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4898A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4898A
CN116074898A CN202111280507.3A CN202111280507A CN116074898A CN 116074898 A CN116074898 A CN 116074898A CN 202111280507 A CN202111280507 A CN 202111280507A CN 116074898 A CN116074898 A CN 116074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ell
auxiliary
cpc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05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胜楠
蒋峥
佘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05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48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4314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7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48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该方法实现了源辅节点获知接受针对该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以使源辅节点能够根据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决定下一CPC相关流程,可避免该目标终端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超过所能支持的最大值。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5G)实际部署场景中NSA(Non-Standalone,指无线侧4G基站和5G基站并存,核心网采用4G核心网或5G核心网的组网架构)架构的应用,4G和5G网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共存,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双连接(Multi-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DualConnectivity,MR-DC,简称为多连接)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高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同时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频谱利用率。
MR-DC增强技术中一个重要研究点就是支持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onditionalPSCell Change,CPC)流程,该流程可以由主节点(Master Node,MN)节点触发,也可以由源(Source)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节点触发。相关标准中已经明确需要对CPC流程中终端(又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进行限制。在源SN发起CPC请求后,源SN需要获知接受CPC请求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情况。
如上所述,如何在源SN发起CPC流程中使源SN获知接受CPC请求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情况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在源SN发起CPC流程中为源SN提供接受CPC请求的候选主辅小区的信息。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主节点,包括: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源辅节点在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情况下发送的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所述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根据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包括采用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接收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包括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接受所述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所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采用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和/或相关信息;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所述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用于指示已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的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RRC相关信息,所述RRC相关信息为将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获得。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辅节点,包括: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信元获得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等于所述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不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取消流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向所述主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所述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主节点,包括: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辅节点在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情况下发送的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所述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包括采用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包括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接受所述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所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采用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和/或相关信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所述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用于指示已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的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RRC相关信息,所述RRC相关信息为将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获得。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辅节点,包括: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候选主辅小区数量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信元获得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用于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还用于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等于所述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不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还用于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取消流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CPC请求发起模块,用于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主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所述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通过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该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从而可实现源辅节点获知接受针对该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以使源辅节点能够根据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决定下一CPC相关流程,可避免该目标终端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超过所能支持的最大值。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SN触发CPC流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图3示出的一种源辅节点根据候选主辅小区信息进行决策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1至图4示出的一种SN触发CPC流程中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符号“/”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如上所述,MR-DC增强技术中一个重要研究点就是支持CPC流程,CPC流程的目的是提高主辅小区改变的成功率,其核心思想是网络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配置UE进行CPC流程,UE根据周围候选SN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当某一候选SN的小区满足配置门限时,则发起与该SN的同步过程,不需要再向网络上报测量报告,从而有效提高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流程成功率。针对同一个UE,相关标准中对可支持的候选SN的小区的数量进行了限制,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机构3GPP协议中限制最多能够支持的候选PScell数量为8个(Maximum Number of PSCells To Prepare=8)。
