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6155A -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6155A
CN116166155A CN202111405667.6A CN202111405667A CN116166155A CN 116166155 A CN116166155 A CN 116166155A CN 202111405667 A CN202111405667 A CN 202111405667A CN 116166155 A CN116166155 A CN 116166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id out
layout
elements
distance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56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梦迪
张警吁
乔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56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61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6443 priority patent/WO20230933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6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6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基于各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其中,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的相似度越高,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越小;基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调整各待布局元素的位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确定出的布局方案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从而可以降低通过该布局方案布局的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视觉复杂度,提高该显示界面的界面简洁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通常存在同一界面显示多个显示元素的情形,例如在电子设备的桌面或菜单栏显示多个应用程序的图标。为了提高界面的美观程度、降低界面的视觉复杂度等,用户通常手动将多个显示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按照颜色的相似度、各显示元素的类别等进行排列。但在显示元素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用户手动对多个显示元素进行排列操作繁锁,影响用户体验。例如,参考图1,用户要将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中的多个应用程序图标移动至按照各图标的颜色相似度进行排列,需要逐个移动应用程序图标,操作繁琐,并且不易于确定颜色相似度较高应用程序图标的排列顺序,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通过获取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间的距离,并根据使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和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性对待布局元素进行自动布局。如此,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对待布局元素进行布局,并且布局后的界面视觉复杂度低,界面简洁性高,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局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基于各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其中,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的相似度越高,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越小;基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调整各待布局元素的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待布局元素间的至少一种布局特征自动对待布局元素进行布局,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由于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中各待布局元素间的空间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的相似度较高,使得根据该布局方案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使得布局后的界面视觉复杂度较低、界面简洁性较高,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上述布局特征,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特征、语义特征。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布局特征为颜色特征的情况下,上述确定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包括:根据各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将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特征颜色之间的颜色距离,确定为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其中,在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单个的情况下,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待布局元素的主色;在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多个的情况下,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待布局元素的多个主色的平均值。
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布局特征距离为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两两间的颜色距离。其中,颜色距离可以根据下文提及的颜色距离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计算。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上述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特征颜色之间的颜色距离,包括以下距离中的任意一种: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标准化欧氏距离、马氏距离、夹角余弦、汉明距离。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布局特征为颜色特征的情况下,上述确定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包括:根据各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将特征颜色属于同一色相的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0,将特征颜色属于不同色相的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1;其中,在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单个的情况下,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待布局元素的主色;在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多个的情况下,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待布局元素的多个主色的平均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可以是根据各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的色相来确定,即是将特征颜色属于同一色相的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0,将特征颜色属于不同色相的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1。如此可以减小电子设备在基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过程中的计算量,提高布局的速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在布局特征为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上述确定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包括:根据各待布局元素的语义对各待布局元素进行分类;将分为同一类的各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0,将不同类的各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1。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上述基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包括:确定出使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上述基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包括:确定出使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的布局方案。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通过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
