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91064A -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91064A
CN116091064A CN202310079588.3A CN202310079588A CN116091064A CN 116091064 A CN116091064 A CN 116091064A CN 202310079588 A CN202310079588 A CN 202310079588A CN 116091064 A CN116091064 A CN 116091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payment
transaction
exchange
resource a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795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鹤
章政
聂艳锋
孙权
周明
才华
丁坤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795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910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91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91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7Payment using discounts or coup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2Bill distribution or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27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characterised in that multiple accounts are available, e.g. to the payer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包括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的交易订单;根据交易订单和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支付端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向用户端发送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并通过目标资源支付端向商户端转移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的指令。由此,将与用户端关联且未与商户端建立交易关系的资源支付端的兑换资源量进行整合,以支付与商户端相关的订单,拓展了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方式,提高支付效率。

Description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支付行业加速互联网化,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是被对线上或线下的账单进行移动支付。
在相关技术中,金融机构往往会提供积分兑换业务,以为用户提供日常消费的优惠服务。但仅限于支付该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交易关系的交易商户相关的订单,如此,导致积分兑换的优惠服务受到局限,使得支付方式单一,影响支付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积分兑换的优惠服务局限,使得支付方式单一,影响支付效率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该方法可以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支付账户;
根据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支付端与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
向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携带资源兑换结果,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该方法可以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中每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交易订单,确定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用户端在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根据第一交易资源量以及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每个资源支付端针对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
向用户端发送第三支付指令,第三支付指令携带N个资源兑换结果,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N个资源兑换结果,从N个资源支付端中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
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目标资源支付端的情况下,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通过与目标资源支付端对应的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支付账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支付端与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携带资源兑换结果,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中每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交易订单,确定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用户端在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交易资源量以及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每个资源支付端针对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端发送第三支付指令,第三支付指令携带N个资源兑换结果,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N个资源兑换结果,从N个资源支付端中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
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目标资源支付端的情况下,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通过与目标资源支付端对应的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示的支付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接着,根据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支付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然后,向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携带资源兑换结果,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这样,可以将与用户端关联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资源支付端的兑换资源量进行整合,从而将与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转换为交易资源量,以结合由兑换资源量转换的交易资源量和支付账户中存储的交易资源量,对与商户端相关的交易订单进行支付,实现跨机构、多场景的积分兑换服务,如此,拓展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途径,新增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兑换资源以支付交易订单的过程中,采用先查询兑换资源量、后支付的方式,由此,可以提示用户根据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兑换结果选择支付交易订单的目标支付账户,以减少由于用户在没有确定较优的支付方式时就支付交易订单导致的退单操作,因此,在减少用户操作的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支付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支付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积分兑换业务的支付方法,仅限于支付该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建立交易关系的交易商户相关的订单,例如,用户端在商户端A下单,用户端通过支付账户A支付其订单,支付账户A所属金融机构A,此时,若商户端A和金融机构A未建立预设交易关系,则无法兑换支付账户A在金融机构A中的支付账户积分,仅能通过支付账户A中本身存储的交易资源对其订单进行支付。如此,积分兑换过程受到各金融机构自身的限制,导致积分兑换的优惠服务受到局限,使得支付方式单一,影响支付效率。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跨机构兑换资源的支付方法,即在交易平台中构建积分兑换转接平台,通过积分兑换转接平台对接各个金融机构与交易机构(如交易商户、商户平台等),用户在对商户端的交易订单进行支付时,将与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金融机构、交易机构的兑换资源(如支付账户积分)进行兑换,并将支付账户积分兑换后的兑换交易资源和支付账户中本身存储的交易资源进行合并支付,以实现支付资源的转换和抵扣,拓展了金融机构与交易机构的积分兑换的优惠服务场景。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7,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应注意,这些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支付架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支付架构10可以包括用户端101、交易平台、资源支付端103、清算系统104和商户端105。其中,用户端101、交易平台、资源支付端103和清算系统104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地,该交易平台可以包括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
下面对其上述支付架构10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端101可以是交易平台为用户提供本地交易服务的程序。其中,用户端101绑定至少一个金融机构(如各类银行、第三方资源交易平台)的支付账户,金融机构的服务端为资源支付端103,如此,用户端101可以通过与其绑定的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建立预设交易关系。这里,用户端101可以绑定每个金融机构中至少一个支付账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金融机构的积分兑换业务需求,增强金融机构积分体系与交易平台的数据交互性,在交易平台中构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以通过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实现金融机构积分体系在交易平台的兑换,从而满足用户使用支付账户所属资源支付端103中支付账户积分在线上、线下各类支付场景的交易抵扣。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可以为交易平台中的子平台或子平台集合。
