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216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216A
CN116055216A CN202310201941.0A CN202310201941A CN116055216A CN 116055216 A CN116055216 A CN 116055216A CN 202310201941 A CN202310201941 A CN 202310201941A CN 116055216 A CN116055216 A CN 116055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node
determining
nodes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19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zh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19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2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2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3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收集风险因素;响应于收集风险因素,确定一级安全节点;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本申请所提出的安全检测方法确认进行安全检测的终极安全节点,并在确认终极安全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逐步确定的方式,使得终极安全节点的确认更加的严谨,也能够使得终极安全节点进行安全检测更加严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进程的推进,目前物联网中进行数据安全检测的方式越来越多,目的是通过安全检测的方式来查找是否存在异常的数据,数据一旦发生异常,则可能会在后续处理的过程中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拖慢运行进程,其中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数据特征的检测和基于异常的检测来确定数据是否异常。但是在目前的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安全检测的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其中如果检测数据的硬件或软件发生异常时,则会对数据安全检测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严谨的进行数据的安全检测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收集风险因素;响应于收集风险因素,确定一级安全节点;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如上的,其中,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被强行中断的情况,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数据的总传输的时间过长。
如上的,其中,响应于收集风险因素,确定一级安全节点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确定节点集;响应于确定节点集后,设置滑动时间窗口;根据滑动时间窗口确定节点集中节点之间的一级安全值;根据一级安全值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如上的,其中,节点集中存在多个节点。
如上的,其中,滑动时间窗口是由n个时间单元组成。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具体包括,收集单元、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以及安全检测单元;收集单元,用于收集风险因素;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安全检测单元,用于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如上的,其中,收集单元中的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被强行中断的情况,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数据的总传输的时间过长。
如上的,其中,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具体包括还将实时任务处理为主版本和副版本,将非实时任务处理为主版本和副版本。
如上的,其中,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中的节点集中存在多个节点。
如上的,其中,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中的滑动时间窗口是由n个时间单元组成。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出的安全检测方法确认进行安全检测的终极安全节点,并在确认终极安全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逐步确定的方式,使得终极安全节点的确认更加的严谨,也能够使得终极安全节点进行安全检测更加严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收集风险因素。
其中风险因素为物联网中的数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具体通过历史时间段中引起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因素。
其中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被强行中断的情况,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数据的总传输的时间过长。
步骤S120:响应于收集风险因素,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其中步骤S120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201:确定节点集。
其中节点集中存在多个节点,该节点为虚拟节点,每个节点在数据到达系统时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1202:响应于确定节点集后,设置滑动时间窗口。
其中滑动时间窗口是由n个时间单元组成,其中在时间单元中记录了节点之间每一个时间单元所产生的交互信息。
步骤S1203:根据滑动时间窗口确定节点集中节点之间的一级安全值。
其中安全值是信任程度的定量表示,一级安全值是通过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信息得到的信任关系的度量值,一般用取值范围是[0,1]内的数表示。例如节点i和j直接进行信息交互所产生的安全值。
具体地,其中在多个节点中选取任意两个节点i和j,则滑动时间窗口内两个节点之间的交互成功数具体表示为:
滑动时间窗口内两个节点之间的交互失败数具体表示为:
其中n表示滑动时间窗口中的时间单元的数量为n,表示第k(k=1,2,...,n-1)个时间单元中节点i与节点j交互成功次数,表示第k(k=1,2,...,n-1)个时间单元中节点i与节点j交互失败次数, 表示信任因子,具体可通过节点i和节点j的性能进行灵活设置。
其中例如节点i和节点j的传输半径均大于指定阈值,则r的值越大但不超过1,若节点i和节点j的传输半径均大于指定阈值,则r的值越小但不小于0,当节点i(或节点j)的传输半径小于指定阈值,节点j(或节点i)的传输半径大于指定阈值,则此刻的r值可在0.5附近取值。
则根据滑动时间窗口内两个任意节点之间的交互成功次数和失败次数来确定一级安全值。
其中一级安全值具体表示为:
步骤S1204:根据一级安全值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当一级安全值大于第一指定阈值时,则说明节点i和j能够作为一级安全节点,否则流程退出。
进一步地,当节点i和j成为一级安全节点后,存储着互相之间的一级安全值。
步骤S130: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
其中步骤S130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301: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
其中二级安全值值节点之间通过第三者的间接推荐形成的信任度。例如节点i和j需要通过节点k的推荐从而完成数据交互,节点i和j之间的安全值。
其中二级安全值具体通过一级安全值进行确定。由于以及安全值只是通过两个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确定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引入了第三方的节点来进一步校验两个节点之间的信任程度。
其中由于节点i和j存储着互相之间的一级安全值,因此无论什么时候节点i需要其邻居节点的参与来确认节点i和j的二级安全值时,节点i只需要向与节点j共有的邻居节点以单播形式发送信息。则二级安全值具体表示为:
其中g表示节点i和j的任一邻居节点,表示节点i和节点j的公共邻居节点的个数,表示节点g向节点i传输信息的次数,表示节点g向节点j传输信息的次数。
步骤S1302: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一级安全节点能否成为二级安全节点。
其中若二级安全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则说明一级安全节点i和一级安全节点j能成为二级安全节点,反之则流程退出。
步骤S140: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
其中步骤S14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401:确定二级安全节点的终极安全值。
其中终极安全值是根据一级安全值和二级安全值得到的。由于在上述步骤中分别进行了以及安全值和二级安全值的确定,但是为了对安全节点的最大程度的保障,本实施例结合一级安全值和二级安全值对二级节点进行进一步检测。
其中终极安全值具体表示为:
其中h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在指定时间内的交互信息数,H表示在指定时间内预先设置的节点i和节点j之间能完成的最大交互信息数,表示一级安全值,表示二级安全值。
步骤S1402: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第二安全节点能否成为终极安全节点。
其中若终极安全值大于第三指定阈值时,则说明作为二级安全节点的节点i和j能够作为终极安全节点。反之则流程退出。
其中本实施例通过确定多级安全节点的方式来进行数据安全性的检测,一般当系统收到数据时,会通过多个节点完成数据传输,因此在确定的终极安全节点中进行数据的安全性检测是非常节省成本的方式,不需要在完成数据传输后对数据进行检测。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通过两两确定的方式确定多个符合条件的终极安全节点。
步骤S150: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其中步骤S150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501:获取数据。
步骤S1502:将获取的数据通过终极安全节点进行传输。
步骤S1503:终极安全节点在传输时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其中预先将风险因素存入终极安全节点中,使终极安全节点能够有意识的按照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当任一终极安全节点检测到数据存在风险因素时,例如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强行中断,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等,则将该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一次,当被标记的次数超过指定次数,则发出安全警告。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具体包括:收集单元210、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20、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30、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40、安全检测单元250。
其中类型确定单元210用于收集风险因素。
其中风险因素为物联网中的数据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具体通过历史时间段中引起数据异常的原因来确定风险因素。
其中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强行中断,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数据的总传输的时间过长。
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20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其中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20具体包括节点集确定模块、设置模块、一级安全值确定模块以及一级安全节点确定模块。
节点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节点集。
其中节点集中存在多个节点,该节点为虚拟节点,每个节点在数据到达系统时能够进行数据传输。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滑动时间窗口。
其中滑动时间窗口是由n个时间单元组成,其中在时间单元中记录了节点之间每一个时间单元所产生的交互信息。
一级安全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滑动时间窗口确定节点集中节点之间的一级安全值。
其中安全值是信任程度的定量表示,一级安全值是通过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信息得到的信任关系的度量值,一般用取值范围是[0,1]内的数表示。例如节点i和j直接进行信息交互所产生的安全值。
具体地,其中在多个节点中选取任意两个节点i和j,则滑动时间窗口内两个节点之间的交互成功数具体表示为:
滑动时间窗口内两个节点之间的交互失败数具体表示为:
其中n表示滑动时间窗口中的时间单元的数量为n,表示第k(k=1,2,...,n-1)个时间单元中节点i与节点j交互成功次数,表示第k(k=1,2,...,n-1)个时间单元中节点i与节点j交互失败次数, 表示信任因子,具体可通过节点i和节点j的性能进行灵活设置。
其中例如节点i和节点j的传输半径均大于指定阈值,则r的值越大但不超过1,若节点i和节点j的传输半径均大于指定阈值,则r的值越小但不小于0,当节点i(或节点j)的传输半径小于指定阈值,节点j(或节点i)的传输半径大于指定阈值,则此刻的r值可在0.5附近取值。
则根据滑动时间窗口内两个任意节点之间的交互成功次数和失败次数来确定一级安全值。
其中一级安全值具体表示为:
一级安全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一级安全值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当一级安全值大于第一指定阈值时,则说明节点i和j能够作为一级安全节点,否则流程退出。
进一步地,当节点i和j成为一级安全节点后,存储着互相之间的一级安全值。
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30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
其中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30具体包括以下模块:二级安全值确定模块、二级安全节点确定模块。