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是基于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似度越高。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上述相关系数,包括以下相关系数中的任意一种: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肯德尔相关系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上述待布局元素包括以下元素中的任意一种:图标、图片、服务卡片。
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布局元素可以包括图标、图片、服务卡片等。例如,电子设备的桌面中的应用程序图标、电子设备的下拉菜单中的图标,电子设备的桌面中的应用程序的服务卡片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在电子设备上输入的布局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多个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
例如,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在开启电子设备的自动布局的功能或在电子设备中执行了自动布局的手势、操作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一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布局方法对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元素进行自动布局。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指令在电子设备上执行时使电子设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任意一种布局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之一,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现提供的任意一种布局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对应用程序图标进行布局的场景示意图;
图2A至图2F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格式塔理论的不同基本原则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采用不同顺序排列的图标的示意图;
图3C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3A和图3B中排列的图标的视觉复杂度对比示意图;
图4A至图4D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四种不同色彩空间的示意图;
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至图6C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用户触发手机100的布局指令的过程中,手机100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1中(A)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中各图标的颜色距离示意图;
图8A和图8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不同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示意图;
图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1中(A)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中各图标的空间距离示意图;
图10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以矩阵形式表示的布局方案的示意图;
图10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1中(A)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中的布局位置示意图;
图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的下拉菜单界面示意图;
图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开户手机100下拉菜单界面的智能图标布局功能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对图11所示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各图标的语义进行聚类的结果示意图;
图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对图11所示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各图标进行重新布局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评价的场景示意图;
图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多种不同布局的评价结果的示意图;
图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的架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理论和术语进行介绍。
(1)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经验与行为的整体性,强调结构的整体作用和产生知觉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人在观察到多个目标时,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也即是对多个目标进行分组,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基于格式塔理论对目标进行分组主要遵循的原则。
接近性原则:将待分组的多个目标中,相互靠近的目标视为一个组。例如,图2A示出了一种接近性原则的示意图,参考图2A,矩形区域10内的多个圆形相互靠近,基于接近性原则可以认为矩形区域10内的白色圆形为一个组、方形区域11内的白色圆形为一个组、方形区域13内的白色圆形为一个组。
相似性原则:将待分组的多个目标,将具有相似度的目标视为一个组,例如形状相似度、颜色相似度、阴影相似度、语义相似度等。例如,图2B示出了一种相似性原则的示意图,参考图2B,基于相似性原则可以认为全部为白色圆形的一行为一组、全部为黑色圆形的一行为一组。
封闭性原则:待分组目标中,认为目标为完整对象,而不关注目标间可能包含的间隙。例如,图2C示出了一种封闭性原则的示意图,参考图2C,图示多段圆弧为圆形14的一部分,则可以认为图示3段圆弧为一组,类似地,多条线段/折线都是矩形15的一部分,则可以认为图示5条线段/折线为一组。
对称性原则:在待分组目标中,若存在不相邻的两个目标相互对称时,可以认为该两个目标为一组。例如,图2D示出了一种对称性原则的示意图,参考图2D,图中的“[”和“]”为一组、“{”和“}”为一组、“【”和“】”为一组。
共同命运原则:在待分组的目标中,认为具有相同运动趋式的多个目标为一组。例如,图2E示出了一种共同命运原则的示意图,参考图2E,图示区域16内的目标有相同的运动趋式,例如向左运动,其他部分的目标具有不同的运动趋式,则可以认为区域16内的目标为一组。
连续性原则:在待分组目标中,若多个目标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则将多个目标组成的对象看作一个完整整体。例如,图2F示出了一种连续性原则的示意图,参考图2F,虽然图中的钥匙图案18的中间部分被钥匙图案17遮挡,但依然认为钥匙图案18为一个完整的钥匙图案,而不是中间缺少被钥匙图案17遮挡部分的图案。
(2)界面(页面)简洁性
界面简洁性是界面可以被用户感知为视觉复杂度,视觉复杂度越高,界面简洁性越低。视觉复杂度受到信息量、信息质量和信息组织性(例如界面中各元素的布局方式)的影响。其中信息量和信息质量通常在一个界面中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调整界面组织性,例如调整界面中各布局元素的位置,来优化视觉复杂度,从而提高界面的简洁性。
可以理解,界面的布局往往体现上述格式塔理论的多个原则,例如界面中的布局元素间的距离体现接近性原则、界面中的布局元素的特征相似度体现相似性原则,当界面体现的多个原则间的一致性较高时,该界面的视觉复杂度会较低;反之,当界面体现的多个原则间的一致性较低时,该界面的视觉复杂度会较高。
例如,参考图3A、图3B和图3C,图3A中的图标为随机排列,颜色分布杂乱,接近性原则和相似性原则的一致性较低,视觉复杂度较高,界面简洁性较低;图3B中的图标按颜色的接近程度进行布局,距离上相近的图标颜色也相近,接近性原则和相似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视觉复杂度较低,界面简洁性较高。
(3)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色彩模型)是描述使用一组值(通常使用三个、四个值或者颜色成分)表示颜色方法的抽象数学模型。常见的色彩空间包括但不限于RGB色彩空间、HSV色彩空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简称CIE)-XYZ色彩空间、CIE-Lab色彩空间等。示例性地,图4A至图4D示出了四种常见色彩空间的示意图。
参考图4A,RGB色彩空间用3个数值R、G、B来表示一个颜色,其中R代表一个颜色中红色(Red)的强度、G(Green)代表一个颜色中绿色的强度、B(Blue)代表一个颜色中蓝色的强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0~255来表示一个颜色中R、G、B的强度,参考图4A,(0,0,255)表示蓝色、(255,255,255)表示白色、(0,255,0)表示绿色、(255,0,0)表示红色。
参考图4B,HSV色彩空间是用3个数值H、S、V来表示一个颜色,其中H(Hue,色调)用角度度量,取值范围为0°~360°,从红色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计算,红色为0°,绿色为120°,蓝色为240°;S(Saturation,饱和度)表示颜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一种颜色,可以看成是某种光谱色与白色混合的结果。其中光谱色所占的比例愈大,颜色接近光谱色的程度就愈高,颜色的饱和度也就愈高。饱和度高,颜色则深而艳。光谱色的白光成分为0,饱和度达到最高。通常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颜色越饱和;V(Value,明度)表示颜色明亮的程度,对于光源色,明度值与发光体的光亮度有关;对于物体色,此值和物体的透射比或反射比有关。通常取值范围为0(黑)到1(白)。例如,(-,0,1)表示白色、(-,0,0)表示黑色、(0°,1,1)表示红色。
