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5929A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5929A
CN116115929A CN202211415141.0A CN202211415141A CN116115929A CN 116115929 A CN116115929 A CN 116115929A CN 202211415141 A CN202211415141 A CN 202211415141A CN 116115929 A CN116115929 A CN 116115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wall
storage system
fir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51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祥
雷政平
张绍强
扈书均
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n Hubei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Co ltd
Cgn Dawu Yangp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gn Hubei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Co ltd
Cgn Dawu Yangp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n Hubei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Co ltd, Cgn Dawu Yangp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n Hubei 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51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5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5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5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00Fire prevention or containment
    • A62C2/06Physical fire-barriers
    • A62C2/24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mechanisms
    • A62C2/24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mechanisms having mechanical actuators and heat sensitiv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7Stationary installation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01M10/6564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using compressed g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包括预制舱,预制舱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墙,相邻的两个隔墙之间设置有柜体,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能模块,隔墙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门洞,门洞的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火门,防火门和隔墙的之间设置有关闭机构,关闭机构包括导套,导套与隔墙通过轴铰接,导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一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导柱的一端与防火门通过轴铰接,导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本发明利用液体受热膨胀时带动锁止板进行运动,使得锁止板与滑块一脱离后导柱通过弹簧二的弹力对防火门进行自动关闭,进而防止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时能够自行进行隔断的效果,防止火灾向其他区域扩散。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储能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储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然而储能电站内部控制不当时会出现整个预制舱着火现象。
中国专利号CN 202011350797.X涉及一种抑制储能电站火灾爆炸的灭火系统,包括:制冷剂降温喷头、制冷剂系统管网、装有制冷剂的制冷剂储罐、气体灭火系统喷头、气体灭火系统管网和装有气体灭火剂的气体储罐;制冷剂降温喷头设置在集装箱储能电站内部每一个电池模组上方,各制冷剂降温喷头通过制冷剂系统管网连接至制冷剂储罐,形成固定式制冷剂管网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喷头设置在集装箱储能电站内部,各气体灭火系统喷头通过气体灭火系统管网连接至气体储罐,形成固定式气体灭火剂管网系统。
储能电站整个预制舱着火的原因为,整个预制舱内部的空间是互通的,当有一个电池在发生热失控着火时,容易引起整个预制舱内部的电池都发生着火。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预制舱,所述预制舱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墙,相邻的两个所述隔墙之间设置有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能模块,所述隔墙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门洞,所述门洞的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火门,所述防火门和隔墙的之间设置有关闭机构,所述关闭机构包括导套,所述导套与隔墙通过轴铰接,所述导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一端与防火门通过轴铰接,所述导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滑块一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锁止槽,所述导套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止板,所述锁止板的一端延伸至导套的内部,所述安装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内部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运动块,所述运动块与锁止板通过轴铰接,所述安装壳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与滑块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缸体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注液嘴。