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231A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231A
CN116055231A CN202111264843.9A CN202111264843A CN116055231A CN 116055231 A CN116055231 A CN 116055231A CN 202111264843 A CN202111264843 A CN 202111264843A CN 116055231 A CN116055231 A CN 116055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live
initial
broadcast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48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涛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48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通过该方法通信装置可以采用多播方式将直播服务的有效净荷相同的直播数据包发送至使用该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可以节省传输资源,有助于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直播可以将产品展示、相关会议、背景介绍、方案测评、网上调查、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也可以为政务公开会议、群众听证会、法庭庭审直播、公务员考试培训、产品发布会、企业年会、行业年会、展会直播等电视媒体难以直播的内容进行直播。网络直播的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自主性强等特点使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随着网络直播被广泛应用,有限的传输资源成为影响网络直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网络直播的传输资源的利用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提高网络直播的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信装置可以采用多播方式将直播服务的有效净荷相同的直播数据包发送至使用该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相比于采用单播方式分别向多个终端发送直播数据包,可以节省传输资源,有助于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获取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第四直播数据包,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三终端,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包括: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采用所述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
可以理解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多播方式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传输同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可选地,目的地址为目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传输层校验和为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校验和,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为IP头部校验和。
其中,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接收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端口号。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接收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地址。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目的地址。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用于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用于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其中,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中的一个,所述多个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且所述多个直播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信装置通过修改或替换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得到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的直播数据包,可以实现采用多播方式将直播服务的有效净荷相同的直播数据包发送至使用该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可以节省传输资源,有助于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_n=S2_n–S2_0+S_0;或,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_n=A2_n–A2_0+A_0;其中,S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n为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0为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S_0为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A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n为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0为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A_0为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根据第一初始序列号和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得到序列号的变化量,再在第二初始序列号的基础上增加该变化量得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请求同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对应的序列号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这样,只要终端侧保存有自己的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就可以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成原本的直播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应用功能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配置传输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资源配置完成。
在上述技术方中,由通信装置请求配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这样,通信装置可以在需要通过多播方式传输直播数据包时才请求配置相应的传输资源,可以减少信令开销以及传输资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聚合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在本申请中,聚合信息可以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生成再发送至应用功能网元,也可以预配置在应用功能网元中。当聚合信息由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生成时,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通过在第二信息中携带聚合信息,从而将聚合信息发送至应用功能网元。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应用功能网元将聚合信息、以及第一终端的初始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这样第一终端不需要一直保存聚合信息、以及不需要从第一终端的传输层或网络层获取第一终端的初始信息,有助于降低终端的实现难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所述检测条件;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
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用于触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配置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用户面功能网元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并且由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检测数据包并上报检测到的数据包的信息,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配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换句话说,用户面功能网元将初始信息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便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至终端,这样终端不需要从终端的传输层或网络层获取初始信息,有助于降低终端的实现难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触发所述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信息包括聚合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在本申请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预配置有聚合信息,可以从其他网元(例如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或应用功能网元等)获取聚合信息。当用户面功能网元从其他网元获取聚合信息时,可以通过在第五信息获取聚合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触发所述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六信息,配置无线传输资源,所述无线传输资源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在上述技术方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六信息后可以根据第六信息配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这样,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在需要通过多播方式传输直播数据包时才请求配置相应的传输资源,可以减少信令开销以及传输资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中的目的地址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中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
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
可选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
可选地,目的地址为目的IP地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将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的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成第一直播数据包,有助于实现采用多播方式将直播服务的有效净荷相同的直播数据包发送至使用该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节省传输资源,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还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可选地,传输层校验和为TCP校验和,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为IP头部校验和。
其中,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替换为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二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一初始序列号,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用于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二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一初始确认号,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用于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信装置通过修改或替换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得到第一直播数据包,有助于实现采用多播方式将直播服务的有效净荷相同的直播数据包发送至使用该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可以节省传输资源,有助于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3_n=S_n–S_0+S3_0;或,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3_n=A_n–A_0+A3_0;其中,S3_n为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0为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S3_0为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A3_n为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0为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A3_0为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从接入网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或应用功能网元获取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或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所述检测条件;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
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用于触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配置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检测数据包并上报检测到的数据包的信息,使得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配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换句话说,用户面功能网元将初始信息发送至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便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至终端,这样终端不需要从终端的传输层或网络层获取初始信息,有助于降低终端的实现难度。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配置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根据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七信息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数据包检测条件,以便用户面功能网元检测满足检测条件的数据包并上报满足检测条件的数据包的信息,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满足检测条件的数据包的信息配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如处理单元和/或通信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当该装置为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时,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收发器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为输入/输出电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当该装置为用于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时,通信单元可以是该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是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等。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用于应用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无线接入网设备、终端、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的芯片、芯片系统或电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提供的方法。
