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002B -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002B
CN116056002B CN202210989372.6A CN202210989372A CN116056002B CN 116056002 B CN116056002 B CN 116056002B CN 202210989372 A CN202210989372 A CN 202210989372A CN 116056002 B CN116056002 B CN 116056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t
data
frequency
acquisi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93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002A (zh
Inventor
赵阔
张能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93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0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具有在减少漏采的情况下降低电子设备采集次数频繁引起的运行功耗、降低云侧的存储成本和计算成本的效果。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根据第一频率获取多个设备定位信息,计算设备定位信息间的重复率。然后电子设备根据重复率以及第二数据集中未在所述第一数据集中出现的设备定位信息为目标数据的数量占比是否为预设占比,从而确定是以逐级调整采集频率的方式还是以切换至预设采集频率中的最高采集频率的方式来切换采集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能够获取自身位置信息从而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Services,LBS)。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位置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地铁乘车码、航班出行码、快递取件码等场景的卡片推送,进而将重要服务及信息直观呈现给用户。
若要实现上述卡片推送的功能,首要前提是已构建好地理围栏。即云侧首先需基于多台电子设备采集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相应的围栏特征,并根据围栏特征确定围绕现实地理面积创建的虚拟周界。然后电子设备进入或穿过虚拟周界才可引起上述服务提供。
然而目前的采集位置信息的方法会导致采集的数据量大,不仅增加了电子设备的运行功耗,还增加了云侧的存储成本和计算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动态调整采集频率,既避免采集的数据重复率过高,又防止用户行为轨迹发生变化时造成新数据的漏采。从而具有在减少漏采的情况下降低电子设备采集次数频繁引起的运行功耗、降低云侧的存储成本和计算成本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预设多个级别的预设采集频率。该方法中,电子设备获取以第一频率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得到的设备定位信息,得到第一数据集。并且电子设备获取以第一频率在第二时间段内采集得到的设备定位信息,得到第二数据集。然后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和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若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第一频率调整为第一目标频率;其中,第一目标频率为预设采集频率中比第一频率低一级别的采集频率,采集频率与级别正相关。若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第二数据集中目标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将第一频率调整为第二目标频率;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目标设备定位信息所指示的位置与第一数据集的设备定位信息所指示的位置不同,第二目标频率为预设采集频率中最高级别的采集频率。
本申请中,目标设备定位信息又称新数据,新数据占比多,表示电子设备在第二时间段的行为轨迹与第一时间段不一致,行为轨迹变化引起了新数据增多,因而需要将采集频率直接切换至最高级别的采集频率。新数据占比少,表示电子设备在第二时间段的行为轨迹与第一时间段相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而采集频率逐级增加。这样便可通过目标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确定电子设备的行为轨迹是否发生变化,从而适应性的对采集频率进行调整,以达到重复率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的目的。具体的,电子设备采用两种切换方式来调整采集频率,一种切换方式是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逐级降低采集频率;另一种切换方式是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若设备定位信息为目标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直接将采集频率切换为最高级别的采集频率(即第二目标频率)。在第二目标频率下采集数据的采集时间间隔最短,采集的数量最多,以便于在电子设备的行为轨迹发生变化而产生多条目标设备定位信息时,尽可能多的采集设备定位信息,从而避免造成对新数据的漏采。通过两种切换方式相配合,既避免连续较长时间漏采目标设备定位信息,又防止采集的数据量大,数据重复率高。因此具有在减少漏采的情况下降低电子设备采集次数频繁引起的运行功耗、降低云侧的存储成本和计算成本的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时间段和第一时间段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子时段。上述确定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和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包括:确定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在子时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
该设计方式中,将第二时间段和第一时间段按时段划分为至少一个子时段,每个子时段包括至少一设备定位信息。如此,第二数据集和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便按时段被划分为多个对应子时段的数据子集。通过第二数据集的数据子集和第一数据集的数据子集相比较,不仅可以确定位置信息的重复率,还能比较重复的位置信息是否在同一子时段采集。若为同一子时段采集,则表示电子设备在该子时段下的行动固定。若不为同一子时段采集,则表示电子设备在该子时段下的行动不固定。因此通过确定第二数据集和第一数据集在所有子时段是否对应,便可确定电子设备在第二时间段和第一时间段内的行动是否一致,从而根据行动是否一致来针对性的调整采集频率,使重复率达到预设重复率,目标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对应于预设占比。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确定第二数据集和第一数据集在所有子时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包括:若同一子时段内,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则确定第二数据集在子时段内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电子设备根据重复数据对应的子时段的数量在子时段的数量中的占比,得到重复率。
该设计方式中,重复率可以通过重复数据的对应的子时段数量占比来体现,数量占比越高,则重复率越高;数量占比越低,则重复率越低。采用该设计方式,电子设备可以先确定第二数据集中每一子时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是否为重复数据,然后根据重复数据的数量与子时段的数量占比,得到重复率。从而提高重复率结果的准确程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设备定位信息包括采集时刻和位置信息,每一子时段包括至少一采集时刻。上述若同一子时段内,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则确定第二数据集在子时段内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包括:若第一数据集中的采集时刻和第二数据集中的采集时刻在同一子时段内,且同一子时段内,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则确定第二数据集在子时段内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
其中,位置信息具有位置相关性包括位置信息相同或者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当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历史采集时刻的设备定位信息中的采集时刻都在同一子时段内,且位置信息都指示同一位置时,表示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在该子时段下的位置数据相重复,因此确定第二数据集中该子时段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包括: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相同,或者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将表示同一位置范围的两个位置信息确定为指示同一位置。这样便可在相比较的位置信息采用不同获取方式而导致位置信息的精度有偏差的情况下,能准确地确定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
