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3951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3951A
CN116073951A CN202211728616.1A CN202211728616A CN116073951A CN 116073951 A CN116073951 A CN 116073951A CN 202211728616 A CN202211728616 A CN 202211728616A CN 116073951 A CN116073951 A CN 116073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ssion
frame
targe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28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希蕊
张涛
王东洋
马艳君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286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3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3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3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如何使得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能够集成为一个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用于数据传输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分布式微站采用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CPRI)或增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nhanced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eCPRI)进行传输数据,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设备采用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包进行传输,而基于CPRI或eCPRI接口传输的数据格式和基于IP接口传输的数据格式不兼容,因此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无法共用一套传输资源进行传输。
基于上述,使得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是分别部署于建筑物中,即上述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分别在楼宇内独立布线,这样会导致重复施工,楼宇内线路繁多,难于维护管理,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如何使得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能够集成为一个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数据,包括:获取数据帧,并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确定数据帧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二数据,包括: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确定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以及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确定第四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接口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增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CPRI。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帧,并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数据帧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以及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四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接口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增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CPRI。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数据传输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具体的,本申请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即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和第二数据(即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即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并基于目标接口的IQ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基于此,本申请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使得第二数据(即分布式微站设备的数据)和第三数据(WiFi模块的数据)均可以采用相同的传输资源(即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以便于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能够集成为一个设备,这样避免了重复施工,楼宇内线路繁多,难于维护管理,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而提高了部署效率,节约了部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分布式微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CPRI接口传输的数据分布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HUB、RRU、以及AP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HUB、RRU、以及AP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数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以方便读者理解。
一、室内分布式微站设备
室内分布式微站设备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单元: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 unite,BBU)、汇聚单元(HUB)、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e,RRU)。室内分布式微站设备可以用于数据处理,上述BBU用于承担数据处理流程中的一部分流程,上述RRU用于承担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另一部分流程,而上述HUB用于连接上述BBU和RRU。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室内分布式微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RRU可以通过星形级联的方式与HUB连接,HUB可以通过星链混合级联的方式与BBU相连,BBU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核心网连接。其中,HUB与RRU之间可以通过CAT6A网线或光电复合缆进行连接,HUB与BBU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连接。对于RRU,可以采用POE供电。
BBU用于实现基带处理流程。
HUB用于连通BBU和RRU,同时进行上下行数据的合路和分路处理。
RRU主要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同时可能包含部分基带处理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RRU通过内置天线实现与各自覆盖区域内的终端之间的通信,进而实现5G网络的室内覆盖。
需要指出的是,BBU和RRU的功能划分取决于前传切分架构。上述前传接口切分架构有多种(例如,option7、option8)。例如,若在高物理(high-physical,High-PHY)和Low-PHY之间切分,则在该情况下,BBU和RRU为option7架构。又例如,若在Low-PHY和射频(radiofrequency,RF)之间进行切分,则在该情况下,BBU和RRU的option8架构。而对于不同架构的BBU和RRU无法进行互联。
二、WiFi设备
WiFi设备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模块:AC(Access Controller)、接入交换机、以及AP。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WiFi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P与接入交换机进行连接,接入交换机与AC进行连接。
AC用于集中管理所有的AP和接入交换机,可以实现智能射频管理、故障自动恢复、快速漫游和负载均衡等功能。
接入交换机用于实现对RRU的数据交换。
AP用于简化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区域内的Wi-Fi信号覆盖。
三、CPRI接口
CPRI接口为采用数字的方式来传输基带信号的接口。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基于CPRI接口传输的数据分布图。CPRI接口的第一层包括基于网线传输、光纤传输、以及时分复用传输。CPRI接口的第二层包括IQ数据通道、厂家自定义控制字、以太网管理通道、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以及L1带内协议。CPRI接口可以包括用户面、控制面、同步面、以及管理面。其中,用户面控制的数据可以由IQ数据通道承载。控制面控制的数据为实时控制信息,可以由厂商自定义控制字及L1带内协议承载。同步面控制的数据可以由HDLC承载,同步面还可以用于基于线路编解码的辅助保证时钟恢复的稳定性,并通过控制字控制传递时间信息。管理面控制的数据可以由以太网管理通道承载。
以上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部分概念所做的简单介绍。
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装置40包括:BBU401、HUB402、RRU403、以及AP404。
AP404可以通过网线与RRU403进行连接,RRU403可以通过光电复合缆与HUB402连接,HUB402可以通过光纤与BBU401相连。或者,AP404可以通过光电复合缆与HUB402连接。