对于处理器所涉及的发送和获取/接收等操作,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如果未与其在相关描述中的实际作用或者内在逻辑相抵触,则可以理解为处理器输出和接收、输入等操作,也可以理解为由射频电路和天线所进行的发送和接收操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与通信接口,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方面或其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通信系统,包括上文的通信装置和第一终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通用网络直播模型的框架图。
图3示出了一种TCP头部的结构。
图4示出了一种IPv4头部的结构。
图5示出了一种IPv6头部的结构。
图6是TCP连接建立过程的一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700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8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是AS确定和传输聚合数据包的一个示例。
图10是终端处理聚合数据包的一个示例。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1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2是UPF确定和传输聚合数据包的一个示例。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3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RAN确定和传输聚合数据包的一个示例。
图1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TDD)系统等。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车到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通信系统或者其他通信系统。
首先简单介绍适用于本申请的网络架构。
作为示例,图1示出了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以5G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system,5GS)为例。该网络架构中可包括三部分,分别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部分、数据网络(datanetwork,DN)部分和运营商网络部分。其中,运营商网络可包括以下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设备、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认证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网元、统一数据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网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SMF网元、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网络功能库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模块(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和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上述运营商网络中,除RAN部分之外的部分可以称为核心网部分。在本申请中,将用户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UPF网元、AUSF网元、UDR网元、AMF网元、SMF网元、NEF网元、NRF网元、PCF网元、UDM网元、AF网元分别简称为UE、(R)AN设备、UPF、AUSF、UDR、AMF、SMF、NEF、NRF、PCF、UDM、AF。
下面对图1中涉及的各网元进行简单描述。
1、UE
UE主要通过无线空口接入5G网络并获得服务,UE通过空口和RAN进行交互,通过非接入层信令(non-access stratum,NAS)和核心网的AMF进行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UE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手表、无线数据卡、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膝上型电脑、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物联网终端、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辆、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中的终端、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中的终端、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中的终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中的终端、智能办公中的终端、工业控制中的终端、无人驾驶中的终端、远程手术中的终端、智能电网中的终端、运输安全中的终端、智慧城市中的终端、智慧家庭中的终端、卫星通信中的终端(例如,卫星电话或卫星终端)。UE还可以是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equipment,CPE)、电话、路由器、网络交换机、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机顶盒、固定移动融合产品、家庭网络适配器、以及互联网接入网关。
本申请的实施例对UE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2、(R)AN设备
(R)AN设备可以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接入通信网络的功能,具体可以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中无线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非3GPP(non-3GPP)网络中的接入点。下文为方便描述采用AN设备表示。
AN设备可以为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有两种类型:3GPP接入技术(例如,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或5G系统中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3GPP接入技术是指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称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Base station,gNB)或者RAN设备。非3GPP接入技术可以包括以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代表的空口技术、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AN设备可以允许终端设备和3GPP核心网之间采用非3GPP技术互连互通。
AN设备能够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AN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
AN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WiFi系统中的AP、WiMAX中的(base station,BS)、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或者下一代通信6G系统中的基站等。
本申请实施例对AN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3、UPF
UPF主要提供用户报文的转发、处理、与DN的连接、会话锚点、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QoS)策略执行等用户面功能。例如,UPF可以从DN接收用户面数据,并通过AN设备将用户面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UPF还可以通过AN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用户面数据,并转发到DN。
4、DN
DN主要用于为UE提供数据服务的运营商网络。例如,因特网(Internet)、第三方的业务网络、IP多媒体服务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网络等。
5、AUSF
AUSF主要用于用户鉴权等。
6、UDR
UDR主要提供签约数据、策略数据及能力开放相关数据的存储能力。
7、AMF
AMF主要用于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附着与去附着等功能。
8、SMF
SMF主要负责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释放)、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UPF的选择和控制等。
9、NEF
NEF主要用于安全地向外部开放由3GPP网络功能提供的业务和能力等。
10、NRF
NRF主要用于保存网络功能实体以及其提供服务的描述信息等。
11、PCF
PCF主要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面网元(例如AMF,SMF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
12、UDM
UDM主要用于UE的签约数据管理,包括UE标识的存储和管理,UE的接入授权等。
13、AF
AF主要用于向3GPP网络提供业务,如与PCF之间交互以进行策略控制等。
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各网元之间可以接口通信。各网元之间的接口可以是点对点接口,也可以是服务化接口,本申请不予限制。
应理解,上述所示的网络架构仅是示例性说明,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各个网元的功能的网络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还应理解,图1中所示的AMF、SMF、UPF、PCF、UDM、AUSF、UDR、NEF、NRF、AF等功能或者网元,可以理解为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网元,例如可以按需组合成网络切片。这些网元可以各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或者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本申请对于上述网元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命名仅为便于区分不同的功能而定义,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6G网络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采用其他命名的可能。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术语或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1、网络直播
图2示出了一种通用网络直播模型的框架图。
其中,直播源,也可以称为主播方、导播端、或导播设备等,可以将现场架设的信号采集设备采集的直播数据发送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主要负责对接收到的直播数据进行编码和分发。直播客户端可以接收并播放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直播数据。
如图2所示,直播源通过推流过程将直播数据发送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将处理后的直播数据通过拉流过程发送到直播客户端,进而播放直播数据。
推流所采用的协议主要有:实时消息传输协议(real-time messaging protocol,RTMP)
拉流所采用的协议主要有:RTMP、流媒体格式(flash video,FLV)、基于HTTP的直播流(HTTP live streaming,HLS)、HTTP动态自适应流媒体(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over HTTP,DASH)等。拉流所采用的协议基本上都是基于TCP的。
2、直播业务和直播数据包
直播业务是指利用视讯方式通过互联网实时进行现场直播或传输媒体数据的业务,例如,通过图2所示的网络直播方式传输的业务。直播业务也可以称为直播服务,或简称为直播。为了方便描述,下文统称为直播服务。
直播服务的数据可以称为直播数据包或直播数据。直播数据包或直播数据为承载直播服务内容的数据包。
在本申请中,直播数据包包括头部和有效净荷。头部又可以包括TCP头部和IP头部。当然,若直播数据包采用的是其他传输协议,则头部中会包括相应的传输协议的头部。
3、TCP头部
图3示出了一种TCP头部的结构。
如图3所示,TCP头部可以包括基本TCP头部字段和选项字段。基本TCP头部字段的长度为20字节。选项字段以32位字为单位,长度可变,选项字段可能包括“最大段大小”、“窗口缩放”、以及“时间戳”等。
其中,基本TCP头部字段包括的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1)源端口字段和目的端口字段:用于与IP头部字段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一起唯一地标识一个TCP连接;
2)序列号字段:用于标识发送方到接收方的数据流的一个字节,该字节为包含该序列号的报文段中的第一个字节;
3)确认号字段:包含的值是该确认号的发送方期待接收的下一个序列号;
4)头部长度字段:包含的值为TCP头部字段的长度,以32位字为单位;
5)标志位字段:占8比特,各比特的含义如下:
拥塞窗口减(congestion window reduced,CWR):表示发送方是否降低发送速率;
显式拥塞通告(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ECN)回显(ECN-Echo,ECE):
表示发送方是否接收到了一个更早的拥塞通告;
紧急标志位(urgent,URG):表示紧急指针字段是否有效;
确认标志位(acknowledgement,ACK):表示确认号字段是否有效;
推标志位(Push,PSH):表示接收方是否应尽快给应用程序传送这个数据;
复位标志位(reset,RST):表示是否取消连接;
同步标志位(synchronize,SYN):用于初始化一个连接的同步序列号;
结束标志位(final,FIN):表示该报文段的发送方是否已经结束向对方发送数据;
6)窗口大小字段:用于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的单位为字节数,表示该字段的发送方一次期望接收的字节数;
7)TCP校验和字段:用于差错校验,差错校验覆盖TCP头部和数据;
8)紧急指针字段:是一个偏移量,和序列号字段中的值相加表示紧急数据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为示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其他TCP头部结构。
4、IP头部
图4示出了一种IPv4头部的结构。
如图4所示,IPv4头部可以包括基本IP头部字段和选项字段,基本IP头部字段的长度为20字节,选项字段的长度为可变量。
其中,基本IP头部字段包括的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1)版本字段:表示IP数据报的版本号;
2)Internet头部长度(Internet header length,IHL)字段:用于保存IP头部中32位字的数量;
3)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DS)字段:该字段为区分服务字段,表示不同的服务类型;
4)ECN字段:表示显示拥塞通知;
5)总长度字段:表示IPv4数据报的总长度,单位为字节;
6)标识字段:用于帮助标识由IPv4主机发送的数据报;
7)标志和分片偏移字段:结合标识字段,用于IPv4数据报分片;
8)生存期字段:用于设置一个数据报可经过的路由器数量的上限;
9)协议字段:表示数据报的有效载荷部分的数据类型;
10)校验和字段:用于差错校验,差错校验仅覆盖IP头部;
11)源IP地址字段和目的IP地址字段:通常分别标识源节点和接收节点的IPv4地址。
图5示出了一种IPv6头部的结构。
如图5所示,IPv6头部长度固定为40字节,IPv6头部字段包括的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1)版本字段:表示IP数据报的版本号;
2)DS字段:该字段为区分服务字段,表示不同的服务类型;
3)ECN字段:表示显示拥塞通知;
4)流标签字段:可用来标记报文段的数据流类型,以便在网络层区分不同的报文;流标签由源节点分配,通过流标签、源IPv6地址、目的IPv6地址可以唯一标识一条通信流;
5)有效载荷长度字段:表示IPv6数据报中有效载荷部分的总长度,单位为字节;
