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8000A -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88000A
CN116088000A CN202310086345.2A CN202310086345A CN116088000A CN 116088000 A CN116088000 A CN 116088000A CN 202310086345 A CN202310086345 A CN 202310086345A CN 116088000 A CN116088000 A CN 116088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offset
positioning
differential data
referenc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863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康德
张鸣之
李宏祥
刘波涛
赵斐斐
蒋文利
韩健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863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88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88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88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9/17Emergency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by the use of microwaves, X-rays, gamma rays or electr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应用于偏移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定位差分数据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监测站;每个监测站分别解算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监测站中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解算获得每个监测站相对于基准站偏移量的方式,实现了数据在前端的自动解算,无需将采集到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取到了对数据进行及时响应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降低因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的损害率,在使用监测设备对隐患处进行监测时,对监测设备传输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实时性以及准确性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
一般的监测设备大都基于通用的2G、3G或4G移动通信的方式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并在监控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解算,以在监控平台中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警。
但是,在基于移动网络传输监测数据时,存在信号不稳定导致的数据发送不及时的问题;且当发生灾害时,移动通信网络基站也会出现损坏情况,以致于监测设备无法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改善现有的对偏移量进行监测的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应用于偏移量监测系统,所述偏移量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所述基准站和N个所述监测站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
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每个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
在任一所述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准站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实时接收所述卫星信号,并将所述卫星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解析所述卫星信号获得定位信息,并对所述定位信息进行差分处理,获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
可选地,每个所述监测站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
所述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接收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并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定位单元;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包括基准站坐标数据;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包括: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基线向量;
对所述基线向量和所述基准站坐标数据进行坐标处理,获得当前所述监测站的当前坐标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位置和所述基准站的坐标位置获得所述偏移量。
可选地,每个所述监测站还包括:处理单元;
在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同步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解算结果;
对所述解算结果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获得所述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
可选地,在当前所述监测站获得的偏移量不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的所述精准位置信息标记为当前所述监测站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当前时刻的所述精准位置信息计算当前监测站在下一时刻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量。
可选地,在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基准站设置预设高度截止角,根据所述预设高度截止角筛选初始信号获得所述卫星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装置,集成于偏移量监测系统,所述偏移量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所述基准站和N个所述监测站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解析模块,用于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
数据解算模块,用于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每个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案,应用于偏移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首先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定位差分数据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监测站;然后每个监测站分别解算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偏移量为每个监测站相对基准站的偏移距离;最后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监测站中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解算获得每个监测站相对于基准站偏移量的方式,实现了数据在前端的自动解算,无需将采集到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移动网络不稳定导致的数据传输不及时或数据无法传输的问题,取到了对数据进行及时响应的有益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隐患点中设置的监测设备进行偏移量监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装置可配集成于偏移量监测系统中。偏移量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其中,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定位差分数据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监测站。
基准站一般设置在固定位置,与监测站相距一定距离,用于接收并解析卫星信号。其中,基准站可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实现。