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模块内部设置有主控板和蓄电池,所述主控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蓄电池分别与主控板呈电性连接,所述预制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模块内部设置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出口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的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喷嘴之间设置有玻璃球,所述玻璃球的内部具有膨胀液。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柜体的内壁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套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弹簧二套接在定位杆的外部,所述导柱和滑块一套接在定位杆的外部,所述滑块一的外壁设置设置有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杆的外部套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位于缸体内壁和活塞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舱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冷却壳,所述冷却壳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冷却壳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柜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二与冷却壳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二与控制主机呈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门的一侧外壁内嵌有感应片,所述门洞的一侧内壁内嵌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控制主机呈电性连接。
一种储能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液步骤:对防火门进行打开,使得防火门对导柱进行挤压,导柱受力时带动滑块一对弹簧二进行压缩,并使得锁止板与滑块一的锁止槽进行配合,使得滑块一在导套的内部进行固定,通过注液嘴向缸体的内部注满液体,并对注液嘴进行封闭;
检测步骤:通过储能模块内部的红外传感器对蓄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时,红外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传递给主控板,主控板将报警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主机,控制主机控制与报警对应的电磁阀二进行打开,控制主机并控制制冷设备和气泵进行工作;
散热步骤:制冷设备对冷却壳内部的空气进行制冷,并使得气泵向冷却壳内部进行充入空气,冷却壳内部的冷空气通过压力从打开的电磁阀二进行流出,使得冷空气进入柜体的空腔内部,并从与空腔连通的出气孔流出,使得柜体内部的储能模块进行降温;
灭火步骤:在储能模块内部蓄电池产生火灾时,储能模块内部的温度升高,使得玻璃球内部的膨胀液受热膨胀后对玻璃球进行胀破,从而使得存储罐内部的干粉灭火剂从喷嘴喷出,使得干粉灭火剂对着火的蓄电池进行包裹,从而将蓄电池与氧气进行隔开,使得着火的蓄电池无法继续燃烧。
隔断步骤;在预制舱内部蓄电池产生火灾时,产生火灾区域的温度持续升高,且该区域附近防火门处缸体内部的液体受热膨胀,使得液体带动活塞进行运动,使得活塞带动挤压杆带动滑块二在安装壳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使得滑块二带动运动块远离锁止板进行运动,使得运动块带动锁止板与滑块一的锁止槽发生脱离,此时弹簧二的弹力带动导柱进行伸出导套,使得导柱对防火门进行关闭。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液步骤中,缸体内部加入的液体为乙醇,在所述灭火步骤中,膨胀液对玻璃球胀破的温度为90℃-10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利用液体受热膨胀时带动锁止板进行运动,使得锁止板与滑块一脱离后导柱通过弹簧二的弹力对防火门进行自动关闭,进而防止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时能够自行进行隔断的效果,防止火灾向其他区域扩散。
(2)本发明首先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蓄电池温度,在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触发灭火气体进行灭火,然后再通过接近传感器对感应片的接近进行检测,使得防火门关闭后也能够触发储气罐内部的灭火气体进行灭火,进而实现了灭火气体双重触发的效果,使得红外传感器出故障的情况下,灭火气体仍能实现灭火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气泵向冷却壳的内部不断的充入压缩空气,使得压缩空气能够携带冷空气通过压力直接对储能模块的四周进行降温,使得储能模块的降温效果更好。
(4)本发明将柜体上的电磁阀一逐个与总管进行连接,使得储气罐内部的灭火气体能够直接的分布在储能模块四周进行降温,解决了现有技术灭火气体自上而下的重力扩散速度慢的问题,使得储能模块的灭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柜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防火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关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球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制舱、2隔墙、3柜体、4储能模块、5空腔、6出气孔、7储气罐、8总管、9电磁阀一、10制冷设备、11冷却壳、12电磁阀二、13气泵、14门洞、15防火门、16关闭机构、17导套、18滑块一、19导柱、20锁止槽、21斜面、22锁止板、23安装壳、24滑块二、25活塞、26缸体、27注液嘴、28斜槽、29运动块、30弹簧一、31弹簧二、32挤压杆、33定位杆、34控制主机、35蓄电池、36主控板、37红外传感器、38接近传感器、39感应片、40存储罐、41