h、1.5h、2h、2.5h、3h、4h、5h、6h、7h、8h等,优选为1-2h。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多步反应几乎为定量反应、避免了深冷高温反应,路线A在最后一步可以实现特定位点引入溴原子,并且产率较高达97%,适合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一步法(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直接与溴代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获得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可达到98.5%以上,以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计,总收率可达到74%以上;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两步法(先制备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再进行溴化反应)获得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可达到99.2%以上;以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计,两步法的总收率可达到7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除十氟苯胺和溴代十氟苯胺由下述制备方法得到,其他制备例和实施例药品均可由市售购得;其中,原料4-(全氟丙烷-2-基)-2-(三氟甲基)苯胺(即十氟苯胺)和2-溴-4-(全氟丙烷-2-基)-6-(三氟甲基)苯胺(即溴代十氟苯胺)均采用EP2319830A1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采用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例1(十氟苯胺)
将2-(三氟甲基)苯胺100g(0.608mol)、85%连二亚硫酸钠131g(0.639mol)和四丁基硫酸氢铵20.9g(0.0608mol)加入到1500mL乙酸乙酯和1500mL水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再加入碳酸氢钠53.9g(0.639mol)。在室温下向其中滴加七氟异丙基碘198g(0.669mol),在室温下搅拌6h后分液,减压蒸发有机层的溶剂,并向其中加入500mL乙酸乙酯。并滴加4M氯化氢/乙酸乙酯溶液160g(0.608mol),室温下搅拌30min后在5℃下搅拌1h。过滤,滤液依次用水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发溶剂。所获残余物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溶剂:V己烷:V乙酸乙酯=10:1)纯化,得到十氟苯胺60.0g,纯度98.5%,产率30%。
制备例2(溴代十氟苯胺)
将100g(0.273mol)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胺加入500mL DMF中,并在30min内分批加入52.1g(0.287mol)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60℃下搅拌2h后,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物倒入2000mL水中。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用饱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V环己烷:V乙酸乙酯=20:1)纯化,得到溴代十氟苯胺89.0g,纯度98.5%,收率8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醇102.4g、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34.1g(0.2mol,99.0%)、10%Pd/C催化剂0.21g和环丙甲醛22.6g(0.32mol,99%),加氢至2.0MPa,40℃反应16h,过滤,滤液减压脱除溶剂后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3.6g,纯度98.2%,收率95.9%。
结构检测:LC/MS[M+1]:m/z=224。
1H NMR(400MHz,CDCl3)数据如下(δ[ppm]):7.18-7.15(m,1H),7.05-7.01(m,1H),6.85-6.82(m,1H),4.21(br s,1H),3.93(s,3H),3.01(d,J=5.6Hz,2H),1.15-1.12(m,1H),0.62-0.58(m,2H),0.30-0.25(m,2H)。
(2)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2-二氯乙烷90.8g、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5.4g(0.2mol,98.2%)和对氟苯甲酰氯33.8g(0.21mol,98.5%),加热至80℃反应3h,60℃下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分液,有机相减压脱除溶剂后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69.7g,纯度97.5%,收率98.5%。
结构检测:LC/MS[M+1]:m/z=346。
(3)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醇141.6g、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70.8g(0.2mol,97.5%)和NaOH 10.8g(0.26mol,96%),加热至60℃反应2h,冷至室温,减压脱除溶剂,残余物加入水溶清后冷至5℃,慢慢滴加36%盐酸40.5g,有固体析出,过滤所得固体,水洗,干燥后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65.4g,纯度99.2%,收率98.0%。
结构检测:LC/MS[M+1]:m/z=332。
(4)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2-二氯乙烷186.8g、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93.4g(0.28mol,99.2%)和氯化亚砜67.3g(0.42mol,99%),加热至80℃反应4h,减压脱除溶剂,再向残余物中加入新鲜1,2-二氯乙烷30g,得到129.9g酰氯溶液,备用。
一步法合成环丙氟虫胺:
(5)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2-二氯乙烷165.6g、溴代十氟苯胺82.8g(0.2mol,98.5%)和三乙胺81.6g(0.8mol,99%),加热至50℃滴加按照步骤(4)中制备的酰氯1,2-二氯乙烷溶液(0.44mol酸投量),滴完后反应6h,80℃下慢慢加入100g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2h后分液,所得油相负压脱除溶剂,向所得残余物中加入150mL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环丙氟虫胺产品117.4g,纯度99.0%,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80.6%。
结构检测:质谱LC/MS[M+1]:m/z=722;
1H NMR(400MHz,DMSO-d6)数据如下(δ[ppm]):10.56(s,1H),8.41(s,1H),7.95(s,1H),7.70-7.56(m,2H),7.38-7.32(m,3H),7.09(br s,2H),3.69(br s,2H),1.03-1.01(m,1H),0.41-0.39(m,2H),0.08-0.06(m,2H)。
两步法合成环丙氟虫胺:
(5')反应釜中,依次加入1,2-二氯乙烷133.6g、十氟苯胺66.8g(0.2mol,98.5%)和三乙胺40.8g(0.4mol,99%),加热至50℃滴加步骤(4)中得到的酰氯1,2-二氯乙烷溶液129.9g,滴完后反应6h,80℃下慢慢加入50g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2h后分液,得到的319.1g有机层,备用。
结构检测:质谱LC/MS[M+1]:m/z=643;
1HNMR(400MHz,DMSO-d6)数据如下(δ[ppm]):10.21(s,1H),8.09(d,J=8.0Hz,1H),7.99(d,J=8.0Hz,1H),7.92(s,1H),7.61-7.59(m,2H),7.36-7.22(m,6H),3.68(d,J=52.0Hz,2H),1.02(brs,1H),0.40(d,J=8.0Hz,2H),0.08(brs,2H)
(6')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步骤(5)中得到的有机相319.1g、溴化钠25.0g(0.24mol,99%)、NaOH 4.2g(0.1mol,96%)和水30g,升温至40℃后滴加20wt%氯酸钠溶液42.6g,滴毕后继续反应1.5h,趁热分液,有机层经浓缩后到149.6g淡黄色粗品,将该粗品溶于150mL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环丙氟虫胺产品121.3g,纯度99.4%,以十氟苯胺计(4)、(5)、(6)三步收率83.6%。
结构检测:质谱LC/MS[M+1]:m/z=722;
