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5675A -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5675A
CN116155675A CN202111398517.7A CN202111398517A CN116155675A CN 116155675 A CN116155675 A CN 116155675A CN 202111398517 A CN202111398517 A CN 202111398517A CN 116155675 A CN116155675 A CN 116155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tude modulation
quadrature amplitude
data
codebook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8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佳杰
王献斌
张华滋
李榕
王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85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56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6728 priority patent/WO20230880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5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5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8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当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一数据的部分数据或全部数据,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并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Description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 request,ARQ)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HARQ的主要步骤包括存储、请求重传和合并解调。接收端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请求发送端重传数据,接收端将重传的数据和之前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分集增益,减少了重传次数,进而减少了传输时延。
目前,软合并(chase combine,CC)的HARQ技术中,进行数据重传时发送完全相同的编码比特,且每次发送都使用相同的码本对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该技术的译码性能有待提高。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的HARQ技术中,可以利用加长的编码序列达到额外的长码增益,但是缺点也很多,例如,需要有长码的译码器,增加了复杂度;长码有限的时候,会转入CC重传;极化码(polar code,polar)的IR-HARQ构造复杂度极高,编译码有比特映射导致复杂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的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还可以由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可以理解为,第二数据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或第一数据中的全部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1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2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3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4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5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6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7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8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接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还可以由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侧的芯片或芯片系统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并对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进行联合解码,其中,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三数据可以与所述第二数据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9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210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1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2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3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4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5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6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设备中,该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7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8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9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10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11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312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1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2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第二设备中,该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3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4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5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6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7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8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9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410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获取输入信息和/或输出信息;该逻辑电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根据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或生成输出信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第一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设备通信的其他通信设备、第二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二设备通信的其他通信设备。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上述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发送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一数据的子集;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通过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重传数据,可以在编译码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降低数据接收的误码率、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交互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二维星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三维星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二维星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三维星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二维星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三维星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三维星座图。
图10至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
图18至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性能对比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系统(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窄带物联网系统(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系统(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宽带码分多址系统(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2000系统(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time division-synchronization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卫星通信、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者将来出现的新的通信系统等。
适用于本申请的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发送端,以及一个或多个接收端。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也可以通过可见光、激光、红外以及光纤等传输媒介来传输。
示例性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一个可以为终端设备,另一个可以为网络设备。示例性地,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可以为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终端可以是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以及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等。其中,用户设备包括车辆用户设备。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是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gNB或传输点(例如,TRP或TP),NR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例如基带单元(buildingbaseband unit,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或者部署在卫星上的网络设备,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的产品形态十分丰富。例如,在产品实现过程中,BBU可以与射频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RFU)集成在同一设备内,该设备通过线缆(例如但不限于馈线)连接至天线阵列。BBU还可以与RFU分离设置,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通过例如但不限于,通用公共射频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协议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RFU通常称为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其通过线缆连接至天线阵列。此外,RRU还可以与天线阵列集成在一起,例如,目前市场上的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unit,AAU)产品就采用了这种结构。