基准站接收卫星信号的方式为,在基准站中设置有接收天线,以基于接收天线对射频信号的接收,并把卫星播发的电磁波初步处理成便于应用的电信号。基准站的接收机在捕捉到卫星信号之后便开始进行跟踪、处理和测量等解析,以获得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踞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观测数据。进一步将获得的观测数据利用差分技术,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其中,获得定位差分数据目的在于:在基于卫星信号获得精准的坐标数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以及对流层误差等,通过利用差分技术可消除当前误差,以获得精确的定位结果。
基准站通过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将修正后的定位差分数据实时播发出去,监测站通过接收修正后的定位差分数据和当前定位数据进行修正解算,即可将定位精度,当前定位精度可提高到米级、甚至厘米级的传输数据概率。
N个监测站和基准站中基于窄带地基(NB-IoT)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时,窄带地基因具备数据传输稳定,覆盖率广等特点,从而使得基准站获得的数据能够进行及时传输,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
S120、每个监测站分别解算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
监测站设置在目标区域的隐患点处,用于对基准站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算,以获得监测站当前所处的位置,从而根据当前监测站所处的当前位置与基准站的位置判断是否发生偏移。由于基准站设置在远离隐患点的位置,因此基准站的位置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以监测地质灾害环境为山体滑坡为例,一般在山体上存在多个隐患点,因此,可在每个隐患点处设置一个监测站,以实现对山体的全面监控。监测站也可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其应用场景除适应于检测山体滑坡外,还可应用于监测桥梁形变、水库大坝、矿山地质灾害等地表位移监测和建筑物的形变监测。具体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案的应用场景在此不做限制。
S130、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在N个监测站中,任一监测站获得的偏移量数值超过预设阈值,表明当前检测的目标物体有发生灾害的危险,如,目标山体有滑坡的可能,则可发生告警信息至终端,以基于告警信息实现对靠近目标物体的居民的快速撤离。
上述预设阈值包括偏移距离阈值和偏移角度阈值。其中,偏移距离阈值可以为1cm、5cm或10cm等;偏移角度阈值可以为5°、10°或15°等,具体偏移距离阈值和偏移角度阈值的数值选取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以当前监测站距离基准站的标准距离为北方向十米为例,在经步骤S120之后,获得当前监测站距离基准站的直线距离为10m,但偏移角度为北偏西5°,在该种情况下也可判定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
可选地,上述终端可以为报警终端,示例性地,可以为现场声光报警器或入户报警器。由于现场喇叭安装位置较为分散,部分入户报警安装距离可能会较远,为了保证监测站窄带通信模块向现场声光报警器和入户报警器之间发送告警信息的可靠性,监测站内窄带通信模块可采用MESH组播传输方式,MESH组播具有多跳特性,距离较远的入户报警器可以通过多跳的方式实现接受告警信息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应用于偏移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首先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定位差分数据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监测站;然后每个监测站分别解算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偏移量为每个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相比上一时刻相对基准站的偏移距离;最后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监测站中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解算获得每个监测站相对于基准站偏移量的方式,实现了数据在前端的自动解算,无需将采集到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移动网络不稳定导致的数据传输不及时或数据无法传输的问题,取到了对数据进行及时响应的有益效果。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之间的关系对上述实施例相应特征的进一步细化。
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0、对基准站设置预设高度截止角,根据预设高度截止角筛选初始信号获得卫星信号。
在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时,由于窄带通信模块单包发送数据量较少,可对基准站接收到的初始信号进行筛选,例如,经筛选后可将全系统多频数据1包1.6KB数据,筛选为800B左右,更小的数据量,可以缩短数据通信的时间,减少差分数据延迟,提高解算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信号筛选的方式可以为:对基准站设置预设高度截止角,这样可以屏蔽遮挡物及多路径效应影响设置的预设高度截止角,低于预设高度截止角的卫星不予跟踪,由此跟踪到的卫星颗数减少了,数据量减少。从而获得的卫星信号都是经初步筛选后的信号,从而确保后续过程的解算精度。
其中,对初始信号进行筛选获得卫星信号的方式不以上述举例为限制,相应地还可以为:关闭指定卫星系统或关闭指定频段,例如关闭GLONASS和伽利略卫星系统等,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其中,上述预设高度截止角的角度可以为5°、10°或15°等,具体预设高度截止角的数值选取在此不做限制。
S220、基于第一天线单元实时接收卫星信号,并将卫星信号传输至第一定位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站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其中,第一天线单元可以由GNSS天线实现,第一定位定位单元可以由GNSS定位模块来实现。
S221、第一定位单元解析卫星信号获得定位信息,并对定位信息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定位差分数据。
第一定位单元具体可以包括射频子单元、基带处理子单元和应用处理器子单元。则可通过如下方式对卫星信号进行解析,获得定位差分数据:
首先通过射频馈线将卫星信号传递到射频子单元的射频输入端,射频子单元接收到该信号后经过模数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基带处理子单元,基带处理子单元对数字信号处理以恢复卫星播发的定位信息,再将定位信息以信息码流的形式输出到应用处理器子单元,应用处理单元对定位信息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并将定位差分数以RTCM标准格式输出。
S230、将定位差分数据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监测站。
S240、基于第二天线单元接收定位差分数据,并将定位差分数据传输至第二定位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的每个监测站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其中,第二天线单元可以由GNSS天线实现,第一定位定位单元可以由GNSS定位模块来实现。
S241、第二定位单元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基准站的偏移量。
实时动态解算,即基于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通过RTK可将基准站发送的定位差分数据进行求差,获得解算结果,当前结算结果即为当前监测站相对基准站的偏移量。以通过RTK技术对基准站和监测站间的观测值差分消除,进而实现相位模糊度的快速固定与瞬时厘米级定位。
一种实现方式,上述定位差分数据包括基准站坐标数据,上述步骤S241可由如下方式实现:第二定位单元首先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基准站的基线向量;然后对基线向量和基准站坐标数据进行坐标处理,获得当前监测站的当前坐标位置;最后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位置和所述基准站的坐标位置获得所述偏移量。
上述定位差分数据可以包括基准站实时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踞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数据,基准站通过窄带通信发送给多个监测站,监测站通过窄带通信接收定位差分数据并基于RTK进行实时差分处理,获得基准站和当前监测站之间的基线向量;进一步通过基线向量加上基准站坐标数据通过坐标转换可获得监测站的平面坐标,以根据当前平面坐标可以包括标识当前监测站的当前坐标位置。
若当前检测站的偏移量较大时,通过第二定位单元可进行快速响应,以根据当前监测站的当前坐标位置和基准站的坐标位置获得当前距离,并使用当前距离和标准距离进行比对,从而获得当前监测站和基准站的偏移量。其中,标准距离是根据当前监测站的标准坐标位置和基准站的坐标位置获得的,当前标准坐标位置为当前监测站的原始位置(或理论设置位置)。
S250、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一种优选方式,在执行本方案时,不一定每次均存在当前监测站相比基准站的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的情况,可能每个监测站的位置均会发生微小改变,但未到达需要发生告警的程度,此时获取微小变化的监测站得精准位置信息,从而便于基于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计算当前监测站在下一时刻相对基准站的偏移量。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案,每个监测站还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的作用在于在执行步骤S230之后,第二天线单元将定位差分数据同步传输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解算结果;对解算结果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获得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