关于BBU401、HUB402、RRU403、以及AP404的功能描述可参考上述相应位置的描述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一种HUB、RRU、以及AP之间的连接示意图。AP和RRU分开独立部署,AP和RRU可以共用板内电源。AP可以通过媒体独立接口(Media IndependentInterface,MII)连接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还可以称之为数据中频单元)。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端单元中还可以包括:时钟(Clock,CLK)模块、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无线电收发两用机(transceiver)、电源模块(例如,DC48V)、百兆端口(Fast Ethernet,FA)、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接口、以及软件域名入口代码(例如,ANT、ANT1、ANT2),关于图5中示出的其他硬件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又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另一种HUB、RRU、以及AP之间的连接示意图。RRU上加一个LAN接口,上述LAN接口用于外接AP。RRU可以通过电源内置PSE给AP设备供电,WiFi数据通过LAN接口和MII接口连接FPGA。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远端单元中还可以包括:CLK模块、CPU、transceiver、电源模块、FA、以及软件域名入口代码,关于图5中示出的其他硬件均为现有技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对于HUB来说,下行的Wi-Fi数据采用复制分发处理,上行的Wi-Fi数据采用额外增加的流控模块进行处理,确保多个Wi-Fi数据不会造成拥塞导致传输错误或者丢弃部分Wi-Fi数据。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通信系统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目前,由于分布式微站采用CPRI或eCPRI协议进行传输数据,WiFi设备采用IP包进行传输,而CPRI或eCPRI协议和IP两种协议不兼容,因此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无法共用一套传输资源进行传输。
基于上述,使得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是分别部署于建筑物中,即上述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分别在楼宇内独立布线,这样会导致重复施工,楼宇内线路繁多,难于维护管理,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能够使得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能够集成为一个设备。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其中,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上述S701的实现过程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获取多个数据帧(例如,m个数据帧,m为正整数),并对上述多个数据帧中每个数据帧执行如下操作,以得到上述多个数据帧中每个数据帧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从目标数据帧中,确定第一网络数据(例如,NR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例如,LTE数据),并确定上述第一网络数据和第二网络数据为目标数据帧的第二数据,接着,数据传输装置从目标数据帧中,确定控制信号,并确定上述目标数据帧中,除上述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外的数据为目标数据帧的第一数据。其中,目标数据帧为上述多个数据帧中的任一个数据帧。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基于上述方法确定每个数据帧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并确定多个数据帧的第一数据为第一数据,以及多个数据帧的第二数据为第二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如图8所示,上述每个数据帧中的WiFi数据可以为将第一数据按照4B编码方式拆解后得到的多个WiFi数据包。
S702、数据传输装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
其中,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S702的实现过程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可以ip数据包格式的第一数据转化为基于目标接口格式的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接口包括如下至少之一:CPRI、或eCPRI。
S703、数据传输装置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传输通道可以为正交向量(inphasequadrature,IQ)数据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即上述第二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格式的分布式微站设备数据,因此数据传输装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与第二数据具有相同协议格式的数据,这样使得第二数据(即分布式微站设备的数据)和第三数据(WiFi模块的数据)均可以采用相同的传输资源(即基于目标接口的IQ数据通道)进行传输,以便于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能够集成为一个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即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和第二数据(即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即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并基于目标接口的IQ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基于此,本申请的数据传输装置可以使得第二数据(即分布式微站设备的数据)和第三数据(WiFi模块的数据)均可以采用相同的传输资源(即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以便于分布式微站设备和WiFi设备能够集成为一个设备,这样避免了重复施工,楼宇内线路繁多,难于维护管理,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而提高了部署效率,节约了部署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S701所示,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在图7示出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因此,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901至S902。
S901、数据传输装置获取数据帧,并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S901中,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实现过程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采用4/5B编码方法确定数据帧(或者以太网数据包)的起始位置与结尾位置,并根据上述数据帧的起始位置与结尾位置,确定控制信号。接着,数据传输装置基于预设比特数和预设排列位置,从上述数据帧中确定第二数据。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第二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NR数据,或LTE数据。
可选的,对于上行和下行CPRI链路,基本帧结构的设计是一致的。即基本帧中控制字、基站IQ数据与压缩因子、WiFi(以太网)数据通道所占用的区域是固定的,对于BBU或RRU而言,只需要在相应位置填充或获取所需数据并分别进行处理即可。
S902、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帧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S902的实现过程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基于上述第二数据的比特数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确定上述数据帧中第一数据的比特数。接着,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基于数据的排列顺序(例如,控制信号-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将上述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剔除,得到上述数据帧中的第一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的过程中,数据传输装置需要将控制信息剔除,这样会导致接收端无法得知接收到的数据的分割线,若直接传输上述第一数据,则会造成解析异常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解析异常的问题,如图10所示,接收端可以对第一数据进行一次编码,从而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标识符中的ssd和esd以及idle识别出对应的数据的位置,并将第一数据解析成功。
可选的,在第二数据可以包括:NR数据,以及LTE数据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数据的比特数满足以下公式1:
A = B – C– D– E                   公式1
其中,A为第一数据的比特数。B为数据帧的比特数。C为NR数据的比特数。D为LTE数据的比特数。E为控制信号的比特数。
示例性的,若数据帧#1的比特数为150Byte,NR数据的比特数为113byte(包括数据112Byte和压缩头占用的1个Byte),LTE数据的比特数为33Byte(包括数据占用的32Byte和压缩头占用的1个Byte),控制信号的比特数为0,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比特数为4Byte(即150Byte-113Byte-33Byte=4Byte)。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获取数据帧,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并确定数据帧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这样为后续数据传输装置基于第一数据确定第三数据提供了数据基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S701所示,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在图7示出的方法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因此,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一数据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1至S1103。