6)下一个头部字段:表示IPv6头部之后的头部类型;
7)跳数限制字段:用于指定数据报可以有效转发的次数;
8)源IP地址字段和目的IP地址字段:通常分别标识源节点和接收节点的IPv6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5仅为示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其他IP头部结构。
5、四元组
在本申请中,四元组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用于唯一地标识一个TCP连接。AS通过单播方式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报文时的四元组包括:AS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终端的端口号、AS的IP地址和终端的IP地址。
6、TCP连接建立过程
图6是TCP连接建立过程的一种示意图。
如图6所示,终端和AS经过三次握手完成TCP连接的建立。具体地,终端发送第一报文段,第一报文段为连接请求报文段,该第一报文段中SYN标志位为1、序列号为x(TCP规定SYN=1时不能携带数据,x可以为随机产生的一个值),然后终端进入SYN_SEND状态;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一报文段后,AS通过向终端发送第二报文段进行确认,然后进入SYN_RECV状态,这个状态也被称为半连接状态,其中,AS向终端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SYN标志位为1、ACK标志位为1、序列号为y(y同样可以为随机产生的一个值)、以及确认号为x+1;在接收到AS的第二报文段后,终端通过向AS发送第三报文段再进行一次确认,然后进入已建立(ESTABLISHED)状态,终端发送给AS的第三报文段中的ACK标志位为1(此时不用SYN)、序列号为x+1、以及确认号为y+1,AS在接收到终端的第三报文段后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其中,y为AS采用单播方式向终端发送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x+1为AS采用单播方式向终端发送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在本申请中,将包括y和x+1的信息称为初始信息,某个终端的初始信息、某个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或与初始信息对应的某个终端,可以理解为,AS采用单播方式向该终端发送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信息。
可以理解,本文中术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面对本申请中涉及到的术语做了简单说明,下文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目前,拉流所采用的协议是基于TCP的,而TCP不支持多播方式传输数据,因此,当有多个终端请求同一直播服务的数据时,应用服务器需要通过单播方式向该多个终端发送直播数据,存在严重的传输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采用多播方式向多个终端传输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有助于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传输资源浪费。
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但不作限定。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700的示意图。方法7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的至少部分内容。
步骤701,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
其中,第一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一终端,第二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二终端,第一直播数据包与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其中,第一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一终端,可以理解为,第一直播数据包是通信装置发送给第一终端的、或第一终端为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方。同理,第二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二终端,可以理解为,第二直播数据包是通信装置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或第二终端为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方。
第一直播数据包与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这里的有效净荷可以是实际的直播数据,也可以是传输层的数据,其中,传输层的数据可以理解为传输层头部之后内容,也可以理解为传输层从上一层收到的整个数据包,例如,传输层的数据可以从应用层收到的整个数据包,其中包括应用层头部以及实际的直播数据。
通信装置可以为AF、UPF或无线接入网设备。当通信装置为AF时,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可以理解为,AF获取来自AF应用层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当通信装置为UPF或无线接入网设备时,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可以理解为,UPF或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AF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
在本申请中,通信装置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的方式有很多。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的直播服务来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是否相同。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的同一直播服务,则通信装置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例如,通信装置检测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报文段(第二报文段的描述可以参考图6,在此不再赘述)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以及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报文段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若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与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相同,则通信装置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同一直播服务,在此情况下,通信装置确定获取到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又例如,通信装置检测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报文段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以及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报文段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若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与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相同,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例如在直播开始前或者直播开始后的特定短时间段内)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报文段,则通信装置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同一直播服务,在此情况下,通信装置确定获取到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的媒体分片来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是否相同。例如,通信装置在应用层检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的媒体分片,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请求相同的媒体分片,则通信装置确定获取到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步骤702,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
相应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接收来自通信装置的第三直播数据包。
其中,第三直播数据包与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换句话说,第一直播数据包、第二直播数据包、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其中,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可以理解为,通信装置发出一份第三直播数据包,而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方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或者,还可以理解为,通信装置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传输路径呈现树形结构,其中通信装置为根节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叶子节点,该传输路径包括的一段或多段链路中的每一段链路上只有一份第三直播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方法700还包括: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四直播数据包,其中,第四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三终端,第四直播数据包与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步骤702具体包括: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第二直播数据包和第四直播数据包,采用所述多播方式向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可以理解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采用多播方式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传输同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702具体包括:通信装置根据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中的一个,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其中,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且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包括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例如,若上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仅包括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则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或第二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又例如,若上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包括第一直播数据包、第二直播数据包、以及第四直播数据包,则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第二直播数据包或第四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为了描述方便,下文将通信装置从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选定的直播数据包称为目标直播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其中,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接收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端口号。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
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接收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地址。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目的地址。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与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用于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_n=S2_n–S2_0+S_0,其中,S_n为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n为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0为第一初始序列号,S_0为第二初始序列号。
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与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可以根据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用于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_n=A2_n–A2_0+A_0。其中,A_n为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n为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0为第一初始确认号,A_0为第二初始确认号。
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这里的有效净荷可以理解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层的数据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传输层校验和覆盖传输层头部和数据,通信装置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的方式有很多,本申请不予限制。
例如,在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之后,通信装置重新计算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具体地,通信装置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传输层角度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重新计算得到传输层校验和的方式,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又例如,通信装置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相对于目标直播数据包相应字段的变化,然后基于得到的变化,在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的传输层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又例如,通信装置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相对于目标直播数据包相应字段的变化、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对于目标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的变化,然后基于得到的变化,在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的传输层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通信装置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仅覆盖网络层头部(IPv4协议),通信装置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路层校验和的方式有很多,本申请不予限制。
