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12041A -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12041A
CN116112041A CN202210015906.5A CN202210015906A CN116112041A CN 116112041 A CN116112041 A CN 116112041A CN 202210015906 A CN202210015906 A CN 202210015906A CN 116112041 A CN116112041 A CN 116112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cu
panel
capacitor
capacitance value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59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12041B (zh
Inventor
王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59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1204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01590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6112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12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2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12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12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2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绝缘面板、第一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连接件;绝缘面板设置在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第一面板上设置有第一MCU,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面板固定连接并与第一MCU电连接、第二端与绝缘面板的一面抵接;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二MCU,第二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并与第二MCU电连接、第二端与绝缘面板的另一面抵接;第一导电连接件、绝缘面板和第二导电连接件构成电容。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两个连接件与绝缘面板形成一个电容器,通过一端控制容值变化而另一端检测容值变化以在面板之间通信,实现了两个面板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家电电控系统都采用了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板)与显示模块(显示板)分离的方案,因此两模块之间需要通过通信来实现数据交互。常用的通信方法是用连接线把显示板的通信接口和电源板的通信接口连接起来实现通信连接,再使用UART、IIC、SPI等传统通信方式实现数据通信。但是,这样的方法无法实现电源板和显示板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
图1示出了常用的电控方案,其中,电控系统分为显示板和电源板,两块板之间用连接线相连以进行数据交互。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案的缺点是显示板与电源板之间仍然受连接线束缚,无法完全独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电源板与显示板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绝缘面板、第一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连接件;
所述绝缘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第一MCU,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MCU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绝缘面板的一面抵接;
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二MCU,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MCU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绝缘面板的另一面抵接;
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述绝缘面板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构成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二面板用于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一面板用于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极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极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导电极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极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极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述绝缘面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极板构成电容。
可选地,所述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和/或,所述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向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和/或,所述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向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
或,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容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一MCU。
可选地,所述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一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
或,所述第二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容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二MCU。
可选地,所述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二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实现;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第二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或,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第一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MCU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二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二MCU;所述第二MCU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二MCU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一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一MCU;所述第一MCU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在两个面板上的导电连接件与绝缘面板的抵接,使得两个导电连接件与绝缘面板共同形成一个电容器,然后将两个面板及与其相连的导电连接件分别作为发射端和接收端,从而通过一端控制电容器容值的变化而另一端检测电容器容值的变化来实现面板之间的通信,并因此在保证了面板之间的通信的同时,消除了由连接线所带来的束缚,实现了两个面板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适用于需要将进行通信的两块面板完全隔离的场景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进行面板间通信的电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通信装置通过两个面板1和2之间的配合,以控制和检测由导电连接件4、5和绝缘面板3构成的电容6的容值变化,从而替代如图1中所示的连接线进行数据通信,并且由于导电连接件4、5与绝缘面板3之间均为抵接,该装置因此实现了面板1和2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
参见图2,上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2、绝缘面板3、第一导电连接件4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
绝缘面板3设置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并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均间隔有一定的距离,以在其间设置第一导电连接件4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其中,绝缘面板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等绝缘材料。
第一面板1上设置有第一MCU,第一导电连接件4的第一端与第一面板1固定连接并与第一MCU电连接、第二端与绝缘面板3的一面抵接;
第二面板2上设置有第二MCU,第二导电连接件5的第一端与第二面板2固定连接并与第二MCU电连接、第二端与绝缘面板3的另一面抵接;
第一导电连接件4、绝缘面板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构成电容6。
