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3912A -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23912A
CN116123912A CN202310128662.6A CN202310128662A CN116123912A CN 116123912 A CN116123912 A CN 116123912A CN 202310128662 A CN202310128662 A CN 202310128662A CN 116123912 A CN116123912 A CN 116123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lastic plate
module
lay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86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强
周鹤群
郭文元
邵迪
蔡文婷
蔡丽萍
连卫平
连海峰
陈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ianto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ianto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ianto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ianto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86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23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23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23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14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waste air or from vap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包括包括以下步骤:组装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在每层上按每排每列安装塑料板换热模块:在底板上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然后按照水平方位依次安装第一层全部塑料板换热模块;安装支撑架组件;并从下向上依次安装多层支撑架组件和塑料板换热模块层;安装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整体上的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和模块层间连接板;在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外部安装箱体顶板、外连接框架、前管箱、后管箱、左管箱和右管箱。本申请具有提高大型热交换器模块组安装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类型的加热炉、锅炉产生的烟气受硫酸、碳酸露点腐蚀造成炉管、换热元件损坏、堵塞等现象,工业生产中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将烟气排烟温度设定在酸露点温度以上(一般平均高于130℃),烟气带走了大量的热量,造成能源浪费,导致热利用率较低。随着全社会对生存环境和对节能减排的重视提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烟气余热回收技术,例如余热锅炉、空气烟气换热及低温余热发电等。余热回收的程度也渐渐地从略高于露点温度以上排烟的“常规回收”向低于露点温度以下排烟进一步回收烟气显热和潜热的“深度回收”发展。
低于露点温度以下排烟一般采用搪瓷管式、玻璃管式预热器(换热器)或采用钢管-铸铁管-玻璃管三段组合的整体预热器以减缓烟气低温露点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预热器寿命,提高了设备运行周期,但在设备结构和性能上都存在如体积庞大、金属耗量大、换热效率低、抗热冲击和疲劳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流程工业领域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之间的换热一般采用诸如钛和镐等耐腐蚀贵金属管式热交换器,其造价太高、性价比较低,或采用诸如石墨换热器与玻璃管式等非金属换热器,存在抗热冲击和疲劳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板式换热器相比传统的管式预热器(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压降低,结构紧凑等特点。为解决低温烟气露点腐蚀,在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上采用金属板式预热器+玻璃板式预热器组合技术,但存在抗振动疲劳性差、操作寿命短等缺点。
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现有的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前管箱3、后管箱4、左管箱5和右管箱6,箱体1包括箱体底板11、箱体顶板12和外连接框架13,外连接框架13包括四角立柱131、前连接框132、后连接框133、左连接框134、右连接框135、顶架136和底架137,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包括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模块层间连接板24和层间支撑框架25,塑料板换热模块21包括多块下换热板211、多块上换热板212、模块下板213、模块上板214和模块连接支架215,层间支撑框架25包括立柱251和支撑架组件252,支撑架组件252由从下到上多层支架组成,每层支架均由支梁和框板组成,模块连接支架215包括多个四角立架2151、前框2152、后框2153、左框2154、右框2155,并与模块下板213、模块上板214连接为整体。
因为塑料材质换热器具有对烟气腐蚀性介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及抗结垢性等良好的适应性,在工业化中得到应用,在工业应用中,单个塑料热交换器效率低,为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将多个热交换器组合成大型的热交换器模块组,但是大型的热交换器模块组零件众多,并且安装过程复杂,不容易进行安装,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大型热交换器模块组的安装步骤,并且提高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
先将四角立架与前框、后框、左框和右框进行组装,并在该四角立架内水平安装模块下板,进行模块下板与四角立架之间的密封连接;在模块下板上依次安装多组换热板;在最上层换热板上安装模块上板;
在每层上按每排每列安装塑料板换热模块:
对箱体底板与底架进行固定,在底板上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然后按照前后或者左右方向依次安装第一排或者第一列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直至一层全部安装完成;安装支撑架组件;安装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从下向上依次安装多层支撑架组件和塑料板换热模块层;安装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整体上的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和模块层间连接板;