喷管、42喷嘴、43支撑架、44玻璃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包括预制舱1,预制舱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墙2,相邻的两个隔墙2之间设置有柜体3,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能模块4,隔墙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门洞14,门洞14的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火门15,防火门15和隔墙2的之间设置有关闭机构16,关闭机构16包括导套17,导套17与隔墙通过轴铰接,导套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18,滑块一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19,导柱19的一端与防火门15通过轴铰接,导套1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31,滑块一1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锁止槽20,导套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壳23,安装壳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止板22,锁止板22的一端延伸至导套17的内部,安装壳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二24,滑块二24的内部设置有斜槽28,斜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运动块29,运动块29与锁止板22通过轴铰接,安装壳2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缸体26,缸体2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25,活塞2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挤压杆32,挤压杆32的一端与滑块二24通过螺栓连接,缸体2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注液嘴27。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预制舱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墙2,隔墙2具有隔热耐火的性能,相邻两个隔墙2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相邻的两个隔墙2之间设置有柜体3,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能模块4,多个储能模块4组成储能系统,隔墙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门洞14,门洞14的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火门15,门洞14的两侧均具有防火门15,使得门洞14能够通过双扇的防火门15打开,同时隔墙2的两侧均具有相互对应的防火门15,既一个门洞14安装四个防火门15,使得防火门15能够对门洞14双向关闭,防火门15具有耐火的效果,防火门15和隔墙2的之间设置有关闭机构16,利用关闭机构16在发生着火时对防火门15自动关闭,关闭机构16包括导套17,导套17与隔墙2通过轴铰接,使得导套17与隔墙2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导套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18,滑块一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19,导柱19的一端与防火门15通过轴铰接,使得导柱19伸出导套17时能够对防火门15执行关闭功能,导套1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31,利用弹簧二31将导柱19伸出导套17,滑块一1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锁止槽20,导套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壳23,安装壳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止板22,锁止板22的一端延伸至导套17的内部,锁止板22与锁止槽20相适配,使得锁止板22与锁止槽20配合时,实现滑块一18在导套17的内部进行固定,安装壳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二24,滑块二24的内部设置有斜槽28,斜槽28为倾斜状态,斜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运动块29,使得滑块二24运动时能够带动运动块29运动,运动块29与锁止板22通过轴铰接,运动块29运动时能够带动锁止板22运动,安装壳2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缸体26,缸体26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铝合金材质制成,缸体2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25,活塞2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挤压杆32,挤压杆32的一端与滑块二24通过螺栓连接,活塞25运动时带动挤压杆32和滑块二24进行运动,缸体2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注液嘴27,通过注液嘴27能够向缸体26的内部注入受热膨胀的液体,同时注液嘴27能够进行封闭,防止受热膨胀的液体从注液嘴27流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液体受热膨胀时带动锁止板22进行运动,使得锁止板22与滑块一18脱离后导柱19通过弹簧二31的弹力对防火门15进行自动关闭,进而防止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时能够自行进行隔断的效果,防止火灾向其他区域扩散。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储能模块4内部设置有主控板36和蓄电池35,主控板36为电路板,蓄电池35具有多个,主控板36管理蓄电池35进行充放电,主控板36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7,红外传感器37和蓄电池35分别与主控板36呈电性连接,利用红外传感器37能够监测到储能模块4内部的所有蓄电池35的内部温度,红外传感器37将监测的温度通过电信号传递给主控板36,预制舱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34,控制主机34为整个预制舱1总控制机,主控板36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主机34。