当网络发生SN触发的CPC流程,即源SN触发的条件主辅小区之间改变(Conditional inter SN PScell Change)流程(主辅小区之间改变是指主辅小区从一个SN的小区变化为另一个SN的小区,本公开以此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下文中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onditional PScell Change,CPC)流程如无特殊说明都为此种情况),对于源SN如何获取已经接受请求的候选小区信息尚未明确,即当前协议下,源SN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接受了CPC请求的候选小区,这会导致源SN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可以触发新的CPC请求,以及当前CPC配置参数是否合理。源SN需要对CPC请求进行规划,避免候选小区数量超出限制,因此源SN需要知道针对同一UE的每次CPC请求对应的接受请求的候选小区的数量,并基于当前候选小区数量决定是否针对当前UE触发下一次CPC请求。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过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该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从而可实现源辅节点获知接受针对该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以使源辅节点能够获得接受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并据此决定下一CPC相关流程,可避免该目标终端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超过所能支持的最大值。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的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例如可以是5G融合多连接(MR-DC)架构网络中的主节点。
参考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2中,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源辅节点发起的CPC流程中,源辅节点先向主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需求(SgNB/SN Change Required)信令,主节点可可从中获得候选目标SN的标识、发起CPC请求的源SN的标识和/或其他信息(例如源SN中的小区数量、标识等等),然后主节点根据候选目标SN的标识向对应的候选目标SN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SgNB/SN AdditionRequest)信令,并在获得对应的候选目标SN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SgNB/SN AdditionRequest Acknowledge)信令后,向发起CPC请求的源SN反馈辅节点改变确认(SgNB/SNChange Confirm)信令。源辅节点发起的CPC流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2和图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信元可包括指示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标识的信息,例如,第一预设信元可以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例如可以为Candidate PSCell ID(identification)ListIE(Informaton Element,信元)、或Candidate PSCell ID Item IE、或List of CandidatePSCell ID IE、或Item of Candidate PSCell ID IE等等,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例如可以为Prepared PSCell ID List IE、或Prepared PSCell ID Item IE、或List ofPrepared PSCell ID IE、或Item of Prepared PSCell ID IE等等。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用于指示已接受源SN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标识,可通过该信元获得已接受源SN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可以包括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用于指示已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目标辅节点的标识。一个目标辅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可以包括RRC相关信息,RRC相关信息为将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获得。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中可以包括目标UE确认(并进行相应配置)的候选目标SN的信息和/或候选主辅小区的信息,因此该RRC相关信息中可以包括目标UE确认(并进行相应配置)的候选目标SN的信息和/或候选主辅小区的信息。主节点可将从候选目标SN接收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中获得的各候选目标SN的接受针对目标UE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信息与RRC相关信息进行汇总,获得目标UE(实际配置)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信息。在此情况下,第一预设信元也可指示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通过主节点向源辅节点发送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该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从而可实现源辅节点获知接受针对该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以使源辅节点能够获得接受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并据此决定下一CPC相关流程,可避免该目标终端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超过所能支持的最大值。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SN发起CPC流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例如可以是5G融合多连接(MR-DC)架构网络中的主节点。
参考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2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2中,接收源辅节点在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情况下发送的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CPC流程由源辅节点根据自身资源情况触发,源辅节点可以向主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需求(SgNB/SN Change Required)信令,指示主辅小区改变的需求。源辅节点可基于(目标)UE上报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control/report)获得候选目标SN的标识。在源辅节点与UE之间设置了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无线信令承载)3时,UE可通过SRB3上报测量报告给源SN,源SN基于测量报告筛选满足条件的候选目标SN;在源辅节点与UE之间未设置SRB3 3时时,UE上报测量报告给主节点(MN),MN转发给源SN,源SN再基于测量报告筛选满足条件的候选目标SN。
在步骤S204中,根据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包括采用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ConditionalPSCell Addition/Change,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主节点可向各个候选目标辅节点分别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SgNB/SN Addition Request)信令,该信令中可携带CPAC指示器(Indicator)信元,指示当前是一个CPC请求。多个候选目标辅节点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3。
在步骤S206中,接收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接受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目标SN可根据自身资源情况进行接入控制,例如可根据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RRC连接数等综合考虑是否接受当前CPC请求。在候选目标SN决定接收当前CPC请求后,可向主节点反馈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该信令中可以包括指示当前候选目标SN接受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的信元,该信元的名称例如可以与第一预设信元中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的名称相同,但与第一预设信元中的信元的含义不同。其中,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的名称例如可以为Candidate PSCell ID(identification)List IE(InformatonElement,信元)、或Candidate PSCell ID Item IE、或List of Candidate PSCell ID IE、或Item of Candidate PSCell ID IE等等,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的名称例如可以为Prepared PSCell ID List IE、或Prepared PSCell ID Item IE、或List of PreparedPSCell ID IE、或Item of Prepared PSCell ID IE等等。
在步骤S208中,向目标终端发送RRC连接重配置信息,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包括采用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和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和/或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节点通过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告知目标终端可采用CP(A)C机制传输数据,并一同发送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和/或候选目标辅节点的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等信息,和/或候选目标辅节点的网络配置信息等等,以便目标终端进行接入配置。
在步骤S210中,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终端向主节点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中可以包括目标UE确认(并进行相应配置)的候选目标SN的信息和/或候选主辅小区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候选目标SN的标识列表和/或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列表等等。
在步骤S212中,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以及RRC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节点可将从各候选目标SN接收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中获得的指示当前候选目标SN接受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的信元进行汇总、封装,获得第一预设信元;再对从源辅节点接收的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中的第二预设信元进行封装,获得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再对从目标终端接收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获得RRC相关信息;然后将第一预设信元、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以及RRC相关信息一同通过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给源辅节点,以便源辅节点综合这些信息获得目标UE完成的RRC配置中,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在已有Xn/X2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中新增子信元来指示主辅小区标识,可以和现有协议流程很好的兼容,避免造成过大的信令开销,同时可以准确指示源节点候选基站的数量,协助源SN决定是否针对当前UE触发新的CPC请求。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的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例如可以是发起CPC流程的源辅节点。