例如,电子设备获取位置信息的方式包括多种,如电子设备可以向注册上述2G/3G/4G/5G等网络的移动运营商获取蜂窝小区标识(cell ID),通过cell ID确定电子设备的蜂窝小区cell地理信息。或者,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接入的WIFI确定电子设备的移动热点WIFI连接信息。另外,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GNSS中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获取GPS信号,根据GPS信号确定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如经纬度信息)。第二时间段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和第一时间段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包括采集时刻和以下位置信息的至少一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蜂窝小区cell地理信息、移动热点WIFI连接信息。若第二时间段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和第一时间段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在预设范围内,且都为同一子时段内采集的数据,则电子设备确定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优先级来确定优先以上述哪一获取方式来采集位置信息。例如根据采集精度和准确度来划分优先级,那么能够作为设备定位信息的数据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GPS信息、cell地理信息、WIFI连接信息。也就是说,在GPS信号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优先将GPS信号作为设备定位信息;若采用GPS技术无法得到设备定位信息(如未开启位置权限),则基于cellID获取设备定位信息;若采用cellID无法获取设备定位信息,则基于WIFI字段获取设备定位信息。从而为生成地理围栏提供多种形式的设备定位信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第二数据集中未在第一数据集中出现的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小于第三阈值,则将采集频率由第一频率调整为第三目标频率,其中,第三目标频率为预设采集频率中比第一频率高一级别的采集频率。
该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通过逐级升高的方式将采集频率由第一频率调整为比第一频率高一级别的采集频率,既避免采集频率过低造成漏采,又避免采集频率过高导致采集的数据量大,重复数据过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在第二时间段之后采用第一频率采集设备定位信息。
该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对应于预设重复率的情况下,仍维持原频率采集设备定位信息,以减少调整次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电子设备,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理围栏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映频率和重复率的关系的折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映频率和新数据占比的关系的折线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轨迹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映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新数据占比与时间的关系的折线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逐级切换方式所对应的行为轨迹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切换至最高采集频率的切换方式所对应的行为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地理围栏(Geo-fencing)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技术的一种新应用。通过围绕现实地理面积创建的虚拟周界得到地理围栏。当电子设备进入、离开地理围栏,或者在地理围栏内的区域活动时,电子设备自动显示通知和警告。
以地理围栏应用在乘车场景为例。请参考图1,首先生成地理围栏来确定用户是否进入地铁站。当电子设备进入地理围栏,表示用户已进入地铁站,因此电子设备自动推荐到达地铁站的“推荐卡片”。若点击“推荐卡片”,则进入乘车码页面,以便于用户快速扫码进站。
想要实现上述“推荐卡片”的功能的前提是已构建好地理围栏。而构建地理围栏所需的围栏特征需要一定数据量的位置信息来生成。继续以上述乘车场景为例,为了生成地理围栏,云侧为N台电子设备分配数据采集任务,被分配到数据采集任务的电子设备采用预设的固定频率采集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加密,并在缓存一定数量加密数据后批量发送到云侧进行存储,在云侧通过离线计算的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由地铁站地址的数据聚类得到的位置团簇,基于位置团簇的边界点生成地铁站的地理围栏。
但是对于每天行动路线固定的用户来说,电子设备采集的数据会有大量重复。例如,用户每天出入地铁站,那么一周后电子设备采集得到了至少十四条重复的地铁站地址的数据。重复数据不仅浪费了采集资源,还浪费了缓存资源。且电子设备将重复数据发送到云侧存储,又增加了数据在云侧的存储成本以及云侧生成地理围栏的计算成本。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根据第一频率获取多个设备定位信息,计算设备定位信息间的重复率,并判断重复率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的关系,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在一些情况下,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电子设备将第一频率逐级降低,直至切换至第二频率后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这样便可逐步减少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若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电子设备获取设备定位信息中的新数据占比。在另一些情况下,新数据占比小于第三阈值,电子设备将第一频率逐级升高,直至切换至第三频率后重复率大于第二阈值,从而避免采集频率过低造成漏采。若新数据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电子设备将第一频率切换至第四频率,以显著提高采集频率,避免漏采较多的设备定位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新数据占比大于第三阈值时,频率和重复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中,纵轴表示频率,横轴表示重复率。横轴上从左到右分别标注的是第二阈值、第一阈值。当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随着纵轴坐标变大,表示频率逐渐升高。当重复率大于第二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时,随着横轴坐标增加,纵轴坐标保持不变,表示频率维持在F1(如F1=8次/天)。当重复率继续增大至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随着横轴坐标增加,纵轴坐标逐渐减小,表示纵轴对应的频率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当重复率不断增加,频率会经过先升高,再维持,最后降低的调整过程。这样的调整方式便可在重复率高时逐步减少频率,以减少采集到的重复数据;在重复率低时逐步增加频率。以减少新数据的漏采。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频率和新数据占比的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纵轴仍表示频率,横轴表示新数据占比,横轴坐标通过计算新数据的数量占总数据数量的比重得到。横轴上标注的是第三阈值。当新数据占比小于第三阈值,电子设备采用F2(如F2=6次/天)采集设备定位信息,即每间隔4小时(h)采集一次电子设备的设备定位信息。当新数据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电子设备采用F3(如F2=12次/天)采集位置信息。将F2切换为F3(对应于上述将第一频率切换至第四频率)显著提高采集频率。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新数据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直接将采集频率调整至最高,使得当用户行为轨迹发生变化(例如出差)而产生多条新数据时,不易造成新数据连续较长时间(如连续几天)被漏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系统中。如图4所示,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位于端侧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以及位于云侧的服务器。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对应图4所示是两个电子设备)分配数据采集任务,电子设备被分配到数据采集任务后,定时采集设备定位信息,在采集过程中,电子设备不断调整采集频率,并定时或在缓存的数据达到预设数量后将数据上传到云侧的服务器中。电子设备上传的数据不含有设备标识,因此不关联到具体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通过多台电子设备合作构建的数据也可称为众包数据。云侧的服务器获取众包数据后,通过离线计算的方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团簇。服务器基于位置团簇的边界点生成位置团簇对应的地理围栏。
