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022B -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022B
CN116055022B CN202310339405.7A CN202310339405A CN116055022B CN 116055022 B CN116055022 B CN 116055022B CN 202310339405 A CN202310339405 A CN 202310339405A CN 116055022 B CN116055022 B CN 116055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time
data
equipmen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394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5022A (zh
Inventor
石南华
杨远富
杨欧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rts Chang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rts Chang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rts Chang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rts Changhu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394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0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5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利用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以及利用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时隙帧的整数倍,计时器的计时在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确定设备在每一时隙帧的TX时隙,时隙帧除去设备的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设备的RX时间窗口;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时隙帧的时隙;如果处于TX时隙,则允许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设备接收数据;如果处于RX时间窗口,则禁止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设备接收数据。本申请有利于提高多设备之间数据收发的成功率,可以保证针对各设备的时隙分配机制始终是准确可靠的。

Description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多设备在远距离交互通信时随着距离变远在不增加功率和接收灵度有限情况下,整体可用的通信带宽和可靠度下降。特别是整个网络随着参与通信的设备数量增加更进一步导致了数据的互相冲突使得数据收发的成功率变的更不可靠和降低。
现有技术多采用设备间数据[收/发]方[应答确认+数据重传]的机制,但此方式必然造成协议复杂度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而一起2X指数式上升,同时大量占用通信带宽,导致实际有效数据可用传输带宽大大下降而无法完成有效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利于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用于同一组网内各设备之间的双工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所述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以及利用所述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所述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所述时隙帧的整数倍,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在所述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
根据所述时隙帧的时隙数量等于所述组网内设备的数量且所述时隙帧的各时隙分别作为一个所述设备的TX时隙的原则,确定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所述时隙帧除去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所述设备的RX时间窗口;
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所述时隙帧的时隙;
如果处于所述TX时隙,则允许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处于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则禁止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可选地,所述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时隙帧的6~20倍。
可选地,所述计时器开启每一个所述时隙帧时,通过所述PPS信号加上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该设备对应的所述TX时隙。
可选地,所述组网内各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偏移值分别根据各自在所述组网中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一时隙分配及决策器即时获取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和RX时间窗口的信息;
对比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所述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
如果结果为是,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根据该结果输出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TX时隙的信息;
如果结果为否,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确定所述当前时刻处于RX时间窗口的哪一时隙并进行输出;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的数据按照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顺序进行排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双工通信组网,包括多个设备,多个所述设备之间进行双工通信,所述组网中的每一设备分别执行:
利用所述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所述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以及利用所述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所述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所述时隙帧的整数倍,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在所述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
根据所述时隙帧的时隙数量等于所述组网内设备的数量且所述时隙帧的各时隙分别作为一个所述设备的TX时隙的原则,确定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所述时隙帧除去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所述设备的RX时间窗口;
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所述时隙帧的时隙;