例如,在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之后,通信装置重新计算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具体地,通信装置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重新计算得到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又例如,通信装置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相对于目标直播数据包相应字段的变化,然后基于得到的变化,在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可选地,第一初始序列号和第一初始确认号是通信装置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获取的,或者是通信装置从其他通信装置获取的。TCP连接建立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图6的描述。
可选地,第二初始序列号和第二初始确认号是预配置在通信装置中的,或者是SMF生成并发送给通信装置的。
可选地,目的地址为目的IP地址,传输层校验和为TCP校验和,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为IP头部校验和。
步骤703,第一终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
其中,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其中,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换句话说,第一终端的端口号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替换为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的地址。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换句话说,第一终端的地址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一终端的地址。
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三直播数据包时,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终端的端口号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终端的地址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是发送给第一终端的,从而不会丢弃第三直播数据包。
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二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一初始序列号,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用于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3_n=S_n–S_0+S3_0。其中,S3_n为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n为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0为第二初始序列号,S3_0为第一初始序列号。
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二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一初始确认号,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又一种描述方式,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用于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3_n=A_n–A_0+A3_0。其中,A3_n为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n为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0为第二初始确认号,A3_0为第一初始确认号。
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这里的有效净荷可以理解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层的数据的描述可以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传输层校验和覆盖传输层头部和数据,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的方式有很多,本申请不予限制。
例如,在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之后,第一终端重新计算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具体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传输层角度的有效净荷)、以及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重新计算得到传输层校验和的方式,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又例如,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相对于第三直播数据包相应字段的变化,然后基于得到的变化,在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的传输层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又例如,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相对于第三直播数据包相应字段的变化、以及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对于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的变化,然后基于得到的变化,在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的传输层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另一种描述方式,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或者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仅覆盖网络层头部(IPv4协议),通信装置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路层校验和的方式有很多,本申请不予限制。
例如,在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之后,第一终端重新计算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具体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重新计算得到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又例如,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相对于第三直播数据包相应字段的变化,然后基于得到的变化,在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新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的字段。
可选地,第一初始序列号和第一初始确认号是第一终端从AF、SMF或接入网设备获取的,或者是第一终端从第一终端的TCP层获取的。
可选地,第二初始序列号和第二初始确认号是预配置在第一终端中的,或者是从AF、SMF或接入网设备获取的。
可选地,目的地址为目的IP地址,传输层校验和为TCP校验和,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为IP头部校验和。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703中以第一终端为例,第二终端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第一终端的执行的操作。与第一终端的操作不同的是,第二终端根据第三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二直播数据包。
这样,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信装置可以采用多播方式将直播服务的有效净荷相同的直播数据包发送至使用该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相比于采用单播方式分别向多个终端发送直播数据包,可以节省传输资源,有助于提高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为AF,方法700还包括:AF向SMF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请求配置传输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其中,传输资源包括用于UPF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的隧道资源和/或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无线传输资源。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对AF和AS不做严格的区分,通信装置可以是具备AS功能的AF,也可以是具备AF功能的AS,也可以包括AF和AS,本申请不予限制,为了描述方便在方法700中统一描述为AF。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AF接收来自SMF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传输资源配置完成。
可选地,第二信息包括聚合信息。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例如,当聚合信息由SMF生成时,第二信息包括聚合信息。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AF生成聚合信息和多个初始信息的映射关系。其中,多个初始信息一一对应于请求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该多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该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单播方式向与该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这样,当AF获取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2。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AF中的,也可以是AF从SMF获取的,本申请不予限制。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AF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其中,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第一终端的标识、或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这里的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AF中的,也可以是AF从SMF获取的,本申请不予限制。AF将第三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便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为第一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第一终端生成聚合信息和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的映射关系。这样,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三直播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为第一直播数据包,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3。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为UPF,方法700还包括:AF向SMF发送第七信息,其中,第七信息包括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以及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SMF向UPF发送第四信息,其中,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UPF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第四信息中的检测条件;UPF向SMF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单播方式向与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SMF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配置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传输资源,其中,传输资源包括用于UPF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的隧道资源和/或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无线传输资源。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UPF接收来自SMF的第五信息。其中,第五信息用于触发UPF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这样,UPF根据第五信息、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第五信息包括聚合信息。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例如,当聚合信息由SMF生成时,第五信息包括聚合信息。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在UPF向SMF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之前,UPF确定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或者,在SMF配置传输资源之前,SMF确定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UPF生成聚合信息和多个初始信息的映射关系。其中,多个初始信息一一对应于请求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该多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当UPF获取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2。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UPF中的,也可以是UPF从SMF获取的,本申请不予限制。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SMF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其中,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第一终端的标识、或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这里的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SMF中的,也可以是SMF生成的,本申请不予限制。SMF将第三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便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为第一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第一终端生成聚合信息和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的映射关系。这样,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三直播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为第一直播数据包,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3。
又一可能的实现方式,通信装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方法700还包括:AF向SMF发送第七信息,其中,第七信息包括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以及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SMF向UPF发送第四信息,其中,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UPF根据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第四信息中的检测条件;UPF向SMF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其中,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单播方式向与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SMF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信息,其中,第六信息包括用于触发无线接入网设备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六信息,配置无线传输资源,其中,无线传输资源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在UPF向SMF发送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之前,UPF确定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或者,在SMF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六信息之前,SMF确定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