在处理单元内会同步基于RTK对会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与第二定位单元处理的区别在于,处理单元会对解算结果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得当前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其中,当前处理单元可基于处理器实现。
进一步地,在当前监测站获得的偏移量不超过预设阈值时,将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标记为当前监测站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计算当前监测站在下一时刻相对基准站的偏移量。以通过处理单元实现对第二定位单元解算结果的数据校验,有效消除飞点,减少信息误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基准站通过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将定位差分数据发送给监测站,在监测站内部第二定位单元和处理单元通过窄带地基通信模块接收基准站的定位差分数据会进行同步实时动态解算,第二定位单元可进行快速响应,若当前监测站相比基准站的偏移距离超过预设阈值,则可将将告警信息通过地基通信模块发送给现场声光报警器和入户报警器;若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在处理单元中对解算结果进行平滑滤波处理,以获得当前监测站的精确位置,从而进行下一轮的监测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采用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可以实现前端自组网,在监测站内采用第二定位单元和处理单元实现双解算引擎,能够通过处理单元实现对第二定位单元解算结果的数据校验,有效消除飞点,减少信息误报的问题。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装置适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该装置集成于偏移量监测系统,所述偏移量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所述基准站和N个所述监测站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信号解析模块310,用于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
数据解算模块320,用于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每个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
信息发送模块330,用于在任一所述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装置,集成于偏移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首先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定位差分数据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监测站;然后每个监测站分别解算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偏移量为每个监测站相对基准站的偏移距离;最后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监测站中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解算获得每个监测站相对于基准站偏移量的方式,实现了数据在前端的自动解算,无需将采集到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移动网络不稳定导致的数据传输不及时或数据无法传输的问题,取到了对数据进行及时响应的有益效果。
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准站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所述信号解析模块310包括:信号解析单元和差分处理单元,其中:
信号解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实时接收所述卫星信号,并将所述卫星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
差分处理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解析所述卫星信号获得定位信息,并对所述定位信息进行差分处理,获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
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监测站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数据解算模块320包括:数据接收单元和数据解算单元,其中: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接收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并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定位单元;
数据解算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包括基准站坐标数据;
所述数据解算单元,具体用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包括数据解算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基线向量;对所述基线向量和所述基准站坐标数据进行坐标处理,获得当前所述监测站的当前坐标位置;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位置和所述基准站的坐标位置获得所述偏移量。
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监测站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和滤波处理模块,其中: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同步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数据解算模块,还用于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解算结果;
滤波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解算结果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获得所述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位置标记模块,其中:
位置标记模块,用于将当前时刻的所述精准位置信息标记为当前所述监测站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当前时刻的所述精准位置信息计算当前监测站在下一时刻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信号筛选模块,其中:
信号筛选模块,用于对所述基准站设置预设高度截止角,根据所述预设高度截止角筛选初始信号获得所述卫星信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和/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和/或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信号解析模块、数据解算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每个所述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相比上一时刻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监测站中对定位差分数据进行解算获得每个监测站相对于基准站偏移量的方式,实现了数据在前端的自动解算,无需将采集到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移动网络不稳定导致的数据传输不及时或数据无法传输的问题,取到了对数据进行及时响应的有益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偏移量监测系统,所述偏移量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所述基准站和N个所述监测站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
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每个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
在任一所述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站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实时接收所述卫星信号,并将所述卫星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解析所述卫星信号获得定位信息,并对所述定位信息进行差分处理,获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监测站包括:第二天线单元和第二定位单元;