如果处于所述TX时隙,则允许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处于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则禁止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可选地,所述计时器开启每一个所述时隙帧时,通过所述PPS信号加上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该设备对应的所述TX时隙。
可选地,所述组网内各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偏移值分别根据各自在所述组网中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前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本申请中,每一时隙帧的各时隙与同一组网的各设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以分别分配给各设备作为TX时隙,且对于每一设备而言,将时隙帧除去其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其RX时间窗口,也就是说,每一设备除了可以利用专属的TX时隙进行数据发送外,还可以在TX时隙之外的时隙帧的其他时隙进行数据接收,在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时隙帧的时隙后,即可根据是处于TX时隙还是RX时间窗口执行不同的决策:允许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允许设备接收数据。本申请基于上述的时隙分配方式,无需多设备之间进行额外的应答和确认机制,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净荷传输(在最极端状态下可以全净荷数据零附加数据),进而能够更大限度的将可用带宽用来完成多个设备的数据双工实时分发,有利于提高多设备之间数据收发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每个时隙帧的每个时隙只有一个设备在发送数据,因此可以确保不会有发送冲突导致数据被破坏和丢失。另外,本申请中,各设备分别利用计时器重复计时,每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且分别利用GPS/北斗模块发出输出周期为时隙帧整数倍的PPS信号,计时器的计时在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进而可以利用PPS信号与本地时钟的同步消除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钟累积偏移,以此可以保证针对各设备的时隙分配机制始终是准确可靠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时隙分配及同步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双工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数据收发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各设备在一个时隙帧的时隙分配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设备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用于同一组网内各设备之间的双工通信,对于同一组网内的每一设备而言,该方法包括:
利用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Tf;组网完成一次数据交互的最大时长=设备总数*每设备发送时间),以及利用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时隙帧的整数倍,计时器的计时在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即在PPS信号完成一个周期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时刻,使计时器同步开启下一个时隙帧);
根据时隙帧的时隙数量等于组网内设备的数量且时隙帧的各时隙分别作为一个设备的TX时隙(发送时隙)的原则(每个时隙帧的各时隙的时隙长等于时隙帧除以设备数),确定设备在每一时隙帧的TX时隙,时隙帧除去设备的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设备的RX时间窗口(接收时间窗口);
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时隙帧的时隙;
如果处于TX时隙,则允许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处于RX时间窗口的时隙,则禁止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设备接收数据。
本申请中,每一时隙帧的各时隙与同一组网的各设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以分别分配给各设备作为TX时隙,且对于每一设备而言,将时隙帧除去其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其RX时间窗口,也就是说,每一设备除了可以利用专属的TX时隙进行数据发送外,还可以在TX时隙之外的时隙帧的其他时隙进行数据接收,在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时隙帧的时隙后,即可根据是处于TX时隙还是RX时间窗口执行不同的决策:允许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允许设备接收数据。本申请基于上述的时隙分配方式,无需多设备之间进行额外的应答和确认机制,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净荷传输(不应作绝对化理解,在最极端状态下可以全净荷数据零附加数据),进而能够更大限度的将可用带宽用来完成多个设备的数据双工实时分发,有利于提高多设备之间数据收发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每个时隙帧的每个时隙只有一个设备在发送数据,因此可以确保不会有发送冲突导致数据被破坏和丢失。
另外,本申请中,各设备分别利用计时器重复计时,每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且分别利用GPS/北斗模块发出输出周期为时隙帧整数倍的PPS信号,计时器的计时在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进而可以利用PPS信号与本地时钟的同步消除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钟累积偏移,以此可以保证针对各设备的时隙分配机制始终是准确可靠的。
此外,本申请利于使得参与数据交互的设备自由加入和退出,进而便于降低设备加入和退出时的过渡时间以及数据碰撞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综合系统运行压力及时隙分配精准度,PPS信号的输出周期设置为时隙帧的6~20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时器开启每一个时隙帧时,通过PPS信号加上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在得到TX时隙后,RX窗口也就被获取。
具体地,组网内各设备的TX时隙偏移值分别根据各自在组网中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
具体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一时隙分配及决策器即时获取设备在每一时隙帧的TX时隙和RX时间窗口的信息。
对比当前时刻是否满足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
如果结果为是,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根据该结果输出当前时刻处于TX时隙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允许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结果为否,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RX时间窗口的哪一时隙并进行输出,基于该信息禁止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设备接收数据。