1H NMR(400MHz,DMSO-d6)数据如下(δ[ppm]):10.56(s,1H),8.41(s,1H),7.95(s,1H),7.70-7.56(m,2H),7.38-7.32(m,3H),7.09(br s,2H),3.69(br s,2H),1.03-1.01(m,1H),0.41-0.39(m,2H),0.08-0.06(m,2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乙酸乙酯272.8g、2-氟-3-氨基苯甲酸乙酯34.1g(0.2mol,99.0%)、10%Pt/C催化剂0.14g和环丙甲醛19.8g(0.2mol,99%),加氢至2.2MPa,60℃反应13h,过滤,滤液减压脱除溶剂后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3.4g,纯度98.4%,收率95.7%。
(2)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135.9g、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5.3g(0.2mol,98.4%)和对氟苯甲酰氯41.8g(0.26mol,98.5%),加热至110℃反应5h,60℃下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分液,有机相减压脱除溶剂后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69.7g,纯度97.6%,收率98.3%。
结构检测:LC/MS[M+1]:m/z=346。
(3)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乙醇212.1g、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70.7g(0.2mol,97.6%)和NaOH 11.7g(0.28mol,96%),加热至70℃反应3h,冷至室温,减压脱除溶剂,残余物加入水溶清后冷至5℃,慢慢滴加36%盐酸40.5g,有固体析出,过滤所得固体,水洗,干燥后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65.5g,纯度99.3%,收率98.2%。
结构检测:LC/MS[M+1]:m/z=332。
(4)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400g、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100g(0.3mol,99.3%),加热至50℃后分多批加入固光45g(0.15mol,99%),反应6h,减压脱除溶剂,再向残余物中加入新鲜甲苯30g,得到136.9g酰氯溶液,备用。
一步法合成环丙氟虫胺:
(5)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248.4g、溴代十氟苯胺82.8g(0.2mol,98.5%)和吡啶95.8g(1.2mol,99%),加热至80℃滴加按照步骤(4)中制备的酰氯甲苯溶液(0.48mol酸投量),滴完后反应5h,80℃下慢慢加入100g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2h后分液,所得油相负压脱除溶剂,向所得残余物中加入150mL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环丙氟虫胺产品119.8g,纯度98.8%,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82.1%;
两步法合成环丙氟虫胺:
(5')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200.4g、十氟苯胺66.8g(0.2mol,98.5%)和吡啶47.9g(0.6mol,99%),加热至80℃滴加步骤(4)中得到的酰氯甲苯溶液136.9g,滴完后反应5h,80℃下慢慢加入50g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2h后分液,得到的388.8g有机层,备用。
(6')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步骤(5)中得到的有机相360.8g、氢溴酸56.7g(0.28mol,40%)、水30g和NaOH 15.0g(0.36mol,96%),升温至70℃后滴加14.5%次氯酸钠溶液164.4g,滴毕后继续反应1h,趁热分液,有机相经浓缩后得到148.3g淡黄色粗品,将该粗品溶于150mL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产品环丙氟虫胺118.5g,纯度99.2%,以十氟苯胺计(4)、(5)、(6)三步收率8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高压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204.6g、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34.1g(0.2mol,99.0%)、10%Pt/C催化剂0.10g和环丙甲醛17.0g(0.24mol,99%),加氢至2.5MPa,90℃反应10h,过滤,滤液减压脱除溶剂后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3.5g,纯度98.1%,收率95.6%。
(2)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182g、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5.5g(0.2mol,98.1%)和对氟苯甲酰氯38.6g(0.24mol,98.5%),加热至100℃反应6h,60℃下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分液,有机相减压脱除溶剂后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69.8g,纯度97.4%,收率98.5%。
(3)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乙醇283.2g、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70.8g(0.2mol,97.4%)和NaOH 12.5g(0.32mol,96%),加热至80℃反应4h,冷至室温,减压脱除溶剂,残余物加入水溶清后冷至5℃,慢慢滴加36%盐酸40.5g,有固体析出,过滤所得固体,水洗,干燥后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65.6g,纯度99.2%,收率98.3%。
(4)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320.4g、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106.8g(0.32mol,99.2%)和氯化亚砜57.7g(0.48mol,99%),加热至100℃反应5h,减压脱除溶剂,再向残余物中加入新鲜甲苯30g,得到143.9g酰氯溶液,备用。
一步法合成环丙氟虫胺:
(5)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331.2g、溴代十氟苯胺82.8g(0.2mol,98.5%)和吡啶163.2g(1.6mol,99%),加热至110℃滴加按照步骤(4)中制备的酰氯甲苯溶液(0.52mol酸投量),滴完后反应3h,80℃下慢慢加入100g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2h后分液,所得油相负压脱除溶剂,向所得残余物中加入150mL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环丙氟虫胺产品117.3g,纯度98.5%,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80.1%。
两步法合成环丙氟虫胺:
(5')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甲苯267.2g、十氟苯胺66.8g(0.2mol,98.5%)和三乙胺81.6g(0.28mol,99%),加热至110℃滴加步骤(4)中得到的酰氯甲苯溶液143.9g,滴完后反应3h,80℃下慢慢加入50g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2h后分液,得到的448.6g有机层,备用。
(6')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步骤(5)中得到的有机相427.6g、溴化钠33.3g(0.32mol,99%)、水30g和KOH 36.9g(0.56mol,85%),升温至90℃后通入氯气17.1g(0.24mol),通毕后继续反应2h,趁热分液,有机相经浓缩后得到147.1g淡黄色粗品,将该粗品溶于150mL甲醇中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产品环丙氟虫胺120.8g,纯度99.3%,以十氟苯胺计(4)、(5)、(6)三步收率83.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反应溶剂为甲醇,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反应的时间为20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1)中,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34.9g,纯度12.8%,收率10.0%。由于20℃下反应较少,难以纯化拿出合格产品,因此,直接反应液脱干后定量产品含量,计算收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中,反应溶剂为二甲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反应的时间为8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1)中,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39.7g,纯度95.8%,收率85.