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3145A -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3145A
CN116133145A CN202111319370.8A CN202111319370A CN116133145A CN 116133145 A CN116133145 A CN 116133145A CN 202111319370 A CN202111319370 A CN 202111319370A CN 116133145 A CN116133145 A CN 116133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frequency offset
terminal
reference point
off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93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然
徐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93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331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3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31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Description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协议规定了终端和基站支持的带宽,例如:5MHz,10MHz,20MHz等。不同终端支持的带宽不同,为了让所有的终端能够成功接入网络,网络需要在空闲态配置或传输一个所有终端都支持的带宽,例如所有终端都支持5MHz,及时有终端支持8MHz,也必须采用5MHz带宽进行接入。
对于支持不同带宽的终端,目前网络只能在空闲态配置所有终端支持的最小带宽,包括下行的接收和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的发送,尤其是随着运营商频率划分的不规则以及频率重耕的不规则,例如一些7MHz或8MHz带宽的出现,但是根据现有技术,在空闲态所有终端都在一个固定的最小带宽内接收发送,否则将导致部分现存终端无法成功接入小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组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同步信号块(SSB,SS Block)重叠的资源块(RB,ResourceBlock)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组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部分带宽(BWP,Bandwidth Part)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组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包括:
确定终端自身的能力;所述能力表征终端支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确定目标射频通道和目标滤波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BWP和所述目标BWP对应的频率偏移和/或带宽,作为所述终端使用的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目标频域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组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资源块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组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自身的能力;所述能力表征终端支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确定目标射频通道和目标滤波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BWP和所述目标BWP对应的频率偏移和/或带宽,作为所述终端使用的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目标频域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上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任一项所述接入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上终端侧执行的任一项所述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网络设备侧执行的任一项所述接入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终端侧执行的任一项所述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如此,提供多种资源参数供终端选择,使得终端可以采用支持的小区或带宽接入,在充分利用频率资源的同时提升接入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采用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的BWP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的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PRACH频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方法采用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入方法采用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息的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PRACH频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等;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组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同步信号块(SSB,SS Block)重叠的资源块(RB,ResourceBlock)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其中,所述SSB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对应的小区或载波共享的。
这里,第一参考点可以包括在第一资源参数组中,第二参考点可以包括在第二资源参数组中;第一参考点、第二参考点也可以预先通过其他方式发送给终端。
其中,所述最低RB可以指序号最低的RB。具体来说,小区的可用频率资源以RB为颗粒度划分,频率最低的RB为RB0,随着频率变高,RB的序号依次由小到大。
应用时,与SSB重叠的RB中序号最低(或最小)的RB(RB0),即为所述最低RB。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第一频率偏移;所述第一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这里,第一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1/载波1。
第二频率偏移;所述第二频率偏移是第二参考点与第一频率偏移指示的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这里,第二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2/载波2。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其中,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一频率偏移;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二频率偏移。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这里,所述SSB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对应的小区或载波共享的。
这里,第三参考点可以包括在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也可以预先通过其他方式发送给终端。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每个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一个第三频率偏移,所述第三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相应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具体地,第三频率偏移1(第一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的第三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三频率偏移2(第二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的第三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载波2。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三频率偏移1;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三频率偏移2。
在再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其中,所述SSB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对应的小区或载波共享的。
这里,第四参考点可以包括在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也可以预先通过其他方式发送给终端。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每个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一个第四频率偏移,这里第四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其中,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四频率偏移1(第一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第四频率偏移);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四频率偏移2(第二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第四频率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括:
部分带宽(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资源块可以为频域资源中最低的PRB,记做PRB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还可以包括:载波带宽;
即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载波带宽;所述至少两个载波带宽对应于一个子载波间隔。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穿戴式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导航装置等;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步骤202、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组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其中,所述SSB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对应的小区或载波共享的。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第一频率偏移;所述第一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这里,第一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1/载波1。