电子设备可以为便携式计算机(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电脑、蓝牙耳机、路由器等具备采集设备定位信息能力的设备,以下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尤其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便于携带或便于移动的设备,如上述便携式计算机、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电脑、蓝牙耳机等。便于携带的设备的位置信息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将数据采集任务分配给上述便于携带的设备,能够使服务器更快获取不同的位置信息,从而加快生成地理围栏的速度。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10,外部存储器接口520,内部存储器5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530,充电管理模块540,电源管理模块541,电池5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550,无线通信模块560,音频模块570,扬声器570A,受话器570B,麦克风570C,耳机接口570D,传感器模块580,按键590,马达591,指示器592,摄像头593,显示屏5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595等。
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5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580A,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580B,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5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510可以包括感知模块、数据中台、存储模块和上云模块。其中,感知模块可以订阅周期性采集任务,并根据指定频率采集设备定位信息。在首次采集时,指定频率可以为预设的初始频率。在采集过程中,指定频率可被切换为可以调整采集数据重复率的频率(如上述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第四频率等)。数据中台接收感知模块发送的设备定位信息,将设备定位信息加密后发送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对设备定位信息进行缓存,若缓存量达到预设值,则存储模块将缓存的设备定位信息发送给上云模块,由上云模块将数据批量上传到云侧的服务器。
处理器5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5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 unit,NPU),和/或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unit,MC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5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5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5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5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电子设备5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550,无线通信模块5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5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
移动通信模块5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5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模块5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5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向注册上述2G/3G/4G/5G等网络的移动运营商获取小区标识(cell ID),通过cell ID确定手机的cell地理信息。手机还可以通过接入的WIFI确定手机的WIFI连接信息。另外,手机还可以通过GNSS中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获取GPS信号。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设置优先级来确定优先以上述哪些地理信息作为设备定位信息。例如根据采集精度和准确度来划分优先级,那么能够作为设备定位信息的数据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GPS信号、cell地理信息、WIFI连接信息。也就是说,在GPS信号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优先将GPS信号作为设备定位信息;若采用GPS技术无法得到设备定位信息,则基于cell ID获取设备定位信息;若采用cell ID无法获取设备定位信息,则基于WIFI字段获取设备定位信息。
以电子设备500为手机为例,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一种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日历、地图、视频、音乐、短消息、图库等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应用程序层还可以包括未显示在桌面上的系统应用。当开启系统应用的位置权限后,系统应用具备定时采集设备定位信息的功能。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6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存储管理服务(Storage ManagerService),存储管理服务用于存储采集时刻、GPS信息、cell地理信息、WIFI地理信息等。其中,存储管理服务中存储的信息可以是手机自己采集到的数据,也可以是接收到位于网络侧的基站提供的数据。
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视图系统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该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Android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例如,内核层可以创建传感数据进程(Process Sensor data)。ProcessSensor data向硬件抽象层传输硬件层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硬件抽象层可以提供传感器服务(Sensor Service)。Sensor Service可向框架层上传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具有上述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的手机为例,示例性说明手机的工作流程。手机首次激活时,可以在界面弹出系统应用的“推荐卡片”订阅提醒,若用户选择订阅,则手机在系统应用中订阅“推荐卡片”功能。若用户选择不订阅,则在手机激活后,用户还可以在系统设置中订阅该“推荐卡片”应用。当用户订阅“推荐卡片”功能后,系统应用的位置权限被开启,系统应用就具备了定时采集设备定位信息的能力。然后手机向服务器发送订阅消息,服务器在发送订阅消息的手机中选取N台手机分配数据采集任务。被分配到数据采集任务的手机通过移动通信模块550或无线通信模块560在第一预设频率(如上述初始频率)下采集GPS信号、WIFI信号、cell ID的至少一种。手机对GPS信号、WIFI信号或cellID进行处理,得到设备定位信息。手机将定位设备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台进行加密,由数据中台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给存储模块,并缓存于存储模块的存储管理服务中。存储模块定期对缓存的设备定位信息进行重复率计算,若重复率满足预设条件,则对采集频率进行调整,进而控制手机后续的采集时间间隔,使得手机既不易漏检,又不会采集太多重复数据。当缓存量达到预设值时,手机将存缓存于存储管理服务的设备定位信息发送给上云模块,由上云模块将数据批量上传到云侧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设备定位信息处理得到地理围栏后,向手机发送地理围栏的位置。手机可基于第二预设频率(第二预设频率为实时定位设备的预设频率)测量GPS信号,并通过GPS信号确定手机当前位置,从而确定手机是否进入地理围栏。若进入地理围栏,且用户行为满足“推荐卡片”触发条件,则手机在桌面或锁屏界面弹出推荐卡片,以提醒用户处理待办事项。
以用户在系统设置中订阅“推荐卡片”功能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可以为生成地理围栏提供设备定位信息,且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保持在预设范围(又称预设重复率,如预设重复率为50%-80%),既避免数据被漏采,又能降低对重复数据的多次采集。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该方法包括如图7所示的S701-S710。
S701、手机启动位置信息采集任务。
用户在系统设置中订阅“推荐卡片”应用后,系统应用便具备位置信息采集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订阅“推荐卡片”应用后,系统应用自动启动采集任务(又称数据采集任务、位置信息采集任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云侧的服务器在所有订阅“推荐卡片”的手机中选取一部分手机执行采集任务,被分配到采集任务的手机启动采集任务。
在采集任务中可预设初始频率,在采集任务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手机采用初始频率获取设备定位信息。例如,初始频率为12次/天,表示每间隔2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手机以12次/天的频率连续采集一段时间(如两天),获取两天内的所有设备定位信息,从而为后续计算数据重复率提供参照。
在采集任务中还可预设采集精度,如定位精度精确到小区ID、定位精度精确到经纬度、定位精度精确到街道等。示例性的,当采集精度为小区ID,则手机可采用GPS定位或者cell ID定位方式采集设备定位信息;当采集精度为经纬度,则手机采用GPS定位采集设备定位信息。手机可以根据采集精度选取适合的定位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手机启动采集任务并以初始频率采集上述一段时间后,手机会根据数据的重复程度切换采集频率,具体的切换方式如S702-S705所示。
S702、手机获取以第一频率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得到第一数据集。