此外,BBU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个部分。例如,可以按照所处理业务的实时性将BBU进一步细分为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 unit,DU)。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更进一步的,部分物理层功能还可以从BBU或者DU中分离出来,集成在AAU中。
如图1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设备。基站向终端设备传输下行数据,下行数据采用信道编码进行编码,信道编码后的数据经过星座调制后传输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也可以采用信道编码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数据经过星座调制后传输给基站。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用于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重传。
在无线通信领域,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是一种将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 request,ARQ)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
HARQ的主要步骤包括存储、请求重传和合并解调。接收端在解码失败的情况下,保存接收到的数据,并请求发送端重传数据,接收端将重传的数据和之前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分集增益,减少了重传次数,进而减少了传输时延。
HARQ是将FEC与ARQ结合起来使用,称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基本原理如下:
(1)在接收端使用FEC技术纠正所有错误中能够纠正的那一部分。
(2)通过错误检测判断不能纠正错误的数据包,例如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效验不能纠正错误的数据包;
(3)向发送端请求重传带有相同信息的数据包,并和之前接收到的数据包合并,继续采用FEC技术纠正。
为了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对现有技术中的重传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一、软合并(chase combine,CC)技术
当第一次发送的数据解调产生的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1)译码后无法通过CRC校验时,启动HARQ。第二次发送完全相同的编码比特(bit),通过相同的调制后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独立解调,产生第二个接收LLR2,并和第一次发送的LLR1合并或相加得到LLRcc。将合并后的LLRcc送入FEC译码器中译码,并将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通过CRC校验,则该次传输结束。若还没有通过CRC校验或译码失败,则再次发送重传请求,一直到译码成功或达到最大的重传次数。
CC技术的优点是系统简单容易实现,对FEC没有增加额外的复杂度,缺点是译码性能相对于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的HARQ有一定的差距,接收正确率较低,因此,译码性能有待提高。
IR-HARQ技术除了可以使系统获得3dB的发送能量增益,还可以获得增量发送bit和原始bit联合译码的一个长码增益。
二、增量冗余技术
1、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的增量冗余技术
LDPC会以母码码率编码,然后再以系统允许的码率做第一次发送(速率匹配)。在接收端将接收信息解调成LLR1进行译码。如果译码不成功,则启动IR-HARQ,将母码中第一次未发送的校验信息以增量的方式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将接收信息解调成LLR2,LLR2和LLR1组成LLRir,应理解,这里不是和CC一样的软合并,软合并的时候LLRcc中数据的数量和LLR1中数据的数量是一样的,LLRir中数据的数量是LLR2和LLR1中数据的数量的数量和。LLRir做长码译码,如果译码成功,则完成译码;如果译码失败,则进行下一次增量冗余重传,继续发送未发送的校验信息。所有的校验信息都发送完毕后,如果还没有译码成功,可以进行新一轮的重传,则转入CC重传,一直到译码成功或者达到最大的重传次数。
2、极化码(polar code,polar)的增量冗余技术
polar的冗余重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polar码本身是根据码率来调整编码结构的。以目前商用的polar码数据信道进行HARQ传输的方案来做例子,例如绿牙系统,polar码如果码率低于7/16,则不采用增量冗余的方法进行重传,而采用CC-HARQ;如果码率高于7/16,则采用IR-HARQ。polar的IR-HARQ是在原来的母码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一个新的是初传信息两倍长的且能兼容初传信息的新构造,然后将新构造中额外增加的编码bit发送。在接收端,将初传LLR1和重传的LLR2组成新的LLRir译码。如果IR-HARQ一次译码后还是失败则转入CC重传。
IR-HARQ技术可以利用长的编码序列达到额外的长码增益,但是缺点也很多,例如,需要有长码的译码器,增加了复杂度;长码有限的时候,会转入CC重传;polar码的IR-HARQ构造复杂度极高,编译码有比特映射导致复杂度较高。
HARQ是无线通信领域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CC-HARQ/IR-HARQ一直是最重要的两种HARQ方法,但是CC-HARQ的性能相对较差,IR-HARQ复杂度又比较高。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该方法的编译码复杂度较低,且能够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如图2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交互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第二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第一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为基站;或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为基站;或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为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210,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QAM)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需要发送的编码后的所有数据。应理解,对第一数据调制后的数据可以称为“调制后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调制前的数据。
可选的,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第一数据也可以为多次编码后的数据。具体地,该第一设备可以多次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该第一数据。该第一设备也可以分多次将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该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二设备,换言之,第一设备可以每次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直到该第一数据中的所有数据都发送完毕。
示例性地,第一数据是多次发送的数据。第一设备可以采用CC技术向第二设备多次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第一设备也可以采用LDPC的增量冗余技术,向第二设备多次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部分第一数据,直到第一数据中的所有数据全部发送完毕。
示例性地,第一数据是多次发送的数据,且第一数据是多次编码后的数据。第一设备可以采用polar的增量冗余技术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220,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并对该第一数据进行解调和译码。当该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该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反馈否定确认(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消息或其他消息,以指示解码失败。当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成功时,该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反馈肯定确认(acknowledgement或positive acknowledgement)消息,以指示解码成功。
230,当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是第一数据的子集,换言之,该第二数据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该第二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全部数据。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但是,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相同。应理解,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理解为一种映射方式,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形成星座图。若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相同,则相当于是CC重传,第二设备的接收正确率比较低。
可选的,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可以理解为,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上的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其中,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可以等于2,也可以等于3,也可以等于4,还可以等于5,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第一阈值的是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确定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可根据如下公式(1)确定: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1
其中,m为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i表示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j为0至2m-1的整数;P[j]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2
的出现概率,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3
是均匀分布的,则P[j]=1/2m
示例性地,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等于2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4
其中,Δ2是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具体地,Δ2的确定方法如公式(2)所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5
其中,i表示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例如,i等于1时,Δ2可以表示为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i等于2时,Δ2可以表示为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P[j]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6
