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66293B -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66293B
CN116066293B CN202310353881.4A CN202310353881A CN116066293B CN 116066293 B CN116066293 B CN 116066293B CN 202310353881 A CN202310353881 A CN 202310353881A CN 116066293 B CN116066293 B CN 116066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wind turbine
link
determin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38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66293A (zh
Inventor
刘小雄
周海君
陈文洪
杨东林
黄功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38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66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66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6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66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66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7/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wind motors, e.g. diagno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10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 F05B2270/104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o match engine to driven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10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 F05B2270/111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two or more engines simultaneous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70Type of control algorith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风力发电任务;解析模块,用于对风力发电任务进行解析,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生成模块,用于将所需单位发电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链路产生任务;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生成若干条链路,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开启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根据风力发电任务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全部的风电机组,如不需要时,确定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链路中的目标风电机组,可以使目标风电机组较长时间的运行,避免产生超额的电能,减少储能系统的负载。减少风电机组的起闭次数,避免对风电机组造成较大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新能源的激励政策,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其中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一种重要形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主要是通过风力引动风轮来进行能源收集。现有技术中在执行风力发电任务时,总是开启全部的风电机组,导致产生超额的电能,对于储能系统也造成了较大的负担,风电机组的开启与关闭都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经常的起闭也会对风电机组造成较大的损害,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根据风力发电任务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全部的风电机组,如不需要时,确定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链路中的目标风电机组,可以使目标风电机组较长时间的运行,避免产生超额的电能,减少储能系统的负载。减少风电机组的起闭次数,避免对风电机组造成较大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风力发电任务;
解析模块,用于对风力发电任务进行解析,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需单位发电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链路产生任务;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生成若干条链路,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
开启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风力发电任务转换为文本任务;
分词模块,用于对所述文本任务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若干个词语;
构建模块,用于对若干个词语进行词性归类,得到若干个词性集合;每一个词性集合作为一个树层次,根据若干个树层次构建决策树;
确定模块,用于设置预设树层次,并在决策树中确定与预设树层次对应的目标树层次,根据目标树层次及决策树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树层次中每个目标节点在决策树中的关联节点,并统计每个目标节点对应的关联节点的数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队列中前一半的目标节点对应的词语,作为关键词,进而确定若干个关键词;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若干个关键词分别与预设词语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最高的词语,根据匹配度最高的词语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筛选模块,包括:
组合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在风电机组集合中进行组合,得到若干种组合结果,每个组合结果对应的单位发电值均大于等于所需单位发电值;
链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组合结果中对应的风电机组,并作为一个链节点,确定组合结果中各个风电机组对应的各个链节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一条链路,基于若干种组合结果生成若干条链路;
筛选子模块,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筛选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每个链路中包括的风电机组的运行费用,计算出每个链路对应的总费用;
筛选单元,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总费用最低的链路,作为目标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后,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在确定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不满足对应的要求时,进行增强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在目标链路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开启后且在服务器分别发送探测包至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记录每个探测包的发送时间及发送序列号;
接收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返回的数据包,建立数据包与对应的探测包的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
根据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的第一通信质量;
判断是否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若有,在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第一移动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
在确定没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时,基于目标链路中首端目标风电机组生成检测包,并传输至第二个目标风电机组,第二目标风电机组将检测包传输至第三目标风电机组,一直迭代,直至将检测包传输至目标链路中尾端目标风电机组;
记录检测包的每一次传输数据,根据传输数据,确定每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的第二通信质量,确定第二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二通信质量的两个目标风电机组,在这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设置第二移动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
采集目标风电机组在开启预设时间段后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统计出平均单位发电值;
将平均单位发电值与所需单位发电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二次调节;
在确定需要二次调节时,获取目标链路中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排队队列;
在排队队列中确定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并调节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根据风力发电任务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全部的风电机组,如不需要时,确定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链路中的目标风电机组,可以使目标风电机组较长时间的运行,避免产生超额的电能,减少储能系统的负载。减少风电机组的起闭次数,避免对风电机组造成较大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解析模块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模块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风力发电任务;
解析模块,用于对风力发电任务进行解析,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需单位发电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链路产生任务;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生成若干条链路,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
