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3489B -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3489B
CN116093489B CN202310015388.1A CN202310015388A CN116093489B CN 116093489 B CN116093489 B CN 116093489B CN 202310015388 A CN202310015388 A CN 202310015388A CN 116093489 B CN116093489 B CN 116093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ttery pack
liquid cooling
battery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53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93489A (zh
Inventor
罗丁
吴子豪
杨学林
代德明
张露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23100153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3489B/zh
Priority to CN202311194127.7A priority patent/CN117317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3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3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93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34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9Fluids undergoing a liquid-gas phase change or transition, e.g. evaporation or cond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01M10/6572Peltier elements or thermoelectr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模块、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为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孔洞,电池组模块中电池单元紧密嵌入孔洞中,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相变材料。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第一液冷模块、第二液冷模块包含循环泵、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将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紧密包围起来。中心部署模块连接电池组模块,中心部署模块连接电源模块。本发明系统将相变与主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液冷、热电元件相耦合,通过改变通入热电模块中电流的方向可以同时满足电池组的散热和预热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油汽车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汽车尾气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化石燃料紧缺,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开始大力推广无污染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动力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化学反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所以其需要较为严苛的工作温度条件,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目前,基于液冷和风冷的传统电池热管理方法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但当电池组处于在高倍率放电或者高温环境的工况时,这两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很难独立的对电池组进行散热,同时液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电池组内部温度不均匀,另外,基于风冷和液冷的电池热管理方式均只能对电池组进行散热而不能对电池组进行预热。
基于相变和热电制冷的新型电池热管理方法近年来开始被大力发展,基于相变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充分运用了相变材料的潜热特性,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就可以完成对电池组的热管理,但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较差,在相变材料中添加翅片、膨胀石墨及泡沫金属等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但相变材料的潜热也将会随之减少,基于相变的电池热管理方式大多只考虑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以更好的对电池组进行散热,鲜有研究人员考虑使用低导热相变材料来隔绝密集分布的电池可能发生的热失控现象。
基于热电制冷的电池热管理方式利用了热电元件的帕尔贴效应,即通入电流后热电元件一端吸热另一端放热,而转换电流方向吸热端和放热端也会随之转换,该特性极大的方便了电池热管理,可以轻松实现电池组的散热和预热要求,但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电池组模块温度分布不均匀,所以需要同其他方法进行配合共同完成电池的热管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常规电池热管理系统散热效率低、未考虑对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阻隔和只能对电池组进行散热而不能进行预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被动电池热管理的相变与主动电池热管理的液冷、热电元件相耦合,既能满足电池组模块的散热要求,同时也能满足电池组的预热要求。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电池组模块、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热电模块,第一液冷模块,第二液冷模块,中心部署模块;
所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为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孔洞,电池组模块中的一部分电池单元紧密嵌入第一孔洞中,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一相变材料;
所述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为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孔洞,电池组模块中的另一部分电池单元紧密嵌入第二孔洞中;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放置在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中空部分中,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的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二相变材料;
所述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
所述第一液冷模块包含第一循环泵、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模块包含第二循环泵、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第二液冷板;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分别连接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用于将冷却介质泵入到液冷板中;
所述第一液冷板放置于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和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的夹层中,第二液冷板将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紧密包围起来;
所述中心部署模块连接电池组模块,中心部署模块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热电模块、第一液冷模块、第二液冷模块。