根据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的数据按照RX时间窗口的时隙顺序进行排列。由于RX时间窗口的各时隙分别对应组网内其他设备,也即相当于接收的数据根据组网内的其他设备(发送方)进行排序,具体为根据组网内的其他设备的设备ID号进行排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现结合图1至图4的示例作进一步描述。
在该示例中,组网内具有8个双工通信的设备。
请先参阅图1,时隙帧根据设备的数量被分成8个时隙,每个时隙的时长等于时隙帧/设备数量,在该示例中,时隙帧为120ms,相应的,每个时隙的时长等于120ms/8=15ms。各设备分别根据组网时分配的设备ID号:0~7计算得到各自的TX时隙偏移值(id_offset),其中设备0的TX时隙偏移值为0,设备1的TX时隙偏移值为1,设备2的TX时隙偏移值为2,设备3的TX时隙偏移值为3,设备4的TX时隙偏移值为4,设备5的TX时隙偏移值为5,设备6的TX时隙偏移值为6,设备7的TX时隙偏移值为7。在得到设备的TX时隙偏移值后,通过PPS信号加上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设备对应的TX时隙。各设备的TX时隙分别为图1中所示的TX0时隙、TX1时隙、TX2时隙、TX3时隙、TX4时隙、TX5时隙、TX6时隙、TX7时隙。设备0在TX0时隙发送数据,除TX0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作为其RX窗口(RX0窗口)用来接收数据,设备1在TX1时隙发送数据,除TX1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作为其RX窗口(RX1窗口)用来接收数据,其他设备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在设备完成时隙分配后,无线射频收/发模块基于此进行数据的收发。另外,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给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基于PPS信号进行TX时隙的计算以及时钟同步等。
请参阅图2,在设备的系统开机初始化时,会配置GPS/北斗模块令其PPS信号输出周期等于时隙帧*Z,Z为正整数,综合系统运行压力及时隙分配精准度建议Z取值为6~20,以及会初始化并启动本地计时器Timer0令其计时周期等于时隙帧*1,然后GPS/北斗模块和计时器Timer0同步开始计时,计时器Timer0每完成一个时隙帧的计时进行清零开启新的时隙帧计时,对于GPS/北斗模块发出的PPS信号进行循环等待,以在PPS信号清零时(进入新的输出周期的时刻),使计时器Timer0的计时同步清零以便于消除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钟累积偏移。在计时器Timer0开启每一个时隙帧时,根据组网时分配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该设备的TX时隙偏移值,通过PPS信号加上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设备对应的TX时隙以及RX窗口(TX时隙之外的各时隙)并输送给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系统实时对比当前时刻是否满足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如果结果为是,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根据该结果输出当前时刻处于TX时隙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允许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设备接收数据,此时如果存在待发送的数据即可进行发送,在TX时隙结束时立即返回当前时隙帧;如果结果为否,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RX时间窗口的哪一时隙并进行输出,基于该信息禁止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设备接收数据,此时如果存在待接收的数据即可进行接收。根据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的数据按照发送方的设备ID排列形成缓冲数据池。
请参阅图3,在该示例中,制作8台对讲机,每台对讲机随机分配不同的ID号(0~7),并采用上述时隙分配方式进行收发。每个时隙帧定为120ms,即每台对讲机占有120/8=15ms的TX时隙和105ms的RX窗口。将语音采集压缩编码成数据队列后,根据时隙分配及决策器发送编码的语音数据队列,根据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同一组其他对讲器的编码压缩的数据并排列数据队列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队列解码还原为语音播放。
结合图4将一个时隙帧的工作流程详细描述如下:
将8台对讲机的收发频率都设定为同一个频率(比如898Mhz),竖立箭头表示TX(发送),横列箭头表示RX(接收)。
ID-0最先获得TX时隙分配第一个发送自身的语音数据,接下来依次ID-6~7都将按照TX时隙分配发送数据。
每台对讲机完成自身的TX时隙后立即返回到RX接收状态,直到下一个时隙帧再次获得TX时隙。
可以看出因为每台对讲机被分配的TX时隙是经过计算分配的1/8帧,每个时隙只有一台对讲机在发送数据,因此可以确保不会有发送冲突导致数据被破坏和丢失,发送的数据会被其他对讲机同时接收到。
每台对讲机在一个时隙帧最多能(按照时隙顺序)收到7台同组对讲机的语音数据,并在本地重新(按照时隙顺序)排列缓存成数据队列然后再解码还原成语音。
每台对讲机利用本地的PPS信号保持1.2s重新同步一次本地的时钟消除不同对讲机之间的时钟累积偏移,以此来保持8台对讲机的时隙分配机制始终是准确可靠的。
实施例二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工通信组网,包括多个设备,多个设备之间进行双工通信,组网中的每一设备分别执行:
利用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以及利用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时隙帧的整数倍,计时器的计时在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
根据时隙帧的时隙数量等于组网内设备的数量且时隙帧的各时隙分别作为一个设备的TX时隙的原则,确定设备在每一时隙帧的TX时隙,时隙帧除去设备的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设备的RX时间窗口;
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时隙帧的时隙;
如果处于TX时隙,则允许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处于RX时间窗口的时隙,则禁止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设备接收数据。
本申请中,每一时隙帧的各时隙与同一组网的各设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以分别分配给各设备作为TX时隙,且对于每一设备而言,将时隙帧除去其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其RX时间窗口,也就是说,每一设备除了可以利用专属的TX时隙进行数据发送外,还可以在TX时隙之外的时隙帧的其他时隙进行数据接收,在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时隙帧的时隙后,即可根据是处于TX时隙还是RX时间窗口执行不同的决策:允许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允许设备接收数据。本申请基于上述的时隙分配方式,无需多设备之间进行额外的应答和确认机制,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净荷传输(在最极端状态下可以全净荷数据零附加数据),进而能够更大限度的将可用带宽用来完成多个设备的数据双工实时分发,有利于提高多设备之间数据收发的成功率。而且,由于每个时隙帧的每个时隙只有一个设备在发送数据,因此可以确保不会有发送冲突导致数据被破坏和丢失。