参考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3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2中,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辅节点发起的CPC流程中,源辅节点先向主节点发送SgNB/SNChange Required信令,其中可以包括候选目标SN的标识等信息,然后主节点向对应的候选目标SN发送SgNB/SN Addition Request信令,该SgNB/SN Addition Request信令中指示当前的CPC请求,候选目标SN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该CPC请求,并在决定接受后向主节点发送SgNB/SN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信令,以使主节点根据该信令发送SgNB/SN Addition Request信令。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1和图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信元可以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步骤S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SN可根据第一预设信元指示的接受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标识,获得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然后根据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与支持的候选主辅小区最大值的关系,决定执行下一CPC流程。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4。
图4是根据图3示出的一种源辅节点根据候选主辅小区信息进行决策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2中,根据第一预设信元获得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信元可以指示接受该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标识的信息,源辅节点可将不同的主辅小区标识的个数作为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在步骤S404中,在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获得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如可以为6个、8个、或10个等等,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机构3GPP协议中限制最多能够支持的候选PScell数量为8个(Maximum Number of PSCells To Prepare=8)。源SN获得的当前接受请求的候选PScell数量小于该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时,源SN可以针对当前目标UE向其他候选目标SN(即除去已经接受请求的目标SN外其他满足条件的候选目标SN)触发新的CPC请求。
在步骤S406中,在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等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不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SN获得的当前接受请求的候选PScell数量等于该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时,源SN不再针对当前目标UE触发新的CPC流程。
在步骤S408中,在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取消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SN获得的当前接受请求的候选PScell数量大于该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时,源SN可以触发CPC取消流程,例如可以基于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取消X个CPC流程,其中X可以将获得的当前候选主辅小区数量减去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得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结合当前CPC流程提供了一种向源SN指示候选小区数量的信令流程,帮助源SN获得接受CPC请求的候选小区的数量,以便源SN进行下一步决策,例如针对当前UE触发新的CPC请求,或取消部分CPC流程等。
图5是根据图1至图4示出的一种SN触发CPC流程中的信息交互示意图。如图5所示,源辅节点5006决定本次PScell Change采用CPC机制后,可以向主节点5004发送辅节点改变需求(SN/SgNB Change Required)信令,该信令包含CPAC相关信息指示当前是一个CPC请求,也可携带候选目标节点标识(Candidate target node ID)信元指示候选目标SN的信息;。主节点5004收到上述信令后根据Candidate target node ID向全部候选目标SN,即图5中的候选目标辅节点1 5008和候选目标辅节点2 501 0发送SN/SgNB Addition Request信令(S504,S506),该信令也包含CPAC相关信息(例如CPAC Indicator信元)指示当前是一个CPC请求。
候选目标辅节点1 5008和候选目标辅节点2 501 0根据自身资源情况进行接入控制(S508,S510)决定是否接受当前CPC请求,当接受CPC请求后反馈SN/SgNB AdditionRequest Acknowledge信令给主节点5004,该信令中包括该候选目标辅节点接受当前CPC请求的候选主辅小区标识信息,例如可以为List of Prepared PSCell信元。如图5所示,候选目标辅节点1 5008向主节点5004发送的SN/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信令(S512)中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1 5008接受当前CPC请求的候选主辅小区标识,候选目标辅节点2 5010向主节点5004发送的SN/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信令(S514)中包括的候选目标辅节点25010接受当前CPC请求的候选主辅小区标识。
当主节点5004收到候选目标SN反馈的SN/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信令后,通过RRC信令配置(S516)目标终端5002进行CPC流程准备。目标终端5002进行RRC连接重配置完成(S518)后,主节点5004可反馈SgNB/SN Change Confirm信令给源辅节点5006(S516),该信令中可以包括指示候选主辅小区标识的第一预设信元,该第一预设信元可以通过候选目标辅节点1 5008和候选目标辅节点2 5010反馈的各自的候选主辅小区标识信息进行汇总得到,还可以包括对目标终端5002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得到的RRC相关信息。源辅节点5006收到SgNB/SN Change Confirm信令后获得当前候选主辅小区的数量,决定是否触发针对目标终端5002的下一CPC流程。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的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例如可以是5G融合多连接(MR-DC)架构网络中的主节点。
参考图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60可以包括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602,可用于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的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例如可以是5G融合多连接(MR-DC)架构网络中的主节点。
参考图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70可以包括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接收模块702、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发送模块704、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接收模块706、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模块708、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接收模块710和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712。
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接收模块702可用于接收源辅节点在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情况下发送的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发送模块704可用于根据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包括采用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
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接收模块706可用于接收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包括候选目标辅节点接受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模块708可用于向目标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信息,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包括采用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和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和/或相关信息。
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接收模块710可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712,可用于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第一预设信元可以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可以包括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用于指示已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可以RRC相关信息,RRC相关信息为将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获得。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的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例如可以是发起CPC流程的源辅节点。
参考图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80可以包括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接收模块802,可用于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的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例如可以是发起CPC流程的源辅节点。
参考图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90可以包括CPC请求发起模块9012、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发送模块9014、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接收模块902、候选主辅小区数量获得模块904和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906。