所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均为铝制的、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圆柱形孔洞,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的内部中空部分也为六边形结构,其尺寸刚好能够将第一液冷板和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紧密叠放其中。
所述热电模块由六块尺寸大小相同的热电元件所组成,热电元件的尺寸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外壁各面的尺寸相同,六个热电元件分别紧密贴附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外壁的六个面上。
所述热电元件包括上陶瓷导热板、下陶瓷导热板、PN半导体部件,其中,上陶瓷导热板紧贴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的外壁各面上,下陶瓷导热板紧贴于第二液冷板的内壁各面上,PN半导体部件分布于上陶瓷导热板和下陶瓷导热板之间。
所述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均为铝制密闭中空的六边形结构板,两液冷板上均设置有两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其中,两个入水口均设置在液冷板正上方的两上侧边处,出水口均设置在液冷板正上方的下边处。
所述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均连接恒温箱,用于使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所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与电池组模块的各电池单元之间、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与电池组模块的各电池单元之间、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与第一液冷板之间、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和热电模块之间、热电模块和第二液冷板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导热硅脂,以消除各接触面之间的空气间隙,减小接触热阻,增大传热效率。
所述中心部署模块包括第一温度监控单元、第二温度监控单元、控制单元,第一温度监控单元由设置在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中各电池单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由设置在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中各电池单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控制单元分别连接第一温度监控单元、第二温度监控单元,控制单元对接收到的第一温度监控单元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的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处理。
所述第一温度监控单元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均以一定的时间步长△t将测量的各电池温度上传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预设程序对第一、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进行处理并进行判断得到判断信号,电源模块接收判断信号后执行命令,调整通入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和热电模块的供电电流大小、以及通入热电模块的供电电流方向。
通过中心部署模块辅助电源模块分别完成热电模块、第一液冷模块和第二液冷模块多种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考虑热电模块主要对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电池进行热管理,而第一液冷模块主要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电池进行热管理,故使用温度平均加权法来平衡这种关系,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一温度监控单元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上传的温度之后分别求取温度平均值并记为T1avg和T2avg
对于热电模块,第一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平均值T1avg所占权值为30%,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平均值T2avg所占权值为70%,进行求和后得到热电模块的加权温度T2,即加权温度T2=30%T1avg+70%T2avg,再通过控制单元的预定程序对T2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热电模块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对于第一液冷模块,第一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平均值T1avg所占权值为70%,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平均值T2avg所占权值为30%,进行求和后得到第一液冷模块的加权温度T1,即加权温度T1=70%T1avg+30%T2avg,再通过控制单元的预定程序对T1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第一液冷模块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所述热电模块有冷却、停止和加热三种工作模式,控制单元根据预订的程序对加权温度T2进行判断,电源模块接收判断信号后实现热电模块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1)当加权温度T2大于等于T2max时,电源模块向热电模块中的各热电元件通以正向电流,热电元件的上陶瓷导热板温度开始下降变成制冷端,为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进行降温,同时第二相变材料温度的下降也使第一液冷板的温度有所下降,进而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一相变材料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果,但热电元件通以正向电流时,下陶瓷导热板温度会对应的开始升高变成制热端,而下陶瓷导热板温度过高将会影响上陶瓷导热板的制冷效果,所以此时使用第二液冷模块对热电元件的下陶瓷导热板进行降温处理;
2)当加权温度T2大于T2min小于T2max时,电源模块不再继续向热电模块中的各热电元件通入电流,热电模块停止工作,此时仅依靠相变材料和第一液冷模块对电池组模块1进行热管理;
3)当加权温度T2小于等于T2min时,电源模块向热电模块中的各热电元件通以反向电流,热电元件的上陶瓷导热板温度开始升高变成制热端,为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进行加热,同时热量透过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相变材料使第一液冷板的温度有所上升,进而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一相变材料起到了一定的加热效果,但是热电元件通以反向电流时,下陶瓷导热板温度会对应的开始降低变成制冷端,而下陶瓷导热板温度过低将会影响上陶瓷导热板的制热效果,所以此时使用第二液冷模块对热电元件的下陶瓷导热板进行保温处理。
所述第一液冷模块包含高功率和低功率两种工作模式,第一循环泵将冷却介质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并将其泵入到第一液冷板中:
①:当加权温度T1大于等于T1max或者小于等于T1min时,电源模块向第一循环泵通入大电流,第一液冷模块以高功率模式工作,第一循环泵以较高流速将冷却介质泵入第一液冷板,满足电池组模块的散热或预热要求;
②:当加权温度T1小于T1max大于T1min时,电源模块向第一循环泵通入小电流,第一循环泵以较低流速将冷却介质泵入第一液冷板,第一液冷模块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满足电池组模块的散热或预热要求。
所述第二液冷模块包含停止和启动两种工作模式,两种工作模式与热电模块的工作模式紧密相关,当热电模块在冷却和加热模式下工作时,电源模块向第二循环泵中通入电流,第二液冷模块开始工作,将冷却介质泵入第二液冷板,满足热电模块在冷却模式工作时的散热要求和在加热模式工作时的保温要求;当热电模块停止工作时,第二液冷模块也停止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本发明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将被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相变与主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液冷、热电元件相耦合,通过改变通入热电模块中电流的方向即可改变热电元件冷热端的切换,进而可以同时满足电池组的散热和预热要求,另外,考虑到电池热失控的影响,在两个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分别使用不同导热性能的相变材料进行填充,实现了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对电池组散热和阻挡热失控两者之间的平衡。