在一个示例中,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具体可以包括查询单元、转接单元、会计单元、运营单元、联机转接单元、规则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
其中,查询单元用于与用户使用的支付账户所属资源支付端103进行数据交互,即对支付账户中支付账户积分的查询、支付账户积分兑换明细查询等这里,查询单元可以基于交易订单中携带的支付账户、商户端的商户代码、商户的收款账户、第一交易资源量、交易时间、交易渠道、支付产品方式通过资源支付端103查询其支付账户中支付账户积分。转接单元,用于按照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进行支付账户积分的转换、转接支付账户积分退还、支付账户积分转换后的兑换资源量的资源转移处理等;会计单元,用于核准支付账户积分兑换的实时平衡试算、对支付账户积分兑换的日终批处理等;运营单元,用于对支付账户积分类别管理、更新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管理、支付账户积分转换后的兑换资源量的资源转移管理等;联机转接单元,用于分别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用户端101、资源支付端103和清算系统104提供数据交互的标准接口和数据交互的预设规则;规则单元,用于存储各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并根据积分兑换规则确定资源兑换结果;数据输出单元,用于业务数据输出,交易数据输出等,即分别向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用户端101、资源支付端103和清算系统104发送相关的处理数据,以完成订单支付过程。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开放完善的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是交易平台对外开放,实现对外赋能的重要平台之一,为用户在各个金融机构的支付账户积分的获取和使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以满足用户在支付订单时的交易需求,为用户端、商户端和资源支付端提供了更好的积分核销渠道,以拓展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途径,新增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交易平台可以是为与用户端101对应的服务端。在一个示例中,该交易平台还可以与用户端101对接的用户端后台和交互网关。其中,用户端后台用于接收用户端101发送的交易订单和目标支付账户等交易数据(如商户的商户代码、商户的收款账户、第一交易资源量、交易时间、交易渠道、支付产品方式等),并将其接收到的相关数据转发至交互网关,交互网关,用于将处理后的相关数据发送至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以及,交互网关还用于,接收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的输出数据如资源兑换结果、支付结果等,并将其接收到的输出数据发送至用户端后台,经由用户端后台发送至用户端101,以通过该用户端101提示用户交易订单的每个支付阶段。
资源支付端103,用于存储并计算每个支付账户的支付账户积分。其中,支付账户积分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用户可以使用每个支付账户中的资源在多个场景中进行移动支付,在移动支付的交易资源量满足预设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该资源支付端103向该支付账户划分与移动支付的交易资源量对应的支付账户积分。
清算系统104,用于根据支付请求执行资源转移,以完成订单的支付过程。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清算系统104用于接收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发送的支付请求,根据支付请求,将支付请求中携带的目标支付账户的资源,向商户端转移,其转移的交易资源量为目标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指示的交易资源量,其资源兑换结果中指示的交易资源量为经过支付账户积分抵扣后的资源量。在另一个示例中,清算系统104用于接收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发送的支付请求,根据支付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资源支付端,将目标资源支付端所属的目标支付账户的资源,向商户端转移,其转移的交易资源量为目标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指示的交易资源量,其资源兑换结果中指示的交易资源量为经过支付账户积分抵扣后的资源量。
商户端105,用于与用户端101进行交易的交易机构所对应的服务端,交易机构可以包括交易商户、商户平台等,其中,若交易机构为独立的交易商户,则商户端105可以为该交易商户所对应的服务端;同理,若交易机构为多个商户所在的商户平台,则商户端105可以为商户平台对应的服务端。
基于上述如图1所示的支付架构,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以二维码支付交易订单(其他场景如线上支付同理)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可以包括S201至S215,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201,电子设备接收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扫描商户(如火锅店A)提供的收款二维码的第一输入,响应于第一输入,显示用户端101提供支付界面,该支付界面包括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在该支付界面中输入第一交易资源量。
S202,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第一交易资源量如1000的情况下,生成交易订单,并通过用户端101向用户端后台发送交易订单,该交易订单包括将商户的商户端(如火锅店A的收款服务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
S203,用户端后台根据接收到的交易订单,确定用户端101是否绑定支付账户。
S204,交易平台在确定用户端101绑定支付账户的情况下,向交互网关发送交易订单和与用户端101绑定的支付账户(如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用户端101是否绑定支付账户之前,需要验证用户端的登录账户和密码是否满足登录条件,在满足登录条件的情况下,再执行上述确定用户端101是否绑定支付账户的步骤。
S205,交互网关根据接收到的交易平台发送的与用户端101绑定的支付账户(如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分别确定支付账户60000001234的提供方即资源支付端A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提供方即资源支付端B是否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
S206,在确定支付账户60000001234的提供方即资源支付端A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提供方即资源支付端B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情况下,向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发送积分查询请求,该积分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支付账户60000001234在资源支付端A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A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在资源支付端B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B。
需要说明的是,若在确定支付账户60000001234的提供方即资源支付端A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提供方即资源支付端B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情况下,支付账户60000001235也可以使用支付账户60000001234在资源支付端A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A。
S207,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根据接收到的积分查询请求,分别获取第一兑换资源量A如5000和第一兑换资源量B如10000。以及,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根据资源支付端A和资源支付端B,分别获取资源支付端A的积分兑换规则A和资源支付端B的积分兑换规则B。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为了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提高计算效率,可以在获取到每个支付账户在与其所属资源支付端中的资源兑换量的情况下,在查询本地是否包括支付账户的积分兑换规则,从而避免了在未查询到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兑换量时,调用支付账户的积分兑换规则造成计算资源浪费的问题。
S208,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按照积分兑换规则A,根据第一兑换资源量A和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支付账户60000001234针对该交易订单可兑换的第二兑换资源量A,并基于第二兑换资源量A和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A;
以及,按照积分兑换规则B,根据第一兑换资源量B和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支付账户60000001235针对该交易订单可兑换的第二兑换资源量B,并基于第二兑换资源量B和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B。
基于此,根据第二兑换资源量A和第二交易资源量A生成资源兑换结果A,以及根据第二兑换资源量B和第二交易资源量B生成资源兑换结果B。
S209,资源兑换转接平台102通过交易网关向用户端后台发送资源兑换结果,该资源兑换结果包括资源兑换结果A和资源兑换结果B。
S210,用户端后台根据接收到的资源兑换结果,生成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包括支付账户60000001234的资源兑换结果A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资源兑换结果B,并向用户端101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从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中确定目标支付账户。
S211,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支付指令的情况下,通过用户端101向用户展示支付内容,该支付内容可以包括支付账户60000001234的资源兑换结果A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资源兑换结果B,如“若使用支付账户60000001234支付交易订单,则该交易订单的第一交易资源量为1000,可使用第二兑换资源量1000,使得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为950”;“若使用支付账户60000001235支付交易订单,则该交易订单可用第二兑换资源量为500,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为970”。
S212,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用户对支付内容的第二输入的情况下,确定用户从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中选择的目标支付账户,并向交易平台发送目标支付账户如支付账户60000001234。
