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4791A -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4791A
CN116074791A CN202111278430.6A CN202111278430A CN116074791A CN 116074791 A CN116074791 A CN 116074791A CN 202111278430 A CN202111278430 A CN 202111278430A CN 116074791 A CN116074791 A CN 116074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message
acc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84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84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47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5705 priority patent/WO202307184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4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4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该业务转移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数据无线DRB;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通过这样的业务转移方法,在接入网设备感知的情况下,目标业务从源终端设备转移到目的终端设备,提升了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业务转移的普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中,通常需要多台终端设备协同工作,即同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台终端设备。而同一个用户的不同终端设备形成的网络,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个人物联网网络(personaliot network,PIN),组成该PIN的每个终端设备均被视为一个PIN元素(element)。随着终端设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不同终端设备也可以具有某些通用的功能,例如手机、电脑和电视等均可作为视频通信的设备。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丰富的业务需求,如何使用户的业务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转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通过这样的业务转移方法,可以将源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目的终端设备,提升终端设备业务转移方法的普适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在接入网设备侧将源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到目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再通过软件辅助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转移,提升了业务在终端设备之间转移的普适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确认消息,确认消息用于响应第三消息。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作为业务转移的控制锚点的场景,提供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减小了本申请中业务转移方法对场景的限定,提升了普适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释放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DRB,或,该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完成目标业务从源终端设备转移至目的终端设备之后,随即释放源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DRB,节省了通信资源,减小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协议栈实例与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目标业务,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二协议栈实例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业务,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对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回退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为经过第一协议栈实例处理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确保了业务转移之后,业务数据的连续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一消息来自于核心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用于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前传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前传地址,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业务的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施方式,确保了业务转移之后,业务数据的连续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携带有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来自于核心网设备,该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该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基于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可参见前述第一方面所描述方法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重复叙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四消息,释放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数据无线承载DRB,或,释放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在该方法中: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或者,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基于第三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所得到的有益效果,具体可参见前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重复叙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不同,第一消息还包括用于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前传地址;核心网设备基于第一前传地址,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前传地址,该第二前传地址为第一前传地址或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前传地址为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核心网设备基于第一前传地址,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三数据包。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或者,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第三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核心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可执行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通信装置执行的操作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以及有益效果,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核心网设备,或者为设置在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核心网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或者,使得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者包括上述第七方面、第八方面和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核心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IN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PIN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回退处理的操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架构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等。
请参见图1a和图1b,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在图1a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UE2、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其中,UE1和UE2对应同一个接入网设备(或理解为由同一个接入网设备为UE1和UE2提供服务)。在图1b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包括UE1、UE2、接入网设备1、接入网设备2和核心网设备。其中,UE1对应接入网设备1,UE2对应接入网设备2,即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分别为UE1和UE2提供服务。
下面分别对图1a和图1b中系统架构所涉及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一、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可穿戴终端设备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工业控制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本申请中后文用UE指代终端设备。
二、接入网设备
接入网设备(又可以称为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可以为Uu接口(或称为空口)。当然,在未来通信中,这些接口的名称可以不变,或者也可以用其它名称代替,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网络设备即为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节点或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TRP),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或,气球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技术的网络。基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共站或非共站的TRP。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以下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可以为同一类型的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基站。基站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与支持LTE网络的基站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网络的基站通信,还可以支持与LTE网络的基站以及5G网络的基站的双连接。
三、核心网(core network,CN)
CN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N设备。请参见图2所示,以5G通信系统为例,CN中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等。其中:
AMF网元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元,负责终端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管理,例如包括移动状态管理,分配用户临时身份标识,认证和授权用户等功能。