2)本发明在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和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内部填充不同的相变材料,考虑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内的电池分布更为密集,容易出现热失控现象,所以使用较低导热性的相变材料填充,对电池进行散热的同时也阻止热失控现象的扩散,而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内的电池分布相对松散,所以使用高导热性的相变材料填充,使热电模块可以很好地对整体的电池组模块进行热管理。
3)本发明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两个液冷模块和热电模块均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考虑到热电模块和第一液冷模块对于两个电池组支撑模块内电池热管理的影响不同,本发明使用温度平均加权法来平衡这种关系,当热电模块在加热或冷却模式下工作时,第二液冷模块开始工作对热电模块进行保温或散热处理,热电模块停工时第二液冷模块也停止工作,同时,第一液冷模块根据电池组的温度执行高功率和低功率两种工作模式,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一液冷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二液冷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组模块、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热电模块、第一液冷模块及第二液冷模块组合的上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标注A放大后的细节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组模块、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热电模块、第一液冷模块及第二液冷模块组合的前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心部署模块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其中:
1.电池组模块、2.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3.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4.热电模块、5.第一液冷模块、6.第二液冷模块、7.中心部署模块、8.电源模块,
201.第一相变材料、202.导热硅脂,
301.第二相变材料,
401.上陶瓷导热板、402.下陶瓷导热板、403.PN半导体部件,
501.第一液冷板、502.第一循环泵,
601.第二液冷板、602.第二循环泵,
701.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2.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3.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示意图,包括:电池组模块1、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热电模块4、第一液冷模块5、第二液冷模块6、中心部署模块7、电源模块8。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示意图,所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为铝制密闭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大小相匹配的圆柱形孔洞,电池组模块1中的部分电池单元紧密嵌入其中,内部的中空部分使用第一相变材料201进行填充。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示意图,所述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为中间空心的铝制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均匀分布有与电池组模块1中各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圆柱形孔洞,电池组模块1中的另一部分电池紧密嵌入其中,内部的中空部分使用第二相变材料301进行填充,中间空心部分也为六边形结构,其尺寸刚好可以将第一液冷板501和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紧密叠放其中。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热电模块4由六块尺寸大小相同的热电元件所组成,热电元件的尺寸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外壁各面的尺寸相同,六个热电元件分别紧密贴附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外壁的六个面上。热电元件由上陶瓷导热板401、下陶瓷导热板402及PN半导体部件403组成,上陶瓷导热板401紧贴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的外壁各面上,下陶瓷导热板402紧贴于第二液冷板601的内壁各面上,热电元件通入正向电流时,上陶瓷导热板401的温度开始降低成为制冷端,下陶瓷导热板402的温度开始升高成为制热端,热电元件通入反向电流时,上陶瓷导热板401的温度开始升高成为制热端,下陶瓷导热板402的温度开始降低成为制冷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液冷模块5由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第一液冷板501、第一循环泵502组成,第二液冷模块6由第二液冷板601、第二循环泵602组成。如图4、图5所示,分别本发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第一液冷板501、第二液冷板示601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液冷板501和第二液冷板601均为铝制密闭中空的六边形结构板,两液冷板上均设置有两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其中,两个入水口均设置在液冷板正上方的两上侧边处,出水口均设置在液冷板正上方的下边处。
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一液冷板501紧密放置于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和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的夹层中,第二液冷板601将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4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紧密包围起来,第一循环泵502和第二循环泵602将冷却介质分别泵入到第一液冷板501和第二液冷板601中,第一循环泵502和第二循环泵602中均包含有恒温水箱以使冷却介质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与电池组模块1的各电池之间、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与第一液冷板501之间、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和热电模块4之间、热电模块4和第二液冷板601之间的接触面均使用一层导热硅脂202,以消除各接触面之间的空气间隙,减小接触热阻,增大传热效率。
如图1所示,中心部署模块7由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及控制单元703组成,其中,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由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各电池单元正上方中心处的温度传感器组成,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由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各电池单元正上方中心处的温度传感器组成,控制单元703对接收到的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的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处理。