S213,用户端后台在接收到目标支付账户的情况下,根据目标支付账户,生成目标支付订单,该目标支付订单包括目标支付账户、资源支付端A、商户端105和目标交易资源量如目标支付账户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为950。
具体地,目标支付订单还可以包括交易流水号、交易时间、业务类型、卡号、发卡机构号、交易币种和境内外交易标识。
S214,用户端后台通过交互网关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目标支付订单,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扣除目标支付账户中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并向商户端转移从目标支付账户中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此时,交互网关在接收到支付请求时,将支付请求发送至资源承兑转接平台102,资源承兑转接平台102根据支付请求,调整与支付请求中携带的目标支付账户60000001234在资源支付端A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A,如将5000调整为4000,即扣除了第一交易资源量1000,并将其调整后的调整交易资源量发送至资源支付端A,以便更新资源支付端中与目标支付账户60000001234对应的第一交易资源量。
S215,清算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支付请求,扣除目标支付账户中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并向商户端转移从目标支付账户中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得到支付结果,并向交易平台发送该交易订单的支付结果。
S216,交易凭条汇总的交互网关在接收到该交易订单的支付结果的情况下,通过用户端后台向用户端101发送该交易订单的支付结果,以提示用户该交易订单的支付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提供方为同一个资源支付端,如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属于金融机构A为用户提供的不同支付账户,当然,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提供方为不同的资源支付端,即支付账户60000001234属于金融机构A为用户提供的支付账户,支付账户60000001235属于金融机构B为用户提供的支付账户。
这里,若支付账户60000001234和支付账户60000001235的提供方为同一个资源支付端,则积分兑换规则A和积分兑换规则B可以相同,即为金融机构A统一提供的积分兑换规则,也可以是金融机构A根据支付账户的类别,提供的不同的积分兑换规则。
由此,可以通过积分兑换业务,获取用户端绑定的支付账户,并获取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金融机构中的支付账户积分,接着,将支付账户积分转换为可进行资源转移的交易资源,这样,可以将与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转换为交易资源量,以结合由兑换资源量转换的交易资源量和支付账户中存储的交易资源量,对未与金融机构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商户端的交易订单进行支付。如此,实现金融机构的支付账户积分跨机构抵扣,拓展了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途径,新增了支付方式,提高了支付效率。
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兑换资源以支付交易订单的过程中,采用先查询兑换资源量、后支付的方式,这样,在用户发起交易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可查询与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并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支付账户,并返回其支付账户的可用资源兑换结果,用户再根据资源兑换结果选取目标支付账户,以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完成积分消费抵扣交易,以减少由于用户在没有确定较优的支付方式时就支付交易订单导致的退单操作,因此,在减少用户操作的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可以应用于二维码的主被扫交易、通过交易平台对应的用户端在线支付、线下终端销售(point of sale,POS)的非接交易场景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涉及的支付方法由交易平台提供受理网络,支持外部机构如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在资源兑换转接平台的通用支付场景中进行消耗。如此,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所在的交易平台对应的用户端,在交易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交易时,自动将其用户端绑定的支付账户中的可用用户账户积分,按照积分兑换规则折算成积分交易资源量,在消费结算时可用积分转接的方式抵扣相应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资源量。
基于此,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内容,下面结合图3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的支付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如图3所示,该支付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支付架构中的资源兑换转接平台,该支付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0,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支付账户;步骤320,根据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支付端与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步骤330,向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携带资源兑换结果,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这样,可以将与用户端关联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资源支付端的兑换资源量进行整合,从而将与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转换为交易资源量,以结合由兑换资源量转换的交易资源量和支付账户中存储的交易资源量,对与商户端相关的交易订单进行支付,实现跨机构、多场景的积分兑换服务,如此,拓展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途径,新增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兑换资源以支付交易订单的过程中,采用先查询兑换资源量、后支付的方式,由此,可以提示用户根据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兑换结果选择支付交易订单的目标支付账户,以减少由于用户在没有确定较优的支付方式时就支付交易订单导致的退单操作,实现在减少用户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所示。
首先,涉及步骤310,在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包括交易订单的实际交易资源量、商户端按照预设商户兑换规则处理后的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接收交易订单的交易平台按照预设平台兑换规则处理后的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或者经过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和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叠加处理后的交易资源量。
示例性地,若该支付方法对应的支付场景为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扫描商户(如火锅店A)提供的收款二维码的场景时,则该第一交易资源量可以为用户手动输入的该订单实际的交易资源量。
若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扫描商户(如火锅店A)提供的收款二维码时,该火锅店A可以为用户提供商户积分,用户可以根据该火锅店A提供的商户积分,通过与火锅店A对应的预设商户兑换规则,计算可兑换的商户兑换交易资源量,此时,将从订单实际的交易资源中扣除商户兑换交易资源量之后的资源量确定为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
若用户通过用户端支付商户(如火锅店A)生成的订单时,由于商户(如火锅店A)可能会与用户端提前建立了预设交易关系,此时,用户端对应的交易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积分,用户可以根据该交易平台积分通过预设平台兑换规则,计算可兑换的交易平台兑换交易资源量,此时,将从订单实际的交易资源量中扣除可兑换的交易平台兑换交易资源量之后的资源量确定为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
同理,若用户通过用户端支付商户(如火锅店A)生成的订单时,由于商户如火锅店A可能会提供商户积分,与此同时,用户端所在的交易平台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积分。如此,商户积分和交易平台积分进行叠加使用,即通过上述计算方式,获取与商户端对应的商户兑换交易资源量和与交易平台对应的交易平台兑换交易资源,并将从订单实际的交易资源量中扣除商户兑换交易资源量和交易平台兑换交易资源量之后的资源量确定为经过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和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叠加处理后的交易资源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端可以关联多个支付账户,多个支付账户中的支付账户可以所属不同的资源支付端。当然,多个支付账户中至少两个支付账户也可以所属相同的资源支付端。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所属相同的资源支付端的至少两个支付账户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相互独立,不共用。
接着,涉及步骤320,在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该步骤320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201,根据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步骤3202,按照积分兑换规则,根据第一兑换资源量和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
步骤3203,从第一交易资源量中扣除第二兑换资源量,得到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
具体地,下面对上述步骤3201至步骤3203进行详细说明。
涉及步骤3201,该步骤具体包括两个过程,其一为确定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的过程,其二为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的过程。
基于此,在一种示例中,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包括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和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基于此,上述步骤3201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2011,根据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向资源支付端发送兑换资源查询请求,兑换资源查询请求用于查询用户端在支付账户中的兑换资源量;
