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6890A -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6890A
CN116016890A CN202211715258.0A CN202211715258A CN116016890A CN 116016890 A CN116016890 A CN 116016890A CN 202211715258 A CN202211715258 A CN 202211715258A CN 116016890 A CN116016890 A CN 116016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target
original imag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52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小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ikang H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52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6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6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所述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且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同时显示3D原始图像和2D图像,通过3D原始图像反映深度信息,通过2D图像反映画面细节,实现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内窥镜(Endoscopes)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导光束结构及一组镜头组成,在内窥镜进入目标对象内部后,可以使用内窥镜采集目标对象内部的图像,并基于目标对象内部的图像对目标对象进行检查及治疗。比如说,当需要对目标对象内部的指定类型组织进行检查及治疗时,可以通过内窥镜采集目标对象内部指定类型组织对应的图像,基于该图像分析出目标对象内部指定类型组织的实际位置,继而基于该实际位置对该指定类型组织进行检查及治疗。
为了能够反映目标对象内部指定类型组织的深度信息,在使用内窥镜采集目标对象内部的图像时,可以采集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从而能够反映目标对象内部指定类型组织的深度信息,基于该深度信息进行检查及治疗,提高检查及治疗的效率。
然而,在通过3D显示器显示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时,目标对象内部的一些画面细节可能无法被显示,导致用户的使用感受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应用于3D显示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
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所述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
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且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3D主机、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所述3D主机与所述3D显示器连接,所述3D显示器与所述2D显示器连接;
所述3D主机,用于向所述3D显示器发送3D原始图像;
所述3D显示器,用于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并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
所述2D显示器,用于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且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应用于3D显示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所述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3D显示器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示例的图像显示方法。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在3D显示器显示3D原始图像的同时,可以在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从而同时显示3D原始图像和2D图像,通过3D原始图像反映深度信息,通过2D图像反映画面细节,实现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3D显示器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3D显示器,参见图1所示,为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
步骤102、将该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步骤103、将该第一2D图像和该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该第一2D图像和该第二2D图像。
示例性的,目标显示模式可以由3D显示器发送给2D显示器,且目标显示模式可以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左右拆分模式,目标显示模式为左右显示模式,则2D显示器可以包括左侧显示窗口和右侧显示窗口,通过左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通过右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上下拆分模式,目标显示模式为上下显示模式,则2D显示器可以包括上侧显示窗口和下侧显示窗口,通过上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通过下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行交织拆分模式,目标显示模式为行交织显示模式,则2D显示器可以包括多个行显示窗口,通过奇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通过偶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之后,还可以在3D显示器上显示3D原始图像;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可以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基于第一操作指令对第一2D图像和/或第二2D图像进行目标操作。
示例性的,若目标操作是放大操作,第一操作指令包括放大区域坐标,则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2D显示器以放大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并对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或者,若目标操作是缩小操作,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缩小区域坐标,则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2D显示器以缩小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并对第二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之后,还可以向2D显示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以使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之后,基于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参数;接收2D显示器返回的目标图像参数,并将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主机,以使3D主机基于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接收3D主机发送的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在接收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之后,还可以将该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并将该第一2D图像和该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该第一2D图像和该第二2D图像,即重复上述步骤,以此类推。