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1,2-二氯乙烷,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反应的时间为5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2)中,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53.4g,纯度97.1%,收率75.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反应溶剂为二甲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反应的时间为1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2)中,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46.3g,纯度96.7%,收率64.8%。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反应溶剂为甲醇,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反应的时间为10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3)中,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55.2g,纯度99.1%,收率82.7%。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反应溶剂为甲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10℃,反应的时间为1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3)中,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61.8g,纯度98.6%,收率92.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中,将氯化亚砜替换为等摩尔量的草酰氯,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中,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所述反应的温度为30℃,反应的时间为8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4)中,反应溶剂为甲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10℃,反应的时间为3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中,将三乙胺替换为等摩尔量的氢氧化钠,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5)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62.4g,纯度98.2%,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42.5%。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中,将三乙胺替换为等摩尔量的叔丁醇钠,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5)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22.8g,纯度97.6%,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15.4%。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中,反应溶剂为1,2-二氯乙烷溶液,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反应的时间为6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5')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101.6g,纯度97.4%,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68.6%。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中,反应溶剂为二甲苯,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反应的时间为1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5')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97.2g,纯度96.9%,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65.3%。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将溴化钠替换为等摩尔量的溴化铵,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6')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100.7g,纯度96.8%,以十氟苯胺计三步总收率67.6%。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将氯酸钠溶液替换为等质量等浓度的亚氯酸钠溶液,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6')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86.6g,纯度97.2%,以十氟苯胺计三步总收率58.4%。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将NaOH替换为等摩尔量的Na2CO3,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6')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101.7g,纯度98.8%,以十氟苯胺计三步总收率69.7%。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不再添加碱NaO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6')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92.1g,纯度98.2%,以十氟苯胺计三步总收率62.7%。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30℃,反应的时间为3h,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6')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66.5g,纯度97.8%,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45.1%。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6')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0℃,反应的时间为40min,其他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6')中,得到环丙氟虫胺产品82.1g,纯度97.6%,以十氟苯胺计两步总收率55.6%。
测试例
测试样本:实施例1-22烘干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产品环丙氟虫胺;
测试方法:采用HPLC对测试样本中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进行测试;按照步骤(1)的起始原料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进料量计算整条路线的总收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代表未进行该项测试):
表1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251
Figure BDA0003380913470000261
由表1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1-22)提供的一步法获得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为97-99%,两步获得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为96-99.5%;一步法的总收率为14-76%,两步法的总收率为8-78%。