在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外部安装其它组件:
安装箱体顶板、外连接框架、前管箱、后管箱、左管箱和右管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业上使用的大型模块组合的塑料板热交换器,在安装过程中,设备零件较多,并且安装程序繁琐,容易安装出错,采用本申请的组装方法,使组装过程更加简便,让每个工序对应安装某个设备零件,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可选的,在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组装中,对安装完成的模块下板和四角立架上标记好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完成的模块下板和四角立架上进行标记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后续零件进行安装,并且防止安装出错。
可选的,在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组装中,将多组换热板从下向上依次安装在多个四角立架内部,并使最下层的换热板与模块下板连接。
可选的,对安装完成的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上进行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标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的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上进行方位的标记可以清楚的看到换热模块上的流体通道,避免后续安装不能使相应流道对饮连通。
可选的,在安装每层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中,在箱体底板上表面标记好安装四角立柱和安装各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定位线以和定位边界,以及确定好各个立柱的定位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上划定好定位线和定位边界,能够起到定位作用,后续组件安装时,可以快速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处,避免浪费时间或者安装出错。
可选的,在安装每层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中,将多个四角立柱按照标记好的定位线与底板进行固定,将多个立柱按照标记好的定位点与底板进行固定。
可选的,在安装每层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中,按照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在底板上标记好的定位边界内先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并将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模块下板与底板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按照事先标记好的定位边界进行安装,标定好初始点位置后,让后续其它塑料板换热模块可以依次参考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进行安装,避免安装过程出错。
可选的,在底板上根据标记好的界限,按照排或者列的方式一次进行安装塑料板换热模块;在每列相邻的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之间安装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并与塑料板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然后在每列相邻的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上表面安装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并与塑料板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每排或者每列的方式进行安装,能够避免安装过程出错,在相邻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之间安装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以及在相邻的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上表面安装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可以对相邻的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避免设备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可选的,在底板上安装剩余每排和每列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直至在底板上安装完成一层。
可选的,在底板上安装完一层塑料板换热模块后,在该层上表面安装支撑架组件,并安装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然后依次安装剩余层的支撑架组件和其它层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架组件能够为上一层的塑料板换热模块提供支撑,防止下层的塑料板换热模块受到以上多层的重力,导致下层塑料板换热模块损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塑料板卧置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回收了低温烟气从140℃降到80℃的显热和部分潜热用于预热加热炉的助燃空气,并且低温烟气可在低于110℃的酸露点温度以下操作运行进行热交换。这样,实现了工业上大规模气量的低温烟气的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节约了能源,同时,作为预热加热炉的助燃空气温度从20℃预热升高到60℃,并将该部分热量带入加热炉,又节省了加热炉的总体燃料量,具有节能减排的有益效果;
2.本申请通过采用该安装步骤,能够使塑料板热交换器的安装工序更加清晰明了,并且可以参照该安装步骤,将热交换器的安装设置成流水线的模式,每个工序安装一处热交换器上的零件,形成固定工位安装固定零件的工序步骤,避免同批安装多个零件,容易造成安装出错的问题,从而提高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步骤图;
图2是体现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体现现有技术中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的结构图一;
图4是体现现有技术中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的结构图二;
图5是体现现有技术中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的结构图;