图4C示出了CIE-XYZ色彩空间的色度图在XY平面的投影,和RGB色彩空间相似,CIE-XYZ也是用3个数值X、Y、Z来表示一个颜色,其中表示一个颜色中红原色的比例,Y表示一个颜色中绿原色的比例,Z表示一个颜色中蓝原色的比例。
图4D示出了CIE-Lab色彩空间的示意图,CIE-Lab用3个数值L、a、b来表示一个颜色,参考图4D,其中L表示亮度;a的正极值代表红色,负极值代表绿色;b的正极值代表黄色,负极值代表蓝色。在一些场景中,L的取值范围为0~100、a的取值范围为-128~127、b的取值范围为-128~127,例如,(100,-,-)表示白色、(0,-,-)表示黑色。
(4)颜色距离
颜色距离(即是颜色差异)用于表征两个颜色间的差异程度,颜色差异可以通过色彩空间内的欧氏距离计算得出,例如,公式(1)至公式(4)示出了图4A至图4D所示的四种色彩空间的颜色距离(ΔE)计算公式。
RGB色彩空间的两个颜色(R1、G1、B1)和(R2、G2、B2)间的颜色距离ΔE可以通过下述公式(1)确定: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1
HSV色彩空间的两个颜色(H1、S1、V1)和(H2、S2、V2)间的颜色距离ΔE可以通过下述公式(2)确定: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2
其中,r为HSV色彩空间的圆锥体的底面半径、h为HSV色彩空间的圆锥体的高度。
CIE-XYZ色彩空间的两个颜色(X1、Y1、Z1)和(X2、Y2、Z2)间的颜色距离ΔE可以通过下述公式(3)确定: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3
CIE-Lab色彩空间的两个颜色(L1、a1、b1)和(L2、a2、b2)间的颜色距离ΔE可以通过下述公式(4)确定: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4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其他方式计算CIE-Lab色彩空间的两个颜色(L1、a1、b1)和(L2、a2、b2)间的颜色距离。例如可以基于CIE提出的CIE 94颜色距离计算公式(5)确定该两个颜色的颜色距离ΔE94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5
在公式(5)中:ΔL=L1-L2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6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7
SL=1,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68
kC=1、kH=1,kL、k1、k2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取不同值。
又例如,还可以基于颜色测量委员会(the Society’s Color MeasurementCommittee,CMC)提出的CMC(I:c)颜色距离计算公式(6)计算该两个颜色间的颜色距离ΔECMC(I:c)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71
在公式(6)中,ΔL、ΔCab、ΔHab与前述公式(5)中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并且: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72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73
SH=SC(FT+1-F);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74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075
l、c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取不同值。
可以理解,颜色距离还可以是基于两个颜色色彩空间内的其他距离进行计算,例如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标准化欧氏距离、马氏距离、夹角余弦、汉明距离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在计算不同色彩空间的两个颜色的距离时,可以将两个颜色转换为同一色彩空间后进行计算。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如前所述,为提高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的美观程度、降低界面的视觉复杂度等,用户通常手动将多个显示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按照颜色的相似度、各显示元素的类别等进行排列,但用户手动对多个显示元素进行排列操作繁锁,影响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局方法,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界面中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例如颜色特征、语义特征等,确定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例如颜色距离、语义距离等,再基于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出使各待布局元素间的空间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的相似度最高的布局方案,并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对待布局元素进行自动布局。如此,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自动对待布局元素进行布局,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由于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中各待布局元素间的空间距离与各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的相关性最高,也即是根据该布局方案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一致性高,使得布局后的界面视觉复杂度较低、界面简洁性较高,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场景,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取各图标的主色,并确定各图标的主色间的颜色距离,再通过最优化算法,例如遗传算法等,确定出使各图标的主色间的颜色距离和各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的相似度最高的布局方案,并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自动调整各图标的位置。如此,电子设备100可以自动根据各图标的主色排列电子设备100中的图标,提高了用户调整电子设备100界面布局的体验。此外,由于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中各图标间的颜色距离和各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的相似度最高,也即是颜色相似的图标在位置上相邻,也即是根据该布局方案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前述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使得布局后的界面简洁性较高,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图标的主色即是该图标主要的颜色,例如图标的主色可以是该图标使用最多的一个颜色,或是使用最多的一类颜色的平均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获取图标各像素点的颜色值(例如RGB值),利用聚类方法,例如谱聚类算法等,将颜色值相近的像素点聚为同一类,并以像素点数量最多的一类的各像素点的颜色值的平均值对应的颜色作为该图标的主色。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一个图标有多个主色,可以计算该多个主色的平均值作为与其他图标的主色间的颜色距离作为该图标与其他图标间的颜色距离。
可以理解,前述待布局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图标、服务卡片、图片。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视、平板计算机、服务器、头戴式显示器、移动电子邮件设备、便携式游戏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阅读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下面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100,结合图1所示的场景,以待布局元素为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中的图标、布局特征为颜色特征为例,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具体地,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手机100,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501:检测到布局指令。即是手机100在检测到用户的布局指令的情况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对手机100显示界面中的图标进行自动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A,用户可以通过在手机100的触摸屏上执行如图6A所示的捏合操作后,进入如图6B所示的桌面布局调整界面,再通过点击“桌面设置”控件61进入图6C所示的桌面设置界面并打开“智能排列图标”控件62,手机100在检测到用户打开“智能排列图标”控件62后,即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对手机100显示界面中的图标进行自动布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还可以在图6B所示的布局调整界面中晃动手机100,手机100在检测到用户的晃动操作后即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对手机100显示界面中的图标进行自动布局。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检测到的用户的布局指令也可以是其他指令,例如语音指令等,在此不做限定。