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储能模块4内部设置有存储罐40,存储罐40的内部存储有干粉灭火剂,存储罐40的出口连接有喷管41,喷管4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嘴42,喷嘴4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44,支撑架44和喷嘴42之间设置有玻璃球44,玻璃球44的内部具有膨胀液,膨胀液受热膨胀后能够对玻璃球44进行胀破,使得存储罐40内部的干粉灭火剂能够从喷嘴42喷出,进而实现单个储能模块4内部的蓄电池35着火时能够及时的进行灭火,防止蓄电池35引发其它电池产生燃烧。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预制舱1的一侧设置有储气罐7,储气罐7的内部存储有灭火气体,预制舱1的内部设置有总管8,总管8与储气罐7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柜体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电磁阀一9,电磁阀一9与总管8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一9与控制主机34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利用控制主机34电磁阀一9进行打开,使得储气罐7内部的灭火气体放出,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灭火气体灭火时进入柜体3的空腔5内部,柜体3的内壁设置有出气孔6,出气孔6位于储能模块4四周的柜体3内壁上,使得灭火气体能够从出气孔6出来进而第一时间对储能模块4进行包围,使得储能模块4四周的氧气进行隔断,阻止储能模块4的燃烧,同时储能模块4内部具有散热风扇,外壁具有进风窗口,在向柜体3内部释放灭火气体时,未燃烧的储能模块4能够通过散热风扇作用从进风窗口进入储能模块4的内部,进而对未燃烧的储能模块4进行保护,将柜体3上的电磁阀一9逐个与总管8进行连接,使得储气罐7内部的灭火气体能够直接的分布在储能模块四周进行降温,解决了现有技术灭火气体自上而下的重力扩散速度慢的问题,使得储能模块4的灭火效果更好。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导套17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杆33,弹簧二31套接在定位杆33的外部,利用定位杆33使得弹簧二31能够被稳定的压缩,导柱19和滑块一18套接在定位杆33的外部,利用定位杆33使得导柱19和滑块一18的运动更加的稳定,滑块一18的外壁设置设置有斜面21,利用斜面21使得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在与锁止板22配合的过程中,斜面21能够对锁止板22的运动提供导向的作用,在关闭机构16使用时,需对防火门15打开后将锁止板22与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进行配合,然后再向关闭机构16的缸体内部注入液体,挤压杆32的外部套接有弹簧一30,弹簧一30位于缸体26内壁和活塞25之间,利用弹簧一30对活塞25施加弹力,使得锁止板22能够活动弹力与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进行插接。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预制舱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制冷设备10,制冷设备10为空调的室外机,制冷设备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冷却壳11,空调的室内机部分位于冷却壳11的内部,冷却壳1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13,气泵13的出气口与冷却壳11通过管道连接,利用气泵13向冷却壳11的内部充入压缩空气,柜体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磁阀二12,电磁阀二12与冷却壳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使得压缩空气能够携带冷空气进入柜体3的空腔内部,电磁阀二12与控制主机34呈电性连接,利用控制主机34控制电磁阀二12打开关闭,通过气泵13向冷却壳11的内部不断的充入压缩空气,使得压缩空气能够携带冷空气通过压力直接对储能模块4的四周进行降温,使得储能模块4的降温效果更好。
本发明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防火门15的一侧外壁内嵌有感应片39,门洞14的一侧内壁内嵌有接近传感器38,接近传感器38与控制主机34呈电性连接,首先通过红外传感器37检测蓄电池35温度,在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触发灭火气体进行灭火,然后再通过接近传感器38对感应片39的接近进行检测,使得防火门15关闭后也能够触发储气罐7内部的灭火气体进行灭火,进而实现了灭火气体双重触发的效果,使得红外传感器37出故障的情况下,灭火气体仍能实现灭火的效果。
一种储能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液步骤:对防火门15进行打开,使得防火门15对导柱19进行挤压,导柱19受力时带动滑块一18对弹簧二31进行压缩,并使得锁止板22与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进行配合,使得滑块一18在导套17的内部进行固定,通过注液嘴27向缸体26的内部注满液体,并对注液嘴27进行封闭;
检测步骤:通过储能模块4内部的红外传感器37对蓄电池35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时,此时蓄电池35处于过热的状态,且温度并未超过安全范围,红外传感器37通过电信号传递给主控板36,主控板36将报警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主机34,控制主机34控制与报警对应的电磁阀二12进行打开,控制主机34并控制制冷设备10和气泵13进行工作;
散热步骤:制冷设备10对冷却壳11内部的空气进行制冷,并使得气泵13向冷却壳11内部进行充入空气,冷却壳11内部的冷空气通过压力从打开的电磁阀二12进行流出,使得冷空气进入柜体3的空腔5内部,并从与空腔5连通的出气孔6流出,使得柜体3内部的储能模块4进行降温;
灭火步骤:储能电站在运行中会发生爆炸的危险,储能电站中具有若干个蓄电池35,储能电站发生爆炸的原因为:当有一个蓄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会产生燃烧的现象,单个电池的然烧引起周围的电池进行燃烧,进而发生爆炸的现象,本发明中在每个储能模块4的内部均设置存储罐40,当有一个蓄电池35产生火灾时,储能模块4内部的温度升高,使得玻璃球44内部的膨胀液受热膨胀后对玻璃球44进行胀破,从而使得存储罐40内部的干粉灭火剂从喷嘴42喷出,使得干粉灭火剂对着火的蓄电池35进行包裹,从而将蓄电池35与氧气进行隔开,使得着火的蓄电池35无法继续燃烧,能够有效的避免引发周围电池进行燃烧,进而在电池着火时,能够有效的预防多个电池燃烧引起的爆炸现象,膨胀液对玻璃球44胀破的温度优选为93℃。
