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3322B -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3322B
CN116073322B CN202310343238.3A CN202310343238A CN116073322B CN 116073322 B CN116073322 B CN 116073322B CN 202310343238 A CN202310343238 A CN 202310343238A CN 116073322 B CN116073322 B CN 116073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end
output
input
modul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432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73322A (zh
Inventor
王冠南
杨刚
辛建波
刘文松
张韬
郑潇
周仕豪
潘本仁
桂小智
张妍
谢国强
邹进
邵小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uadong Electric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uadong Electric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uadong Electric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uad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432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3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3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3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73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3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G06N20/10Machine learning using kernel methods, e.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07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concerning the det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92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concerning the data processing means, e.g. expert systems, neur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5Details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reliability, e.g. redundanc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02H3/087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for d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02H7/268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for dc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分析装载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同一个或两个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限幅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限幅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依次与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相连接,转换器的输出端经滤波器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能最大程度消除直流电压偏移,避免引起误动作所导致的停电事故,响应速度快,准确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双端供电、环形供电、网状供电等供电模式越来越频繁,电网结合越来越紧密,供电半径越来越短,供电线路越来越短,短路电流越来越大,各级短路电流相差越来越小,保护定值越来越难以整定,甚至达到无法整定的情况。再加上直流接地和直流寄生缺陷时常发生,而直流接地和直流寄生均会使得直流电压偏移,极可能引起保护误动,并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甚至引起系统性的“电压崩溃”,造成更大面积的停电。另外,电压偏移过大时,也会影响工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产量,还会损坏机电设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一直以来缺乏一种有效的装置来对直流电压偏移有效的评测,以及根据评测结果消除直流电压偏移,避免引起保护误动作导致的停电事故,存在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电力系统二次回路直流电压偏移时有发生,容易引起保护误动作,导致停电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与同一个或两个的转换器相连接,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限幅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限幅放大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口和第二输出口相连接,转换器的输出端经滤波器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转换器包括锁频环模块、固定导通时间电路、比较器、电感、输出电容、第一等效并联电阻、电压输入端以及电压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的输出端与逻辑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的输入端与锁频环模块相连接,电压输入端依次经电感、第一等效并联电阻与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电感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转换模块相连接,第一转换模块和第二转换模块分别与点切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点切分电路的输出端与缓冲器相连接,缓冲器经补偿模块与估测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一等效并联电阻相并联的输出电容,输出电容上连接有第三等效并联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的输入端节点与PSR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PSR模块的输出端与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等效并联电阻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等效并联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估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获取检测数据,根据预设的时间窗口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截取,得到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