S1101、数据传输装置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数据可以包括:NR数据,以及LTE数据的情况下,上述S1101中,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的实现过程可以为: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先确定NR通道数和每个NR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并确定NR通道数和每个NR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的乘积为NR数据的比特数。接着,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先确定LTE通道数和每个LTE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并确定LTE通道数和每个LTE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的乘积为LTE数据的比特数。这样,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确定上述NR数据的比特数和LTE数据的比特数之和为第二数据的比特数,基于预设排列位置,从上述数据帧中确定第二数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NR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或者每个LTE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可以满足以下公式2:
NR = F1* F2+ F3* F4                  公式2
其中,F1为采样率。F2为压缩后IQ位宽。F3为压缩频率。F4为压缩因子位宽。
一种示例,若采样率为122.88Msps,压缩后IQ位宽为14bit,压缩频率为3.84Msps,压缩因子位宽为4bit,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确定每个NR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为1735.68Mbps(即122.88Msps*7bit*2+
3.84Msps*4bit)。
另一种示例,若采样率为30.72Msps,压缩后IQ位宽为16bit,压缩频率为3.84Msps,压缩因子位宽为4bit,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确定每个LTE通道传输的数据比特数为506.88Mbps(即30.72Msps*8bit*2+
3.84Msps*4bit)。
可选的,关于S1101中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帧中的控制信号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S901中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帧中的控制信号的实现过程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S1102、数据传输装置确定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以及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
示例性的,若数据帧的比特数为6.144Gbps,编码效率为0.8,数据传输效率为15/16,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还可以称之为线速率)为1,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确定第四数据的比特数为4608Mbps(即
6.144Gbps*0.8*15/16)。
S1103、数据传输装置确定第四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示例性的,若数据帧的比特数为6.144Gbps,第二数据的比特数为4485.12Mbps,则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确定第一数据的比特数为122.88Mbps(即6.144Gbps*0.8*15/16-(2*1735.68Mbps+2*506.88Mbps))。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确定数据帧、编码效率、以及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确定第四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这样为后续数据传输装置基于第一数据确定第三数据提供了数据基础。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数据传输装置实现。数据传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公开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生成的数据传输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数据传输装置120可以用于执行图7、图9-图11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装置120包括:处理单元1201。
处理单元1201,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将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1202;通信单元1202,用于获取数据帧,并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数据帧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1202;通信单元1202,用于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以及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确定第四数据中,除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数据为第一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接口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增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CPRI。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一种数据传输装置130,例如用于执行图7、图9-图11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装置130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以及总线1303。处理器1301与存储器13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1303连接。可选的,该数据传输装置13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4。
处理器1301是用户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13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1302(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12,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处理单元1201实现的功能与图13中的处理器1301的功能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CPU0和CPU 1。
存储器,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13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301存在,存储器1302可以通过总线1303与处理器130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13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图标绘方法。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1302也可以和处理器1301集成在一起。
总线13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围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1304,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1304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通信单元1402。在一种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130中,通信接口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需要指出的是,图13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数据传输装置130的限定。除图13所示部件之外,该数据传输装置13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
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数据,包括:
获取数据帧,并确定所述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
确定所述数据帧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的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所述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确定所述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
确定所述数据帧、所述编码效率、所述数据传输效率、以及所述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
确定所述第四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的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增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CPRI。