步骤32012,在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将查询结果信息中携带的兑换资源量确定为第一兑换资源量;
步骤32013,根据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从预设身份标识和积分兑换规则信息库中筛选与身份标识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两种确定积分兑换规则的方式,其一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向与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支付端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以已请求资源支付端发送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其二为与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支付端主动向资源转对换转接平台发送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如此,两者均可以获取积分兑换规则,指的注意的是,这两种获取积分兑换规则的方式除了可以在资源兑换转接平台与资源支付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是获取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还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更新资源兑换转接平台中存储的各个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基于此,在步骤32013之前,该支付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与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支付端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包括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支付端基于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在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将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中的积分兑换规则确定为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或者,
接收资源支付端发送的规则更换指令,规则更换指令携带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和在第三预设时间窗内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根据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将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间窗内的积分兑换规则更换为第三预设时间窗内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如此,通过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将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按照各个资源支付端自己提供的积分兑换规则进行转换,可实现各资源支付端自行配置兑换资源量与交易资源量的兑换比例,这样,在对交易订单进行支付时,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无需将各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兑换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所能识别的积分,而是直接按照各个资源支付端自己提供的积分兑换规则进行转换并实现积分抵扣,拓展了资源支付端的积分的使用方式,以及减少了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将各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兑换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所能识别的积分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支付效率。
此外,在步骤32011之后,该支付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至少一个支付账户中的第一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或者,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请求清算系统扣除第一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支付账户可以为用户在至少一个支付账户中随机选择的支付账户,或为支付账户的预设优先权高于预设优先权的支付账户。
涉及步骤3202,积分兑换规则可以包括兑换交易资源量与交易资源量的转换规则和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基于此,上述步骤3202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2021,按照转换规则,对第一兑换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兑换的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
步骤32022,按照订单积分类别规则,根据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确定分配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R;
步骤32023,按照转换规则,对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R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兑换资源量。
具体地,下面对上述步骤32021至步骤32023进行详细说明。
涉及步骤32021,若第一兑换资源量为Y(即可以理解为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的总积分),则按照转换规则,将第一兑换资源量为Y转换为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即可以理解为总积分兑换的总金额)。
涉及步骤32022,在一个实例中转换规则包括兑换比例值M和预设兑换资源量P(计算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转换关系式,基于此,上述步骤32022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兑换比例值、预设兑换资源量、第一兑换资源量和第一交易资源量,通过转换关系式,计算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
示例性地,兑换比例值记为M,可以为兑换资源量与兑换交易资源量之间的兑换比例,为预设值。预设兑换资源量记为P,为交易订单可使用的积分所兑换的预设金额。第一交易资源量记为X。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即可以理解为是最小兑换交易资源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的资源量以最小货币单位计数,如货币单位“分”。
基于此,先根据如下转换关系式(1)计算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
B=min(MX,P,Y-1)     (1)
然后,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若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则执行步骤3202;反之,若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小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则该支付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小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资源支付端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上述涉及步骤3202,在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包括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的规则,以及判断第一兑换资源量Y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基于此,上述步骤3202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
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兑换资源量Y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
在第一兑换资源量Y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的情况下,将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或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R。
示例性地,当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且第一兑换资源量Y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则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R为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或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其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和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的值相同。反之,当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且第一兑换资源量Y小于A,则该笔交易不可以使用积分,即可以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资源支付端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在另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包括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的规则,基于此,上述步骤3202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
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以及第一兑换资源量Y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且小于或等于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的情况下,将第一兑换资源量Y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
示例性地,当A<B时且Y∈[A,B],则将第一兑换资源量Y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在又一种或多种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202具体可以包括:
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A、且第一兑换资源量Y大于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的情况下,将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
示例性地,当A<B时且Y>B,则将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B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
此外,当A<B时且Y<A,则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资源支付端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然后,在步骤330之后,在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该支付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目标支付账户;
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可以将与用户端关联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资源支付端的兑换资源量进行整合,从而将与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转换为交易资源量,以结合由兑换资源量转换的交易资源量和支付账户中存储的交易资源量,对与商户端相关的交易订单进行支付,实现跨机构、多场景的积分兑换服务,如此,拓展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途径,新增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兑换资源以支付交易订单的过程中,采用先查询兑换资源量、后支付的方式,由此,可以提示用户根据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兑换结果选择支付交易订单的目标支付账户,以减少由于用户在没有确定较优的支付方式时就支付交易订单导致的退单操作,实现在减少用户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除了可以直接根据支付账户确定兑换资源兑换结果之外,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支付端确定资源兑换结果的支付方法,如此,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资源兑换转接平台的支付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如图4所示,该支付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支付架构中的资源兑换转接平台,该支付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中每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步骤420,根据交易订单,确定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用户端在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步骤430,根据第一交易资源量以及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每个资源支付端针对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步骤440,向用户端发送第三支付指令,第三支付指令携带N个资源兑换结果,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N个资源兑换结果,从N个资源支付端中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步骤450,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目标资源支付端的情况下,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通过与目标资源支付端对应的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所示。
涉及步骤410,由于步骤410与上述步骤310原理相同,具体内容可参照上述步骤310,具体不在限定。
涉及步骤420,在实施例中用户端直接与每个资源支付端关联,所以,不论用户端绑定了该资源支付端中多少个支付账户,均可使用资源支付端中全部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即所属同一个资源支付端的至少两个支付账户共用该用户端在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其中,确定其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与上述图3中所示的确定支付账户的积分兑换规则过程原理相似,具体可参照上述步骤3201,以及,确定用户端在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也与上述图3中所示的确定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过程原理相似,具体如下所示。
涉及步骤420,该步骤具体包括两个过程,其一为确定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的过程,其二为用户端在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的过程。
基于此,在一种示例中,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包括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和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基于此,上述步骤420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4201,根据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向资源支付端发送兑换资源查询请求,兑换资源查询请求用于查询用户端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
步骤4202,在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将查询结果信息中携带的兑换资源量确定为第一兑换资源量;
步骤4203,根据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从预设身份标识和积分兑换规则信息库中筛选与身份标识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两种确定积分兑换规则的方式,其一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向资源支付端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以已请求资源支付端发送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其二为资源支付端主动向资源转对换转接平台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如此,两者均可以获取积分兑换规则,指的注意的是,这两种获取积分兑换规则的方式除了可以在资源兑换转接平台与资源支付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是获取积分兑换规则,还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更新资源兑换转接平台中存储的积分兑换规则。
基于此,在步骤4203之前,该支付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资源支付端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包括用户端的用户端标识,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支付端基于用户端标识,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用户端标识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在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将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中的积分兑换规则确定为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
或者,
接收资源支付端发送的规则更换指令,规则更换指令携带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和在第三预设时间窗内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
根据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将与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间窗内的积分兑换规则更换为第三预设时间窗内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
如此,通过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将用户端在与其关联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按照各个资源支付端自己提供的积分兑换规则进行转换,可实现各资源支付端自行配置兑换资源量与交易资源量的兑换比例,这样,在对交易订单进行支付时,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无需将各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兑换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所能识别的积分,而是直接按照各个资源支付端自己提供的积分兑换规则进行转换并实现积分抵扣,拓展了资源支付端的积分的使用方式,以及减少了资源兑换转接平台将各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兑换为资源兑换转接平台所能识别的积分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支付效率。
此外,在步骤4201之后,该支付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第一资源支付端的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或者,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包括请求清算系统扣除第一资源支付端的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资源支付端可以为用户在至少一个资源支付端中随机选择的资源支付端,或为资源支付端的预设优先权高于预设优先权的资源支付端。
涉及步骤430,在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兑换资源量的过程中,与上述步骤3202原理相同,可以参照上述步骤3202,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步骤430中与步骤3202的区别在于,第一兑换资源量为Y除了可以理解为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的总积分,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兑换资源量Y还可以定义为用户端在资源支付端的总积分,其余部分均可参照步骤3202。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支付装置。具体结合图5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图5所示支付装置可以设置于如图1所示的资源兑换转接平台中。
如图5所示,该支付装置50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支付账户;
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支付端与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