而采用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实施例1-3)提供的一步法获得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可达到98.5%以上,两步获得的环丙氟虫胺的纯度可达到99.2%以上;一步法的总收率可达到74%以上,两步法的总收率可达到75%以上。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4-9、11-12、15-16、21-22的对比可知,每一步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当反应的温度过高,并不会提高反应的收率;当反应的时间过低,即使延长反应时间,也不会提高反应的收率。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10的对比可知,酰氯化试剂优选为氯化亚砜,这是由于副产物产物是SO2和HCl,容易除去,因此制备得到的酰氯纯度和收率更高。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13-14的对比可知,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的碱优选为三乙胺,而实施例13采用氢氧化钠导致收率仅有39.3%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是强碱,在酰氯与苯胺缩合反应时,产生的氯化氢中和强氧化钠产生水,会消耗酰氯,使得反应不能顺利进行;实施例14采用叔丁醇钠导致收率仅有14.3%的原因是叔丁醇钠是有机强碱,会和苯胺竞争与酰氯反应。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17的对比可知,步骤(6')中,溴化试剂优选为溴化钠。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18的对比可知,步骤(6')中,氧化剂优选为碱金属的氯酸盐,而实施例18采用碱金属的亚氯酸盐进行氧化导致收率下降的原因是氧化能力不够。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19-20的对比可知,步骤(6')中,碱优选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而实施例19选择碱金属的碳酸盐作为碱,实施例20不添加碱,均会导致收率下降,其原因是碱性不够反应不能顺利发生。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和环丙甲醛反应,得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11
(2)将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对氟苯甲酰氯反应,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12
(3)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水解,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13
(4)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和酰氯化试剂反应,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14
(5)通过一步法或两步法以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为原料反应,得到环丙氟虫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和环丙甲醛的摩尔比为1:(1.1-2.0),优选为1:(1.2-1.6);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优选为1:(3-8);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酯类溶剂、醚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酯类溶剂包括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或乙酸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和/或二甲苯;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甲醇、乙酸乙酯或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5),优选为1:(0.003-0.006);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包括钯炭、铂碳或雷尼镍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钯炭和/或铂炭;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120℃,优选为40-9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8-20h,优选为10-16h;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反应中需通入氢气,通入氢气后的压力为1.5-3.0MPa,优选为2.0-2.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对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1.05-1.3);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3-((环丙基甲基)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8),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150℃,优选为80-11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8h,优选为3-6h。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水解采用的碱包括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的碳酸盐或金属的碳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金属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采用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氢氧化钠;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与碱的摩尔比为1:(1-2),优选为1:(1.3-1.6);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甲酯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5),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醇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醇类溶剂包括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和/或二甲苯;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甲醇和/或乙醇;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温度为25-110℃,优选为60-80℃;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时间为1-10h,优选为2-6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和酰氯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0.33-2.5),优选为1:(0.5-2.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酰氯化试剂包括氯化亚砜、三光气、草酰氯、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氯化亚砜和/或三光气;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酸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5),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和/或苯类溶剂;
优选地,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温度为30-110℃,优选为50-100℃;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水解的反应时间为3-8h,优选为4-6h。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和溴代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环丙氟虫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2-3),优选为1:(2.2-2.6);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8),优选为1:(2-4);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碱的质量比为1:(2-10),优选为1:(4-8);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碱包括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优选地,所述有机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包括三乙胺和/或吡啶;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25-150℃,优选为50-110℃;