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无线保真WiFi模块输出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远端单元输出的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转化为第三数据;所述第三数据为基于目标接口转化得到的WiFi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目标接口的数据通道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帧,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帧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的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帧、编码效率、数据传输效率、所述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并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帧中的第二数据和控制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帧、所述编码效率、所述数据传输效率、以及所述目标接口的传输效率的乘积为第四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四数据中,除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控制信号的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增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eCPRI。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211728616.1A 2022-12-30 2022-12-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73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8616.1A CN116073951A (zh) 2022-12-30 2022-12-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28616.1A CN116073951A (zh) 2022-12-30 2022-12-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3951A true CN116073951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81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28616.1A Pending CN116073951A (zh) 2022-12-30 2022-12-30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395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3477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Ebert Roman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CDMA traffic over a UMTS-compatible CPRI interface
WO2011071556A1 (en) * 2009-12-07 2011-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ynchronization shift comman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td-scdma uplink synchronization
JP2013021539A (ja) * 2011-07-12 2013-01-31 Denso Corp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CN108551384A (zh) * 2018-03-26 2018-09-1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吉比特率量级并行编码与调制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9995434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3298A (zh) * 2018-11-01 2021-08-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4466463A (zh) * 2021-12-29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885039A (zh) * 2022-05-30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3477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Ebert Roman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CDMA traffic over a UMTS-compatible CPRI interface
WO2011071556A1 (en) * 2009-12-07 2011-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ynchronization shift comman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td-scdma uplink synchronization
JP2013021539A (ja) * 2011-07-12 2013-01-31 Denso Corp 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CN109995434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51384A (zh) * 2018-03-26 2018-09-1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吉比特率量级并行编码与调制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13273298A (zh) * 2018-11-01 2021-08-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4466463A (zh) * 2021-12-29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885039A (zh) * 2022-05-30 2022-08-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SIAKA AJEWALE ALIMI: "Toward an Efficient C-RAN Optical Fronthaul for the Future Networks: A Tutorial on Technologies, Requirements,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IEEE XPLORE》, 16 November 2017 (2017-11-16) *
XIANG LIU: "Bandwidth-Efficient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of I/Q Waveforms and Control Words via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Mobile Fronthaul", 《IEEE XPLORE》, 25 February 2016 (2016-02-25) *
张威威: "基于C-RAN数字前端系统的下行基带处理方案研究及实现", 《百度学术》, 15 March 2016 (2016-03-15) *
谢灵杰: "云接入网上行无速率编码传输研究", 《百度学术》, 11 July 2019 (2019-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8403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248689B (zh) 通过cpri接口传输以太网分组
US1086357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961563B2 (en)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WO2012174826A1 (zh) 分布式基站系统中数据的压缩、解压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1898B (zh)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2300276A (zh) 一种异构网中实现td-scdma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自动切换的方法
CN103974325A (zh) 多制式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U201944314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80993A1 (en) Time domai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in relay network,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1172977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of message sequencing for fronthaul interface
CN106330324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72287B (zh) 信号处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及多制式接入网设备
CN111698708B (zh) 一种在传送系统中业务类型适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850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739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80131401A1 (en) Wireless sfp module
CN11110687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701717A (zh) 云基站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639713B (zh) 一种iq数据帧和传输、接收方法
CN108260135B (zh) 一种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和传输节点
CN109474934A (zh) 一种基站系统及基站扩容方法
CN114301579A (zh) 一种重复传输的激活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0880753B1 (en) Master base station and resourece allocation indicating method
CN1075286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微波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