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4919A -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4919A
CN116094919A CN202310095407.6A CN202310095407A CN116094919A CN 116094919 A CN116094919 A CN 116094919A CN 202310095407 A CN202310095407 A CN 202310095407A CN 116094919 A CN116094919 A CN 116094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file
service
hardware device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954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红胜
张孟
王艳辉
杨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954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4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4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4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功能属性;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所述硬件设备运行所述配置文件,以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Description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网络结构的通信网络,如星形结构的网络和树形结构的网络,其中,星形结构的网络如互联网,而树形结构的通信网络如视联网。
其中,在通信网络中一般具有海量的业务,这些业务在通信网络中的运行需要通过各个终端设备进行,如计算机、网关等,这些业务在运行前和运行中都需要进行各种配置,如组网配置等,但是,目前在通信网络中进行业务的运行配置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参与,导致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功能属性;
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所述硬件设备运行所述配置文件,以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所述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可选地,所述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触发的配置操作,输出所述通信网络的知识图谱,所述知识图谱用于从多种维度描述所述通信网络内的通信知识;
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目标事项包括组网事项,所述配置文件包括组网配置文件,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包括:
响应于对多种所述维度中组网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组网维度对应的第一子图谱,所述第一子图谱包括多个三元组,每个三元组用于描述两个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入/网络接出关系;
基于对多个三元组中的至少一个三元组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三元组对应的初始组网协议;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初始组网协议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组网协议,获取所述组网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目标事项包括业务管理配置事项,所述配置文件包括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包括:
响应于对多种所述维度中管理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管理维度对应的第二子图谱,所述第二子图谱包括多个业务节点,其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业务节点表征相连接的节点之间具有业务交叉;
基于对多个业务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以及与所选中的业务节点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响应于各个所述管理协议的编辑,获取所述业务管理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目标事项包括业务的升级事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业务的升级事项对应的升级文件,所述升级文件为待升级的业务对应的业务软件,或升级后的硬件设备的操作系统软件;
基于所述升级文件,触发对所述配置文件的更新;
获取更新后的配置文件,并将更新后的配置文件下发至所述硬件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硬件设备在运行所述配置文件时上报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硬件设备在运行所述配置文件时的工作状态;
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解析,确定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
针对所述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重置所述配置文件后发送至该硬件设备。
可选地,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所述硬件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硬件设备各自对应的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性能参数,将所述配置文件的格式转换为与所述硬件设备适配的格式;
将转换后的配置文件发送给对应的所述硬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通信属性;
配置文件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所述硬件设备运行所述配置文件,以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所述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础层、功能层、业务层,以及对所述基础层、所述功能层和所述业务层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