可选地,第六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第一终端的标识、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生成聚合信息和多个初始信息的映射关系。其中,多个初始信息一一对应于请求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终端,该多个终端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这样,当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2。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这里的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也可以是从SMF获取的,本申请不予限制。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聚合信息、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便第一终端可以根据聚合信息、以及与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为第一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方法700还包括:第一终端生成聚合信息和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的映射关系。这样,当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三直播数据包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将第三直播数据包恢复为第一直播数据包,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703。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法700中以第一终端为例,第二终端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考第一终端的执行的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8至图14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图8至图14中的AF和AS为与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分发相关的AF和AS,AF和AS可以为分立的功能或网元,也可以合设在一起,本申请不予限制。图8至图14以AF和AS为分立的功能或网元为例进行描述。
为了描述方便,下文将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的传输资源、无线传输资源、隧道资源称为聚合传输资源、聚合无线传输资源、聚合隧道资源,将采用多播方式传输的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称为聚合数据包,将AS采用多播方式向多个UE发送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初始确认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简称为聚合初始序列号、聚合初始序列号、聚合目的IP地址、以及聚合目的端口号,将AS采用单播方式向UE发送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初始确认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简称为初始序列号、初始序列号、目的IP地址、以及目的端口号。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8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8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UE1、UE2和UE3分别建立单播会话。
UE1、UE2和UE3建立单播会话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802,UE1、UE2和UE3分别与AS建立TCP连接。
UE1、UE2和UE3与AS建立TCP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文的图6,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803,AF确定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预设条件用于配置聚合传输资源。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请求同一直播数据的UE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可选地,该预设值为2。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F根据TCP连接建立过程中第一报文段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第二报文段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以及第三报文段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中的至少一个,确定UE1、UE2和UE3是否请求同一直播数据。例如,若向UE1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向UE2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以及向UE3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相同,则AF确定UE1、UE2和UE3请求同一直播数据。又例如,若向UE1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向UE2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以及向UE3发送的第二报文段中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相同,且AF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例如在直播开始前或者直播开始后的特定短时间段内)向UE1、UE2和UE3发送第二报文段,则AF确定UE1、UE2和UE3请求同一直播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多个UE在应用层请求相同的媒体分片,则AF确定该多个UE请求同一直播数据。例如,若UE1、UE2和UE3通过应用层信令请求相同的媒体分片,则AF确定UE1、UE2和UE3请求同一直播数据。
步骤804,AS和AF获取UE1、UE2和UE3的初始信息。
其中,UE1、UE2和UE3请求同一直播数据。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初始序列号和初始确认号。初始序列号和初始确认号的描述可以参见图6,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若AS中预配置有聚合信息,AS可以生成UE1、UE2和UE3的初始信息、UE1、UE2和UE3对应的四元组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初始序列号、聚合初始确认号、聚合目的IP地址、聚合目的端口号。
例如,AS生成如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四元组1包括UE1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四元组2包括UE2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四元组3包括UE3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表1
Figure BDA0003326497830000241
步骤805,AF向SMF发送第一信息。
相应地,SMF接收来自AF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消息用于请求配置聚合传输资源。其中,聚合传输资源可以包括UE与RAN之间聚合无线传输资源、以及RAN与UPF之间的聚合隧道资源。
可选地,第一信息包括聚合信息、UE1的UE ID和UE1的初始信息、UE2的UE ID和UE2的初始信息、以及UE3的UE ID和UE3的初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初始序列号、聚合初始确认号、聚合目的IP地址、聚合目的端口号。
步骤806,SMF向AMF发送第二消息。
相应地,AMF接收来自SMF的第二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用于RAN配置聚合传输资源。其中,聚合传输资源可以包括UE与RAN之间聚合无线传输资源、以及RAN与UPF之间的聚合隧道资源。第二消息可以携带N2消息容器。
可选地,第二消息还可以携带发送给UE1的N1消息容器、发送给UE2的N1消息容器、和发送给UE3的N1消息容器。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与NI消息容器对应的UE的初始信息。例如,发送给UE1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1的初始信息,发送给UE2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2的初始信息,发送给UE3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3的初始信息,以便RAN将聚合信息以及UE的初始信息发送给相应的UE。其中,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SMF中的,也可以SMF从AF接收到的,也可以是SMF生成的,本申请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向AMF发送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
步骤807,AMF向RAN发送N2消息。
相应地,RAN接收来自AMF的N2消息。
其中,N2消息用于RAN配置聚合传输资源。
步骤808,AMF通过RAN向UE1、UE2、UE3发送N1消息。
其中,N1消息包括聚合信息以及N1消息对应的UE的初始信息。例如,发送给UE3的N1消息可以包括聚合信息以及UE3的初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08为可选步骤。例如,当UE中预配置有聚合信息时可以不执行步骤808。又例如,当聚合信息由SMF生成时可以执行步骤808。
步骤809,UE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例如,UE可以生成如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四元组X包括聚合源IP地址(例如AS的IP地址)、聚合目的IP地址、聚合源端口号(例如AS的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和聚合目的端口号。表2以UE3为例,UE1和UE2生成的对应关系与表2类似,不再赘述。
表2
Figure BDA0003326497830000251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UE接收到来自RAN的N1消息,则UE可以根据N1消息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UE预配置有聚合信息,则UE根据预配置的聚合信息生成上述对应关系。例如,UE可以从传输层或网络层层获取初始信息,从本地获取聚合信息,进一步地,UE可以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步骤810,RAN根据N2消息配置聚合无线传输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AN根据N2消息进行RRC重配置,以配置聚合无线传输资源。
步骤811,RAN、AMF、SMF和UPF构建UPF到RAN的聚合隧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AN根据N2消息分配聚合隧道的信息,并通过AMF发送至SMF;SMF对UPF进行配置,以得到UPF到RAN的下行聚合隧道。
步骤812,SMF向AF发送第二信息。
相应地,AF接收来自SMF的第二信息。
其中,第二信息为第一信息的响应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聚合传输资源已配置完成。
可选地,若由SMF生成聚合信息,则第二信息包括聚合信息。若在步骤804中AS未生成UE1、UE2和UE3的初始信息、UE1、UE2和UE3对应的四元组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则在步骤812中生成该对应关系。
步骤813,AS确定聚合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获取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AS从3个下行单播数据包中选择一个下行单播数据包,并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聚合目的IP地址,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替换为聚合目的端口号,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序列号替换为聚合序列号,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确认号替换为聚合确认号,并重新计算TCP校验和、以及可选地重新计算IP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字段,从而得到聚合数据包。
以修改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得到聚合数据包为例,如图9所示,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通过了校验和检查,在聚合层AS将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的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端口_3替换为端口_X,将序列号SA2U3_1替换为SX_1,将确认号AA2U3_1替换为AX_1,基于TCP校验和TCS_1和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得到TCP头部中的TCP校验和TCS_X,将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的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IP_3替换为IP_X,可选地,重新计算IP头部中的校验和得到ICS_X,修改后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即为聚合数据包。其中,SX_1=SA2U3_1–SA2U3_0+SX_0,AX_1=AA2U3_1–AA2U3_0+AX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确定UE1、UE2和UE3请求同一直播数据后,AS可以在应用层确定聚合数据包,聚合数据包的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为端口_X、序列号为SX_1,确认号为AX_1、以及校验和为TCS_X,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为IP_X、校验和为ICS_X。其中,SX_1=SA2U3_1–SA2U3_0+SX_0,AX_1=AA2U3_1–AA2U3_0+AX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步骤814,AS通过多播方式向UE1、UE2和UE3发送聚合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AS通过N6接口向UPF发送聚合数据包,UPF通过聚合隧道向RAN发送聚合数据包,RAN通过PTM/PTP方式向UE发送聚合数据包。
步骤815,在接收到聚合数据包后,UE1、UE2和UE3对聚合数据包进行转换,然后递交到TCP/IP协议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E根据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对聚合数据包头部进行映射和计算,然后向TCP/IP协议栈递交。
以UE3为例,如图10所示,UE3在接收到聚合数据包后,通过与四元组X匹配的聚合转换模块完成聚合数据包头部的修改。具体地,将聚合数据包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端口_X替换为端口_3,将序列号SX_1替换为SA2U3_1,将确认号AX_1替换为AA2U3_1,基于TCS_X和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得到TCP校验和TCS_3,将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IP_X替换为IP_3,可选地,重新计算得到IP校验和ICS_3;UE3将得到的数据包向TCP/IP协议栈递交。其中,SA2U3_1=SX_1–SX_0+SA2U3_0,AA2U3_1=AX_1–AX_0+AA2U3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后续,UE可以将经过TCP/IP协议栈处理后的数据包递交至直播客户端。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1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UE1、UE2和UE3分别建立单播会话。
UE1、UE2和UE3建立单播会话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102,AF向SMF通知第七信息。