隔断步骤;在预制舱1内部蓄电池35产生火灾时,产生火灾区域的温度持续升高,且该区域附近防火门15处缸体26内部的液体受热膨胀,使得液体带动活塞25进行运动,使得活塞25带动挤压杆32带动滑块二24在安装壳23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使得滑块二24带动运动块29远离锁止板22进行运动,使得运动块29带动锁止板22与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发生脱离,此时弹簧二31的弹力带动导柱19进行伸出导套17,使得导柱19对防火门15进行关闭;
二次灭火步骤:在防火门15关闭时感应片39与接近传感器38靠近,使得接近传感器38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主机34,使得控制主机34控制电磁阀一9打开,进而使得出气罐内部的灭火气体从柜体3的出气孔6进行流出,进而使得柜体3内部的储能模块4周围的氧气进行隔断,使得储能模块4。
进一步地,在加液步骤中,缸体26内部加入的液体为乙醇,在隔断步骤中,在蓄电池35产生火灾前,通过红外传感器37对蓄电池35进行温度监测,在蓄电池35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此时蓄电池35处于超热的状态,且温度超过安全范围,红外传感器37通过电信号传递给主控板36,主控板36通过控制该区域的电磁阀一9打开,在二次灭火步骤中,储气罐7内部的灭火气体为七氟丙烷。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舱(1),所述预制舱(1)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隔墙(2),相邻的两个所述隔墙(2)之间设置有柜体(3),所述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储能模块(4),所述隔墙(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门洞(14),所述门洞(14)的两侧通过合页连接有防火门(15),所述防火门(15)和隔墙(2)的之间设置有关闭机构(16),所述关闭机构(16)包括导套(17),所述导套(17)与隔墙通过轴铰接,所述导套(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18),所述滑块一(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柱(19),所述导柱(19)的一端与防火门(15)通过轴铰接,所述导套(17)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二(31),所述滑块一(1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锁止槽(20),所述导套(1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壳(23),所述安装壳(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锁止板(22),所述锁止板(22)的一端延伸至导套(17)的内部,所述安装壳(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二(24),所述滑块二(24)的内部设置有斜槽(28),所述斜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运动块(29),所述运动块(29)与锁止板(22)通过轴铰接,所述安装壳(23)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缸体(26),所述缸体(2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25),所述活塞(2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挤压杆(32),所述挤压杆(32)的一端与滑块二(2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缸体(26)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注液嘴(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4)内部设置有主控板(36)和蓄电池(35),所述主控板(36)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7),所述红外传感器(37)和蓄电池(35)分别与主控板(36)呈电性连接,所述预制舱(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机(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4)内部设置有存储罐(40),所述存储罐(40)的出口连接有喷管(41),所述喷管(4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嘴(42),所述喷嘴(42)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架(44),所述支撑架(44)和喷嘴(42)之间设置有玻璃球(44),所述玻璃球(44)的内部具有膨胀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5),所述柜体(3)的内壁设置有出气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17)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定位杆(33),所述弹簧二(31)套接在定位杆(33)的外部,所述导柱(19)和滑块一(18)套接在定位杆(33)的外部,所述滑块一(18)的外壁设置设置有斜面(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32)的外部套接有弹簧一(30),所述弹簧一(30)位于缸体(26)内壁和活塞(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舱(1)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制冷设备(10),所述制冷设备(1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冷却壳(11),所述冷却壳(1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13),所述气泵(13)的出气口与冷却壳(1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柜体(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磁阀二(12),所述电磁阀二(12)与冷却壳(1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二(12)与控制主机(34)呈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15)的一侧外壁内嵌有感应片(39),所述门洞(14)的一侧内壁内嵌有接近传感器(38),所述接近传感器(38)与控制主机(34)呈电性连接。
9.一种储能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加液步骤:对防火门(15)进行打开,使得防火门(15)对导柱(19)进行挤压,导柱(19)受力时带动滑块一(18)对弹簧二(31)进行压缩,并使得锁止板(22)与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进行配合,使得滑块一(18)在导套(17)的内部进行固定,通过注液嘴(27)向缸体(26)的内部注满液体,并对注液嘴(27)进行封闭;