本实施例的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均以一定的时间步长△t将测量的各电池温度上传到控制单元703,控制单元703通过预设程序对第一、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进行处理并进行判断得到判断信号,电源模块8接收判断信号后执行命令,调整通入第一循环泵502、第二循环泵602和热电模块4的供电电流大小及通入热电模块4的供电电流方向。
本实施例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中心部署模块7辅助电源模块8分别完成热电模块4、第一液冷模块5和第二液冷模块6多种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考虑热电模块4主要对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电池进行热管理,而第一液冷板501主要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的电池进行热管理,故使用平均温度加权法来平衡这种关系,如图9所示,控制单元703接收到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上传的温度之后分别求取温度平均值并记为T1avg和T2avg
对于热电模块4,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的温度平均值T1avg所占权值为30%,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的温度平均值T2avg所占权值为70%,进行求和后得到热电模块4的加权温度T2,即加权温度T2=30%T1avg+70%T2avg,再通过控制单元703的预定程序对T2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热电模块4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对于第一液冷模块5,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的温度平均值T1avg所占权值为70%,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的温度平均值T2avg所占权值为30%,进行求和后得到第一液冷模块5的加权温度T1,即加权温度T1=70%T1avg+30%T2avg,再通过控制单元703的预定程序对T1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第一液冷模块5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如图9所示,所述热电模块4有冷却、停止和加热三种工作模式,控制单元703根据预订的程序对加权温度T2进行判断,电源模块8接收判断信号后实现热电模块4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1):当加权温度T2大于等于T2max时,电源模块8向热电模块4中的各热电元件通以正向电流,热电元件的上陶瓷导热板401温度开始下降变成制冷端,热电模块4以冷却模式工作,为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301进行降温,同时第二相变材料301温度的下降也使第一液冷板501的温度有所下降,进而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301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果,但热电元件通以正向电流时,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会对应的开始升高变成制热端,而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过高将会影响上陶瓷导热板401的制冷效果,所以此时使用第二液冷模块6对热电元件的下陶瓷导热板402进行降温处理;
2):当加权温度T2大于T2min小于T2max时,电源模块8不再继续向热电模块4中的各热电元件通入电流,热电模块4停止工作,此时仅依靠相变材料和第一液冷模块5对电池组模块1进行热管理;
3):当加权温度T2小于等于T2min时,电源模块8向热电模块4中的各热电元件通以反向电流,热电元件的上陶瓷导热板401温度开始升高变成制热端,热电模块4以加热模式工作,为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301进行加热,同时热量透过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相变材料使第一液冷板501的温度有所上升,进而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的电池和第一相变材料201起到了一定的加热效果,但是热电元件通以反向电流时,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会对应的开始降低变成制冷端,而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过低将会影响上陶瓷导热板401的制热效果,所以此时使用第二液冷模块6对热电元件的下陶瓷导热板402进行保温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冷模块5拥有高功率和低功率两种工作模式,第一循环泵502将冷却介质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并将其泵入到第一液冷板501中:
①、当加权温度T1大于等于T1max或者小于等于T1min时,电源模块8向第一循环泵502通入大电流,第一液冷模块5以高功率模式工作,第一循环泵502以较高流速将冷却介质泵入第一液冷板501,满足电池组模块1的散热或预热要求;
②、当加权温度T1小于T1max大于T1min时,电源模块8向第一循环泵502通入小电流,第一循环泵502以较低流速将冷却介质泵入第一液冷板501,第一液冷模块5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满足电池组模块1的散热或预热要求。
所述第二液冷模块6拥有停止和启动两种工作模式,如图9所示,两种工作模式与热电模块4的工作模式紧密相关,当热电模块4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下工作时,电源模块8向第二循环泵602中通入电流,第二液冷模块6开始工作,将冷却介质泵入第二液冷板601,满足热电模块4在制冷模式工作时的散热要求和在制热模式工作时的保温要求;当热电模块4停止工作时,第二液冷模块6也停止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本发明所述六边形结构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内部的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内的电池分布相对更加紧密,单体电池发热情况较为严重,更容易引起电池热失控现象,所以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内部填充的第一相变材料201可以是但不仅限于纯石蜡或添加少量翅片、泡沫金属或膨胀石墨的低导热相变材料,第一相变材料201作为散热介质也作为单体电池之间热失控的阻隔墙。
本发明所述六边形结构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外部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内的电池分布相对更加松散,单体电池发热情况相对易控,所以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内部填充的第二相变材料301可以是但不仅限于在石蜡材料中添加翅片、泡沫金属或膨胀石墨制成的高导热相变材料,以提高对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电池进行散热和预热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将热电模块4的制冷或制热量以较高的导热速率传递到第一液冷板501。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第一液冷板501紧密放置于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和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的夹层中,将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隔离开来,在对电池组模块1进行散热和预热的同时也作为单体电池热失控的阻隔墙,有效提高了电池组模块1的温度均匀性。

Claims (7)

1.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电池组模块(1)、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热电模块(4),第一液冷模块(5),第二液冷模块(6),中心部署模块(7);
所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为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孔洞,电池组模块(1)中的一部分电池单元紧密嵌入第一孔洞中,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一相变材料(201);