相应地,SMF接收来自AF的第七信息。
其中,第七信息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七信息包括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和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例如,若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为IP_A、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为端口_A,则第七信息包括IP_A和端口_A的端口号。
步骤1103,SMF向UPF发送第四信息。
相应地,UPF接收来自SMF的第四信息。
其中,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检测条件包括: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可以理解为,SMF指示UPF检测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以及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为1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第四信息还包括预设阈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N4 Session ModificationRequest)向UPF发送第四信息。
步骤1104,UE1、UE2和UE3分别与AS建立TCP连接。
步骤1105,UPF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根据第四信息,检测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以及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为1的下行数据包,并在检测到满足检测条件的下行数据包时上报TCP连接的信息。TCP连接的信息包括初始信息。其中,初始信息包括初始序列号和初始确认号。可选地,TCP连接的信息还包括与该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的UE ID。其中,UE ID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为上述下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UE ID对应的终端的端口为上述下行数据包的目的端口。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根据第四信息,检测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以及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为1的下行数据包,并在检测到满足检测条件的下行数据包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在此情况下,TCP连接的信息包括多组UE ID和初始信息,例如TCP连接的信息包括UE1的UE ID以及UE1的初始信息、UE2的UE ID以及UE2的初始信息、UE3的UE ID以及UE3的初始信息。其中的预设阈值可以是SMF发送给UPF的,也可以是预配置在UPF中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通过N4会话报告(N4 Session Report)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若UPF中预配置有聚合信息,UPF可以生成UE1、UE2和UE3的初始信息、UE1、UE2和UE3对应的四元组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初始序列号、聚合初始确认号、聚合目的IP地址、聚合目的端口号。例如,UPF可以生成如上文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
步骤1106,SMF向AMF发送第二消息。
相应地,AMF接收来自SMF的第二消息。
其中,第二消息用于RAN配置聚合传输资源。其中,聚合传输资源可以包括UE与RAN之间聚合无线传输资源、以及RAN与UPF之间的聚合隧道资源。第二消息可以携带N2消息容器。
可选地,第二消息还可以携带发送给UE1的N1消息容器、发送给UE2的N1消息容器、和发送给UE3的N1消息容器。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与NI消息容器对应的UE的初始信息。例如,发送给UE1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1的初始信息,发送给UE2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2的初始信息,发送给UE3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3的初始信息,以便RAN将聚合信息以及UE的初始信息发送给相应的UE。其中,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SMF中的,也可以是SMF生成的,也可以是UPF发送给SMF的,本申请不予限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若UPF在检测到满足条件的下行数据包时上报TCP连接的信息,则SMF还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其中,预设条件用于配置聚合传输资源。当SMF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SMF向AMF发送第二消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请求同一直播数据的UE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可选地,该预设值为2。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若UPF在检测到满足条件的下行数据包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则SMF在接收到UPF上报的TCP连接的信息后即可向AMF发送第二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向AMF发送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
步骤1107,AMF向RAN发送N2消息。
相应地,RAN接收来自AMF的N2消息。
其中,N2消息用于RAN配置聚合传输资源。
步骤1108,AMF通过RAN向UE1、UE2、UE3发送N1消息。
其中,N1消息包括聚合信息以及与N1消息对应的UE的初始信息。例如,发送给UE3的N1消息可以包括聚合信息以及UE3的初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08为可选步骤。例如,当UE中预配置有聚合信息时可以不执行步骤1108。又例如,当聚合信息由SMF生成时可以执行步骤1108。
步骤1109,UE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例如,UE可以生成如上文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UE接收到来自RAN的N1消息,则UE可以根据N1消息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UE预配置有聚合信息,则UE根据预配置的聚合信息生成上述对应关系。例如,UE可以从传输层或网络层获取初始信息,从本地获取聚合信息,进一步地,UE可以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步骤1110,RAN根据N2消息配置聚合无线传输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AN根据N2消息进行RRC重配置,以配置聚合无线传输资源。
步骤1111,RAN、AMF、SMF和UPF构建UPF到RAN的聚合隧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AN根据N2消息分配聚合隧道的信息,并通过AMF发送至SMF;SMF对UPF进行配置,以得到UPF到RAN的下行聚合隧道。
步骤1112,SMF向UPF发送第五信息。
相应地,UPF接收来自SMF的第五信息。
其中,第五信息用于指示UPF执行数据包聚合。
可选地,若由SMF生成聚合信息,则第五信息包括聚合信息。若在步骤1105中UPF未生成UE1、UE2和UE3的初始信息、UE1、UE2和UE3对应的四元组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则在步骤1112中生成该对应关系。
步骤1113,AS通过单播方式向UPF直播数据。
相应地,UPF接收来自AS的直播数据。
例如,AS分别向UPF发送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相应地,UPF接收来自AS的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
步骤1114,UPF确定聚合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接收到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后,UPF从3个下行单播数据包中选择一个下行单播数据包,并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聚合目的IP地址,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替换为聚合目的端口号,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序列号替换为聚合序列号,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确认号替换为聚合确认号,并重新计算TCP校验和、以及可选地重新计算IP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字段,从而得到聚合数据包。
以修改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得到聚合数据包为例,如图12所示,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通过了校验和检查,AS将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传输至UPF,UPF将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的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端口_3替换为端口_X,将序列号SA2U3_1替换为SX_1,将确认号AA2U3_1替换为AX_1,基于TCP校验和TCS_1和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得到TCP头部中的TCP校验和TCS_X,将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的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IP_3替换为IP_X,可选地,重新计算IP头部中的校验和得到ICS_X,修改后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即为聚合数据包。其中,SX_1=SA2U3_1–SA2U3_0+SX_0,AX_1=AA2U3_1–AA2U3_0+AX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步骤1115,UPF通过多播方式向UE1、UE2和UE3发送聚合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通过聚合隧道向RAN发送聚合数据包,RAN通过PTM/PTP方式向UE发送聚合数据包。
步骤1116,在接收到聚合数据包后,UE1、UE2和UE3对聚合数据包进行转换,然后递交到TCP/IP协议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E根据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对聚合数据包头部进行映射和计算,然后向TCP/IP协议栈递交。
以UE3为例,如图10所示,UE3在接收到聚合数据包后,通过与四元组X匹配的聚合转换模块完成聚合数据包头部的修改。具体地,将聚合数据包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端口_X替换为端口_3,将序列号SX_1替换为SA2U3_1,将确认号AX_1替换为AA2U3_1,基于TCS_X和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得到TCP校验和TCS_3,将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IP_X替换为IP_3,可选地,重新计算得到IP校验和ICS_3;UE3将得到的数据包向TCP/IP协议栈递交。其中,SA2U3_1=SX_1–SX_0+SA2U3_0,AA2U3_1=AX_1–AX_0+AA2U3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后续,UE可以将经过TCP/IP协议栈处理后的数据包递交至直播客户端。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3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301,UE1、UE2和UE3分别建立单播会话。
UE1、UE2和UE3建立单播会话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302,AF向SMF通知第七信息。
相应地,SMF接收来自AF的第七信息。
其中,第七信息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七信息包括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和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例如,若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为IP_A、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为端口_A,则第七信息包括IP_A和端口_A的端口号。
步骤1303,SMF向UPF发送第四信息。
相应地,UPF接收来自SMF的第四信息。
其中,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检测条件包括: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和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可以理解为,SMF指示UPF检测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以及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为1的下行数据包。
可选地,第四信息还包括预设阈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通过N4会话修改请求(N4 Session ModificationRequest)向UPF发送第四信息。
步骤1304,UE1、UE2和UE3分别与AS建立TCP连接。
步骤1305,UPF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根据第四信息,检测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以及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为1的下行数据包,并在检测到满足检测条件的下行数据包后上报TCP连接的信息。TCP连接的信息包括初始信息。其中,初始信息包括初始序列号和初始确认号。可选地,TCP连接的信息还包括与该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的UE ID。其中,UE ID对应的终端的IP地址为上述下行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UE ID对应的终端的端口为上述下行数据包的目的端口。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根据第四信息,检测源IP地址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AS的IP地址、源端口号为与直播服务相关的端口号、以及SYN标志位和ACK标志位为1的下行数据包,并在检测到满足检测条件的下行数据包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在此情况下,TCP连接的信息包括多组UE ID和初始信息,例如TCP连接的信息包括UE1的UE ID以及UE1的初始信息、UE2的UE ID以及UE2的初始信息、UE3的UE ID以及UE3的初始信息。其中的预设阈值可以是SMF发送给UPF的,也可以是预配置在UPF中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通过N4会话报告(N4 Session Report)向SMF上报TCP连接的信息。
步骤1306,SMF向AMF发送第五消息。
相应地,AMF接收来自SMF的第五消息。
其中,第五消息用于RAN配置与直播服务相关的聚合传输资源,第五消息还包括用于指示RAN执行数据包聚合的信息。其中,聚合传输资源包括UE与RAN之间聚合无线传输资源。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五消息可以携带N2消息容器,N2消息容器用于RAN配置与直播服务相关的聚合传输资源以及包括用于指示RAN执行数据包聚合的信息。
可选地,N2消息容器还包括聚合信息、UE1的UE ID和UE1的初始信息、UE2的UE ID和UE2的初始信息、以及UE3的UE ID和UE3的初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第五消息还可以携带发送给UE1的N1消息容器、发送给UE2的N1消息容器、和发送给UE3的N1消息容器。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与NI消息容器对应的UE的初始信息。例如,发送给UE1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1的初始信息,发送给UE2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2的初始信息,发送给UE3的N1消息容器包括聚合信息和/或UE3的初始信息,以便RAN将聚合信息以及UE的初始信息发送给相应的UE。其中,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SMF中的,也可以是SMF生成的,本申请不予限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向AMF发送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
