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5712A -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5712A
CN116155712A CN202211674352.6A CN202211674352A CN116155712A CN 116155712 A CN116155712 A CN 116155712A CN 202211674352 A CN202211674352 A CN 202211674352A CN 116155712 A CN116155712 A CN 116155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network card
type
cabl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43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君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43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5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5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其应用于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网卡,该方法包括:第一电路板为网卡供电,其中,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连接器上配置有多个引脚,且第一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与网卡上的第二连接器连接;第一电路板的控制器获取第一连接器上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电平信号,确定智能网卡的第一类型;控制器基于第一类型,对智能网卡进行配置。由此,主板可以通过其与智能网卡间连接的线缆即可以完成对智能网卡的识别,实现了使用硬件对不同型号的智能网卡的识别,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灵活配置需求,易用性高,客户体验好。

Description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informat ion techno logy,I T)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卡配置方法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网卡是有线网络和计算资源在同一张卡上的融合,通常由网络接口控制器、多核中央处理器(centra l process ing un it,CPU)制成,并可选择添加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 ld programmab le gate array,FPGA)和/或图形处理器(graph ics processing un it,GPU)。其中,可以把智能网卡看做一个可以编程的网卡。由于智能网卡配备了计算能力,因此可以将服务器上的一些网络功能、安全功能和存储功能卸载到智能网卡上,从而释放主机服务器上宝贵的处理能力,进而使得服务器能够专注于更有效地运行关键的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
随着互联网云市场对网络卸载和安全需求增加,对智能网卡需求与日俱增。服务器中对智能网卡的适配兼容需求逐步在市场拓展开来。但由于目前对不同厂家的智能网卡无统一的规范约束,导致服务器厂家难以对不同的智能网卡进行适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能够对不同厂家的智能网卡均进行适配。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卡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器,控制器,网卡,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控制器以及网卡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第二连接器设置于网卡上,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该方法包括:控制器通过第一连接器获取第二连接器的电平信号;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电平信号,确定网卡的第一类型;控制器基于第一类型,对网卡进行配置。
这样,网卡的第二连接器的电平信号与自身类型匹配,网卡的第二连接器将该电平信号传输到第一电路板,就可以使得计算设备在上电后自动识别网卡的类型,方便根据该识别的类型对网卡进行参数配置,易用性高,客户体验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子线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其中,第二连接器上至少一个引脚与网卡中的接地触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子线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第一线缆中至少两个子线缆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插槽,插槽与控制器电连接,网卡上还包括金手指,金手指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金手指与插槽连接,以使网卡从第一电路板上获取电能,并与控制器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基于第一类型,对网卡进行配置,具体包括:
控制器基于第一类型,对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复位的使能状态、PCI E总线的带宽、以及用于为网卡散热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基于第一类型,对智能网卡进行配置,具体包括:
控制器基于第一类型,对智能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和复位的使能状态的时序进行配置;该方法还包括:
控制器从主板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处获取智能网卡的第二类型,其中,第二类型由BMC从网卡中的存储器中读取得到;
在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对网卡上PCI E总线的带宽和用于为智能网卡散热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
在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输出告警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电平信号,确定智能网卡的第一类型,具体包括:
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电平信号,查询预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第一类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卡,网卡包括第二连接器和金手指,第二连接器与金手指电连接;其中,