所述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为密闭且内部中空的六边形结构,其上分布有与电池单元大小相匹配的第二孔洞,电池组模块(1)中的另一部分电池单元紧密嵌入第二孔洞中;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放置在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内部中空部分中,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的内部中空部分填充有第二相变材料(301);
所述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4);
所述第一液冷模块(5)包含第一循环泵(502)、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第一液冷板(501);所述第二液冷模块(6)包含第二循环泵(602)、内部充满冷却介质的第二液冷板(601);第一循环泵(502)、第二循环泵(602)分别连接第一液冷板(501)、第二液冷板(601),用于将冷却介质泵入到液冷板中;
所述第一液冷板(501)放置于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和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的夹层中,第二液冷板(601)将外壁贴附有热电模块(4)的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紧密包围起来;
所述中心部署模块(7)连接电池组模块(1),中心部署模块(7)连接电源模块(8),电源模块(8)分别连接热电模块(4),第一液冷模块(5),第二液冷模块(6);
通过中心部署模块(7)辅助电源模块(8)分别完成热电模块(4)、第一液冷模块(5)和第二液冷模块(6)多种工作模式的相互切换,具体如下:
使用温度平均加权法来平衡这种关系,控制单元(703)接收到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上传的温度之后分别求取温度平均值并记为T1avg和T2avg
对于热电模块(4),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的温度平均值T1avg所占权值为30%,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的温度平均值T2avg所占权值为70%,进行求和后得到热电模块(4)的加权温度T2,即加权温度T2=30%T1avg+70%T2avg,再通过控制单元(703)的预定程序对T2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热电模块(4)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对于第一液冷模块(5),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的温度平均值T1avg所占权值为70%,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的温度平均值T2avg所占权值为30%,进行求和后得到第一液冷模块(5)的加权温度T1,即加权温度T1=70%T1avg+30%T2avg,再通过控制单元(703)的预定程序对T1进行判断,进而实现第一液冷模块(5)多种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4)由六块尺寸大小相同的热电元件所组成,热电元件的尺寸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外壁各面的尺寸相同,六个热电元件分别紧密贴附于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外壁的六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501)、第二液冷板(601)均为铝制密闭中空的六边形结构板,两液冷板上均设置有两个入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其中,两个入水口均设置在液冷板正上方的两上侧边处,出水口均设置在液冷板正上方的下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与电池组模块(1)的各电池单元之间、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与电池组模块(1)的各电池单元之间、第一、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与第一液冷板(501)之间、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和热电模块(4)之间、热电模块(4)和第二液冷板(601)之间的接触面均设有导热硅脂(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署模块(7)包括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控制单元(703),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由设置在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各电池单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由设置在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各电池单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组成,控制单元(703)分别连接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控制单元(703)对接收到的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的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处理。
6.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监控单元(701)和第二温度监控单元(702)均以一定的时间步长△t将测量的各电池温度上传到控制单元(703),控制单元(703)通过预设程序对第一、第二温度监控单元的温度进行处理并进行判断得到判断信号,电源模块(8)接收判断信号后执行命令,调整通入第一循环泵(502)、第二循环泵(602)和热电模块(4)的供电电流大小、以及通入热电模块(4)的供电电流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4)有冷却、停止和加热三种工作模式,控制单元(703)根据预订的程序对加权温度T2进行判断,电源模块(8)接收判断信号后实现热电模块4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1)当加权温度T2大于等于T2max时,电源模块(8)向热电模块(4)中的各热电元件通以正向电流,热电元件的上陶瓷导热板(401)温度开始下降变成制冷端,为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301)进行降温,同时第二相变材料(301)温度的下降也使第一液冷板的温度有所下降,进而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一相变材料(201)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果,热电元件通以正向电流时,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会对应的开始升高变成制热端,而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过高将会影响上陶瓷导热板(401)的制冷效果,所以此时使用第二液冷模块(6)对热电元件的下陶瓷导热板进行降温处理;
2)当加权温度T2大于T2min小于T2max时,电源模块(8)不再继续向热电模块(4)中的各热电元件通入电流,热电模块(4)停止工作,此时仅依靠相变材料和第一液冷模块(5)对电池组模块(1)进行热管理;
3)当加权温度T2小于等于T2min时,电源模块(8)向热电模块(4)中的各热电元件通以反向电流,热电元件的上陶瓷导热板(401)温度开始升高变成制热端,为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二相变材料(301)进行加热,同时热量透过第二电池组支撑模块(3)中的相变材料使第一液冷板(501)的温度有所上升,进而对第一电池组支撑模块(2)中的电池单元和第一相变材料(201)起到了一定的加热效果,热电元件通以反向电流时,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会对应的开始降低变成制冷端,而下陶瓷导热板(402)温度过低将会影响上陶瓷导热板(401)的制热效果,所以此时使用第二液冷模块(6)对热电元件的下陶瓷导热板(402)进行保温处理。
CN202310015388.1A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1160934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5388.1A CN116093489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2311194127.7A CN11731745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5388.1A CN116093489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4127.7A Division CN11731745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3489A CN116093489A (zh) 2023-05-09