的出现概率,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7
是均匀分布的,则P[j]=1/4。应理解,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8
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确定出该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9
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10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该第一阈值还可以为其他值;例如,假设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0911
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
该第一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2
其中,min函数表示两者取较小值。
示例性地,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等于3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3
其中,Δ3是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具体地,Δ3的确定方法如公式(3)所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4
其中,i表示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例如,i等于1时,Δ3可以表示为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i等于2时,Δ3可以表示为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P[j]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5
的出现概率,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6
是均匀分布的,则P[j]=1/8。应理解,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7
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确定出该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8
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9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该第一阈值还可以为其他值;例如,假设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0
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1
该第一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2
其中,min函数表示三者取较小值。/>
示例性地,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等于4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3
其中,Δ4是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具体地,Δ4的确定方法如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4
其中,i表示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例如,i等于1时,Δ4可以表示为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i等于2时,Δ4可以表示为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P[j]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5
的出现概率,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6
是均匀分布的,则P[j]=1/16。应理解,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7
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确定出该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8
若/>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19
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该第一阈值还可以为其他值;例如,假设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20
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21
该第一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022
其中,min函数表示两者取较小值。
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等于5时,第一阈值的计算方法与上述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240,当该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译码失败时,该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
250,第二设备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具体的,第二设备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合并后再解码。
可选的,当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和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该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是第一数据的子集,换言之,该第三数据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该第三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全部数据。第三数据可以和第二数据相同,第三数据也可以和第二数据不同。对应地,当第二设备对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和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第二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并对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其中,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例如,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都不同;又例如,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相同、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又例如,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相同、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除此之外,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该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示例性地,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11
示例性地,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12
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13
示例性地,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14
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且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第二阈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15
当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QAM等级等于5时,第二阈值的计算方法与上述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发送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第二数据是第一数据的子集;第二设备可以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通过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重传数据,可以在编译码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降低数据接收的误码率、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为了达到多次传输同一信号差异化最大的目的,将QAM符号拆成I和Q两路信号,每路含有m比特(bit)。例如,QAM等级等于2的QAM16,每路信号含有2个bit;QAM等级等于3的QAM64,每路信号含有3个bit;QAM等级等于4的QAM256,每路信号含有4个bit;QAM等级等于5的QAM1024,每路信号含有5个bit。
假设待发送的数据的最大编码母码长度为N,有K个bit的数据合集A={a0,a1,a2…aK-1},对该数据合集编码后的编码合集为B={b0,b1,b2…bN-1},交织以后为{b'0,b'1,b'2…b'N-1}。根据QAM等级m,将{b'0,b'1,b'2…b'N-1}分割成{B0,B1,B2…BN/m-1},其中,Bi={b'i×m,b'i×m+1,b'i×m+2…b'i×m+m-1},i∈{0,1,…,N/m-1};每次将Bi中的m个bit组成一个十进制的数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
最后利用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对该十进制的数进行映射并发送,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2
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组合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3
其中,m表示QAM等级,上标x表示发送第x数据时采用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例如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第一数据可以分多次发送,第二数据也可以分多次发送,但是第x数据里的数据都使用同一个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当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组合用完以后,可以重复第一次发送时采用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以此类推。
实现方式一:
以QAM等级等于4的QAM256码本为例,在QAM256的调制下,最多支持三个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则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组合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4
例如: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5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6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7
很显然,第一次映射为格雷映射,第二次和第三次映射不是。因为要保证第一次传输的性能最大化,所以牺牲第二次和第三次的传输性能。
以第一数据的数据合集为上述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8
为例。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9
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0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1
Ci是取值为[0~15]的十进制数。例如,当Ci等于0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15;当Ci等于1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13;当Ci等于2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9。
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2
