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71529A -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71529A
CN116071529A CN202310102231.2A CN202310102231A CN116071529A CN 116071529 A CN116071529 A CN 116071529A CN 202310102231 A CN202310102231 A CN 202310102231A CN 116071529 A CN116071529 A CN 1160715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standard
processed
model
vert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22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健
朱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Kingsoft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Kingsoft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Kingsoft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Kingsoft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22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715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71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715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无需花费大量人工成本制作高精度模型,也不再局限于指定模型的局限性,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生成高精度模型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三维模型处理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三维模型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三维模型已经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应用范围广泛。为了获得真实感的三维模型,人们对于三维模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的获取高精度三维模型的方法虽然都可以提高三维模型的精度,但普遍存在制作成本大、制作周期长,受限于指定的三维模型或是受限于被替换三维模型和替换三维模型之间固定的对称性层次结构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三维模型处理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三维模型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
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三维模型处理装置,包括:
子模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标准模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标准模型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
子模型替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所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本申请一实施例实现了通过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一步获取与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并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使得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相匹配,从而用于完成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替换,提高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只需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无需受限于指定的模型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提高了标准三维模型的可复用性,从而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应对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多变的应用情况,提高标准三维模型应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在UV坐标系中确定待处理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参考投影面调整待投影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游戏场景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模型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UV:是指U,V纹理贴图坐标的简称(它和空间模型的X,Y,Z轴是类似的),纹理贴图坐标通常具有U和V两个坐标轴,因此称之为UV坐标。U代表横向坐标上的分布、V代表纵向坐标上的分布,U和V坐标的数值范围都是0到1。它定义了图片上每个点的位置的信息,这些点与3D模型是相互联系的,以决定表面纹理贴图的位置,UV就是将图像上每一个点精确对应到模型物体的表面。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在目前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对于高精度模型的获取方式,有的直接制作高精度模型,但直接制作的制作成本过大、制作周期过长;有的按照既定的美术标准制作高精度模型的部件进行替换,但这种方法受限于指定的模型,无法应对被替换模型多变的情况;有的基于被替换模型的部件本身通过三维模型生成方法进行替换,但这种方法受限于被替换模型和替换模型两者之间固定的对称性层次结构。基于上述获取高精度模型的方法,存在人工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受限于指定的三维模型或是受限于被替换三维模型和替换三维模型之间固定的对称性层次结构的问题,灵活性小。
在本申请中,提供了三维模型处理方法,本申请同时涉及三维模型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其中,待处理三维模型具体是指需要提高模型精度,进行替换模型部件的低精度模型。该低精度模型通常是已经制作完成的模型,具有相对应的材质信息、骨骼蒙皮等信息。模型替换请求是指针对待处理模型进行高精度模型替换的请求。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是指待处理三维模型中需要替换为高精度模型的部分模型部件。
例如,需要提高一个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上面的项链的精度,则该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为待处理三维模型,针对该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上的项链进行高精度项链模型替换的替换请求为模型替换请求,该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上的项链模型为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具体的,用户需要对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的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行高精度模型的替换时,可以触发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根据该模型替换请求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需要被替换的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沿用上例,接收针对游戏人物角色A的人物三维模型上的项链进行高精度项链模型替换的替换请求,响应于该模型替换请求,在游戏人物角色A的人物三维模型上确定需要进行替换的模型为项链。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通过响应于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获取待处理三维模型,并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需要进行替换的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提高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效率。
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后,为了实现对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行模型替换,需要进一步确定用于替换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高精度模型。
步骤104: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其中,标准三维模型是指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高精度模型,且该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需要说明的是,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待处理三维模型上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模型部件,标准三维模型则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高精度三维模型部件。相应的,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可以理解为,根据待处理三维模型中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模型部件确定与其对应的高精度三维模型部件。