步骤B、对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初步响应估测,根据估测结果提取包含不同状态下的典型直流电压偏移参数的各个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并对各个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去卷积操作,得到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并对训练样本进行标记;
步骤C、建立采用经典的SVM算法的分类器,随机从标记后的训练样本中抽取多组数据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形成训练分类模型,其中,所述分类模型能够对所述检测样本按照设定标准进行准确分类;
步骤D、利用所述检测样本对所述分类模型进行测试,得到交叉验证精度,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分类模型的各设定参数来达到最佳的交叉验证精度;
步骤E、根据测试完成的分类模型获取现场检测数据并进行检测,获取直流偏移异常的分类数据;
步骤F、根据所述分类数据对需要进行精确估测的初步估测的响应抽头中计算出直流补偿后的响应数值,滤除该直流补偿后的噪声后计算出对应的直流偏移估测。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初步响应估测采用以下算法:
对接收的训练序列 rmid执行 FFT :
对基本训练序列 m执行 FFT :
执行点切分 :
执行IFFT :
其中,为接收的训练序列,/>为基本训练序列,/>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为M中的第i个分量,M为基本训练序列/>的频域变换向量,/>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的频域变换向量,/>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的频域变换向量中的第i 个分量,/>为Z中的第i个分量,Z为接收的训练序列/>的频域变换向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随机从所述训练样本中抽取多组数据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包括:
假设有N个训练样本,将N个训练样本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其中,机器学习的表达式为:
式中,w为系数向量,x为n维向量,b为偏置量,T为转置符号;
结果小于0时,分类器输出-1,当/>结果大于0的时,分类器输出+1,/>就是分类超平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F中,计算直流偏移估测的表达式为:
式中,为第 k +1次迭代的直流偏移估测,/>为第 k 次迭代计算的最终的响应估测标量形式,/>为训练样本序列的 128 个值求和, />为检测样本序列的 128 个值求和。
本申请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采用的保护装置能最大程度消除直流电压偏移,并能提升直流电压偏移的消除和削弱速度,实现精确控制,并且反馈增益调节范围大,避免了引起误动作所导致的停电事故,同时还通过转换器来实现转换和初步处理,利用锁频环来动态调整导通时间,斜坡纹波的直流偏移可以通过PSR模块内部的采样保持电路适当消除。
2.本发明利用直流偏移联合估测方法对直流偏移进行快速准确的联合估测,并借助于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形成训练分类模型,再利用检测样本对分类模型进行测试,能够达到较高的估测精度,并将估测结果反馈至保护装置进行提前干预性动作,所采用的联合估测方法运算量较小,处理速度和响应速度快,能最大程度减小直流电压偏移造成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输入端;2、第二输入端;3、转换器;4、控制单元;5、滤波器;6、限幅放大器;7、第一输出口;8、第二输出口;9、锁频环模块;10、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1、比较器;12、电感;13、输出电容;14、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5、第二等效并联电阻;16、第三等效并联电阻;17、逻辑模块;18、PSR模块;19、电压输入端;20、电压输出端;21、第一转换模块;22、第二转换模块;23、点切分电路;24、缓冲器;25、补偿模块;26、估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所述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分别与同一个或两个的转换器3相连接,转换器3的输出端与限幅放大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限幅放大器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口7和第二输出口8相连接,转换器3的输出端经滤波器5与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与转换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转换器3包括锁频环模块9、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比较器11、电感12、输出电容13、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电压输入端19以及电压输出端20,第一输入端1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出端与逻辑模块17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入端与锁频环模块9相连接,电压输入端19依次经电感12、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与比较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比较器11的输出端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电感12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端20相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分别与同一个或两个的转换器3相连接,转换器3采用降压转换器,并通过应用锁频环来动态调整导通时间。通过将PSR 和反馈电压的合成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当合成信号低于参考电压时,触发一个导通单触发电路。如图2所示,转换器3主要包括锁频环模块9、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比较器11、电感12、输出电容13、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电压输入端19以及电压输出端20,第一输入端1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出端与逻辑模块17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入端与锁频环模块9相连接,电压输入端19依次经电感12、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与比较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比较器11的输出端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电感12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端20相连接。电感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相并联的输出电容13,输出电容13上连接有第三等效并联电阻16,电感12的输入端节点与PSR模块18的输入端相连接,PSR模块18的输出端与比较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
第一输入端1与第一转换模块21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输入端2与第二转换模块22相连接,第一转换模块21和第二转换模块22分别与点切分电路23的输入端相连接,点切分电路23的输出端与缓冲器24相连接,缓冲器24经补偿模块25与估测模块26相连接。估测模块26的输出端与转换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估测模块26的估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4实现了闭环控制。