发送模块503,用于向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携带资源兑换结果,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下面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装置50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装置50还可以包括计算模块;其中,
确定模块502还可以用于,根据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计算模块,用于按照积分兑换规则,根据第一兑换资源量和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
计算模块还用于,从第一交易资源量中扣除第二兑换资源量,得到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
在另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装置50还可以包括筛选模块;其中,
发送模块503还可以用于,在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包括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和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向资源支付端发送兑换资源查询请求,兑换资源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
确定模块502还可以用于,在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将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中携带的兑换资源量确定为第一兑换资源量;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支付账户的身份标识,从预设身份标识和积分兑换规则信息库中筛选与身份标识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至少一个支付账户中的第一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装置50还可以包括转换模块;其中,
转换模块,用于在积分兑换规则包括兑换交易资源量与交易资源量的转换规则和订单积分类别规则的情况下,按照转换规则,对第一兑换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兑换的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
确定模块502还用于,按照订单积分类别规则,根据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分配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
转换模块还用于,按照转换规则,对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第二兑换资源量。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转换模块具体可以用于,在转换规则包括兑换比例值和预设兑换资源量计算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转换关系式的情况下,根据兑换比例值、预设兑换资源量、第一兑换资源量和第一交易资源量,通过转换关系式,计算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装置50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其中,
判断模块,用于在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包括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以及判断第一兑换资源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
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兑换资源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
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第一兑换资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将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或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装置50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模块;其中,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包括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
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以及第一兑换资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将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且第一兑换资源量大于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将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为第二兑换资源量。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3还用于,在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小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向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通过资源支付端向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3还可以用于,向与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支付端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包括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用于请求资源支付端基于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确定模块502还用于,在接收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将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中的积分兑换规则确定为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或者,接收模块501还可以用于,接收资源支付端发送的规则更换指令,规则更换指令携带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和在第三预设时间窗内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更换模块,用于根据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将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间窗内的积分兑换规则更换为第三预设时间窗内与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交易资源量包括交易订单的实际交易资源量、商户端按照预设商户兑换规则处理后的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接收交易订单的交易平台按照预设平台兑换规则处理后的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或者经过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和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叠加处理后的交易资源量。
在再一种或者多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模块501还可以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目标支付账户;
发送模块503还可以用于,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由此,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接着,根据交易订单和支付账户在与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支付端与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然后,向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第一支付指令携带资源兑换结果,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这样,可以将与用户端关联且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的资源支付端的兑换资源量进行整合,从而将与用户端关联的支付账户在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转换为交易资源量,以结合由兑换资源量转换的交易资源量和支付账户中存储的交易资源量,对与商户端相关的交易订单进行支付,实现跨机构、多场景的积分兑换服务,如此,拓展积分兑换服务的使用途径,新增支付方式,提高支付效率。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兑换资源以支付交易订单的过程中,采用先查询兑换资源量、后支付的方式,由此,可以提示用户根据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兑换结果选择支付交易订单的目标支付账户,以减少由于用户在没有确定较优的支付方式时就支付交易订单导致的退单操作,因此,在减少用户操作的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支付效率。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支付装置。具体结合图6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图6所示支付装置可以设置于如图1所示的资源兑换转接平台中。
如图6所示,该支付装置60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交易订单包括与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用户端关联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中每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未与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交易订单,确定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用户端在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确定模块602还用于,根据第一交易资源量以及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兑换结果,资源兑换结果包括每个资源支付端针对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
发送模块603,用于向用户端发送第三支付指令,第三支付指令携带N个资源兑换结果,支付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端基于N个资源兑换结果,从N个资源支付端中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