CN116093489B true CN116093489B (zh) 2023-10-27

Family

ID=8620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4127.7A Pending CN11731745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方法
CN202310015388.1A Active CN116093489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4127.7A Pending CN117317459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31745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473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3762395A (zh) * 2014-01-02 2014-04-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15119626A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アティエヴァ、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損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0004716A (ja) * 2018-06-27 2020-01-09 ゼネラル・アトミックスGeneral Atomics 単一セル異常を許容する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アーキテクチャ
CN210692721U (zh) * 2019-11-22 2020-06-05 姜贵文 一种基于复合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散热的圆柱形电池模块
CN112072202A (zh) * 2020-08-14 2020-1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延迟冷却方法
CN112234274A (zh) * 2020-09-28 2021-01-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仿生结构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4153004U (zh) * 2020-12-16 2021-09-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阻隔防爆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4824557A (zh) * 2022-04-22 2022-07-2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
CN115458832A (zh) * 2022-09-21 2022-12-09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多元复合相变材料和水冷协同作用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5473A (zh) * 2012-09-29 2014-04-0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15119626A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アティエヴァ、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損傷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762395A (zh) * 2014-01-02 2014-04-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金属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JP2020004716A (ja) * 2018-06-27 2020-01-09 ゼネラル・アトミックスGeneral Atomics 単一セル異常を許容する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アーキテクチャ
CN210692721U (zh) * 2019-11-22 2020-06-05 姜贵文 一种基于复合相变材料和液冷耦合散热的圆柱形电池模块
CN112072202A (zh) * 2020-08-14 2020-1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和延迟冷却方法
CN112234274A (zh) * 2020-09-28 2021-01-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仿生结构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4153004U (zh) * 2020-12-16 2021-09-0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阻隔防爆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4824557A (zh) * 2022-04-22 2022-07-2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
CN115458832A (zh) * 2022-09-21 2022-12-09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多元复合相变材料和水冷协同作用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3489A (zh) 2023-05-09
CN117317459A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4741B (zh) 一种结合制冷片的液冷板、动力电池散热液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Ling et al. Review o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Li-ion batteries and photovoltaic modules
CN106374162A (zh)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6134883U (zh)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
CN108682919B (zh) 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9802194B (zh) 基于珀尔帖效应和热管冷却的电池包及其热管理方法
CN109378551B (zh) 一种动力电池新型相变冷却及加热一体化结构
CN110120568B (zh) 一种低能耗利用温差发电的动力电池散热保温系统及应用
CN106374163A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0492135A (zh) 燃料电池汽车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燃料电池汽车
CN10811037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结构
CN114583326A (zh) 储能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板组合
CN110459829A (zh) 一种相变材料耦合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CN105932367A (zh) 一种基于耦合式热管理的电池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11029681B (zh) 一种管板式热管型动力电池热管理模组结构
CN111697288A (zh) 具有冷热工况温度调节功能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3103466U (zh) 混合动力汽车中锂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212412130U (zh) 具有冷热工况温度调节功能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6093489B (zh) 一种六边形结构的复合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8565527B (zh) 一种扁平热管用于电池模组散热的装置
CN116154355A (zh) 一种可变导热系数的主/被动结合的散热结构
CN216980696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424316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4552066B (zh) 自适应热导率微热管阵列刀片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06180051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