开启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风力发电任务;解析模块,用于对风力发电任务进行解析,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所需单位发电值为单位时间需要的发电值。生成模块,用于将所需单位发电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链路产生任务;预设阈值为全部发电机组工作时的单位发电值。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生成若干条链路,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目标链路为目标风电机组组成的链路,总费用最低且能完成风力发电任务。开启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根据风力发电任务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全部的风电机组,如不需要时,确定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链路中的目标风电机组,可以使目标风电机组较长时间的运行,同时避免产生超额的电能,减少储能系统的负载。减少风电机组的起闭次数,避免对风电机组造成较大的损害,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风力发电任务转换为文本任务;
分词模块,用于对所述文本任务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若干个词语;
构建模块,用于对若干个词语进行词性归类,得到若干个词性集合;每一个词性集合作为一个树层次,根据若干个树层次构建决策树;
确定模块,用于设置预设树层次,并在决策树中确定与预设树层次对应的目标树层次,根据目标树层次及决策树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风力发电任务转换为文本任务;分词模块,用于对所述文本任务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若干个词语;构建模块,用于对若干个词语进行词性归类,得到若干个词性集合;每一个词性集合作为一个树层次,根据若干个树层次构建决策树;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基于预设的架构,如名词为最低层,动词在第二层,形容词为第三层。根据若干个树层次构建决策树;实现将各个树层次进行框架整体的整合,避免实现数据的整理,便于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确定模块,用于设置预设树层次,并在决策树中确定与预设树层次对应的目标树层次,根据目标树层次及决策树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预设树层次为用户预设的,如可以为名词对应的树层次。便于准确的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树层次中每个目标节点在决策树中的关联节点,并统计每个目标节点对应的关联节点的数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队列中前一半的目标节点对应的词语,作为关键词,进而确定若干个关键词;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若干个关键词分别与预设词语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最高的词语,根据匹配度最高的词语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树层次中每个目标节点在决策树中的关联节点,并统计每个目标节点对应的关联节点的数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队列中前一半的目标节点对应的词语,作为关键词,进而确定若干个关键词;基于关联节点的数量实现初步筛选,确定若干个关键词。便于减少数据处理量,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若干个关键词分别与预设词语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最高的词语,根据匹配度最高的词语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预设词语为标准所需单位发电值的格式。便于准确的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筛选模块,包括:
组合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在风电机组集合中进行组合,得到若干种组合结果,每个组合结果对应的单位发电值均大于等于所需单位发电值;
链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组合结果中对应的风电机组,并作为一个链节点,确定组合结果中各个风电机组对应的各个链节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一条链路,基于若干种组合结果生成若干条链路;
筛选子模块,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组合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在风电机组集合中进行组合,得到若干种组合结果,每个组合结果对应的单位发电值均大于等于所需单位发电值;链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组合结果中对应的风电机组,并作为一个链节点,确定组合结果中各个风电机组对应的各个链节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一条链路,基于若干种组合结果生成若干条链路;筛选子模块,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基于组合结果中各个风电机组对应的各个链节点的位置信息,准确确定若干条链路,并进行筛选,准确得到目标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筛选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每个链路中包括的风电机组的运行费用,计算出每个链路对应的总费用;
筛选单元,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总费用最低的链路,作为目标链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每个链路中包括的风电机组的运行费用,计算出每个链路对应的总费用;筛选单元,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总费用最低的链路,作为目标链路。便于得到最优的链路,提高了风能控制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后,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在确定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不满足对应的要求时,进行增强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后,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在确定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不满足对应的要求时,进行增强处理。便于实现对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的有效监控,提高了目标链路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的有效控制,提高了控制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在目标链路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开启后且在服务器分别发送探测包至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记录每个探测包的发送时间及发送序列号;
接收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返回的数据包,建立数据包与对应的探测包的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
根据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的第一通信质量;
判断是否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若有,在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第一移动通信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目标链路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开启后且在服务器分别发送探测包至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记录每个探测包的发送时间及发送序列号;接收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返回的数据包,建立数据包与对应的探测包的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根据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据确定对应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的第一通信质量;判断是否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若有,在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第一移动通信装置。提高了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的通信质量,实现服务器对目标风电机组的准确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
在确定没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时,基于目标链路中首端目标风电机组生成检测包,并传输至第二个目标风电机组,第二目标风电机组将检测包传输至第三目标风电机组,一直迭代,直至将检测包传输至目标链路中尾端目标风电机组;
记录检测包的每一次传输数据,根据传输数据,确定每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的第二通信质量,确定第二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二通信质量的两个目标风电机组,在这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设置第二移动通信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第二检测模块,用于:在确定没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时,基于目标链路中首端目标风电机组生成检测包,并传输至第二个目标风电机组,第二目标风电机组将检测包传输至第三目标风电机组,一直迭代,直至将检测包传输至目标链路中尾端目标风电机组;记录检测包的每一次传输数据,根据传输数据,确定每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的第二通信质量,确定第二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二通信质量的两个目标风电机组,在这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设置第二移动通信装置。提高了目标链路中目标风电机组之间的通信质量,提高了目标链路的通信完整度及有效性,实现准确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
采集目标风电机组在开启预设时间段后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统计出平均单位发电值;
将平均单位发电值与所需单位发电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二次调节;
在确定需要二次调节时,获取目标链路中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排队队列;
