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32455A -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32455A
CN116132455A CN202310127958.6A CN202310127958A CN116132455A CN 116132455 A CN116132455 A CN 116132455A CN 202310127958 A CN202310127958 A CN 202310127958A CN 116132455 A CN116132455 A CN 116132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notification
notification
node
preset
lx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79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32455B (zh
Inventor
穆亮星
吴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un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un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un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un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414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89A/zh
Priority to CN202310127958.6A priority patent/CN116132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32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2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32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32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包括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节点中,其中,节点为Kernel节点;在监测到各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获取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通过目标容器前台将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安卓下的LXC(Linux Container)可以让宿主机和多个安卓系统容器独立运行,实现生活与工作等场景的多个手机系统独立分离运行,但因手机硬件显示屏只有一个,所以就出现了前台、后台情况,后台容器系统独立运行的程序比如微信等,需要实现告知目标容器前台系统,实现通知的情况。现有技术都是将两个系统独立看待,借助网络IP发包,有后台获取微信通知后,后台通过向前台IP的方式发送指定的TCP或UTP数据包来告知前台。但因网络的不稳定或延迟情况的存在,导致后台的消息通知无法实时告知前台。现有技术(通过网络IP发包传输)因在android的能耗管理和进程管理下,导致长时间待机后网络出现延迟和休眠关闭而无法实时获取消息通知的情况,从手机耗电和cpu压力看,传统通过网络传输的方法无法解决,从而导致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因此,如何解决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包括:
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之前,包括:
基于所述Kernel层对应的各实际应用场景,添加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对应的所述Kernel节点,其中,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为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
进一步地,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之前,包括:
通过所述系统层接收来自所述通知监听器的全部消息通知,其中,所述全部信息通知包括信息内容与操作类型;
提取所述全部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信息内容与所述操作类型,其中,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写入操作。
进一步地,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包括:
通过预设输出函数将所述消息通知输入至缓冲区,并输出返回值;
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
在确定所述消息通知的长度合法时,保存所述消息通知,并通过预设公共函数上报键值,实现模拟触发按键以使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在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消息通知提供反馈。
进一步地,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匹配条件,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节点区域进行匹配;
在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区域绑定,以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设宏函数向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和所述缓冲区中添加相同属性的目标互斥锁标识;
在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存在所述目标互斥锁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并在将所述缓冲区中的全部所述消息通知写入至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后,释放所述缓冲区的资源;
在检测到写入操作过程中存在异常时,获取异常信息并中止写入操作。
进一步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与相关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是相同的,以实现不同容器之间的消息通知可以相互反馈,其中,所述相关容器前台为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宿主机中的其他容器前台。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包括:
消息通知写入模块,用于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消息通知上报模块,用于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包括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通过将收到的消息通知通过特定函数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上,以将后台的信息及时传入该节点,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通知信息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并进一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提高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解决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为LXC镜像容器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中,通过将收到的消息通知通过特定函数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上,以将后台的信息及时传入该节点,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通知信息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并进一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提高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解决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其中,该服务器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为服务器集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中,用于通过将收到的消息通知通过特定函数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上,以将后台的信息及时传入该节点,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通知信息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并进一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提高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解决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至步骤S20。
步骤S10、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步骤S20、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LXC镜像容器系统示意图。Container为1,Container2,Container3为同意宿主机下的相关容器;application(s)为各应用,如微信;Framework为各框架系统;Linux kernel为kernel层;Hardware为各硬件终端设备。
现有技术(通过网络IP发包传输)因在android的能耗管理和进程管理下,导致长时间待机后网络出现延迟和休眠关闭而无法实时获取通知消息的情况,从手机耗电和cpu压力看,传统通过网络传输的方法无法解决。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包括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通过将收到的消息通知通过特定函数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上,以将后台的信息及时传入该节点,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通知信息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并进一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提高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解决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Kernel层对应的各实际应用场景,添加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对应的所述Kernel节点,其中,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为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
具体实施例中,定义两个节点文件,用来传输内容和标题,具体如下:
sys/devices/platform/soc/soc:ap-apb/20270000.spi/spi_master/spi1/spi1.0/omnivision_tcm.0/omnivision_tcm/virtual_device_info;
sys/devices/platform/soc/soc:ap-apb/20270000.spi/spi_master/spi1/spi1.0/omnivision_tcm.0/omnivision_tcm/virtual_device_title。