沿用上例,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上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项链模型,标准三维模型则是与该二维项链模型对应的高精度三维项链模型。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即为根据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上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项链模型确定与其对应的高精度三维项链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三维模型可以是通过美术标准进行手工制作的可复用模型,也可以是通过AI技术(人工智能)生成的,标准三维模型有材质资源与之相对应。本申请对标准三维模型的制作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需要进行替换的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后,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贴图图案确定与该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高精度标准三维模型,以使得后续在进行替换的过程中提高替换的准确性,且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贴图图案不变,与其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就无需重新制作,提高标准三维模型的可复用性,降低人工制作成本。
由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待处理三维模型上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模型部件,标准三维模型为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高精度三维模型部件,二者之间无法直接进行替换,因此,需要对标准三维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标准三维模型适应性地替换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步骤106: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
其中,待替换三维模型为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行调整标准三维模型后所得到的调整后的标准三维模型,该调整后的标准三维模型用于替换该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即待替换三维模型。
仍以上述待处理子三维模型为游戏人物角色的人物三维模型上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项链模型为例,标准模型为该二维项链模型对应的高精度三维项链模型,相应的,待替换三维模型则为基于该二维项链模型对高精度三维项链模型进行相应调整后得到的调整后的高精度三维项链模型。
具体的,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即为,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大小尺寸和视角相应调整标准模型的大小尺寸和视角,以获得调整后的待替换三维模型。
例如,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一只蝴蝶,且该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上的贴图图案为一只双翅张开的蝴蝶的俯视图,那么,在进行替换之前,需要根据该蝴蝶图案相应调整为三维蝴蝶模型的标准三维模型。若三维蝴蝶模型的视角为侧视,且尺寸信息与贴图图案上的蝴蝶的尺寸不一致,则根据蝴蝶贴图图案的俯视图将三维蝴蝶模型的侧视视角调整为俯视视角,将三维蝴蝶模型的尺寸调整为蝴蝶贴图图案的尺寸。根据上述调整获得的调整后的三维蝴蝶模型即为待替换三维蝴蝶模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
获取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和标准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所述标准视角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标准尺寸信息。
其中,待处理视角信息为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具体可以为正视视角信息、俯视视角信息、侧视视角信息。待处理尺寸信息为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尺寸信息。标准视角信息为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具体可以为正视视角信息、俯视视角信息、侧视视角信息。标准尺寸信息为标准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
具体的,在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和标准三维模型后,需要进一步获取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以及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并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
例如,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游戏角色A的人物三维模型上的一个蝴蝶首饰,且该蝴蝶首饰呈现双翅张开的俯视视角,则待处理视角信息为俯视视角信息,相应的,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为高精度的蝴蝶三维模型,若此时获取到的蝴蝶三维模型呈现正视视角,则标准视角信息为正视视角信息,获取到的蝴蝶首饰的尺寸信息小于蝴蝶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即可以根据蝴蝶首饰的俯视视角信息将蝴蝶三维模型的正视视角信息调整为俯视视角信息,根据蝴蝶首饰的尺寸信息将蝴蝶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缩小,使得蝴蝶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与蝴蝶首饰的尺寸信息相同。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通过分别获取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待处理尺寸信息以及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标准尺寸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标准视角信息、基于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标准尺寸信息,从而使得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标准尺寸信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待处理尺寸信息一致,为后续的替换过程提供便利,以完成后续的替换过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获取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确定参考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参考投影面为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待处理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之间的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并确定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为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
其中,待处理顶点具体是指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的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模型顶点,待处理位置信息是指待处理顶点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为待处理顶点的在UV(纹理贴图坐标)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和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在UV坐标系中的顶点范围。具体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在UV坐标系中确定待处理位置信息的示意图,在图2中,确定了三个待处理顶点,分别为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以及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所对应的UV坐标。
以图2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如图2所示,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了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其中,待处理顶点1的UV坐标为(0.25,0.25),待处理顶点2的UV坐标为(0.25,0.75),待处理顶点3的UV坐标为(0.75,0.25),由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所构成的三角形对应的顶点范围,即为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在UV坐标系中的顶点范围。
具体的,在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获取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可以理解为,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并在其对应的UV坐标系中确定该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的UV坐标,以及该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在UV坐标系中的顶点范围。