SMF网元是由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控制面网元,负责管理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PDU会话是一个用于传输PDU的通道,终端设备需要通过PDU会话与DN互相传送PDU。PDU会话由SMF网元负责建立、维护和删除等。SMF网元包括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包含UPF和RAN之间的隧道维护)、UPF网元的选择和控制、业务和会话连续性(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SSC)模式选择、漫游等会话相关的功能。
UPF网元是由运营商提供的网关,是运营商网络与DN通信的网关。UPF网元包括数据包路由和传输、包检测、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合法监听、上行包检测、下行数据包存储等用户面相关的功能。
此外,尽管未示出,CN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可能的网元,比如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function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repository,UDR)网元、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NWDAF)网元。
DN也可以称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是位于运营商网络之外的网络,运营商网络可以接入多个DN,DN中可部署有多种业务对应的应用服务器,为终端设备提供多种可能的服务。
图2中Npcf、Nudm、Naf、Namf、Nsmf、N1、N2、N3、N4,以及N6为接口序列号。这些接口序列号的含义可参见相关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含义,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图1a和图1b是以5G通信系统为例进行示意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可能的通信系统中,比如LTE通信系统或者未来的第六代(the 6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中。上述网元或者功能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可选的,上述网元或者功能可以由一个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设备内的一个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方便理解本方案的内容,下面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个人物联网网络(personaliot network,PIN)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同一个用户的不同设备形成的一个网络,组成该PIN的每个终端设备均被视为一个PIN元素(element)。示例性地,请参见图3a和图3b所示,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IN的网络结构图。其中,图3a中PIN元素包括用户A的UE1和可穿戴设备(UE2),在图3a中PIN元素均具备与基站直接通信的能力。图3b中PIN元素包括用户A的UE1、PIN管理设备、显示器(图3b中的UE3)和音响设备(图3b中的UE4),在图3b中PIN元素不一定具备与基站直接通信的能力(如图3b中的UE3和UE4)。需要理解的是,当设备不具备与基站直接通信的能力时,可以通过PIN管理设备加入PIN,即图3b中UE3可以通过PIN管理设备成为PIN元素。
2、服务质量流(quality of service flow,QoS流)
终端设备与UPF网元之间可以通过协议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进行业务转移,每个PDU会话中可以传输多个不同QoS要求的数据流,即QoS流。
3、PC5接口
用户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直连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接口被定义为PC5接口。
4、Uu接口
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链路的通信接口被定义为Uu接口。
5、业务转移
可以理解为原本由源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在业务转移后,基站向目的终端设备发送该目标业务。例如,在图3a所示的PIN中,目标业务由UE1(源终端设备)转移至UE2(目的终端设备)后,基站可通过Uu接口向UE2发送目标业务;在图3b所示的PIN中,当目标业务由UE1(源终端设备)转移至UE3(目的终端设备)之后,由于UE3(目的终端设备)不具备与基站直接通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通过Uu接口向PIN管理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由PIN管理设备通过PC5接口(也可以是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非3GPP的接入技术的接口)向UE3转发该目标业务。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提及的终端设备仅以具备与基站进行直接通信能力的终端设备为例进行示意性讲解,并不应视为对本申请方案的一个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进行进一步介绍: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业务转移方法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图4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401、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该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换言之,第一终端设备即为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即为承载目标业务的目的终端设备。当第一终端设备检测(或理解为发现)到第二终端设备之后,在一种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通过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或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连接的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业务转移请求,进而核心网设备根据该业务转移请求向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或者,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在此种情况下,第一接入网设备也为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其中,第二终端的标识用于唯一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例如第二终端设备的ID;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唯一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的ID;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PIN;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用于在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PIN内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承载目标业务时所属的PIN;第二终端在PIN内的索引,用于在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PIN内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业务的数据包对应的QoS流。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业务由第一终端设备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第一消息中包含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的用途,可以理解为: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处于多个PIN的情况下,在第一消息中包含第二终端对应的PIN标识可以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承载目标业务时所属的PIN。例如第二终端设备既为PIN1内的PIN元素,也为PIN2内的PIN元素,当第一终端设备为PIN1内PIN元素时,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即可以理解为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PIN1内的第二终端设备,此种情况下,第一消息中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为PIN1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可以理解为,由于核心网设备会负责PIN设备注册相关流程,当终端设备在与核心网设备以及接入网设备建立上下文时,核心网设备可以将该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发送至接入网设备。
示例性地,PIN1的PIN元素包括:UE1、UE2和UE3;PIN2的PIN元素包括:UE2、UE3和UE4。为了方便描述,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UE1和UE2的服务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为例,UE1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建立上下文连接时,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UE1所属的PIN标识,例如PIN1的标识;当UE2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建立上下文连接时,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UE2所属的PIN标识,即PIN1的标识和PIN2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通过实施该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业务转移后,不需要因为更换了终端设备而更换业务数据的IP地址,可以在业务转移过程中避免更换IP地址而带来业务中断。换言之,为了便于业务转移之后目的终端设备能够正常接收业务数据,在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所属的PIN内,所有PIN元素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均相同。
S4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请求目标业务转移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业务对应的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以建立用于传输该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该第二消息包含第一DRB的配置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携带有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换言之,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当第一终端设备发现(或理解为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二终端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并没有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向第二终端设备转移目标业务之后(即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根据核心网设备的指示(即核心网发出的带有第二终端设备标识的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S403、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该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继续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例如,目标业务的数据包包括:数据包1、数据包2、……、数据包n,当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4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进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传输目标业务的第一DRB。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通过该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5及其之后的数据包。
通过这样的业务转移方法,可以在接入网设备侧将源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到目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再通过软件辅助实现,提升了业务在终端设备之间转移的普适性。
