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0895A -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0895A
CN116160895A CN202211625522.1A CN202211625522A CN116160895A CN 116160895 A CN116160895 A CN 116160895A CN 202211625522 A CN202211625522 A CN 202211625522A CN 116160895 A CN116160895 A CN 116160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ile
state
maintenance mode
charg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55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佳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nuowei Suzh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55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0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0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08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B60L53/665Methods related to measuring, billing or paymen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LAN口在可用状态的情况下,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Description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电动车辆的逐步普及,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售后维修工作也变得相当重要。但是目前的一些方案中,非维修人员也可以采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这样会造成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被窃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非维修人员也可以采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这样会造成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被窃取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根据所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在确定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所述LAN口在所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刷卡信息中包括用户标识,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包括:确定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为目标标识;在所述用户标识为所述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通过鉴权,在所述用户标识为非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未通过鉴权;根据所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包括:在所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在所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未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不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充电桩处于非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的所述LAN口的状态为禁用状态,在所述LAN口在所述禁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LAN口不对外传输数据。
可选地,所述充电桩中还包括目标开关,所述目标开关与所述充电桩的电池模块以及T-BOX电连接,在所述充电桩的目标门体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开关闭合,在所述充电桩的所述目标门体开启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开关断开,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开关对应的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根据所述目标引脚的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
可选地,根据所述目标引脚的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包括:在所述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开关为闭合状态,确定所述目标门体为闭合状态;在所述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开关为断开状态,确定所述目标门体为开启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电压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且所述充电桩未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云平台;在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且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不生成所述报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且再次获取到所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再次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二鉴权结果;在所述第二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退出所述维修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鉴权单元,用于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所述LAN口在所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系统,包括:充电桩和云平台,所述充电桩和所述云平台通信,所述充电桩中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之后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最后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第一种实施例的充电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第二种实施例的充电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充电桩的控制逻辑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向云平台上报报警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目标开关;11、T-BOX;12、目标门体;13、电池组;14、服务器;15、交换机;16、EMS。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现有技术中非维修人员也可以采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这样会造成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被窃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
上述的步骤S101中,在充电桩已经上电,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有人员刷卡,那么可以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并得到第一鉴权结果,后续可以通过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步骤S102,根据上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上述的步骤S102中,可以基于第一鉴权结果来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这样后续可以基于充电桩所处的模式来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
步骤S103,在确定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并控制上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上述LAN口在上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上述的步骤S103中,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可以激活为可用状态,这样维修人员可以通过LAN口获取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以便于维修人员对充电桩进行维修。
上述的方法中,首先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之后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最后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刷卡信息中包括多种信息,例如用户身份的信息,对应的人员的权限的信息等等,可以通过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来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刷卡信息中包括用户标识,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确定上述用户标识是否为目标标识;
具体地,目标标识可以是ID信息,还可以是其他的标识。
步骤S202,在上述用户标识为上述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通过鉴权,在上述用户标识为非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鉴权结果为未通过鉴权;
根据上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3,在上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
步骤S204,在上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未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不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
