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25034A -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25034A
CN116025034A CN202310028757.0A CN202310028757A CN116025034A CN 116025034 A CN116025034 A CN 116025034A CN 202310028757 A CN202310028757 A CN 202310028757A CN 116025034 A CN116025034 A CN 116025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way
storage unit
water supply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287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四琛
武鹏
孙易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287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250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25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25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涉及水供应技术领域,水供给装置包括:第一储水单元和功能水生成单元,功能水生成单元能通过第一水路与第一储水单元连通;设置在第一水路上的第一增压装置,第一增压装置至少用于从第一储水单元向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另一端与水供给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第二水路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相连通;等等。本申请能够解决水供给装置长时间不使用以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刚开始供水时输出的水温度变化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供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供给装置具有供应用户所需功能水的功能,该功能水可以是富氢水、富氧水、气泡水,也可以是维生素C水、咖啡等可以补充能量的水等。在该水供给装置中,需要将水通过增压装置输入至内部压力更高的功能水生成单元,从而通过功能水生成单元生成功能水,以在用户需要时从功能水生成单元中输出供给用户使用。以气泡水为例,为了提高功能水生成单元生成的功能水浓度,通常会将制冷以后的水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中。正因如此,水供给装置也可以通过供水水路直接向用户提供制冷后的冷水,同时,水供给装置一般也都具有存储有热水的罐体以可以向用户提供热水。当水供给装置长时间不输出冷水以后,供水水路中的冷水会自然升温或者受到存储有热水的罐体的影响而变成温度偏高的水,在此之后,当用户再次需要获取冷水时,自供水水路中输出的实际可能是常温水或者温度高于常温的水,完全不是用户所需要的冷水,体验感差。
正如上文所描述的,由于整个供水水路久置而温度发生改变,其可以是温度上升变暖,也可以是温度下降变冷,即使用户将供水水路中的水排放掉不使用,之后短时间内新输入至供水水路中的水也会因自然升温降温或被供水水路自身的温度影响,最终从供水水路流出时也已经无法达到本身之前的温度,用户需要排放掉相当多量的水后才能使得供水水路的温度达到新输入至供水水路中的水的温度,最终自供水水路输出的水的温度才是用户满意的温度,例如该温度下水的口感符合用户要求。即使用户通过上述操作获取到了满意温度下的水,但是整个过程需要花费用户相当长的时间,体验感很差,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解决水供给装置长时间不使用以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刚开始供水时输出的水温度变化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供给装置,所述水供给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单元和功能水生成单元,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能通过第一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连通;
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路上的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一增压装置至少用于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向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
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相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
或者,
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相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
优选地,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
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远离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
优选地,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
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靠近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四水路,所述第四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远离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或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开闭阀或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能使所述第一储水单元向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导通。
优选地,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远离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限流控制单元;
所述限流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或者,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
或者,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以及具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的第二水路切换单元,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五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之间的通断,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
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五端口与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制冷的制冷单元;
第二储水单元,其能通过第五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连通;
能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三储水单元,其能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相连通;
所述第二储水单元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上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下部;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储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和所述第一储水单元、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经过所述第三储水单元周边。
优选地,用于给所述制冷单元、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第三储水单元进行供电的供电线路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所述第一储水单元、所述第二储水单元和所述第三储水单元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内相对于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一过滤件和第一连接水路,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水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上游。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进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
所述第一过滤件至少包括后过滤件。
优选地,所述后过滤件包括活性炭过滤单元和/或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包括:第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增压装置连接在所述后过滤件的上游;第二连接水路,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水路与所述第二增压装置的进口的上游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进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所述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活性炭过滤单元和/或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
优选地,所述净水单元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储水单元,所述第二储水单元内设置有第二杀菌装置。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制冷。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至少具有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
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为隔膜泵,所述隔膜泵的至少一个涉水部件由以下物质之一制成:EPDM、PPS、PVC。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三水路,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
用于对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杀菌的第一杀菌装置。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其能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相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四出水控制阀;
水输出机构,其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相连接,所述水输出机构内设置有用于对流经所述水输出机构的水进行杀菌的紫外线杀菌单元。
优选地,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二储水单元,其能通过第五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连通;
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能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相连通;
能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三储水单元,其能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相连通;
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能与所述第三储水单元相连通;
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三出水控制阀。