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获取检测数据,根据预设的时间窗口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截取,得到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
步骤B、对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初步响应估测,根据估测结果提取包含不同状态下的典型直流电压偏移参数的各个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并对各个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去卷积操作,得到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并对训练样本进行标记;
步骤C、建立采用经典的SVM算法的分类器,随机从标记后的训练样本中抽取多组数据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形成训练分类模型,其中,所述分类模型能够对所述检测样本按照设定标准进行准确分类;
步骤D、利用所述检测样本对所述分类模型进行测试,得到交叉验证精度,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分类模型的各设定参数来达到最佳的交叉验证精度;
步骤E、根据测试完成的分类模型获取现场检测数据并进行检测,获取直流偏移异常的分类数据;
步骤F、根据所述分类数据对需要进行精确估测的初步估测的响应抽头中计算出直流补偿后的响应数值,滤除该直流补偿后的噪声后计算出对应的直流偏移估测。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初步响应估测采用以下算法:
对接收的训练序列 rmid执行 FFT :
对基本训练序列 m执行 FFT :
执行点切分 :
执行IFFT :
其中,为接收的训练序列,/>为基本训练序列,/>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为M中的第i个分量,M为基本训练序列/>的频域变换向量,/>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的频域变换向量,/>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的频域变换向量中的第i 个分量,/>为Z中的第i个分量,Z为接收的训练序列/>的频域变换向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随机从所述训练样本中抽取多组数据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包括:
假设有N个训练样本,将N个训练样本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其中,机器学习的表达式为:
式中,w为系数向量,x为n维向量,b为偏置量,T为转置符号;
结果小于0时,分类器输出-1,当/>结果大于0的时,分类器输出+1,/>就是分类超平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F中,计算直流偏移估测的表达式为:
式中,为第 k +1次迭代的直流偏移估测,/>为第 k 次迭代计算的最终的响应估测标量形式,/>为训练样本序列的 128 个值求和, />为检测样本序列的 128 个值求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包括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1)和第二输入端(2)分别与同一个或两个的转换器(3)相连接,转换器(3)的输出端与限幅放大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限幅放大器(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输出口(7)和第二输出口(8)相连接,转换器(3)的输出端经滤波器(5)与控制单元(4)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与转换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转换器(3)包括锁频环模块(9)、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比较器(11)、电感(12)、输出电容(13)、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电压输入端(19)以及电压输出端(20),第一输入端(1)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出端与逻辑模块(17)的输入端相连接,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输入端与锁频环模块(9)相连接,电压输入端(19)依次经电感(12)、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与比较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比较器(11)的输出端与固定导通时间电路(10)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接,电感(12)的输出端与电压输出端(2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1)与第一转换模块(21)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2)与第二转换模块(22)相连接,第一转换模块(21)和第二转换模块(22)分别与点切分电路(23)的输入端相连接,点切分电路(23)的输出端与缓冲器(24)相连接,缓冲器(24)经补偿模块(25)与估测模块(2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12)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相并联的输出电容(13),输出电容(13)上连接有第三等效并联电阻(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12)的输入端节点与PSR模块(18)的输入端相连接,PSR模块(18)的输出端与比较器(11)的输入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效并联电阻(14)的外端连接有第二等效并联电阻(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估测模块(26)的输出端与转换器(3)的输入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装置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获取检测数据,根据预设的时间窗口对所述检测数据进行截取,得到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
步骤B、对不同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初步响应估测,根据估测结果提取包含不同状态下的典型直流电压偏移参数的各个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并对各个时间段的检测数据去卷积操作,得到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并对训练样本进行标记;
步骤C、建立采用经典的SVM算法的分类器,随机从标记后的训练样本中抽取多组数据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形成训练分类模型,其中,所述分类模型能够对所述检测样本按照设定标准进行准确分类;
步骤D、利用所述检测样本对所述分类模型进行测试,得到交叉验证精度,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分类模型的各设定参数来达到最佳的交叉验证精度;
步骤E、根据测试完成的分类模型获取现场检测数据并进行检测,获取直流偏移异常的分类数据;
步骤F、根据所述分类数据对需要进行精确估测的初步估测的响应抽头中计算出直流补偿后的响应数值,滤除该直流补偿后的噪声后计算出对应的直流偏移估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初步响应估测采用以下算法:
对接收的训练序列执行 FFT :/>
对基本训练序列执行 FFT :/>
执行点切分 :
执行IFFT :
其中,为接收的训练序列,/>为基本训练序列,/>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为M中的第i个分量,M为基本训练序列/>的频域变换向量,/>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的频域变换向量,/>为初步信道脉冲响应估测向量的频域变换向量中的第 i个分量,/>为Z中的第i个分量,Z为接收的训练序列/>的频域变换向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随机从标记后的训练样本中抽取多组数据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包括:
假设有N个训练样本,将N个训练样本导入到所述分类器中,使所述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其中,机器学习的表达式为:
式中,w为系数向量,x为n维向量,b为偏置量,T为转置符号;
结果小于0时,分类器输出-1,当/>结果大于0的时,分类器输出+1,就是分类超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计算直流偏移估测的表达式为:
式中,为第 k +1次迭代的直流偏移估测,/>为第 k 次迭代计算的最终的响应估测标量形式,/>为训练样本序列的 128 个值求和, />为检测样本序列的 128 个值求和。/>
CN202310343238.3A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6073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3238.3A CN116073322B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43238.3A CN116073322B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3322A CN116073322A (zh) 2023-05-05
CN116073322B true CN116073322B (zh) 2023-08-15

Family

ID=86180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43238.3A Active CN116073322B (zh) 2023-04-03 2023-04-03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332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67848A1 (de) * 1987-12-04 1989-05-10 Komb Veb Elektro Apparate Werk Schutzschaltung gegen ueberspannungen
JP2000032069A (ja) * 1998-07-08 2000-01-28 Nec Corp パケット構成方法及びパケット受信器
CN101459331A (zh) * 2007-12-14 2009-06-1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装置、直流到直流电压转换器及过压保护方法
CN103683889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应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CN110797838A (zh) * 2019-11-19 2020-02-14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及直流过压保护方法
CN113131875A (zh) * 2021-03-31 2021-07-16 复旦大学 一种高可靠性低噪声放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962B (zh) * 2008-03-26 2011-08-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67848A1 (de) * 1987-12-04 1989-05-10 Komb Veb Elektro Apparate Werk Schutzschaltung gegen ueberspannungen
JP2000032069A (ja) * 1998-07-08 2000-01-28 Nec Corp パケット構成方法及びパケット受信器
CN101459331A (zh) * 2007-12-14 2009-06-1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装置、直流到直流电压转换器及过压保护方法
CN103683889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应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CN110797838A (zh) * 2019-11-19 2020-02-14 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过压保护电路及直流过压保护方法
CN113131875A (zh) * 2021-03-31 2021-07-16 复旦大学 一种高可靠性低噪声放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3322A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ltierra-Rodriguez et al.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ingle and combined 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 using neural networks
CN110501631B (zh) 一种在线间歇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CN105510687A (zh) 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电压异常特征识别方法
CN108139432B (zh) 校正电流互感器中饱和效应的方法以及其智能电子设备
CN108875710A (zh) 基于能量阈值算法的电梯门运行速度估计方法
CN109406949B (zh)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配电网早期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992665B (zh) 一种特高压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在线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US10718810B2 (en) Power drive transistor resonance sensor
CN110579682A (zh) 一种故障录波数据暂态同源对比方法及装置
CN112014773B (zh) 一种用于检测小电流接地系统电缆早期故障的方法
CN116773894B (zh) 一种采集器掉电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10954779A (zh) 一种基于s变换与多维分形的电压暂降源特征识别方法
Abdelsalam et al. A generalized approach for 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 recognition based on Kalman filter
CN116073322B (zh) 一种防止直流电压偏移引起保护误动的分析装置及方法
EP2271948B1 (en) Phasor estimation during current transformer saturation
CN104125050A (zh) 超高频rfid读卡器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CN11572858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磁兼容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5808600A (zh) 基于数学形态学和模式识别的直流电弧检测方法
CN112948755B (zh) 一种遥测正弦参数判读方法
CN112213561B (zh) 主导负荷参数类噪声辨识的量测数据预处理方法和装置
Nasimi et al. Signal de-noising methods for fault diagnosis and troubleshooting at CANDU® stations
CN114609435A (zh) 一种电压暂降检测和分类辨识方法
Yang et al. A novel adaptive detection method for generic power quality waveform abnormality
CN117388637B (zh) 基于ai的换流站直流系统异常信号辨识与辅助决策方法
Jiang et al. Online anomaly detection in switching-mode power module using statistical property features comparison and 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