优选地,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为1-10h,优选为3-6h。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两步法得到环丙氟虫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和十氟苯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71
(6')将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进行溴化反应,得到环丙氟虫胺,反应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3809134600000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十氟苯胺和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氨基)-2-氟苯甲酰氯的摩尔比为1:(1-2),优选为1:(1.4-1.6);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溴代十氟苯胺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8),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卤代烃类溶剂、醚类溶剂或苯类溶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卤代烃类溶剂包括二氯甲烷和/或1,2-二氯乙烷;
优选地,所述醚类溶剂包括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苯类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1,2-二氯乙烷和/或甲苯;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十氟苯胺和碱的质量比为1:(1-5),优选为1:(2-4);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溶剂中进行,所述碱包括有机碱和/或无机碱;
优选地,所述有机碱包括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包括三乙胺和/或吡啶;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温度为0-150℃,优选为50-110℃;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为1-10h,优选为3-6h。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在溴化物和氧化剂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和溴化物的摩尔比为1:(0.55-2.0),优选为1:(1.2-1.6);
优选地,所述溴化物包括碱金属的溴化盐、碱土金属的溴化盐、氢溴酸、溴素或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溴化钠和/或氢溴酸;
优选地,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0.2-2.0),优选为1:(0.4-1.6);
优选地,所述氧化剂包括氯气、碱金属的高氯酸盐、碱土金属的高氯酸盐、碱金属的氯酸盐、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碱金属的亚氯酸盐、碱土金属的亚氯酸盐、碱金属的次氯酸盐或碱土金属的次氯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氯酸钠、次氯酸钠或氯气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3-(N-(环丙基甲基)-4-氟苯甲酰胺基)-2-氟-N-(4-(全氟丙-2-基)-2-(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和碱的摩尔比为1:(0-3.0),优选为1:(0.5-2.8);
优选地,所述碱包括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的碳酸盐或金属的碳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其中,金属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的温度为0-150℃,优选为40-90℃;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溴化反应的时间为0.5-8h,优选为1-2h。
CN202111433107.1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178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3107.1A CN116178198A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3107.1A CN116178198A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8198A true CN116178198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1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3107.1A Pending CN116178198A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81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7836B (zh) 一种间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08035381A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mine derivatives as calcimimetics
CN110950765A (zh) 一种硫酸特布他林的制备方法
JPH0240662B2 (zh)
FR2468591A1 (fr)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e 2,5-bis(2,2,2-trifluorethoxy)-n-(2-piperidylmethyl)benzamide a partir du chlorure de l'acide 2,5-bis(2,2,2-trifluorethoxy)benzoique
JP2014133730A (ja) 3−アミノフェ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3698315A (zh) 一种2-三氟甲基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16178198A (zh) 一种环丙氟虫胺的制备方法
JPS6121637B2 (zh)
CN108911989B (zh) 一种2-甲基-3-三氟甲基苯胺的合成方法
CN114920699B (zh) 一种制备6-氯-2-甲基-2h-吲唑-5-胺的方法
CN110483388B (zh) 一种烟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JP2003212861A (ja) ピリミジニルアルコ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合成中間体
CN110590641B (zh) 一种3-羟基异吲哚-1-酮系列化合物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13382982B (zh) 一种辛波莫德的制备方法
CN115197086B (zh) 一种含有二氟甲氧基的间二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WO2023029979A1 (zh) Glp-1受体激动剂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JP4956760B2 (ja) 3−ブロモ安息香酸またはそのアルキル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14591192A (zh) 一种n-环丙甲基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US603750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1-bromo-4-phenylbutane
CN117466762A (zh) 一种2-氨基-3,5-二氯-n-甲基苯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JPWO2004035520A1 (ja) アセチレ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CN114249678A (zh) 一种n-(氨基硫代甲基)-5-氧代-1-丙基-2-吡咯烷乙酰胺的制备方法
JP2006508156A (ja) 触媒として白金を用いたテルビナ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H0625122A (ja) アニリン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