其中,第一频率为初始频率或者经初始频率调整后的采集频率。具体的,若手机尚未切换采集频率,则第一时间段相当于上述“一段时间”(如两天)。且第一频率相当于上述“初始频率”。手机获取的第一数据集用于与后续采集的数据集进行重复率计算。若手机在第一时间段之前已执行至少一次切换采集频率的操作,则第一频率为:初始频率调整后的采集频率,第一数据集由调整后的采集频率采集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频率为经初始频率调整后的采集频率,则第一频率可以在云侧分配采集任务时预先设置。当重复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手机自动将采集频率由当前频率(如初始频率)切换为第一频率,并以第一频率采集下一时间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的其中一种: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新数据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频率为经初始频率调整后的采集频率,则第一频率可以预设在手机的存储模块中,由数据中台中的存储模块执行数据重复率计算。存储模块在重复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当前采集频率(如初始频率)切换为第一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第一频率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可以为加密数据。例如,手机采集原始数据,其中,原始数据为采用第一频率采集的未经加密的设备定位信息。然后由数据中台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并缓存在存储模块中。该实施例中,手机向服务器发送的是缓存在存储模块中的加密数据,这样可避免数据泄露,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设备定位信息可以基于GPS定位得到。具体的,手机中的系统应用开启位置权限后,系统应用便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中的GPS来接收卫星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对位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经纬度信息。手机便可将经纬度信息作为设备定位信息。
设备定位信息还可以基于WIFI信号定位得到。具体的,WIFI提供手机的经纬度是可以获取到的,因此可以根据手机搜索到的WIFI在当前位置的信号强度确定手机的当前位置。如手机可以搜索到的WIFI中,用户家里的WIFI的信号强度高,则说明手机距离用户家里的WIFI的距离近,那么可以大致确定手机当前定位为用户家里。
设备定位信息还可以基于cell ID定位得到。具体的,手机向周围的基站的小区注册网络时,会得到注册小区的小区ID(即小区标识(cell identities),cell ID)。由于基站和小区的经纬度是可以获取到的,因此可以根据基站和小区的位置大致确定手机当前定位。
该步骤中,手机可以先判断以第一频率采集的采集时长(即上述第一时间段)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段(如两天),若是,则执行S703,从而获取采用第一频率在下一时间段的设备定位信息;若否,则手机继续以第一频率获取设备定位信息,直至采集得到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段(如两天或两天以上)的设备定位信息。通过采集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段的第一数据集,可用于提供较多设备定位信息为后续计算数据重复率提供参照,以提高重复率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
S703、手机获取以第一频率在第二时间段内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得到第二数据集。
其中,第一数据集与第二数据集相比,第一数据集可以理解为历史数据集,第二数据集可以理解为当前数据集。第一数据集包括手机以第一频率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第二数据集包括手机以第一频率在第二时间段内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第一时间段与第二时间段相比,第一时间段又称历史时段,第二时段可以理解为当前时段。
在本步骤中,第二时间段在第一时间段之后,且第二时间段与第一时间段不存在重合的时间段。这样可以避免因时间段的重合对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的重复率计算结果造成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段可以是与第一时间段相邻的时间段。通过比较相邻两个时间段的数据集能够较早地得到重复率的信息,进而较早地对采集频率作出调整。当然,第二时间段也可以与第一时间段存在间隔,以减少调整次数。其中,第一时间段的时长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时间段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段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段的时长。这样,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便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以便于对第二时间段内采集的每一设备定位信息都能进行重复性的判断,从而提高第二时间段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第二时间段是与第一时间段相邻的时间段,且第二时间段的时长小于第一时间段的时长为例:当第一时间段为第一天和第二天时,第二时间段可以是与第一时间段相邻的第三天。即手机在第一天和第二天采用第一频率获取第一数据集后,手机在第三天继续以第一频率采集数据,获取第二数据集,然后手机执行S704。
S704、手机比较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和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
本步骤中,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为时序数据,即手机采集位置信息时也记录了采集时刻。设备定位信息包括采集时刻和位置信息。例如每个设备定位信息可以为“5时,114°E,22.5°N”其中,E表示东经,N表示北纬,该设备定位信息表示手机在5时对手机进行定位,得到的位置数据为114°E,22.5°N。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时序数据进行比较时,可以将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按时段划分为多个子时段的数据子集,每一数据子集对应一个子时段,子时段的数量即为数据子集总数。然后将第一数据子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二数据子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进行比较,得到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最后基于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和数据子集总数便可计算得到重复率。也就是说,比较重复率时,手机将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按时段划分为多个子时段的数据子集。若相同子时段(或相同时刻、相关时刻)的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和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相同,则确定该第二数据集中在该子时段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的数据子集。手机获取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基于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和数据子集总数计算得到重复率。
其中,重复率为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数据子集总数。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为第二数据集中重复的数据子集的数量。数据子集总数为第二数据集的数据子集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子集总数为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的数据子集的总个数。关于数据子集总数的获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举例而非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日均采集次数(24h/采集间隔)为正整数时,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都能在一天的同一时刻采集设备定位信息。例如采集次数为4次,则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采集时刻都为0时、6时、12时、18时。这样相同采集时刻便划分为相同的子时段,采集时刻作为子时段来划分,即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每一相同采集时刻(如采集时刻都为0时,都为6时,都为12时,都为18时)都被划分为同一个子时段。那么第一个子时段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采集时刻为0时,第二个子时段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采集时刻为6时,第三个子时段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采集时刻为12时,第四个子时段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采集时刻为18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日均采集次数不为正整数时,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无法在一天的同一时刻采集设备定位信息。那么可以将属于同一子时段的采集时刻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作为一组数据子集。如子时段设为[0,2]、[2,4]...[20,22],则第一天的0时、第二天的1时以及第三天的2时被划分为同一子时段,且0时、1时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作为一个第一数据集的一个数据子集,2时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作为第二数据集的一个数据子集。
