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60874A -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60874A
CN116160874A CN202111403603.2A CN202111403603A CN116160874A CN 116160874 A CN116160874 A CN 116160874A CN 202111403603 A CN202111403603 A CN 202111403603A CN 116160874 A CN116160874 A CN 116160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or
discharge device
vehicle
integrated charg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36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继宇
王秀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36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608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60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608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其分别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正极和负极,第一接触器,其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第二接触器,其连接在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第三接触器,其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子与电机的中性点之间,电容,其连接在电机的中性点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和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以及所述三相逆变桥中的各桥臂的通断,以使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不同模式下工作。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的车辆动力系统和包括该系统的车辆。

Description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电机保护装置的车辆动力系统,以及包括该车辆动力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车辆技术的发展日益迅速,至少存在以下的问题之一:对应的充电基础设施并未完善,新能源车辆的续航和充电问题是车辆制造商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路径规划,在到达充电场所或者目的地之前可能出现车辆电池亏电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该车辆包括电机、动力电池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之间的三相逆变桥,所述三相逆变桥包括三个上桥臂和三个下桥臂,每个桥臂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续流二极管,其中,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
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其分别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正极和负极,
第一接触器,其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
第二接触器,其连接在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
第三接触器,其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子与电机的中性点之间,
电容,其连接在电机的中性点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和
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以及所述三相逆变桥中的各桥臂的通断,以使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不同模式下工作。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断开所述第一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三接触器,以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放电模式下工作。
其中,所述放电模式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周期中,断开所述三个下桥臂并且使所述三个上桥臂中的一者或多者导通;在所述第二周期中,断开所述三个上桥臂和所述三个下桥臂。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目标信号,并基于所接收的目标信号选择性地导通所述三个上桥臂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所述外部设备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其中,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还包括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动力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值,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由所述电压采集器采集的电压值来调整输出至所述三相逆变桥的相应桥臂的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断开所述第三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以使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充电模式下工作。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为另一车辆或充电桩。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为电机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至少能够实现如下优点之一:
1)可实现大功率直流充电,充电时间短、效率高,可以满足车辆的快充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2)利用车辆现有的变换电路、通过添加简单的开关即可实现快充功能,无需增加额外的升压或降压模块;
3)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更为具体地得以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发明。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发明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发明,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各个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
为了对电动车辆进行紧急救援,市面上研发出了V2V互充技术,其可以通过充电枪将一台车辆的电能用于向另外一台亏电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这设计到交流电V2V互充技术和直流电V2V互充技术。目前行业内大部分车辆仅能够实现交流电V2V互充。