一种采用如上述所述的水供给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将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的第一水路相断开,开启第一增压装置,以进入第一状态;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将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开启第一增压装置,以进入第一状态;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达到设定时间;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将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断开,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将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和/或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距离上一次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后达到第二预设时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当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的水输出的信号,则增加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功率,在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断开,关闭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以退出所述第一状态,之后再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
优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的水输出的信号,则保持所述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同时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之后,在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断开。
优选地,当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的水输出的信号,则将所述水供给装置退出所述第一状态,并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
若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则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停止输出后再次进入所述第一状态;
若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满足第五预设条件,则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停止输出后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再次进入所述第一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三水路,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
所述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和/或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和/或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中的水低于预设量时,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当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三状态;
进入所述第二状态的优先级高于进入所述第三状态的优先级,进入所述第三状态的优先级高于进入所述第一状态的优先级。
一种采用如上述所述的水供给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五状态,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断开;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时,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和/或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断开;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停止运行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后,在进入所述第五状态之前,将所述第一连接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并开启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增压装置流出的水经过所述第一过滤件进行过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当水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储水单元长时间没有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向外输出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开启第一增压装置将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第二水路输入至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从而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温度也得到改变;或者,水供给装置可以开启第一增压装置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水吸入至第二水路中,再通过第三水路流回至第一储水单元中,从而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温度也得到改变。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后期用户从水供给装置取水时,从水供给装置刚输出的第一杯水的温度相对之前而言可以大幅接近或等于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的温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要求的温度,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第一储水单元;2、功能水生成单元;3、第一水路;4、第一增压装置;5、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6、第二水路;7、第三水路;8、第四水路;9、第一开闭阀;10、第一出水控制阀;11、限流控制单元;12、第一过滤件;121、后过滤件;13、第一连接水路;14、第三阀;15、前过滤件;16、第二增压装置;17、第二连接水路;18、第二单向阀;19、第三单向阀;20、第二储水单元;21、第六阀;22、第一阀;23、第二阀;24、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25、第四出水控制阀;26、水输出机构;28、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29、第三储水单元;30、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31、第七阀;32、第二出水控制阀;33、第三出水控制阀;34、第五阀;35、气瓶;36、第一排空水路;37、第一排空控制阀;38、第二排空水路;39、第二排空控制阀;40、第三排空水路;41、第三排空控制阀;42、第四排空水路;43、第四排空控制阀;44、第八单向阀;45、第八阀;46、进水阀;47、第五单向阀;48、第一单向阀;49、第四阀;50、第七单向阀;51、第五水路;52、第九单向阀;53、第六水路;54、第九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解决水供给装置长时间不使用以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刚开始供水时输出的水温度变化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水供给装5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储水单元1和功能水生成单元2,功能水生成
单元2能通过第一水路3与第一储水单元1连通;设置在第一水路3上的第一0增压装置4,第一增压装置4至少用于从第一储水单元1向功能水生成单元2供水;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其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另一端与水供给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第二水路6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
单元供水水路5相连通,用于在第一增压装置4的作用下使第一储水单元供水5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或者,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第三水路7的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另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水路6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入口相连通,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相连通,用于在第一增压
装置4的作用下使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0单元1。
当水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储水单元1长时间没有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向外输出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二水路6输入至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从而使得第一储水单元
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改变;或者,水供给装置可以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吸入至第二水路6中,再通过第三水路7流回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从而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改变。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后期用户从水供给装置取水时,从水供给装置刚输出的第一杯水的温度相对之前而言可以大幅接近或等于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的温度,尽可能的符合用户要求的温度,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水供给装置,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储水单元1,功能水生成单元2和第一增压装置4。其中,功能水生成单元2能通过第一水路3与第一储水单元1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设置在第一水路3上,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能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至少用于从第一储水单元1向功能水生成单元2供水。第一储水单元1用于存储一定容量的水,该水可以是不同温度的水,以便当功能水生成单元2需要进行补水时,可以直接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向功能水生成单元2进行补给。不同温度的水可以是热水、冷水或常温水等。例如,第一储水单元1中为热水时,功能水生成单元2可以是咖啡溶液等维持人体功能的功能水等。当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是冷水时,功能水生成单元2可以是富氢水、富氧水、气泡水等等,这样可以获取浓度更高的功能水。