第二频率偏移;所述第二频率偏移是第二参考点与第一频率偏移指示的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这里,第二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2/载波2。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其中,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一频率偏移;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二频率偏移。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这里,所述SSB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对应的小区或载波共享的。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每个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一个第三频率偏移,所述第三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相应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具体地,第三频率偏移1(第一个第三资源参数中的第三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三频率偏移2(第二个第三资源参数中的第三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载波2。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三频率偏移1;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三频率偏移2。
在再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其中,所述SSB为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对应的小区或载波共享的。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每个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一个第四频率偏移,这里第四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其中,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四频率偏移1(第一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第四频率偏移);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四频率偏移2(第二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第四频率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包括:
确定终端自身的能力;所述能力表征终端支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
例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使用载波带宽5MHz及其对应的频域位置;终端2支持7MHz,使用载波带宽7MHz及其对应的频域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确定目标射频通道和目标滤波器。
具体地,终端检测SSB同步后,通过系统消息中广播的第一信息(即频率偏移和载波带宽),调整自己的射频通道和滤波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括:
部分带宽(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BWP和所述目标BWP对应的频率偏移和/或带宽,作为所述终端使用的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括:
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其中,所述目标物理资源块可以为频域资源中最低的PRB,记做PRB0。
终端可以结合自身能力选择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频域资源。基于此,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目标频域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每个资源参数组,还可以包括:载波带宽;
即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载波带宽;所述至少两个载波带宽对应于一个子载波间隔。
图3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方法采用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两个小区/载波共享SSB,网络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第一频率偏移;所述第一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如图3中标记所示)和第一参考点(即图3中的A)之间的频率偏移。这里,第一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1/载波1;
第二频率偏移;所述第二频率偏移是第二参考点(即图3中的A’)与第一频率偏移指示的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这里,第二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2/载波2;
2个载波带宽(相当于上述第一载波带宽和第二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其中,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一频率偏移;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二频率偏移。
实际应用时,终端检测到SSB同步后,通过系统消息中广播的第一频率偏移、第二频率偏移和载波带宽,调整自己的射频通道和滤波器。
支持读取两套参数的终端会发现自己只能支持第一套参数的带宽,因此使用第一套参数;而不支持读取两套参数的终端,直接用第一套参数。
比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则终端1采用第一频率偏移和载波带宽1。再比如,终端2支持5MHz和7MHz,则终端2采用第二频率偏移、第一频率偏移和载波带宽2。
如图4所示,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
2个BWP的频域位置和带宽,其中,BWP1对应于小区1/载波1,BWP2对应于小区2/载波2。
实际应用时,终端接收2个BWP(如图4中的BWP1和BWP2)的频域位置和带宽,选择自身使用的频域位置和带宽。比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则使用BWP1的频域位置和带宽;终端2支持5MHz和7MHz,使用BWP2的频域位置和带宽。
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
2个PRACH频域传输偏移(如5中的PRACH频域传输偏移1、PRACH频域传输偏移2),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PRB0的偏移;
2个PRACH频域资源(如图5中的PRACH频域资源1、PRACH频域资源2),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实际应用时,终端接收2个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频域资源,选择相应的参数。若终端1支持5MHz,用第一套参数(包括PRACH频域传输偏移1、PRACH频域资源1);终端2支持7MHz,用第二套参数(包括PRACH频域传输偏移2、PRACH频域资源2)。
图6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方法采用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图6所示,两个小区/载波共享SSB,网络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每个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一个第三频率偏移,所述第三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相应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第三频率偏移1(第一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的第三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1/载波1;其相应的第三参考点为图6中的A;
第三频率偏移2(第二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的第三频率偏移)对应于小区/载波2;其相应的第三参考点为图6中的A’。
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三频率偏移1;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三频率偏移2。
实际应用时,终端检测SSB同步后,通过第一信息广播的第三频率偏移和载波带宽,调整自己的射频通道和滤波器。支持读取两套参数的终端会发现自己只能支持第一套参数的带宽,因此使用第一套参数;而不支持读取两套参数的终端,直接用第一套参数。
例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那么终端1采用第三频率偏移1和载波带宽1。终端2支持5MHz和7MHz,那么终端2采用第三频率偏移2和载波带宽2。
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
2个BWP的频域位置和带宽,其中,BWP1对应于小区1/载波1,BWP2对应于小区2/载波2。
实际应用时,终端接收2个BWP(如图4中的BWP1和BWP2)的频域位置和带宽,选择自身使用的频域位置和带宽。比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则使用BWP1的频域位置和带宽;终端2支持5MHz和7MHz,使用BWP2的频域位置和带宽。
具体方案如图4所示,已在上述内容中说明,这里不多赘述。
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
2个PRACH频域传输偏移(如5中的PRACH频域传输偏移1、PRACH频域传输偏移2),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PRB0的偏移;
2个PRACH频域资源(如图5中的PRACH频域资源1、PRACH频域资源2),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实际应用时,终端接收2个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频域资源,选择相应的参数。若终端1支持5MHz,用第一套参数(包括PRACH频域传输偏移1、PRACH频域资源1);终端2支持7MHz,用第二套参数(包括PRACH频域传输偏移2、PRACH频域资源2)。
具体方案如图5所示,已在上述内容中说明,这里不多赘述。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接入方法采用的第一信息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两个小区/载波共享SSB,网络设备发送系统消息(相当于上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每个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一个第四频率偏移,这里第四频率偏移是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即图6中的A)之间的频率偏移;
2个载波带宽;分别为5MHz和7MHz,其中,5MHz对应于小区1/载波1、第四频率偏移1(第一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第四频率偏移);7MHz对应于小区2/载波2、第四频率偏移2(第二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第四频率偏移)。
实际应用时,终端检测SSB同步后,通过第一信息中广播的第四频率偏移和载波带宽,调整自己的射频通道和滤波器。
支持读取两套参数的终端会发现自己只能支持第一套参数的带宽,因此使用第一套参数;而不支持读取两套参数的终端,直接用第一套参数。
例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那么终端1采用第四频率偏移1和载波带宽1;终端2支持5MHz和7MHz,那么终端2采用第四频率偏移2和载波带宽2。
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
2个BWP的频域位置和带宽;其中,BWP1对应于小区1/载波1,BWP2对应于小区2/载波2,这里的BWP都是上行BWP。
实际应用时,终端接收2个BWP的频域位置和带宽,选择自身使用的频域位置和带宽。比如,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使用BWP1的频域位置和带宽;终端2支持5MHz、7MHz,使用BWP2的频域位置和带宽。
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
2个PRACH频域传输偏移(如图8中的PRACH频域传输偏移1、PRACH频域传输偏移2),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PRB0的偏移;