其中,所述基础层、所述功能层和所述业务层是对通信网络中多种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功能虚拟化后得到的,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并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硬件设备运行配置文件,以在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其中,该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视联网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功能属性;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由于预先获取到与目标事项有关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可以包括硬件设备在完成目标事项过程中的组网属性和业务运行的和功能属性,由此,该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运行时,可以配置硬件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和业务功能,从而可以使得参与业务运行的多个硬件设备批量进行组网配置和运行配置,而无需过多的人工参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以通信网络为视联网为例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1b是示出了图1a中的虚拟功能编排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编辑器对数据包的格式内容做可视化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文件的获取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配置文件进行升级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网络中视联网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6以图5的视联网为例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系统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相关技术中,在多个硬件设备的组网中,一般需要工作人员在多个设备上进行现场调试,当多个硬件设备距离较远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在时间上提前协调,以进行异地组网,如此,便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在组网上。
有鉴于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以在通信网络中实现软件定义网络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目前的组网配置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的问题。具体构思在于,为通信网络业务、其他数据业务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整体上让通信网络可以进行软件可编程,可以使用软件定义组网、软件定义配置、软件定义协议等。根据目标不同编译不同的目标文件,并通过定义的标准的可编程协议与硬件设备等进行交互,向硬件设备下发编译好的目标文件,下发之后目标文件在硬件设备中进行动态加载和运行,整个过程实现可编程。
参照图1a和图1b所示,图1a以通信网络为视联网为例,示出了本申请的通信架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虚拟功能编排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申请将视联网的网络功能与设备进行解耦,实现视联网功能的虚拟化,在硬件设备的基础之上构建资源的虚拟化,形成视联网虚拟化基础层VFVI层,然后再在VFVI层之上定义虚拟视联网功能VVF,最后是在VVF之上定义业务支持系统OSS与运营支持系统BSS,这三层可以通过视联网管理及编排VMO进行管理和编排。
具体地,在视联网中整体上让视联网可以进行软件可编程的架构包括:
虚拟视联网功能(Virtual Visionvera Functions,VVF),指在视联网中的一些功能,主要包括业务功能、网络功能等,例如视联网会议功能、视联网组播功能、视联网单播功能、视联网可视电话功能等等。而业务功能是指在视联网中所开设的一些业务的功能,本申请中的业务功能层面的配置,主要用于配置各个硬件设备在视联网业务中的一些业务协议,如权限协议等。
视联网虚拟化基础层(Visionvera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Infrastructure,VFVI),包括所需的硬件及软件。为VVF提供运行环境。设备硬件包括计算、网络、存储资源能力的硬件设备。上面的虚拟层主要完成对硬件的资源抽象、形成虚拟资源,如虚拟计算资源、虚拟存储资源、虚拟网络资源。
业务支持系统(Business support system,BSS)与运营支持系统(Operationsupport system,OSS)层,是视联网对客户以及系统运维人员的软件产品及服务层。上面承载许多的相关的软件产品。
视联网管理及编排(Visionvera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VMO),是该架构的核心,主要包括虚拟基础单元管理、虚拟功能管理、虚拟功能编排等。实际中,在平台上可以提供一个界面,该界面便可以是由视联网管理及编排提供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进行相应操作,从而实现对设备配置、监控、控制指令的编程,提升设备的迭代速度、降低通信网络的运维成本。
其中,通过虚拟功能管理模块可以实现路由器配置应用的实现逻辑,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虚拟功能管理模块从虚拟视联网功能库中选择路由配置相关的功能,如,隧道业务配置、流量配置等添加到路由器配置应用中,从而实现对通信网络中路由器类的硬件设备的批量配置和管理。
通过虚拟功能编排模块,可实现隧道业务配置,具体而言,其可以通过“编程编辑器”定义路由器配置的数据格式,隧道配置的数据格式编辑如下图1C所示,可以通过编辑器对数据包的格式内容做可视化的配置。编译器生成修改后的配置读取的目标文件以及配置文件描述的数据格式文件。
其中,虚拟基础单元管理中维护着路由器设备的CPU、内存、操作系统等基本信息。这些基本的信息用于在配置编程以及下发的方式上进行控制。
其中,对视联网管理与编排中的虚拟功能编排的模块,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可编程单元,其是在视联网功能虚拟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可编程的设计。其中包括设备功能可编程、配置可编程、监控可编程、控制指令可编程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定义一种视联网的领域知识图谱来驱动编程,进而实现通过界面的操作对设备配置、监控、控制指令的编程,编程使用一种自定义的语法,通过构建语法解析器和编译器,根据目标不同编译不同的目标文件,并通过定义的标准的可编程协议与设备等进行交互,向硬件设备下发编译好的目标文件,下发之后目标文件在硬件设备中实现动态加载和运行,从而达到对整个视联网的统一运维。
如图1b所示,的虚拟功能编排的模块可以包括编程知识库、编程编辑器,以及编译器,运行时的配置等。其中,编程知识库,是一个知识仓库,里面维护了整个视联网相关的网络知识、设备相关知识、业务等相关知识。知识由许多的知识三元组(实体,关系,实体)组成。
编程编辑器,是一个和用户交互的编辑器,使用界面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方便用户进行程序的录入,该模块可以通过用户的界面操作,生成一种自定义语法规则的程序。