为了使得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可以是热水,作为可行的,第一储水单元1中可以设置有加热件,加热件用于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水能够变成热水。为了使得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可以是冷水,作为可行的,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制冷单元,制冷单元则用于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进行制冷,从而使得水能够冷却至较低温度成为冷水,一直存储在第一储水单元1中,如该较低的温度可以是用户设定的偏爱的冷水温度。当功能水生成单元2需要添加水时,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冷水或者热水或者常温水等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功能水生成单元2用于生成功能水,其可以接收第一储水单元1提供的冷水或者热水或者常温水等,从而生成功能水,生成的功能水可以存储在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当用户需要功能水时,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已经生成的功能水可以随时输出提供给用户。作为可行的,该功能水可以是冷水,也可以常温水,也可以是热水。
作为可行的,制冷单元可以包括蒸发器,蒸发器中用于通入低温制冷剂,通过低温制冷剂与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进行直接或间接换热,从而降低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的温度,使其达到用户设定的偏爱的冷水温度。制冷单元还可以包括依次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膨胀器,蒸发器连接在压缩机的进口和膨胀器的出口之间。上述部件连接在一起通过压缩机运行形成一制冷循环管线,管线中充入有制冷剂。进一步的,蒸发器可以设置在第一储水单元1上以能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储存的水进行冷却。具体而言,蒸发器可以设置在第一储水单元1内部的空间中,这样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能够直接与蒸发器进行接触换热,从而有助于提升换热效果。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蒸发器也可以环绕设置在第一储水单元1的外部,蒸发器与第一储水单元1之间能够进行热传递即可。
如图1所示,在第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水路6。第二水路6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相连通。第二水路6用于在第一增压装置4的作用下使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
水供给装置至少可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二水路6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当水供给装置需要对述功能水生成单元2进行补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切换至第二状态。
作为可行的,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第一端口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端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三端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通过上述第一水路切换单元从而实现水供给装置能够切换至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例如,第一水路切换单元可以采用三通阀的结构,也可以包括连接在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第一阀22和连接在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阀23的结构形式,当然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控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的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行的,如图1所示,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远离第一储水单元1的一端相连通。通过该方式,当水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储水单元1长时间没有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向外输出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切换至第一状态,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可以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二水路6输入至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从而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尽可能多的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尽可能多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改变,使其接近或等于第一储水单元1中水的温度。
作为可行的,如图1所示,第二水路6上可以设置有第九单向阀52,第九单向阀52能使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向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方向导通。
作为可行的,在第二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靠近第一储水单元1的一端相连通。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四水路8,第四水路8的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远离第一储水单元1的一端相连通,第四水路8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当水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储水单元1长时间没有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向外输出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切换至第一状态,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二水路6输入至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靠近第一储水单元1的一端,之后再流入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然后再从第四水路8流出返回至第一储水单元1。同样的,通过上述方式也可以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尽可能多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改变,使其接近或等于第一储水单元1中水的温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行的,如图2所示,在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9或第一单向阀48,第一开闭阀9或第一单向阀48位于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连通处至第一储水单元1之间,第一单向阀48能使第一储水单元1向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连通处导通。当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9时,在水供给装置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时,可以关闭第一开闭阀9,从而避免第一增压装置4开启后,自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通过第二水路6流入至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又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上游直接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这样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无法高效、大量的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理,当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8时,自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通过第二水路6流入至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无法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上游、第一单向阀48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
如图3所示,在第三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其中,第三水路7的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另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水路6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入口相连通,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相连通,用于在第一增压装置4的作用下使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
水供给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入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当水供给装置需要对述功能水生成单元2进行补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上述方式中,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其中,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第一端口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端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三端口与第三水路7相连通。
进一步的,水供给装置还可以包括:具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的第二水路切换单元。第二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之间的通断、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之间的通断。第四端口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相连通,第五端口与连通第一储水单元1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六端口与第二水路6连通。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控制水供给装置在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和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进行改变时,可以让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之间断开,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之间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进入的水都来自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这样可以加快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和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进行改变的速度。第二水路切换单元可以采用三通阀的结构,也可以包括连接在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之间的第三阀14和连接在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之间的第四阀49的结构形式。
进一步的,在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对功能水生成单元2进行补水时,可以将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之间连通,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之间断开,从而避免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进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
