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9639A -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 Google Patents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9639A
CN116019639A CN202211654850.4A CN202211654850A CN116019639A CN 116019639 A CN116019639 A CN 116019639A CN 202211654850 A CN202211654850 A CN 202211654850A CN 116019639 A CN116019639 A CN 116019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sets
mounting
rod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48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6548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9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9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963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包括有两组安装架和两组承托板,安装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承托杆,其中两组承托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套,另外两组承托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两组连接轴分别穿设在两组连接套内,四组承托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板,两组承托板的两端均滑动卡设在其中两组卡板之间,安装架内设置有移动组件与承托板进行连接,每相邻两组承托杆通过一组第一固定组件进行连接,两组安装架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其中一组把手的一侧开设有卡孔,另一组把手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该用具在转运患者时无需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搬动,有效的避免了人力抬起患者,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防止患者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突发性事件和患者突发性疾病的增多,用于急诊的护理装置也随之而生,目前在进行急诊抢救和护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常用到的转运工具常见的有担架和转运车等,然而现有的担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如专利号为202120577618.X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多个气囊的设置可以提高患者躺在整个装置上的舒适度,在拧盖的圆周表面均开设的防滑纹能提高转动整个拧盖的便捷度,在两个伸缩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的摩擦橡胶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伸展后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转运工具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对患者进行较大幅度的人工抬动肢体,使患者移动至转运工具上,而该种方式对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负担,同时大幅度的移动患者易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拉扯从而引起二次伤害,使得其实用性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急诊抢救和护理的过程中均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传统的转运工具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大多需要对患者进行较大幅度的人工抬动肢体,使患者移动至转运工具上,而该种方式对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负担,同时大幅度的移动患者易对患者的伤口造成拉扯从而引起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包括有两组安装架和两组承托板,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承托杆,其中两组所述承托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套,另外两组所述承托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两组所述连接轴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连接套内,四组所述承托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板,两组所述承托板的两端均滑动卡设在其中两组所述卡板之间,两组所述承托板的一端呈斜面且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移动组件与所述承托板进行连接,每相邻两组所述承托杆通过一组第一固定组件进行连接,两组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其中一组所述把手的一侧开设有卡孔,另一组所述把手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两组所述把手上均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一防滑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架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承托板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齿条,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齿轮,其中两组所述卡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把杆,其中一组所述把杆与所述承托杆通过锁定机构进行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滑动套设在所述把杆上的控制筒,所述把杆的外圆面设置有四组第一定位凸棱,所述控制筒内开设有四组第一定位槽,四组所述第一定位凸棱分别滑动卡设在四组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把杆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控制筒的一端设置有两组L型卡架,其中一组所述承托杆的一侧开设有L型卡槽,两组所述L型卡架分别活动卡设在所述L型卡槽内,所述L型卡架为弹性金属材质,其中两组所述控制筒和其中两组所述把杆上均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二防滑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两组T型凸棱,其中四组所述卡板上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承托板通过两组所述T型凸棱卡设在其中两组所述T型槽内与所述卡板滑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内设置有通过轴可转动安装的行走轮,所述安