二级安全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
其中二级安全值值节点之间通过第三者的间接推荐形成的信任度。例如节点i和j需要通过节点k的推荐从而完成数据交互,节点i和j之间的安全值。
其中二级安全值具体通过一级安全值进行确定。由于以及安全值只是通过两个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确定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引入了第三方的节点来进一步校验两个节点之间的信任程度。
其中由于节点i和j存储着互相之间的一级安全值,因此无论什么时候节点i需要其邻居节点的参与来确认节点i和j的二级安全值时,节点i只需要向与节点j共有的邻居节点以单播形式发送信息。则二级安全值具体表示为:
其中g表示节点i和j的任一邻居节点,表示节点i和节点j的公共邻居节点的个数,表示节点g向节点i传输信息的次数,表示节点g向节点j传输信息的次数。
二级安全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一级安全节点能否成为二级安全节点。
其中若二级安全值大于第二指定阈值,则说明一级安全节点i和一级安全节点j能成为二级安全节点。
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40用于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
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240具体包括以下模块:终极安全值确定模块、终极安全节点确定模块。
终极安全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二级安全节点的终极安全值。
其中终极安全值是根据一级安全值和二级安全值得到的。由于在上述步骤中分别进行了以及安全值和二级安全值的确定,但是为了对安全节点的最大程度的保障,本实施例结合一级安全值和二级安全值对二级节点进行进一步检测。
其中终极安全值具体表示为:
其中h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在指定时间内的交互信息数,H表示在指定时间内预先设置的节点i和节点j之间能完成的最大交互信息数,表示一级安全值,表示二级安全值。
终极安全节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第二安全节点能否成为终极安全节点。
其中若终极安全值大于第三指定阈值时,则说明作为二级安全节点的节点i和j能够作为终极安全节点。反之则流程退出。
安全检测单元250用于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其中预先将风险因素存入终极安全节点中,使终极安全节点能够有意识的按照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当任一终极安全节点检测到数据存在风险因素时,例如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强行中断,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等,则将该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一次,当被标记的次数超过指定次数,则发出安全警告。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出的安全检测方法确认进行安全检测的终极安全节点,并在确认终极安全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逐步确定的方式,使得终极安全节点的确认更加的严谨,也能够使得终极安全节点进行安全检测更加严谨。
虽然当前申请参考的示例被描述,其只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对实施方式的改变,增加和/或删除可以被做出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收集风险因素;
响应于收集风险因素,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
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
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被强行中断的情况,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数据的总传输的时间过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收集风险因素,确定一级安全节点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确定节点集;
响应于确定节点集后,设置滑动时间窗口;
根据滑动时间窗口确定节点集中节点之间的一级安全值;
根据一级安全值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集中存在多个节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时间窗口是由n个时间单元组成。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收集单元、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以及安全检测单元;
收集单元,用于收集风险因素;
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
二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一级安全节点之间的二级安全值,根据二级安全值确定二级安全节点;
终极安全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二级安全节点之间的终级安全值,根据终极安全值确定终级安全节点;
安全检测单元,用于终极安全节点结合风险因素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收集单元中的风险因素具体包括: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被强行中断的情况,数据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节点中的等待的时间过长,数据的总传输的时间过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具体包括还将实时任务处理为主版本和副版本,将非实时任务处理为主版本和副版本。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中的节点集中存在多个节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安全节点确定单元中的滑动时间窗口是由n个时间单元组成。
CN202310201941.0A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0552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941.0A CN116055216A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941.0A CN116055216A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216A true CN116055216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23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1941.0A Pending CN116055216A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21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158A (zh) * 2012-08-07 2012-11-28 湖南大学 基于信任评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CN107750053A (zh) * 2017-05-25 2018-03-02 天津大学 基于多因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信任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1262826A (zh) * 2018-12-03 2020-06-09 西门子股份公司 识别网络通信行为偏差的方法及智能交换机、装置和系统