当第二设备对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3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4
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可以是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当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是相同的数据时,Bi被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5
乘以Δ4
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6
当第二设备对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7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和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8
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19
调制后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可以是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第三数据与第二数据也可以是相同的数据。当第三数据与第一数据是相同的数据时,Bi被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20
乘以Δ4。可选的,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还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21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222
构造一个虚拟的二维坐标图,横坐标为第一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纵坐标为第二次发送的符号幅值,两次发送的幅值可以形成二维星座图上的星座点。如图3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二维星座图。若第一设备只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
发送一次,则就是X轴上的点,因此,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2×Δ4,Δ4是/>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
的归一化幅值系数。若两次都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3
发送,即CC重传,则X=Y,则Ci取[0~15]会构成图3中的一条直线,因此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4
也就是距离只扩大了/>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5
倍,刚好是3dB增益。
本申请中,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6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7
调制发送,两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8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9
Ci取[0~15],则会构成图3中16个星座点。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0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1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2
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3
该实现方式可以使二维星座图上相邻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扩大将近三倍,因此,数据联合调制下可以降低数据接收的误码率、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构造一个虚拟的三维坐标图,第一维坐标X用于表示第一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第二维坐标Y用于表示第二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第三维坐标Z用于表示第三次发送的符号幅值。三次发送的幅值形成三维星座图上的星座点。如图4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三维星座图,图4(a)是X、Y平面的投影,图4(b)是X、Z平面的投影。若第一设备三次发送都使用相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Ci取[0~15],则会构成图4中的一条直线,因此,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4
相对只发送一次来说,星座点之间的距离只扩大了/>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5
倍,则是4.77dB增益。
本申请中,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6
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7
发送,第三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8
发送,三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19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0
Ci取[0~15],则会构成图4中16个星座点。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1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2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3
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4
距离扩大了3.3倍,相对初传(第一次发送)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扩大了5.75倍。因此,数据联合调制下可以降低数据接收的误码率、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实现方式二:
以QAM等级等于2的QAM16码本为例,在QAM16的调制下,可支持三个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则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组合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5
例如: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6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7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8
以第一数据的数据合集为上述A={a0,a1,a2…aK-1}为例。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29
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30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31
Ci是取值为[0~3]的十进制数。例如,当Ci等于0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3;当Ci等于1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1;当Ci等于2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3。
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32
当第二设备对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33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334
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可以是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当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是相同的数据时,Bi被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
乘以Δ2
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
当第二设备对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和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4
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5
调制后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可以是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第三数据与第二数据也可以是相同的数据。当第三数据与第一数据是相同的数据时,Bi被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6
乘以Δ2。可选的,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还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7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8
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还可以为QAM等级等于1的QAM码本。
构造一个虚拟的二维坐标图,横坐标为第一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纵坐标为第二次发送的符号幅值,两次发送的幅值可以形成二维星座图上的星座点。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9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0
调制发送,/>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1
落在X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2
落在Y轴,两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3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4
Ci取[0~3],则会在(X,Y)平面上形成4个星座点。如图5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二维星座图。若第一设备只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5
发送一次,则就是X轴上的点,因此,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2×Δ2,Δ2可以是/>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6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7
的归一化幅值系数。若两次都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8
发送,即CC重传,则X=Y,则Ci取[0~3]会构成图5中的一条直线,因此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19
也就是距离只扩大了/>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0
倍。
{(3×Δx,1×Δy),(1×Δx,-3×Δy),(-1×Δx,1×Δy),(-3×Δx,-1×Δy)}称为(X,Y)平面上的基本点。需要注意的是,镜像所形成的星座的点写成码本效果和基本点所构成的码本,效果一致。本申请中,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1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2
调制发送,两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3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4
Ci取[0~3],则会构成图5中4个星座点。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5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6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7