2个PRACH频域资源(如图8中的PRACH频域资源1、PRACH频域资源2),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实际应用时,终端接收2个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频域资源,选择相应的参数。若终端1支持5MHz、不支持7MHz,用第一套参数(包括PRACH频域传输偏移1、PRACH频域资源1);终端2支持5MHz和7MHz,用第二套参数(包括PRACH频域传输偏移2、PRACH频域资源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组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部分带宽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具体地,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装置在实现相应接入方法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网络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相应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资源块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组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自身的能力;所述能力表征终端支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确定目标射频通道和目标滤波器。
具体地,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部分带宽(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BWP和所述目标BWP对应的频率偏移和/或带宽,作为所述终端使用的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
具体地,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具体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目标频域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装置在实现相应接入方法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相应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通信设备110包括:处理器110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102;
相应于所述通信设备应用于网络设备时,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具体来说,所述终端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方法,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相应于所述通信设备应用于终端时,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具体来说,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所示的方法,与图2所示的接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时,所述通信设备1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3。所述通信设备11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4。其中,所述处理器1101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3用于通信设备110与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通信设备110的操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1中,或者由处理器1101实现。处理器11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11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1读取存储器11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设备11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相应于所述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应用于网络设备时,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具体来说,所述终端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方法,与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相应于所述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应用于终端时,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具体来说,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所示的方法,与图2所示的接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组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同步信号块SSB重叠的资源块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组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部分带宽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7.一种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资源参数和至少一个第二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参考点、第一频率偏移、第一载波带宽;所述第一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参考点、第二频率偏移、第二载波带宽;所述第二频率偏移为第二参考点与所述第一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参考点、第三频率偏移、第三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三资源参数组的第三参考点不同;
所述第三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三频率偏移对应的第三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
其中,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包括:第四参考点、第四频率偏移、第四载波带宽;
所述至少两组第四资源参数组中任意两个第四资源参数组的第四参考点相同;
所述第四频率偏移为与SSB重叠的RB中的最低RB的最低子载波和第四参考点之间的频率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包括:
确定终端自身的能力;所述能力表征终端支持的最小带宽;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和所述目标载波带宽对应的资源参数,确定目标射频通道和目标滤波器。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部分带宽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所述BWP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BWP和所述目标BWP对应的频率偏移和/或带宽,作为所述终端使用的BWP的频域位置和/或带宽。
15.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二资源参数组、所述第三资源参数组、所述第四资源参数组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
PRACH频域传输偏移;所述PRACH频域传输偏移包括:最低的PRACH频域传输机会相对目标物理资源块的偏移;
PRACH频域资源;所述PRACH频域资源是在一个时刻频分复用的PRACH传输机会数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PRACH频域传输偏移和目标频域资源。
17.一种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18.一种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接入网络设备的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参数组中的每个资源参数组对应一个小区或载波;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自身的能力和所述第一信息,确定目标资源。
1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7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1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19370.8A 2021-11-09 2021-11-09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1331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9370.8A CN116133145A (zh) 2021-11-09 2021-11-09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9370.8A CN116133145A (zh) 2021-11-09 2021-11-09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3145A true CN116133145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9370.8A Pending CN116133145A (zh) 2021-11-09 2021-11-09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331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2154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294190B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146427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871456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CN112399591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647505B2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495966B (zh) 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资源的确定和配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EP4037228A1 (en) Method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and terminal
CN107888351B (zh)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6321507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12166A (zh) 一种窄带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JP2023531546A (ja) リソース構成方法及び装置
EP3927059A1 (en) Scheduling timing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8282323B (zh) 接收节点、发送节点和通信方法
CN112042143B (zh) Pdcch的监听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7295648B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CN107295656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0831171B (zh) 传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934360A1 (en) Synchronous broadcast bloc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644328B (zh) 车联网中传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16133145A (zh) 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8809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225800B (zh) 一种同步资源指示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710289A (zh) 车联网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11510266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