金手指,用于与第一电路板连接,以从第一电路板上获取电能,并与计算设备进行通信;
第二连接器,用于通过金手指通电后,向第一电路板传输电平信号,以使第一电路板根据电平信号,确定网卡的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器配置有多个引脚,网卡上还包括接地触点;
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引脚与接地触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器配置有多个引脚,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连接至计算设备;
其中,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子线缆的第一端与第一电路板连接,每个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第一线缆中至少两个子线缆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器、控制器、网卡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控制器以及网卡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第二连接器设置于网卡上;
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获取第二连接器的电平信号,确定网卡的第一类型,并基于第一类型,对网卡进行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子线缆的第一端均与第一连接器上的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第二连接器上至少有一个引脚与智能网卡中的接地触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子线缆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连接器上的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第一线缆中至少两个子线缆间导通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插槽,插槽与控制器电连接,网卡上还包括金手指,金手指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金手指与插槽连接,以使网卡从第一电路板上获取电能,并与控制器进行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板上还配置有基板管理控制器BMC,BMC分别与控制器和网卡连接,其中,BMC用于从网卡上的存储器中读取网卡的第二类型,以及将第二类型传输至控制器;
控制器还用于基于第一类型,对智能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和复位的使能状态的时序进行配置,以及,在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对网卡上PCI E总线的带宽和用于为网卡散热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至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智能网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卡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
本文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响应消息和第二响应消息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响应消息,而不是用于描述响应消息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等;多个元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元件等。
一般地,当服务器中主板的厂家和智能网卡的厂家相同时,智能网卡可以向主板发送特定的信号。接着,主板可以基于其获取到的信号,查询预先存储的智能网卡的类型和信号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出与其连接的智能网卡的类型,进而对该智能网卡进行配置。例如,可以对智能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复位的使能状态、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per iphera 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 E)总线的带宽、服务器中风扇的转速等的时序进行配置。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对智能网卡的适配,但其仅对单厂家系列化的产品进行了适配,无法适配不同厂家的产品。同时,这种方式还需要在智能网卡中额外设置一个用于向主板发送特定信号的模块,增加了成本。
另外,在智能网卡上的存储器(比如: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 lectr ica lly erasab le programmab leread on ly memor,EEPROM))中可以预置有该智能网卡的类型等信息。当智能网卡与主板建立连接后,主板可以通过两者间相连的线缆等从智能网卡的存储器中读取智能网卡的类型等信息。之后,主板在基于其读取到的智能网卡的信息,对该智能网卡进行配置。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对智能网卡的适配,但只有在主板上的所有软件全部启动后才能获取到智能网卡的信息。由于智能网卡中的配置对时序有特定的要求,当某些配置的时序出现错误后,将会导致该智能网卡不能正常工作。所以这种方式难以满足不同智能网卡的时序需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智能网卡配置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依据不同智能网卡的厂家对时序的差异化需求,将智能网卡和主板间的连接的线缆定制为不同的线缆。接着,主板可以通过两者间连接的线缆完成对智能网卡的识别。由此,通过使用硬件实现了不同型号的智能网卡的识别,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灵活配置需求,易用性高,客户体验好。
为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卡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一种智能网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网卡100可以包括连接器110、金手指120、处理器130以及存储器140。其中,连接器110和处理器130均与金手指120电连接,处理器130可以与存储器140电连接。
处理器130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处理器件,如网络接口控制器、多核中央处理器(centra lprocess ing un it,CPU)制成,并可选择添加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 ldprogrammab le gate array,FPGA)和/或图形处理器(graph ics process ing un it,GPU)等,是智能网卡100的计算中心和控制中心。
