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300A -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300A
CN116055300A CN202310109723.4A CN202310109723A CN116055300A CN 116055300 A CN116055300 A CN 116055300A CN 202310109723 A CN202310109723 A CN 202310109723A CN 116055300 A CN116055300 A CN 116055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host
virtualization platform
standby
cloud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097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097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包括: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容灾恢复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双中心容灾功能,可以依靠底层存储的远程复制能力,分别将两个存储分布在两个数据中心中,双中心分别部署对应的ICOS环境,通过CMP来统一管理两套ICOS。CMP根据生产云主机的配置信息在容灾备中心创建出对应的云硬盘,网络、安全组,再通过云硬盘创建出云主机,当生产环境故障时,通过故障切换操作启用备CMP调度中心Neptune进行云硬盘主备切换,并进行云主机的启动。
相关技术中,当管理平台具有双中心容灾能力功能时,当主中心宕机后,备中心就会使用主中心宕机前在备中心上创建的云主机,启用该云主机,以到达容灾的能力。但是当备中心启用时,如果资源较多时,并且资源数据很大的时候,启用云主机耗时过久,降低了容灾恢复的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双中心容灾恢复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容灾恢复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双中心容灾恢复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包括:
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网络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网络资源配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
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中创建云主机,并基于所述网络资源配置对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网络资源。
可选的,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包括:
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所述全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当所述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所述增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所述全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包括:
创建云硬盘;
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将所述全量快照写入到所述云硬盘中;
将所述云硬盘挂载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当所述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所述增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包括:
当所述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
基于所述增量快照的数据确定已修改数据;
将所述已修改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与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分别包括网络节点、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Neptune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加入到云主机保护组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包括:
网络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备用主机启用模块,用于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包括: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通过先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配置出相同的网络资源,然后再保持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容灾恢复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双中心容灾恢复的效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当管理平台具有双中心容灾能力功能时,当主中心宕机后,备中心就会使用主中心宕机前在备中心上创建的云主机,启用该云主机,以到达容灾的能力。但是当备中心启用时,如果资源较多时,并且资源数据很大的时候,启用云主机耗时过久,降低了容灾恢复的效率。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通过先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配置出相同的网络资源,然后再保持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
以下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本步骤旨在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也就是,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主机相同的配置,以便可以快速启动备用主机,避免在启动备用主机时还对资源进行配置,降低延时。
相应的,如果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存在其他的相应的配置,也可以采用配置复制的手段将主用云主机的配置复制到备用云主机中。
其中,主用虚拟化平台与备用虚拟化平台分别包括网络节点、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Neptune节点。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获取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网络资源配置;其中,网络资源配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
步骤2,在备用虚拟化平台中创建云主机,并基于网络资源配置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网络资源。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配置相同的网络资源。本可选方案中,获取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网络资源配置;其中,网络资源配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在备用虚拟化平台中创建云主机,并基于网络资源配置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网络资源。可见,其中基于获取的网络资源配置可以配置相同的网络资源。
S102,将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在S101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实时地将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也就是说,在虚拟化平台运行地过程中,就将主用虚拟化平台中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到备用的云主机中。
其中,进行同步的过程可以是先对全量数据进行同步,再进行增量数据的同步,以便提高进行同步的效率。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全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步骤2,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增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进行数据同步。本可选方案中,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全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增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也就是说,开始进行同步的过程中先全部将主用主机中的数据全部进行同步,然后再运行过程中进行增量同步。
进一步的,上一可选方案中的全量快照同步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创建云硬盘;
步骤2,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将全量快照写入到云硬盘中;
步骤3,将云硬盘挂载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进行全量同步。本可选方案中,创建云硬盘;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将全量快照写入到云硬盘中;将云硬盘挂载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也就是,将全量快照设置到云硬盘中,以便提高全量快照设置的效率。
进一步的,上一可选方案中的增量快照同步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1,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
步骤2,基于增量快照的数据确定已修改数据;
步骤3,将已修改数据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进行增量同步。本可选方案中,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基于增量快照的数据确定已修改数据;将已修改数据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其中,确定增量数据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103,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在S102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实现备用主机的快速启动。
进一步的,本步骤还可以包括:
将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加入到云主机保护组中。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将主用云主机和备用云主机均加入到保护组中,实现了将云主机进行保护。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先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配置出相同的网络资源,然后再保持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
以下通过另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主要是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双中心容灾时,主要利用是当主中心宕机后,备中心就会使用主中心宕机前在备中心上创建的云主机,启用该云主机,以到达容灾的能力。但是启用云主机相当于是云主机内部起系统,数据较多时,耗费时间较长。因此,本实施例修改为提前根据备环境上资源情况将云主机事先启用好,等主环境宕机后,可直接使用备环境上资源,不需要再等待一个资源启用的时间。备环境上的云主机可以直接使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步骤2,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全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步骤3,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增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步骤4,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通过先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配置出相同的网络资源,然后再保持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
其中,可以通过CMP(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云管理平台)来统一管理两套ICOS(InCloud OpenStack,虚拟化平台),ICOS1和ICOS2,两套ICOS分别包含网络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Neptune模块。存储模块连接存储层。通过Neptune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厂家的driver实现不同厂家存储之间的容灾操作(远程复制等)。
CMP层下发命令创建保护组(容灾的基本单位,保护组内包含若干个云主机,当主中心宕掉后可以通过故障切换操作启用备中心的云主机资源)时,调主ICOS接口创建一致性组(用于数据同步时候的远程复制),在备ICOS上创建云主机,备上创建云主机时,先根据主中心上云主机的配置创建相同的网络资源,IP、MAC地址等网络资源。然后通过迁移模块先创建云硬盘,然后从云硬盘创建云主机。