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8
构造一个虚拟的三维坐标图,第一维坐标X用于表示第一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第二维坐标Y用于表示第二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第三维坐标Z用于表示第三次发送的符号幅值。三次发送的幅值形成三维星座图上的星座点。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29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0
调制发送,第三次利用QAM等级等于1的QAM码本/>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1
调制发送;/>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2
落在X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3
落在Y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4
落在Z轴。三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5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6
Ci取[0~3],则会构成三维空间中的4个星座点。如图6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三维星座图,图6(a)是X、Y平面的投影,图6(b)是X、Z平面的投影。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7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8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39
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40
实现方式三:
以QAM等级等于3的QAM64码本为例,在QAM64的调制下,可支持三个不同的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则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组合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41
例如: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42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43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444
以第一数据的数据合集为上述A={a0,a1,a2…aK-1}为例。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
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
Ci是取值为[0~7]的十进制数。例如,当Ci等于0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7;当Ci等于1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5;当Ci等于2时,Bi被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等于1。
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
当第二设备对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5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6
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可以是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当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是相同的数据时,Bi被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7
乘以Δ3
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8
当第二设备对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9
调制后的第一数据和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0
调制后的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第一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1
调制后的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可以是与第一数据相同的数据、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第三数据与第二数据也可以是相同的数据。当第三数据与第一数据是相同的数据时,Bi被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发送时的发送值可以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2
乘以Δ3。可选的,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还可以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3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4
构造一个虚拟的二维坐标图,横坐标为第一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纵坐标为第二次发送的符号幅值,两次发送的幅值可以形成二维星座图上的星座点。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5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6
调制发送,/>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7
落在X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8
落在Y轴,两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19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0
Ci取[0~7],则会在(X,Y)平面上形成8个星座点。如图7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二维星座图。若第一设备只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1
发送一次,则就是X轴上的点,因此,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2×Δ3,Δ3可以是/>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2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3
的归一化幅值系数。若两次都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4
发送,即CC重传,则X=Y,则Ci取[0~7]会构成图7中的一条直线,因此相邻最近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5
也就是距离只扩大了/>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6
倍。
{(7×Δx,3×Δy),(5×Δx,-7×Δy),(3×Δx,-1×Δy),(1×Δx,5×Δy),(-1×Δx,-5×Δy),(-3×Δx,1×Δy),(-5×Δx,7×Δy),(-7×Δx,-3×Δy)}称为(X,Y)平面上的基本点。需要注意的是,基本点的X轴对称镜像,Y轴对称镜像,X、Y轴对称镜像QAM64的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7
码本组合。本申请中,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8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29
调制发送,两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0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1
Ci取[0~7],则会构成图7中8个星座点。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2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3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4
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5
构造一个虚拟的三维坐标图,第一维坐标X用于表示第一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第二维坐标Y用于表示第二次发送的符号幅值,第三维坐标Z用于表示第三次发送的符号幅值。三次发送的幅值形成三维星座图上的星座点。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6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7
调制发送,第三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8
调制发送;/>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39
落在X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0
落在Y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1
落在Z轴。三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2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3
Ci取[0~7],则会构成三维空间中的8个星座点。如图8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三维星座图,图8(a)是X、Y平面的投影,图8(b)是X、Z平面的投影。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4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5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6
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547
若第一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
调制发送,第二次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2
调制发送,第三次利用QAM等级等于2的QAM码本/>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3
调制发送;/>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4
落在X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5
落在Y轴,/>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6
落在Z轴。三次发送的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7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8
Ci取[0~7],则会构成三维空间中的8个星座点。如图9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三维星座图,图9(a)是X、Y平面的投影,图9(b)是X、Z平面的投影。可以看出图9(b)中的8个星座点分布在4条和X轴平行的线上,因此,每条和X轴平行的线上的两个星座点的Z轴坐标是一样的。可以计算出,相邻最近两星座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9
即/>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0
和/>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1
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2
下面对分别采用CC技术、LDPC的增量冗余技术以及polar的增量冗余技术进行数据重传的传输性能进行对比介绍。
一、以QAM等级等于2的QAM16码本为例,码本组合为上述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3
如图10所示,出示了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误包率(block error rate,BLER)与符号信噪比(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不同的发送方式包括只发送第一数据/只对第一数据译码、CC-HARQ、IR-HARQ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其中,重传长度=初传长度,即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2048、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由图10可以看出,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最低。