存储器140可以用于存储智能网卡100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只读存储器(Read-On l y Memory,ROM)等,但不限于此。
金手指120是输入输出端口,能够作为智能网卡100所有数据流、电子流的通信端口,接入到计算设备的插槽中,使智能网卡100能够从计算设备上获取工作电能,并与计算设备通信交互。例如,金手指120可以包括多个电源域(如3V、12V)的电源端子(用于传输电源信号),时钟端子(用于传输时钟信号)、通信端子(用于传输固定带宽的数据信号)等,以从计算设备上获取适合该网卡100的电源信号、时钟信号、数据信号,或者向计算设备传输数据信号,等等。
连接器110至少有两个引脚(pin),其各个引脚可以用于根据该智能网卡100的类型,通过线缆传输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以使计算设备能够获取这些电平信号,从而识别该网卡100的类型。例如,连接器110有三个引脚111、112、113,其中,根据智能网卡100的类型,将引脚111、112、113按顺序配置为通电后分别置于高电位、高电位、低电位的状态,对应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则计算设备可以检测到该连接器110各引脚传输的电平信号即为“110”。这样,计算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电平信号“110”,查询预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类型间的关系,从而自动识别出该网卡100的型号,进而就可以根据型号配置网卡100的时钟、电源域、带宽等参数,使智能网卡100正常工作。
示例性的,连接器110可以根据各引脚顺序,将其配置为通电后全部置于高电位、通电后全部置于低电位、通电后一部分置于高电位且其余部分置于低电位等,以适配不同网卡类型。
示例性的,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根据网卡类型配置连接器110各个引脚通电后的电平状态时,可以通过在智能网卡100上设置接地触点来实现引脚低电位的配置。即,智能网卡100上设置有接地触点150,连接器110的各个引脚与金手指120电性连接,且其中有至少一个引脚还与接地触点150连接。例如图1所示的,若网卡100的网卡类型连为A类型,其对应连接器110的3个引脚通电应依次处于高电平、高电平和低电平,则配置时,可以使连接器110的引脚111、112、113直连金手指120,且引脚113还连接至接地触点150,这样,连接器110通电后,引脚111、112会处于高电位(如金手指120提供的工作电压),而引脚113会因连接该接地触点150而被下拉到地电位,此时,计算设备检测到引脚111、112、113的电平信号为“110”,就能够判断出该网卡100的类型为A,实现计算设备对智能网卡类型的自动识别。
可以理解,本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智能网卡100的不同类型,使连接器110的一个或多个引脚连接接地触点150,从而配置出对应该网卡100类型的连接方式,并且,对于任一种该连接方式来说,都只有唯一一种网卡类型与之对应。例如,连接器110三个引脚中的第三引脚113连接接地触点150时,对应网卡类型为A,连接器110三个引脚中的第一、二引脚111和112连接接地触点150时,对应网卡类型为B,等等。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网卡类型配置连接器110各个引脚通电后的电平状态时,可以通过构造与该连接器110连接的线缆的连线方式来实现。具体来说,参考图2中(a)和(b)所示,用于连接连接器110与计算设备的线缆200中可以包括多根子线缆201,202,203,这样,连接器110的各引脚均可以通过至少一根子线缆连接到计算设备上,使连接器110上各个引脚的电信号能够由子线缆传输到计算设备,从而实现网卡类型的识别。例如,如图2中(a)所示的,智能网卡100的连接器110有3个引脚111,112,113,线缆200中包括3根子线缆201,202,203,引脚111,112,113可以分别通过子线缆201,202,203连接到计算设备上,若该网卡100类型为B,其对应引脚111,112,113通过线缆200应分别传输低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则配置时可以使子线缆201,202导通,使引脚111,112短接,则连接器110通电后各引脚通过子线缆201,202,203传输出的电平信号就分别为低电平、低电平和高电平,可以表示为“001”。此时,计算设备检测到该电平信号为“001”,就能够判断出该网卡100的类型为B。同理,如图2中(b)所示,若对应网卡类型C而使子线缆202和203导通时,则计算设备检测到对应连接器110的电平信号为“100”,继而就能够判断出该网卡100的类型为C,实现计算设备对智能网卡类型的自动识别。
可以理解,本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智能网卡100的不同类型,构造连接器110所连接线缆200中各子线缆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子线缆201和子线缆203导通,子线缆201和子线缆202导通,子线缆202和子线缆203导通等等。并且,对于任一种该连接方式来说,都只有唯一一种网卡类型与之对应。
接下来,基于上述内容,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计算设备30中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300,第一电路板300可以连接智能网卡100。
其中,第一电路板300上设置有连接器310和插槽320、以及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 l ler,BMC)330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 lexprogrammab le logic device,CPLD)340。连接器310和插槽320以及BMC330均与CPLD340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路板300可以作为主板,承载更多的器件、模块或装置,以实现计算设备的相应功能,例如风扇模组、电源模组等等,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理解,风扇模组和电源模组(可用于为该主板上各器件供电)等可以通过总线与BMC电性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智能网卡100上设置有连接器110和金手指120,连接器110和金手指120电连接。可以理解,除此之外,图3中虽未标识,但该智能网卡100上还可以设置网络接口控制器、CPU、FPGA和/或GPU、存储器等器件,例如图1或图2中所示的,但不限于此。并且,网络接口控制器、CPU和/或FPGA、GPU、存储器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金手指120电性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网卡100上的金手指120可以插入到第一电路板300上的插槽320中,使得智能网卡100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00进行通信交互,并从第一电路板300上获得工作所需电能。并且,智能网卡100上的连接器110和第一电路板300上的连接器310之间可以通过线缆200连接。其中,连接器310和连接器110中均至少有两个引脚(pin),线缆200中可以包括多根子线缆,这样,连接器310和连接器110之间对应连接的引脚,可以是通过至少一根子线缆连接,使连接器110上各个引脚的电信号能够由子线缆传输到连接器310的对应引脚,从而被CPLD340检测到。示例性的,线缆200中子线缆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连接器310或连接器110中引脚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310和110可以理解为是端口或接口。
