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7969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用于组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用于组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7969A
CN116057969A CN202180057213.6A CN202180057213A CN116057969A CN 116057969 A CN116057969 A CN 116057969A CN 202180057213 A CN202180057213 A CN 202180057213A CN 116057969 A CN116057969 A CN 116057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multicast
harq feedback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72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贞镐
金泳范
裵泰汉
朴成珍
申哲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057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7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支持比诸如LTE的4G通信系统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5G或6G通信系统。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提供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多播数据被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以及经由PDCCH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单播数据被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用于组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发送/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主要针对人类服务而开发,诸如语音、多媒体和数据通信。随着第五代(5G)通信系统的商用,连接设备预期将爆炸式增长并连接到通信网络。连接到网络的事物示例可能包括载具、机器人、无人机、家用电器、显示器、安装在各种基础设施中的智能传感器、施工机械和工厂装备。移动设备将演变成各种形状因素,诸如增强现实眼镜、虚拟现实耳机和全息设备。在第六代(6G)时代,正在努力开发增强的6G通信系统,以通过连接数千亿个设备和事物来提供各种服务。为此,6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5G系统。
在预期2030年左右实现的6G通信系统中,最大传输速率为兆兆(即1000千兆比特)bps,无线延迟(latency)为100微秒(μsec)。换句话说,6G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比5G通信系统快50倍,无线延迟降低到十分之一。
为了实现这些高数据速率和超低延迟,6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太赫兹频带(例如,95千兆赫(95GHz)到3兆兆赫兹(3THz)频带)中实现的。随着与5G中引入的毫米波(mmWave)相比,兆兆赫兹频带中的路径损耗和大气吸收问题恶化,可以保证信号到达(即覆盖)的技术将变得更加重要。作为确保覆盖的主要技术,需要开发多天线传输技术,诸如新波形、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或大规模天线,这些技术展现出比射频(RF)设备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更好的覆盖特性。正在讨论新技术,诸如基于超材料的透镜和天线、使用轨道角动量(OAM)的高维空间复用技术和可重构智能表面(RIS),以增强兆兆赫兹频带信号的覆盖。
对于增强频率效率的6G通信系统和用于6G通信系统的系统网络,包括全双工技术,正在开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同时利用相同频率资源的全双工技术,综合使用卫星和高空平台站(HAPS)的网络技术,实现网络操作的优化和自动化并支持移动基站的网络架构创新技术,通过基于频谱使用的预测的冲突避免的动态频谱共享技术,基于人工智能(AI)的通信技术,其从设计阶段就使用AI,并将端到端AI支持功能内部化,从而优化系统,以及下一代分布式计算技术,其通过超高性能通信和移动边缘计算(MEC)或云来实现超出UE计算能力的限制的服务。此外,通过设计将在6G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新协议、实现基于硬件的安全环境、开发用于安全使用数据的机制以及开发用于维护隐私的技术,已经进行了持续的尝试来加强设备之间的连接性、进一步优化网络、促进网络实体在软件中的实现以及增加无线通信的开放性。
这样的针对6G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将经由6G通信系统的超连接性实现下一个超连接体验,其中涵盖人类-事物连接以及事物-事物连接。具体来说,6G通信系统将能够提供各种服务,诸如真正沉浸式扩展现实(XR)、高保真移动全息图和数字副本。此外,由于增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诸如远程手术、工业自动化和紧急响应的服务将通过6G通信系统来提供,并且将在医疗、汽车或家用电器行业中具有各种应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通过向若干个终端发送相同的数据来提供组播服务和/或多播服务。此时,如果通过单独的数据发送/接收向每个终端提供组播服务和/或多播服务,则可能导致频率资源和时间资源的低效率。因此,需要提供用于有效地执行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装置,以提供多播服务和/或组播服务。
【技术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是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到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与用于单播和/或广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是提供方法和装置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RRC_connected终端的数据,并在一起接收到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和用于单播和/或广播的数据时发送/接收HARQ反馈信息。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是提供方法和装置,其中,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的RRC_connected终端根据其能力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提供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发送多播数据;以及经由PDCCH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单播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可以提供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发送多播数据;以及经由PDCCH接收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单播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收发器,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发送多播数据;以及经由收发器,经由PDCCH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单播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可以提供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经由收发器,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发送多播数据,并且第一控制信息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调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经由收发器,经由PDCCH接收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单播数据。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提出的发送装置的方法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的方法中,生成与是否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相关的信息;生成与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和/或广播数据的优先级相关的信息;以及发送与是否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相关的信息和与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和/或广播数据的优先级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提出的接收装置的方法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的方法中,从发送装置接收信号;以及从该信号中识别与是否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相关的信息和与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和/或广播数据的优先级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提出的发送装置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收发器;以及处理器,用于生成与是否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相关的信息,生成与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和/或广播数据的优先级相关的信息,以及经由收发器发送与是否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相关的信息和与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和/或广播数据的优先级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提出的接收装置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中,用于从发送装置接收信号的收发器;以及处理器,用于从该信号中识别与是否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信息相关的信息和与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和/或广播数据的优先级相关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方面具有使得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成为可能的效果。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具有使得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成为可能的效果。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具有使得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到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与用于单播和/或广播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成为可能的效果。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具有使得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一起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和用于单播和/或广播的数据时,处理RRC_connected终端的数据并发送/接收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成为可能的效果。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具有使得提供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的RRC_connected终端根据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能力接收用于组播和/或多播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成为可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5G(或新无线电(NR))系统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时间-频率域传输结构的示图;
图2是示出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的示图;
图3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在频率-时间资源中分配eMBB、URLLC和mMTC数据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在频率-时间资源中分配eMBB、URLLC和mMTC数据的另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一个传输块被分成几个码块并且添加CRC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在频域和时域中映射NR系统的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的状态的示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子载波间隔可以发送SS/PBCH块的符号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在5G或NR系统中,当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且终端发送第二信号时,根据定时提前的终端的处理时间的示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时隙调度和发送数据(例如,TB)、接收对应数据的HARQ-ACK反馈以及根据该反馈执行重传的示例的示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组播服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组播服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1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基站的内部结构的示图;
图1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终端的内部结构的示图;
图1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1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新无线电(NR)接入技术,新的5G通信技术,是设计为能够在时间和频率资源上自由地复用各种服务,相应地,波形/参数集和参考信号可以在业务中根据需要动态或自由地分配。为了在无线通信中向终端提供最佳服务,经由测量干扰和信道质量来提供优化的数据传输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信道状态的准确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与信道和干扰特性不取决于频率资源而发生显著改变的4G通信不同,5G信道取决于服务经历信道和干扰特性的剧烈改变,因此需要根据频率资源组(FRG)的子集支持,这允许它们被划分和测量。同时,NR系统支持的服务类型可以划分为诸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m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的类别。eMBB、mMTC和URLLC分别是针对大容量数据的高速率传输、最小化终端功耗和多终端接入以及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服务。取决于应用于终端的服务类型,可以应用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通信系统中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因此要求根据特性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提供每种服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向用户提供多种服务的装置。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描述实施例时,省略了对本领域公知的且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的描述。这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公开的要旨而不使其不清楚。
出于同样的原因,一些组件可能被夸大或示意性地示出。每个组件的大小不一定反映每个组件的实际大小。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组件。
通过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使本公开的优点、特征及实现其的方法更加清楚。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在此公开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提供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仅用于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开的类别。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