参考投影面具体是指基于上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所确定的平面,参考投影面可以进一步理解为,用于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的参考平面。例如,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基于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所确定的平面即为参考投影面。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确定参考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参考投影面为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可以理解为,根据已经确定的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确定由其构成的平面为参考投影面,且该参考投影面所对应的视角信息即为待处理视角信息。
沿用上例,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由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构成的平面M即为参考投影面,若该参考投影面M为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俯视视角图,则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为俯视视角信息。
根据待处理顶点位置信息可以计算出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之间的相关信息,例如,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所构成参考投影面的周长、所构成参考投影面的面积等,在此基础上,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可以理解为,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的UV坐标、以及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之间的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所构成参考投影面的周长、所构成参考投影面的面积等信息。
仍以图2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待处理顶点1的UV坐标为(0.25,0.25),待处理顶点2的UV坐标为(0.25,0.75),待处理顶点3的UV坐标为(0.75,0.25),则根据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的UV坐标计算得出,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之间的顶点连接关系为1-2-3-1,所属边长比例大约为1:1:1.41,所构成参考投影面的周长大约为3.41,所构成参考投影面的面积为0.125。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并在其对应的UV坐标系中获取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的UV坐标,从而进一步获取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以使得后续在对标准三维模型进行调整时具有相应的调整依据,提高处理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和标准尺寸信息,包括:
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每个标准顶点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确定待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待投影面为所述标准视角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标准三维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之间的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并确定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为所述标准尺寸信息。
其中,标准顶点具体是指在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的在待处理顶点UV坐标范围内的模型顶点,标准三维位置信息是指标准顶点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为标准顶点的在三维空间坐标系,即X,Y,Z坐标系中的三维位置坐标。
待投影面具体是指,由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构成的平面,用于确定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例如,根据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在标准模型中确定的标准顶点分别为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在X,Y,Z坐标系中的三维位置坐标即为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分别对应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相应的,由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构成的二维平面即为待投影面。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确定待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待投影面为所述标准视角信息,可以理解为,根据已经确定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确定由其构成的平面为待投影面,且该待投影面所对应的视角信息即为标准视角信息。
沿用上例,在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由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构成的平面N即为待投影面,若该待投影面N为标准三维模型的正视视角图,则确定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为正视视角信息。
根据标准三维位置信息可以计算出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之间的相关信息,例如,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在UV坐标系中对应的UV坐标、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所构成待投影面的周长、所构成待投影面的面积等,在此基础上,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可以理解为,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三维位置坐标、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UV坐标、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之间的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所构成待投影面的周长以及所构成待投影面的面积等信息。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的具体获取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确定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的方法步骤,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在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与待处理顶点对应的标准顶点,并获取标准顶点对应的三维位置坐标,从而进一步获取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和标准尺寸信息,以使得后续对标准三维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提高调整的准确性以及处理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所述标准视角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标准尺寸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投影面调整所述待投影面;
基于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调整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由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与标准三维模型的大小、位置均不相同,且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待处理三维模型上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模型部件,而标准三维模型则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高精度三维模型部件,所以,在通过标准三维模型将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行替换以使得模型精度提高之前,需要针对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以及尺寸信息,依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调整后的标准三维模型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相匹配。