作为具体示例,第一电路板300上的连接器310和插槽320均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00中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 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340电连接。这样,第一电路板300在上电后,可以通过插槽320向智能网卡100提供电能,使智能网卡100上与金手指120所连接的连接器110通电,从而使连接器110的各个引脚处于高电平或低电平。然后,第一电路板300上的CPLD340可以检测到连接器310上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也即与之连接的连接器110上各个引脚传输的电平信号),并基于检测到的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查询预先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出智能网卡100的类型。接着,CPLD340可以基于确定出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对智能网卡100进行配置。例如,CPLD340可以对智能网卡100上不同电源域(比如12V或3V3等)的电源、时钟(比如100MHz时钟等)、复位的使能状态、PCI E总线的带宽、服务器中风扇的转速等的时序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CPLD340也可以替换为其他的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组件,比如:FPG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 le logic contro l ler,PLC)等,替换后的方案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举例来说,以连接器310和连接器110上均有三个引脚为例,对于一种类型的网卡来说,连接器310上的引脚311,312,313引脚可以分别通过线缆200的子线缆201,202,203,与连接器110上的引脚111,112,113连接,且连接器110的引脚113与智能网卡100上的接地触点150连接。检测时,首先将连接器310与连接器110通过线缆200按照上述方式连接,并将智能网卡100的金手指120插入第一电路板300上的插槽320,此时,第一电路板300上电后,能将电能从插槽320、金手指120为智能网卡100供电,与金手指120直连的连接器110,其引脚111,112通电会置于高电位(如置于金手指120输出的工作电压),而与接地触点150连接的引脚113被拉低到地电位(低电压)。这样,在连接器310上与引脚113对应的引脚313处采集到的电平信号为低电平,而连接器310上引脚311和312处采集到的电平信号均为高电平。若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则CPLD340检测到连接器310的各引脚端的信号为110。接着,CPLD即可以基于“110”,查询预先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类型间的关系,确定出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而对于另一种类型的网卡来说,可以使得连接器110上的引脚111,112,113分别连接线缆200中的子线缆203,202,201,而连接器310上的各引脚与线缆200中的子线缆的连接方式不变,此时,由于连接器110上的引脚113与智能网卡100上的接地触点150连接,因此,当连接器310与连接器110通过线缆200按照上述方式连接,然后将智能网卡100通过金手指120插入第一电路板300上的插槽320,则此时,CPLD340检测到连接器310各引脚端的信号为011,CPLD可以基于该电平信号,查询预先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类型间的关系,确定出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这样,利用连接器110上与接地触点150连接的引脚113、以及连接器110与连接器310之间的引脚连接关系来区分不同的网卡,而CPLD可以通过检测连接器310各引脚端的不同的电平信号来识别不同的网卡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110与智能网卡100上的接地触点150相连接的引脚不限于引脚113,也可以是其他引脚,即还可以使得连接器110上的不同引脚连接智能网卡的接地触点,而无需改变线缆200中的子线缆与连接器110上各引脚的连接顺序,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对不同的智能网卡做区分;而线缆200中的各子线缆与连接器310和连接器110上各引脚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压接、铆接等方式,此处不做限制,智能网卡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网卡,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连接器110上的引脚均未与接地触点150连接时,可以对线缆200进行改造,以此来识别不同的网卡类型。例如,可以将线缆200中的多个子线缆导通。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连接器310上的引脚311,312,313引脚分别通过线缆200的子线缆201,202,203,与连接器110上的引脚111,112,113连接,且在图4中智能网卡100的连接器110上的三个引脚均未与接地触点150连接,连接器110通电后各个引脚均置于高电位。此时,可以将引脚311与引脚111相连的子线缆201,以及,引脚312和引脚112相连的子线缆202导通。这样,则在连接器310上引脚313处采集的电平信号为高电平,而因子线缆201和202短接,连接器310上引脚311和312处采集的电平信号均为低电平。若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则对引脚311至313处的电平信号依次排列可得“001”,即CPLD340检测到连接器310的各引脚端的信号为001,接着,CPLD即可以基于“001”,查询预先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类型间的关系,确定出该智能网卡100的类型。应理解的是,图4和图3的主要不同是:图4中对引脚311与引脚111相连的子线缆,以及,引脚312和引脚112相连的子线缆进行了导通设计。
同理,若根据一种网卡类型,将连接器310上的引脚311,312,313引脚分别通过线缆200的子线缆201,202,203,与连接器110上的引脚111,112,113连接,且根据当前网卡100的型号将子线缆202和203导通,则上电后,连接器310上引脚311处采集的电平信号均为高电平,引脚312和313处采集的电平信号均为低电平,即CPLD340检测到连接器310的各引脚端的信号为100,以此可以确定出智能网卡100的该类型。再例如,若是根据另一种网卡类型,将当前网卡100的型号将子线缆203和201导通,则CPLD340检测到连接器310的各引脚端的信号为010,以此可以确定出智能网卡100的该类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00上的CPLD340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00上的插槽320相连,例如,通过PCI E总线连接等。这样,CPLD340在确定出智能网卡100的类型后,即可以对智能网卡100进行配置。