下面结合前述图1a和图1b所示的系统架构,以及结合业务转移的控制锚点在接入网设备侧或在核心网设备侧,对本申请所提及的业务转移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在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即如前述图1a所示的系统架构,业务转移的控制锚点在核心网设备侧的场景下,请参见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5所示的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场景中,源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如图5所示,该业务转移方法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图5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501、在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作为目标业务的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现(或理解为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业务转移指令之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例如该第五消息可以是业务转移请求消息。在一种情况下,若第一终端设备在其所属的PIN内发现(或检测到)至少一个可用的终端设备,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从该PIN内的至少一个可用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再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五消息。其中,该第五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示例性地,PIN1内的PIN元素包括UE1、UE2和UE3。其中UE1为目标业务的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当UE2和UE3通电(或理解为开机启动)之后,UE1检测到其所属的PIN1内可用的终端设备为UE2和UE3,则UE1可以接收用户的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触控指令),根据该指令从UE2和UE3中确定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目的终端设备。例如,目的终端设备为UE2,UE1则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由第一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五消息转发至核心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五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其中,该第五消息中各项信息的解释可参见前述S401中第一消息中各项信息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之前,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PIN标识或第一终端设备在所属PIN内的索引。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承载目标业务之前,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先与核心网设备以及接入网设备基站建立上下文。在建立上下文的过程中,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该第一终端设备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可以携带有该第一终端设备对应PIN标识或第一终端设备在所属PIN内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第二终端设备在承载目标业务时所属的PIN和第一终端设备在承载目标业务所属的PIN相同。
S50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
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消息之后,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进而,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基于第一消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理解为,在第一消息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口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信息还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通知第一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或QoS流转移到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
或者,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理解为,在第一消息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接口消息的情况下,该第一信息还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通知第一接入网设备为该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新建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或QoS流,该PDU会话或QoS流源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或QoS流。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携带有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S5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
其中,S5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S402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释放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DRB,或,该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的时机,可以是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的时机相同。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的时机,可以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的时机之后,即可以理解为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建立第一DRB完成后,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回复完成消息,在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该完成消息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消息。
换言之,第一接入网设备确定将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之后,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承载目标业务的第二DRB释放掉。若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当前除目标业务的数据交互外,无其他业务传输,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释放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又称idle态)或非激活态(又称inactive态)。
S504、第一接入网设备对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回退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协议栈实例与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目标业务,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二协议栈实例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业务,第一数据包为经过该第一协议栈实例处理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回退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解密操作等。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回退处理的操作示意图。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为其服务的每个终端设备创建了一个协议栈实例,如图6中所示,第一协议栈实例与第一终端设备相对应,第二协议栈实例与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在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时,其流程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侧接收到目标业务的原始数据包;进一步地,第一协议栈实例中的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ion protocol,SDAP)实体和PDCP实体对该原始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数据包,并将该第一数据包缓存于该第一协议栈实例的PDCP实体中,等待通过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发往第一终端设备。当发生业务转移时,在该第一协议栈实例的PDCP实体中还存在一些第一数据包未发往第一终端设备,为了保证目标业务的连续性,此时该第一协议栈实例的PDCP实体中的第一数据包仍需要发往第二终端设备,因此需要对该第一协议栈实例的PDCP实体中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回退处理,得到目标业务的原始数据包(即前述第二数据包)。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保证目标业务的连续性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业务转移过程中,由于UPF网元没有发生变化,目标业务的数据所属的QoS流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目标业务的数据包在两套协议栈实例之间转移时,仍可携带该数据包对应的QoS流的信息。可选地,若涉及多个PDU会话,则目标业务的数据需要转移到该目标业务所属PDU会话对应的SDAP实体中。
S505、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包括前述第二数据包,以及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的目标业务的新数据包(即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过的数据包)。
需要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时序性,第一接入网设备需要优先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从第一协议栈实例中回退处理的数据包,再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的目标业务的新数据包(即第一接入网设备未接收过的数据包)。