当水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储水单元1长时间没有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向外输出水时,水供给装置可以切换至第二状态,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抽出,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补入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抽出的存水通过第三水路7再返回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改变。
进一步的,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远离第一储水单元1的一端相连通。通过上述方式也可以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尽可能多的水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尽可能多的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改变。
在第一种和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10,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连通处靠近第一出水控制阀10且位于第一出水控制阀10的上游。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10,第四水路8的一端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连通处靠近第一出水控制阀10且位于第一出水控制阀10的上游。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第一出水控制阀10上游的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都被替换成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同时还可以使得第一出水控制阀10上游的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也得到有效改变。
作为可行的,如图1至图3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上的限流控制单元11。例如,限流控制单元11可以是限流孔结构。在第一种和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限流控制单元11可以设置在第二水路6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连通处的下游。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限流控制单元11可以设置在第四水路8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连通处的下游。在上述结构中,在水供给装置替换掉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和给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进行改变温度时,如果此时用户需要第一储水单元1进行供水,第一出水控制阀10开启,由于限流控制单元11起到限流作用,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的作用自水供给装置输出的水不会全部通过第一出水控制阀10输出供给用户,至少部分自水供给装置输出的水依然可以在第二水路6和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流动,从而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进行替换和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进行改变温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水供给装置在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进行替换和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进行改变温度时,可以依然同时向用户输出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可以与水输出机构26相连接,水输出机构26内可以设置有用于对流经水输出机构26的水进行杀菌的紫外线杀菌单元。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向外输出的水可以经过水输出机构26并经过紫外线杀菌单元杀菌后供给用户,通过该方式可以降低输出的水中的细菌量。
如图1和图3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储水单元20,其能通过第五水路51与第一储水单元1连通;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28,其能与第二储水单元20相连通;能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三储水单元29,其能与第二储水单元20相连通;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30,其能与第三储水单元29相连通。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28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32,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30上可以设置有第三出水控制阀33。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28可以与水输出机构26相连接。通过以上方式,水输出机构26可以分别向用户供应常温水、冷水以及冷的功能水。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30也可以与水输出机构26相连接。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30输入至水输出机构26中的热水可以不经过紫外线杀菌单元杀菌,直接从水输出机构26的出口输出。
功能水可以是富含某些用户需求的功能气体的水,例如富氢水、富氧水、气泡水等等,在本申请中并不对其做任何限定。当功能水为富含某些功能气体的水时,功能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向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输入功能气体的功能气体供给单元,功能气体供给单元包括:能存储功能气体的气瓶35;减压装置;第五阀34,气瓶35的出口通过减压装置和第五阀34后能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相连通。进一步的,第五阀34与减压装置之间可以设置有低压开关,低压开关能够在低压下进行触发,当气瓶35中的气体将要用完时,气瓶35内的压力值过低时,触发低压开关,从而使得功能水供给装置进行报警,以提醒用户更换气瓶35。
通过上述方式,在需要功能水生成单元2生成功能水时,将存储在气瓶35中的功能气体通过减压装置减压后补充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尤其当功能水为气泡水时,功能水生成单元2包括气泡水生成单元,功能气体供给单元中气瓶35存储的功能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在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高压环境中以较大浓度溶解在冷水中,从而生成冷的气泡水以供用户随时使用。
为了防止气泡水生成单元中的气体或者水在压力的作用下返流至功能气体供给单元中的减压装置、第五阀34处而造成泄漏等,气瓶35的出口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四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用以将气瓶35的出口向功能水生成单元2导通。
为了防止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的水或者气体通过第一水路3逆流,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之间的第一水路3上设置有第五单向阀47,第五单向阀47用以将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向功能水生成单元2导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可以是气泡水生成单元,为了生成气泡水,功能水生成单元2内部的压力偏高,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气泡水生成单元内部的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第一水路3逆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或者其它部件中,以对这类部件造成损伤。由于功能水生成单元2内部的压力偏高,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抗压性能可以大于其它部件。
第二储水单元20用于存储一定容量的水。第二储水单元20中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内部水位的水位检测单元,第二储水单元20可以与水源相连通,根据水位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水位以便通过水源向第二储水单元20进行补水。第二储水单元20可以通过第五水路51向第一储水单元1进行补水,当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不足或不满时,第二储水单元20中的水可以输送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第二储水单元20的高度可以高于第一储水单元1的高度,以利用重力实现第二储水单元20中的水输送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相对应的,第一储水单元1中也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内部水位的水位检测单元,以便功能水供给装置能够判断第一储水单元1中水的液位,从而确定是否通过第二储水单元20向第一储水单元1进行补水。为了实现第二储水单元20向第一储水单元1进行补水的可控性,第五水路51上可以设置有开闭阀。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水单元1和第二储水单元20也可以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它监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储水单元1和第二储水单元20是否需要补水,例如流量传感器,计时器等,在此并不限定。
作为可行的,第二储水单元20内可以设置有第二杀菌装置,从而对第二储水单元20内的水进行杀菌,进而延长第二储水单元20中存储的常温水出现变质的时间。同理,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进行杀菌的第一杀菌装置,进而延长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出现变质的时间。
由于制冷单元需要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进行制冷,且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又需要第一增压装置4加压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考虑到制冷单元、第一增压装置4工作时的噪声因素以及第一储水单元1、制冷单元、第一储水单元1和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重量较大的因素,可以将第一储水单元1、功能水生成单元2和第一增压装置4设置位于水供给装置的下部,这样整个水供给装置更为稳定,且可以减少噪声传出至水供给装置中间用户取水的位置处。而第二储水单元20可以位于水供给装置的上部,第三储水单元29位于第二储水单元20和第一储水单元1、功能水生成单元2、第一增压装置4之间。这样第二储水单元20可以通过重力直接给第一储水单元1、第三储水单元29进行补水。由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与水输出机构26相连接,水输出机构26一般位于水供给装置的中间附近,以便于用户进行取水。因此,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会经过第三储水单元29周边。在上述情况下,当第三储水单元29中存储有加热完成的热水时,当水供给装置长时间不输出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时,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就会自然升温以及受到第三储水单元29影响温度升高。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尤其能够解决针对上述结构产生的问题。