另外,本申请中,各设备分别利用计时器重复计时,每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且分别利用GPS/北斗模块发出输出周期为时隙帧整数倍的PPS信号,计时器的计时在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进而可以利用PPS信号与本地时钟的同步消除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钟累积偏移,以此可以保证针对各设备的时隙分配机制始终是准确可靠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综合系统运行压力及时隙分配精准度,PPS信号的输出周期设置为时隙帧的6~20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时器开启每一个时隙帧时,通过PPS信号加上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在得到TX时隙后,RX窗口也就被获取。
具体地,组网内各设备的TX时隙偏移值分别根据各自在组网中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
具体地,方法还包括:
利用一时隙分配及决策器即时获取设备在每一时隙帧的TX时隙和RX时间窗口的信息。
对比当前时刻是否满足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
如果结果为是,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根据该结果输出当前时刻处于TX时隙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允许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结果为否,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确定当前时刻处于RX时间窗口的哪一时隙并进行输出,基于该信息禁止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设备接收数据。
根据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的数据按照RX时间窗口的时隙顺序进行排列。由于RX时间窗口的各时隙分别对应组网内其他设备,也即相当于接收的数据根据组网内的其他设备(发送方)进行排序,具体为根据组网内的其他设备的设备ID号进行排序。
实施例三
请结合图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备,包括:
处理器30;
存储器40,其中存储有处理器30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30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实施例四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设备执行上述双工通信方法。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工通信方法,用于同一组网内各设备之间的双工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所述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以及利用所述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所述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所述时隙帧的整数倍,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在所述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
根据所述时隙帧的时隙数量等于所述组网内设备的数量且所述时隙帧的各时隙分别作为一个所述设备的TX时隙的原则,确定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所述时隙帧除去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所述设备的RX时间窗口;
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所述时隙帧的时隙;
如果处于所述TX时隙,则允许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处于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则禁止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所述组网内各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偏移值分别根据各自在所述组网中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
利用一时隙分配及决策器即时获取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和RX时间窗口的信息;
对比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所述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
如果结果为是,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根据该结果输出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TX时隙的信息;
如果结果为否,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确定所述当前时刻处于RX时间窗口的哪一时隙并进行输出;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的数据按照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顺序进行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时隙帧的6~20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时器开启每一个所述时隙帧时,通过所述PPS信号加上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该设备对应的所述TX时隙。
4.一种双工通信组网,包括多个设备,多个所述设备之间进行双工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中的每一设备分别执行:
利用所述设备的计时器进行计时,所述计时器的每一个计时周期定义一个时隙帧,以及利用所述设备的GPS/北斗模块发出PPS信号,所述PPS信号的输出周期为所述时隙帧的整数倍,所述计时器的计时在所述PPS信号清零时同步清零;
根据所述时隙帧的时隙数量等于所述组网内设备的数量且所述时隙帧的各时隙分别作为一个所述设备的TX时隙的原则,确定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所述时隙帧除去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之外的其他时隙组成所述设备的RX时间窗口;
实时确定当前时刻所处于的当前所述时隙帧的时隙;
如果处于所述TX时隙,则允许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禁止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处于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则禁止所述设备发送数据且允许所述设备接收数据;
所述组网内各所述设备的所述TX时隙偏移值分别根据各自在所述组网中的设备ID号计算得到;
利用一时隙分配及决策器即时获取所述设备在每一所述时隙帧的TX时隙和RX时间窗口的信息;
对比所述当前时刻是否满足所述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
如果结果为是,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根据该结果输出所述当前时刻处于所述TX时隙的信息;
如果结果为否,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确定所述当前时刻处于RX时间窗口的哪一时隙并进行输出;
根据所述时隙分配及决策器接收的数据按照所述RX时间窗口的时隙顺序进行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通信组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时器开启每一个所述时隙帧时,通过所述PPS信号加上该设备对应的TX时隙偏移值得到该设备对应的所述TX时隙。