编译器,提供一种把编程编辑器模块产生的程序编译成与硬件设备shii的目标文件。其中,目标文件是满足硬件设备的自定义规则的文件,其可以受到硬件设备的支持并运行。
运行时,可以提供一种目标程序的运行环境,在该运行环境中,可以支持配置文件的编译。
综上,本申请的上述平台可以实现对通信网络中各种硬件设备,特别是路由器的配置,具体地可以包括:设备的系统配置、业务配置等。业务配置可以随着业务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调整后可以通过视联网管理及编排提供的用户界面进行调整即可。
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的通信架构,对本申请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进行介绍,参照图2所示,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运行在终端中的管理平台执行,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
其中,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功能属性。
本实施例中,目标事项可以理解为是待配置的事项,如通信网络中的组网事项、业务管理事项可以称为是待配置的事项,在通信网络中,硬件设备要加入网络进行相关业务,首先需要进行组网配置,接着再进入到一些业务中时,需要进行业务配置。
示例地,以通信网络为视联网为例,终端要加入到视联网使用视联网的可视电话业务,则会首先按照组网协议,将终端加入到视联网中,接着,下载可视电话业务后,按照可视电话业务的业务协议,使用可视电话业务。
其中,配置文件可以是用户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其可以是在管理平台所提供的编程编辑器中进行的,如图1b所示,实际中,可以为用户提供编程知识库,在该编程知识库中可以有供选择的多个编辑好的编辑程序,如组网程序,实际中,用户可以对已编辑好的编辑程序进行修改即可获取配置文件。
其中,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设备,如终端设备、路由器设备等,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机顶盒、手机、台式电脑、一体机等,在通信网络中,往往需要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组网后开展业务。
其中,一个硬件设备可以对一个配置文件,具体地,按照实际需求,不同硬件设备可以对应不同的配置文件,或者,一些情况下,不同硬件设备可以对应相同的配置文件。
示例地,以图5为例,视联网终端101和视联网终端102需要加入到视联网,若该两个视联网终端是型号相同的机顶盒,其配置文件用于组网,则视联网终端101和视联网102可以具有相同的配置文件。而其中的接入交换机和节点交换机,因其是接入视联网终端进入视联网的路由设备,则其具有的配置文件可以与终端的配置文件不同。
其中,可以获取与每个硬件设备对应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可以定义硬件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功能属性。该组网属性如上所述,可以理解为是组网配置,功能属性可以理解为是业务功能的配置。
步骤S202:将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硬件设备运行配置文件,以在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
其中,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配置文件下发给硬件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可以包括交换机、终端等设备,每一硬件设备在通信网络中都对应一种功能类型,不同的硬件设备在业务运行中起到不同的通信功能。如交换机在业务运行中所起到的通信功能是数据路由,而视联网终端在业务运行中所起到的通信功能是作为数据接收端和发送端。
其中,平台在得到每个硬件设备对应的配置文件后,可以将配置文件下发给硬件设备,其中,下发给硬件设备所依赖的网络可以是蓝牙网络、5G网络等与通信网络不同类型的网络,如通信网络是视联网,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将配置文件发送给硬件设备,如通信网络是互联网,则可以通过视联网将配置文件发送给硬件设备。
其中,配置文件被下发给硬件设备后,硬件设备可以运行配置文件,例如,在运行组网属性的配置文件时,多个硬件设备之间可以完成组网。示例地,如图5所示,视联网终端101和视联网终端102以及接入交换机在接收到各自的配置文件后,开始运行,由于配置文件已经在编译器中预先按照组网流程进行编译好,因此,在运行配置文件的过程中,参与组网的各个硬件设备便可以自行建立与其他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建立起网络。
这样,在进行多个硬件设备的组网时,只需工作人员配置好配置文件即可,无需工作人员在硬件设备处进行组网的人工参与,可以由设备之间自动进行即可,由此,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组网效率。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预先获取到与目标事项有关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可以包括硬件设备在完成目标事项过程中的组网属性和业务运行的和功能属性,由此,该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运行时,可以配置硬件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的网络和业务功能,从而可以使得参与业务运行的多个硬件设备批量进行组网配置和运行配置,而无需过多的人工参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先对配置文件进行转换后,再发送给硬件设备,这样,硬件设备获取的配置文件便是与硬件设备本身的性能参数适配的文件,从而可以运行在硬件设备中。
具体实施时,可以获取硬件设备各自对应的性能参数,并基于性能参数,将配置文件的格式转换为与硬件设备适配的格式,接着将转换后的配置文件发送给对应的硬件设备。
本实施例中,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可以包括硬件设备的设备型号、所用的系统版本或软件版本等,其中,不同型号的硬件设备所适配的配置文件的数据格式可能不同,为使得下发给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可以充分适配硬件设备,能被硬件设备解码并运行,因此,平台可以预先获取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具体实施时,该性能参数可以由用户在平台输入,接着,平台可以依据性能参数,对配置文件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具体地,可以通过编辑器对配置文件的格式内容做可视化的配置,以将配置文件的数据格式转换为与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适配的数据格式,从而将转换后的配置文件发送给硬件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的过程可以是如下过程:
如图1所示,配置文件可以是视联网管理及编排获取的,具体的,用户可以进入视联网管理及编排的模块,在编辑页面,例如虚拟功能编排模块进行编译,从而系统获取用户所编译的配置文件。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网络中提供的业务如可以预先就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制定,则对于该类型可以定制的业务,可以为这些业务维护一个网络知识、业务知识的知识库,在该知识库中可以存储每种业务在组网中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在业务管理中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在进行配置文件的设置时,可以直接从知识库中调取所需的编程语言进行编辑即可。
其中,在一种可选示例中,该知识库中存储的可以是知识图谱。参照图3所示,示出了配置文件的获取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响应于触发的配置操作,输出通信网络的知识图谱。
其中,知识图谱用于从多种维度描述通信网络内的通信知识。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构建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可以包括通信网络中与组网有关的图谱以及与业务管理有关的图谱。当然,实际中也可以不限于上述与组网有关的图谱和与业务管理有关的图谱,也可以包括其他图谱,如通信网络为视联网时,知识图谱还可以包括视联网内各种型号的硬件设备的信息图谱。
示例地,以通信网络为视联网为例,知识图谱可以包括如下图谱:
网络知识图谱,该网络知识图谱包括多个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每个节点表示如图5所示的一个自治域,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表征自治域之间的从属关系,每个节点还可以连接有多个叶子节点,一个叶子节点对应自治域中的一个硬件设备,如交换机、视联网终端、网关设备等。其中每个叶子节点可以包括与相应硬件设备对应的视联网网络协议。在利用编译器编译配置文件时,可以直接点击所在自治域的节点即可输出该节点关联的各个硬件设备的视联网网络协议,从而选中对应硬件设备的视联网网络协议进行编辑修改即可。
业务知识图谱,该业务知识图谱也可以包括多个根节点,以及与根节点连接的分支节点,一个根节点可以表示一个业务,一个分支节点可以表示一个业务下的一个子业务功能,不同的分支节点关联有对应的业务管理协议,该业务管理协议用于规范子业务功能的访问权限等。
其中,在构建上述的知识图谱时,可以从多个数据源中获取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所对应的组网协议和业务管理协议,该组网协议可以包括通信协议,通信协议可以用于指示硬件设备之间采用何种通信连接,一般而言,可以包括:TCP/IP协议等。而具体到每个硬件设备,其与其他硬件设备之间采用的通信连接不同,其协议内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知识图谱中可以尽可能包括较多种类的通信协议,例如,可以包括socket套接字协议的内容,以便需要建立socket连接的硬件设备使用。
其中,配置操作可以是用户在编译器中触发的针对目标事项的配置操作,接着响应于该配置操作,可以输出对应的知识图谱。其中,配置操作可以携带目标事项的标签,该标签可以表征用户需要对哪一方面进行配置,如携带组网标签,则输出与组网有关的网络知识图谱,如携带业务标签,则输出与业务管理有关的业务知识图谱。
步骤S302:响应于对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
本实施例中,知识图谱一般包括多个节点,依据目标事项的不同,节点所描述的知识也可以不同,例如,目标事项是业务管理事项时,一个节点对应一个子业务功能,则节点关联的是业务管理协议,则选中的目标节点可以是指选中一个分支节点或一个根节点,输出的文本语言则是该目标节点所关联的业务管理协议。
又例如,目标事项是组网事项,则一个节点对应一个自治域,一个叶子节点对应自治域中的一个硬件设备,则选中的目标节点可以是指选中一个节点或一个叶子节点,输出的文本语言则是该目标节点所对应的网络协议。
步骤S303:响应于对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
本实施例中,文本语言可以是编程语言,实际中,用户可以对知识图谱中输出的文本语言进行编辑修改后,得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或者,用户可以输入新的文本语言,如增加了新型号的硬件设备,则需要新输入该硬件设备对应的配置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次编译中,可以批量编译多个硬件设备对应的配置文件,因此,对于包含在知识图谱中的硬件设备或业务,可以使用知识图谱所提供的编程语言即可,对于未包含在知识图谱中的硬件设备或业务,可以重新输入新的编程语言。这样,在多个硬件设备中,一些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是知识图谱中已有的文本语言进行编辑得到的,而对于另一些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其可以是新创建的文本语言。
其中,在输入新的文本语言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新的文本语言与对应的硬件设备关联上后,作为一个新的节点添加到知识图谱中。示例地,以业务知识图谱为例,新增了一个业务A的子业务功能,则通过编译器编辑了该子业务功能的文本语言(编程语言),则可以在业务知识图谱中,新增该业务A的分支节点,然后将该子业务功能的文本语言关联到该分支节点,从而便于后期新的硬件设备需要配置该业务A的子业务功能时,直接从知识图谱中获取该子业务功能的配置文件。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于预先构建了包含通信网络的通信知识的知识图谱,因此,在编译配置文件时,可以从知识图谱中直接调用相关文本语言进行修改编辑即可,从而无需为每个硬件设备均重新编译配置文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支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组网配置而言,由于在组网中,一般硬件功能不同的硬件设备,其在组网中所参与的网络功能不同,因此,在知识图谱中可以包括组网维度的图谱,即上述所述的网络知识图谱,实际中在进行组网配置时,可以根据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关系进行配置。
具体实施时,在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的预设操作,输出预设操作对应的文本语言时,可以响应于对多种维度中组网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组网维度对应的第一子图谱,并基于对多个三元组中的至少一个三元组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三元组对应的初始组网协议。
其中,第一子图谱包括多个三元组,每个三元组用于描述两个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入/网络接出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图谱即为上述所述的网络知识图谱,其中,该第一子图谱可以包括多个三元组,该三元组中可以包括两个节点,以及该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一个节点表示一种类型的硬件设备,节点之间的该连接关系表示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入/网络接出关系。