步骤1307,AMF向RAN发送N2消息。
相应地,RAN接收来自AMF的N2消息。
其中,N2消息用于RAN配置聚合聚合传输资源,N2消息包括用于指示RAN执行数据包聚合的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RAN可以生成UE1、UE2和UE3的初始信息、UE1、UE2和UE3对应的四元组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初始序列号、聚合初始确认号、聚合目的IP地址、聚合目的端口号。例如,UPF可以生成如上文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的聚合信息可以是预配置在RAN中的,也可以是SMF发送给RAN的,本申请不予限制。
步骤1308,AMF通过RAN向UE1、UE2、UE3发送N1消息。
其中,N1消息包括聚合信息以及N1消息对应的UE的初始信息。例如,发送给UE3的N1消息可以包括聚合信息以及UE3的初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08为可选步骤。例如,当UE中预配置有聚合信息时可以不执行步骤1308。又例如,当聚合信息由SMF生成时可以执行步骤1308。
步骤1309,UE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例如,UE可以生成如上文表2所示的对应关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UE接收到来自RAN的N1消息,则UE可以根据N1消息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UE预配置有聚合信息,则UE根据预配置的聚合信息生成上述对应关系。例如,UE可以从传输层或网络层层获取初始信息,从本地获取聚合信息,进一步地,UE可以生成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
步骤1310,RAN根据N2消息配置聚合无线传输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AN根据N2消息进行RRC重配置,以配置聚合无线传输资源。
步骤1311,AS通过单播方式向RAN发送直播数据。
相应地,RAN接收来自AS的直播数据。
例如,AS分别向RAN发送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相应地,RAN接收来自AS的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
步骤1312,RAN确定聚合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接收到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后,RAN从3个下行单播数据包中选择一个下行单播数据包,并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聚合目的IP地址,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替换为聚合目的端口号,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序列号替换为聚合序列号,将该下行单播数据包头部中的确认号替换为聚合确认号,并重新计算TCP校验和、以及可选地重新计算IP头部校验和,并填入相应字段,从而得到聚合数据包。
以修改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得到聚合数据包为例,如图14所示,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通过了校验和检查,AS通过UPF将UE1、UE2和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传输至RAN,RAN将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的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端口_3替换为端口_X,将序列号SA2U3_1替换为SX_1,将确认号AA2U3_1替换为AX_1,基于TCP校验和TCS_1和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得到TCP头部中的TCP校验和TCS_X,将UE3的下行单播数据包的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IP_3替换为IP_X,可选地,重新计算IP头部中的校验和得到ICS_X,修改后的下行单播数据包即为聚合数据包。其中,SX_1=SA2U3_1–SA2U3_0+SX_0,AX_1=AA2U3_1–AA2U3_0+AX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步骤1313,RAN通过多播方式向UE1、UE2和UE3发送聚合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AN通过PTM方式向UE发送聚合数据包。
步骤1314,在接收到聚合数据包后,UE1、UE2和UE3对聚合数据包进行转换,然后递交到TCP/IP协议栈。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E根据初始信息、UE的IP地址、UE的端口号与聚合信息的对应关系,对聚合数据包头部进行映射和计算,然后向TCP/IP协议栈递交。
以UE3为例,如图10所示,UE3在接收到聚合数据包后,通过与四元组X匹配的聚合转换模块完成聚合数据包头部的修改。具体地,将聚合数据包TCP头部中的目的端口号端口_X替换为端口_3,将序列号SX_1替换为SA2U3_1,将确认号AX_1替换为AA2U3_1,基于TCS_X和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得到TCP校验和TCS_3,将IP头部中的目的IP地址IP_X替换为IP_3,可选地,重新计算得到IP校验和ICS_3;UE3将得到的数据包向TCP/IP协议栈递交。其中,SA2U3_1=SX_1–SX_0+SA2U3_0,AA2U3_1=AX_1–AX_0+AA2U3_0,其中,SA2U3_0为UE3的初始序列号,SX_0为聚合初始序列号,AA2U3_0为UE3的初始确认号,AX_0为聚合初始确认号。
后续,UE可以将经过TCP/IP协议栈处理后的数据包递交至直播客户端。
上文结合图7至图14,详细描述了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5至图16,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图15或图16中的装置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5和图1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终端、用户面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如图15所示,装置1500包括收发单元1510和处理单元1520。
当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510用于: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收发单元1510和/或处理单元15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可选地,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第四直播数据包,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三终端,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收发单元1510和/或处理单元15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采用所述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接收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端口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接收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地址。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
其中,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中的一个,所述多个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且所述多个直播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_n=S2_n–S2_0+S_0;或,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_n=A2_n–A2_0+A_0。其中,S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n为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0为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S_0为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A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n为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0为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A_0为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
可选地,装置1500为应用功能网元,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配置传输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以及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资源配置完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息包括聚合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可选地,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可选地,装置1500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处理单元15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所述检测条件。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可选地,在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之前,处理单元15210还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
可选地,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触发所述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五信息包括聚合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可选地,装置1500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触发所述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处理单元152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六信息,配置无线传输资源,所述无线传输资源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六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当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510用于:接收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中的目的地址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处理单元15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中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还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其中,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3_n=S_n–S_0+S3_0;或,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3_n=A_n–A_0+A3_0。其中,S3_n为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0为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S3_0为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A3_n为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0为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A3_0为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
可选地,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从无线接入网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或应用功能网元获取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或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
当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510用于: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处理单元1520用于:根据所述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所述检测条件。收发单元1510还用于: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可选地,在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之前,处理单元1520还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数量达到预设阈值。
当装置15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510用于:接收来自应用功能网元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处理单元1520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配置传输资源,所述传输资源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关于上述收发单元1510和处理单元1520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说明。
如图16示,装置1600包括处理器1610和接口电路1620。处理器1610和接口电路16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6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30,用于存储处理器16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6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6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当装置1600用于实现上文所述的方法时,处理器16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520的功能,接口电路16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510的功能。
当装置1600为应用于通信装置的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功能。该芯片从通信装置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通信装置的;或者,该芯片向通信装置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通信装置发送给其他装置的。
当装置1600为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该芯片从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终端的;或者,该芯片向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其他装置的。
当装置1600为应用于用户面功能网元的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该芯片从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或者,该芯片向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给其他装置的。