S502:获取待布局图标的颜色数据,并基于颜色数据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距离。也即是手机100获取显示界面中的待布局图标的颜色数据,例如各待布局图标的主色,并基于各待布局图标的颜色数据,确定待布局图标两两之间的颜色距离。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提取各待布局图标的颜色数据,并根据前述公式(1)至公式(6)所示的任一种颜色距离计算方法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距离。
例如,图1中(A)图所示的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中共有17个待布局图标,可用通过前述公式(1)计算各图标的主色间的距离,并用图7所示的大小为17×17的颜色距离矩阵表示各图标间的颜色距离。例如,“图库图标”与“运动健康”图标间的颜色距离为图7所示矩阵中的第4行第11列或第11行第4列对应的值,即31;“音乐”图标与“智慧生活”图标间的颜色距离为图7所示矩阵中第8行第14列或第14行第8列对应的值,即4。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图标与自身间的颜色距离为0。参考图7,位于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即行列值相同的元素对应的值即是图标与自身间的颜色距离。例如,图7中的矩阵的第2行第2列的值对应的即是“时钟”图标与自身的颜色距离,即为0。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一个图标有多个主色,可以计算该多个主色的平均值作为与其他图标的主色间的颜色距离作为该图标与其他图标间的颜色距离。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基于前述公式(1)至公式(6)中任一种所示的方法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距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计算,例如将色相划分为多个区域,属于同一个色相的颜色间的颜色距离为0,属于不同色相的颜色间的颜色距离为1,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一个图标有多个主色,可以计算该多个主色的平均值,并根据该平均值对应的颜色的色相来确定该图标与其他图标的间的颜色距离。
S503:确定出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也即是手机100模拟调整待布局图标的位置,确定出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
可以理解,确定出的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使得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从而使得布局后的界面视觉复杂度较低、界面简洁性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A,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将待布局界面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步长D,两个图标间隔的网格数量与步长D的乘积作为该两个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例如“畅连通话”图标与“时钟”图标、“文件管理”图标间的空间距离都为D,“畅连通话”图标与“日历”图标、“华为视频”图标间的空间距离都为2D。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也可以是待布局图标的中心间的实际距离,例如待布局图标在手机100的显示屏194中的实际像素距离等,例如,参考图8B,“畅连通话”图标和“时钟”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为416像素,“畅连通话”图标和“浏览器”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为1096像素。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可以用矩阵表示,以便于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间的相似度。例如,参考图9,可以用大小为17×17的空间距离矩阵来表示图1中(A)图所示场景中各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例如,“畅连通话”图标与“计算器”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为图9所示矩阵中第1行第9列或第9行第1列对应的值,即826像素;又例如,“备忘录”图标与“录音机”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为图9所示矩阵中第5行第16列或第16行第5列对应的值,即1109像素。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图标同自身的空间距离为0。参考图9,位于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即行列值相同的元素对应的值即是图标与自身间的空间距离。例如,图9所示的矩阵中第12行第12列的值对应的即是“天气”图标与自身的距离,即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可以通过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矩阵和颜色距离矩阵的相关系数来确定。例如,可以通过公式(7)计算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矩阵和颜色距离矩阵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来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101
公式(7)中,A为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矩阵,B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距离矩阵,Cov(A,B)为A和B的协方差,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102
为A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103
为B的平均值。可以理解相关系数R(A,B)表征了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R(A,B)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越高。例如,在图1中(A)图所示的界面中,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距离矩阵如图7所示、空间距离矩阵如图9所示,则其于公式(7)可以确定图1中(A)图所示的界面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相关系数为0.2078。又例如,基于上述公式(7)可以得到图1中(B)图所示的布局界面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矩阵和颜色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为0.6039。
可以理解,上述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只是一种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例如,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肯德尔相关系数等,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上述通过相关系数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只是一种示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确定出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可以转换为一个最优化的问题,通过线性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求解该最优化问题,并以该最优化问题的解作为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高的布局方案,具体将在下文进行描述,在此不做赘述。例如,图10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1中(A)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中的图标进行模拟布局生成的布局方案,其中第1个位置至第17个位置的具体分布可以参考图10B。在图10A中,第i行第j列的值为1即表示第i个图标布局到图10B中的第j个位置。例如,第5行第15列对应的值为1,则说明第5个图标(“备忘录”图标)布局到图B所示的第15个位置。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也可以不是使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而是使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的布局方案,例如相似度阈值大于0.5的布局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S504: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调整待布局图标的位置。即是手机100根据步骤S503确定出的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调整待布局图标的位置。例如,手机100可以根据图10A所示的布局方案将图1中(A)图所示的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中的图标进行重新布局,得到图1中(B)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从图1中(B)图所示的显示界面可以看出,颜色相似的图标布局在了相近的位置,使得该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降低了手机100的显示界面的视觉复杂度,提高了手机100的显示界面的界面简洁性。
下面对前述步骤S503中通过将确定出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转换为最优化的问题来确定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高的布局方案,进行介绍。