下面以采集次数不为正整数的采集方式作为示例,介绍本步骤获取重复率的方式。如下表1-1所示,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都采用每间隔5小时采集一次的频率来采集。表中的0时,1时等表示采集时刻,A点、B点等表示位置信息,采集时刻与位置信息组成了设备定位信息。表中第一数据集包括第一天和第二天采集的数据,第二数据集包括第三天采集的数据。按时段将两个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划分为5个子时段的数据子集,表1-1中每一行数据表示在同一子时段中的数据子集。将同一子时段下数据子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相比较,若一致,则表示采集的数据为重复数据,若不一致,则表示采集的数据不为重复数据。如表1-1的第一行数据为(0时,A点),(1时,A点),(2时,A点)。其中,0时、1时、2时为同一子时段。因此将第三天2时采集的位置信息(A点)分别与第一天0时采集的位置信息(A点)以及第二天1时采集的位置信息(A点)相比较。手机确定一致,则说明在第二数据集中的“2时”子时段的数据为重复数据。又如表1-1的第三行数据为(10时,C点),(11时,F点),(12时,A点)。其中,10时、11时、12时为同一子时段。因此将第三天12时采集的位置信息(A点)分别与第一天10时采集的位置信息(C点)和第二天11时采集的位置信息(F点)相比较。手机确定不一致,则说明第二数据集中的“12时”子时段的数据为不为重复数据。手机确定第二数据集中的所有子时段的数据子集是否重复之后,计算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然后手机执行S705。
表1-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若第二数据集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一数据集在同一子时段中的任一设备定位信息一致,则确定该第二数据集中在该子时段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数据集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一数据集在同一子时段中的至少两个设备定位信息一致时,才确定该第二数据集中在该子时段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关于重复率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无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确定第二数据集中的每一子时段中的每一采集时刻采集的位置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同一子时段中的每一采集时刻采集的位置信息的位置相关性。然后手机根据位置相关性确定每一子时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性。
具体的,相关性指两个位置信息相同或者两个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若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采集时刻都在同一子时段内,且位置信息具有相关性,则表示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一采集时刻的设备位置信息在该子时段下具有位置的重复性,因此确定第二数据集中该子时段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
S705、手机确定重复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其中,手机基于重复率和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触发对采集频率的切换操作。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具体是指第二数据集中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在数据子集总数中的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例如,将第一数据集和第二数据集按时段划分为10个子时段,则数据子集总数=第二数据集的数据子集的数量=子时段数量=10。第二数据中重复的数据子集数量为8个,则占比为8/10*100%=80%。手机确定80%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第一阈值为80%,则手机确定重复率大于第一阈值(80%)。
示例性的,手机的数据中台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第一阈值,当数据缓存在数据中台的存储模块中后,存储模块在数据达到一定缓存量时计算缓存的第二数据集与历史采集的数据(历史采集的数据又称第一数据集)的重复率;并将重复率与数据中台中预设的第一阈值相比较,确定重复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并执行S706-S710。
S706、若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手机将采集频率由第一频率降低为第二频率。
其中,采集频率根据频率快慢被划分为多个级别,如采集频率从高到低分别为第四频率、第三频率、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又称第一目标频率)、第五频率。当手机确定采集了较多重复数据(即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手机逐级降低当前的采集频率。例如,当前的采集频率为第一频率,则降低为第二频率;当前的采集频率为第二频率时,则降低为第五频率。这样逐级降低能够避免降低程度太大造成漏检,即逐级降低可以带来数据重复率的降低,同时又不易漏检新数据。
S707、若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则手机确定重复率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如第一阈值为80%,第二阈值为50%。当然,第一阈值为80%时,第二阈值为小于80%的任一大于零的实数,如第二阈值可以是20%,30%,40%,6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执行S704之后,执行S1。即手机对重复率与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的条件判断是不分先后的,手机不需要判断重复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就可以直接执行S1从而确定重复率和第二阈值的关系。
其中,S1包括:手机确定重复率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手机执行S1后,直接执行S708。
S708、若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手机获取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在第一数据集中的重复次数。
不同于上述重复率的计算,本步骤中计算重复次数是将每一采集时刻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与第一数据集中的所有设备定位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出每个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次数,从而确定第二数据集中是否包括新数据。具体的,如下表1-2所示,第二数据集包括{A,A,A,A,B,I}。计算第二数据集中每一元素的重复次数,如第一行数据中,第三天的第一采集时刻采集的位置信息为A点,A点在第一天和第二天中的所有采集时刻所采集的位置信息中出现了三次,因此A点的重复次数为3,表示A点不为新数据。又如最后一行数据中,第三天的第五采集时刻所采集的位置信息为I点,I点在第一天和第二天中的所有采集时刻中并未出现,因此I点的重复次数为0,表示I点是仅在第二数据集中出现的新数据。当手机获取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在第一数据集中的重复次数之后,手机执行S709。
表1-2
S709、若重复次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手机将采集频率由第一频率提高到第三频率。
其中,第三频率(又称第三目标频率)的采集频率比第一频率的采集频率快一个级别,即手机在重复次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通过逐级升高采集频率的方式来调整采集频率,即将第一频率提高到第三频率为:将第一频率切换为比第一频率高一级别的采集频率。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重复次数为0的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即新数据占比小于第三阈值。具体的,新数据是指未在第一数据集中出现过的位置数据。例如,上述表1-2中,设备定位信息包括:第五采集时刻,I点,其中,I点表示未在第一数据集中出现过的位置信息,即I点为新数据。新数据占比小于第三阈值,表示第二数据集中出现的新数据占比少,旧数据(在第一数据集中出现过的位置数据,如上述表1-2中的A点、B点)的占比多。那么逐步增加采集频率并不会造成大量新数据漏检。因此,本步骤采用逐级增加采集频率的方式,即,上述若重复次数满足第二条件,则手机将采集频率由第一频率提高到第三频率包括:当重复次数不为0的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小于第三阈值时,手机将采集频率逐级升高,从而避免采集频率过低造成漏采。
S710、若重复次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手机将采集频率由第一频率提高到第四频率。
其中,第四频率(又称第二目标频率)为预设的最高频率。相比于其他采集频率,手机在第四频率下采集的间隔时间最短,采集的数量最多,这样可以在用户行为轨迹发生变化而产生多条新数据时,以间隔较短的时间进行采集,从而避免造成对新数据的漏采。
其中,重复次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又称为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为目标数据的数量占比没有对应于预设占比,目标数据是未在第一数据集中出现的设备定位信息,目标数据又称新数据,预设占比又称第三阈值。
具体的,用户行为轨迹发生变化,则第二数据集中的新数据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那么新数据占比多,旧数据的占比少。采集新数据有利于服务器生成或更新地理围栏,因此在采集时尽量避免对新数据的漏采。若仍采用逐步增加采集频率的方式采集,那么会造成连续多天的新数据漏采,因此在新数据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时,手机直接将采集频率提高至最高频率。