应当理解,每个流程图中的框和流程图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配备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中,因此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生成用于执行结合每个流程图的框描述的功能的部件(mean)。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该存储器可以面向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指定方式实现功能,因此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可以产生包括用于执行结合每个流程图中的框描述的功能的指令部件的产品。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配备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中,因此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将计算机执行的过程生成为一系列操作步骤、并操作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指令可以提供用于执行结合每个流程图中的框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此外,每个框可以表示模块、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括用于执行指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替换执行示例中,框中提到的功能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出现。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对应的功能。
如本文所用,术语“单元”是指软件元素或硬件元素,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单元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术语“单元”不限于表示软件或硬件元素。“单元”可以被配置在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被寻址或者可以被配置为再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因此,作为示例,“单元”包括元素,诸如软件元素、面向对象的软件元素、类元素和任务元素、过程、功能、属性、进程、子例程、程序代码的段、驱动器、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架构、表格、数组和变量。元素或“单元”中提供的功能可与附加元素组合或可拆分为子元素或子单元。此外,可以实现元素或“单元”以再现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中的一个或多个CPU。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无线通信系统从以语音为中心的服务发展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高数据速率和高质量的分组数据服务,诸如3GPP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或演进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LTE高级(LTE-A)、3GPP2高速分组数据(HRPD)、超移动宽带(UMB)以及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e通信标准。此外,对于5G无线通信系统,5G或新无线电(NR)通信正在被标准化。
作为代表性宽带无线通信系统,NR系统对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更具体地,NR系统对下行链路采用循环前缀OFDM(CP-OFDM),对上行链路采用两种方案,即CP-OFDM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上行链路是指终端(用户设备(UE)或移动站(MS))向基站(BS,或eNode B)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下行链路是指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这样的多接入方案为每个用户分配和操作携带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而不重叠,即保持正交性,从而区分每个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NR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如果在初始传输时解码失败,则通过物理层重传对应的数据。通过HARQ方案,如果接收器未能准确地解码数据,则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指示解码失败的信息(否定确认(NACK)),使得发送器可以通过物理层重传对应的数据。接收器通过将发送器重传的数据与之前解码失败的数据相结合,提高数据接收能力。此外,如果接收器准确地解码数据,则接收器可以向发送器发送指示解码成功的信息(确认(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发送新数据。
图1是示出时间-频率域的基本结构的示图,该时间-频率域是无线电资源域,其中数据或控制信道在NR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上发送。
在图1中,横轴指代时域,纵轴指代频域。时域中的最小传输单元为OFDM符号,Nsymb(102)个OFDM符号一起构成一个时隙106。子帧的长度定义为1.0毫秒,无线电帧114定义为10毫秒。频域中的最小传输单元为子载波,整个系统传输频带的带宽由总共NBW(104)个子载波组成。一个帧可以定义为10毫秒。一个子帧可以定义为1毫秒,因此,一个帧可以由总共10个子帧组成。一个时隙可以定义为14个OFDM符号(即每个时隙的符号的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081
)。一个子帧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时隙组成,并且一个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量可以根据子载波间隔的设置值μ而变化。图2中的示例示出了子载波间隔设置值为μ=0的情况和子载波间隔设置值为μ=1的情况。如果μ=0,则一个子帧可以由一个时隙组成,如果μ=1,则一个子帧可以由两个时隙组成。换言之,根据子载波间隔的设定值μ,每个子帧的时隙的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091
可能变化,因此,每个帧的时隙的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092
可能不同。根据每个子载波的间隔μ,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093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094
可以在下面的表1中定义。
[表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095
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之前,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初始带宽部分(BWP),用于基站经由主信息块(MIB)进行初始接入。更具体地,终端可以在初始访问阶段通过MIB接收初始访问所必需的用于搜索空间和控制区域(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配置信息,在该控制区域上可以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接收系统信息(剩余系统信息(RMSI)或可以对应于SIB1的系统信息块1)。被配置为具有MIB的控制区域和搜索空间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视为身份(ID)0。基站可以经由MIB将用于控制区域#0的配置信息通知给终端,诸如频率分配信息、时间分配信息、参数集等。此外,基站可以经由MIB向终端通知用于控制区域#0的时机和监视时段的配置信息,即,搜索空间#0的配置信息。终端可以将从MIB中获得的设置为控制区域#0的频率范围作为初始接入的初始BWP。此时可以将初始BWP的标识(ID)视为0。
MIB可能包括以下信息。
<MIB>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01
<MIB字段描述>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11
在配置带宽部分的方法中,在RRC连接之前的终端可以在初始接入阶段经由MIB接收初始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更具体地,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在该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可以从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MIB发送调度SIB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此时,可以将由MIB配置的控制区域的带宽视为初始带宽部分,终端可以经由配置的初始带宽部分来接收发送SIB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初始带宽部分可以用于其他系统信息(OSI)、寻呼和随机接入,以及用于接收SIB。
如果终端被配置为具有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则基站可以使用DCI内的带宽部分指示符向终端指示BWP的改变。
时间-频率域中的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112,并且可以用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来表示。资源块(RB)108(或物理资源块(PRB))被定义为频域中的NRB(110)个连续子载波。通常,数据的最小传输单元是RB单元。一般在NR系统中,Nsymb=14,NRB=12,NBW与系统传输频带的带宽成正比。数据速率可以与为终端调度的RB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
在NR系统中,在以频率区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F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和上行链路传输带宽可能彼此不同。信道带宽是指对应于系统传输带宽的RF带宽。表2和表3分别示出了NR系统中定义的用于6GHz以下频带和6GHz以上频带的系统传输带宽、子载波间隔和信道带宽当中的一些对应关系。例如,在信道带宽为100MHz、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NR系统中,传输带宽由273个RB组成。在下文中,N/A可以是NR系统不支持的带宽-子载波组合。
[表2]:频率范围1(FR1)的配置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21
[表3]:频率范围2(FR2)的配置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22
在NR系统中,可以为FR1和FR2单独定义频率范围,如下表4所示。
[表4]
频率范围指定 对应频率范围
FR1 450MHz-7125MHz
FR2 24250MHz-52600MHz
在上面,FR1和FR2的范围可以不同地改变和应用。例如,FR1的频率范围可以从450MHz改变到6000MHz。
接下来,将描述5G中的同步信号(SS)/PBCH块。
SS/PBCH块可以指由主SS(PSS)、辅SS(SSS)和PBCH组成的物理层信道块。详情如下。
-PSS:用作下行链路时间/频率同步的参考,并且为小区ID提供部分信息的信号。
-SSS:用作下行链路时间/频率同步的参考,并提供PSS不提供的小区ID的其余信息。此外,它可以用作PBCH解调的参考信号。
-PBCH:提供终端发送和接收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信息。基本系统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用于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映射信息的搜索空间相关控制信息、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单独数据信道的调度控制信息等。
-SS/PBCH块:SS/PBCH块由PSS、SSS和PBCH的组合组成。一个或多个SS/PBCH块可以在5毫秒内发送,每个发送的SS/PBCH块可以用索引来区分。
终端可以在初始接入阶段检测PSS和SSS并且可以解码PBCH。终端可以从PBCH获得MIB并且可以从其被配置为具有控制区域#0(其可以对应于控制区域索引为0的控制区域)。假定选择的SS/PBCH块和在控制区域#0中发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准协同定位(QCLed),终端可以对控制区域#0执行监视。终端可以从在控制区域#0中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接收系统信息。终端可以从接收的系统信息中获得与初始接入所要求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相关的配置信息。考虑到选择的SS/PBCH索引,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物理RACH(PRACH),并且接收PRACH的基站可以获得由终端选择的SS/PBCH块索引的信息。通过这个过程,基站可以知道终端已经从每个SS/PBCH块中选择了哪个块,并监视与其相关的控制区域#0。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5G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在5G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数据(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或下行链路数据(或物理下行链路数据信道(PDSCH))的调度信息从基站经由DCI发送到终端。终端可以监视对于PUSCH或PDSCH的用于回退(fallback)的DCI格式和用于非回退的DCI格式。回退DCI格式可以被配置具有基站和终端之间预定义的固定字段,非回退DCI格式可以包括可配置的字段。DCI可以包括除此以外的其他各种格式,并且它可以取决于每种格式指示DCI是用于功率控制的格式还是用于通知时隙格式指示符(SFI)的格式。
DCI可以通过信道编码和调制过程经由作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PDCCH来发送。在DCI消息有效载荷中添加循环冗余检查(CRC),并且CRC用对应于终端的身份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进行加扰。不同的RNTI可以用于DCI消息的目的,例如终端特定(或UE特定)数据传输、功率控制命令或随机接入响应。也就是说,RNTI没有被显式地(explicitly)发送,但是RNTI被包括在CRC计算过程中并且被发送。终端在接收PDCCH上发送的DCI消息之后,可以使用分配的RNTI来识别CRC,如果CRC的识别结果是正确的,则终端可以知道该消息已经被发送到终端。PDCCH在为终端配置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映射和发送。
例如,为系统信息(SI)调度PDSCH的DCI可以用SI-RNTI加扰。为随机接入响应(RAR)消息调度PDSCH的DCI可以用RA-RNTI加扰。为寻呼消息调度PDSCH的DCI可以用P-RNTI加扰。通知时隙格式指示符(SFI)的DCI可以用SFI-RNTI加扰。通知发送功率控制(TPC)的DCI可以用TPC-RNTI加扰。调度终端特定PDSCH或PUSCH的DCI可以用小区RNTI(C-RNTI)加扰。在上述中,DCI与RNTI值的加扰可以是指将RNTI值添加到通过XOR运算(0+0=0,1+0=1,以及1+1=0)添加到DCI的CRC比特。这里,XOR运算可以是模2运算。如果DCI的CRC的比特数量与RNTI的比特数量不同,则可以用具有更多比特的那个的LSB或MSB来执行操作。例如,如果DCI的CRC具有24比特并且RNTI具有16比特,则可以用CRC的LSB 16比特对RNTI进行加扰。
DCI格式0_0可以用作回退DCI来调度PUSCH,此时CRC可以用C-RNTI加扰。用C-RNTI加扰CRC的DCI格式0_0可以包括例如以下信息,
[表5]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4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51
DCI格式0_1可以用作回退DCI来调度PUSCH,此时可以用C-RNTI加扰CRC。用C-RNTI加扰CRC的DCI格式0_1可以包括例如以下信息。
[表6]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5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6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71
DCI格式1_0可以用作回退DCI来调度PDSCH,此时CRC可以用C-RNTI加扰。用C-RNTI加扰CRC的DCI格式1_0可以包括例如以下信息。
[表7]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7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81
DCI格式1_1可以用作非回退DCI来调度PDSCH,此时CRC可以用C-RNTI加扰。用C-RNTI加扰CRC的DCI格式1_1可以包括例如以下信息。
[表8]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8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191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在5G通信系统中为数据信道分配时域资源的方法。