检测步骤:通过储能模块(4)内部的红外传感器(37)对蓄电池(35)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时,红外传感器(37)通过电信号传递给主控板(36),主控板(36)将报警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主机(34),控制主机(34)控制与报警对应的电磁阀二(12)进行打开,控制主机(34)并控制制冷设备(10)和气泵(13)进行工作;
散热步骤:制冷设备(10)对冷却壳(11)内部的空气进行制冷,并使得气泵(13)向冷却壳(11)内部进行充入空气,冷却壳(11)内部的冷空气通过压力从打开的电磁阀二(12)进行流出,使得冷空气进入柜体(3)的空腔(5)内部,并从与空腔(5)连通的出气孔(6)流出,使得柜体(3)内部的储能模块(4)进行降温;
灭火步骤:在储能模块(4)内部蓄电池(35)产生火灾时,储能模块(4)内部的温度升高,使得玻璃球(44)内部的膨胀液受热膨胀后对玻璃球(44)进行胀破,从而使得存储罐(40)内部的干粉灭火剂从喷嘴(42)喷出,使得干粉灭火剂对着火的蓄电池(35)进行包裹,从而将蓄电池(35)与氧气进行隔开,使得着火的蓄电池(35)无法继续燃烧。
隔断步骤;在预制舱(1)内部蓄电池(35)产生火灾时,产生火灾区域的温度持续升高,且该区域附近防火门(15)处缸体(26)内部的液体受热膨胀,使得液体带动活塞(25)进行运动,使得活塞(25)带动挤压杆(32)带动滑块二(24)在安装壳(23)的内部进行滑动,进而使得滑块二(24)带动运动块(29)远离锁止板(22)进行运动,使得运动块(29)带动锁止板(22)与滑块一(18)的锁止槽(20)发生脱离,此时弹簧二(31)的弹力带动导柱(19)进行伸出导套(17),使得导柱(19)对防火门(15)进行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液步骤中,缸体(26)内部加入的液体为乙醇,在所述灭火步骤中,膨胀液对玻璃球(44)胀破的温度为90℃-100℃。
CN202211415141.0A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115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5141.0A CN116115929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5141.0A CN116115929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5929A true CN116115929A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0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5141.0A Pending CN116115929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1592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2491A (zh) * 2023-08-09 2023-09-12 新乡市景弘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装置及具有其的箱式变电站
CN117117415A (zh) * 2023-09-01 2023-11-24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站抑爆灭火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2491A (zh) * 2023-08-09 2023-09-12 新乡市景弘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装置及具有其的箱式变电站
CN116742491B (zh) * 2023-08-09 2023-11-21 新乡市景弘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灭火装置及具有其的箱式变电站
CN117117415A (zh) * 2023-09-01 2023-11-24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站抑爆灭火控制系统
CN117117415B (zh) * 2023-09-01 2024-02-06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站抑爆灭火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15929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安全控制方法
CN105591050B (zh) 一种电池系统、具有该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
CN111760221B (zh) 一种具有隔绝空气功能的配电柜阻燃装置
CN207228709U (zh) 铁路运输集装箱式发电箱
CN112610136B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控温的智能门窗
CN114614161A (zh) 一种基于换热、消防及热安全一体的电池系统
CN106807004B (zh) 一种电池系统及其自动干粉灭火装置
CN117175117A (zh) 一种针对理离子电池储能预制舱的消防系统
CN11467782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电气火灾监控装置
CN114497814B (zh)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防爆功能的锂电池电池箱
CN212700163U (zh) 一种电气箱柜用隔离灭火及警报装置
CN211985774U (zh) 动物冲击波致伤装置
CN115389035A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测试预警系统、防护系统及测试箱
CN117080915B (zh) 一种开关柜泄压装置及开关柜
CN114976303A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地面修复装置
CN111184588A (zh) 冲击波发生装置
CN219145044U (zh) 一种电池充电柜
CN219605134U (zh) 一种防烟密封的防盗金库门
CN216820512U (zh) 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氮气防爆电加热器
CN220259497U (zh) 卧式冷室压铸机压射防火隔热装置
CN217054919U (zh) 一种甲级双开防火门结构
CN116505122A (zh)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
CN220797588U (zh) 一种具有防火和控温的户外储能柜
CN211985775U (zh) 冲击波发生装置
CN215818821U (zh) 一种矿山控制器用防火防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