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1075B -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1075B
CN116151075B CN202310143537.2A CN202310143537A CN116151075B CN 116151075 B CN116151075 B CN 116151075B CN 202310143537 A CN202310143537 A CN 202310143537A CN 116151075 B CN116151075 B CN 116151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bim model
data
dimensional
noise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35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51075A (zh
Inventor
张继勇
褚丽晶
陈克坚
李红宝
张腾
王长印
刘演志
曾向前
陈宜健
王述昕
何玲姗
周雯
夏元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1435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1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1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1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51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1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0Noise analysis or noise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信息;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获取所述噪声检测网络检测到的噪声数据;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用BIM模型模拟待评估噪声地点的实际地形,再进行全面的噪声评估运算分析,从而计算得到更接近当地实际的噪声源数据,提高噪声评估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声污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高分贝、长时间的噪声会损伤人的听力,降低记忆力,增大内分泌失调及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短时的噪声也会干扰正常休息,引起人的烦躁、疲劳,情绪异常等等。因此噪声评估对于研究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有技术中,噪声评估时直接对采集到的噪声数据利用声音传播的原理公式进行分析运算,其中的重点是对噪声衰减的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以得到相关的噪声源数据,但是在噪声衰减的运算过程中用于计算的数据不够全面,从而使得其噪声运算的评估数值容易超出实际噪声量,从而噪声评估方法中的数据评估精度不够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通过对建模得到的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后,得到BIM模型,并基于此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以实现噪声评估,从而能够得到更精准的噪声评估数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信息素和地形图;
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
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
获取所述噪声检测网络检测到的噪声数据;
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
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多个标准模块文件,构建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编码,并设置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宽高系数;对所述地形图进行系数计算,得到地形图系数,并根据所述地形图系数,查找得到满足预设的系数条件的宽高系数;调用与查找到的宽高系数对应的标准模块文件的编码,将调用编码得到的标准模块文件作为构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数值,将所述建筑数值与所述信息素进行数值偏差计算,得到偏差值,并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符合度;若是,则将所述建筑模型保存为BIM模型;若否,则根据所述偏差值生成差别项目文件,使用所述差别项目文件重新设置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宽高系数,直至重新计算得到的偏差值满足所述符合度。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具体包括:对所述地形图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分区网格,并获取所述分区网格两两之间的交错点坐标;判断所述交错点坐标是否满足预设的检测点安放条件;其中,所述检测点安放条件包括安放密度标准值、市政噪声范围标准值和安放指标标准值;若是,则在所述交错点坐标处设置噪声检测网络中的噪声检测点;若否,则对所述交错点坐标进行坐标偏移,直至偏移后的交错点坐标满足所述检测点安放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噪声源数据包括噪声源坐标、噪声源性质和噪声源源强。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具体包括:将所述噪声数据中的噪声频率、噪声强度和噪声检测点坐标输入至所述GIS数据库,采用所述GIS数据库计算得到所述噪声源坐标;采用所述GIS数据库对所述噪声检测点坐标和所述噪声源坐标进行计算,得到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计算得到所述噪声源性质和所述噪声源源强;其中,所述噪声源性质包括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的衰减因素,采用所述BIM模型进行路径拟态分析,得到声波传播条件;其中,所述衰减因素包括几何发散因素、大气吸收因素、地面效应因素和屏障屏蔽因素;根据所述声波传播条件和所述噪声源源强,计算得到噪声衰减量;将所述噪声数据、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衰减量输入至所述BIM模型,得到噪声三维网络。
进一步的,还包括:根据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衰减量,计算得到与所述噪声源对应的噪声线路;将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线路输入至所述BIM模型;通过所述BIM模型对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线路进行可视化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地形图通过arcgis pro平台获取,所述GIS数据库和所述arcgispro平台在预设的CIM平台上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步骤。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信息素和地形图;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获取所述噪声检测网络检测到的噪声数据;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用BIM模型模拟待评估噪声地点的实际地形,再进行全面的噪声评估运算分析,从而计算得到更接近当地实际的噪声源数据,提高噪声评估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噪声检测网络的建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噪声检测网络中噪声检测点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建立噪声三维网络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中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渲染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至S6,具体如下:
S1,获取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信息素和地形图;
S2,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
具体的,BIM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具体包括:获取多个标准模块文件,构建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编码,并设置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宽高系数;对所述地形图进行系数计算,得到地形图系数,并根据所述地形图系数,查找得到满足预设的系数条件的宽高系数;调用与查找到的宽高系数对应的标准模块文件的编码,将调用编码得到的标准模块文件作为构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数值,将所述建筑数值与所述信息素进行数值偏差计算,得到偏差值,并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符合度;若是,则将所述建筑模型保存为BIM模型;若否,则根据所述偏差值生成差别项目文件,使用所述差别项目文件重新设置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宽高系数,直至重新计算得到的偏差值满足所述符合度。
示例性的,参见图2,在导入数据之后,建立空间上的建筑模型,并对建筑模型利用导入的信息素进行校对,校对的过程具体是:在对信息素和建筑模型的文件数据进行偏差值运算后,得到偏差值并判断运算得到的偏差值是否满足符合度,若满足则将建筑模型保存为BIM模型,若不满足则根据偏差值与符合度之间的差异来生成差别项目文件,再利用差别项目文件来对标准模块文件的宽高系数进行重新设置,直至重新计算得到的偏差值满足所述符合度。
S3,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具体包括:对所述地形图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分区网格,并获取所述分区网格两两之间的交错点坐标;判断所述交错点坐标是否满足预设的检测点安放条件;其中,所述检测点安放条件包括安放密度标准值、市政噪声范围标准值和安放指标标准值;若是,则在所述交错点坐标处设置噪声检测网络中的噪声检测点;若否,则对所述交错点坐标进行坐标偏移,直至偏移后的交错点坐标满足所述检测点安放条件。
示例性的,参见图3,地形图的相关数据为GIS地形文件,对其进行网格化分区后得到若干个分区网格,再确立不同分区网格两两之间的交错点,判断上述交错点的坐标是否符合检测点安放条件,其中,通过判断安放指标、市政噪声范围和安放密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值,来作为上述检测点安放条件的判断标准,当不符合检测点安放条件时,对交错点的坐标实施坐标点偏移,直至偏移后的交错点坐标满足条件。
示例性的,参见图4,噪声检测网络中的噪声检测点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噪声监测器、微程序控制器、扩频无线模块、噪音探头、运算放大器和NRF24L01通讯模块,且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上述噪声检测点用以检测环境中的噪声,并对检测到的噪声进行信号处理得到噪声数据。
S4,获取所述噪声检测网络检测到的噪声数据;
S5,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
具体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GIS,地理信息系统)。
优选地,所述噪声源数据包括噪声源坐标、噪声源性质和噪声源源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具体包括:将所述噪声数据中的噪声频率、噪声强度和噪声检测点坐标输入至所述GIS数据库,采用所述GIS数据库计算得到所述噪声源坐标;采用所述GIS数据库对所述噪声检测点坐标和所述噪声源坐标进行计算,得到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计算得到所述噪声源性质和所述噪声源源强;其中,所述噪声源性质包括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
S6,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具体包括:根据预设的衰减因素,采用所述BIM模型进行路径拟态分析,得到声波传播条件;其中,所述衰减因素包括几何发散因素、大气吸收因素、地面效应因素和屏障屏蔽因素;根据所述声波传播条件和所述噪声源源强,计算得到噪声衰减量;将所述噪声数据、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衰减量输入至所述BIM模型,得到噪声三维网络。
示例性的,参见图5,建立噪声三维网络时,首先利用噪声源数据和噪声数据获取噪声源坐标和检测点安放坐标,再分别获取得到声波传播条件和声源源强,最后对声波传播条件和噪声源源强进行计算得到噪声源衰减量;
其中,声波传播条件的获取过程如下:在BIM模型中根据衰减因素(几何发散、大气吸收、地面效应和屏障屏蔽)进行路径拟态分析,得到声波传播条件;本实施例通过BIM模型进行相应数据的分析,以分析得到更精准、更贴合实际地形的声波传播条件,从而使得后续计算得到的噪声源衰减量更精准。
其中,声源源强的获取过程如下:对噪声检测点坐标和噪声源坐标进行计算,得到距离,再根据距离进行运算,判断距离与噪声源本体的比例关系,以实现对噪声源的简化,得到噪声源性质(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和噪声源源强,例如,当噪声源本体的尺寸远小于距离时,可将噪声源简化为点声源。
优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衰减量,计算得到与所述噪声源对应的噪声线路;将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线路输入至所述BIM模型;通过所述BIM模型对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线路进行可视化显示。
示例性的,参见图6,将噪声评估结果通过BIM模型进行可视化渲染,以实现噪声源数据和噪声线路的可视化显示。
优选地,所述地形图通过arcgis pro平台获取,所述GIS数据库和所述arcgis pro平台在预设的CIM平台上运行。
具体的,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至S6。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信息素和地形图;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获取所述噪声检测网络检测到的噪声数据;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用BIM模型模拟待评估噪声地点的实际地形,再进行全面的噪声评估运算分析,从而计算得到更接近当地实际的噪声源数据,提高噪声评估的精准度。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础信息;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信息素和地形图;
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
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
获取所述噪声检测网络检测到的噪声数据;
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
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图进行建模,得到建筑模型,并利用所述信息素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校对,得到BIM模型,具体包括:
获取多个标准模块文件,构建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编码,并设置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宽高系数;
对所述地形图进行系数计算,得到地形图系数,并根据所述地形图系数,查找得到满足预设的系数条件的宽高系数;
调用与查找到的宽高系数对应的标准模块文件的编码,将调用编码得到的标准模块文件作为构件进行建模,得到所述建筑模型;
获取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数值,将所述建筑数值与所述信息素进行数值偏差计算,得到偏差值,并判断所述偏差值是否满足预设的符合度;
若是,则将所述建筑模型保存为BIM模型;
若否,则根据所述偏差值生成差别项目文件,使用所述差别项目文件重新设置与各个标准模块文件一一对应的宽高系数,直至重新计算得到的偏差值满足所述符合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形图建立噪声检测网络,具体包括:
对所述地形图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分区网格,并获取所述分区网格两两之间的交错点坐标;
判断所述交错点坐标是否满足预设的检测点安放条件;其中,所述检测点安放条件包括安放密度标准值、市政噪声范围标准值和安放指标标准值;