进一步的,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参考投影面,在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投影面后,可以根据参考投影面进一步调整待投影面,即为基于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标准视角信息;在确定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和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后,可以根据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进一步调整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即为基于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标准尺寸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通过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参考投影面,并将其确定为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在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投影面,并将其确定为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进一步根据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标准视角信息;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的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获取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根据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的标准顶点的标准位置信息获取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进一步基于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调整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从而实现对标准三维模型标准视角信息的调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每个标准顶点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和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顶点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顶点映射关系和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所述每个标准三维位置信息。
其中,顶点映射关系具体是指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的待处理顶点与标准三维模型中标准顶点之间存在的UV映射关系。
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待处理顶点以及待处理顶点对应的待处理位置信息后,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与标准三维模型之间的UV映射关系,即可以在标准三维模型中查询并确定待处理顶点对应的标准顶点,以及标准顶点对应的三维位置信息。
沿用上例,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与标准三维模型之间的UV映射关系,在标准三维模型中查询与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和待处理顶点3对应的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在获取到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标准顶点1在X,Y,Z坐标系中的三维位置坐标为(x1,y1,z1),标准顶点2的三维位置坐标为(x2,y2,z2),以及标准顶点3的三维位置坐标为(x3,y3,z3)。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与标准模型之间的顶点映射关系,可以实现基于待处理顶点在标准三维模型中快速查询并确定与待处理顶点对应的标准顶点以及标准顶点对应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通过这种实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确定标准顶点及其相对应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的处理效率,进一步缩短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替换周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参考投影面调整所述待投影面,包括:
获取预设参考面,所述预设参考面用于调整所述待投影面的角度;
确定所述预设参考面与所述参考投影面之间的参考角度;
根据所述参考角度对所述待投影面进行角度调整至所述待投影面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参考角度一致。
其中,预设参考面具体是指预先设置的用于调整待投影面的角度的参照。预设参考面的设置可以设置任意角度、任意方向的二维平面。下述结合图3对基于所述参考投影面调整所述待投影面进行解释说明,获取预设参考面P,并确定预设参考面P与参考投影面M之间的参考角度如图3-①所示,即预设参考面P垂直于参考投影面M;确定待投影面N与预设参考面P之间的角度如图3-②所示,即预设参考面P平行于待投影面N,因此,可以基于预设参考面P垂直于参考投影面M的角度关系调整预设参考面P与待投影面N的角度关系,使得预设参考面P与待投影面N的角度关系和预设参考面P垂直于参考投影面M的角度关系一致,即预设参考面P垂直于待投影面N,如图3-③所示。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可以预先设置参考面,以使得基于参考投影面调整待投影面具有调整参考,进一步保障待投影面角度调整的准确率,从而使得后续的模型替换过程更加便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调整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以及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将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调整为所述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具体的,由于在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后,还需要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尺寸信息对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尺寸信息进行调整,因此,在获取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后,可以根据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与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与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可以理解为,根据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所在的UV坐标系中。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中确定所述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
获取所述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和所述每个待处理位置信息,将所述每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
其中,权重信息是指每个标准顶点在其所属的三角形面片中的权重。
具体的,在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中获取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并获取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根据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和待处理位置信息,将每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上的待处理顶点所在位置。
同样以参考投影面M、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待处理顶点3、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标准顶点3为例进行说明。在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中获取待处理顶点1的UV坐标为(u1,v1),待处理顶点2的UV坐标为(u2,v2),待处理顶点3的UV坐标为(u3,v3),并根据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标准顶点3的权重信息,将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标准顶点3分别投影至参考投影面M上的待处理顶点1、待处理顶点2、待处理顶点3所在的位置。
进一步的,每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权重信息可以通过下述计算方法获取:
假设UV坐标系中,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三角形面片的三个待处理顶点分别为A,B,C,标准三维模型的三角形面片的三个标准顶点为a,b,c。以标准顶点a为例(标准顶点b和标准顶点c的计算方法以此类推),标准顶点a的权重信息为(w0,w1,w2),求取标准顶点a的权重信息,即求取标准顶点a的所属的三角形面片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三角形面片的面积之比,具体的,可以根据下述公式(1)(2)(3)计算获得标准顶点a的权重信息(w0,w1,w2)。
w0=SaBC/SABC; (1)
w1=SAaC/SABC; (2)
w2=1-w0-w1≈SABa/SABC。 (3)
其中,w0,w1,w2分别对应标准顶点a在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UV坐标系中的权重信息。w0为标准顶点a在三角形面片aBC中的权重,w1为标准顶点a在三角形面片AaC中的权重,w2为标准顶点a在三角形面片ABa中的权重。SaBC是指标准顶点a与待处理顶点B、待处理顶点C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面积;SAaC是指标准顶点a与待处理顶点A、待处理顶点C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面积;SABa是指标准顶点a与待处理顶点A、待处理顶点B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面积;SABC是指待处理顶点A、待处理顶点B和待处理顶点C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面积。
基于上述计算顶点权重信息的方法,即可获取得到每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权重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在将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标准三维模型在二维层面上的调整处理,以使得标准三维模型适配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更进一步的,将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后,会在参考投影面中产生与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信息,相应的,目标顶点与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即为标准顶点在参考投影面中产生的投影信息。