在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即如前述图1a所示的系统架构,业务转移的控制锚点在接入网设备侧的场景下,请参见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场景中,源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如图7所示,该业务转移方法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图7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701、在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作为目标业务的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现(或理解为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业务转移指令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其中,该第一消息中各项信息的解释可参见前述S401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携带有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S70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该第三消息中各项信息的解释可参见前述S401中第一消息中各项信息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需要知晓的是,该第三消息可以为请求消息,也可以为通知(或指示)消息,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第三消息为请求消息时(即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则核心网设备需要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针对该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在该第三消息为通知(或指示)消息(即该第三消息用于通知核心网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时,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可以不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针对该第三消息的响应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三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即业务转移指示消息)是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口消息,该第三信息携带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以通知核心网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或QoS流转移到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示例性的,有可能是只转移一个PDU会话下的部分QoS流,也可能是整个PDU会话的转移,当然整个PDU会话转移的时候,也是将这个PDU会话中的所有QoS流转移。
或者,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消息(即业务转移指示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即业务转移指示消息)是第二终端设备的接口消息,该第三信息携带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以通知核心网设备为该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新建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或QoS流,该PDU会话或QoS流源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业务对应的PDU会话或QoS流。
S703、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响应该第三消息。
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业务转移指示消息(即S702的第三消息)之后,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确认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S704、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
S705、第一接入网设备对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回退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
S706、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具体地,S704-S706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对S503-S505具体实现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即如前述图1b所示的系统架构,业务转移的控制锚点在核心网设备侧的场景下,请参见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8所示的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场景中,源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如图8所示,该业务转移方法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图8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801、在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作为目标业务的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现(或理解为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业务转移指令之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例如该第五消息为业务转移请求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五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其中,该第五消息中各项信息的解释可参见前述S401中第一消息中各项信息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需要知晓的是,第二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该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在承载目标业务时所属的PIN,和第二终端设承载目标业务时所属的PIN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感知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承载目标业务时所属PIN的PIN标识,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在所属PIN内的索引。因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同理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
S802、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
核心网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消息之后,核心网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可以理解为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响应消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用于指示该PDU会话是从其他终端设备转移得到的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字符或一个标识,例如在该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字符A用于指示该PDU会话是否为从其他终端设备转移得到的,当该字符A的值为0则表示该PDU会话是从其他终端设备转移得到,该字符A的值为1则表示该PDU会话不是从其他终端设备转移得到。
S803、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
其中,S803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S402或S503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S804、该第一信息还包括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前传地址。
在该S802的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还包括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核心网设备请求第一接入网设备将自身的地址作为第一前传地址返回,该第一前传地址可以理解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三数据包的地址,该第三数据包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侧接收但还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第一前传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S804的执行时机在S803的执行时机之后进行示例性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一个限定,也即是说,S804也可以和S803同时执行。
S805、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前传地址。
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前传地址之后,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前传地址,以使第二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二前传地址传输第三数据包。其中,该第二前传地址可以为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也可以为该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前传地址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传输该第三数据包,也可以理解为该第二前传地址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的目标业务对应PDU会话相关联,例如,当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传输目标业务对应PDU会话有多个,则该第二前传地址应有多个,且第二前传地址与PDU会话一一对应。同理,前述第一前传地址也可以有多个,且第一前传地址与目标业务的PDU会话一一对应。该第二前传地址可以包含于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其他消息中,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释放第一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PDU会话或者QoS流,或者用于请求释放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时,该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有第二前传地址。
换言之,在一种情况下,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前传地址后,核心网设备就以该第一前传地址为第二前传地址(即该第二前传地址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发送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在另一种情况下,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前传地址后,核心网设备以自身的数据接收地址作为第二前传地址(即该第二前传地址为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发送至第二接入网设备。
S806、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第一前传地址,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业务的第三数据包。其中,该第三数据包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就以该第一前传地址为第二前传地址(即该第二前传地址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发送至第二接入网设备。进一步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前传地址,直接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以自身的数据接收地址作为第二前传地址(即该第二前传地址为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发送至第二接入网设备。进一步地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前传地址,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核心网设备接收该第三数据包之后基于第一前传地址,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三数据包。
S807、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以及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的目标业务的新数据包(即第二接入网设备未接收过的数据包)。
需要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时序性,第一接入网设备需要优先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从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的第三数据包,再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的目标业务的新数据包(即第二接入网设备未接收过的数据包)。
在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不同的接入网设备,即如前述图1b所示的系统架构,业务转移的控制锚点在接入网设备侧的场景下,请参见图9所示,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图9所示的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场景中,源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目的终端设备(即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如图9所示,该业务转移方法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图9以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