结合S705-S710,本实施例采用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二条件实现对切换频率的控制。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阈值区分重复数据多的第二数据集和重复数据少的第二数据集。具体的,将第二数据集和第一数据集相比,若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说明第二数据集中的重复数据较多;若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则说明第二数据集中的重复数据较少。因此手机执行S706,从而在重复数据较多时,降低采集频率,以减少手机在之后的采集时段采集到的重复数据。
本实施例还设置第二阈值区分需切换采集频率和维持第一频率的两种条件。具体的,在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若重复率大于第二阈值,则说明重复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此不执行切换,若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需要对当前的采集频率执行切换。
另外,本实施例还设置第二条件作为区分逐步增加采集频率和直接将采集频率调整至最高的这两种切换方式的条件。具体的,获取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位置信息在第一时间段(如上述第一天、第二天)是否已被采集。若第二数据集中包含多个未在第一时间段采集的新的设备位置信息(又称新数据),则表示用户的行为轨迹与第一时间段不一致,那么直接将采集频率调整至最高。若第二数据集中的新的设备位置信息较少(即小于第三阈值),则表示用户的行为轨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逐级增加采集频率,从而在避免漏采新的设备位置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将设备位置信息的重复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又称预设范围)内(如合理范围为:50%<重复率<80%)。
以下结合图8和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进一步说明。举例而非限制,手机将第一阈值设为80%,第二阈值设为50%,第三阈值设为60%。
如图8所示,在‘2022/08/01’-‘2022/08/17’的时间段里,用户的行为轨迹在A市。而‘2022/08/17’-‘2022/08/21’的时间段里,用户的行为轨迹在B市。说明用户的行为轨迹发生了变化,那么当用户从A市移动到B市,行为轨迹变化引起了新数据增多,因而需要将采集频率直接切换至最高频率。而用户在A市移动或者在B市移动时,行为轨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则新数据较少,因而采集频率逐级增加或者逐级减少,或者维持不变。
如图9所述,在图中横坐标为‘2022/08/03’‘2022/08/06’‘2022/08/09’的三个空心点对应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大于第一阈值,要达到降低重复率的目的。
在图9中横坐标为‘2022/08/12’‘2022/08/13’的两个空心点对应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表示重复率在合理范围内,则维持原有采集频率。
在图9中横坐标为‘2022/08/14’的空心点对应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横坐标为‘2022/08/14’的实心点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在图9中‘2022/08/14’的实心点小于第三阈值,因此逐级增加采集频率。
在图9中横坐标为‘2022/08/17’的空心点对应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表示重复率在合理范围内,则维持原有采集频率。
在图9中横坐标为‘2022/08/18’的空心点对应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横坐标为‘2022/08/18’的实心点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在图9中‘2022/08/14’的实心点大于第三阈值,因此将采集频率直接切换至最高频率。
在图9中横坐标为‘2022/08/21’的空心点对应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大于第一阈值,要达到降低重复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表2-1至2-9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采集方法进一步说明。其中,图9中的实心点和空心点的具体值可以通过下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到。即图9中的每一横坐标对应的重复率和新数据占比,对应于下表中对第二时间段采集的设备定位信息计算得到的重复率和新数据占比。
具体的,用户启动采集任务,并每间隔2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连续采集三天。其中,‘2022/08/01’‘2022/08/02’的设备定位信息作为参照(即‘2022/08/01’-‘2022/08/02’为第一时间段),手机将‘2022/08/03’(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1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2时...18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03’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10/12*100%=83.3%。新数据占比为:2/12*100%=16.7%。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图10中横轴表示用户的位置信息,纵轴表示每日的采集时刻,用户手持手机在‘2022/08/01’-‘2022/08/03’中的位置标记如图10的右上角所表示,不同的小人表示不同采集时间段的用户,如手持手机呈步行姿势的小人所在的横坐标表示‘2022/08/01’对应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其所在的纵坐标表示‘2022/08/01’内采集的采集时刻;手持手机并呈奔跑姿势的小人所在的横坐标表示‘2022/08/02’对应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其所在的纵坐标表示‘2022/08/02’内采集的采集时刻;手持手机呈站立姿势的小人所在的横坐标表示‘2022/08/03’对应的用户的位置信息,其所在的纵坐标表示‘2022/08/03’内采集的采集时刻。从图10可以看出,表示‘2022/08/03’的行为轨迹的小人在大部分采集时刻下的位置信息都与‘2022/08/01’以及‘2022/08/02’对应的行为轨迹相重合,说明用户在‘2022/08/01’-‘2022/08/03’之内,行为轨迹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根据图10可看出,手机切换采集频率的方式为逐级切换。
表2-1
‘2022/08/03’的数据重复率(83.3%)大于第一阈值,因此手机将采集频率由每间隔2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降低至每间隔2.4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并连续采集三天。如表2-2所示,每一天的数据按时段划分为10个数据子集。手机将‘2022/08/06’(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2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所有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06’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10/10*100%=100%。新数据占比为:0。
表2-2
‘2022/08/06’的重复率(100%)大于第一阈值,因此手机将采集频率继续降低,在‘2022/08/06’之后,手机每间隔3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并连续采集三天。如表2-3所示,每一天的数据按时段划分为8个数据子集,手机将‘2022/08/09’(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3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3时...18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09’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7/8*100%=87.5%。新数据占比为:1/8*100%=12.5%。
表2-3
‘2022/08/12’的数据重复率(87.5%)大于第一阈值,因此手机将采集频率由每间隔3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降低至每间隔4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并连续采集三天。如表2-4所示,每一天的数据按时段划分为6个数据子集,手机将‘2022/08/12’(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4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4时...12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12’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4/6*100%=66.7%。新数据占比为:1/6*100%=16.7%。
表2-4
‘2022/08/12’的数据重复率(66.7%)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因此手机保持每间隔4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继续采集下一天的设备定位信息。手机将‘2022/08/13’(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5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4时...12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13’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4/6*100%=66.7%。新数据占比为:0。