装架内开设有定位轨道,所述行走轮卡设在所述定位轨道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控制块,其中一组所述承托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另一组所述承托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设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接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棱,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二定位槽和限位槽,两组承托杆呈固定状态下,所述第二定位凸棱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两组第一曲杆,所述把手上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所述第一曲杆分别活动卡设在两组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曲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杆,两组所述第二曲杆通过连接框进行连接,两组所述第二曲杆上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把手上开设有两组定位孔,两组所述定位柱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曲杆和所述把手内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用具可用于对急诊患者的转运,在转运患者时通过按动两组L型卡架使其脱离L型卡槽后将控制筒沿第一定位凸棱滑动,从而解除对控制筒的固定,再通过转动控制筒带动把杆转动,从而控制两组传动齿轮转动,通过转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控制两组承托板做方向相反的运动打开,再将安装架和承托杆围成的框架放置在患者的四周,而后通过反向转动两组把杆带动两组承托板合拢,承托板通过其一端的斜面移动至患者身体下方以对患者进行承托,当两组承托板完全合拢后,再沿第一定位凸棱滑动控制筒使得L型卡架卡设进L型卡槽内完成对把杆的固定,即可对患者进行转运,该用具在转运患者时无需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搬动,有效的避免了人力抬起患者,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防止患者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
2.该用具在无需使用后还可进行折叠收纳,收纳时先解除相邻两组承托杆之间的固定,只需横向拨动控制块使第一固定杆脱离固定座后,再转动控制块使第二定位凸棱与限位槽对齐,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定位凸棱卡设进限位槽内,防止第一固定杆再次卡设进固定座内。解除相邻两组承托杆之间的固定后,可将两组安装架沿连接轴转动对该用具进行折叠,以减少该用具在存放和携带时的占用空间。该用具折叠后可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将两组把手的位置进行固定,只需手握其中一组把手和连接框使得第一曲杆在安装槽内滑动,且在控制连接框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对第二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将两组安装架折叠后松开连接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复位能力下,使得第一曲杆的一端卡设进另外一组把手上的卡孔内,即可对两组把手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携带该用具的过程中该用具打开,同时单人即可通过把手对该用具进行携带,提高了该用具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01、安装架;102、承托杆;103、卡板;104、连接套;105、连接轴;106、安装孔;107、通槽;108、把手;109、卡孔;110、固定座;201、承托板;202、齿条;203、T型凸棱;204、轮架;205、行走轮;206、定位轨道;207、T型槽;301、安装杆;302、传动齿轮;303、把杆;304、第一定位凸棱;305、限位板;306、控制筒;307、第一定位槽;308、L型卡架;309、L型卡槽;310、第二防滑套;401、第一安装座;402、第二定位槽;403、限位槽;404、第一固定杆;405、第二定位凸棱;406、限位环;407、控制块;408、第二固定杆;409、第一复位弹簧;410、第二安装座;501、连接框;502、第二曲杆;503、第一曲杆;504、安装槽;505、定位孔;506、定位柱;507、第二复位弹簧;508、第一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包括有两组安装架101和两组承托板201,安装架101的两端均设置有承托杆102,其中两组承托杆10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套104,另外两组承托杆10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05,两组连接轴105分别穿设在两组连接套104内,四组承托杆102的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板103,两组承托板201的两端均滑动卡设在其中两组卡板103之间,安装架101内设置有移动组件与承托板201进行连接。
该用具在使用时可通过移动组件控制两组承托板201在卡板103之间滑动,在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时,先控制两组承托板201打开,并将两组安装架101和四组承托杆102围成的框架放置在患者身体的四周,再通过移动组件控制两组承托板201合拢并缓慢移动至患者的身体下方,无需人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搬动,极小限度的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移动即可。承托板201的一端呈斜面且设置有倒圆角,设置斜面方便承托板201从患者的身体下方划入,设置倒圆角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夹伤。
每相邻两组承托杆102通过一组第一固定组件进行连接,两组安装架101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108,其中一组把手108的一侧开设有卡孔109,另一组把手108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两组把手108上均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一防滑套508。当无需使用该用具时,还可通过打开两组第一固定组件后,将两组安装架101沿连接套104和连接轴105的轴线方向转动对该用具进行折叠,以减少该用具在存放和携带过程中占用的空间,且该用具折叠后还可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对两组把手108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该用具在携带的过程中打开,且只需单人即可对该用具进行携带,提高了该用具的实用性和便携性。
如图2至图4所示,移动组件包括有安装杆301,安装架101内开设有安装孔106,安装杆301穿设在安装孔106内,承托板201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齿条202,安装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齿轮302,其中两组卡板103上开设有通槽107,传动齿轮302设置在通槽107内并与齿条202啮合,安装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把杆303,其中一组把杆303与承托杆102通过锁定机构进行连接。