手机100可以将图1中(A)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中的17个待布局图标进行编号(参考图7所示矩阵),并将该界面中各待布局图标所在区域(也可以是各待布局图标的中心坐标)标记为图10B所示的17个布局位置,从而将确定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转换为公式(8)所示的最优化问题,即在满足公式(8)所示的约束条件下,使得Sim的和Σsim最小的xij(i、j=1,2,……,17)值即是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高的布局方案。
Figure BDA0003372741540000111
在公式(8)中:
xij、dijmn、yijmn的取值为0或1;
xij表示第i个图标布局在第j个布局位置,即是在i个图标布局在第j个布局位置的情况下,xij=1,否则xij=0;
约束条件①表明一个布局位置只能布局一个图标;
约束条件②表明一个图标只能布局在一个布局位置;
yijmn表示第i个图标布局在第j个布局位置且第m个图标在第n个布局位置,即是在第i个图标布局在第j个布局位置且第m个图标布局在第n个布局位置的情况下,yijmn=1,否则yijmn=0;
约束条件③用于根据xij和xmn确定yijmn的值,也即是在xij=且xmn=1(第i个图标布局在第j个布局位置且第m个图标在第n个布局位置)的情况下,yijmn=1;
dijmn表示第i个图标在第j个布局位置且第m个图标在第n个布局位置时,第i个图标和第m个图标间的距离;
zim表示第i个图标和第m个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也即是约束条件④用于计算第j个图标和第n个图标间的空间距离;
cim表示第i个图标和第m个图标间的颜色距离,
sim为第i个图标和第m个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约束条件⑤),用于通过∑sim来表征一个布局方案中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颜色距离的相似度,∑sim的值越小,说明相似度越大,也即是公式(8)所示的最优化问题的解即为满足约束条件①至⑤且使∑sim的xij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布局方案可以用一个布局矩阵来表示,行表示布局位置,列表示待布局图标,布局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1,即说明第i个图标布局在第j个布局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前述公式(8)确定出的各xij的取值为布局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值。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手机100可以根据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特征自动对待布局图标进行布局,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由于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中各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与各待布局图标间的颜色距离的相似度最高,使得根据该布局方案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从而使得布局后的界面视觉复杂度较低、界面简洁性较高,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如前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布局元素还可以为语义特征,例如,参考图11,在手机100的下拉菜单界面显示有手机100的多个图标,各图标的颜色相近,可以按照各图标的语义特征,例如各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功能的类型对图标进行布局。下面结合图11所示的场景,以待布局元素为手机100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图标、布局特征为语义特征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具体地,图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的执行主体为手机100,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201:检测到布局指令。即是手机100在检测到用户的布局指令的情况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对手机100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图标进行自动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3,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手机100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编辑控件”131触发下拉菜单界面的“编辑菜单”132,再通过打开“智能图标布局”开关1321触发布局指令。手机100在检测到用户打开“智能图标布局”开关1321后,即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对手机100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图标进行自动布局。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在检测到自动布局的手势、操作等后,触发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在此不做限定。
S1202:获取待布局图标的语义数据,并基于语义数据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语义距离。也即是手机100获取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待布局图标的语义数据,例如各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功能的类型,并基于语义数据确定待布局图标两两之间的语义距离。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从应用市场程序中获取待布局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功能的类型,同一类型的应用程序/功能对应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0,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功能对应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获取不同用户对图标进行分类的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无监督学习等方法对不同图标的语义进行分类(聚类),并将分为同一类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0,不同类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1。例如,图14示出了一种对图11所示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图标进行聚类的结果,如图14所示,横轴表示不同的图标,纵轴表示聚类阈值,手机100可以根据预设聚类阈值聚类结果进行裁切,并基于裁切到的分类线的数量对图标进行分类。例如,参考图14,手机100可以以预设聚类阈值15对聚类结果进行裁切,将图标分为5类,即类别C1、C2、C3、C4和C5,并将属于同一类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0、不同类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1,例如“WLAN”图标(即图中mywifi及左侧图标)、“蓝牙”图标、“飞行模式”图标、“移动数据”图标、“热点”图标、“华为分享”图标和“5G”图标都属于类别C1,则将上述7个图标间的语义距离记为0。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各图标间的语义距离,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待布局图标间的语义距离也可以用矩阵进行表示,具体可以参考前述步骤S502中颜色距离的表示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S1203:确定出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语义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也即是手机100模拟调整待布局图标的位置,生成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语义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例如,手机100可以基于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语义距离的相关系数确定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语义距离的相似度,具体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503,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也可以不是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语义距离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而是使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和语义距离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的布局方案,例如相似度大于0.5的布局方案,在此不做限定。