基站可以经由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为终端配置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信道(PDSCH)和上行链路数据信道(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的表。对于PDSCH,可以配置包括高达maxNrofDL分配=16个条目的表,并且对于PUSCH,可以配置包括高达maxNrofUL分配=16个条目的表。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可以包括,例如,PDCCH-to-PDSCH时隙定时(其被指定为K0并且对应于PDCCH的接收时间点和由接收到的PDCCH调度的PDSCH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或PDCCH到PUSCH的时隙定时(其被指定为K2并且对应于PDCCH的时间点和由接收到的PDCCH调度的PUSCH的发送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位置信息和时隙内调度PDSCH或PUSCH的起始符号的长度、PDSCH或PUSCH的映射类型等。例如,也可以从基站向终端通知以下的表9、表10所示的信息。
[表9]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01
[表10]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11
基站可以经由L1信令(例如,DCI)将时域资源分配信息的表中的条目之一通知给终端(例如,可以用DCI内的“时域资源分配”字段来指示)。终端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的DCI获得用于PDSCH或PUSCH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5G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图2是示出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的示例的示图。图2示出在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隙220和在频率轴上的终端的带宽部分(UE带宽部分)210内配置两个控制区域(控制区域#1 201和控制区域#2 202)的示例。控制区域201和202可以被配置在频率轴上的整个系统带宽部分210内的特定频率资源203中。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可以被配置在时间轴上,其可以被定义为控制区域长度(控制资源集持续时间)204。参考图2中所示的示例,控制区域#1 201被配置为具有两个符号的控制区域长度,并且控制区域#2202被配置为具有一个符号的控制区域长度。
上述5G中的控制区域可以经由从基站到终端的高层信令(例如,系统信息、MIB和RRC信令)来配置。为终端配置控制区域是指为终端提供诸如控制区域身份、控制区域的频率位置、控制区域的符号长度等的信息。例如,高层信令可以包括下表11中的信息。
[表1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2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31
在表11中,tci-StatesPDCCH(简称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索引或者一个或多个SS/PBCH块索引的信息,一个或多个SS/PBCH块索引与在对应的控制区域中发送的DMRS具有QCL关系。
例如,作为用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控制信息(DL授权)的DCI格式1_1中包括的每个控制信息可以如下。
-载波指示符:指示由DCI调度数据的哪个载波上发送-0或3比特
-DCI格式的指示符:指示DCI格式,具体为标识对应的DCI是用于下行链路还是用于上行链路的指示符。-[1]比特
-带宽部分指示符:指示带宽部分是否有改变。-0、1或2比特
-频域资源指派:是指示频域资源分配的资源分配信息,所表示的资源取决于资源分配类型是0还是1而不同。
-时域资源指派:是指示时域资源分配的资源分配信息,可以指示预定义的PDSCH时域资源分配列表或高层信令的一种配置-1、2、3或4比特
-VRB到PRB映射:指示虚拟资源块(VRB)和物理资源块(PRB)之间的映射关系-0或1比特
-PRB绑定大小指示符:指示假定应用相同的预编码的物理资源块绑定的大小-0或1比特
-速率匹配指示符:指示在经由应用到PDSCH的高层所配置的速率匹配组当中应用哪个速率匹配组-0、1或2比特
-ZP CSI-RS触发器:触发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0、1或2比特
-传输块(TB)相关的配置信息:指示一个或两个TB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新数据指示符(NDI)和冗余版本(RV)。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方案和编码速率。也就是说,这可以指示可能指示TBS和信道编码信息以及它是QPSK、16QAM、64QAM还是256QAM的信息的编码率值。
-新数据指示符:指示HARQ是初始传输还是重传。
-冗余版本:指示HARQ的冗余版本。
-HARQ过程号:指示应用于PDSCH的HARQ过程号-4比特
-下行链路指派索引:是用于在报告PDSCH的HARQ-ACK时生成动态HARQ-ACK码本的索引-0或2或4比特
-用于调度的PUCCH的TPC命令:应用于用于PDSCH的HARQ-ACK报告的PUCCH的功率控制信息-2比特
-PUCCH资源指示符:指示用于PDSCH的HARQ-ACK报告的PUCCH资源的信息-3比特
-PDSCH-to-HARQ_feedback定时指示符:发送用于针对PDSCH的HARQ-ACK报告的PUCCH的时隙的配置信息-3比特
-天线端口:指示PDSCH DMRS的天线端口和不发送PDSCH的DMRS CDM组的信息-4、5或6比特
-传输配置指示:指示PDSCH的波束相关信息的信息-0或3比特
-SRS请求:请求SRS传输的信息-2比特
-CBG传输信息:指示当配置基于码块组的重传时,通过PDSCH发送数据的哪个码块组(CBG)的信息-0、2、4、6或8比特
-CBG刷新信息:指示终端先前接收的码块组是否可以用于HARQ组合的信息-0或1比特
-DMRS序列初始化:指示DMRS序列初始化参数-1比特
在上述经由PDSCH或PUSCH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时域资源指派可以通过发送PDSCH/PUSCH的时隙的信息以及PDSCH/PUSCH与对应的时隙中的起始符号位置S进行映射的符号的数量L的信息来传送。这里,S可以是从时隙开始的相对位置,L可以是连续符号的数量,并且S和L可以根据如下等式1中定义的起始和长度指示符值(SLIV)来确定。
[等式1]
如果(L-1)≤7那么
SLIV=14·(L-1)+S
否则
SLIV=14·(14-L+1)+(14-1-S)
其中0<L≤14-S
在NR系统中,经由RRC配置,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用于发送PDSCH/PUSCH的时隙的信息以及一行中的PDSCH/PUSCH映射类型和SLIV值(例如,该信息可以以表格的形式配置)。此后,在DCI的时域资源分配中,基站可以通过在配置的表中指示索引值来向终端传送SLIV值、PDSCH/PUSCH映射类型以及用于发送PDSCH/PUSCH的时隙的信息。
在NR系统中,已经定义了类型A和类型B作为PDSCH映射类型。在PDSCH映射类型A中,DMRS符号当中的第一个符号位于时隙的第二或第三OFDM符号中。在PDSCH映射类型B中,位于PUSCH传输分配的时域资源中第一OFDM符号的DMRS符号当中的第一符号。
下行链路数据可以在作为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物理信道的PDSCH上发送。PDSCH可以在控制信道传输时段之后发送,并且诸如频域中的具体映射位置、调制方案等的调度信息是基于经由PDCCH发送的DCI来确定的。
经由构成DCI的控制信息当中的MCS,基站向终端通知应用于要发送的PDSCH的调制方案和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BS))。在实施例中,MCS可以由5个比特或更多或更少的比特组成。TBS对应于对要由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块(TB))应用用于纠错的信道编码之前的大小。
在本公开中,传输块(TB)可以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报头、MAC控制元素、一个或多个MAC服务数据单元(SDU)和填充比特。可替代地,TB可以表示从MAC层传递到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或MAC协议数据单元(PDU)。
NR系统中支持的调制方案有正交相移键控(QPSK)、16正交调幅(16QAM)、64QAM、256QAM,它们相应的调制阶数(Qm)分别为2、4、6、8。即,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每个符号可以发送2比特,在16QAM调制的情况下每个符号可以发送4比特,在64QAM调制的情况下每个符号可以发送6比特,在256QAM调制的情况下每个符号以发送8比特。
图3和图4是示出在频率-时间资源中分配作为在5G或NR系统中考虑的服务的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的示例的示图。
参考图3和图4,可以识别在每个系统中如何为信息传输分配频率和时间资源。
图3是示出在整个系统频带中分配eMBB、URLLC和mMTC数据的示例的示图。图3示出了在整个系统频带300中分配用于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的示例。如果需要生成和发送URLLC数据303、305和307,而eMBB 301和mMTC 309被分配在特定频带中并被发送,则URLLC数据303、305和307可以通过清空或不发送已经分配了eMBB 301和mMTC 309的部分来发送。在上述服务当中,URLLC要求延迟时间减少,因此URLLC数据可以分配(303、305和307)在分配了eMBB的资源301的部分中。如果在eMBB被分配的资源中另外分配和发送URLLC,则eMBB数据可以不在重叠的频率-时间资源中发送,因此可能降低eMBB数据的传输性能。也就是说,由于URLLC的分配,可能会发生发送eMBB数据的失败。
图4是示出其中分配了eMBB、URLLC、mMTC数据的示例的示图,其中系统频带被划分。在图4中,可以将整个系统频带400划分为子带402、404和406,子带402、404和406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于发送数据和服务。与子带的配置相关的信息可以是预先确定的,并且该信息可以经由高层信令从基站发送到终端。可替代地,子带可以由基站或网络节点以任意方式划分,因此可以在不向终端发送单独的子带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提供服务。图4示出了子带402、404和406分别用于eMBB数据、URLLC数据和mMTC数据的传输的示例。
为了描述实施例中提出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使用NR系统中的术语“物理信道”和“信号”。然而,本公开的内容可以应用于除NR系统之外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确定使公开的主题不清楚时,可以跳过对已知技术或功能的详细描述。本文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而定义的,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用其他术语替换。因此,应基于整体公开来定义术语。
根据本公开,下行链路(DL)是指从基站到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无线传输路径,上行链路(UL)是指从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无线传输路径。
尽管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NR系统,但是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具有类似技术背景或信道形式的其他通信系统。此外,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在不显着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范围内修改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这样的修改可以适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在本公开中,术语“物理信道”和“信号”可以与“数据”或“控制信号”互换使用。例如,PDSCH是发送数据的物理信道,但在本公开中,PDSCH可以是数据。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高层信令”可以指用于使用物理层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从基站向终端递送信号或者使用物理层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从终端向基站递送信号的方法,并且可以与“RRC信令”或“MAC控制元素(CE)”互换使用。
图5是示出一个传输块被分成若干个码块并且添加CRC的示例过程的示图。
参照图5,CRC 503可以被添加到将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上发送的一个传输块(TB)501的末尾或开头。CRC 503可以具有16比特、25比特或者固定数量的比特,或者根据信道条件的可变数量的比特等,并且用于确定信道编码是否成功。CRC 503被添加到TB 501的块可以被划分成若干个码块(CB)507、509、511和513(505)。这里,码块的最大大小可被预先确定并可被划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码块513可以小于其他码块507、509和511。然而,这仅仅是示例,根据另一示例,0、随机值或1可被插入到最后的码块513中,因此最后的码块513和其他码块507、509和511具有相同的长度。
可以将CRC 517、519、521和523分别添加到码块507、509、511和513中(515)。CRC可以具有16比特、25比特或固定数量的比特,并且用于确定信道编码是否成功。
TB 501和循环生成器多项式可以用于生成CRC 503,并且循环生成器多项式可以各种方式定义。例如,假设24比特CRC的循环生成器多项式满足:gCRC24A(D)=D24+D23+D18+D17+D14+D11+D10+D7+D6+D5+D4+D3+D+1,并且L=24,对于TB数据a0,a1,a2,a3,....,aA-1,CRCp0,p1,p2,p3,....,pL-1可以被确定为当a0DA+23+a1DA+22+…+aA-1D24+p0D23+p1D22+…+p22D1+p23除以gCRC24A(D)时,其余数为0的值。在上述示例中,假定CRC长度L是24作为示例,但是CRC长度L可以被确定为具有不同的值,例如12、16、24、32、40、48、64等。
在通过该过程将CRC添加到TB之后,TB+CRC可以被划分成N个CB 507、509、511和513。可以将CRC 517、519、521和523分别添加到CB 507、509、511和513中(515)。添加到CB的CRC可以具有与添加到TB的CRC不同的长度,或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循环生成器多项式来生成CRC。取决于要应用于码块的信道码的类型,可以省略添加到TB的CRC 503和添加到码块的CRC 517、519、521和523。例如,如果将LDPC码而不是turbo码应用于码块,则可以省略要插入到码块中的CRC 517、519、521和523。
然而,即使当应用LDPC时,CRC 517、519、521和523也可以被添加到码块。此外,当使用极性码时,也可以添加或省略CRC。
如上在图5中所述,一个码块的最大长度取决于应用于将被发送的TB的信道编码的类型,并且取决于码块的最大长度被确定,TB和添加到TB的CRC可以被划分成码块。
在现有的LTE系统中,用于CB的CRC被添加到划分的CB,并且CB和CRC的数据比特用信道码编码,因此编码的比特被确定,并且要进行速率匹配的比特数被确定为在相应的编码的比特上预先约定。
在NR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TB大小(TBS)。
步骤1:计算作为分配的资源中的一个PRB中分配给PDSCH映射的RE的数量的N′RE
N′RE可以被计算为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1
这里,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2
是1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3
可以指示分配给PDSCH的OFDM符号的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4
是同一CDM组的DMRS在一个PRB中占用的RE的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5
是高信令配置的一个PRB中开销占用的RE的数量,可以被设置为0、6、12、18中的一个。之后,可以计算分配给PDSCH的RE的总数量NRE。计算NRE为min(156,N′RE)·nPRB,nPRB表示分配给终端的PRB的数量。
步骤2:可以将作为临时信息的比特数量的Ninfo计算为NRE*R*Qm*v。这里,R是码率,Qm是调制阶数,并且可以使用DCI的MCS比特字段和预定表来传递该值的信息。v是分配的层的数量。如果Ninfo≤3824,则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3计算TBS。否则,可以通过步骤4计算TBS。
步骤3:通过方程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6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87
可以计算出N′info。TBS可以被确定为下表12中的不小于N′info的值当中最接近N′info的值。
[表1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91
步骤4:通过方程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9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293
可以计算N′info。TBS可以由N′info值和下面的[伪代码1]确定。下面,C对应于一个TB中包括的码块的数量。
[伪代码1的开始]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01
[伪代码1的结束]
当一个CB输入到NR系统中的LDPC编码器时,它可能被输出,并添加奇偶校验位。此时,奇偶校验位的量可能取决于LDCP基础图而变化。用于发送由针对特定输入的LDPC编码生成的所有奇偶校验位的方法可以被称为完全缓冲速率匹配(FBRM),而用于限制可发送奇偶校验位的数量的方法可以被称为有限缓冲速率匹配(LBRM)。如果分配的资源用于数据传输,则LDPC编码器的输出被创建为循环缓冲器,并且创建的缓冲器的比特与分配的资源一样多地被重复地发送,此时,循环缓冲器的长度可能被指定为Ncb
如果LDPC编码生成的所有奇偶校验位的数量为N,在FBRM方法中,Ncb=N。在LBRM方法中,Ncb为min(N,Nref),Nref给定为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02