为了实现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的通信,需要能够控制电容6的容值变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件4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均为触摸弹簧。
此处以与第一面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触摸弹簧为例对电容6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第一触摸弹簧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面板1上,并且为了实现对电容6容值的控制和检测,上述第一触摸弹簧的第一端还与第一面板1上的第一MCU电连接。
第一触摸弹簧的第二端设置有具有一定面积的平面,该平面使得第一触摸弹簧与绝缘面板3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抵接,以在实现了第一触摸弹簧与绝缘面板3的物理分离的同时,还能够准确地控制电容6的容值。
电容6中的第二触摸弹簧以绝缘面板3为界,在第二面板2与绝缘面板3之间以与第一触摸弹簧镜像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其与第二面板2之间具有与第一触摸弹簧和第一面板1之间相同的连接关系,从而使得两个面板及与其相连接的触摸弹簧能够在保证其性能的情况下,更简便地进行发射端和接收端功能的变更置换。
需要理解的是,其并不因此将导电连接件局限于触摸弹簧,换言之,还可以使用其他导电件作为第一导电连接件4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二者也可以为不同种类的导电件,只要其能够与绝缘面板3构成电容6并能够允许控制电容6的容值发生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极板,第一导电连接件4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极板固定连接;
第二面板2上设置有第二导电极板,第二导电连接件5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极板固定连接;
第一导电极板、第一导电连接件4、绝缘面板3、第二导电连接件5和第二导电极板构成电容6,以实现电容6与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的相对分离,从而能够更简便准确地对电容6的容值进行控制,提升整个装置的无线通信性能。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6的容值变化;第二面板2用于检测电容6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或,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电容6的容值变化;第一面板1用于检测电容6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在进行无线通信时,根据数据传输的方向,两个导电连接件4和5中的一个作为发射端时,另一个则作为接收端。例如,当第一面板1需要将数据发送给第二面板2时,将第一面板1和第一导电连接件4设置为发射端,并将第二面板2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设置为接收端,反之亦然。
因此,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之间的双向通信,两个面板均可以实现对电容6的容值变化的控制和检测功能,从而使得两个面板即与其相连的导电连接件都既能够作为发射端工作,也能够作为接收端工作。
在控制电容6的容值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控制导电连接件的接地与否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导电连接件4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第二导电连接件5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导电连接件4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第二导电连接件5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同样以导电连接件4和5为触摸弹簧为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面板1为电源板,第二面板2为显示板,当用户触摸电源板时,电源板和第一触摸弹簧作为发射端,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触摸弹簧的接地或不接地来改变绝缘面板3上电荷的变化。当第一触摸弹簧接地时,绝缘面板3上的电荷水平会变高;当第一触摸弹簧不接地时,绝缘面板3上的电荷水平会回到正常水平。
当第一面板1为显示板、第二面板2为电源板、第二触摸弹簧作为发射端时,第二MCU的工作过程亦然。
并且,根据实际需求,第一MCU和第二MCU还可以同时对与其相连接的导电连接件进行控制,以控制电容6的容值发生期望的变化。
其次,还可以通过向导电连接件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电容6的容值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向第一导电连接件4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向第二导电连接件5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向第一导电连接件4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向第二导电连接件5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容值的控制原理与上述通过控制触摸弹簧的接地与否来改变容值的工作原理类似,在触摸弹簧输出高低电平后,绝缘面板3上的电荷水平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6的容值发生变化,以对应地发送相应的数据信息。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通过电容6的容值变化来传递信息,因此,在进行数据的传输之前,需要先将待发送的通信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电容6的容值变化过程,以便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对电容6进行具体控制。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当第一面板1和第一导电连接件4作为发射端时,第一MCU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此时,第二面板2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作为接收端。
基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MCU有检测触摸的能力,则第二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电容6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具体地,第二MCU与第二触摸弹簧组成电容式触摸检测电路系统,利用第二MCU自带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模块检测隔离面板上的电荷变化,从而实现对电容6的容值的检测。
但是,若第二MCU不包括自带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模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面板2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容检测模块,第二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电容6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第二MCU。其中,该第二电容检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在第二MCU外围的用于检测电容6的容值的硬件电路。
在获得对电容6的容值的多次连续检测的结果后,可以通过约定通信协议来解析容值,从而实现两块面板之间的数据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MCU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和第二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例如,预设的第二通信协议中可以设定,当检测到的电荷水平高于电荷阈值时输出“1”,而当检测到的电荷水平低于电荷阈值时则输出“0”,从而第二MCU可以根据对电容6的检测结果获得一系列的“1”“0”数据序列。第二通信协议中还可以设定有通信信息与“1”“0”数据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通过对获得的数据系列的解析来确定接收到的具体数据信息。
当第二面板2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作为发射端时与之类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当第二面板2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作为发射端时,第二MCU用于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此时,第一面板1和第一导电连接件4作为接收端。
基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MCU有检测触摸的能力,则第一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电容6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具体地,第一MCU与第二触摸弹簧组成电容式触摸检测电路系统,利用第一MCU自带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模块检测隔离面板上的电荷变化,从而实现对电容6的容值的检测。
但是,若第一MCU不包括自带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模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容检测模块,第一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电容6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并发送至第一MCU。其中,该第一电容检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在第一MCU外围的用于检测电容6的容值的硬件电路。