图6是体现现有技术中层间支撑框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1、箱体底板;12、箱体顶板;13、外连接框架;131、四角立柱;132、前连接框;133、后连接框;134、左连接框;135、右连接框;136、顶架;137、底架;2、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1、塑料板换热模块;211、下换热板;212、上换热板;213、模块下板;214、模块上板;215、模块连接支架;2151、四角立架;2152、前框;2153、后框;2154、左框;2155、右框;22、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3、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4、模块层间连接板;25、层间支撑框架;251、立柱;252、支撑架组件;3、前管箱;4、后管箱;5、左管箱;6、右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参照图2、图3、图4、图5、图6,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在箱体1四周分别连接有前管箱3、后管箱4、左管箱5和右管箱6,箱体1包括箱体底板11、箱体顶板12和外连接框架13,箱体底板11、箱体顶板12均采用碳钢金属材料内侧复合塑料材质衬层;外连接框架13、层间支撑框架25均采用碳钢金属材料全部包覆塑料材质层;前管箱3、后管箱4、右管箱6和左管箱5均采用碳钢金属材料制成;外连接框架13包括四角立柱131、前连接框132、后连接框133、左连接框134、右连接框135、顶架136和底架137,四角立柱131、前连接框132、后连接框133、左连接框134、右连接框135、顶架136和底架137采用井字加强架结构,并与箱体底板11、箱体顶板12连接为整体。
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包括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模块层间连接板24和层间支撑框架25,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在自前向后方向(标记为x方向,即与换热介质热流体的总体流向相垂直的平面方向)并联设置每排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在自右向左方向(标记为y方向,即与换热介质热流体总体流向相平行的平面方向)串联设置每列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在自下向上方向(标记为z方向,即与换热介质热流体的总体流向相垂直的竖面方向)并联设置多层且每层设置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分别用于同一层相邻前后和左右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之间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密封连接,模块层间连接板24用于相邻上下两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之间水平方向的密封连接。
塑料板换热模块21包括多块下换热板211、多块上换热板212、模块下板213、模块上板214和模块连接支架215,下换热板211和上换热板212采用塑料板材质,通过塑料板压制成型,模块下板213、模块上板214、模块连接支架215、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模块层间连接板24均采用塑料板材质制成;上换热板212和下换热板211上下堆叠放置并形成为一组,在上换热板212和下换热板211上均设置有流道,并按同组上下两块换热板的前后边缘、相邻不同组的相邻上下两块换热板的左右边缘分别采用两两相互密封连接,再分别与模块下板213、模块上板214和模块连接支架215相密封连接成为整体而形成分隔交错的多腔冷流体通道和多腔热流体通道作为塑料板换热模块21内冷热换热介质流体进行热交换的流道,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冷流体总体流向定义为自前向后,热流体总体流向定义为自右向左;通过将模块连接支架215分别与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和模块层间连接板24相密封连接,形成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多腔冷流体通道共同构成冷流体进出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的总流道、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多腔热流体通道共同构成热流体进出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的总流道。
层间支撑框架25包括立柱251和支撑架组件252,支撑架组件252由从下到上多层支架组成,每层支架均由支梁和框板组成,立柱251设置在每层中相邻四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交汇处,支撑架组件252按塑料板式模块串并联组件并联设置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即:第一层支架用于支撑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第二层支架用于支撑第三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且每层支架由支梁和框板组成。
模块连接支架215包括多个四角立架2151、前框2152、后框2153、左框2154、右框2155,并与模块下板213、模块上板214连接为整体。
实施例1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参照图1和图5,首先组装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
第一步:组装模块连接支架215并安装模块下板213
先进行模块连接支架215的四角立架2151与前框2152、后框2153、左框2154、右框2155的组装,然后在该四角立架2151内水平安装模块下板213,进行模块下板213与四角立架2151之间的密封连接,标记好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将前后方向定义为x方向,将左右方向定义为y方向。
第二步:安装第一组换热板
先将第一组第一块下换热板211放置在模块下板213的上面,设置其流道方向为前后方向,将其左侧和右侧边缘分别与模块下板213左右侧边缘相接触区域对应紧贴并进行密封连接。然后安装第一组第一块上换热板212;将第一组第一块上换热板212放置在第一块下换热板211的上面,使其流道方向与第一块下换热板211的流道方向相垂直交错,将其前侧和后侧边缘分别与第一块下换热板211的前后边缘相接触区域对应紧贴并进行密封连接。
第三步:安装第二组换热板
将第二组的下换热板211(即:第二块下换热板211)水平放置在第一组第一块上换热板212的上面,使其流道方向与第一组第一块上换热板212流道方向相交错垂直,将第二组的下换热板211的左侧和右侧边缘分别与相邻第一组第一块上换热板212左侧和右侧边缘相接触区域对应紧贴并进行密封连接,然后安装第二组的上换热板212(即:第二块上换热板212),将第二块上换热板212水平放置在第二块下换热板211的上面,使其流道方向与第二块下换热板211的流道方向相交错垂直(即与第一组第一块上换热板212同方向),将第二组上下两块换热板(即:第二块上换热板212与第二块下换热板211)的前侧和后侧边缘相接触区域对应紧贴并进行密封连接。
第四步:安装第三组、…、第80组换热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80组换热板进行举例说明,但不限定与80组换热板,还可以是40组换热板、60组换热板或者100换热板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依次重复第三步安装程序,自下向上依次水平安装第三组(即:第三块下换热板211与第三块上换热板212)、…、第n=80组(即:第80块下换热板211与第80块上换热板212),并依次完成同一组上下两块换热板前侧和后侧边缘接触区域相对应紧贴和密封连接、相邻不同组上下相邻两块换热板的左侧和右侧边缘接触区域相对应紧贴和密封连接。
第五步:安装模块上板214