迁移模块,调用备ICOS上的存储模块首先创建一个空云硬盘,将空云硬盘挂载到代理云主机(在备ICOS上,已提前创建好的一个代理云主机)上,然后迁移模块调用主ICOS计算模块,对主icos上的云主机创建快照,先打一个全量的快照,记录下主icos上云主机打全量快照的时间点,备ICOS上代理云主机读取快照数据调用备ICOS存储模块,写入创建的空云硬盘,写入数据成功后,代理云主机卸载云硬盘,使用该云硬盘启动云主机。主ICOS上云主机创建完全量快照以后,仍然按后创建增量快照,每创建一次快照后,下次创建的快照只监测自上次快照时间点以来那些数据块中数据变化的部分,并记录下这些被改变的数据块的偏移量,依靠这些偏移量获取数据块中的修改数据,然后将变化的数据通过迁移模块调用主ICOS的存储模块通过后端存储的远程复制将数据同步到备ICOS的后端存储上,以达到主备ICOS上云主机的数据一致。
当主中心ICOS宕机后,备ICOS不需做任何操作,可以直接使用,提高了备用云主机的启用效率。
主要采用了使用迁移模块,将主ICOS上的云硬盘,通过创建全量快照先拷贝到备ICOS上,然后在备ICOS上通过云硬盘起云主机,然后通过增量快照的方法,保证主ICOS和备ICOS上云主机数据的一致性。当主ICOS宕机后,备ICOS可以直接使用,省去了资源启用的时间。其中,通过迁移模块实现了将主用云主机中的数据实时备份到备用云主机中,而不是当主用云主机出现故障后,才在备用云主机中准备数据,提高了备用云主机的启动效率,避免了切换等待,实现没有延迟的主机切换。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先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配置出相同的网络资源,然后再保持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网络资源配置模块100,用于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数据同步模块200,用于将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备用主机启用模块300,用于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该网络资源配置模块100,具体用于获取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网络资源配置;其中,网络资源配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在备用虚拟化平台中创建云主机,并基于网络资源配置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网络资源。
可选的,该数据同步模块200,包括:
全量同步单元,用于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全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增量同步单元,用于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增量快照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该全量同步单元,具体用于创建云硬盘;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将全量快照写入到云硬盘中;将云硬盘挂载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该增量同步单元,具体用于当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基于增量快照的数据确定已修改数据;将已修改数据同步至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可选的,该主用虚拟化平台与备用虚拟化平台分别包括网络节点、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Neptune节点。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组设置模块,用于将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加入到云主机保护组中。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先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配置出相同的网络资源,然后再保持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当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中已经同步好的数据启动云主机,而不需要再加载主用主机中的数据,提高了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启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云主机进行容灾恢复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请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步骤。
如图4所示,为服务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接口12和通信总线13。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接口12均通过通信总线1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处理器10可以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具体的,处理器10可以执行异常IP识别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操作。
存储器11中用于存放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1中至少存储有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1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以及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
此外,存储器1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通信接口12可以为通信模块的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者系统连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可以包括比图4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容灾恢复装置、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包括:
获取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网络资源配置;其中,所述网络资源配置包括:IP地址和MAC地址;
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中创建云主机,并基于所述网络资源配置对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网络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包括:
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所述全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当所述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所述增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并将所述全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包括:
创建云硬盘;
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全量快照,将所述全量快照写入到所述云硬盘中;
将所述云硬盘挂载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并将所述增量快照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包括:
当所述全量快照同步完成时,按照预设周期对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创建增量快照;
基于所述增量快照的数据确定已修改数据;
将所述已修改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与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分别包括网络节点、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Neptune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与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加入到云主机保护组中。
8.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资源配置模块,用于对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配置与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相同的网络资源;
数据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的数据同步至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备用主机启用模块,用于当所述主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出现故障时,基于同步的数据启用所述备用虚拟化平台的云主机。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容灾恢复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09723.4A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6055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9723.4A CN116055300A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09723.4A CN116055300A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300A true CN116055300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9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09723.4A Pending CN116055300A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3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6015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software deployment method
CN110377395B (zh) 一种Kubernetes集群中的Pod迁移方法
CN102355369B (zh) 虚拟化集群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和设备
US8473692B2 (en) Operating system image management
CN111385296B (zh) 一种业务进程重启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US10725980B2 (en) Highly available cluster agent for backup and restore operations
US20160070494A1 (en) Highly performant reliable message storage using in-memory replication technology
CN112052230B (zh) 多机房数据同步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67873A (zh) 虚拟机的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5062A (zh) 云计算的本地存储的迁移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669605B (zh) 虛擬機器群組的容錯方法及其容錯系統
CN116055300A (zh) 一种云主机的容灾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658390A (zh) 容器容灾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81600A (zh) 一种容灾备份和容灾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42788B1 (en) Sand timer algorithm for tracking in-flight data storage requests for data replication
US10909002B2 (en) Fault toleran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virtual machine group
CN110704249A (zh) 一种保证应用一致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21384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跨数据中心同城容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28429A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硬盘快照方法和装置
CN113157392A (zh) 镜像仓库高可用方法及设备
CN112019601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存储Ceph的两节点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1142921A (zh) 软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JPH08202627A (ja) 二重化された共用メモリの等価性回復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763331B (zh) 虛擬機器的備用方法與備用系統
WO2024051577A1 (zh) 分布式系统部署方法、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