另外,为了提高水供给装置内部的安全性,可以在水供给装置内部的部件进行水电分离布置,即将给各个部件进行供电或通信的线路设置在水供给装置内部的一侧,而将其它涉及到水的部件设置在水供给装置内部的另一侧,在本申请中,具体可以如下:用于给制冷单元、第一增压装置4、第三储水单元29进行供电的供电线路位于水供给装置的一侧。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第一储水单元1、第二储水单元20和第三储水单元29位于水供给装置内相对于供电线路的另一侧。这里的一侧和另一侧可以理解为用户面对水供给装置下水供给装置的左侧或右侧。如果考虑到水电分离布置,那么当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连接至水输出机构26时,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本身是属于涉水部件,其更加会经过第三储水单元29周边,且较为靠近,其无法布置到供电线路一侧。因此,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在久置后的受到第三储水单元29影响温度升高的程度较为严重,如果不采用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水供给装置长时间不使用以后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刚开始供水时输出的水温度过高,严重不符合用户对水的温度要求,用户体验感尤其糟糕。
作为可行的,如图1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过滤件12和第一连接水路13。第一过滤件12的出口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能通过第一连接水路13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连通。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可以用于与水源相连接,水源输入至水供给装置中的水,经过第一过滤件12过滤后,再输入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因此,第一过滤件12位于第一储水单元1的上游。第一过滤件12可以为能够对水进行过滤以改善水的品质的过滤单元。
在该实施方式中,水供给装置可以具有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时,在第四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入口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连通;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时,在第四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入口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与第二水路6和/或连通第一储水单元1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来连通。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时,在第五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入口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断开;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时,在第五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入口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与第二水路6和/或连通第一储水单元1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相断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能实现与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和功能水生成单元2之间的通断,例如,当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水路切换单元时,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还可以具有第四端口,第四端口与第一连接水路13相连通,或者,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还可以第六阀21,第六阀21位于第一连接水路13。第一连接水路13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8能使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向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方向导通。
在第一增压装置4给功能水生成单元2进行供水前,可以将水供给装置切换至第四状态,利用第一连接水路13将第一增压装置4中久置的水输入至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进行过滤,以改善存水的品质,之后再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1中。通过上述过程可以减少对水的浪费。之后再将水供给装置切换至第五状态,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改善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水的品质,避免久置在第一增压装置4中品质下降的存水会影响到功能水生成单元2,从而保证功能水生成单元2输出的功能水的品质,提高用户在饮用功能水时体验感。
在上述结构中,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对第一储水单元1的进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单元。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净水单元可以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过滤件15和后过滤件121。第一过滤件12至少可以包括后过滤件121。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行的。前过滤件15可以是对进水进行初级净化的前置过滤单元。后过滤件121可以是对进水进行精细过滤的主过滤单元和/或后置过滤单元。当后过滤件121包括主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时,后置过滤单元位于主过滤单元的下游,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能通过第一连接水路13与后置过滤单元的进口的上游连通即可。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行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四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增压装置16,第二增压装置16可以连接在后过滤件121的上游;第二连接水路17,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能通过第二连接水路17与第二增压装置16的进口的上游相连通。第二连接水路17上可以设置有第七阀31以实现第二连接水路17的通断。当第一增压泵第一次运行,需要将内部的空气排出时,可以将第一增压泵的出口通过第二连接水路17与第二增压装置16的进口的上游相连通,第二增压装置16开启,从而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吸入至第一增压装置4中,同时将第一增压装置4中的空气排出。
进一步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供给装置在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水路13上设置有第六阀21和位于第六阀21下游的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8能使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向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方向导通。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水路17。第二连接水路17的一端与第二增压装置16的进口的上游相连通,第二连接水路17的另一端连接在第六阀21和第二单向阀18之间。第二连接水路17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19,第三单向阀19能使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向第二增压装置16的进口的上游方向导通。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水供给装置的结构简单,减少阀的使用数量。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净水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过滤件12。
在上述所有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可行的,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24。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24能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相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24上设置有第四出水控制阀25。当第四出水控制阀25开启时,可以将述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的功能水向外输出供给用户。水输出机构26可以与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24相连接,通过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24向外输出的水经过水输出机构26并经过紫外线杀菌单元杀菌后供给用户,通过该方式可以降低输出的功能水中的细菌量。水输出机构26可以是龙头一类的装置,也可以是出水管路等。
由于第一增压装置4中涉水部件较多,涉水部件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当第一增压装置4不运行时,第一增压装置4内部的存水一直与涉水部件接触,部分材料在长时间与水接触下会释放一些自身内部含有的微量成分,当第一增压装置4再次运行使用时,这些进入水中的微量成分会一起输出进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由于水供给装置在水输出机构26内设置有对流经水输出机构26的水进行杀菌的紫外线杀菌单元,当上述含有微量成分的功能水通过水输出机构26向外输出时,功能水中的微量成分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这些微量成分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导致用户在饮用功能水时体验感较差。
尤其是第一增压装置4需要进行密封或者对水进行增压,而使得第一增压装置4的涉水部件可能会由以下物质之一制成:EPDM(三元乙丙橡胶)、PPS(聚苯硫醚)、PVC(聚氯乙烯)等等。经过研究发现上述几种物质制成的涉水部件在长期和水接触下均会向水中释放,这些物质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水供给装置可以利用第一连接水路13将第一增压装置4中久置的存水输入至第一过滤件12的进口,经过第一过滤件12过滤以去除水中含有的上述物质后再回流至第一储水单元1中,之后再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第一增压装置4涉水部件的部分材料释放在水中的上述物质进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从而使得功能水生成单元2在向用户供给功能水时,功能水在经过水输出机构26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不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进而提高用户在饮用功能水时体验感。
进一步的,后过滤件121可以包括活性炭过滤单元和/或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等等。当后过滤件121可以是对进水进行精细过滤的主过滤单元和/或后置过滤单元时,后置过滤单元可以是活性炭过滤单元,主过滤单元可以是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等等。主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只要是能够除去上述物质的过滤单元均可以在本申请中使用,活性炭过滤单元、微滤过滤单元、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纳滤膜过滤单元和超滤过滤单元等均能够在过滤时去除上述物质。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净水单元包括第一过滤件12时,第一过滤件12可以包括活性炭过滤单元和/或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等等。