具体做法是,在车辆内配置双向充电机,采用交流慢充技术对亏电车辆进行补电。申请人研究发现,这种双向充电机的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其充电功率一般限制在3.3kw~6.6kw左右,充电效率较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可使车辆重新行驶的电量水平,无法满足车辆快速充电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通过在车辆动力电池的高压回路中添加简单的开关电路而使得车辆具备直流快充功能。其基本逻辑是: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时,基于用户的选择使车辆进入相应的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并利用国标快充协议与对象车辆进行握手,在车辆完成模式确认和握手之后,接通相应的接触器以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采用大功率直流电V2V互充技术,即可以实现对内充电,又可以实现对外放电。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机M为三相电机,其包括三相绕组L1、L2、L3,电机M由驱动电路进行驱动,该驱动电路连接在车辆的动力电池HV与电机M之间,用于借助动力电池所提供的电力驱动电机旋转。车辆的动力电池HV的两端连接有母线电容Cx1。
在本文的该实施例中,电机驱动电路构造为三相逆变桥10。该三相逆变桥10包括三个上桥臂VT1、VT2、VT3和三个下桥臂VT4、VT5、VT6。各桥臂构造为开关管,特别是IGBT。每个开关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续流二极管VD1、VD2、VD3、VD4、VD5、VD6,各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至电机控制器(图1中未示出)。
在驱动电机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机控制器可交替地使三相逆变桥10的六个桥臂中的一部分保持导通,另一部分保持截止,由此切换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流走向,从而控制电机的运转。
为了复用车辆中现有的电机及其驱动电路来实现车辆的充电功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与电机及其驱动电路配合使用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
如图1中所示,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正极端子DC+和负极端子DC-,其分别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正极和负极,该外部设备可以是另一车辆或充电桩。
此外,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还包括三个接触器K1、K2、K3和电容Cx2,其中,第一接触器K1连接在正极端子DC+与车辆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第二接触器K2其连接在负极端子DC-与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第三接触器K3连接在正极端子DC+与电机的中性点之间。电容Cx2连接在电机的中性点与动力电池HV的负极之间。
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以是车辆中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其配置为基于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控制接触器K1、K2、K3以及三相逆变桥10中的各桥臂VT1……VT6的通断,以使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不同模式下工作。
具体地,当接触器K1、K2接通/闭合时,该装置构造为直流快充接口,此时通过外部充电桩或另一车辆给本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即,“充电”模式)。
当接触器K3、K2接通时,该装置构造为放电接口,其通过与三相逆变桥和电机结合而形成放电电路,以利用本车对另一车辆充电(即,“放电”模式)。
在进行充电或放电之前,通过直流充放电接口将亏电车辆与另一电量充足的车辆(或充电桩)进行连接,随后两台车辆检测彼此是否已完成握手。在完成握手之后,放电车辆MCU与亏电车辆BMS之间利用CAN实现V2V通讯。在车辆显示屏上用户选中相应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在放电车辆上用户选择放电模式,在亏电车辆上用户选择充电模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描述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中的各电子器件在这两种工作模式(“充电”模式和“放电”模式)下的状态。
1)、“放电”模式
首先,亏电车辆向本车发送充电请求,并提供相应的目标信号(例如,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在本车确认充电请求后,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中的控制单元闭合第二和第三接触器K2、K3,第一接触器K1保持断开,车辆进入“放电”模式。
随后,基于亏电车辆所发送的目标信号,该装置、特别是其控制单元向三相逆变桥的各桥臂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具体地,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亏电车辆所提供的目标电压确定其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基于亏电车辆所提供的目标电流确定导通上桥臂VT1、VT2、VT3中的一者或多者。
在该放电模式中,涉及到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两个阶段,在这两个周期中,下桥臂VT4、VT5、VT6始终保持断开,不同之处在于上桥臂的开关状态。
具体而言,在第一周期中,假设亏电车辆的请求功率较大,需要电机的三相绕组电感都工作,则控制器使三个上桥臂VT1、VT2、VT3全部导通,以为三相电感L1、L2、L3进行励磁充电,交替导通三个桥臂有利于维持充电功率的均衡性以及热负荷和功率器件的寿命。
在绕组电感完成充电后,进入第二周期,此时相应地断开VT1、VT2、VT3,电感进入放电周期,与此同时,下桥臂中的续流二极管导通,以形成向电容Cx2充电的电流回路。
当电容完成充电后,使VT1、VT2、VT3按需导通,以进入下一个周期对电感L进行充电,同时充满电的电容Cx2对外部负载(即,亏电车辆)放电。
根据一可选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充放电装置还可包括一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动力电池两端的电压值AD。控制单元可将所采集的电压值与亏电车辆所请求的目标电压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相应地调整输出至VT1、VT2、VT3的控制信号,由此保证充放电装置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2)、“充电”模式
在充电模式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的正极端子DC+和负极端子DC-连接至外部充电桩或另一充电车辆,充电车辆通过内部的转换电路将其输出电压调整到与受电车辆(即,本车)的目标电压相当的水平,例如使电压差值保持为5V。
控制单元闭合接触器K1、K2,充电车辆借助BMS模块向本车的动力电池HV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车辆MCU和BMS实时监测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充电的安全性。
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图1中所示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的车辆动力系统。该车辆动力系统可以是集成了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电机的动力驱动系统,也可以是集成了一体化充放电装置、电机和减速器的动力驱动系统,这些举例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而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约束。
如参考图1的实施例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通过在车辆动力电池的高压回路中添加简单的开关电路而使得车辆具备直流快充功能,该一体化充放电装置采用大功率直流电V2V互充技术,即可以实现对内充电,又可以实现对外放电,其至少具有如下优点之一:
1)可实现大功率直流充电,充电时间短、效率高,可以满足车辆的快充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2)利用车辆现有的变换电路、通过添加简单的开关即可实现快充功能,无需增加额外的升压或降压模块;