在第80块上换热板212上面水平安装模块上板214,并使其左侧和右侧边缘分别与第80块上换热板212的左右侧边缘相接触区域对应紧贴并进行密封连接,然后与四角立架2151进行密封连接。
第六步:完成所有换热板与四角立架2151的密封连接并标记方位
进行所有换热板与四角立架2151之间的密封连接,至此完成了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装配,最后再确认并标记好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前后、左右与上下方位标记,以备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的装配。
参照图1、图4和图6,然后将组装完成的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按照每排每列的顺序组装完成一层的塑料塑料板换热模块21,然后在组成层多层的塑料板换热模块21;
第一步:组装前准备
选取安装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组装平台,在组装平台上先进行箱体底板11与外连接框架13的底架137的焊接,使箱体底板11在上、底架137在下的方式水平放置,标记好前后与左右方位,在箱体底板11上表面标记好外连接框架13的四角立柱131和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位于底部第一层各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定位线及其安装定位边界,然后确定层间支撑框架25的各个立柱251的定位点,并在相应定位点和定位线处进行多个立柱251、多个四角立柱131与箱体底板11的安装焊接与密封连接。
第二步:安装底部第一层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
选择从前后与左右方向的任一方位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或从中间位置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本实施例选择从右前角开始安装,以右前角作为 x方向(前后)与 y方向(左右)的原点并标记好 x方向(自前向后)与 y方向(自右向左),z方向为自下向上;将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水平放置在箱体底板11上右前角处相应的安装定位界限內,使两者的前后与左右方位对应一致,将换热模块的模块下板213紧贴箱体底板11并进行两者的密封连接。
第三步:安装底部第一层第一列(x方向)塑料板换热模块21
选择x方向(从前向后作为列)或y方向(从右向左作为排)任一方向开始安装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把已安装好的第一层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成为第一层第一列和第一排的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本实施例选择 x方向从前向后开始,先将第一列第二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水平放置于箱体底板11上对应的安装定位边界內,使两者的前后与左右方位对应一致,将其模块下板213紧贴箱体底板11并进行两者的密封连接;依次按上述方法完成第一列第三个、…、第N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安装;然后在第一列前后相邻两个换热模块间的左侧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以及在第一列前后相邻两个换热模块间的上侧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
第四步:安装底部第一层第一排(y方向)塑料板换热模块21
在 y方向从右向左开始,先将第一排第二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水平放置箱体底板11上对应的安装定位边界內,使两者的前后与左右方位对应一致,将其模块下板213紧贴箱体底板11并进行两者的密封连接;依次按上述方法完成第三个、第四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安装;然后依次在第一排左右相邻两个换热模块间的后侧将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以及在第一排左右相邻两个换热模块间的上侧模块间将通道横向连接板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
第五步:安装第一层其它塑料板换热模块21
依次重复第三步、第四步程序交错进行第二列、第二排;第三列、第三排;…;直至完成第一层最后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安装。
第六步:安装用于支撑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支撑架组件252
在层间支撑框架25的立柱251之间的相应位置安装支撑架组件252的第一层支架的支梁和框板。
第七步:安装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
按第二步到第五步程序依次安装第二层的多个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但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模块下板213需与第一层的框板进行密封连接,另外,在安装第二层的一列和一排塑料板换热模块21时,还需在第一层与第二层相邻上下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之间的左侧、后侧模块间依次将模块层间连接板24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
第八步:安装其它各层的支撑架组件252和各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
按第六步、第七步程序依次安装第二层的支撑架组件252与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第三层的支撑架组件252与第三层及第四层的塑料板换热模块21。
第九步:安装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整体最外侧的连接板
在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的整体最外侧的前侧面和右侧面,依次将同一层相邻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之间用模块件通道竖向连接板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依次将不同层相邻上下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之间用模块层间连接板24与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
参照图1、图2和图3,最后在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外部安装其它组件;
第一步:安装箱体顶板12
先将箱体顶板12与其外连接框架13的顶架136之间进行焊接,然后使其顶架136在上、箱体顶板12在下水平放置在已组装完成的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的上部,核对两者的前后(x方向)与左右(y方向)方位一致;将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顶部一层最外圈换热模块的模块上板214、通道横向连接板与箱体顶板12和外连接框架13的四角立柱131相接触的区域进行密封连接。
第二步:安装箱体1外连接框架13的前后左右连接框