发送模块603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目标资源支付端的情况下,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清算系统通过与目标资源支付端对应的目标支付账户,向商户端转移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支付设备。具体结合图7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支付设备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电子设备、服务器。其中,该支付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7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7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7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7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7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7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包括固态存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7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支付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支付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703和总线710。其中,如图7所示,处理器701、存储器702、通信接口703通过总线7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7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7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流量控制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数据处理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从而实现结合图1至图6描述的支付方法和装置。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支付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支付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所述交易订单包括与所述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所述用户端关联支付账户;
根据所述交易订单和所述支付账户在与所述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所述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所述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所述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和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所述资源支付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所述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
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所述第一支付指令携带所述资源兑换结果,所述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所述目标支付账户向所述商户端转移所述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交易订单和所述支付账户在与所述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所述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和所述支付账户在与所述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按照所述积分兑换规则,根据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和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与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
从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中扣除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得到实际支付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和所述资源支付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资源支付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和所述支付账户在与所述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支付端的服务地址,向所述资源支付端发送兑换资源查询请求,所述兑换资源查询请求用于查询所述支付账户在所述资源支付端中的兑换资源量;
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中携带的兑换资源量确定为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
根据所述支付账户的身份标识,从预设身份标识和积分兑换规则信息库中筛选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兑换资源查询结果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所述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支付账户中的第一支付账户向所述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分兑换规则包括兑换交易资源量与交易资源量的转换规则和订单积分类别规则;
所述按照所述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根据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和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计算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包括:
按照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所述支付账户在所述资源支付端兑换的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
按照所述订单积分类别规则,根据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分配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
按照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规则包括兑换比例值和预设兑换资源量计算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转换关系式;
所述按照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所述支付账户在所述资源支付端兑换的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包括:
根据所述兑换比例值、所述预设兑换资源量、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和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通过所述转换关系式,计算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以及判断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
所述按照所述订单积分类别规则,根据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分配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等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
在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等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
在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或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为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单积分类别规则包括判断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规则;
所述按照所述订单积分类别规则,根据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分配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是否大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
在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大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以及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为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二兑换交易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大于所述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且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大于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确定为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转换规则,对所述第一兑换资源量进行转换,得到所述支付账户在所述资源支付端兑换的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兑换交易资源量小于预设兑换交易资源量的情况下,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二支付指令,所述第二支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通过所述资源支付端向所述商户端转移第一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支付账户的身份标识,从预设身份标识和积分兑换规则信息库中筛选与所述身份标识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资源支付端发送积分兑换规则请求,所述积分兑换规则请求包括所述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所述积分兑换规则请求用于请求所述资源支付端基于所述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获取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在接收到所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积分兑换规则反馈信息中的积分兑换规则确定为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或者,接收所述资源支付端发送的规则更换指令,所述规则更换指令携带所述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和在第三预设时间窗内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根据所述支付账户的账户标识,将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间窗内的积分兑换规则更换为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窗内与所述支付账户对应的积分兑换规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包括所述交易订单的实际交易资源量、所述商户端按照预设商户兑换规则处理后的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接收所述交易订单的交易平台按照预设平台兑换规则处理后的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或者经过所述第一目标交易资源量和所述第二目标交易资源量叠加处理后的交易资源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目标支付账户;
