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3980B -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3980B
CN116093980B CN202310371431.8A CN202310371431A CN116093980B CN 116093980 B CN116093980 B CN 116093980B CN 202310371431 A CN202310371431 A CN 202310371431A CN 116093980 B CN116093980 B CN 116093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value
kth
photovoltaic module
disturbance
conver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14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3980A (zh
Inventor
杨平
刘凡
杨寒梅
徐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3714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3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3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3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3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3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发电系统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本申请可以减少变换器扰动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相互影响,从而可以降低三电平振荡的程度,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态功率,进而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电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提出,光伏发电再次成为社会热点,学术界与产业界都不断对现有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变换器,在发电的时候多个变换器间会发生较大的扰动,从而使得发电系统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时多个变换器间会发生较大的扰动,从而使得发电系统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所述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包括:
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其中,所述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基于加入所述移相扰动观察法的所述变换器,获得第k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次参考值和第k-2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2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在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不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1次参考值和第k-3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3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可选地,所述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包括:
获得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
基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获得移相扰动的时间;
基于所述移相扰动的时间,依次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获得移相扰动的时间,包括:
利用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除以所述光伏组件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移相扰动的时间。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若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相等,则将所述第k次参考值作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若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相等,则将所述第k-1次参考值作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包括:
若预设计数器的计数达到预设次数,且未检测到外界环境变化时,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其中,当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相等或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相等时,则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增加一个单位次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加入模块,用于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获得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其中,所述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基于加入所述移相扰动观察法的所述变换器,获得第k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次参考值和第k-2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2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在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不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1次参考值和第k-3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3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维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实施例中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实施例中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即,当光伏发电系统中有多个变换器同时运行时,向多个变换器的程序中加入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加入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后,可以使多个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变换器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同时,将具有多个变化器的光伏组件的程序中加入零振荡算法,并获得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最后将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中间点,以此来消除三电平振荡,提高发电系统的稳态功率。即,由于该稳态方法在变换器中加入了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在光伏组件中加入了零振荡算法,并使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中间点。因此,可以减少变换器扰动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相互影响,从而可以降低三电平振荡的程度,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态功率,进而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统扰动观察法算法的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稳态零振荡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的波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01、处理器;1002、通信总线;1003、用户接口;1004、网络接口;1005、存储器。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提出,光伏发电再次成为社会热点,学术界与产业界都不断对现有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针对一种寻优实现MPPT的光伏发电差分功率处理架构,多个变换器同时扰动容易发生误扰动问题和稳态振荡问题。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和母线电压波动等,多个DPP变换器的P&O(扰动观察法)算法同时进行,一个DPP变换器的扰动信号可能会导致另一个算法的错误响应,并且由于P&O算法的特性,PV发电系统在稳态时还具有很明显的三电平振荡等问题。综上,目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变换器,在发电的时候多个变换器间会发生较大的扰动,从而使得发电系统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介绍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之前,先介绍下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
在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申请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计算机设备中,所述计算机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
参照图2,基于前述实施例的硬件环境,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多个同时进行P&O(扰动观察法)算法的DPP变换器,提出移相P&O算法。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统扰动观察法算法的波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的波形示意图;图3和图4中,纵坐标Vref均表示光伏组件电压的参考电压,横坐标t均表示时间,Vref1均表示第1个光伏组件的参考电压,Vref2均表示第2个光伏组件的参考电压,图3中TP&O表示每个扰动的时间间隔,图4中TP&O/2表示移相扰动的时间。传统P&O算法首先检测光伏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并记录当下的输出功率Pnew,并与扰动之前的输出功率Pold比较,如果Pnew>Pold,则下一次的扰动方向与前一次相同,如果Pnew<Pold,则下一次的扰动方向与前一次相反。移相P&O算法在每个DPP变换器里的控制方式是与传统的P&O算法相同的,但在整个系统中,移相P&O算法是将每个DPP变换器的扰动时间错开,避免同时扰动出现错误响应。以两个PV组件构成的DPP架构为例,应用移相P&O算法,移相时间为TP&O/2。当变换器DPP1扰动结束,系统稳定之后再进行变换器DPP2的扰动,然后再进行变换器DPP3的扰动,以此类推。根据图3和图4的比对可知,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可以使多个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即在移相P&O算法运行的过程中,某一时刻,最多仅有一个DPP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变换器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从而使得该PV发电系统更稳定、变换器的准确度更高。