示例地,以图5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对于一个三元组H,包括节点1、节点2以及节点1和节点2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节点1表示视联网终端,节点2表示接入交换机,其网络接入/网络接出关系可以是指:视联网终端和接入交换机之间的网络接入接出关系,例如,视联网终端接入到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又可以接入到节点3,该节点3可以是自治域的服务器,则接入交换机又接入到服务器。由此,按照网络的接入接出关系,可以描述出通信网络的架构。
其中,在进行组网时,一般可以是指局域网的组网,具体地,一个三元组可以看做一个最小单位的局域网,如此,可以响应于对多个三元组中的至少一个三元组的选中操作,可以输出所选中的三元组对应的初始组网协议,该初始组网协议即是可以配置硬件设备所在的最小单位的局域网的组网。
相应地,可以响应于对初始组网协议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组网协议,获取组网配置文件。
具体地,在输出初始组网协议时,用户可以对初始组网协议进行编辑或修改,或者,可以输入新的组网协议后,得到组网配置文件。其中,输入新的组网协议的情况可以是:初始组网协议不适用于当前待配置的硬件设备,则可以输入与待配置的硬件设备适配的组网协议。其中,该输入的新的组网协议可以添加到第一子图谱中被选中的三元组中,以便后续有新的硬件设备需要配置时,可以直接使用该三元组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事项还可以包括业务管理配置事项,该业务管理配置事项用于进行业务的管理配置,管理配置可以包括对参与业务的硬件设备的权限管理、鉴权管理、收费管理等,依据业务的不同,其管理配置可以不同。其中,对于管理配置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其也可以在知识库中建立与管理配置有关的图谱,该图谱可以存储不同业务节点所需的管理协议,该管理协议可以包括权限管理协议、鉴权管理协议、收费管理协议。
具体实施时,在响应于对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时,可以响应于对多种维度中管理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管理维度对应的第二子图谱,并基于对多个业务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以及与所选中的业务节点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
其中,第二子图谱包括多个业务节点,其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业务节点表征相连接的节点之间具有业务交叉。
本实施例中,第二子图谱即为上述所述的业务知识图谱,该业务知识图谱中包括根节点和分支节点,一个根节点即为一个业务节点,其中,往往不同的业务之间具有业务交叉,示例地,在视联网中的社会治理业务中,其往往与监控调度业务存在业务交叉,因此,社会治理业务的业务节点与监控调度业务的业务节点存在连接关系。
其中,当选中某个业务节点时,可以输出选中的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由于一个业务与其他业务存在交叉,则实际中,在进行该业务时,又需要其他业务的支持配合,例如,在社会治理业务中,需要获取某个网格的三维数据时,需要进入监控调度业务中,通过监控调度业务调用该个网格的三维数据。由此,在对某个硬件设备参与某项业务进行配置时,需要对相关联的业务也同时进行配置。
其中,管理协议可以帮助业务对参与业务的硬件设备进行权限管理、数据调度管理等。
相应地,可以响应于各个管理协议的编辑,获取业务管理配置文件。
本实施例中,由于输出了选中的业务对应的管理协议,以及其他关联业务对应的管理协议,因此,可以对各个管理协议进行适当编辑,从而获取到业务管理配置文件,该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运行时,可以初始化出该硬件设备在参与业务中的各项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硬件设备中的配置文件进行升级更新,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示出了对配置文件进行升级的步骤流程图,如图4所示,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业务的升级事项对应的升级文件;
其中,升级文件为待升级的业务对应的业务软件,或升级后的硬件设备的操作系统;
步骤S402:基于升级文件,触发对配置文件的更新;
步骤S403:获取更新后的配置文件,并将更新后的配置文件下发至每个硬件设备。
本实施例中,升级事项是可以是指用户触发了对硬件设备的软件升级操作的事项,其中,在通信网络中涉及到升级的地方很多,例如,硬件、嵌入的软件以及各个业务系统都依赖着网络协议进行升级,因此带来硬件的升级以及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升级。
其中,升级文件可以由用户上传到平台,该升级文件可以是业务对应的新版本的业务软件,或者可以是硬件设备的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实际中,可以先在平台中完成对配置文件的更新,由于配置文件最先形成在平台中,因此,平台中可以存储各个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在得到升级文件后,可以线基于升级文件对配置文件进行升级,也就是说对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接着,将更新后的配置文件下发给各个硬件设备,该硬件设备可以是指配置有配置文件的硬件设备。如此,可以完成对硬件设备的批量升级更新,从而后续当该业务到来时,便可以按照更新后的目标文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从而避免相关技术中,在软件更新换代时,需要修改路由器中的软件并进行升级时所导致的升级效率低、耗费人工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配置文件下发给硬件设备后,还可以定时检测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运行的运行状态,通过该运行状态确定硬件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中,若确定硬件设备未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则可以重置该出现故障的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
具体实施时,可以获取各个硬件设备在运行配置文件时上报的状态数据,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解析,确定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接着,针对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重置配置文件后发送至该硬件设备。
其中,状态数据用于表征硬件设备在运行配置文件时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状态数据可以是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的运行数据,其可以从硬件设备的运行日志中获取,具体地,平台可以获取硬件设备上报的状态数据,并将状态数据进行存储,在平台的空闲时段可以对硬件设备上报的状态数据进行解析,从而根据解析结果确定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是否运行正常,若运行正常,则表示硬件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若运行异常,则表示配置文件在硬件设备中运行故障。