所述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接收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并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定位单元;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包括基准站坐标数据;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包括: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当前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基线向量;
对所述基线向量和所述基准站坐标数据进行坐标处理,获得当前所述监测站的当前坐标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位置和所述基准站的坐标位置获得所述偏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监测站还包括处理单元;
在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同步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解算,获得解算结果;
对所述解算结果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获得所述监测站在当前时刻的精准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所述监测站获得的偏移量不超过预设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的所述精准位置信息标记为当前所述监测站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当前时刻的所述精准位置信息计算当前监测站在下一时刻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基准站设置预设高度截止角,根据所述预设高度截止角筛选初始信号获得所述卫星信号。
8.一种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于偏移量监测系统,所述偏移量监测系统包括基准站和N个监测站,所述基准站和N个所述监测站基于窄带地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解析模块,用于所述基准站实时解析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获得定位差分数据,将所述定位差分数据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发送至N个所述监测站;
数据解算模块,用于每个所述监测站分别解算所述定位差分数据,获得多个偏移量,所述偏移量为每个所述监测站相对所述基准站的偏移距离;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任一偏移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窄带地基通信模块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
CN202310086345.2A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88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6345.2A CN116088000A (zh)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86345.2A CN116088000A (zh)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88000A true CN116088000A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06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86345.2A Pending CN116088000A (zh) 2023-02-01 2023-02-01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880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8381A (zh) * 2023-07-31 2023-09-01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7270004A (zh) * 2023-11-22 2023-12-22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定位的工程测绘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8381A (zh) * 2023-07-31 2023-09-01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6678381B (zh) * 2023-07-31 2023-10-24 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7270004A (zh) * 2023-11-22 2023-12-22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定位的工程测绘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7270004B (zh) * 2023-11-22 2024-01-26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定位的工程测绘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088000A (zh) 基于接收机的偏移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681269B2 (en) Positioning accuracy using 3D building models
US836987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a termi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383493A (zh) 卫星定位系统利用高度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EP190334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receiv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435861B (zh) 弱信号搜星环境下的gps信号处理方法
CN110412629B (zh) 基于gnss信号模拟节点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Strizic et al. Crowdsourcing GNSS jammer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US20190339395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daptive Model of an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EP3206048B1 (en) Use of wide area reference receiver network data to mitigate local area error sources
CN110673169A (zh) 一种接收机rtk精度的测试方法及终端
CN113671540A (zh) 一种接收机反欺骗方法
CN117607918A (zh) 卫星定位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KR101975437B1 (ko) Gnss를 이용한 비동기식 실내 항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502608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o-fence detection
JP2004132750A (ja) 擬似衛星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測位システム
Encarnacion et al. RTKLIB-based GPS localization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in ITS applications
US1038649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oor Doppler measurement results i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navigation
KR102459708B1 (ko) Gnss 신호 기만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US11500110B2 (en) Localization using bearing from environmental features
KR101041313B1 (ko) 위치정보 획득 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KR102262147B1 (ko) Gps 위치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12133614U (zh) 一种高精度矿山位移安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KR20130107784A (ko) 위성항법 보정시스템의 보정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3960134B2 (ja) 位置通知システム、ホスト装置及び位置通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