RLBRM可以被确定为2/3。为了获得TBSLBRM,假定对应小区中的终端支持的最大的层数量和最大调制阶数,使用上述用于获得TBS的方法。如果支持256QAM的MCS表用于对应小区中的至少一个BWP,则最大调制阶数Qm假定为8,否则为6(64QAM),并且码率被假定为最大码率948/1024,NRE被假定为156·nPRB,nPRB被假定为nPRB,LBRM。nPRB,LBRM可以在下表13中给出。
[表13]
跨载波的所有配置的BWP的PRB的最大数量 <![CDATA[n<sub>PRB,LBRM</sub>]]>
小于33 32
33to66 66
67to107 107
108to135 135
136to162 162
163to217 217
大于217 273
NR系统中的终端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2来确定。
[等式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1
等式2中,J为载波聚合绑定的载波数量,Rmax=948/1024,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2
为最大的层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3
为最大调制阶数,f(j)为缩放指数,μ意味着子载波间距。作为f(j),终端可以报告1、0.8、0.75和0.4中的一个,p可以在下面的表14中给出。
[表14]
μ <![CDATA[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拓展的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4
是平均OFDM符号长度,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5
可以被计算为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6
并且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17
是BW(j)中RB的最大数量。OH(j)作为开销值,在FR1(小于或者等于6GHz的频带)中,对于下行链路,可以被给定为0.14,对于上行链路,可以被给定为0.18,在FR2(6GHz以上的频带)中,对于下行链路,可以被给定为0.08,对于上行链路,可以被给定为0.10。通过等式2,在30kHz子载波间隔具有100MHz频率带宽的小区中的下行链路中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计算如下表15。
[表15]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21
相比之下,终端在实际数据传输中可以测量的实际数据速率可以是通过将数据量除以数据传输时间获得的值。对于1TB传输,这可以是通过将TBS除以TTI长度而获得的值,或对于2TB传输,这可以是将TBS之和除以TTI长度而获得的值。例如,假定获得表15,可以根据分配的PDSCH符号的数量,如表16所示,确定在子载波间隔30kHz处具有100MHz频带的小区中的下行链路的最大实际数据速率。
[表16]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22
由终端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经由表7来识别,分配的TBS之后的实际数据速率可以经由表8来识别。此时,取决于调度信息,可能存在实际数据速率大于最大数据速率的情况。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特定的新无线电(NR)系统中,由终端可支持的数据速率可以在基站和终端之间约定。这可以使用由终端支持的最大频带、最大调制阶数、最大的层数量等来计算。然而,计算的数据速率可能不同于根据传输块(TB)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BS))和用于实际数据传输的传输时间间隔(TTI)计算的值。
因此,可能为终端指派比对应于由终端支持的数据速率的值更大的TBS,并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取决于由终端支持的数据速率对可调度的TBS施加限制。
图6是示出在频域和时域中映射NR系统的同步信号(SS)和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示例的示图。
主同步信号(PSS)601、辅同步信号(SSS)603和PBCH被映射到4个OFDM符号上,PSS和SSS被映射到12个RB,PBCH被映射到20个RB。图6中的表格示出了20个RB的频带如何根据子载波间隔(SCS)改变。发送PSS、SSS和PBCH的资源区域可以被称为SS/PBCH块。SS/PBCH块可以被称为SSB块。
图7是示出可以根据子载波间隔发送SS/PBCH块的符号的示图。
参考图7,子载波间隔可以设置为15kHz、30kHz、120kHz、240kHz等,并且SS/PBCH块(或SSB块)可以位于的符号的位置可以根据每个子载波间隔来确定。图7示出了可以根据1ms内的符号中的子载波间隔来发送SSB的符号的位置,并且不需要总是在图7所示的区域中发送SSB。发送SSB块的位置可以经由系统信息或专用信令在终端中配置。
由于终端一般远离基站,所以从终端发送的信号在传播延迟时间(传播延迟)之后被基站接收。传播延迟时间是将无线电波从终端发送到基站的路径除以光速获得的值,通常可以是将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距离除以光速获得的值。在实施例中,在终端位于距离基站100千米的情况下,从终端发送的信号在大约0.34毫秒后被基站接收。与此相反,从基站发送的信号在大约0.34毫秒之后也被终端接收。如上所述,从终端发送到基站的信号的到达时间可以取决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而变化。因此,当不同位置的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信号时,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可能彼此不同。为了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允许来自多个终端的信号同时到达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时间可以根据每个终端的位置而呈现为不同。在5G、NR和LTE系统中,这称为定时提前。
图8是示出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在5G或NR系统中当终端接收第一信号并且终端发送第二信号时终端根据定时提前的处理时间的示图。
下面详细描述终端根据定时提前的处理时间。当基站在时隙n 802向终端发送上行链路调度授权(UL授权)或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DL授权和DL数据)时,终端可以在时隙n 804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授权,或者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此时,终端可以比基站发送信号的时间晚传播延迟(Tp)810来接收较晚信号。在该实施例中,当终端在时隙n 804接收到第一信号时,终端在时隙n+4 806发送第二信号。当终端向基站发送信号时,终端可以在定时806处发送对于上行链路数据或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 ACK/NACK,定时806从用于由终端接收的信号参考的时隙n+4提前了定时提前(TA)812,以允许信号在特定时间到达基站。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在接收到上行链路调度授权后准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者终端在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后可以准备传递HARQ ACK或NACK的时间可以是从对应于三个时隙的时间中排除TA的时间(814)。
为了确定上述定时,基站可以计算对应终端的TA的绝对值。基站可以通过在终端初始接入基站时,将在随机接入阶段首先传递给终端的TA值加上或减去经由高层信令传递的后续TA的变化来计算TA的绝对值。在本公开中,TA的绝对值可以是通过从由终端发送的第n个TTI的起始时间减去由终端接收的第n个TTI的起始时间而获得的值。
同时,蜂窝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分组数据延迟。为此,在LTE系统中,以具有1毫秒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的子帧为单位执行信号发送/接收。如上所述操作的LTE系统可以支持具有短于1ms的传输时间间隔的终端(短TTI UE)。同时,在5G或NR系统中,传输时间间隔可能小于1毫秒。短TTI终端适用于延迟很重要的服务,诸如LTE语音(VoLTE)服务和远程控制服务。此外,短TTI终端成为能够在蜂窝基础上实现关键任务物联网(IoT)的方式(means)。
在5G或NR系统中,当基站发送包含下行链路数据的PDSCH时,调度PDSCH的DCI指示K1值,K1值是对应于当终端发送用于PDSCH的HARQ-ACK信息时的定时的信息的值。除非指示在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1之前发送HARQ-ACK信息,否则终端可以将其发送到基站。也就是说,可以与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1的同时或者晚于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1,从终端发送HARQ-ACK信息到基站。当指示在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1之前发送HARQ-ACK信息时,HARQ-ACK信息在从终端到基站的HARQ-ACK传输中可能不是有效的HARQ-ACK信息。
符号L1可以是循环前缀(CP)自PDSCH的最后时间点起、Tproc,1之后开始的第一个符号。Tproc,1可以按照下面的等式3计算。
[等式3]
Tproc,1=((N1+d1,1+d1,2)(2048+144)·κ2)·TC
在上面的等式3中,N1、d1,1、d1,2、K、μ和TC可以定义如下。
-如果HARQ-ACK信息在PUCCH(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发送,则d1,1=0,如果HARQ-ACK信息在PU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数据信道)上发送,则d1,1=1。
-如果终端被配置为具有多个激活的配置载波或载波,则载波之间的最大定时差可以反映在第二信号传输中。
-在PDSCH映射类型A的情况下,即在第一DMRS符号的位置是时隙的第三或第四符号的情况下,如果PDSCH的最后一个符号的位置索引i小于7,则定义d1,2=7-i。
-在PDSCH映射类型B的情况下,即在第一DMRS符号的位置是PDSCH的第一符号的情况下,如果PDSCH的长度为4个符号,则d1,2=3,并且如果PDSCH的长度为2个符号,则d1,2=3+d,其中,d为PDSCH与包括调度对应PDSCH的控制信号的PDCCH所重叠的符号数量。
-N1,根据μ定义如下表17。μ=0、1、2和3意味着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5kHz、30kHz、60kHz和120kHz。
[表17]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51
-对于上面表17中提供的N1值,可以根据UE能力使用不同的值。
使用以下定义:
Tc=1/(Δfmax·Nf),Δfmax=480·103Hz,Nf=4096,κ=Ts/Tc=64,Ts=1/(Δfref·Nf,ref),
-Δfref=15·103Hz,Nf,ref=2048
进一步地,在5G或NR系统中,当基站发送包括上行链路调度授权的控制信息时,可以指示与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PUSCH时的定时的信息对应的K2值。
除非被指示发送早于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2的PUSCH,否则终端可以将其发送到基站。也就是说,可以与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2同时或晚于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2,从终端向基站发送PUSCH。如果指示比包括定时提前的符号L2更早地发送PUSCH,则终端可以忽略来自基站的上行链路调度授权控制信息。
符号L2可以是需要在从包括调度授权的PDCCH的最后时间点起Tproc,2之后发送的PUSCH符号的CP开始的第一符号。Tproc,2可以按照下面的等式4来计算。
[等式4]
Tproc,2=((N3+d2,1)(2048+144)·K2)·TC
在上面的等式4中,N2、d2,1、K、μ和TC可以定义如下。
-如果PUSCH分配符号当中的第一符号仅包括DMRS,则d2,1=0,否则d2,1=1。
-如果终端被配置为具有多个激活的配置载波或载波,则载波之间的最大定时差可以反映在第二信号传输中。
-N2,根据μ定义如下表18。μ=0、1、2和3意味着子载波间隔分别为15kHz、30kHz、60kHz和120kHz。
[表18]
μ <![CDATA[(PUSCH准备时间)N<sub>2</sub>[符号]]]>
0 10
1 12
2 23
3 36
-对于上面表18中提供的N2值,可以根据UE能力使用不同的值。
使用以下定义:
Tc=1/(Δfmax·Nf),Δfmax=480·103Hz,Nf=4096,κ=Ts/Tc=64,Ts=1/(Δfref·Nf,ref),
-Δfref=15·103Hz,Nf,ref=2048
同时,5G或NR系统可以在一个载波内配置频带部分(BWP)以指定特定终端在配置的BWP内发送和接收。这可能旨在降低终端的功耗。基站可以配置多个BWP,并且可以改变控制信息中激活的BWP。当BWP改变时终端可以使用的时间可以定义如下面的表19所示。
[表19]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71
表19中,频率范围1意味着等于或低于6GHz的频带,频率范围2意味着等于或高于6GHz的频带。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UE能力来确定类型1和类型2。上述实施例中的场景1、2、3和4如下表20所示。
[表20]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372
图9是示出根据时隙调度和发送数据(例如,TB),接收针对对应数据的HARQ-ACK反馈,并且根据反馈执行重传的示例的示图。在图9中,TB1900最初在时隙0902中发送,并且其ACK/NACK反馈904在时隙4906中发送。如果TB1的初始传输失败并且接收到NACK,则TB1的重传910可以是在时隙8 908中执行。在上文中,发送ACK/NACK反馈的时间点和执行重传的时间点可以是预先确定的或者可以根据由控制信息指示的值和/或高层信令来确定。
图9示出了TB1至TB8根据时隙从时隙0被顺序调度和发送的示例。例如,TB1至TB8可以被发送,HARQ进程ID 0至HARQ进程ID 7被指派给它们。如果基站和终端仅可以使用4个HARQ进程ID,则可能无法连续发送8个不同的TB。
同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用于组播服务或多播服务的各种方案,其详细描述如下。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一个终端向多个终端发送相同数据的情况或者基站向多个终端发送相同数据的情况被称为组播或多播,并且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应当注意,术语“组播”和“多播”可以互换使用。
此外,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术语“基站(BS)”可以指代被配置为基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提供无线接入的任何组件(或组件集),诸如发送点(TP)、发送-接收点(TRP)、增强型节点B(eNodeB或eNB)、5G基站(gNB)、宏蜂窝、毫微微蜂窝、Wi-Fi接入点(AP)或其他支持无线的设备。基站可以根据一种或多种无线电协议提供无线接入,例如5G 3GPP新无线电接口/接入(NR)、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高速分组接入(HSPA)、Wi-Fi802.11a/b/g/n/ac等。
此外,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术语“终端”可以指任何组件,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订户站”、“远程终端”、“无线终端”、“接收点”或“用户设备”。为方便起见,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无论是需要将其视为移动设备(诸如手机或智能手机)还是固定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或自动售货机),均使用术语“终端”来指代接入基站的设备。
下面将参考图10描述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组播服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示例。
图10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组播服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10将描述基站1001向多个终端(例如,终端1003、1005、1007和1011)发送相同控制信息和相同数据的组播的示例。基站经由系统信息块(SIB,以下简称为“SIB”)、预置信息、预置消息等向终端1003、1005、1007和1011通知G-RNTI(可以用于接收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这里,G-RNTI是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G-RNTI)。
终端1003、1005、1007、1011中的每一个可以接收从基站1001发送的G-RNTI,并且使用G-RNTI接收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G-RNTI可以被加扰为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循环冗余检查(CRC),并且被发送。
在图10中,终端1009可以接入基站1001并且从基站1001接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以下称为“C-RNTI”)。终端1011可以接入基站1001并且可以从基站100接收用于组播的C-RNTI和G-RNTI。
发送相同的控制信息和数据并且一个或多个终端可以接收相同的控制信息和数据的情况可以被称为用于控制信息和数据的组播。此外,在图10中,C-RNTI或终端特定RNTI被终端(例如,终端1009或终端1011)接收,并且只有特定终端可以使用C-RNTI或终端特定RNTI来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的情况可以称为用于控制信息和数据的单播。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发送端A的用于组播的控制信道信号和数据信道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发送端B的用于单播的控制信道信号和数据信道信号。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发送端A和发送端B可以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发送端。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发送端A和发送端B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基站、载具或通用终端。