其中,该故障可以是配置文件的故障所导致的,也可能是硬件设备的硬件故障所导致的,实际中,可以尝试重置硬件设备上的配置文件,具体地,可以对平台中的配置文件进行重置,也就是说重新初始化,然后再下发给硬件设备,以重新在硬件设备中运行配置文件,从而可以解决因配置文件的故障导致的运行故障问题。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图5通信网络中视联网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图6是以图5的视联网为例,示出了本申请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整体流程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所示,对本申请的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介绍如下:
S1: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其中,目标事项包括组网配置事项和业务管理事项。
具体地,用户进入视联网管理及编排模块,通过该模块中的编辑器,定义硬件设备配置的数据格式。
接着,利用编译器调出组网配置事项对应的第一子图谱,以及业务管理事项对应的第二子图谱。
其中,在第一子图谱中获取待组网的自治域A1中各个硬件设备所需的组网协议,其中,由于自治域A1需要与自治域A的节点交换机通信,以及与自治域A11进行通信,因此,可以调出自治域A1关联的各个三元组,例如,到处自治域A的节点的组网协议,自治域A11的节点的组网协议,然后,对自治域A1中的终端101和终端102以及接入交换机的组网协议进行编辑,该编辑可以包括:对终端101和终端102的接入协议、接入交换机的接入协议,以及自治域A11和自治域A的接入协议进行编辑,从而使得终端102和终端101所在的通信链路上的各个硬件设备均得到对应的组网配置文件。
其中,在第二子图谱中获取业务中各个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以及与所选中的业务节点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也就是说可以对本业务的管理协议和其他与该业务有业务交叉的业务的管理协议进行编辑,从而得到业务管理配置文件。
S2:将组网配置文件按照各个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将其转换为与硬件设备适配的配置文件后发送给各个硬件设备。
S3:硬件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组网配置文件,进行组网。
具体地,硬件设备包括视联网终端101、视联网终端102、节点交换机以及接入交换机,则视联网终端101、视联网终端102、节点交换机以及接入交换机会按照各自的组网配置文件自动建立相互间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接入交换机与视联网终端101、视联网终端102建立通信连接,节点交换机基于自身的组网配置文件,与自治域A1和自治域A2建立通信连接,其在两个自治域中起到通信中转作用。
S4:将业务管理配置文件按照各个硬件设备的性能参数,将其转换为与硬件设备适配的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后发送给各个硬件设备。
S5:各个硬件设备根据自身接收到的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开始进行业务初始化。
示例地,以业务为社会治理监控业务为例,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可以用于指示在该业务中各个视联网中的的数据传输协议、权限管理协议,该权限管理协议用于指示视联网终端在社会治理监控业务中的业务权限,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数据读取权限、数据修改权限等,不同的视联网终端,其业务权限的范围可以是不同的。
其中,可以将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发送给视联网终端101、视联网终端102以及节点交换机,该节点交换机可以在业务中,对终端进行的社会治理监控业务进行白名单限制,以允许接入该业务的终端使用该业务。
视联网终端101和视联网终端102可以运行该业务管理配置文件,从而参与社会治理监控业务。
S6:定时获取各个硬件设备在运行配置文件时上报的状态数据,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解析,确定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
其中,如图6所示,这些状态数据可以保存到平台中,以便后期调试。
S7:针对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重置配置文件后发送至该硬件设备。
示例地,假设视联网终端101出现了故障,则会向视联网终端101发送重置指令,从而视联网终端可以重新初始化配置文件。
S8:在网络升级时,可以获取升级的组网配置文件,并将该升级的组网配置文件下发给硬件设备,以使硬件设备基于升级的组网配置文件对自身的组网进行升级。
S9:在业务升级时,或者在业务出现变更时,可以获取新的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并将新的业务管理配置文件下发给硬件设备,以使硬件设备基于升级的业务管理配置文件对自身的业务进行升级。
采用本申请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使得视联网可以进行软件可编程,可以使用软件定义视联网的组网、软件定义路由器的配置、软件定义路由器的协议等。主要实现视联网功能虚拟化(Visionvera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以及功能的可编程化,从而提高对整个视联网的运维管理效率。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装置,参照图7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配置文件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通信属性;
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02,用于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所述硬件设备运行所述配置文件,以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所述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可选地,所述配置文件获取模块701,包括:
图谱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触发的配置操作,输出所述通信网络的知识图谱,所述知识图谱用于从多种维度描述所述通信网络内的通信知识;
文本语言输出单元,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
文件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目标事项包括组网事项,所述文本语言输出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对多种所述维度中组网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组网维度对应的第一子图谱,所述第一子图谱包括多个三元组,每个三元组用于描述两个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入/网络接出关系;