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之前,包括:
通过所述系统层接收来自所述通知监听器的全部消息通知,其中,所述全部信息通知包括信息内容与操作类型;
提取所述全部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信息内容与所述操作类型,其中,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写入操作。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中,用于通过将收到的消息通知通过特定函数写入到对应的节点上,以将后台的信息及时传入该节点,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通知信息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并进一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提高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解决了获取实时消息通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具体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3。
步骤S21、通过预设输出函数将所述消息通知输入至缓冲区,并输出返回值;
步骤S22、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
步骤S23、在确定所述消息通知的长度合法时,保存所述消息通知,并通过预设公共函数上报键值,实现模拟触发按键以使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在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消息通知提供反馈。
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公共函数setOnKeyListerner监听按键事件。
定义一个按键键值,定义上报的按键键值为KEY_F1,用来通知上层读取实时消息,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4082766490000071
Figure BDA0004082766490000081
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匹配条件,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节点区域进行匹配;
在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区域绑定,以提高效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设宏函数向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和所述缓冲区中添加相同属性的目标互斥锁标识;
在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存在所述目标互斥锁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并在将所述缓冲区中的全部所述消息通知写入至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后,释放所述缓冲区的资源;
在检测到写入操作过程中存在异常时,获取异常信息并中止写入操作。
具体实施例中,宏函数处理节点写入和读取操作,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4082766490000091
Figure BDA0004082766490000101
    
Figure BDA0004082766490000111
基于上述全部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与相关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是相同的,以实现不同容器之间的消息通知可以相互反馈,其中,所述相关容器前台为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宿主机中的其他容器前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的示意性框图,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用于执行前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中,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可以配置于服务器。
如图4所示,该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400,包括:
消息通知写入模块10,用于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消息通知上报模块20,用于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还包括Kernel节点添加模块,具体包括:
Kernel节点添加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ernel层对应的各实际应用场景,添加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对应的所述Kernel节点,其中,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为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还包括:
通知消息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系统层接收来自所述通知监听器的全部消息通知,其中,所述全部信息通知包括信息内容与操作类型;
写入操作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全部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信息内容与所述操作类型,其中,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写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通知上报模块20具体包括:
返回值单元,用于通过预设输出函数将所述消息通知输入至缓冲区,并输出返回值;
目标虚拟节点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
模拟触发按键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消息通知的长度合法时,保存所述消息通知,并通过预设公共函数上报键值,实现模拟触发按键以使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在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消息通知提供反馈。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通知上报模块20还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基于预设匹配条件,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节点区域进行匹配;
绑定单元,用于在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区域绑定,以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通知上报模块20还包括:
护士所标识较单元,用于通过预设宏函数向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和所述缓冲区中添加相同属性的目标互斥锁标识;
资源释放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存在所述目标互斥锁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并在将所述缓冲区中的全部所述消息通知写入至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后,释放所述缓冲区的资源;
异常中止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写入操作过程中存在异常时,获取异常信息并中止写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还包括相互反馈模块,具体包括:
相互反馈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与相关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是相同的,以实现不同容器之间的消息通知可以相互反馈,其中,所述相关容器前台为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宿主机中的其他容器前台。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的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
参阅图5,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的运行。
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该网络接口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如发送分配的任务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
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之前,用于实现:
基于所述Kernel层对应的各实际应用场景,添加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对应的所述Kernel节点,其中,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为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之前,用于实现:
通过所述系统层接收来自所述通知监听器的全部消息通知,其中,所述全部信息通知包括信息内容与操作类型;
提取所述全部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信息内容与所述操作类型,其中,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写入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用于实现:
通过预设输出函数将所述消息通知输入至缓冲区,并输出返回值;
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
在确定所述消息通知的长度合法时,保存所述消息通知,并通过预设公共函数上报键值,实现模拟触发按键以使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在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消息通知提供反馈。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之前,还用于实现:
基于预设匹配条件,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节点区域进行匹配;
在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区域绑定,以提高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设宏函数向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和所述缓冲区中添加相同属性的目标互斥锁标识;
在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存在所述目标互斥锁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并在将所述缓冲区中的全部所述消息通知写入至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后,释放所述缓冲区的资源;
在检测到写入操作过程中存在异常时,获取异常信息并中止写入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还用于实现:
确定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与相关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是相同的,以实现不同容器之间的消息通知可以相互反馈,其中,所述相关容器前台为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宿主机中的其他容器前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包括:
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之前,包括:
基于所述Kernel层对应的各实际应用场景,添加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对应的所述Kernel节点,其中,各所述实际应用场景为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之前,包括:
通过所述系统层接收来自所述通知监听器的全部消息通知,其中,所述全部信息通知包括信息内容与操作类型;
提取所述全部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信息内容与所述操作类型,其中,所述操作类型包括写入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包括:
通过预设输出函数将所述消息通知输入至缓冲区,并输出返回值;
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
在确定所述消息通知的长度合法时,保存所述消息通知,并通过预设公共函数上报键值,实现模拟触发按键以使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在预设时间段内对所述消息通知提供反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之前,还包括:
基于预设匹配条件,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节点区域进行匹配;
在满足所述预设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对应的区域绑定,以提高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通过所述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标题时,通过预设输入函数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之前,还包括:
通过预设宏函数向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和所述缓冲区中添加相同属性的目标互斥锁标识;
在检测到所述缓冲区与所述目标虚拟节点中存在所述目标互斥锁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缓冲区中的所述消息通知写入目标虚拟节点,并在将所述缓冲区中的全部所述消息通知写入至所述目标虚拟节点后,释放所述缓冲区的资源;
在检测到写入操作过程中存在异常时,获取异常信息并中止写入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与相关容器前台的通讯协议是相同的,以实现不同容器之间的消息通知可以相互反馈,其中,所述相关容器前台为所述目标容器前台的宿主机中的其他容器前台。
8.一种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XC镜像的通讯装置包括:
消息通知写入模块,用于在系统层接收到消息通知时,将所述消息通知的消息通知内容与消息通知标题写入至少一个预设节点中,其中,所述预设节点为实时操作系统Kernel层中的Kernel节点;
消息通知上报模块,用于在监测到各所述预设节点中存在写入操作时,通过通知监听器获取所述消息通知对应的所述消息通知标题,并通过模拟触发按键机制将所述消息通知发送至目标容器前台,通过所述目标容器前台将所述消息通知反馈至各终端设备。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
CN202310127958.6A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132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1438.9A CN117478689A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模拟触发按键机制的信息通讯方法
CN202310127958.6A CN116132455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7958.6A CN116132455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1438.9A Division CN117478689A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模拟触发按键机制的信息通讯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32455A true CN116132455A (zh) 2023-05-16
CN116132455B CN11613245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62954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1438.9A Pending CN117478689A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模拟触发按键机制的信息通讯方法
CN202310127958.6A Active CN116132455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1438.9A Pending CN117478689A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模拟触发按键机制的信息通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47868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682A1 (zh) * 2015-04-08 2016-10-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终端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6375349A (zh) * 2016-11-29 2017-02-0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多系统通知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09254A (zh) * 2018-04-17 2018-09-07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Docker Container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4090188A (zh) * 2021-11-29 2022-02-25 武汉蓝鲤鱼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卓系统虚拟化的实现独立多用户系统的方法及应用
CN115421997A (zh) * 2022-08-11 2022-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方法、处理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1682A1 (zh) * 2015-04-08 2016-10-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系统终端通知消息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6375349A (zh) * 2016-11-29 2017-02-01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多系统通知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509254A (zh) * 2018-04-17 2018-09-07 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 Docker Container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4090188A (zh) * 2021-11-29 2022-02-25 武汉蓝鲤鱼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卓系统虚拟化的实现独立多用户系统的方法及应用
CN115421997A (zh) * 2022-08-11 2022-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方法、处理器、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689A (zh) 2024-01-30
CN116132455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79682A1 (en) Task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distributed system
US9229758B2 (en) Passive monitoring of virtual systems using extensible indexing
CN108121608A (zh) 一种队列调度方法以及节点设备
EP382010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CN108733496B (zh) 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EP2819015B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synchronizing terminal mirror
US9519537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log data processing
EP2811402A1 (en) Transaction resum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transaction resuming method
CN11058188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5190530A (zh) 传输硬件渲染的图形数据
US972348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erver devic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ata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14124929A (zh) 跨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740145A (zh) 消息消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360089B2 (en) System for monitoring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ed devices
CN110704536A (zh) 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132455B (zh) 基于lxc镜像的通讯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2994A (zh) 一种任务请求的响应方法及设备
CN104657240B (zh) 多内核操作系统的失效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698829B (zh) 异常资源的定位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20400158A1 (en) Message format indicator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devices
CN115328693A (zh) 一种业务进程恢复业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2047B (zh) 用于在跨网络的大数据平台之间转移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11756836A (zh) 一种基于事件管理模型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181677B (zh) 业务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742299B (zh) 文件压缩和解压缩方法以及文件压缩和解压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