如图11所示,出示了另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实线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第二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23
调制发送;点虚线表示CC-HARQ;虚线表示Polar码IR-HARQ。其中,重传长度E1=初传长度E0*1/8*{1,2,3,4,5},即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1/8*{1,2,3,4,5};以第一数据的长度等于2048、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由图11可以看出,当E1相同时,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与Polar码IR-HARQ的符号信噪比最为接近。
如图12所示,出示了另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实线表示第二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4
调制发送,第三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5
调制发送(即CC-HARQ);点虚线表示CC-HARQ,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的调制码本全部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6
虚线表示第一数据第二部分的发送采用Polar码IR-HARQ,第二数据的发送采用CC-HARQ,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全部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7
粗虚线表示第一数据第二部分的发送采用Polar码IR-HARQ,第二数据采用本申请重传方案,第一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8
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19
粗实线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第一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20
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21
第三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622
其中,第二数据的长度E1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初传长度E0),第三数据的长度E2=初传长度E0*1/4*{1,2,3,4},也就是会有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数据的比特经历三次发送;以第一数据的长度等于2048、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从图12可以看出,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最低。
应理解,不存在IR-HARQ的时候,初传是第一数据,重传是第二数据,再重传是第三数据。如果存在IR-HARQ,初传和重传应该理解为共同构成第一数据,再重传的数据是第二数据。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降低编译码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二、以QAM等级等于3的QAM64码本为例,码本组合为上述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
如图13所示,出示了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不同的发送方式包括只发送第一数据/只对第一数据译码、CC-HARQ、IR-HARQ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以第一数据的长度等于3072、信息长等于1544,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2316为例。由图13可以看出,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与IR-HARQ的符号信噪比最为接近。
如图14所示,出示了另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粗实线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第一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2
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3
第三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4
粗虚线表示第一数据第二部分的发送采用Polar码IR-HARQ,第二数据采用本申请重传方案,第一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5
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6
其中,第二数据的长度E1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初传长度E0),第三数据的长度E2=初传长度E0*1/4*{0,1,2,3,4},也就是会有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一数据的比特经历三次发送;以第一数据的长度等于3072、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从图14可以看出,当E2相同时,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最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降低编译码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三、以QAM等级等于4的QAM256码本为例,码本组合为上述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7
如图15所示,出示了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不同的发送方式包括只发送第一数据/只对第一数据译码、CC-HARQ、IR-HARQ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其中,重传长度=初传长度,即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2048、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由图13可以看出,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最低。
如图16所示,出示了另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实线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第二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8
调制发送;点虚线表示CC-HARQ;虚线表示Polar码IR-HARQ。其中,重传长度E1=初传长度E0*1/8*{1,2,3,4,5},即第二数据的长度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1/8*{1,2,3,4,5};以第一数据的长度等于2048、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由图16可以看出,当E1相同时,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最低。
如图17所示,出示了另一种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BLER与EsN0之间的关系图,横坐标为EsN0,纵坐标为BLER。粗实线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重传方案,第一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9
调制发送,第二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0
调制发送,第三数据利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1
调制发送;点虚线表示CC-HARQ,调制码本全部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2
虚线表示第一数据第二部分的发送采用Polar码IR-HARQ,第二数据的发送采用CC-HARQ,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全部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3
粗虚线表示第一数据第二部分的发送采用Polar码IR-HARQ,第二数据采用本申请重传方案,第一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4
第二数据的调制码本使用/>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715
其中,第二数据的长度E1等于第一数据的长度(初传长度E0),第三数据的长度E2=初传长度E0*1/4*{1,2,3,4};以第一数据的长度等于2048、信息长等于1544为例。从图17可以看出,当E1和E2相同时,在误码率较低的情况下,例如误码率小于10-2,本方案的符号信噪比最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降低编译码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数据接收的正确率。
如图18至图20所示,出示了不同数据发送方式对应的性能对比图,图中圆圈表示初传的性能,星号表示CC-HARQ的性能,方块表示本方案的性能,菱形表示LDPC长码IR-HARQ的性能。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译码性能接近或者超过长码IR-HARQ,但是复杂度非常低,远低于译一个IR-HARQ组成的长码的复杂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21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21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该通信装置2100包括:
收发单元2110,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2110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110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可选的,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1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2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3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4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5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6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7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88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22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22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该通信装置2200包括:
收发单元221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2210还用于,当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处理单元2220,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2210还用于:当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可选的,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1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2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3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4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5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6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7