在获得对电容6的容值的多次连续检测的结果后,可以通过约定通信协议来解析容值,从而实现两块面板之间的数据传递。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一MCU用于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和第一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例如,预设的第一通信协议中可以设定,当检测到的电荷水平高于电荷阈值时输出“1”,而当检测到的电荷水平低于电荷阈值时则输出“0”,从而第一MCU可以根据对电容6的检测结果获得一系列的“1”“0”数据序列。第一通信协议中还可以设定有通信信息与“1”“0”数据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通过对获得的数据系列的解析来确定接收到的具体数据信息。
应当理解,当第一面板1和第一导电连接件4,以及第一面板1和第二导电连接件5同时都作为发射端或都作为接收端时,其中每一端的工作原理仍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工作原理相同。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装置通过固定连接在两个面板上的导电连接件4、5与绝缘面板3的抵接,使得两个导电连接件4、5与绝缘面板3共同形成一个电容器,然后将两个面板及与其相连的导电连接件分别作为发射端和接收端,从而通过一端控制电容器容值的变化而另一端检测电容器容值的变化来实现面板之间的通信,并因此在保证了面板之间的通信的同时,消除了由连接线所带来的束缚,实现了两个面板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适用于需要将进行通信的两块面板完全隔离的场景中。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和第二流程示意图。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基于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实现。由于上述无线通信装置中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均可以作为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置换,因此,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如图3所示的:S11、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S12、第二面板检测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或,如图4所示的:S21、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S22、第一面板检测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此处以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与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实现原理相同,区别仅在于将第一MCU和第二MCU的功能进行置换,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以导电连接件4、5为触摸弹簧为例。
针对第一MCU,其在控制电容6的容值变化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控制第一触摸弹簧的接地与否来实现电容6的容值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面板1为电源板,第二面板2为显示板,当用户触摸电源板时,电源板和第一触摸弹簧作为发射端,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第一触摸弹簧的接地或不接地来改变绝缘面板3上电荷的变化。当第一触摸弹簧接地时,绝缘面板3上的电荷水平会变高;当第一触摸弹簧不接地时,绝缘面板3上的电荷水平会回到正常水平。
其次,还可以通过向第一触摸弹簧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电容6的容值变化。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容容值的控制原理与上述通过控制第一触摸弹簧的接地与否来改变容值的工作原理类似,在向第一触摸弹簧输出高低电平后,绝缘面板3上的电荷水平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6的容值发生变化,以对应地发送相应的数据信息。
针对第二MCU,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MCU有检测触摸的能力,则第二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电容6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具体地,第二MCU与第二触摸弹簧组成电容式触摸检测电路系统,利用第二MCU自带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模块检测隔离面板上的电荷变化,从而实现对电容6的容值的检测。
但是,若第二MCU不包括自带的电容式触摸检测模块,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面板2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容检测模块,第二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电容6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第二MCU。其中,该第二电容检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在第二MCU外围的用于检测电容6的容值的硬件电路。
为了能够更准确便捷地对检测到的电容容值进行解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具体包括:
如图5所示的:S31、第一MCU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S32、第二面板检测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第二MCU;S33、第二MCU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和第二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如图6所示的:S41、第二MCU根据第二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S42、第一面板检测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并发送至第一MCU;S43、第一MCU根据第一通信协议和第一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相较于上述图3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来说,进一步限定了在第一MCU和第二MCU中预设通信协议,并根据通信协议实现电容的容值变化过程、数据序列和通信信息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了通过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来在两个面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通过电容6的容值变化来传递信息,因此,在进行数据的传输之前,第一MCU需要先根据预存的第一通信协议将待发送的通信信息转换为对应的电容6的容值变化过程,以便生成对应的第一控制指令对电容6进行具体控制。
第二MCU在获得对电容6的容值的多次连续检测的结果后,则可以通过预存的第二通信协议来解析容值,从而实现两块面板之间的数据传递。
例如,预设的第二通信协议中可以设定,当检测到的电荷水平高于电荷阈值时输出“1”,而当检测到的电荷水平低于电荷阈值时则输出“0”,从而第二MCU可以根据对电容6的检测结果获得一系列的“1”“0”数据序列。第二通信协议中还可以设定有通信信息与“1”“0”数据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以通过对获得的数据系列的解析来确定接收到的具体数据信息。
图6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与图5示出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实现原理相同,区别仅在于将第一MCU和第二MCU的功能进行置换,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基于通过固定连接在两个面板上的导电连接件与绝缘面板的抵接,使得两个导电连接件与绝缘面板共同形成一个电容器,然后将两个面板及与其相连的导电连接件分别作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实现;并且该方法通过发射端控制电容器容值的变化而接收端检测电容器容值的变化,并将容值的变化过程转换为通信信息来实现面板之间的通信。因此,其在保证了面板之间的通信的同时,消除了由连接线所带来的束缚,实现了两个面板之间的完全物理分离,适用于需要将进行通信的两块面板完全隔离的场景中。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绝缘面板、第一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连接件;
所述绝缘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第一MCU,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MCU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绝缘面板的一面抵接;
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二MCU,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MCU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绝缘面板的另一面抵接;