先分别将外连接框架13已组装好的前连接框132、后连接框133、左连接框134、右连接框135分别对应与箱体顶板12及其顶架136、壳体底板及其底架137、外连接框架13的四角立柱131进行组焊,然后分别完成前连接框132、后连接框133、左连接框134、右连接框135两两相接触区域的连接焊接。
第三步:安装前后左右管箱6,完成最终装配
分别将已组装好的前管箱3、后管箱4、左管箱5和右管箱6与外连接框架13的前连接框132、后连接框133、左连接框134、右连接框135相对应进行连接装配,上紧各自相配对的法兰及其垫片与紧固件。
实施例2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每层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采用不同的安装步骤:
第一步:组装第一组“排模块组件”
排模块组件: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中,其中一层以左右方向(y方向)为一排,以一排为一个整体,一层共有多排,一排有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
列模块组件: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中,其中一层以前后方向(x方向)为一列,以一列为一个整体,一层有多列,一列有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
预组装用托板:在预组装排模块组件或者列模块组件时,用于衬托一排或者一列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平板,其宽度与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模块下板213前后方向(x方向)或者左右方向(y方向)相同,其长度与箱体1的箱体底板11左右方向(y方向)或者前后方向(x方向)的长度方向相同;
预组装用托板的数量与排模块组件的数量或者列模块组件的数量相同,预组装用托板可以托举整排或者整列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当每排或者每列塑料板换热模块21安装完成后,预组装用托板可以移去不作为“排模块组件”或者“列模块组件”的正式构件,也可以保留作为“排模块组件”或者“列模块组件”的正式构件,本申请实施例的组装步骤选择移去该预组装用托板,并且选择按排模块组件的方式进行组装,安装步骤如下:
在预组装平台上水平放置预组装用托板,标记好前后(x方向)宽度方向与左右(y方向)长度方向方位,再在预组装用托板表面上划线标记好3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安装定位界限。先将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水平放置于预组装用托板上且长度方向(y方向)一侧的安装定位界限内,使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模块下板213紧贴于预组装用托板上,并核对两者的前后与左右方位对应一致;再按上述方法依次放置第二个、第三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然后分别进行左右相邻两个换热模块之间前后两侧端模块之间的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上侧端模块之间的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与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密封连接,形成整体的“排模块组件”。
第二步:组装其它所有的“排模块组件”
按第一步所述的程序完成第二组、第三组、…、第N组“排模块组件”的组装,以备下一步装配使用。
第三步:安装箱体1的箱体底板11及层间支撑框架25的立柱251
先进行箱体底板11与外连接框架13的底架137的焊接,然后以箱体底板11在上、底架137在下水平放置在组装平台上,在箱体底板11上表面标记好前后(x方向)与左右(y方向)方位,再划线标记好外连接框架13的四角立柱131和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位于底部第一层排模块组件的定位线及其安装定位界限、以及确定层间支撑框架25的多个立柱251的定位点,然后在相应定位点处进行立柱251和四角立柱131的安装焊接与密封连接。
第四步:安装第一层第一排“排模块组件”
选择从前侧开始,将第一组排模块组件水平放置于箱体底板11上第一排排模块组件相应的安装定位界限內,并使两者的前后与左右方位对应一致,然后移去预组装用托板,使换热模块的模块下板213紧贴于箱体底板11上,进行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模块下板213与箱体底板11两者的密封连接。
第五步:完成第一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安装
按第四步相应程序,在箱体底板11上排模块组件相应的安装定位界限內,依次安装第二排、…、第N排的排模块组件,在完成第一层所有排模块组件的安装后,依次进行相邻两排的排模块组件之间左右两侧端的相邻前后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与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的密封连接、上侧端的相邻前后两排的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与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的密封连接。
第六步:安装用于支撑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层间支撑框架25
在层间支撑框架25的立柱251相应位置安装层间支撑框架25的第一层支架的支梁和框板。
第七步:安装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
按第四步、第五步相应程序完成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组装,但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模块下板213需与层间支撑框架25的第一层支架的框板进行密封连接。
第八步:安装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整体最外侧面的模块层间连接板24
在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前后左右最外侧面的上下两层之间安装模块层间连接板24,将模块层间连接板24与上下两层的换热模块进行密封连接。
实施例3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采用卧式的方式进行组装,本实施例采用立置的方式进行组装,由于工业上使用的大型热交换器模块组会占用较大的面积,对于安装位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立置的方式进行组装,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
在进行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组装中,本实施例采用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从前向后或者从后向前的方式进行组装多组换热板;在进行每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组装中,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单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数量较少,但是本实施例的组装层数大于实施例1的组装层数,从而减少占地面积;其它安装步骤均匀实施例1的组装步骤相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组装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