上述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4中,通过将刷卡信息中的用户标识和目标标识进行比对,在用户标识为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通过鉴权,并且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在用户标识为非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未通过鉴权,并且可以不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这样后续可以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这样会后续可以在充电桩未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不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
充电桩还具有非维修模式,可以控制充电桩在维修模式和非维修模式两个模式切换,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充电桩处于非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的上述LAN口的状态为禁用状态,在上述LAN口在上述禁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LAN口不对外传输数据。该方案中,在充电桩处于非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并且无任何人员刷卡,那么可以控制充电桩继续保持在非维修模式,并且控制LAN口的状态保持在禁用状态,这样非维修人员无法通过LAN口获取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防止无关人员非法侵入充电桩,进而进一步保证了充电桩中数据的安全。
在一些方案中,在充电桩出现非法侵入时,非维修人员会打开充电桩的目标门体非法获取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桩中还包括目标开关,上述目标开关与上述充电桩的电池模块以及T-BOX电连接,在上述充电桩的目标门体闭合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开关闭合,在上述充电桩的上述目标门体开启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开关断开,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上述目标开关对应的目标引脚的电压值;
具体地,充电桩的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充电桩中包括目标开关10、T-BOX11、目标门体12和电池组13,其中,目标开关10的第一端分别与T-BOX11的第二引脚以及电池组13的第一端电连接,目标开关10的第二端与T-BOX11的第三引脚电连接,电池组13的第二端与T-BOX11的第一引脚电连接,目标引脚可以为T-BOX11的第三引脚,目标门体12与目标开关10对应设置。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图3所示,充电桩中包括服务器14(可以是信用卡服务器CCV,服务器中包括读卡器)、交换机15、EMS16、T-BOX11、多个LAN口和多个CAN FD口,服务器14和交换机15之间通过LAN总线电连接,交换机15和EMS之间通过LAN总线电连接,EMS和T-BOX之间通过LAN总线和CAN FD总线电连接,充电桩中还包括维修LAN口,与交换机通过其中一个LAN口电连接,维修LAN口即是目标LAN口,本方案中控制的是维修LAN口的状态。
更为具体地,充电桩的控制逻辑如图4所示,首先,维修人员刷维修卡,服务器中的读卡器提取卡号,服务器将卡号传输至EMS中(经由交换机转发),EMS将卡号发给T-BOX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那么激活充电桩的维修LAN口(经由EMS转发),交换机将维修LAN口的状态变为可用状态。
步骤S302,根据上述目标引脚的上述电压值确定上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
为进一步准确地目标门体的状态,可以先确定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所落入的电压范围,再根据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所落入的电压范围来进一步准确地确定目标门体的状态,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引脚的上述电压值确定上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包括:
步骤S3021,在上述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目标开关为闭合状态,确定上述目标门体为闭合状态;
具体地,第一电压范围可以是大于10V的电压范围,当然,并不限于这个电压范围,还可以根据充电桩的实际工作状态来调整。例如,在检测到目标引脚的电压值为12V时,确定目标门体的状态为闭合状态。
步骤S3022,在上述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目标开关为断开状态,确定上述目标门体为开启状态,其中,上述第一电压范围的最小值大于上述第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
具体地,第二电压范围可以是小于0.5V的电压范围,当然,并不限于这个电压范围,还可以根据充电桩的实际工作状态来调整。例如,在检测到目标引脚的电压值为0V时,确定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
上述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2中,目标开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常闭开关,在目标门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目标开关对应的应为闭合状态,在目标门体处于断开状态时,目标开关对应的应为断开状态,因此目标开关的状态和目标门体的状态是对应的,可以直接根据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所落入的电压范围来进一步准确地确定目标门体的状态和目标开关的状态。
在一些方案中,在充电桩出现非法侵入时(即非维修人员非法打开充电桩的目标门体)并没有向云平台发送报警信息,这样对于运营商来说是无法知晓充电桩被非法入侵的,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在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且上述充电桩未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并将上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云平台;
具体地,报警信息可以是“充电桩遭遇非法侵入”,可以每60秒发一次报警信息至云平台,具体时间间隔可以动态调整。
在发送报警信息至云平台后,如果目标门体的状态变为闭合状态或者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停止发送报警信息,否则会持续发送报警信息至云平台。
步骤S402,在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上述开启状态、且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不生成上述报警信息。
上述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2中,通过对目标门体的状态进行监控,在充电桩未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检测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可以生成报警信息并上报至云平台,这样可以及时提醒运营商充电桩遭遇非法侵入。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充电桩向云平台上报报警信息的流程如图5所示,首先,确定目标门体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在目标门体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T-BOX不上报报警信息,在目标门体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桩是否处于维修模式,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T-BOX不上报报警信息,在充电桩未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T-BOX上报报警信息至云平台,确定目标门体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和/或,充电桩是否处于维修模式,在确定目标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和/或,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T-BOX停止上报报警信息至云平台;在确定目标门体处于开启状态和充电桩未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T-BOX持续上报报警信息,可以每60秒上报一次。
在实际应用中,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再刷一次卡来使得充电桩退出维修模式,进而充电桩可以恢复到非维修模式,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在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且再次获取到上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再次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二鉴权结果;
步骤S502,在上述第二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退出上述维修模式。
上述的步骤S501至步骤S502中,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如果维修人员再次刷卡,那么可以对再次获取到的刷卡信息进行鉴权,鉴权过程与第一次鉴权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这样维修人员在对充电桩进行维修之后,通过对维修人员对应的刷卡信息进行再次鉴权,可以控制充电桩退出维修模式,这样充电桩可以处于非维修模式,可以继续充电流程。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流程如图6所示,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的情况下,确定是否获取到刷卡信息;在未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保持在非维修模式,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禁用状态,在LAN口在禁用状态的情况下,LAN口不对外传输数据;在已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LAN口在可用状态的情况下,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确定是否再次获取到刷卡信息,在确定已再次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退出维修模式;在确定未再次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保持在维修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充电桩的控制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鉴权单元100,用于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