通过解除锁定机构对其中一组把杆303与承托杆102的锁定后,通过转动把杆303可带动两组传动齿轮302在通槽107内转动,即可通过传动齿轮302与齿条202之间的啮合控制承托板201横向滑动开合,方便将承托板201移动至患者身体下方或移出,以便于对患者进行转运。在通过该用具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通过锁定机构将其中一组把杆303与承托杆102进行固定,防止在转运的过程中把杆303发生转动而导致承托板201打开,提高了该用具使用时的可靠性。
如图3、4所示,锁定机构包括有滑动套设在把杆303上的控制筒306,把杆303的外圆面设置有四组第一定位凸棱304,控制筒306内开设有四组第一定位槽307,四组第一定位凸棱304分别滑动卡设在四组第一定位槽307内,把杆303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305,控制筒306的一端设置有两组L型卡架308,其中一组承托杆102的一侧开设有L型卡槽309,两组L型卡架308分别活动卡设在L型卡槽309内,L型卡架308为弹性金属材质,其中两组控制筒306和其中两组把杆303上均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二防滑套310。
在控制两组承托板201开合前,先按动两组L型卡架308使其一端的凸起脱离L型卡槽309,再将控制筒306沿第一定位凸棱304滑动,便可解除对控制筒306的固定。解除对控制筒306的固定后,通过转动控制筒306即可控制把杆303转动,以控制两组承托板201开合。设置橡胶材质的第二防滑套310使得控制筒306的转动更加省力,设置限位板305防止控制筒306脱离把杆303。
如图5所示,承托板201的底部设置有两组T型凸棱203,其中四组卡板103上均开设有T型槽207,承托板201通过两组T型凸棱203卡设在其中两组T型槽207内与卡板103滑动连接。通过T型凸棱203与T型槽207的配合对承托板201的运动进行定位,防止承托板201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该用具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承托板201的两端均设置有轮架204,轮架204内设置有通过轴可转动安装的行走轮205,安装架101内开设有定位轨道206,行走轮205卡设在定位轨道206内。通过轮架204对承托板201的一端进行辅助造成,减少承托板201与安装架101的摩擦力,使得控制承托板201的运动更加省力。
如图6所示,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杆404,第一固定杆40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406,限位环40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408,第一固定杆404上设置有控制块407,其中一组承托杆1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10,另一组承托杆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401和第二安装座410,第一固定杆404穿设在固定座110内,第一固定杆404的一端卡设在第一安装座401内,第二固定杆408穿设在第二安装座410内,第二固定杆408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09,第一复位弹簧409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环406和第二安装座410的一侧接触。第一固定杆404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棱405,第一安装座401内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02和限位槽403,两组承托杆102呈固定状态下,第二定位凸棱405滑动卡设在第二定位槽402内。
该用具在无需使用后还可进行折叠收纳,收纳时先解除相邻两组承托杆102之间的固定,只需横向拨动控制块407使第一固定杆404脱离固定座110后,再转动控制块407使第二定位凸棱405与限位槽403对齐,并在第一复位弹簧409的作用下使得第二定位凸棱405卡设进限位槽403内,防止第一固定杆404再次卡设进固定座110内。解除相邻两组承托杆102之间的固定后,可将两组安装架101沿连接轴105转动对该用具进行折叠,以减少该用具在存放和携带时的占用空间。
如图3、7所示,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两组第一曲杆503,把手108上开设有两组安装槽504,两组第一曲杆503分别活动卡设在两组安装槽504内,第一曲杆5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杆502,两组第二曲杆502通过连接框501进行连接,两组第二曲杆502上均设置有定位柱506,把手108上开设有两组定位孔505,两组定位柱506分别穿设在两组定位孔505内,定位柱506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07,第二复位弹簧50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曲杆502和把手108内侧接触。
该用具折叠后可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将两组把手108的位置进行固定,只需手握其中一组把手108和连接框501使得第一曲杆503在安装槽504内滑动,且在控制连接框501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柱506与定位孔505的配合对第二复位弹簧507进行压缩,将两组安装架101折叠后松开连接框501,在第二复位弹簧507的复位能力下,使得第一曲杆503的一端卡设进另外一组把手108上的卡孔109内,即可对两组把手108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在携带该用具的过程中该用具打开,同时单人即可通过把手108对该用具进行携带,提高了该用具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该用具可用于对急诊患者的转运,在转运患者时通过按动两组L型卡架308使其脱离L型卡槽309后将控制筒306沿第一定位凸棱304滑动,从而解除对控制筒306的固定,再通过转动控制筒306带动把杆303转动,从而控制两组传动齿轮302转动,通过传动齿轮302与齿条202的啮合控制两组承托板201做方向相反的运动打开,再将安装架101和承托杆102围成的框架放置在患者的四周,而后通过反向转动两组把杆303带动两组承托板201合拢,承托板201通过其一端的斜面移动至患者身体下方以对患者进行承托,当两组承托板201完全合拢后,再沿第一定位凸棱304滑动控制筒306使得L型卡架308卡设进L型卡槽309内完成对把杆303的固定,即可对患者进行转运,该用具在转运患者时无需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搬动,有效的避免了人力抬起患者,降低了工作强度的同时防止患者的伤口受到二次伤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Claims (8)

1.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组安装架(101)和两组承托板(201),所述安装架(101)的两端均设置有承托杆(102),其中两组所述承托杆(10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套(104),另外两组所述承托杆(102)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轴(105),两组所述连接轴(105)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连接套(104)内,四组所述承托杆(102)的一侧均设置有两组卡板(103),两组所述承托板(201)的两端均滑动卡设在其中两组所述卡板(103)之间,两组所述承托板(201)的一端呈斜面且设置有倒圆角,所述安装架(101)内设置有移动组件与所述承托板(201)进行连接,每相邻两组所述承托杆(102)通过一组第一固定组件进行连接,两组所述安装架(101)的一侧均设置有把手(108),其中一组所述把手(108)的一侧开设有卡孔(109),另一组所述把手(108)内设置有第二固定组件,两组所述把手(108)上均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一防滑套(5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