在第一电路板300上还可以设置有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contro l ler,BMC)330。BMC330可以与CPLD340连接,例如通过两线式串行(inter-integrated ci rcu it,I2C)总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BMC330还可以通过系统管理总线(system management bus,SMBus)与智能网卡100通信,其通信链路可以通过单独的总线接口实现,例如网卡100上设有与网卡处理器连接的总线接口160,以实现BMC330通过SMBus总线与该网卡100进行通信,或者也可以将总线端子集成在金手指120实现与BMC330连接,不再详细赘述。这样,当BMC330工作后,BMC330可以从智能网卡100中的存储器140内获取到预置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等信息。接着,BMC330可以将其获取到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等信息传输至CPLD340。然后,CPLD340可以将其确定出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与其从BMC330处获取到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进行对比。当两者一致时,CPLD340可以进一步对智能网卡100进行配置;例如,CPLD340根据对比后确定的网卡类型,调用预设的网卡类型与配置参数的关系表,确定当前类型的网卡所需的配置参数,然后基于该配置参数(即时序参数),对时钟和PCI E插槽复位进行分别控制,即:通过插槽320和金手指120的链路,可以向智能网卡100的处理器130传输对应100MHz参考时钟和PCI E信号,以满足该网卡100的时序需求,还可以通过l inkwidth两比特低速信号配置插槽320和金手指120之间的传输带宽,根据智能网卡100正常工作的散热需求,调节风扇模组转速等等,根据该网卡100所需的电源域(如3V或12V等)传输适合的电源信号等等,完成智能网卡100初始化,进而使智能网卡100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当CPLD340确定出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与其从BMC330处获取到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不一致时,CPLD340可以停止进一步对智能网卡100进行配置,并输出告警信息,该告警信息可以用于告知用户智能网卡识别错误等。由此,以避免CPLD340通过硬件方式对智能网卡100识别错误的情况出现,将硬件识别与软件识别相结合,实现了CPLD340对智能网卡100的类型的精准判断,提升了识别准确度。示例性的,由于智能网卡100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和复位的使能状态对时序的要求较高,而智能网卡100上PCIE总线的带宽和与智能网卡100关联的风扇的转速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因此,CPLD340在通过线缆200完成对智能网卡100的识别后,可以先对智能网卡100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和复位的使能状态的时序进行配置。当CPLD340判断出其确定出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与其从BMC330处获取到的智能网卡100的类型一致时,CPLD340再对智能网卡100上PCI E总线的带宽和与智能网卡100关联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其中,与智能网卡100关联的风扇主要是用于对智能网卡100散热。
接下来,基于上述内容,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网卡配置方法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图5示出了一种网卡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器,控制器,和插槽,电子设备还包括网卡,网卡上包括金手指和第二连接器;其中,金手指可以插入插槽中,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线缆连接。作为示例,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图3或图4中所示的电子设备30,但不限于此,为便于理解,下文以图3或图4中所示的电子设备30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阐述。
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的第一电路板上的控制器上电时,该控制器可以通过插槽和金手指的链路,为网卡供电,网卡上的第二连接器获得电能。其中,第二连接器有多个引脚,且第二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线缆连接第一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示例性的,控制器可以为图3或4中所示的CPLD340,第一连接器可以为图3或4中所示的连接器310,插槽可以为图3或4中所示的插槽320,金手指可以为图3或4中所示的金手指120,第二连接器可以为图3或4中所示的连接器110,第一线缆可以为图3或4中所示的线缆20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控制器通过第一连接器获取第二连接器上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主板(即第一电路板300)上的控制器对网卡供电后,网卡上的第二连接器通电,使该第二连接器的各个引脚置于高电平或低电平,例如图3所示的,连接器110的引脚111和112通电后置于高电平(即获得金手指120传输的工作电压),引脚113通用后因连接接地触电150而被拉低到低电平(即地电位)。此时,由于第二连接器的各个引脚通过第一线缆对应连接第一连接器的引脚,因此,第一连接器的各个引脚处的电平信号即所连接的第二连接器对应引脚处的电平信号,故而该控制器可以对第一连接器上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进行检测,以获取到第二连接器上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