S1204: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调整待布局图标的位置。即是手机100根据前述步骤S1203确定的布局方案,调整下拉菜单界面中各待布局图标的位置。例如,图15示出了一出了手机100基于图14所示的对待布局图标的聚类结果确定的布局方案,调整图11所示的手机100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图标后的界面示意图。如图14所示,图14中分为同一类的图标布局在了相邻的位置,使得该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降低了手机100的显示下拉菜单界面的视觉复杂度,提高了手机100的下拉菜单界面的界面简洁性。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手机100可以根据待布局图标间的语义特征自动对待布局图标进行布局,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由于确定出的布局方案中各待布局图标间的空间距离与各待布局图标间的语义距离的相似度最高,使得根据该布局方案布局后的界面体现的前述格式塔理论中的相似性原则和接近性原则的一致性较高,从而使得布局后的界面视觉复杂度较低、界面简洁性较高,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同时基于多种布局特征进行自动布局。例如先将待布局元素按照语义特征进行布局,再将语义上属于同一类的布局元素按照颜色特征进行布局;又例如,手机100可以同时以语义特征和颜色特征为布局特征,即是以一个多维向量表示一个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并以各待布局元素对应的多维向量间的距离,例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标准化欧氏距离、马氏距离、夹角余弦、汉明距离等为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再确定出使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间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并根据该布局方案对待布局元素进行自动布局。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布局评价方法,通过获取待评价布局中各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例如颜色特征、语义特征等,确定各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例如颜色距离、语义距离等,再基于各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布局元素间的空间距离间的相似度,确定待评价布局的评价值。其中,各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布局元素间的空间距离间的相似度越高、评价值越高,待评价布局对应的界面的视觉复杂度越低、界面简洁性越高。如此,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待评价布局的评价值对该布局进行调整,以获得评价值更高的布局方案,也即是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的视觉复杂度低、界面简洁性高的布局方案。
下面继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100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具体地,图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布局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的执行主体为手机100,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601:获取待评价布局中各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和位置数据。也即是手机100获取待评价布局中的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例如各布局元素的颜色数据、语义数据等,以及各布局元素的位置数据,例如各布局元素的中心在手机100的显示屏194上的像素坐标。
例如,在待评价布局为图1中(A)图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布局元素可以为图1中(A)图所示的显示界面中的图标,布局特征可以是各图标的主色,各图标的位置数据可以是图8A所示的网格位置,也可以是图8B所示的像素坐标,在此不做限定。
又例如,在待评价布局为图11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布局元素可以为图11所示的下拉菜单界面中的图标,布局特征可以是各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功能的语义,各图标的位置数据可以是各图标的中心在手机100的显示屏上的像素坐标。
再例如,在图17所示的场景中,待评价布局为灰度图形1至灰度图形8按照顺序1、2、……、7、8排列的布局A,布局元素为图形1至图形8,布局特征为图形1至图形8的灰度值。
S1602:确定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即是手机100根据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根据各布局元素的位置数据确定各布局元素的空间距离。
例如,在待评价布局为图1中(A)图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各图标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可以是各图标的主色的颜色距离,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图7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各图标的空间距离可以是各图标的像素坐标间的距离,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图9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又例如,在待评价布局为图11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各图标间的特征距离可以是各图标的语义距离,具体可以参考前述图14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各图标间的空间距离可以为各图标的中心在手机100的显示屏194上的像素坐标间的距离,具体可以参考前述步骤S120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再例如,在图17所示的场景中,布局A中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可以是各图形间的灰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例如图形1的灰度值为0,图形2的灰度值为180,则图形1和图形2的布局特征距离为180;各布局元素的空间距离可以是可图形的排序号之间的距离,例如图形1的排序号为1,图形4的排序号为4,则图形1和图形4的空间距离为3。可以理解,参考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形1至图形8两两之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可以通过矩阵表示。
S1603:根据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相似度,确定待评价布局的评价值。即是手机100根据待评价布局中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相似度确定待评价布局的评价值,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相似度越高,评价值越高,待评价布局对应的显示界面的视觉复杂度越低、界面简洁性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前述步骤S503的方法,计算各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相关系数,并以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作为待评价布局的评价值。
例如,在待评价布局为图1中(A)图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该布局的评价值可以为前述实例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0.2078。
又例如,在待评价布局为图1中(B)图所示的布局的情况下,该布局的评价值可以为前述实例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0.6039。
再例如,在图17所示的场景中,基于前述公式(7)和图17中的布局特征距离矩阵和空间距离矩阵可以确定布局A的评价值为0.0658。进一步,图18示出了图17中所示的图形1至图形8按照不同顺序进行排列的布局A、布局B、布局C、布局D、布局E和布局F以及各布局对应的评价值。参考图18,布局A、布局B、布局C、布局D、布局E和布局F的评价值分别为0.0658、0.2632、0.329、0.329、0.5264、0.7237,各布局的评价值随着布局中各图形的灰度值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相似度的增加而增加,也即是评价值越高,布局的视觉复杂度越低、简洁性越高。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手机100可以基于对待评价布局对应的界面的视觉复杂度、界面简洁性进行评价,生成该布局的评价值,以便于手机100基于评价值对该布局进行调整,以获得评价值更高的布局方案,也即是手机100显示的界面的视觉复杂度低、界面简洁性高的布局方案。
图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手机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加速度传感器180E,指纹传感器180H,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调用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布局评价方法的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布局方法/布局评价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d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193等。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使处理器110与触摸传感器180K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手机100的触摸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所述I2S接口和所述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显示屏194,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 interface,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和摄像头1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手机100的拍摄功能。处理器110和显示屏1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手机100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摄像头193,显示屏194,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手机100充电,也可以用于手机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