6.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其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工通信方法。
CN202310339405.7A 2023-04-03 2023-04-03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055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9405.7A CN116055022B (zh) 2023-04-03 2023-04-03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9405.7A CN116055022B (zh) 2023-04-03 2023-04-03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022A CN116055022A (zh) 2023-05-02
CN116055022B true CN116055022B (zh) 2023-09-29

Family

ID=8611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9405.7A Active CN116055022B (zh) 2023-04-03 2023-04-03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02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579A (zh) * 2012-06-28 2012-10-03 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初始下行信号同步方法
JP2014121086A (ja) * 2013-08-19 2014-06-30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08809356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tdma技术跳频组网的实现方法
CN114885413A (zh) * 2022-04-18 2022-08-09 南京大学 基于轻量级时钟同步机制自组网通信系统、方法及帧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579A (zh) * 2012-06-28 2012-10-03 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初始下行信号同步方法
JP2014121086A (ja) * 2013-08-19 2014-06-30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08809356A (zh) * 2017-04-26 2018-11-1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基于tdma技术跳频组网的实现方法
CN114885413A (zh) * 2022-04-18 2022-08-09 南京大学 基于轻量级时钟同步机制自组网通信系统、方法及帧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022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4876B2 (en) Exploratory polling for periodic traffic sources
US11647371B2 (en) Synchronization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isochronous transmissions
US7548531B2 (en) Poll scheduling for periodic traffic sources
KR20080080726A (ko) 다단계 경쟁을 이용한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4688213A (en) Asynchronous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llision resolution based on time of arrival
CN106936560B (zh) 一种帧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1758434B2 (en) Dynamic buffer allocation for bluetooth low energy isochronous transmissions
US11075968B1 (en) Synchronization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transmissions across 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s
CN105828450B (zh) 一种竞争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37516A (zh) 通信控制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9088702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4468013B (zh) 一种无线组网通信的时隙结构确定方法
CN116055022B (zh) 双工通信方法、组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113474B2 (ja) チャンネル共用機能を備えた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単一通信チャンネルで時分割多元接続を操作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943813A (zh) 一种SRS resource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RU200913721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рганизацией соединения с абонентским каналом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а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цифровая запоминающая среда,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программный продукт и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CN10915602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稳健性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7110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4928791A (zh) 多点到单点的无线音频传输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772128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lotted-ALOHA collision improvement by population density timeslot selection per radio frequency propagation pathloss
CN105743806A (zh) 用于tcp协议的基于能量阈值的语音缓冲丢包处理方法
CN11083121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05900514A (zh)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WO202301152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474515A1 (en) A method of improving synchronization of the playback of audio data between a plurality of audio sub-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