先将四角立架(2151)与前框(2152)、后框(2153)、左框(2154)和右框(2155)进行组装,并在该四角立架(2151)内水平安装模块下板(213),进行模块下板(213)与四角立架(2151)之间的密封连接;在模块下板(213)上依次安装多组换热板;在最上层换热板上安装模块上板(214);
在每层上按每排每列安装塑料板换热模块(21):
对箱体(1)底板与底架(137)进行固定,在底板上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然后按照前后或者左右方向依次安装第一排或者第一列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直至一层全部安装完成;安装支撑架组件(252);安装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从下向上依次安装多层支撑架组件(252)和塑料板换热模块(21)层;安装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件(2)整体上的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和模块层间连接板(24);
在多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外部安装其它组件:
安装箱体(1)顶板、外连接框架(13)、前管箱(3)、后管箱(4)、左管箱(5)和右管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组装中,对安装完成的模块下板(213)和四角立架(2151)上标记好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组装中,将多组换热板从下向上依次安装在多个四角立架(2151)内部,并使最下层的换热板与模块下板(2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安装完成的单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上进行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每层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中,在箱体(1)底板上表面标记好安装四角立柱(131)和安装各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定位线以和定位边界,以及确定好各个立柱(251)的定位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每层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中,将多个四角立柱(131)按照标记好的定位线与底板进行固定,将多个立柱(251)按照标记好的定位点与底板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每层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中,按照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在底板上标记好的定位边界内先安装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并将第一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模块下板(213)与底板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根据标记好的界限,按照排或者列的方式一次进行安装塑料板换热模块(21);在每列相邻的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之间安装模块间通道竖向连接板(22),并与塑料板换热模块(21)进行密封连接,然后在每列相邻的两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的上表面安装模块间通道横向连接板(23),并与塑料板换热模块(21)进行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安装剩余每排和每列上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直至在底板上安装完成一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安装完一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后,在该层上表面安装支撑架组件(252),并安装第二层塑料板换热模块(21),然后依次安装剩余层的支撑架组件(252)和其它层的多个塑料板换热模块(21)。
CN202310128662.6A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Pending CN116123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8662.6A CN116123912A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8662.6A CN116123912A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23912A true CN116123912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0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8662.6A Pending CN116123912A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239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6109B (zh) 用于气-气热交换的逆流式翅片板换热器
CN106705716A (zh) 一种板式气气热交换器
CN201050955Y (zh) 气相板式换热器
US20150168017A1 (en)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6123912A (zh)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CN201697152U (zh) 新型组合式板式空气预热器
CN101216266B (zh) 废气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CN100484758C (zh) 真空层压装置
CN103134368A (zh) 翅片管、换热器及换热器制造方法
CN201722401U (zh) 全焊式三流程波纹板空气预热器
CN202734616U (zh) 一种模块化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2195501U (zh) 迷宫模块式空气预热器
CN115790217B (zh) 一种塑料板模块化串并联组合式热交换器
CN205642079U (zh) 一种非焊接平板式空气预热器
CN116182623A (zh) 一种塑料板热交换器组装工艺
CN202254977U (zh) 一种组焊板翅式空气预热器
CN202836242U (zh) 一种制氢转化炉用板式空气预热器
CN203011212U (zh) 翅片管及换热器
CN208093690U (zh) 电池模组冷却水箱
CN2789261Y (zh) 一种煤气初冷器
CN215373643U (zh) 一种圆形板式冷却器
CN115752040B (zh) 一种塑料板热交换器
CN111895436A (zh)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的尾部水包墙烟道装置
KR102534041B1 (ko) 지붕형 태양광 태양열 복합모듈
CN2438088Y (zh) 改良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