S901、在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
第一终端设备作为目标业务的承载目标业务的源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现(或理解为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时,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业务转移指令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消息,例如该第五消息为业务转移请求消息。该第五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其中,该第五消息中各项信息的解释可参见前述S401中第一消息中各项信息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S902、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该第三消息中各项信息的解释可参见前述S401中第一消息中各项信息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五消息之后,根据该第一消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具体地,该第三消息可以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该第三消息(即业务转移指示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S903、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例如业务转移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例如业务转移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携带有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进一步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S904、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
S905、该第一信息还包括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前传地址。
S906、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前传地址。
S907、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该第一前传地址,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业务的第三数据包。
S908、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其中,S904-S908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前述对S803-S807具体实现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或者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或者,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业务转移方法对应的实施例中核心网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4、图5、图7、图8或图9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是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和第一接入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转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001,其中:
通信模块1001,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建立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DRB;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来自于第一终端设备,通信模块1001还可以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通信模块1001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确认消息,确认消息用于响应第三消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1001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释放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DRB,或,该第四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与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1002,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协议栈实例与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目标业务,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二协议栈实例与第二终端设备传输目标业务,处理模块1002对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回退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为经过第一协议栈实例处理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通信模块1001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接入网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第一消息来自于核心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用于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通信模块1001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前传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1001基于第一前传地址,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业务的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通信模块1001基于第一DRB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通信模块1001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寻呼消息携带有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处理模块1002基于寻呼消息,寻呼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来自于核心网设备,该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该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1001获取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关于上述通信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4、图5、图7、图8或图9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转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其中:
在处理模块1002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通信模块1001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该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1001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处理模块1002根据第四消息,释放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数据无线承载DRB,或,释放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关于上述通信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4、图5、图7、图8或图9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和核心网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通信转置还可以为芯片系统。图10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其中:
通信模块1001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或者,通信模块1001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不同,第一消息还包括用于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通信模块1001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前传地址;基于第一前传地址,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前传地址,该第二前传地址为第一前传地址或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前传地址为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通信模块1001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为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通信模块1001基于第一前传地址,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三数据包。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或者,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第一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第三消息为针对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模块1001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第一终端设备针对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关于上述通信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10和接口电路1120。处理器1110和接口电路11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1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处理器11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1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1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时,处理器1110可用于执行上述处理模块1002的功能,接口电路1120可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模块1001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芯片时,该第一接入网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该第一接入网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的;或者,该第一接入网设备芯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第一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第一接入网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核心网设备的芯片时,该核心网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使得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或者第一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被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核心网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提供的各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相互参照,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例如关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装置、设备的功能以及执行的步骤可以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各方法实施例之间、各装置实施例之间也可以互相参考、结合或引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3)