当装置1600为应用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芯片时,该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功能。该芯片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其他装置发送给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或者,该芯片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送给其他装置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和/或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或读取存储器存储的数据,以执行上文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可选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地,该存储器与该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分离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通信装置、终端、用户面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以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由通信装置、终端、用户面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文各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终端、用户面功能网元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中相关内容的解释及有益效果均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通信装置、终端、用户面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装置、终端、用户面功能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应理解,上述为举例说明,上文的例子仅仅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要将申请实施例限制于所示例的具体数值或具体场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所给出的例子,显然可以进行各种等价的修改或变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也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装置获取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一直播数据包和第二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获取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第四直播数据包,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对应第三终端,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
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采用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直播数据包,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四直播数据包,采用所述多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以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目的地址、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接收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端口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接收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终端的地址;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
其中,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多个直播数据包中的一个,所述多个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且所述多个直播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二直播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_n=S2_n–S2_0+S_0;或,
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_n=A2_n–A2_0+A_0;
其中,S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n为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2_0为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S_0为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A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n为所述目标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2_0为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A_0为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应用功能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请求配置传输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资源;
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资源配置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聚合信息;
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
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数据包的检测条件,所述检测条件包括:源地址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端口号、确认标志位为1、且同步标志位为1;
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四信息,检测到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满足所述检测条件;
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初始信息,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与所述初始信息对应的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触发所述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信息包括聚合信息;
其中,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触发所述通信装置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所述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六信息,配置无线传输资源,所述无线传输资源用于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
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或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1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一直播服务的第三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头部中的目的地址为采用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确定第一直播数据包,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和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相同,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中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头部还包括以下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目的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传输层校验和、或网络层头部校验和;其中,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与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具有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目的端口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第一初始序列号、以及第二初始序列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为采用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序列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是根据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第一初始确认号、以及第二初始确认号确定的,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单播方式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所使用的初始确认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为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初始确认号;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有效净荷、以及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中除传输层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传输层头部确定的;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校验和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中除网络层头部校验和以外的其他字段、以及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网络层头部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满足:S3_n=S_n–S_0+S3_0;或,
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满足:A3_n=A_n–A_0+A3_0;
其中,S3_n为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S_0为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S3_0为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A3_n为所述第一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n为所述第三直播数据包的确认号,A_0为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A3_0为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从无线接入网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或应用功能网元获取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聚合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初始信息;其中,
所述聚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初始序列号、所述第二初始确认号、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地址、或采用所述多播方式传输所述第一直播服务的直播数据包时使用的目的端口号;
所述初始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初始序列号、或所述第一初始确认号。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者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装置和第一终端;
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64843.9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6055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4843.9A CN116055231A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4843.9A CN116055231A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231A true CN116055231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4843.9A Pending CN116055231A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2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3000B2 (e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18375A1 (zh) 承载配置方法及装置、上下文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释放方法及装置、设备
US10264429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instrumentalities for enabl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group communication
US112128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ellular IoT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06279A1 (zh) 业务处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57335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356157A (zh) 实现网络能力开放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7824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EP371461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ellular iot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207970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8803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124047A1 (en) Medi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6055231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8045521A1 (zh) 无线网络中传输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US104406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ocation based MBMS service
WO202206779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17950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120732A1 (en) Medi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4016279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芯片、产品及程序
WO2023071699A1 (zh) 组播业务的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174100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400318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3050185A1 (zh) 一种变量的维护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266961A1 (zh) 一种变量的维护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125343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压缩端和解压缩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