上述的第一鉴权单元,在充电桩已经上电,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检测到有人员刷卡,那么可以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并得到第一鉴权结果,后续可以通过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第一确定单元200,用于根据上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上述的第一确定单元,可以基于第一鉴权结果来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这样后续可以基于充电桩所处的模式来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300,用于在确定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并控制上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上述LAN口在上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上述的第一控制单元,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可以激活为可用状态,这样维修人员可以通过LAN口获取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以便于维修人员对充电桩进行维修。
上述的装置中,第一鉴权单元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第一确定单元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第一控制单元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刷卡信息中包括多种信息,例如用户身份的信息,对应的人员的权限的信息等等,可以通过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来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刷卡信息中包括用户标识,第一鉴权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二确定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述用户标识是否为目标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用户标识为上述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通过鉴权,在上述用户标识为非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第一鉴权结果为未通过鉴权;
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三确定模块和第四确定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未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不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
上述的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第三确定模块和第四确定模块,通过将刷卡信息中的用户标识和目标标识进行比对,在用户标识为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通过鉴权,并且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在用户标识为非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未通过鉴权,并且可以不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这样后续可以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这样会后续可以在充电桩未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不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
充电桩还具有非维修模式,可以控制充电桩在维修模式和非维修模式两个模式切换,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上述充电桩处于非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的上述LAN口的状态为禁用状态,在上述LAN口在上述禁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LAN口不对外传输数据。该方案中,在充电桩处于非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并且无任何人员刷卡,那么可以控制充电桩继续保持在非维修模式,并且控制LAN口的状态保持在禁用状态,这样非维修人员无法通过LAN口获取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防止无关人员非法侵入充电桩,进而进一步保证了充电桩中数据的安全。
在一些方案中,在充电桩出现非法侵入时,非维修人员会打开充电桩的目标门体非法获取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充电桩中还包括目标开关,上述目标开关与上述充电桩的电池模块以及T-BOX电连接,在上述充电桩的目标门体闭合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开关闭合,在上述充电桩的上述目标门体开启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开关断开,上述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各单元的功能如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述目标开关对应的目标引脚的电压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目标引脚的上述电压值确定上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
为进一步准确地目标门体的状态,可以先确定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所落入的电压范围,再根据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所落入的电压范围来进一步准确地确定目标门体的状态,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第五确定模块和第六确定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目标开关为闭合状态,确定上述目标门体为闭合状态;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目标开关为断开状态,确定上述目标门体为开启状态,其中,上述第一电压范围的最小值大于上述第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
上述的获取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目标开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常闭开关,在目标门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目标开关对应的应为闭合状态,在目标门体处于断开状态时,目标开关对应的应为断开状态,因此目标开关的状态和目标门体的状态是对应的,可以直接根据目标引脚的电压值所落入的电压范围来进一步准确地确定目标门体的状态和目标开关的状态。
在一些方案中,在充电桩出现非法侵入时(即非维修人员非法打开充电桩的目标门体)并没有向云平台发送报警信息,这样对于运营商来说是无法知晓充电桩被非法入侵的,本申请的再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生成单元和第二生成单元,各单元的功能如下: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且上述充电桩未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并将上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云平台;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确定上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上述开启状态、且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不生成上述报警信息。
上述的第一生成单元和第二生成单元,通过对目标门体的状态进行监控,在充电桩未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检测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可以生成报警信息并上报至云平台,这样可以及时提醒运营商充电桩遭遇非法侵入。
在实际应用中,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再刷一次卡来使得充电桩退出维修模式,进而充电桩可以恢复到非维修模式,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鉴权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各单元的功能如下:
第二鉴权单元,用于在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且再次获取到上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再次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二鉴权结果;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上述第二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退出上述维修模式。
上述的第二鉴权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在充电桩处于维修模式的情况下,如果维修人员再次刷卡,那么可以对再次获取到的刷卡信息进行鉴权,鉴权过程与第一次鉴权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这样维修人员在对充电桩进行维修之后,通过对维修人员对应的刷卡信息进行再次鉴权,可以控制充电桩退出维修模式,这样充电桩可以处于非维修模式,可以继续充电流程。
上述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第一鉴权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保充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充电桩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充电桩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充电桩系统,包括充电桩和云平台,上述充电桩和上述云平台通信,上述充电桩中包括控制器,上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任意一种上述的方法。
上述的系统中,由于包括任一种上述的方法,该方法中首先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之后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最后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至少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
步骤S102,根据上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步骤S103,在确定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并控制上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上述LAN口在上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本文中的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至少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步骤S101,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上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