S11: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通过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使多个变换器进行扰动的基础上,在包括多个变换器的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光伏组件进行控制,通过零振荡算法可以消除PV发电系统在稳态时明显的三电平振荡,提高稳态功率,通过零振荡算法可以得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这样中间点就相当于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基准点。
S12: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变换器进行控制,以及利用零振荡算法对光伏组件进行控制后,得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最后将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中间点,从而可以实现稳态零振荡,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稳态零振荡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的波形示意图。图5中,纵坐标Vref表示光伏组件电压的参考电压,横坐标t表示时间,Vref1表示第1个光伏组件的参考电压,Vref2表示第2个光伏组件的参考电压,TP&O/2表示移相扰动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当光伏发电系统中有多个变换器同时运行时,通过外部控制器向多个变换器的程序中加入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加入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后,可以使多个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变换器之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同时,将具有多个变化器的光伏组件的程序中加入零振荡算法,并获得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最后将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中间点,以此来消除三电平振荡,提高发电系统的稳态功率。即,由于该稳态方法在变换器中加入了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在光伏组件中加入了零振荡算法,并使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中间点。因此,可以减少变换器扰动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相互影响,从而可以降低三电平振荡的程度,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态功率,进而使得光伏发电系统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包括:先获得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然后基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获得移相扰动的时间;最后基于所述移相扰动的时间,依次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先通过常规方式得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再基于时间间隔和数量,得到移相扰动的时间。具体的,利用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除以所述光伏组件的数量,即可获得所述移相扰动的时间。最后根据移相扰动的时间依次对各个变换器进行扰动,这样可以使各个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例如有n个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为TP&O,那么移相扰动的时间为TP&O/n。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更简单、快捷和准确的获得移相扰动的时间,从而可以更高效的对多个变换器进行扰动,最终更有利于变换器的稳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出了获得中间点的一种优选方法,即所述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先基于加入所述移相扰动观察法的所述变换器,获得第k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次参考值和第k-2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2次参考值;然后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再在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不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1次参考值和第k-3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3次参考值;最后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获得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时,在基于加入移相扰动观察法的变换器的情况下,先获得第k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次参考值和第k-2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2次参考值;然后判断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若第k次参考值与第k-2次参考值相等,则将第k次参考值作为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若第k次参考值与第k-2次参考值不相等,则获得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1次参考值和第k-3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3次参考值;最后判断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若第k-1次参考值与第k-3次参考值相等,则将第k-1次参考值作为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若第k-1次参考值与第k-3次参考值不相等,则重新记录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参考值Vref(k+1),以此判断发电系统是否进入稳态三电平振荡状态,再按照上述方式获得中间点。如此,本实施例运用零振荡算法,检测光伏组件电压的参考值并确定中间点。普通扰动观察法在稳态情况下,光伏组件电压的参考值是稳态的三电平,三电平的中间点即为最大功率下的电压参考值,通过利用三电平里中间点相等的特征,检测出中间点的具体值并维持稳定,从而可以使得该发电系统更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包括:若预设计数器的计数达到预设次数,且未检测到外界环境变化时,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其中,当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相等或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相等时,则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增加一个单位次数。
本实施例中,在获得中间点的基础上,在流程中加入计数器,当第k次参考值与第k-2次参考值相等或第k-1次参考值与第k-3次参考值相等时,则计数器的计数增加一个单位次数通过计数器,即计数器上加一。当计数器的计数达到预设次数,如4次后,只要环境条件不再改变,就不再加入扰动,维持在中间点,实现发电系统的稳态零振荡。
综上,本申请首先对一种寻优实现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的光伏发电差分功率处理架构使用移相P&O算法解决DPP(差分功率处理)变换器扰动之间的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问题;再加入零振荡算法消除三电平振荡,提高稳态功率;最后加入计数器进行控制减小算法误差,只要环境条件不再改变,就不再加入扰动,维持在中间点,实现稳态零振荡。本申请用于应用一种寻优实现MPPT的光伏发电差分功率处理架构的PV发电系统,可以解决P&O算法中多个变换器同时扰动发生的误扰动问题,提高MPPT的准确度,并且加入了零振荡算法来消除了P&O算法中三电平振荡问题,提升了稳态功率,增加了系统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基于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思路,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该装置包括:
加入模块,用于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获得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维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中各模块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中的各步骤一一对应,因此,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可参照前述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的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方法。
此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计算机可以是包括智能终端和服务器在内的各种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 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 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 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 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 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多媒体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电视接收机,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包括:
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其中,所述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基于加入所述移相扰动观察法的所述变换器,获得第k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次参考值和第k-2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2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在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不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1次参考值和第k-3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3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包括:
获得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
基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获得移相扰动的时间;
基于所述移相扰动的时间,依次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和数量,获得移相扰动的时间,包括:
利用所述光伏组件的时间间隔除以所述光伏组件的数量,以获得所述移相扰动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若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相等,则将所述第k次参考值作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若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相等,则将所述第k-1次参考值作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包括:
若预设计数器的计数达到预设次数,且未检测到外界环境变化时,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其中,当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相等或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相等时,则所述计数器的计数增加一个单位次数。
7.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加入模块,用于在多个变换器中分别利用移相扰动观察法算法对多个所述变换器进行扰动控制,以使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
获得模块,用于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其中,所述在多个所述变换器间同时仅有一个所述变换器处于扰动状态的情况下,在光伏组件中利用零振荡算法对所述光伏组件进行控制,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包括:
基于加入所述移相扰动观察法的所述变换器,获得第k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次参考值和第k-2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2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在所述第k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2次参考值不相等的情况下,获得第k-1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1次参考值和第k-3次光伏组件电压的第k-3次参考值;
判断所述第k-1次参考值与所述第k-3次参考值是否相等,以获得所述光伏组件的检测电压的中间点;
维持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换器的检测电压维持在所述中间点。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
CN202310371431.8A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6093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1431.8A CN11609398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1431.8A CN11609398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3980A CN116093980A (zh) 2023-05-09
CN116093980B true CN116093980B (zh) 2023-06-16

Family

ID=8620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1431.8A Active CN116093980B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39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399A (zh) * 2012-02-02 2012-07-18 西安理工大学 用于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扰动观察法
CN110112818A (zh) * 2019-05-10 2019-08-09 长安大学 一种车载光伏系统太阳能变换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08571A (zh) * 2021-08-04 2021-11-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光伏发电单元的灵活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4060A4 (en) * 2011-03-09 2015-06-03 Solantro Semiconductor Corp MONITORING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OF A PHOTOVOLTAIC SYSTEM
CN111244958A (zh) * 2020-03-12 2020-06-05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
CN112187168B (zh) * 2020-09-27 2023-04-07 浙江工业大学 适合光伏组件串联系统的mppt控制器
CN113054663B (zh) * 2021-03-26 2023-04-11 济南大学 基于自适应mppt的光伏系统间谐波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89457B (zh) * 2021-06-01 2022-08-16 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1399A (zh) * 2012-02-02 2012-07-18 西安理工大学 用于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扰动观察法
CN110112818A (zh) * 2019-05-10 2019-08-09 长安大学 一种车载光伏系统太阳能变换器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08571A (zh) * 2021-08-04 2021-11-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光伏发电单元的灵活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3980A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akzouk et al. Improved performance low‐cost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PV MPPT technique
US99649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power flow with voltage stability for large-scale electric power systems
Petrone et al. Granular control of photovoltaic arrays by means of a multi‐outpu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lgorithm
US9893529B1 (en) Coupling dynamics for power systems with iterative discrete decision making architectures
Sharma et al. MVO algorithm based LFC design of a six-area hybrid diverse power system integrating IPFC and RFB
Kumar et al. Stochastic wind energy integrated multi source power system control via a nove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based on 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
Mareček et al. A low-rank coordinate-descent algorithm for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relaxations of optimal power flow
Baptista et al. Logarithmic barrier-augmented Lagrangian function to the optimal power flow problem
Mahmoud et al. Efficient SPF approach based on regression and correction models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s
Mathi et al. 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ique based on adaptive salp swarm algorithm and P&O techniques for a PV string under partially shaded conditions
Bankupalli et al. A non-iterative approach for maximum power extraction from PEM fuel cell using resistance estimation
Çelik et al. Influence of energy storage device on load frequency control of an interconnected dual-area thermal and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CN116093980B (zh) 一种零振荡发电系统稳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ahu et al. Coordinated design of FACTS controller with PSS for stability enhancement using a novel hybri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Nelder Mead approach
US11668760B2 (en) Optimization method,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of shifted frequency (SF)-based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Chen et al. An improved metaheuristic-based MPPT for centraliz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systems under dynamic temperature conditions
Mishra et al. Novel load frequency control scheme for hybrid power systems employing interline power flow controller and redox flow battery
Bhowmik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n auxiliary virtual damping loop for the superior inertial response in the microgrid
Rao Althi et al. Six phase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ion using bat algorithm tuned 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
Biswas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renewable based deregulated system using distribut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redox flow battery, and tesla power wall battery
CN116304699A (zh) 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3517693B (zh) 一种弱电压暂态稳定节点分析方法及装置
Long et al. Data-driven hybrid equivalent dynamic modeling of multiple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based on ensemble gated recurrent unit
Mukherjee et al. Utilization of adaptive swarm intelligent metaheuristic in designing an efficient photovoltaic interfaced 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Nishanthi et al. Enactment of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ontrol for power management and enhancement of voltage regulation in a DC micro-gri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