安装杆(301),所述安装架(101)内开设有安装孔(106),所述安装杆(301)穿设在所述安装孔(106)内,所述承托板(201)的一侧设置有两组齿条(202),所述安装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齿轮(302),其中两组所述卡板(103)上开设有通槽(107),所述传动齿轮(302)设置在所述通槽(107)内并与所述齿条(202)啮合,所述安装杆(301)的两端均设置有把杆(303),其中一组所述把杆(303)与所述承托杆(102)通过锁定机构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滑动套设在所述把杆(303)上的控制筒(306),所述把杆(303)的外圆面设置有四组第一定位凸棱(304),所述控制筒(306)内开设有四组第一定位槽(307),四组所述第一定位凸棱(304)分别滑动卡设在四组所述第一定位槽(307)内,所述把杆(303)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305),所述控制筒(306)的一端设置有两组L型卡架(308),其中一组所述承托杆(102)的一侧开设有L型卡槽(309),两组所述L型卡架(308)分别活动卡设在所述L型卡槽(309)内,所述L型卡架(308)为弹性金属材质,其中两组所述控制筒(306)和其中两组所述把杆(303)上均套设有橡胶材质的第二防滑套(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201)的底部设置有两组T型凸棱(203),其中四组所述卡板(103)上均开设有T型槽(207),所述承托板(201)通过两组所述T型凸棱(203)卡设在其中两组所述T型槽(207)内与所述卡板(10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201)的两端均设置有轮架(204),所述轮架(204)内设置有通过轴可转动安装的行走轮(205),所述安装架(101)内开设有定位轨道(206),所述行走轮(205)卡设在所述定位轨道(20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杆(404),所述第一固定杆(40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环(406),所述限位环(40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408),所述第一固定杆(404)上设置有控制块(407),其中一组所述承托杆(1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10),另一组所述承托杆(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401)和第二安装座(410),所述第一固定杆(404)穿设在所述固定座(110)内,所述第一固定杆(404)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401)内,所述第二固定杆(408)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410)内,所述第二固定杆(408)上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09),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环(406)和所述第二安装座(410)的一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404)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定位凸棱(405),所述第一安装座(401)内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02)和限位槽(403),两组承托杆(102)呈固定状态下,所述第二定位凸棱(405)滑动卡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槽(4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两组第一曲杆(503),所述把手(108)上开设有两组安装槽(504),两组所述第一曲杆(503)分别活动卡设在两组所述安装槽(504)内,所述第一曲杆(5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杆(502),两组所述第二曲杆(502)通过连接框(501)进行连接,两组所述第二曲杆(502)上均设置有定位柱(506),所述把手(108)上开设有两组定位孔(505),两组所述定位柱(506)分别穿设在两组所述定位孔(505)内,所述定位柱(506)上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507),所述第二复位弹簧(50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曲杆(502)和所述把手(108)内侧接触。
CN202211654850.4A 2022-12-22 2022-12-22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Withdrawn CN116019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4850.4A CN116019639A (zh) 2022-12-22 2022-12-22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4850.4A CN116019639A (zh) 2022-12-22 2022-12-22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9639A true CN116019639A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7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4850.4A Withdrawn CN116019639A (zh) 2022-12-22 2022-12-22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96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5007B (zh) 一种骨科手术用腿部固定夹具
CN112022280B (zh) 肝胆外科临床取石装置
CN116019639A (zh) 新型的急诊抢救护理用具
CN214318329U (zh) 一种可折叠的医疗急救用担架
CN113855435B (zh) 一种基于角度及高度调节效果的舒适型骨科牵引支架
CN116459084A (zh) 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辅助搬动装置
CN215128801U (zh) 一种可调节心电图仪器放置台
CN210554988U (zh) 医用包装袋收卷轴摆放装置
CN214966645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应急移动设备
DE3929959C1 (zh)
CN213099095U (zh) 一种骨外科治疗辅助器
CN210903065U (zh) 一种方便运送心内科病人做医学影像检查器具
CN218022851U (zh) 一种临床诊断用工具收纳盒
CN214157708U (zh) 一种急救转移担架
CN219516864U (zh) 一种护理担架
CN109966093A (zh) 一种病人可移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801241U (zh) 一种医用转运装置
CN215307758U (zh) 一种骨关节结核诊疗用的换药装置
CN213697728U (zh) 一种小儿静脉穿刺辅助装置护理台
CN212347081U (zh) 外科用腿部手术托架
CN214679199U (zh) 一种新型急诊危重患者搬运床
CN219354478U (zh)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支撑装置
CN219847120U (zh) 一种面积可调的患者转运床
CN216455820U (zh) 一种医疗用便捷型外伤处置车
CN210112773U (zh) 一种临床护理可调式肢体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