基于对多个三元组中的至少一个三元组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三元组对应的初始组网协议;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初始组网协议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组网协议,获取所述组网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目标事项包括业务管理配置事项,所述配置文件包括业务管理配置文件,所述文本语言输出单元,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对多种所述维度中管理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管理维度对应的第二子图谱,所述第二子图谱包括多个业务节点,其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业务节点表征相连接的节点之间具有业务交叉;
基于对多个业务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以及与所选中的业务节点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响应于各个所述管理协议的编辑,获取所述业务管理配置文件。
可选地,所述目标事项包括业务的升级事项,所述装置还包括:
升级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的升级事项对应的升级文件,所述升级文件为待升级的业务对应的业务软件,或升级后的硬件设备的操作系统软件;
文件更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升级文件,触发对所述配置文件的更新;
下发模块,用于获取更新后的配置文件,并将更新后的配置文件下发至所述硬件设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状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硬件设备在运行所述配置文件时上报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硬件设备在运行所述配置文件时的工作状态;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解析,确定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
重置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工作状态为故障的硬件设备,重置所述配置文件后发送至该硬件设备。
可选地,配置文件下发模块702,包括:
性能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硬件设备各自对应的性能参数;
转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性能参数,将所述配置文件的格式转换为与所述硬件设备适配的格式;
发送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配置文件发送给对应的所述硬件设备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参照图8所示,示出了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基础层、功能层、业务层,以及对所述基础层、所述功能层和所述业务层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
其中,所述基础层、所述功能层和所述业务层是对通信网络中多种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功能虚拟化后得到的,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其中,以通信网络为视联网为例,图8中的基础层可以对应图1中的VFVI层,功能层可以对应图1中的VVF,业务层可以对应图1中的OSS/BSS。其中,控制器可以对应图1中的视联网管理及编排VMO。
如上所述,该基础层、功能层和业务层是对视联网中多种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功能虚拟化后得到的,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控制器,例如视联网管理及编排VMO,可以执行本申请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实际中,其可以提供供用户操作的用户界面,从而用户可以通过在界面中进行操作,以进行通信网络的运维管理,如编辑配置文件,下发配置文件,对硬件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升级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功能属性;
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所述硬件设备运行所述配置文件,以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触发的配置操作,输出所述通信网络的知识图谱,所述知识图谱用于从多种维度描述所述通信网络内的通信知识;
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项包括组网事项,所述配置文件包括组网配置文件,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包括:
响应于对多种所述维度中组网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组网维度对应的第一子图谱,所述第一子图谱包括多个三元组,每个三元组用于描述两个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入/网络接出关系;
基于对多个三元组中的至少一个三元组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三元组对应的初始组网协议;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初始组网协议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组网协议,获取所述组网配置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项包括业务管理配置事项,所述配置文件包括业务管理配置文件,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知识图谱中目标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目标节点对应的文本语言,包括:
响应于对多种所述维度中管理维度进行的选中操作,输出所述管理维度对应的第二子图谱,所述第二子图谱包括多个业务节点,其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业务节点表征相连接的节点之间具有业务交叉;
基于对多个业务节点的选中操作,输出所选中的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以及与所选中的业务节点相连接的至少一个业务节点对应的管理协议;
响应于对所述文本语言的编辑,和/或输入的新的文本语言,获取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配置文件,包括:
响应于对各个所述管理协议的编辑,获取所述业务管理配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项包括业务的升级事项,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业务的升级事项对应的升级文件,所述升级文件为待升级的业务对应的业务软件,或待升级的硬件设备的操作系统软件;