当后过滤件121包括主过滤单元和后置过滤单元时,如图1至图5所示,后置过滤单元位于主过滤单元下游,两者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七单向阀50,其能使主过滤单元的净水出口向后置过滤单元的进口方向导通。
当后过滤件121中包括主过滤单元时,若主过滤单元在过滤时需要排放废水,则主过滤单元的废水出口连接有废水排放水路,废水排放水路上可以设置有串联的废水比单元和通断阀,还可以设置有第六单向阀,第六单向阀能使主过滤单元的废水出口向废水排放水路的出口方向导通。净水单元的上游可以连接有进水阀46,通过进水阀46再与水源相连接,通过进水阀46控制水源与水供给装置之间的通断。
在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水路7,第三水路7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三水路7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第三水路7上可以设置有第八阀45以实现通断,还可以设置有第八单向阀44,第八单向阀44能使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向第一储水单元1方向导通。第三水路7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的出水口可以位于蒸发器附近。通过该结构可以使得第三水路7中输出的水流向蒸发器附近,蒸发器表面的水能够不断的流动,这样就可以使得蒸发器表面不易出现结冰现象。当第一增压装置4久置后运行将第三水路7中输出的水流向蒸发器附近前,可以先将第一增压装置4输出的水通过第一过滤件12过滤。
作为可行的,如图1至图5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六水路53,第六水路53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二水路6的另一端能与第二储水单元20相连通。第二水路6上设置有第九阀54。当需要将第二储水单元20中的水也进行降温时,可以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开启第九阀54,第一储水单元1与第二储水单元20中的水循环流动,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冷水便能够循环至第二储水单元20中,如此,水供给装置可以一次性向外提供大量的冷水,该冷水的量可以远大于第一储水单元1的容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功能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内腔的第一储水罐。第一储水罐中具有隔离部,隔离部将内腔分隔成独立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储水单元1包括第一空间,功能水生成单元2包括第二空间。进一步的,隔离部可以采用热传导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储水单元1中水的冷量能够传递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从而对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的冷水起到保温作用,防止其升温。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使得制冷单元仅需直接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进行冷却。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功能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具有内腔的第一储水罐和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储水罐中的第二储水罐,第一储水罐和第二储水罐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储水单元1,功能水生成单元2包括第二储水罐。进一步的,第二储水罐的侧壁可以设置在第一储水罐的内腔中,这样第一储水罐可以在周向方向上包围住第二储水罐,当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水为冷水时,冷水可以对第二储水罐起到更好的保温作用,防止从第一储水单元1输入至第二储水罐中的冷水升温。第二储水罐的侧壁可以采用热传导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制成,一方面可以提高第二储水罐的抗压性能,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侧壁的导热性能,有助于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存储的冷水的冷量传递至第二储水罐中的功能水。
如图1至图5所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排空水路36,其与水输出机构26进口相连接,第一排空水路36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排空控制阀37。当第一排空控制阀37打开时,可以将水输出机构26内积攒的水进行排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排空水路38,其与功能水生成单元2相连接,第二排空水路38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排空控制阀39。当第二排空控制阀39打开时,可以将功能水生成单元2内的功能水进行排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三排空水路40,其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接,第三排空水路40上可以设置有第三排空控制阀41。当第三排空控制阀41打开时,可以将第一储水单元1内的水进行排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第四排空水路42,其与第三储水单元29相连接。第四排空水路42上可以设置有第四排空控制阀43。当第四排空控制阀43打开时,可以将第三储水单元29内的水进行排空。第三储水单元29可以位于第二储水单元20的上方。第三储水单元29与第二储水单元20的底部相连通,当需要将第二储水单元20中的水进行排空时,可以将第二储水单元20中的水通过重力全部排到第三储水单元29中,再通过第四排空水路42进行排空。水供给装置可以包括:溢水排放水路,其与第二储水单元20的上部相连通,当第二储水单元20内的水超过一定的高度后,多余的水就从溢水排放水路排出。作为可行的,溢水排放水路、第四排空水路42和第一排空水路36的出口均可以连接至水供给装置的集水盘处,以将水排放至集水盘,利用集水盘再将水排出。
在本申请中还提出了一种采用如上述任一的水供给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时,将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以进入第一状态;或者,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时,将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入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以进入第一状态。
在上述步骤中,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达到设定时间。例如,每间隔预设时间以使水供给装置进入第一状态,从而利用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替换掉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并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进行改变,尽可能使得后续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的温度变化速度变慢。设定时间可以为用户较少使用水供给装置的时间段,从而避免用户取水与水供给装置切换至第一状态运行产生冲突,尽可能得减少对用户的影响。设定时间可以为夜晚或者凌晨,一方面水供给装置产生的噪音不会影响到用户,其次,在用户早上可能需要从第一储水单元1进行取水时,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温度发生较大变化后的水已经被替换掉,用户取水时刚输出的第一杯水就可以是温度接近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的温度。
在第一状态下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时,将第二水路6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断开,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时,将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和/或第一增压装置4的入口与第二水路6相断开。
在上述步骤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表示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基本已经改变完成,例如已经冷却完成,其具体可以是达到预设时间长度,也可以是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还可以是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值到达预设温度等等。
由于如果用户取水时需要的是从第一储水单元1输出的水,那么在用户取水时,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在输出时已经流经了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其已经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水进行了替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进行了改变。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距离上一次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后达到第二预设时间。作为可行的,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水供给装置切换进入第一状态的频率。
作为可行的,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时,当水供给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输出的信号,则增加第一增压装置4的功率,在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将第二水路6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断开,关闭第一增压装置4,以退出第一状态,之后再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
在上述步骤中,如果水供给装置进入在第一状态时,用户需要取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此时,水供给装置先不输出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供给用户使用,增加第一增压装置4的功率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的改变。之后再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以供给用户使用。
作为可行的,当水供给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输出的信号,则保持水供给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同时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之后,在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将第二水路6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断开。
在上述步骤中,如果水供给装置进入在第一状态时,用户需要取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此时,水供给装置同时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改变温度、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以供给用户使用。第四预设条件可以表示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基本改变完成,其具体可以是达到预设时间长度,也可以是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还可以是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值到达预设温度等等。