发送端A和发送端B中的每一个为基站的情况可以是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可以从基站传递,即可以经由Uu链路发送的情况。
可替代地,如果发送端A和发送端B中的每一个为载具或普通终端,则组播传输和单播传输可以是侧行链路传输。此时,发送端A和发送端B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用作对应组中的领导(leader)节点或锚节点的终端,可以针对对应组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终端执行组播传输,并且可以执行从至少一个其他终端接收控制信息的操作。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发送端A可以是载具,发送端B可以是基站。尽管在假设发送端A和发送端B是单个发送端的情况下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但是即使发送端A和发送端B是不同的发送端,也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终端可能接收,或者,从基站或组中另一个终端(这里,组中其他终端可以是领导节点)接收与用于接收用于组播的控制信道信号和数据信道信号的唯一标识符(ID)对应的RNTI(在下面的描述中,应该注意的是,对应于唯一ID的RNTI可以与用于接收用于组播的控制信道信号和数据信道信号的G-RNTI或组公共RNTI、组标识符等可互换使用)。终端可以使用G-RNTI接收用于组播的控制信道信号,并且可以基于用于组播的控制信道信号接收数据信道信号。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用于数据调度的控制信道可以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下简称“PDCCH”)或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PSCCH,以下简称“PSCCH”)可互换使用,数据信道可以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以下简称为“PDSCH”)或物理侧行链路共享信道(PSSCH,以下简称为“PSSCH”)可互换使用,并且反馈信道可以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以下简称“PUCCH”)或PSCCH可互换地使用。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虽然假设以终端接收的用于调度的控制信息为DCI作为示例,但是用于调度的控制信息还可以通过DCI以外的多种形式来实现。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一个终端向多个终端发送相同数据的情况或者基站向多个终端发送相同数据的情况可以称为组播或多播。应当注意,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术语“组播”可以与“多播”可互换使用。
此外,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数据”可以包括经由诸如PDSCH、PUSCH、PSSCH等的共享信道传递的传输块(TB)。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提出了根据以下三个实施例的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了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则终端向基站或发送器发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下简称“HARQ”)反馈信息(例如HARQ-确认(HARQ-ACK),以下简称“HARQ-ACK”)的方法和装置。
首先,基站可以经由例如SIB向终端提供RNTI,该RNTI可以用于接收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这里,可以经由SIB提供多个RNTI,并且多个RNTI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不同的目的。例如,任意的RNTI可以是用于特定广播的RNTI,也可以是用于特定紧急情形的RNTI,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同地设置其值。
可替代地,基站可以经由诸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以下简称"RRC")或媒体接入控制(MAC,以下简称"MAC")控制元件等的高层信令,配置用于对特定终端的组播的RNTI。以这种方式经由高层信令配置用于对特定终端的组播的RNTI可以是只向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以下简称“RRC_connected”)模式的终端发送用于组播的数据。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术语“RRC_connected模式”可以意味着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C-RNTI并且在完成初始接入进程和随机接入进程之后接入基站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向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的终端提供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时,基站可以从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的终端接收针对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和数据的反馈信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发送/接收基于距离或接收能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以下简称“RSRP”))等的HARQ反馈信息。
接下来,将参考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组播服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另一个示例。
图1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于组播服务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另一个示例的示图。
参考图11,基站1101可以向多个终端1103、1105、1107、1109、1121、1123、1125、1131和1133提供用于组播的数据。终端1103、1105、1107、1109、1107、1109、1121、1123、1125、1131、1133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的终端、处于RRC_inactive(以下简称“RRC_inactive”)模式的终端、或者处于RRC_idle(以下简称“RRC_idle”)模式的终端。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终端在发送/接收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数据期间,可以基于距离或接收的能量(例如RSRP)等,向基站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例如,基站1101可以经由高层信令或SIB信令向终端发送指示参考位置1111的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基站1111可以经由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例如DCI)发送指示参考位置1111的信息。这里,参考位置1111例如可以表示为坐标信息,当然可以用可以表示参考位置1111的任何形式来表示。
另外,用于组播的DCI中可以包含阈值(threshold value,threshold),该阈值可以用于与距离或接收能量进行比较,以确定终端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例如,如果基于距离确定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则可以例如基于与参考位置的分隔距离来设置阈值,例如可以将阈值设置为d1或d2。这里,d1可以表示存在于距离参考位置1111小于d1的距离处的终端需要发送HARQ反馈信息,d2可以表示存在于距离参考位置1111小于d2的距离处的终端需要发送HARQ反馈信息。可替代地,d1可以指示存在于距参考位置1111为d1或更远距离处的终端需要发送HARQ反馈信息,并且d2可以指示存在于距参考位置1111为d2或更远距离处的终端需要发送HARQ反馈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基于距离确定是否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则d1可以指示存在于距参考位置1111小于d1的距离处的终端可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d2可以指示存在于距参考位置1111小于d2的距离处的终端可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可替代地,d1可以指示存在于距参考位置1111为d1或更远距离处的终端可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并且d2可以指示存在于距参考位置1111的为d2或更远距离处的终端可能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这里,与参考位置1111间隔d1的位置例如是位置1113,与参考位置1111间隔d2的位置例如是位置1115。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终端检测终端的位置的方案可以有多种形式实现,其详细的描述将被省略。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例如,已经描述了基于距离来确定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但是是否发送若干个上行链路信号,诸如不仅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还发送调度请求(SR,以下简称为“SR”)、缓冲器状态报告(BSR,以下简称为“BSR”)等,可以以类似于确定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案的方式来确定。
同时,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例如DCI,可以包括以下比特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1)参考位置字段:可以包括参考位置信息,该参考位置信息指示接收器使用距离或接收能量(例如RSRP)来识别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的位置。例如,在图11中,可以包括对应于参考位置1111的位置信息。
(2)阈值(threshold)(阈值(threshold value))字段:可以包括指示阈值距离值(阈值)的信息,用于接收器与使用接收器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参考位置信息计算的距离进行比较。阈值距离字段可以包括例如诸如100米、1千米等的距离值。包括在阈值距离字段中的阈值距离值可以包括经由高层信令、SIB等传递的距离值之一。
(3)内部/外部指示符(inner/outer indicator)字段:如果使用接收器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参考位置信息计算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指示的阈值距离,则可以包括指示接收器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上行链路数据等的指示符,或者如果使用接收器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参考位置信息计算的距离小于阈值距离,当接收器将使用接收器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参考位置信息计算的距离与阈值距离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的结果发送HARQ反馈信息、上行链路数据等时,则可以包括指示接收器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上行链路数据等的指示符。
例如,如果在内部/外部指示符字段中包括内部指示符(以下称为“内部指示符(inner indicator)”)值,则只有位于距离参考位置小于阈值距离的距离处的终端可以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另一方面,如果在内部/外部指示符字段中包括外部指示符(以下称为“外部指示符(outer indicator)”)值,则只有位于距参考位置大于或等于阈值距离的距离处的终端可以发送HARQ反馈信息或上行链路数据。
[第二实施例]
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则终端向基站或发送器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此外,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方法和装置,其中,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以及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并且终端接收用于单播或广播的数据连同用于组播的数据,终端将接收什么数据以及如何针对接收的数据发送HARQ反馈信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用于组播的数据将称为“组播数据”,用于单播的数据将称为“单播数据”。另外,用于组播的控制信息将称为“组播控制信息”,用于单播的控制信息将称为“单播控制信息”。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优先接收特定数据可以意味着解码特定数据而不解码特定数据之外的数据。这里,解码数据可以包括解调数据并将计算的对数似然比(LLR,以下称为“LLR”)值存储在软缓冲器中的过程。可替代地,对数据进行解码可以包括发送针对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不发送针对该数据以外的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或者对该数据以外的数据反馈回任意值的过程。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可以根据DCI的比特字段进行分类,或者可以根据加扰到DCI的CRC的RNTI值进行分类。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将以对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的处理作为示例进行描述,但这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对组播控制信息和单播控制信息的处理。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例如,如果同时或在同一时隙接收到组播DCI和单播DCI,则在确定组播DCI和单播DCI当中的哪个DCI择优解码时,可以考虑以下各种方法。
(1)方法A1
如果终端同时接收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则单播数据总是优先于组播数据。原因在于,由于基站的调度,单播数据和组播数据同时传输可能意味着有重要信息要发送给将接收单播数据的终端。如果不对单播数据优先,则基站没有理由发送单播,因此不会出现同时发送单播数据和组播数据的情况。
(2)方法A2
如果终端同时接收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则组播数据总是优先于单播数据。这种情况例如可以是优先处理组播数据的紧急消息的传输。
(3)方法A3
如果终端同时接收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则可以经由例如高层信令来配置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中的哪一个优先。
(4)方法A4
如果终端同时接收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则可以基于包括在DCI中的指示符来确定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中的哪一个优先。例如,指示服务质量(QoS)值或优先级值的指示符可以被包括在用于组播的DCI中,并且QoS的阈值或优先级的阈值可以经由高层信令来配置。这里,指示QoS值的指示符将被称为“QoS指示符”,并且指示优先级值的指示符将被称为“优先级指示符”。另外,QoS值的阈值将称为“QoS阈值”,优先级的阈值将称为“优先级阈值”。
例如,同时接收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的终端可以将QoS阈值与由用于组播的DCI中包括的QoS指示符指示的QoS值进行比较,并基于其比较结果可以确定是否择先地处理组播数据。
可替代地,用于组播的DCI和用于单播的DCI两者都可以包括QoS指示符。在这种情况下,将由用于组播的DCI中包括的QoS指示符指示的QoS值与由用于单播的DCI中包括的QoS指示符指示的QoS值进行比较,并且基于其比较结果,可以确定择优地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中的哪一个。
作为另一示例,同时接收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的终端可以将优先级阈值与由包括在用于组播的DCI中的优先级指示符指示的优先级值进行比较,并且基于其比较结果,可以确定择优地处理组播数据。
可替代地,用于组播的DCI和用于单播的DCI两者都可以包括优先级指示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用于组播的DCI中包括的优先级指示符指示的优先级值与用于单播的DCI中包括的优先级指示符指示的优先级值进行比较,并且基于其比较结果,可以确定择优地处理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中的哪一个。
(5)方法A5
如果终端同时接收到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则可以根据是半静态调度(SPS,以下简称“SPS”)还是配置的授权(CG,以下简称“CG”)调度,不同地确定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中的哪一个优先。