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清算系统通过所述目标支付账户向所述商户端转移目标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14.一种支付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所述交易订单包括与所述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所述用户端关联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所述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中每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未与所述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根据所述交易订单,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所述用户端在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以及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兑换结果,所述资源兑换结果包括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针对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所述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
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三支付指令,所述第三支付指令携带N个资源兑换结果,所述支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N个资源兑换结果,从所述N个资源支付端中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目标资源支付端的情况下,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清算系统通过与所述目标资源支付端对应的目标支付账户,向所述商户端转移所述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15.一种支付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所述交易订单包括与所述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所述用户端关联支付账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易订单和所述支付账户在与所述支付账户所属的资源支付端中的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所述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所述资源兑换结果包括与所述交易订单对应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所述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和所述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所述资源支付端与所述用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且未与所述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一支付指令,所述第一支付指令携带所述资源兑换结果,所述第一支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源兑换结果确定目标支付账户,并通过所述目标支付账户向所述商户端转移所述支付账户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16.一种支付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交易订单,所述交易订单包括与所述用户端进行交易的商户端和第一交易资源量,所述用户端关联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所述N个资源支付服务端中每个资源支付服务端未与所述商户端建立预设交易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交易订单,确定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所述用户端在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兑换资源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交易资源量以及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积分兑换规则和第一兑换资源量,确定资源兑换结果,所述资源兑换结果包括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针对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兑换资源量和实际支付所述交易订单的第二交易资源量,所述第二交易资源量由所述每个资源支付端的第一交易资源量和第二兑换资源量确定;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第三支付指令,所述第三支付指令携带N个资源兑换结果,所述支付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N个资源兑换结果,从所述N个资源支付端中确定目标资源支付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目标资源支付端的情况下,向清算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清算系统通过与所述目标资源支付端对应的目标支付账户,向所述商户端转移所述目标资源支付端的资源兑换结果中第二交易资源量的资源。
17.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支付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付方法。
18.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支付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付方法。
CN202310079588.3A 2023-01-17 2023-01-17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910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9588.3A CN116091064A (zh) 2023-01-17 2023-01-17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79588.3A CN116091064A (zh) 2023-01-17 2023-01-17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91064A true CN116091064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79588.3A Pending CN116091064A (zh) 2023-01-17 2023-01-17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910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2264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idging transactions between eft payment networks and payment card networks
US11017393B2 (en) Direct conn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7129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micropayments in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system
CN101354770B (zh) 使用五方协议实现银行卡支付的系统和方法
RU2491634C2 (ru) Расчетный центр виртуальных очков
CN107111813B (zh) 处理金融交易
CA2795167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pin debit transactions
JP2019520658A (ja) 注文情報処理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1403101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stored value accounts
CN112330316A (zh) 一种支付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8542B (zh) 应付账款数据的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KR20070026939A (ko) 한 개의 카드번호를 이용한 마일리지 포인트, 전자화폐,전자상품권, 선불카드, 직불카드 및 타 신용카드의통합결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583931B (zh) 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19473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字典的订单处理方法、服务器、设备及介质
CN114066592A (zh) 分批次的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6157141B (zh) 数值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472450B1 (ko) 전자지갑을 이용한 결제대금 즉시 정산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16091064A (zh)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649704B (zh) Payment integration method and server for integrated payment
CN111523961B (zh) 资源信息的处理方法及客户端、服务端
KR102229004B1 (ko) 카드 결제에 의한 계좌 이체 시스템 및 방법
TWI818533B (zh) 跨境掃碼支付方法及系統
US20220012697A1 (en) Intermediary advanced payment processes
CN101751631A (zh) 酬金结算装置、酬金结算系统和结算方法
EP3170135A1 (en) Conducting a transaction between a service provider and a merch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