S502、主板上的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电平信号,查询预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智能网卡的类型。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的各个引脚可以具有固定的顺序,如以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为例,连接器310的引脚311,312,313依次排序,或者以引脚313,312,311依次排序等。这样,主板上的控制器在获取到第一连接器上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后,各个引脚的电平信号依照设定的引脚顺序形成一组信号值,例如参考图3所示,连接器110的引脚111、112、113分别置于高、高、低电平,则连接器310的引脚311、312、313处的电平信号也为高、高、低电平(高电平表示为“1”,低电平表示为“0”),此时若设定的连接器310引脚顺序为引脚311、312、313,则CPLD340获取的电平信号可以表示为“110”。接着,该控制器可以基于获取的电平信号,查询预定义的电平信号和智能网卡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以确定出与主板相连的智能网卡的类型。例如,若该关联关系中记录A类型网卡的电平信号为“110”,B类型的网卡的电平信号为“001”,则CPLD340获取的电平信号是“110”,可判定网卡类型为A,则CPLD340获取的电平信号是“001”,可判定网卡类型为B。
S503、主板上的控制器基于智能网卡的类型,对智能网卡进行配置。
本实施例中,主板上的控制器在确定出智能网卡的类型后,其可以对该智能网卡进行配置。详见上文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主板可以通过其与智能网卡间连接的线缆即可以完成对智能网卡的识别,实现了使用硬件对不同型号的智能网卡的识别,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灵活配置需求,易用性高,客户体验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 lprocess ing un 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 igita l s 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 l icat 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 rcu 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 ld programmab 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 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 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 lectr ica l 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 l id state d i sk,SSD))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网卡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器,控制器,网卡,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网卡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网卡上,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获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平信号;
所述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电平信号,确定所述网卡的第一类型;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网卡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所述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上至少一个引脚与所述网卡中的接地触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所述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中至少两个子线缆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网卡上还包括金手指,所述金手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金手指与所述插槽连接,以使所述网卡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获取电能,并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网卡进行配置,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复位的使能状态、PCIE总线的带宽、以及用于为所述网卡散热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智能网卡进行配置,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智能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和复位的使能状态的时序进行配置;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主板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MC处获取所述网卡的第二类型,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由所述BMC从所述网卡中的存储器中读取得到;
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网卡上PCIE总线的带宽和用于为所述智能网卡散热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
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输出告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电平信号,确定所述智能网卡的第一类型,具体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电平信号,查询预定义的电平信号和网卡的类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类型。
8.一种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卡包括第二连接器和金手指,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金手指电连接;其中,
所述金手指,用于与第一电路板连接,以从所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获取电能,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通过所述金手指通电后,向所述第一电路板传输电平信号,以使所述第一电路板根据所述电平信号,确定所述网卡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置有多个引脚,所述网卡上还包括接地触点;
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至少一个引脚与所述接地触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网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置有多个引脚,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连接至所述第一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中至少两个子线缆电连接。