其中,目标顶点具体是指,在参考投影面中产生的与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将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所在的UV坐标系中,可以获取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目标顶点的UV坐标,根据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UV坐标可以计算出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相关信息,例如,目标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平面的周长、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平面的面积等。因此,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具体是指,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UV坐标、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平面的周长、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平面的面积等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以及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包括: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并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确定为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投影位置信息,并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投影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其中,投影顶点是指将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后,由标准顶点投影在参考投影面中产生的顶点,投影位置信息是指投影顶点在参考投影面中的位置信息,具体可以为投影顶点在参考投影面所在的UV坐标系中的UV坐标。目标二维位置信息具体是指目标顶点在参考投影面所在的UV坐标系中的UV坐标。
具体的,确定标准顶点投影在参考投影面中产生的投影顶点,以及投影顶点对应的投影位置信息,并将投影顶点确定为目标顶点,将投影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二维位置信息,基于目标二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目标顶点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例如,将标准顶点1、标准顶点2和标准顶点3投影至参考投影面M所在的UV坐标系中,得到投影顶点1、投影顶点2和投影顶点3,以及投影顶点1的UV坐标为(u1,v1),投影顶点2的UV坐标为(u2,v2),投影顶点3的UV坐标为(u3,v3),将投影顶点1、投影顶点2和投影顶点3分别确定为目标顶点1、目标顶点2和目标顶点3,将投影顶点1的UV坐标(u1,v1)确定为目标顶点1的UV坐标,将投影顶点2的UV坐标(u2,v2)确定为目标顶点2的UV坐标,将投影顶点3的UV坐标(u3,v3)确定为目标顶点3的UV坐标。基于目标顶点1的UV坐标(u1,v1),目标顶点2的UV坐标(u2,v2),目标顶点3的UV坐标(u3,v3),分别计算目标顶点1、目标顶点2和目标顶点3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进一步的,沿用上例,假设获取的标准三维模型三角形面片对应的三个标准顶点分别为Va,Vb,Vc,在参考投影面M中得到的投影顶点分别为Va',Vb',Vc',仍以标准顶点a在参考投影面中的投影顶点为例(标准顶点B和标准顶点C的计算方法以此类推),标准顶点a在参考投影面中的投影顶点的位置坐标即为标准顶点a、标准顶点b和标准顶点c的坐标与其对应的权重的乘积之和,具体参见下述公式(4)。
Va'=w0*Va+w1*Vb+w2*Vc (4)
基于上述公式(4)即可计算得到标准顶点a在参考投影面中对应的投影顶点a’的坐标位置。
进而为了后续方便确定目标顶点,需要进一步确定投影顶点a’、投影顶点b’和投影顶点c’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法线方向。具体的,可以根据每个投影顶点的坐标位置确定投影顶点a’、投影顶点b’和投影顶点c’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法线方向。其中,法线即为垂直于三角形面片的虚线,相应的,三角形面片a’b’c’对应的法线,即为垂直于三角形面片a’b’c’的虚线。对于三角形来说,三角形中两条两条互不平行的边的叉乘结果就是三角形的法线,因此,计算三角形面片a’b’c’对应的法线为
Figure BDA0004073388040000141
即向量b’a’和向量b’c’叉乘后再正规化的结果。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根据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标准顶点投影至参考投影面所在的UV坐标系中,实际上是将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的位置上,即目标顶点与待处理顶点在UV坐标系中是顶点重合的关系,但属于不同的两个顶点,因此,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与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在数值上相同。
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的具体确定方法与上述确定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的方法过程类似,获取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获取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的方法过程,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标准三维模型是立体的三维模型,通过标准三维模型替换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实际上是将二维贴图图案转换为三维立体模型的过程,因此,在确定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后,还需要进一步基于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获取目标顶点对应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与上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对应,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是指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目标顶点对应的第三维度信息,具体可以理解为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三维位置坐标、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UV坐标、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顶点连接关系、所属边长比例、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平面的周长以及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平面的面积等信息。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的具体获取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确定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的方法步骤,本申请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包括:
在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中确定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第三维度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缩放权重;
基于所述缩放权重调整所述第三维度信息,获得目标第三维度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第三维度信息生成所述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其中,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是指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中所对应的任意二维关联信息,第三维度信息是指在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中,除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之外的另外一个维度的信息,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与第三维度信息具体根据待投影面确定。
例如,待投影面为XY平面,则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对应为标准顶点在XY维度上的关联信息,第三维度信息则为Z维度上的关联信息。
缩放权重具体是指,标准顶点的第三维度位置信息对应的缩小或放大比例。缩放权重基于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计算得到。目标第三维度信息是指目标顶点对应的第三维度信息,是基于目标顶点的第三维度信息和缩放权重得到的调整后的第三维度信息。