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述绝缘面板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构成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二面板用于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一面板用于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极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极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导电极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极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极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所述绝缘面板、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极板构成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和/或,所述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接地或不接地,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向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和/或,所述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向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输出高低电平,以实现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
或,所述第一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电容检测模块,所述第一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一MCU。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一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U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
或,所述第二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容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电容检测模块用于连续多次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二MCU。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二MCU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实现;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MCU通过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第二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或,第二MCU通过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第一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确定通信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一通信协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MCU中预先存储有第二通信协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包括数据序列与通信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MCU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二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二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二MCU;所述第二MCU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二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或,所述第二MCU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和待发送的通信信息生成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容的容值变化;所述第一面板检测所述电容的容值,根据检测到的容值生成第一数据序列并发送至所述第一MCU;所述第一MCU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和所述第一数据序列确定通信信息。
CN202210015906.5A 2022-01-07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Active CN116112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5906.5A CN116112041B (zh) 2022-01-07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5906.5A CN116112041B (zh) 2022-01-07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12041A true CN116112041A (zh) 2023-05-12
CN116112041B CN116112041B (zh) 2024-06-25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5002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Data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111892A (zh) * 2017-11-30 2018-06-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遥控器及系统
CN208888790U (zh) * 2018-10-30 2019-05-21 佛山市家乐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发光指示键触摸屏
WO2021164275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分离的移动终端
CN113556117A (zh) * 2021-08-10 2021-10-26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关机装置、实现方法及体外诊断分析仪
CN216721330U (zh) * 2022-01-07 2022-06-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US20220197401A1 (en) * 2019-05-16 2022-06-23 Shanghai Awinic Technology Co., LTD Termin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216848513U (zh) * 2022-01-18 2022-06-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5002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Data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8111892A (zh) * 2017-11-30 2018-06-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方法、遥控器及系统
CN208888790U (zh) * 2018-10-30 2019-05-21 佛山市家乐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发光指示键触摸屏
US20220197401A1 (en) * 2019-05-16 2022-06-23 Shanghai Awinic Technology Co., LTD Termin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1164275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分离的移动终端
CN113556117A (zh) * 2021-08-10 2021-10-26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关机装置、实现方法及体外诊断分析仪
CN216721330U (zh) * 2022-01-07 2022-06-1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
CN216848513U (zh) * 2022-01-18 2022-06-28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3787B (zh) 监视控制系统和方法
US20130234534A1 (en) Power socket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system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597711B (zh) 电子设备、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JP6369927B2 (ja) タッチ基板および端末
GB2119206A (en) Dataset apparatus
CN107301148A (zh) USB Type‑C接口转换模块、系统及连接方法
CN101421765A (zh) 双向直流隔离传输通道
CN103926853A (zh) 一种可编程电阻输出装置和方法
TW202131663A (zh) 租借系統、主從通訊系統及其主機和從機
CN116112041B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16112041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216721330U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02394734A (zh) 无极性连接的rs485通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3334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80950B (zh) 电子设备音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90439A (zh) 家用电器的网络控制方法
CN111694779A (zh) 接口切换装置、通信设备及接口切换方法
CN101369701A (zh) 一种电连接器
WO2005115114A2 (en) Power line carrier modem
CN105472451A (zh) 终端间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7543044B2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system
CN111864864A (zh) 一种自动回充方法及系统
TWM612979U (zh) 租借系統、主從通訊系統及其主機和從機
CN202759578U (zh) 电子设备音频控制系统
CN105260062A (zh)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