SPS或CG调度可以是预先经由高层信令发送调度信息,通过在经由DCI指示调度资源、传输时间点等的同时进行触发来开始传输,或者在不发送DCI的情况下开始数据的传输的情况。与此相反,动态调度可以是每当发送数据时,通过经由DCI提供诸如传输资源、传输时间点、调制编码方案(MCS,以下简称“MCS”)、HARQ过程ID等的信息来调度的模式。
例如,如果对单播数据执行CG调度,基于CG调度来发送单播数据,同时对组播数据执行动态调度,并基于动态调度经由DCI来发送组播数据,则终端可以同时接收被执行CG调度的单播数据和被执行动态调度的组播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将动态调度优先于CG调度以择优地处理被执行动态调度的组播数据。
可替代地,如果对组播数据执行CG调度,基于CG调度来发送组播数据,同时对单播数据执行动态调度,并基于动态调度经由DCI来发送单播数据,则终端可以同时接收被执行CG调度的组播数据和被执行动态调度的单播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将动态调度优先于CG调度,以择优地处理被执行动态调度的单播数据。
(6)方法A6
如果终端同时接收到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则可以根据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来确定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中的哪一个优先。例如,如果禁用用于组播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则可以不优先处理组播数据。与此相反,如果禁用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则可以不优先处理单播数据。即方法A6可以是处理HARQ反馈信息需要首先发送的数据的方法。
同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应用的QoS值或优先级值可以经由例如5G系统中称为5G QoS标识符(5QI,以下简称“5QI”)的QoS参数来发送。资源类型、默认优先级水平、分组延迟预算、分组错误率、默认最大数据突发量、默认平均窗口等可以映射到一个5QI值,可以定义如下表21。
[表2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46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47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48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491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01
例如在表21中,可以知道5QI值82映射到资源类型为延迟临界保证比特率(DelayCritical Guaranteed Bit Rate,GBR)、默认优先级水平为19、数据分组延迟预算为10ms,数据分组错误率为10-4,默认最大数据突发量为255字节等的参数。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为了指示组播数据或单播数据的优先级,5QI值的集合可能设置在一起,可以在对应的载波或带宽部分(BWP,以下简称“BWP”)发送和接收的的数据可能具有该5QI值的集合。例如,在配置特定的BWP时,可以配置发送和接收对应BWP中5QI值为1、2、4、5、6、82、83、84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不同于{1、2、4、5、6、82、83、84}的八个5QI值的5QI值的数据可以被视为不在对应的BWP中被发送和接收。此时,在对应的BWP中发送控制信息(例如DCI)的终端可以在DCI中包含5QI字段。
例如,如果配置在对应的BWP中执行对5QI为1、2、4、5、6、82、83和84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则可以将DCI中包括的3个比特作为指示5QI值为{1,2,4,5,6,82,83,84}中的一个的5QI指示符。因此,终端可以接收用于设置与BWP配置对应的数据可能具有的5QI值的配置信息。同时,基站可以确定在对应BWP中发送的DCI中包括的5QI指示字段的大小。例如,如果指示配置通过对应的BWP发送的数据的5QI值的配置信息可以对应于N个5QI值之一,则5QI指示字段可以具有大小为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11
然而,应当注意,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一定限制于此。基站可以基于所确定的5QI指示字段的大小来发送包括5QI信息的DCI。接收DCI的终端可以解释包括在DCI中的5QI指示符字段,从而可以识别应用于经由DCI调度的数据的5QI信息。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终端在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时,可以基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或与参考位置的距离以及发送的和接收的数据的所要求的通信距离条件执行特定的操作。
例如,在组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中,基站可以在作为控制信息的DCI中包括参考位置信息(例如,存在于特定位置的区(zone)的ID值),也可以在DCI中包括作为HARQ反馈信息(例如,参考区ID、参考距离或距离阈值)的传输参考的参考距离值,并发送DCI。
然后,接收组播数据的终端进行解码并接收从基站发送的DCI,并识别被包括在DCI中的参考位置信息和作为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参考的距离距离值。接收DCI的终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终端”可以与接收器可互换使用)可以基于识别的参考位置信息、参考距离值、以及终端自身的位置信息来确定是否向发送器(即基站)发送HARQ反馈信息。例如,如果参考位置与终端自身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大于或等于作为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准则的参考距离值,则终端不发送HARQ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如果参考位置与终端自身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小于作为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准则的参考距离值,则终端发送用于组播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参考位置可以是特定发送器的位置或者可以是基站的位置。
同时,参考距离值可以如下以距离值(范围值)的形式描述。距离值可以是指示通过对应链路的服务质量(即,QoS)的参数之一。
可以是指示QoS的参数之一的距离值可以被解释为要求执行特定服务或发送特定类型的数据高达对应的距离值。例如,距离值可以是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理数据分组的准则。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距离值的单位例如可以是米,并且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接收指示最大距离值的最大距离值信息。这可能意味着终端根据接收的最大距离值信息不发送和接收具有比由作为QoS参数的最大距离值信息指示的最大距离值更长的距离值的数据。这里,距离值不限于以上描述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应用。
另外,用于确定是否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参考距离值可以根据经由PDSCH发送的数据来确定,并且参考距离值可以是当数据从高层发送时一起发送的值。参考距离值可以通过被包括在调度PDSCH的DCI中来由基站发送。即,可以经由包括用于从基站发送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的DCI来调度发送数据的PDSCH。
例如,DCI可以通过在DCI中包括直接指示参考距离值的信息,或者在DCI中包括指示参考距离值的索引来指示参考距离值。例如,DCI中可以包括高达0,……,n的总共n+1个索引值中的任意一个,索引值k可以指示具体的参考距离值(例如100米)或者特定参考距离值的范围(例如,范围为100米至149米)。作为另一示例,指示区域的区域ID的索引值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作为指示参考距离值的信息,区域的区域ID指示特定区域。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从高层以TB形式发送经由PDSCH发送的数据。一个TB或两个TB可以在一个PDSCH上发送。这里,一个TB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果一个TB中包括具有不同参考距离值的多种类型的数据,则需要确定将不同参考距离值中的哪一个参考距离值将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被包括在DCI中。
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一个或多个TB中包括具有不同参考距离值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则可以基于以下方案中的任一种来确定要包括在DCI中的代表性参考距离值。
第一方案是确定被包括在一个TB中的各种类型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要被包括在DCI中的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方案。例如,在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大值的参考距离值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可以被包括在DCI中包括的距离值(范围值)字段中,在这种情况下,距离值字段可以如下表22所示进行描述。
[表22]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31
这样,将一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大值的参考距离值确定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情况可以允许需要被发送到距离参考位置最远的数据被传递。
可替代地,一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小值的参考距离值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在这种情况下,距离值字段可以是如下表23所示。
[表23]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32
此外,在上面的描述中,以一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参考距离值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情况作为示例进行了描述,但可以根据情形将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之一以及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包括在DCI中,或者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这样,如果一个TB包括具有不同参考距离值的若干类型的数据,则距离值(范围值)字段中包括的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可以根据情形进行不同的选择,例如,可以基于任何有可能提高组播或多播效率的方式。
同时,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使用在PDSCH上传递一个TB的情况作为示例描述了包括在距离值字段中的参考距离值,但是如果在PDSCH上传递两个TB,也可以应用类似的方案。例如,在DCI的距离值(范围值字段)中可以包括两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大值的参考距离值,这可以如下表24所示进行描述。
[表24]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41
可替代地,它可以被包括具有两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的最小值的SCI中。
可替代地,在一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小值的参考距离值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下表25所示描述距离值字段。
[表25]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42
此外,在上面的描述中,描述了两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具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参考距离值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情况,但可以根据情形将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之一以及最大值或最小值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包括在DCI中,或者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作为代表性参考距离值。这样,如果两个TB包括具有不同参考距离值的若干类型的数据,则距离值(范围值)字段中包括的代表性参考距离值可以根据情形进行不同的选择,例如,可以基于任何有可能提高组播或多播效率的方式。
同时,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描述了在两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选择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方案,在三个或更多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选择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方案也可以类似于在两个TB中包括的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选择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方案来实现。接下来,如果在一个或多个TB中包括具有不同参考距离值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则将如下描述确定要包括在DCI中的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第二方案。
在第二方案中,设置用于从多个参考距离值当中选择代表性参考距离值的准则,基于设置的准则选择多个参考距离值中的任意一个,并且所选择的参考距离值可以被包括在DCI中。例如,用于选择要被包括在DCI的距离值(范围值)字段中参考距离值的准则可以被设置为各种类型的数据的参考距离值当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并且发送器可以根据该准则选择要被包括在DCI中参考距离值。
[第三实施例]
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一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方法和装置,其中,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则终端向基站或发送器发送HARQ反馈信息。
此外,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二实施例已经描述了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并且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并且终端接收到用于单播或广播的数据连同用于组播的数据,则终端将接收什么数据以及针对接收到的数据如何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另外,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如果组播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并且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则根据RRC_connected终端的能力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NR系统中终端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如下确定,这在等式2中已经详细描述,并且当再次描述等式2时,其如下。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51
即,在等式2中,描述了NR系统中终端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在等式2中,J可以表示通过载波聚合(CA)绑定的载波数量,Rmax=948/1024,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52
可以表示最大的层数量,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53
可以表示最大调制阶数,f(j)可以表示缩放因子,μ可以表示子载波间隔。这里,作为1、0.8、0.75和0.4之一的值的f(j)可以由终端报告,并且μ可以以如上所述的表14的形式给出。
可以将终端的最大数据速率与实际调度的数据速率进行比较,使得不一次执行超过终端的能力的调度。
终端可以通过根据通信对方计算最大数据速率或者通过基于先前存储的值获得最大数据速率来确定最大数据速率。此外,终端可以使用所确定的最大数据速率来与实际瞬时数据速率进行比较。该比较操作可以基于下面的等式5来执行。
在下面的等式5中,不等号左边表示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不等号右边的DataRateCC表示终端的对应的服务小区中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根据到终端的能力确定)。基于等式5中的DataRateCC,可以取决于调度是用于终端与基站之间的发送或接收(诸如PDSCH或PUSCH),还是用于终端与另一设备之间的发送和接收(诸如PSSCH),来使用对应的值。