手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手机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
手机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手机1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手机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手机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前述图13所示的“智能图标布局”开关1321时,执行按照语义特征布局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前述图13所示的“智能图标布局”开关1321时,执行按照颜色特征布局的指令。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手机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手机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手机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手机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手机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空间和隐私空间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锁指纹进行验证登录,以保障隐私空间内隐私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可以在手机100上验证不同的指纹分别进入主空间和隐私空间。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手机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手机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
可以理解,上述手机100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TM、IOSTM(Input OutputSystem)以及鸿蒙(Harmony OS)等操作系统中的一种,在此不做限制。下面以鸿蒙操作系统为例,介绍手机100的软件架构图。
图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100的软件架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手机100的软件架构主要包括:
应用层20:可以包括系统应用21和扩展应用22(或第三方应用)。其中,系统应用21可以包括桌面211、设置212等。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布局方法/布局评价方法可以由桌面应用为执行主体,也即是可以由桌面211获取手机100的显示界面中或下拉菜单中的图标的布局特征,例如颜色特征、语义特征等,并确定各图标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例如颜色距离、语义距离等,并确定出使各图标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和空间距离的相似度最高的布局方案,在按照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调整手机100的显示界面或下拉菜单中的图标。
框架层30为应用层提供多语言框架,包括界面(User Interface,UI)框架31、用户程序框架32和能力框架33等。其中,UI框架31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在此不做赘述。用户程序框架32和能力框架33可为应用程序提供应用所需的各能力部件的能力,例如运算能力(可以包括CPU算力、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算力、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算力等)、拾音能力(可以包括麦克风拾音能力、语音识别能力等)、设备安全防护方面的安全能力(可以包括可信任运行环境安全等级等)、显示能力(可以包括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等)、播放能力(包括扩音能力、立体声效能力等、以及存储能力(可以包括设备的内存能力、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能力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系统服务层40是手机100软件系统的核心,可以通过框架层30对应用层20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系统服务层40包括分布式软总线41、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42、分布式任务调度模块43等。其中:分布式软总线41用于将手机10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耦接,构成分布式系统;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块42基于分布式软总线41,实现应用程序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分布式任务调度模块43基于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等技术特性,构建统一的分布式服务管理(发现、同步、注册、调用)机制,支持对跨设备的应用进行远程启动、远程调用、远程连接以及迁移等操作,能够根据不同设备的能力、位置、业务运行状态、资源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习惯和意图,选择合适的设备运行任务。
内核层50包括内核子系统51和驱动子系统52。内核子系统51通过屏蔽多内核差异,对上层提供基础的内核能力,包括进程/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管理和外设管理等。驱动子系统52包括硬件驱动框架,硬件驱动框架可以为手机100提供统一外设访问能力和管理框架。
可以理解,图20所示的手机100的软件架构,只是一种示例,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手机10也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图20的其他软件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暂时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或存储在其上的指令,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例如,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光碟、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用于利用因特网以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来传输信息(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的有形的机器可读存储器。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可读介质。
在附图中,可以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设备实施例中提到的各单元/模块都是逻辑单元/模块,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模块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模块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申请的创新部分,本申请上述各设备实施例并没有将与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模块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例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示例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布局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
基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其中,各所述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的相似度越高,所述待布局元素间的布局特征距离越小;
基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
根据确定出的布局方案调整各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特征,包括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特征、语义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局特征为颜色特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包括:
根据各所述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
将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特征颜色之间的颜色距离,确定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
其中,在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单个的情况下,所述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主色;
在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所述待布局元素的多个主色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特征颜色之间的颜色距离,包括以下距离中的任意一种: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标准化欧氏距离、马氏距离、夹角余弦、汉明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局特征为颜色特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包括:
根据各所述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确定各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
将特征颜色属于同一色相的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0,将特征颜色属于不同色相的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1;
其中,在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单个的情况下,所述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主色;
在所述待布局元素的主色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待布局元素的特征颜色为所述待布局元素的多个主色的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局特征为语义特征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包括:
根据各所述待布局元素的语义对各所述待布局元素进行分类;
将分为同一类的各所述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0,将不同类的各所述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确定为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包括:
确定出使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最大的布局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确定布局方案,包括:
确定出使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大于相似度阈值的布局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布局特征距离与各所述待布局元素两两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相似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系数,包括以下相关系数中的任意一种: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肯德尔相关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布局元素包括以下元素中的任意一种:图标、图片、服务卡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输入的布局指令的情况下,获取多个待布局元素的布局特征。
13.一种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
以及处理器,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之一,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05667.6A 2021-11-24 2021-11-24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166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5667.6A CN116166155A (zh) 2021-11-24 2021-11-24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PCT/CN2022/126443 WO2023093390A1 (zh) 2021-11-24 2022-10-20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5667.6A CN116166155A (zh) 2021-11-24 2021-11-24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6155A true CN116166155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5667.6A Pending CN116166155A (zh) 2021-11-24 2021-11-24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6155A (zh)
WO (1) WO20230933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7293A (zh) * 2023-07-26 2023-08-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内容整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3764A1 (en) * 2011-10-18 2013-04-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of animating a rearrangement of ui elements on a display 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930839B2 (en) * 2011-11-22 2015-01-06 Yahoo! Inc. Automatically arranging of icons on a user interface
CN103488397B (zh) * 2013-09-13 2017-01-11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的排列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3955332A (zh) * 2014-05-15 2014-07-30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桌面图标的排列方法和装置
CN106527853A (zh) * 2016-10-31 2017-03-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图标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6873857B (zh) * 2017-02-22 2020-05-1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图标自动布局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7293A (zh) * 2023-07-26 2023-08-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内容整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93390A1 (zh) 2023-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9982B (zh) 一种图像降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0187157A1 (zh)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256555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319077A1 (en) Image-text fu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869320A (zh) 电子设备和控制电子设备操作方法
WO2018120238A1 (zh) 用于处理文档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US20210136297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preview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splaying preview
WO2022042285A1 (zh) 一种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598594A (zh) 颜色一致性矫正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01768B (zh) 调节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78001A1 (zh) 一种图像增强方法及装置
US202302445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teraction Event
KR20160127606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4168128A (zh) 生成响应式页面的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CN114579016A (zh) 一种共享输入设备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3093390A1 (zh) 布局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1185374A1 (zh) 一种拍摄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141559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m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4332331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0524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m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CN114631306B (zh) 用于提供预览的方法和用于显示预览的电子装置
CN115988339B (zh) 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3001043A1 (zh) 一种显示内容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US202303004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image-capturing method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state of same
WO2024032421A1 (zh) 屏幕显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