作为可行的,当水供给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输出的信号,则将水供给装置退出第一状态,并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若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则在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停止输出后再次进入第一状态。若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满足第五预设条件,则在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停止输出后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再次进入第一状态。
在上述步骤,在上述步骤中,如果水供给装置进入在第一状态时,用户需要取第一储水单元1的水,此时,水供给装置退出第一状态停止对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改变,立马将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通过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输出供给用户使用。若用户从第一储水单元1的取水过程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基本已经改变完成,则用户取水完成以后水供给装置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再次进入第一状态。如果用户从第一储水单元1的取水过程较短,没有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基本冷却完成,则用户取水完成以后水供给装置再次进入第一状态,从而使得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改变完成。同理,第五预设条件可以表示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基本已经改变完成,其具体可以是达到预设时间长度,也可以是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中的流量达到预设流量,还可以是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5的温度值到达预设温度等等。
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时,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三水路7,第三水路7的一端能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第三水路7的另一端能与第一储水单元1相连通。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二水路6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三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二水路6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
当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6和第三水路7时,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与第二水路6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断开,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与第二水路6和/或连通第一储水单元1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在第三状态下,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第三水路7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第一水路3,第一增压装置4的进口与第二水路6和/或连通第一储水单元1的第一水路3相连通,第一增压装置4处于开启状态。
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功能水生成单元2中的水低于预设量时,进入第二状态。
当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进入第三状态。
进入第二状态的优先级高于进入第三状态的优先级,进入第三状态的优先级高于进入第一状态的优先级。
水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增压装置4优先满足对功能水生成单元2进行补水。
当制冷单元对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进行制冷时,若第一储水单元1中的水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为了避免继续降温时第一储水单元1中靠近制冷单元蒸发器的水出现结冰,第一增压装置4其次进入第三状态,使得第三水路7输出的水流向蒸发器附近,蒸发器表面的水能够不断的流动,这样就可以使得蒸发器表面不易出现结冰现象。通过上述方法不仅可以避免造成水供给装置在面对复杂工况下的冲突,还对三种状态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而确保最重要的状态优先执行。
本申请中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水供给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在第一增压装置4停止运行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后,在进入第五状态之前,将第一连接水路13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4的出口相连通,并开启第一增压装置4,以使得第一增压装置4流出的水经过第一过滤件12进行过滤。
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可以改善通过第一增压装置4输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的水的品质,避免久置在第一增压装置4中品质下降的存水会影响到功能水生成单元2,从而保证功能水生成单元2输出的功能水的品质,提高用户在饮用功能水时体验感。进一步的,还可以避免第一增压装置4涉水部件的部分材料释放在水中的上述物质(EPDM(三元乙丙橡胶)、PPS(聚苯硫醚)、PVC(聚氯乙烯)等等)进入至功能水生成单元2,从而使得功能水生成单元2在向用户供给功能水时,功能水在经过水输出机构26受到紫外线照射后不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进而提高用户在饮用功能水时体验感。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单元和功能水生成单元,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能通过第一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连通;
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路上的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一增压装置至少用于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向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
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相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
或者,
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相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相连通,用于在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存水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
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远离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
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靠近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四水路,所述第四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远离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一开闭阀或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开闭阀或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至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能使所述第一储水单元向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远离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一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水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靠近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且位于所述第一出水控制阀的上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限流控制单元;
所述限流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的连通处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或者,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
或者,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第一水路切换单元,以及具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的第二水路切换单元,所述第一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水路切换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五端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之间的通断,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
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五端口与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二水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制冷的制冷单元;
第二储水单元,其能通过第五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连通;
能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三储水单元,其能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相连通;
所述第二储水单元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上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和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下部;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储水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和所述第一储水单元、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经过所述第三储水单元周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给所述制冷单元、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第三储水单元进行供电的供电线路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所述第一储水单元、所述第二储水单元和所述第三储水单元位于所述水供给装置内相对于所述供电线路的另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一过滤件和第一连接水路,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出口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水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上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进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过滤件和后过滤件;