[等式5]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1
在等式5中,L表示分配给PDSCH或PSSCH的OFDM符号的数量,M表示在对应的PDSCH或PSSCH中发送的TB的数量。在等式5中,L还可以包括终端在侧行链路中发送的自动增益控制(AGC,以下简称“AGC”)符号的数量。在等式5中,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2
可以表示为下面的等式6。
[等式6]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3
此外,在等式5中,μ表示用于传输PDSCH或PSSCH的子载波间隔。
此外,在第m个TB中,在等式5中的Vj,m可以表示为下面的等式7。
[公式7]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4
在等式7中,A表示TB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BS),以下简称“TBS”),C表示TB中包括的码块(CB)的数量,C′表示在对应的TB中调度的码块的数量。此外,在码块组(CBG)重传的情况下,C和C′可能不同。此外,在等式7中,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5
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在上文中,DataRateCC表示终端在对应载波或服务小区中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如上等式5所示来确定。
可替代地,终端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可以表示为下面的等式8。
[公式8]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6
等式8是示出计算第j个服务小区中的终端支持的最大数据速率DataRateCC的示例的等式。
在等式8中,Rmax=948/1024,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67
可以表示最大调制阶数,f(j)可以表示缩放指数,并且μ可以表示子载波间隔。这里,作为1、0.8、0.75和0.4之一的值的f(j)可以由终端报告,并且μ可以以上述表8的形式给出。
此外,在等式8中,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71
可以表示平均OFDM符号长度,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72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73
并且
Figure BDA0004113426270000574
表示BW(j)中的RB的最大数量。
另外,等式8中,OH(j)可以表示开销值,其在FR1(低于或等于6GHz的频带)的下行链路中可以给定为0.14,在FR1的上行链路中可以给定为0.18,在FR2(6GHz以上的频带)的下行链路中可以给定为0.08,在FR2的上行链路中可以给定为0.10。
同时,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如下所示在基于等式5的计算操作中考虑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的传输。
(1)方法B1
这是在等式5的左侧的计算中考虑组播数据的调度和单播数据的调度的方法。即,等式5的左侧表示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此时,通过不仅考虑单播数据而且考虑组播数据来检测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
(2)方法B2
这是在等式5的左侧的计算中考虑启用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的组播数据的调度以及单播数据的调度的方法。即,等式5中的左侧表示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并且此时,通过不仅考虑单播数据而且考虑启用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的组播数据来检测调度的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
(3)方法B3
这是在等式5的左侧的计算中考虑使用用于RRC_connected终端的特定组播的RNTI值来调度的组播数据的调度以及单播数据的调度的方法。即,等式5中的左侧表示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并且此时,通过不仅考虑单播数据而且还考虑使用用于RRC_connected终端的特定组播的RNTI值来调度的组播数据来检测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
(4)方法B4
这是在等式5的左侧的计算中考虑经由高层信令配置的组播数据的调度或者使用经由高层信令配置的HARQ过程ID调度的组播数据的调度以及单播数据的调度的方法。即,等式5中的左侧表示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此时,通过不仅考虑单播数据,而且考虑经由高层信令配置的组播数据或使用经由高层信令配置的HARQ过程ID调度的组播数据,来检测调度数据的瞬时数据速率。
将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
图1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基站的结构的示图。图12中所示的基站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因此图12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基站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
如图12所述,基站包括多个天线1205a至1205n、多个RF收发器1210a至1210n、发送(TX)处理电路1215和接收(RX)处理电路1220。基站还包括控制器/处理器1225、存储器1230和回程或网络接口1235。
RF收发器1210a至1210n从天线1205a至1205n接收输入RF信号,诸如从网络中的终端发送的信号。RF收发器1210a至1210n将输入RF信号下变频以生成中频(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1220,RX处理电路1220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以生成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1220将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控制器/处理器1225以供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1215从控制器/处理器1225接收模拟或数字数据(诸如语音数据、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1215对输出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多路复用和/或数字化以生成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1210a至1210n接收从TX处理电路1215输出的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要通过天线1205a至1205n发送的RF信号。
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包括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例如,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根据已知原理控制RF收发器1210a至1210n、处理电路1220和TX处理电路1215对前向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反向信道信号的发送。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支持附加功能,诸如更高级的无线通信功能。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1225执行与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相关的整体操作。具体地,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一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1225执行与用于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则支持终端向基站或发送器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相关的整体操作。
此外,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二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1225执行与用于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并且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并且终端接收用于单播或广播的数据连同用于组播的数据,则终端将接收什么数据以及如何针对接收的数据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相关的整体操作。
此外,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三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1225执行与用于如果组播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并且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根据RRC_connected终端的能力接收数据的方法相关的整体操作。
此外,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支持波束形成或定向路由操作,其中从多个天线1205a至1205n输出的信号被不同地加权以有效地操纵(steer)在期望方向上输出的信号。基站中的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支持任何其他各种功能。
控制器/处理器1225还可以执行驻留在存储器1230中的程序和诸如操作系统(OS)的其他过程。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根据运行进程的要求将数据移动到存储器1230或存储器1230的外部。
控制器/处理器1225与回程或网络接口1235连接。回程或网络接口1235允许基站通过回程连接或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或系统通信。接口1235可以支持通过任何适当的有线或无线连接进行的通信。例如,当基站被实现为蜂窝通信系统(诸如支持5G、LTE或LTE-A的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时,接口1235可以允许基站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连接与其他基站进行通信。当基站被实现为接入点时,接口1235可以允许基站通过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或者有线或无线连接与更大的网络(诸如互联网)进行通信。接口1235包括适当的结构以支持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诸如以太网或RF收发器。
存储器1230连接到控制器/处理器1225。存储器123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RAM,而存储器1230的另一部分可以包括闪存或另一个ROM。
尽管图12示出了基站的示例,但是可以对图12做出各种改变。例如,基站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如图12所示的这样的组件。作为具体示例,接入点可以包括多个接口1235,并且控制器/处理器1225可以支持路由功能以在不同网络地址之间路由数据。作为另一具体示例,虽然图12示出基站包括TX处理电路1215的单个实例和RX处理电路1220的单个实例,但是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实例(例如,用于每个RF收发器的实例)。可以将图12的各种组件组合在一起,或者可以进一步划分每个组件或者可以省略一些组件,或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组件。
将参考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的结构。
图1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终端的结构的示图。
图13中所示的终端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图13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为任何特定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天线1305、射频(RF)收发器1310、发送(TX)处理电路1315、麦克风1320和接收(RX)处理电路1325。该终端还包括扬声器1330、处理器1340、输入/输出(I/O)接口(IF)1345、触摸屏1350、显示器1355和存储器1360。存储器1360包括操作系统(OS)1361和一个或更多应用1362。
RF收发器1310从天线1305接收从网络中的基站发送的输入RF信号。RF收发器1310对输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生成中频(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1325,RX处理电路1325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以生成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1325将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扬声器1330(例如,用于语音数据)或处理器1340(例如,用于网页浏览数据)以供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1315从麦克风1320接收模拟或数字语音数据或从处理器1340接收其他输出基带数据(例如,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1315对输出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多路复用和/或数字化以生成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1310接收从TX处理电路1315输出的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将经由天线1305发送的RF信号。
处理器13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并且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60中的OS 1361以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处理器1340可以根据已知原理控制RF收发器1310、RF处理电路1325和TX处理电路1315对下行链路信道信号的接收和上行链路信道信号的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40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处理器1340执行与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相关的整体操作。具体地,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340执行与用于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则支持终端向基站或发送器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相关的整体操作。
此外,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二实施例中,处理器1340执行与用于如果用于组播的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并且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并且终端接收用于单播或广播的数据连同用于组播的数据,则终端将接收什么数据以及如何针对接收的数据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相关的整体操作。
此外,在用于组播或多播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案的第三实施例中,处理器1340执行与用于如果组播数据被发送到终端并且如果终端是RRC_connected终端,根据RRC_connected终端的能力接收数据的方法相关的整体操作。
处理器1340可以执行嵌入在存储器1360中的其他过程和程序,诸如用于上行链路信道上的CSI反馈的过程。处理器1340可以根据运行过程的要求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1360。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340被配置为基于OS程序1361或响应于从基站或运营商接收的信号来执行应用1362。处理器1340耦合到I/O接口1345,并且I/O接口1345为终端提供与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和手持计算机的其他设备的连接能力。I/O接口1345是这些附件与处理器1340之间的通信路径。
处理器1340还连接到触摸屏1350和显示单元1355。终端的操作者可以使用触摸屏1350向终端输入数据。显示器135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能够呈现诸如来自网站的文本和/或至少有限图形的其他显示器。
存储器1360连接到处理器1340。存储器136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而存储器1360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闪存或另一只读存储器(ROM)。