若是,则在所述交错点坐标处设置噪声检测网络中的噪声检测点;
若否,则对所述交错点坐标进行坐标偏移,直至偏移后的交错点坐标满足所述检测点安放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源数据包括噪声源坐标、噪声源性质和噪声源源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噪声数据输入至预设的GIS数据库,得到所述GIS数据库输出的噪声源数据,具体包括:
将所述噪声数据中的噪声频率、噪声强度和噪声检测点坐标输入至所述GIS数据库,采用所述GIS数据库计算得到所述噪声源坐标;
采用所述GIS数据库对所述噪声检测点坐标和所述噪声源坐标进行计算,得到距离,并根据所述距离计算得到所述噪声源性质和所述噪声源源强;其中,所述噪声源性质包括点声源、线声源和面声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BIM模型、所述噪声数据和所述噪声源数据计算得到噪声三维网络,并采用所述噪声三维网络进行噪声评估,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的衰减因素,采用所述BIM模型进行路径拟态分析,得到声波传播条件;其中,所述衰减因素包括几何发散因素、大气吸收因素、地面效应因素和屏障屏蔽因素;
根据所述声波传播条件和所述噪声源源强,计算得到噪声衰减量;
将所述噪声数据、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衰减量输入至所述BIM模型,得到噪声三维网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衰减量,计算得到与所述噪声源对应的噪声线路;
将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线路输入至所述BIM模型;
通过所述BIM模型对所述噪声源数据和所述噪声线路进行可视化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图通过arcgis pro平台获取,所述GIS数据库和所述arcgis pro平台在预设的CIM平台上运行。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
CN202310143537.2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6151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3537.2A CN116151075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3537.2A CN116151075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1075A CN116151075A (zh) 2023-05-23
CN116151075B true CN116151075B (zh) 2023-09-12

Family

ID=86359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3537.2A Active CN116151075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107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1384A (zh) * 2021-11-25 2022-02-08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道路噪声可视化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1384A (zh) * 2021-11-25 2022-02-08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bim和gis的道路噪声可视化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framework for 3D traffic noise mapping using data from BIM and GIS integration;Deng Y etc.;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第12卷(第10期);1267-12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1075A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mond et al. A study of the accuracy of mobile technology for measuring urban noise pollution in large scale participatory sensing campaigns
Höhle et al. Accuracy assessment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by means of robust statistical methods
Iervolino et al. Engineering design earthquakes from multimodal hazard disaggregation
CN113769519B (zh) 一种建筑工地的智能降尘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1119947A1 (zh) 一种桥梁损伤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US826589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a probe tip
CN112102433B (zh) 空气污染物垂直分布图绘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9629A (zh)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路安全风险分析判断评估方法
US200402109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nalyzing and modifying cable television signal leak information
WO2022249507A1 (ja) 単木モデ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単木モデリング方法
CN112581091A (zh) 公共服务设施的量化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342401A1 (en) Correcting device error radius estimates in positioning systems
US20120154398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implicit hidden features of phenomena which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point distribution in a space
CN116151075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三维噪声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
Wong et al. Using geometry-based metrics as part of fitness-for-purpose evaluations of 3D city models
CN111679600B (zh) 控制系统的比较方法、控制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39567A (zh) 一种汽车碰撞假人模型缩放方法
CN114201875A (zh) 变压器多声源噪声等效模型的确定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Stupariu Discrete curvatures of triangle meshes: From approximation of smooth surfaces to digital terrain data
US972341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metric for sound system evaluation
CN113298345A (zh) 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468784A (zh) 桥梁非平稳非高斯随机风场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Xue et al. Surface area calculation for DEM-based terrain model
CN111768124A (zh) 一种测试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90039213A (ko) 태풍 시뮬레이션 방법 및 그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