11.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器、控制器、网卡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网卡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网卡上;
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器获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平信号,基于所述电平信号,确定所述网卡的第一类型,并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网卡进行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所述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的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上至少有一个引脚与所述智能网卡中的接地触点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均配置有多个引脚;
所述第一线缆中包括多个子线缆,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每个所述子线缆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所述多个引脚中的每一个一一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线缆中至少两个子线缆间导通设计。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网卡上还包括金手指,所述金手指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金手指与所述插槽连接,以使所述网卡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获取电能,并与所述控制器进行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配置有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所述BMC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网卡连接,其中,所述BMC用于从所述网卡上的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网卡的第二类型,以及将所述第二类型传输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对所述智能网卡上不同电源域的电源、时钟和复位的使能状态的时序进行配置,以及,在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网卡上PCIE总线的带宽和用于为所述网卡散热的风扇的转速的时序进行配置。
CN202211674352.6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Pending CN116155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4352.6A CN116155712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4352.6A CN116155712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5712A true CN116155712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5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4352.6A Pending CN116155712A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57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3265B (zh) 自动配置计算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sb)c型端口
CN102129274B (zh)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US10409753B2 (en) Adapter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PCIe expansion cards to PCIe component bays
US20170147526A1 (en) Service Redirect Over USB Type-C
US9141152B2 (en) Interface card mount
US7685329B1 (en) Detecting the presence and activity of a mass storage device
EP3035187A1 (en) Hard disk and management method
US11232061B2 (en) CompactFlash express (CFX) adapters
CN104054064B (zh) 基于接口耦合的灵活的端口配置
US20170109248A1 (en) Sharing bus port by multiple bus hosts
US94242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working mode of multi-processor system
CN107239372B (zh) 电子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881074B (zh) 电子系统、主机端装置及控制方法
US201501863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initiator/target orientation of a smart bridge
CN116155712A (zh) 一种网卡配置方法、网卡及计算设备
CN116539992A (zh) 存储设备在位稳定状态检测装置、方法、逻辑模块及介质
US11625354B2 (en) Circuit structure with automatic PCIe link configuration adjustment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468027B (zh) 监测器件地址管理方法及装置、基板管理控制器、设备
WO2022217018A1 (en) Multiprotocol usb adaptive charging
CN211426669U (zh) 一种监测电源线缆老化的装置
US10585833B1 (en) Flexible PCIe topology
JP2007094470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ホットプラグ処理方法
WO2024113767A1 (zh) 智能网卡的上电方法及上电装置
US20210286744A1 (en) Programmable input/output port
CN115422110B (zh) 电子设备和PCIE Switch芯片的端口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