尽管图13示出了终端的示例,但是可以对图13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可以将图13的各个组件组合在一起,可以进一步划分每个组件,或者可以省略一些组件,或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组件。作为示例,处理器1340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处理器,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和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单元(GPU)。尽管在图13中终端被配置为像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但是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作为不同类型的移动或固定设备来操作。
用于运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
对于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送组播控制信息和单播控制信息,以及组播数据和单播数据,基站和终端中的每一个的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需要根据上述的每一个实施例进行操作。如果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于侧行链路中的数据发送/接收,则基站可以是侧行链路中执行传输的终端,也可以是普通基站。此外,该终端可以是在侧行链路中执行发送或接收的终端。
将参考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
图14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20中所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接收器1400、发送器1404和处理器1402。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接收器1400和发送器1404可以统称为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向基站发送信号/从基站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以包括用于上变频和放大发送信号的RF发送器、用于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接收信号的RF接收器等。收发器可以经由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将信号输出到处理器2002,并且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从处理器2002输出的信号。处理器2002可以控制终端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过程。
将参考图1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
图1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15所述,基站可以包括接收器1501、发送器1505和处理器150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接收器1501和发送器1505可以统称为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向终端发送信号/从终端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以包括用于上变频和放大发送信号的RF发送器、用于低噪声放大和下变频接收信号的RF接收器等。收发器可以经由无线电信道接收信号,将信号输出到处理器1503,并且经由无线电信道发送从处理器1503输出的信号。基站处理器1503可以控制基站能够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进行操作的一系列过程。
提供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本公开不应限于此或因此受到限制。换句话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清晰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此外,可以组合地实践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组合和应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基于它们的技术精神被改变或修改并且应用于LTE系统、5G系统等。
尽管已经结合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并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提出。这样的变化或修改旨在属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本文描述的元件、过程或功能均不应被解释为应包括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必不可少的元件。主题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多播数据被发送;以及
经由PDCCH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单播数据被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多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多播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值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单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单播数据的QoS值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以及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加扰第一控制信息以用于多播。
5.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多播数据被发送;以及
经由PDCCH接收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单播数据被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多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多播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值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单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单播数据的QoS值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以及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加扰第一控制信息以用于多播。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收发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收发器,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多播数据被发送;以及
经由收发器,经由PDCCH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单播数据被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多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多播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值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单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单播数据的QoS值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以及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用组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加扰第一控制信息以用于多播。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收发器;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收发器,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多播数据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经由组公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GC-PDSCH)多播数据被发送,以及第一控制信息以调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
经由收发器,经由PDCCH接收第二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包括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并且调度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经由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单播数据被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多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多播数据的服务质量(QoS)值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单播数据的优先级值和单播数据的QoS值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与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多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以及
其中,与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信息包括与接收装置是否要执行用于单播数据的HARQ反馈相关的阈值距离。
CN202180057213.6A 2020-08-05 2021-07-20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用于组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0579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98234 2020-08-05
KR20200098234 2020-08-05
PCT/KR2021/009303 WO2022030813A1 (ko) 2020-08-05 2021-07-2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캐스트를 위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7969A true CN116057969A (zh) 2023-05-02

Family

ID=80117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7213.6A Pending CN116057969A (zh) 2020-08-05 2021-07-20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接收用于组播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2932A1 (zh)
EP (1) EP4191918A4 (zh)
JP (1) JP2023536355A (zh)
KR (1) KR20230048033A (zh)
CN (1) CN116057969A (zh)
WO (1) WO202203081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44879B1 (ko) * 2010-11-08 2019-02-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형태의 서브프레임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8041494A (zh) * 2018-08-09 2024-05-1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在覆盖范围内场景下和覆盖范围外场景下的侧链中的harq
US20210377912A1 (en) * 2018-09-25 2021-12-02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harq on v2x
WO2020067782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groupcast feedback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86920A (ko) * 2019-01-10 2020-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전송 자원을 할당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36355A (ja) 2023-08-24
EP4191918A1 (en) 2023-06-07
WO2022030813A1 (ko) 2022-02-10
US20230362932A1 (en) 2023-11-09
KR20230048033A (ko) 2023-04-10
EP4191918A4 (en) 2024-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308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1671982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5472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unlicensed 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89204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47652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18440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ignal for groupca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270920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波束失败恢复操作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3541869B (zh) 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CN11198996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0797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수신 시간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503937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多个传输和接收点发送/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0803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전송시간구간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16210184A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组播和广播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KR20180122796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의 자원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33721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groupcast
EP41676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timing advan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9277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信道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1368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4499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4340290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various servi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107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3993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by terminal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12640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52239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various service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38048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基于盲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