具体的,根据待投影面确定标准顶点的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第三维度信息,由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与标准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不一致,需要将标准三维模型依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尺寸信息进行缩小或放大处理,因此,基于标准顶点的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投影后的目标顶点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计算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在二维层面上的缩放或放大比例。进一步的,根据计算得出的缩小或放大比例,将标准顶点的第三维度信息进行缩小或放大。在将标准顶点进行投影后的基础上,结合缩小或放大后的第三维度信息得到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例如,待投影面N为XY平面,则可以确定标准三维模型进行投影的待投影面N为XY平面,那么,需要计算的标准三维模型的第三维度信息为Z维度上的信息。在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中获取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所构成的待投影面N的周长C1,在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中获取至少三个目标顶点所构成的二维平面B的周长C2,计算待投影面N的周长C1与二维平面B的周长C2的周长比例C1:C2,根据C1:C2计算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在Z维度上的偏移值,进而,根据标准顶点的坐标位置信息和标准顶点在Z维度上的偏移值计算调整后标准顶点的坐标位置信息,并将计算得出的调整后的标准顶点的坐标位置信息确定为目标顶点对应的坐标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沿用上例,待投影面为XY平面,则待投影面中标准三维模型对应的每个标准顶点的偏移值为每个标准顶点在Z维度上对应的坐标值与缩放权重的比值。具体参见下述公式(5):
偏移值=标准顶点的第三维度信息/缩放权重(5)
以标准顶点为P(xp,yp,zp),投影顶点为P1(xp1,yp1,zp1),目标顶点为P’(xp’,yp’,zp’)为例,其中,标准顶点与投影顶点为已知顶点,目标顶点为未知顶点。基于已经获知的投影顶点的坐标信息和计算获得的每个投影顶点的偏移值,计算获得目标顶点对应的坐标信息。
具体的,
Figure BDA0004073388040000161
即目标顶点在X维度上的坐标值为投影顶点在X维度上的坐标值加上偏移值与法线方向的乘积。相应的,
Figure BDA0004073388040000162
Figure BDA0004073388040000163
基于上述计算方法,即可获得目标顶点P’(xp’,yp’,zp’),进而可以获得由目标顶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片的每个目标顶点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在获得每个目标顶点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后,需要重新计算每个目标顶点的法线,具体为每个目标顶点所在平面的法线的累积的正规化。即
Figure BDA0004073388040000164
在获得每个目标顶点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后,通过为每个目标顶点重新计算法线,可以用于控制每个三角形面片之间的过渡,使得生成的三维模型呈现更自然、美观。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通过以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为依据,对标准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进行相应的缩小或放大,以使得标准三维模型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相匹配,以进行后续的替换步骤。
步骤108: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其中,目标三维模型具体是指,将待处理三维模型中待处理三维子模型通过待替换三维模型进行替换后得到的高精度三维模型。
具体的,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对标准三维模型进行调整并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待替换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尺寸信息与待处理视角信息、待处理尺寸信息一致,基于待替换三维模型将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替换掉,即可以获得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高精度的目标三维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每个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行调整,获得每个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待替换三维模型后,需要在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待处理关联信息中将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删除,将获得的每个目标顶点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进行合并,并修改每个三角形面片引用的顶点索引信息。
其中,待处理关联信息是指待处理三维模型中每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顶点索引信息是指每个三角形面片对应的顶点的顶点标识信息和骨骼蒙皮权重信息,可以使得在应用过程中,快速查询到对应的顶点的顶点关联信息。
进一步的,还需要对待处理三维模型和标准三维模型对应的材质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与上述顶点关联信息类似的方法,无论是在待处理三维模型,还是标准三维模型中,不同的材质信息都有与之对应的材质标识,因此,在将每个顶点的顶点关联信息进行更新(即顶点关联信息的删除与合并)后,还需要对三维模型的材质信息进行更新。
具体的,将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所引用的材质信息对应的材质标识删除,将待替换三维模型所引用的材质信息对应的材质标识添加至目标三维模型所引用的材质信息中。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通过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使得标准三维模型在二维层面上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一致,并基于缩放权重确定最后一维度信息,实现待替换三维模型对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替换,从而无需每次重新制作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待替换三维模型,只需适应性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降低了人工制作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获取标准三维模型的灵活性。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本申请一实施例实现了通过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一步获取与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并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使得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相匹配,从而用于完成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替换,提高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只需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无需受限于指定的模型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提高了标准三维模型的可复用性,从而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应对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多变的应用情况,提高标准三维模型应用的灵活性。
下述结合附图4,以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在游戏场景的应用为例,对所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游戏场景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响应于游戏角色人物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游戏角色人物三维模型中确定表现形式为二维贴图图案效果的蝴蝶模型部件。
步骤404:确定所述蝴蝶模型部件对应的高精度三维蝴蝶模型部件。
步骤406:获取所述蝴蝶模型部件的视角信息为俯视视角信息,以及所述蝴蝶模型部件的尺寸信息。
步骤408:获取所述三维蝴蝶模型部件的视角信息为正视视角信息,以及所述三维蝴蝶模型部件的尺寸信息。
步骤410:基于所述蝴蝶模型部件的俯视视角信息,将所述三维蝴蝶模型部件的正视视角信息调整为俯视视角信息。
步骤412:基于所述蝴蝶模型部件的尺寸信息,将所述三维蝴蝶模型部件的尺寸信息调整为所述蝴蝶模型部件的尺寸信息。
步骤414:根据所述三维蝴蝶模型部件的俯视视角信息和调整后的三维蝴蝶模型部件的尺寸信息,获得待替换三维蝴蝶模型部件。
步骤416:将所述待替换三维蝴蝶模型部件替换所述蝴蝶模型部件,获得与所述游戏角色人物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游戏角色人物三维模型。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实现了只需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无需受限于指定的模型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提高了标准三维模型的可复用性,从而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应对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多变的应用情况,提高标准三维模型应用的灵活性。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三维模型处理装置实施例,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模型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子模型确定模块502,被配置为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标准模型确定模块504,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
子模型替换模块508,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