步骤S102,根据上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步骤S103,在确定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上述充电桩进入上述维修模式,并控制上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上述充电桩处于上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上述LAN口在上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上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充电桩的控制方法,首先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之后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最后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2)、本申请的充电桩的控制装置,第一鉴权单元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第一确定单元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第一控制单元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2)、本申请的充电桩系统,由于包括任一种上述的方法,该方法中首先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之后根据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最后在确定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并控制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该方案中,通过给充电桩设计一种维修模式,售后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先刷卡进行鉴权,鉴权通过后可以控制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可以激活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售后维修人员才可以使用充电桩的LAN口获取充电桩的数据,进而保证了充电桩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在确定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所述LAN口在所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卡信息中包括用户标识,
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标识是否为目标标识;
在所述用户标识为所述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通过鉴权,在所述用户标识为非目标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未通过鉴权;
根据所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
在所述第一鉴权结果表征未通过鉴权的情况下,确定不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充电桩处于非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的所述LAN口的状态为禁用状态,在所述LAN口在所述禁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LAN口不对外传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中还包括目标开关,所述目标开关与所述充电桩的电池模块以及T-BOX电连接,在所述充电桩的目标门体闭合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开关闭合,在所述充电桩的所述目标门体开启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开关断开,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开关对应的目标引脚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目标引脚的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引脚的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目标开关的状态,以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包括:
在所述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开关为闭合状态,确定所述目标门体为闭合状态;
在所述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开关为断开状态,确定所述目标门体为开启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电压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范围的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开启状态、且所述充电桩未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云平台;
在确定所述目标门体的状态为所述开启状态、且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不生成所述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且再次获取到所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再次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二鉴权结果;
在所述第二鉴权结果表征通过鉴权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退出所述维修模式。
8.一种充电桩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鉴权单元,用于在充电桩已上电运行且获取到刷卡信息的情况下,对所述刷卡信息进行鉴权,得到第一鉴权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鉴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维修模式;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充电桩进入所述维修模式,并控制所述充电桩的LAN口的状态为可用状态,在所述充电桩处于所述维修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桩不对车辆充电,在所述LAN口在所述可用状态的情况下,所述LAN口用于对外传输数据。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充电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和云平台,所述充电桩和所述云平台通信,所述充电桩中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625522.1A 2022-12-16 2022-12-16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Withdrawn CN116160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5522.1A CN116160895A (zh) 2022-12-16 2022-12-16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5522.1A CN116160895A (zh) 2022-12-16 2022-12-16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0895A true CN116160895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5522.1A Withdrawn CN116160895A (zh) 2022-12-16 2022-12-16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08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5689B (zh) 数字钥匙的身份认证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US8689013B2 (en) Dual-interface key management
US8070061B2 (en) Card credential method and system
CN107646155A (zh) 用于机动车电池的电池单体、电池、机动车和用于运行电池单体的方法
CN104123768B (zh) 一种安全智能锁系统及开锁、关锁控制方法
CN105844737A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电子锁系统和使用方法
CN109905869A (zh) 一种充电设备与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方法
CN105913513A (zh) 门锁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9949466A (zh)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401613A (zh) 一种认证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89310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execution of a function protected by authentification of a user, in particular for the access to a resource
WO2001020463A1 (en) Security arrangement
CN108482308A (zh) 电动汽车安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动汽车
CN108242096A (zh)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
US20030014642A1 (en) Security arrangement
US20130038448A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116160895A (zh) 充电桩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充电桩系统
KR101159268B1 (ko) 자동금전입출기를 위한 온라인 도어락 관리 시스템
WO2010048350A1 (en) Card credential method and system
US9961075B2 (en) Identity based ticketing
CN109345236A (zh) 一种远程隔离的秘钥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66240B (zh) 一种网络隔离密码板卡
EP3336736B1 (de) Hilfs-id-token zur multi-faktor-authentifizierung
EP3722979B1 (en) Authentication of a power supply to a microcontroller
RU2260840C2 (ru) Средство защи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