或/>
Figure BDA0003364316690000198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2300,如图23所示,出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设备2300的示意性框图。
该通信设备2300包括:处理器2310、存储器2320和通信接口2330;
存储器2320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2310通过通信接口2330与存储器2320耦合,处理器2310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2320中的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该通信设备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
上述的处理器231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获取输入信息和/或输出信息;该逻辑电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根据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或生成输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芯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号“第一”、“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为了区分不同的设备,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另外,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可以表示“一个”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A、B和C中,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单独存在C、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A和C,同时存在C和B,同时存在A和B和C,这七种情况。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2.一种数据接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11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12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13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21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22
或/>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23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24
或/>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一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当对利用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所述第一数据解码失败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利用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进行联合解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二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当所述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联合解码失败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利用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调制后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是所述第一数据的子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与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形成的三维星座图的星座点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26
其中,Δ2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1
Δ3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一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2
Δ4是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或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归一化幅值系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2、所述第三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1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3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3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4
或/>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5
当所述第一正交振幅调制码本和所述第二正交振幅调制码本的正交振幅调制等级等于4时,所述第二阈值等于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6
或/>
Figure FDA0003364316680000037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数据是单次发送的数据或多次发送的数据。
1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和逻辑电路;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获取输入信息和/或输出信息;
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根据所述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和/或生成所述输出信息。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111398517.7A 2021-11-19 2021-11-19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155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517.7A CN116155675A (zh) 2021-11-19 2021-11-19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22/126728 WO2023088032A1 (zh) 2021-11-19 2022-10-21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517.7A CN116155675A (zh) 2021-11-19 2021-11-19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5675A true CN116155675A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39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8517.7A Pending CN116155675A (zh) 2021-11-19 2021-11-19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5675A (zh)
WO (1) WO202308803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26501B1 (en) * 2016-03-31 2020-02-19 Intel I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10263660B2 (en) * 2016-08-11 2019-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on of SCMA codebooks
US11252603B2 (en) * 2018-10-09 2022-02-1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Retransmission schemes based on LLR combining in WLAN
US20200389348A1 (en) * 2020-01-07 2020-12-10 Allen LeRoy Limberg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ng Dual-Mapped QAM Signals With Labeling Diversity To Benefit Bit-Reliability Averag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88032A1 (zh)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411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R-HARQ) re-transmission
CN112073160B (zh) 通信系统中冗余版本的设计方案
US11664934B2 (en) Adaptive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19515588A (ja) 進化型外部符号化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887050B2 (en) Downlink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down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20220123862A1 (en) Polar code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636879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99783B (zh) 处理以毁损信息辅助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
US1169543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30336273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3092209A1 (fr)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WO2020119656A1 (zh) 一种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169824B (zh) 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155675A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022516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16393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JP5119413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US20230208555A1 (en) Permutated extension and shorten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11936476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JP7222458B2 (ja) Polar Polar符号を利用して符号化および復号化を行う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2261984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5001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復号化方法
WO2018126442A1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Lin et al. Improving wireless packet throughput using hybrid-II ARQ and physical layer side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