CPC请求发起模块9012可用于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发送模块9014可用于向主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接收模块902可用于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候选主辅小区数量获得模块904可用于根据第一预设信元获得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906可用于在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906还可用于在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等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不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候选主辅小区数量限制模块906还可用于在接受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目标终端的CPC取消流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0示出的设备仅以计算机系统为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设备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3中,还存储有设备10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0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09。通信部分10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0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05。可拆卸介质10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0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0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0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向发起CPC请求的源辅节点发送目标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
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源辅节点在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情况下发送的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需求信令包括第二预设信元,所述第二预设信元用于指示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根据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向对应的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信令包括采用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或改变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确认信令包括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接受所述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置信息,所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包括所述采用CPAC机制的指示信息和所述候选目标辅节点的标识和/或相关信息;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所述目标辅节点标识信元用于指示已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所述CPC请求的目标辅节点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还包括RRC相关信息,所述RRC相关信息为将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进行封装获得。
6.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辅节点,包括:
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元包括候选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或已准备的主辅小区的标识信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信元获得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
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小于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等于所述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不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最大支持候选主辅小区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向候选目标辅节点发起针对所述目标终端的CPC取消流程。
11.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主节点,包括:
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源辅节点发送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源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条件主辅小区改变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12.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辅节点,包括:
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主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所述辅节点改变确认信令包括第一预设信元,所述第一预设信元用于指示接受所述辅节点发起的针对目标终端的CPC请求的主辅小区的相关信息。
13.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中运行的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80507.3A 2021-10-29 2021-10-29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748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0507.3A CN116074898A (zh) 2021-10-29 2021-10-29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24314 WO2023071754A1 (zh) 2021-10-29 2022-10-10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0507.3A CN116074898A (zh) 2021-10-29 2021-10-29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4898A true CN116074898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0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0507.3A Pending CN116074898A (zh) 2021-10-29 2021-10-29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4898A (zh)
WO (1) WO20230717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9069B1 (en) * 2017-03-25 2021-09-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rocedure for lte/nr interwork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057885A1 (en) * 2019-09-26 2021-04-01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al pscell change
US11477707B2 (en) * 2019-11-06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ditional procedures for adding and changing a secondary node (SN) initiated by a SN
CN113259974A (zh) * 2020-02-13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主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73547A (zh) * 2020-03-30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条件主辅小区添加/变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1754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2093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174901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방법
CN115515196A (zh)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CN110113792B (zh) 源主基站、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
CN108391301B (zh)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3785617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处理条件切换(cho)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309398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110111506A (ko) 전기통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170663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econdary network node and terminal
KR20120024796A (ko) 기지국 사이에서 핸드오버의 방법 및 장치
EP2557846A1 (en) Terminal called processing/testing method and long time evolution system
CN109076405B (zh) 异制式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82609B (zh) 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16074898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51896A1 (en) Handover method between base station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856199B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11212478B (zh) 确定通信资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133066A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09081772A1 (ja) 接続ネットワーク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CN108377519B (zh) 一种处理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71610A (zh) 切换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5361715B (zh) 基于用户终端的网络资源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KR20200080243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CN111417086A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基站
KR20200138351A (ko) 보조 통신 노드 변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