基于所述升级文件,触发对所述配置文件的更新;
获取更新后的配置文件,并将更新后的配置文件下发至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硬件设备在运行所述配置文件时上报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硬件设备在运行所述配置文件时的工作状态;
对所述状态数据进行解析,确定工作状态为故障的故障设备;
重置所述配置文件后发送至所述故障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硬件设备各自对应的性能参数;
基于所述性能参数,将所述配置文件的格式转换为与所述硬件设备适配的格式;
将转换后的配置文件发送给所述硬件设备。
8.一种通信网络的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目标事项所编辑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至少用于配置所述目标事项对应的至少一个硬件设备在所述通信网络中的组网属性、以及在参与业务运行中的通信属性;
配置文件下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配置文件下发至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以使所述硬件设备运行所述配置文件,以在所述通信网络中参与业务的执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硬件设备中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9.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础层、功能层、业务层,以及对所述基础层、所述功能层和所述业务层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
其中,所述基础层、所述功能层和所述业务层是对所述通信网络中多种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进行功能虚拟化后得到的,不同功能类型的硬件设备用于在业务运行中执行不同的通信功能。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
CN202310095407.6A 2023-01-17 2023-01-17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094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5407.6A CN116094919A (zh) 2023-01-17 2023-01-17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95407.6A CN116094919A (zh) 2023-01-17 2023-01-17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4919A true CN116094919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95407.6A Pending CN116094919A (zh) 2023-01-17 2023-01-17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49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rga et al. Making system of systems interoperable–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arrowhead framework
Peña et al. Sat-iot: An architectural model for a high-performance fog/edge/cloud iot platform
Giang et al. Developing iot applications in the fog: A distributed dataflow approach
Albano et al. 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for smart grids
CN103002490B (zh) 一种业务仿真测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556158B (zh) 物联网平台的接入方法、接入装置、接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0274B (zh) 时间敏感网络设备的统一配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onkoly et al. Scalable edge cloud platforms for IoT services
Leitão et al. Integration patterns for interfacing software agents with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CN115051927B (zh) 一种数据网络开发方法和系统
CN112363718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工业应用集成系统
CN115622904A (zh) 管理和调度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Cañete et al. Supporting IoT applications deployment on edge-based infrastructures using multi-layer feature models
CN112330519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rinz et al. A novel I4. 0-enabled engineering method and its evaluation
CN116048467A (zh) 微服务开发平台及业务系统开发方法
Xie et al. Intent-driven management for multi-vertical end-to-end network slicing services
TWI651667B (zh) 一種虛實網路資源拓樸之介面系統
CN107896242B (zh) 一种服务共享方法及装置
Meshkova et al. Modeling the home environment using ontology with applications i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CN112486666A (zh) 一种模型驱动的参考架构方法及平台
CN111897565A (zh)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Iglesias-Urkia et al. Trilateral: A model-based approach for industrial cps–monitoring and control
CN116094919A (zh) 通信网络的运行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Fonseca et al. The reborn marketplace: an application store for industrial smart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