获取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和标准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所述标准视角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标准尺寸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获取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确定参考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参考投影面为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待处理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之间的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并确定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为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每个标准顶点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确定待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待投影面为所述标准视角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标准三维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之间的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并确定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为所述标准尺寸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参考投影面调整所述待投影面;
基于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调整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和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顶点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顶点映射关系和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所述每个标准三维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获取预设参考面,所述预设参考面用于调整所述待投影面的角度;
确定所述预设参考面与所述参考投影面之间的参考角度;
根据所述参考角度对所述待投影面进行角度调整至所述待投影面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参考角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以及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将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调整为所述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中确定所述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
获取所述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和所述每个待处理位置信息,将所述每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并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确定为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投影位置信息,并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投影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可选的,所述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中确定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第三维度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缩放权重;
基于所述缩放权重调整所述第三维度信息,获得目标第三维度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第三维度信息生成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装置,子模型确定模块502,被配置为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标准模型确定模块504,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标准模型调整模块50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子模型替换模块508,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本申请一实施例实现了通过在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进一步获取与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并基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使得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与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相匹配,从而用于完成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替换,提高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本申请提供的三维模型处理装置,只需根据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调整标准三维模型的视角信息和尺寸信息,无需受限于指定的模型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提高了标准三维模型的可复用性,从而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应对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多变的应用情况,提高标准三维模型应用的灵活性。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维模型处理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三维模型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三维模型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6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6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处理器620与存储器610通过总线630相连接,数据库6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600还包括接入设备640,接入设备640使得计算设备6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6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6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6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6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6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6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620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所述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三维模型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申请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申请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申请。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申请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申请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申请。本申请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
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
获取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和标准尺寸信息;
基于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所述标准视角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标准尺寸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待处理视角信息和待处理尺寸信息,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中确定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获取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确定参考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参考投影面为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待处理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之间的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并确定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为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标准视角信息和标准尺寸信息,包括:
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每个标准顶点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确定待投影面,并确定所述待投影面为所述标准视角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标准三维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之间的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并确定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为所述标准尺寸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处理视角信息调整所述标准视角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尺寸信息调整所述标准尺寸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参考投影面调整所述待投影面;
基于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调整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每个标准顶点的标准三维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和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顶点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顶点映射关系和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在所述标准三维模型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待处理顶点对应的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以及所述每个标准三维位置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参考投影面调整所述待投影面,包括:
获取预设参考面,所述预设参考面用于调整所述待投影面的角度;
确定所述预设参考面与所述参考投影面之间的参考角度;
根据所述参考角度对所述待投影面进行角度调整至所述待投影面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角度与所述参考角度一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调整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以及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将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调整为所述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包括:
在所述待处理顶点关联信息中确定所述每个待处理顶点的待处理位置信息;
获取所述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
根据所述每个标准顶点的权重信息和所述每个待处理位置信息,将所述每个标准顶点投影至所述参考投影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以及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包括: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并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对应的投影顶点确定为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
在所述参考投影面中确定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投影位置信息,并将所述至少三个标准顶点的投影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三个目标顶点之间的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包括:
在所述标准顶点三维关联信息中确定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第三维度信息;
根据所述标准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确定缩放权重;
基于所述缩放权重调整所述第三维度信息,获得目标第三维度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顶点二维关联信息和所述目标第三维度信息生成所述目标顶点三维关联信息。
12.一种三维模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模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针对待处理三维模型的模型替换请求,在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中确定待处理三维子模型;
标准模型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对应的标准三维模型,其中,所述标准三维模型的精度高于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的精度;
标准模型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调整所述标准三维模型,获得待替换三维模型;
子模型替换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待替换三维模型替换所述待处理三维子模型,获得所述待处理三维模型对应的目标三维模型。
13.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02231.2A 2023-02-08 2023-02-08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0715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2231.2A CN116071529A (zh) 2023-02-08 2023-02-08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2231.2A CN116071529A (zh) 2023-02-08 2023-02-08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71529A true CN116071529A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74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2231.2A Pending CN116071529A (zh) 2023-02-08 2023-02-08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715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1170A (zh) * 2023-10-09 2024-01-05 北京达美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区域三维模型替换的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1170A (zh) * 2023-10-09 2024-01-05 北京达美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区域三维模型替换的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0003B (zh) 一种基于OpenGL ES的三维拍照方法和系统
CN107452049B (zh) 一种三维头部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325990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图像处理装置、存储介质
US20230085468A1 (en) Advanced Automatic Rig Creation Processes
CN109584327B (zh) 人脸老化模拟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US11941737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animation character control and dr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09635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10035B (zh) 人脸重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4894B (zh) 三维模型的局部放大展示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WO2021253788A1 (zh) 一种人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1292427B (zh) 骨骼位移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578467B (zh) 一种医疗器械三维建模方法及装置
WO2023066120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6781A (zh) 一种三维动态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071529A (zh)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58042B (zh) 一种对图像进行关键点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520750A (ja) 非正則パッチの細分化行列の固有空間におけるパラメータ化された曲面の数値計算方法
CN114529640B (zh) 一种运动画面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51055A (zh) 城市虚拟沙盘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59453A (zh) 一种三维特效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24103890A1 (zh) 模型构建方法、重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
JPH11213132A (ja) 任意表情を持つ3次元顔モデルの生成方法
CN110751026B (zh) 视频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561784B (zh) 图像合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29648A (zh) 模型展示方法、设备、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