表2-5
‘2022/08/13’的数据重复率(66.7%)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因此手机保持每间隔4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继续采集下一天的设备定位信息。手机将‘2022/08/14’(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6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4时、8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14’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3/6*100%=50%。新数据占比为:2/6*100%=33.3%。
表2-6
‘2022/08/14’的数据重复率(50%)等于第二阈值,因此手机将采集频率逐级升高,手机每间隔3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并连续采集三天。其中,‘2022/08/15’‘2022/08/16’的设备定位信息作为参照(即‘2022/08/15’-‘2022/08/16’为第一时间段),手机将‘2022/08/17’(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7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3时、9时、12时、15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17’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5/8*100%=62.5%。新数据占比为:3/8*100%=37.5%。
表2-7
‘2022/08/17’的数据重复率(62.5%)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因此手机保持每间隔3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继续采集下一天的设备定位信息。手机将‘2022/08/18’(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8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3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18’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2/8*100%=25%。新数据占比为:6/8*100%=75%。
示例性的,如图11所示,图11中横轴表示用户的位置信息,纵轴表示每日的采集时刻,用户手持手机在‘2022/08/16’-‘2022/08/18’中的位置标记如图11的右上角所表示,不同的小人表示不同采集时间段的用户。从图11可以看出,表示‘2022/08/16’和‘2022/08/17’对应的行为轨迹的小人大部分采集时刻下的位置信息都重合,且行动轨迹都在A市内。而表示‘2022/08/18’对应的行为轨迹的小人在大部分采集时刻下的位置信息都与‘2022/08/16’和‘2022/08/17’记录的不同,且表示‘2022/08/18’行为轨迹的小人从A市去往了B市,说明行为轨迹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根据图11不难看出,手机切换采集频率的方式为将采集频率切换为最高的第四频率。
表2-8
‘2022/08/18’的数据重复率(25%)小于第二阈值,且新数据占比大于第三阈值,因此手机将采集频率调整为最高频率,为每间隔2h采集一次设备定位信息,并连续采集三天。其中,‘2022/08/19’‘2022/08/20’的设备定位信息作为参照(即‘2022/08/19’-‘2022/08/20’为第一时间段),手机将‘2022/08/21’(即第二时间段)中的数据与前两天的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如表2-9的第五列所示第二数据集中采集时刻为0时、4时...16时、20时、22时的设备定位信息都为重复数据,因此‘2022/08/21’数据相比过去两天数据的重复率为:11/12*100%=91.7%。新数据占比为:0。
表2-9
‘2022/08/21’的数据重复率(91.7%)大于第一阈值,手机将采集频率调整为比2h/次低一级别的频率,为2.4h/次,采集‘2022/08/21’以后的位置数据。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该方法采集的设备位置信息用于服务器生成或更新地理围栏。在采集过程中,手机根据重复数据的占比(相当于上述重复率)以及新数据占比(相当于上述重复次数为0的数量与总数量的比值)来确定采集频率的切换策略,以不断调整采集频率,使得采集到的设备位置信息的重复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如50%-80%)。这样既避免数据被漏采,又能降低对重复数据的多次采集。从而具有在减少漏采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电子设备频繁采集的运行功耗、降低云侧的存储成本和计算成本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500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预设多个级别的预设采集频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以第一频率在第一时间段内采集得到的设备定位信息,得到第一数据集;
获取以所述第一频率在第二时间段内采集得到的设备定位信息,得到第二数据集;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
若所述重复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一频率调整为第一目标频率;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频率为所述预设采集频率中比第一频率低一级别的采集频率,采集频率与级别正相关;
若所述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目标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将所述第一频率调整为第二目标频率;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目标设备定位信息所指示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数据集的设备定位信息所指示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二目标频率为所述预设采集频率中最高级别的采集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间段和所述第一时间段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子时段;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在所述子时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集和所述第二数据集在所述子时段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的重复率,包括:
若同一所述子时段内,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则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在所述子时段内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
根据所述重复数据对应的子时段的数量在子时段的数量中的占比,得到重复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定位信息包括采集时刻和位置信息,每一所述子时段包括至少一所述采集时刻;
所述若同一所述子时段内,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设备定位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则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在所述子时段内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包括:
若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采集时刻和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采集时刻在同一所述子时段内,且同一所述子时段内,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则确定所述第二数据集在所述子时段内对应的设备定位信息为重复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指示同一位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位置信息指示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重复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二数据集中未在所述第一数据集中出现的设备定位信息的数量占比小于第三阈值,则将采集频率由所述第一频率调整为第三目标频率,其中,所述第三目标频率为所述预设采集频率中比第一频率高一级别的采集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重复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在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后采用所述第一频率采集设备定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定位信息包括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蜂窝小区cell地理信息、移动热点WIFI连接信息的至少一种。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89372.6A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056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9372.6A CN116056002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9372.6A CN116056002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002A CN116056002A (zh) 2023-05-02