1.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建立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数据无线承载DRB;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标识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标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DRB,或,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一协议栈实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所述目标业务,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第二协议栈实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传输所述目标业务,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包进行回退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经过所述第一协议栈实例处理但未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为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消息来自于所述核心网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用于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前传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前传地址,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或所述核心网设备的所述目标业务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DRB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基于所述寻呼消息,寻呼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来自于所述核心网设备,
所述第一消息为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为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14.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第二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四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四消息,释放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数据无线承载DRB,或,释放与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个人物联网网络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标识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服务质量QoS流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19.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或者,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承载的目标业务转移至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接入网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不同,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用于请求第一前传地址的指示信息,所述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前传地址;
所述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前传地址,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前传地址,所述第二前传地址为所述第一前传地址或所述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传地址为所述核心网设备的数据接收地址,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包为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从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但未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所述核心网设备基于所述第一前传地址,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或者,所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PIN内的索引、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PDU的标识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QoS流标识。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消息为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一消息为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消息为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消息,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者,
所述第三消息为针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PIN标识。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属于同一PIN。
28.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IP地址相同。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者,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者,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9-2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3或者14-18或者19-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核心网设备。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3或者14-18或者19-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3或者14-18或者19-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78430.6A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074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430.6A CN116074791A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2/125705 WO2023071847A1 (zh) 2021-10-30 2022-10-17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8430.6A CN116074791A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4791A true CN116074791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9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8430.6A Pending CN116074791A (zh) 2021-10-30 2021-10-30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4791A (zh)
WO (1) WO20230718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966A (zh) * 2007-08-17 2009-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会话的媒体流转移方法及应用服务器和用户设备
US20140293837A1 (en) * 2011-10-31 2014-10-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71111B (zh) * 2017-07-19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19119305A1 (en) * 2017-12-20 2019-06-27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0972335B (zh) * 2018-09-29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数据流分流方法及装置
CN113556753B (zh) * 2020-04-23 2023-1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的业务连续方法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1847A1 (zh)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0305B1 (en) Session management for always-on sessions
US11606839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a session corresponding to multiple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network elements
CN112566149B (zh) 配置业务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JP6243021B2 (ja) ワイヤレス・セッションにおいてモードを切り換え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US20230156833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470543B (zh) 执行群组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1570703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44501A (ja) サイドリンクrrc手順
CN111557102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1025A (zh) 一种释放中继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6002332A1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368976A (zh) 用于执行组通信的终端和方法
CN114071649B (zh) 访问本地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14501490B (zh) 业务转移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074791A (zh) 一种业务转移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420427A (zh) 用于侧链路中继情形中的ue上下文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TW202201995A (zh) 無線通信的裝置和方法
US2016034538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fer of dedicated channel resources
US20240292285A1 (en) Method For Fast Return To Dual Connectivity In MUSIM Devices
WO2023246427A1 (zh) 一种测距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513757B (zh) 信息获取方法、指示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2004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27320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40187490A1 (en) Computing session release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841351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