在排队队列中确定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并调节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采集目标风电机组在开启预设时间段后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统计出平均单位发电值;将平均单位发电值与所需单位发电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二次调节;在确定需要二次调节时,获取目标链路中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排队队列;在排队队列中确定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并调节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在确定平均单位发电值大于所需单位发电值,选取排队队列中前预设数量个目标风电机组,作为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调小运行功率。在确定平均单位发电值小于所需单位发电值,选取排队队列中后预设数量个目标风电机组,作为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调大运行功率。实现对目标链路中目标风电机组工作时得到的单位发电值的监控,并与所需单位发电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有效调节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提高了控制准确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风力发电任务;
解析模块,用于对风力发电任务进行解析,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需单位发电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生成链路产生任务;
筛选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生成若干条链路,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
开启模块,用于根据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
所述解析模块,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风力发电任务转换为文本任务;
分词模块,用于对所述文本任务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若干个词语;
构建模块,用于对若干个词语进行词性归类,得到若干个词性集合;每一个词性集合作为一个树层次,根据若干个树层次构建决策树;
确定模块,用于设置预设树层次,并在决策树中确定与预设树层次对应的目标树层次,根据目标树层次及决策树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树层次中每个目标节点在决策树中的关联节点,并统计每个目标节点对应的关联节点的数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排序队列中前一半的目标节点对应的词语,作为关键词,进而确定若干个关键词;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将若干个关键词分别与预设词语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度最高的词语,根据匹配度最高的词语确定所需单位发电值;
筛选模块,包括:
组合模块,用于根据链路产生任务在风电机组集合中进行组合,得到若干种组合结果,每个组合结果对应的单位发电值均大于等于所需单位发电值;
链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组合结果中对应的风电机组,并作为一个链节点,确定组合结果中各个风电机组对应的各个链节点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生成一条链路,基于若干种组合结果生成若干条链路;
筛选子模块,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目标链路;
所述筛选子模块,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确定每个链路中包括的风电机组的运行费用,计算出每个链路对应的总费用;
筛选单元,用于在若干条链路中筛选出总费用最低的链路,作为目标链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根据目标链路开启目标风电机组后,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在确定目标链路的通信质量不满足对应的要求时,进行增强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能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
在目标链路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开启后且在服务器分别发送探测包至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记录每个探测包的发送时间及发送序列号;
接收每个目标风电机组返回的数据包,建立数据包与对应的探测包的匹配关系,确定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
根据数据包的时延及丢包数确定对应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的第一通信质量;
判断是否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若有,在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与服务器之间设置第一移动通信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能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
在确定没有第一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一通信质量的目标风电机组时,基于目标链路中首端目标风电机组生成检测包,并传输至第二目标风电机组,第二目标风电机组将检测包传输至第三目标风电机组,一直迭代,直至将检测包传输至目标链路中尾端目标风电机组;
记录检测包的每一次传输数据,根据传输数据,确定每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的第二通信质量,确定第二通信质量小于预设第二通信质量的两个目标风电机组,在这两个目标风电机组之间设置第二移动通信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PLC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
采集目标风电机组在开启预设时间段后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运行数据统计出平均单位发电值;
将平均单位发电值与所需单位发电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二次调节;
在确定需要二次调节时,获取目标链路中包括的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排队队列;
在排队队列中确定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并调节待调节目标风电机组的运行功率。
CN202310353881.4A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Active CN116066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3881.4A CN116066293B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3881.4A CN116066293B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6293A CN116066293A (zh) 2023-05-05
CN116066293B true CN116066293B (zh) 2023-06-09

Family

ID=8617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3881.4A Active CN116066293B (zh) 2023-04-06 2023-04-06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662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4610B (zh) * 2015-12-11 2019-04-23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优化启动控制方法
CN109842566B (zh) * 2019-01-10 2023-01-24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ns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2698971B (zh) * 2020-12-30 2023-08-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规则引擎的参数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85088B (zh) * 2021-11-29 2023-10-10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火电机组约束的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66293A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Approximating the two-level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 via a quasi-greedy approach
US2021015997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Predicting Fault of Optical Module
US2012008966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or message aggregation
CN102802204B (zh) 基于用户体验QoE的网络选择方法
CN111510879A (zh) 基于多约束效用函数的异构车联网网络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2137438A (zh) 一种ip网络资源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DRL-driven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ask-oriented semantic communication
Wu et al. A stochastic calculus for network system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CN106447223B (zh) 一种灵活性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6066293B (zh) 一种风能plc控制系统
Taha et al. MEC resource offloading for QoE-aware HAS video streaming
US20070061429A1 (en) Optimizing utilization of application resources
Tan et al. Energy-aware and deadline-constrained task scheduling in fog computing systems
CN1770901A (zh) 可参数化单元校正操作的预检验系统
CN115150892B (zh) 具有突发性业务的mec无线系统中vm-pm修复策略方法
CN116562422A (zh) 一种电能量与爬坡备用的联合出清方法及终端
CN114189904A (zh) 一种lte载频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2202845B (zh) 一种面向配用电业务的边缘计算网关负荷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其配电系统
CN114389231A (zh) 一种基于配电网保护及设备实时数据的负荷预测诊断方法
Nagarajan et al. A new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VBR video traffic sources
CN102546593B (zh) 一种对等网络流媒体系统中的节点协作方法及系统
CN115022045B (zh) 一种基于边缘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7650571B (zh) 一种基于层级构造的分布式智能能源体系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7014126B (zh) 基于信道拓展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1126661B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平台的自助建模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