3)制造成本较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之类的用语并不表示元器件或数值在时间、空间、大小等方面的顺序而仅仅是作区分各元器件或数值之用。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用于车辆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该车辆包括电机(M)、动力电池(HV)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力电池之间的三相逆变桥(10),所述三相逆变桥包括三个上桥臂和三个下桥臂,每个桥臂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续流二极管,其中,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
正极端子(DC+)和负极端子(DC-),其分别连接至外部设备的正极和负极,
第一接触器(K1),其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
第二接触器(K2),其连接在所述负极端子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
第三接触器(K3),其连接在所述正极端子与电机的中性点之间,
电容(Cx2),其连接在电机的中性点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和
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基于用户的请求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所述第二接触器、所述第三接触器以及所述三相逆变桥中的各桥臂的通断,以使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不同模式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断开所述第一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三接触器,以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放电模式下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所述放电模式包括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周期中,断开所述三个下桥臂并且使所述三个上桥臂中的一者或多者导通;在所述第二周期中,断开所述三个上桥臂和所述三个下桥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目标信号,并基于所接收的目标信号选择性地导通所述三个上桥臂中的一者或多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所述外部设备的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
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还包括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动力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值(AD),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配置为基于由所述电压采集器采集的电压值(AD)来调整输出至所述三相逆变桥的相应桥臂的控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断开所述第三接触器,闭合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以使所述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在充电模式下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所述外部设备为另一车辆或充电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为电机控制器。
10.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充放电装置。
11.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
CN202111403603.2A 2021-11-24 2021-11-24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Pending CN1161608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3603.2A CN116160874A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3603.2A CN116160874A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60874A true CN116160874A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13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3603.2A Pending CN116160874A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608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1242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模块、车辆互充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1242A1 (zh) * 2022-09-22 2024-03-28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模块、车辆互充的供电控制方法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410616B2 (en) Charging method for power battery,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vehicle
CN114074561B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其运行方法、电动汽车
US8039987B2 (en) Power source device and vehicle with power source device
CN111355430B (zh) 电机控制电路、充放电方法、加热方法及车辆
US20120065827A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electric powered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1347936B (zh) 一种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加热方法与装置
US20140062183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vehicle
CN113071346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装置及车辆
CN105904978A (zh) 双动力电池组的增程式电动车
CN11459014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管理系统
CN111355271B (zh) 车辆、充电装置、充电方法、放电方法及保护系统
CN100386944C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超级电容的车载充电装置
CN111347911B (zh) 车辆、动力电池充电装置及直流充电保护系统
CN212579628U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03178590A (zh) 用于电力驱动汽车的插电式电池充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742767A (zh) 电动车辆及其光伏充电系统
CN116160874A (zh) 一体化充放电装置、包括该装置的动力系统和车辆
CN102910061A (zh) 超级电容储能isg异步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发电控制方法
CN111355434B (zh) 电机控制电路、车辆及其加热方法
CN116587895A (zh) 一种充电和电驱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5555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快充电路
CN212637180U (zh) 一种双绕组驱动-隔离变压充电一体化装置
CN208530317U (zh) 车载充电系统及电动设备
CN112078377A (zh) 一种双绕组驱动-隔离变压充电一体化装置
CN109606193A (zh) 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模式的电动车充放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