CN112087469A (zh) * 2020-09-18 2020-12-1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面向电力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的零信任动态访问控制方法
CN113242237A (zh) * 2021-05-08 2021-08-10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节点设备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4268954A (zh) * 2020-09-25 2022-04-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1134A (zh) * 2022-01-14 2022-04-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端边协同的物联网分布式可信管理方法
US20220353276A1 (en) * 2021-04-28 2022-11-03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Utilizing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o determine real-time security intelligence based on operational technology dat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158A (zh) * 2012-08-07 2012-11-28 湖南大学 基于信任评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检测方法
CN107750053A (zh) * 2017-05-25 2018-03-02 天津大学 基于多因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信任评价系统及方法
CN111262826A (zh) * 2018-12-03 2020-06-09 西门子股份公司 识别网络通信行为偏差的方法及智能交换机、装置和系统
CN112087469A (zh) * 2020-09-18 2020-12-15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面向电力物联网设备和用户的零信任动态访问控制方法
CN114268954A (zh) * 2020-09-25 2022-04-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53276A1 (en) * 2021-04-28 2022-11-03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Utilizing a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o determine real-time security intelligence based on operational technology dat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ata
CN113242237A (zh) * 2021-05-08 2021-08-10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节点设备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4401134A (zh) * 2022-01-14 2022-04-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端边协同的物联网分布式可信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丽霞等: "一种面向物联网节点的综合信任度评估模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vol. 46, no. 4, pages 58 - 6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1189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edicting fault of optical module
JP6686033B2 (ja) メッセージをプッシ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80102951A1 (en) BFD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50232A (zh) 基于继电保护辅助决策系统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CN106897185B (zh) 一种输出异常的方法及装置
CN108512675B (zh) 一种网络诊断的方法、装置、控制节点和网络节点
CN11605521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全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6254150B (zh) 网络故障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5897498A (zh) 一种监控业务的方法及设备
CN111367934A (zh) 数据一致性的检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4567471B (zh) 一种基于5g的电力通信网络安全检测系统及方法
US2012029699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sis of message transaction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N110544182B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配电通信网融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50447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301812A (zh) 报文处理结果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971093A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826760B (zh) 一种基于边界理论的网络安全分析方法
CN111010441A (zh) 一种区块链跨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651003B (zh) Erp信息传输安全监控系统
CN116488724B (zh) 一种光纤通信测试方法、介质及应用其的系统
KR100630051B1 (ko) 데이타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타 패킷 손상 및 유실 검출방법
KR102668735B1 (ko) 거래 이상 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016265B (zh) 消息全链路监控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52323B (zh) 水质监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101913698B1 (ko) 외부 측정 노드 기반 웹사이트 모니터링 장치, 외부 측정 노드 기반 웹사이트 모니터링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