所述第一过滤件至少包括后过滤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过滤件包括活性炭过滤单元和/或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包括:第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增压装置连接在所述后过滤件的上游;第二连接水路,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能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水路与所述第二增压装置的进口的上游相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进水进行净化的净水单元,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所述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活性炭过滤单元和/或微滤过滤单元和/或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和/或纳滤膜过滤单元和/或超滤过滤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7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单元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二储水单元,所述第二储水单元内设置有第二杀菌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制冷。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至少具有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
在所述第四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为隔膜泵,所述隔膜泵的至少一个涉水部件由以下物质之一制成:EPDM、PPS、PVC。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三水路,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
用于对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进行杀菌的第一杀菌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其能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相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四出水控制阀;
水输出机构,其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供水水路相连接,所述水输出机构内设置有用于对流经所述水输出机构的水进行杀菌的紫外线杀菌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
第二储水单元,其能通过第五水路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连通;
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能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相连通;
能对水进行加热的第三储水单元,其能与所述第二储水单元相连通;
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其能与所述第三储水单元相连通;
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二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二出水控制阀,所述第三储水单元供水水路上设置有第三出水控制阀。
2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水供给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将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功能水生成单元的第一水路相断开,开启第一增压装置,以进入第一状态;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将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开启第一增压装置,以进入第一状态;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达到设定时间;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将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断开,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水路和所述第三水路时,将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和/或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还包括:距离上一次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后达到第二预设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当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的水输出的信号,则增加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功率,在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断开,关闭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以退出所述第一状态,之后再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的水输出的信号,则保持所述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同时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之后,在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第二水路的一端与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断开。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供给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若接收到需要将第一储水单元的水输出的信号,则将所述水供给装置退出所述第一状态,并将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
若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则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停止输出后再次进入所述第一状态;
若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输出满足第五预设条件,则在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供水水路停止输出后在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再次进入所述第一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三水路,所述第三水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水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相连通;
所述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时,所述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和/或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连通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和/或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
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中的水低于预设量时,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当所述第一储水单元中的水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三状态;
进入所述第二状态的优先级高于进入所述第三状态的优先级,进入所述第三状态的优先级高于进入所述第一状态的优先级。
31.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水供给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供给装置具有第五状态,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时,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断开;当所述水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水路和第三水路时,在所述第五状态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水路相断开,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功能水生成单元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水路和/或连通所述第一储水单元的所述第一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口相断开;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停止运行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长度后,在进入所述第五状态之前,将所述第一连接水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的出口相连通,并开启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增压装置流出的水经过所述第一过滤件进行过滤。
CN202310028757.0A 2023-01-09 2023-01-09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0250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8757.0A CN116025034A (zh) 2023-01-09 2023-01-09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28757.0A CN116025034A (zh) 2023-01-09 2023-01-09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25034A true CN116025034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28757.0A Pending CN116025034A (zh) 2023-01-09 2023-01-09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250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83464A1 (en) Water feed device
CN101929179B (zh) 空气制水机
CN103570147B (zh) 直饮机
KR101717109B1 (ko) 물공급장치 살균 방법
JP2004520161A (ja) 流し台の下の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2409721A (zh) 空气制水机
CN113003830A (zh) 净饮机
CN215440030U (zh) 净饮机
CN114158941A (zh) 多功能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和多功能饮水机
CN202017225U (zh) 空气制水机
CN116025034A (zh) 水供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9033371U (zh) 水供给装置
CN206872538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215440025U (zh) 净饮机
CN215440027U (zh) 净饮机
CN215440032U (zh) 净饮机
KR100672476B1 (ko) 진공저장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냉장고
CN209835852U (zh)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17868506U (zh) 饮用水供给系统
KR20130011447A (ko) 정수기
CN215439884U (zh) 净水机构及净饮机
CN202729908U (zh) 直饮机
CN220223932U (zh) 水处理设备的水路系统及水处理设备
CN215440031U (zh) 净饮机
KR20170000272A (ko) 얼음 제조용 먹는물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