CN116056002B true CN116056002B (zh) 2023-09-22

Family

ID=8611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9372.6A Active CN116056002B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00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440A (zh) * 2014-01-17 2015-07-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定位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0516A (zh) * 2015-07-15 2015-12-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环境下的位置信息采集框架
CN105828430A (zh) * 2015-01-08 2016-08-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WO2020147482A1 (zh) * 2019-01-15 2020-07-2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69700A (zh) * 2020-05-22 2020-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98645A (zh) * 2020-04-29 2020-09-22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45728A (zh) * 2020-06-22 2020-10-30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辅助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2351490A (zh) * 2020-10-09 2021-02-09 广州市物联万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定位终端
CN113965715A (zh) * 2021-09-13 2022-01-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120211A (zh) * 2022-01-29 2022-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325250A (zh) * 2021-11-16 2022-04-1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集成定位检测与图谱检测功能的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466449A (zh) * 2021-07-15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特征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6440A (zh) * 2014-01-17 2015-07-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发送定位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28430A (zh) * 2015-01-08 2016-08-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采集和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5120516A (zh) * 2015-07-15 2015-12-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环境下的位置信息采集框架
WO2020147482A1 (zh) * 2019-01-15 2020-07-2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98645A (zh) * 2020-04-29 2020-09-22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9700A (zh) * 2020-05-22 2020-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45728A (zh) * 2020-06-22 2020-10-30 福瑞泰克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辅助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2351490A (zh) * 2020-10-09 2021-02-09 广州市物联万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定位终端
CN114466449A (zh) * 2021-07-15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特征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965715A (zh) * 2021-09-13 2022-01-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325250A (zh) * 2021-11-16 2022-04-12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集成定位检测与图谱检测功能的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120211A (zh) * 2022-01-29 2022-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derator. "R1-2110550-Summary of 8.15.1 Enh to time and frequency sync".3GPP tsg_ran\wg1_rl1.2021,全文. *
Yunfeng Zhao ; Yahui Wang ; Hong Ren ; Mingjia Ding.Design of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fault diagnosis.《The 27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2015 CCDC)》.2015,全文. *
陈硕.基于智能移动终端采集数据的工人活动识别与管理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月刊)》.20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002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6457B (zh) 数据缓存装置及方法
CN106506858B (zh) 星轨预测方法及装置
CA3006903C (en)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 application
CN108924737A (zh) 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5423B (zh) 一种联系人的推荐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30608B (zh) WiFi热点的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94543B (zh) 终端操作指令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12996042A (zh) 网络加速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933907B (zh) 一种伪基站识别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TW201005317A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cation sharing
WO2011114202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lassifying digital media files based on associated geographical identification metadata
CN105302457B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01738B (zh)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56002B (zh)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92644A (zh) 移动终端、服务器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6709501A (zh) 业务场景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06019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677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配对通信的方法和云端服务器
CN10650674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6723460B (zh) 个人地理围栏的创建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6125985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5157181B (zh) 智能控制空调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6027941B (zh) 业务推荐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014866B (zh) 运动轨迹记录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033344B (zh) 地理围栏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