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与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之间的参数差值;在此基础上: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之间的光学密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之间的分辨率差值;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之间的对比度差值。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在3D显示器显示3D原始图像的同时,可以在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从而同时显示3D原始图像和2D图像,通过3D原始图像反映深度信息,通过2D图像反映画面细节,实现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为了能够反映目标对象(如患者等待检体)内部指定类型组织的深度信息,在使用内窥镜采集目标对象内部的图像时,可以采集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从而能够反映目标对象内部指定类型组织的深度信息,基于该深度信息进行检查及治疗,提高检查及治疗的效率。其中,指定类型组织可以是目标对象内部的任意组织,即目标对象的体内组织,如腔内组织、耳内组织、鼻内组织、喉内组织、神经类组织、器官类组织等。当然,上述只是几个示例,对此指定类型组织的类型不做限制。
然而,在通过3D显示器显示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时,目标对象内部的一些画面细节可能无法被显示,导致用户的使用感受比较差。
针对上述发现,本申请实施例中,3D主机可以将3D原始图像发送给3D显示器,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在3D显示器显示3D原始图像的同时,可以在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从而同时显示3D原始图像和2D图像,实现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实现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参见图2所示,该图像显示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3D主机将3D原始图像发送给3D显示器。
示例性的,可以通过内窥镜采集目标对象内部的3D原始图像,且3D主机可以得到该3D原始图像,该3D原始图像能够反映目标对象内部指定类型组织的深度信息,在得到3D原始图像之后,3D主机可以将3D原始图像发送给3D显示器。当然,通过内窥镜采集3D原始图像只是一个示例,对此3D原始图像的来源不作限制,只要3D主机能够得到3D原始图像即可。
示例性的,为了得到3D原始图像,内窥镜可以包括两路传感器,第一路传感器采集一路图像信号(即一路原始图像),第二路传感器采集另一路图像信号(即另一路原始图像),基于这两路图像信号就可以生成3D原始图像,对此3D原始图像的生成方式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得到3D原始图像即可。
步骤202、3D显示器接收3D原始图像,并显示3D原始图像。
示例性的,3D显示器可以从3D主机接收到3D原始图像,并通过本3D显示器显示该3D原始图像,对此3D原始图像的显示过程不作限制。
步骤203、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示例性的,由于3D原始图像是对两路传感器的图像信号进行合成得到,因此,3D显示器可以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比如说,第一2D图像是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原始图像,第二2D图像是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原始图像,对此拆分过程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可。
例如,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时,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可以为左右拆分模式,采用左右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左侧2D图像和右侧2D图像,第一2D图像为左侧2D图像,第二2D图像为右侧2D图像。
针对该情况,在基于两路图像信号生成3D原始图像时,是将一路图像信号(一路原始图像)作为左侧2D图像,将另一路图像信号(另一路原始图像)作为右侧2D图像,然后将左侧2D图像和右侧2D图像合成为3D原始图像,因此,在步骤203中,3D显示器采用左右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左侧2D图像和右侧2D图像,第一2D图像为左侧2D图像,第二2D图像为右侧2D图像。
针对该情况,3D主机可以将左右拆分模式的信息(即将左侧2D图像和右侧2D图像合成为3D原始图像的信息)发送给3D显示器,这样,3D显示器可以采用左右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左侧2D图像和右侧2D图像。
例如,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时,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可以为上下拆分模式,采用上下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上侧2D图像和下侧2D图像,第一2D图像为上侧2D图像,第二2D图像为下侧2D图像。
针对该情况,在基于两路图像信号生成3D原始图像时,是将一路图像信号(一路原始图像)作为上侧2D图像,将另一路图像信号(另一路原始图像)作为下侧2D图像,然后将上侧2D图像和下侧2D图像合成为3D原始图像,因此,在步骤203中,3D显示器采用上下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上侧2D图像和下侧2D图像,第一2D图像为上侧2D图像,第二2D图像为下侧2D图像。
针对该情况,3D主机可以将上下拆分模式的信息(即将上侧2D图像和下侧2D图像合成为3D原始图像的信息)发送给3D显示器,这样,3D显示器可以采用上下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上侧2D图像和下侧2D图像。
例如,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时,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可以为行交织拆分模式,采用行交织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多行2D数据,奇数行2D数据组成第一2D图像,偶数行2D数据组成第二2D图像。
针对该情况,在基于两路图像信号生成3D原始图像时,是将一路图像信号作为奇数行2D数据(即该图像信号的第一行作为3D原始图像中的第一行2D数据,该图像信号的第二行作为3D原始图像中的第三行2D数据,该图像信号的第三行作为3D原始图像中的第五行2D数据,以此类推),将另一路图像信号作为偶数行2D数据(即该图像信号的第一行作为3D原始图像中的第二行2D数据,该图像信号的第二行作为3D原始图像中的第四行2D数据,该图像信号的第三行作为3D原始图像中的第六行2D数据,以此类推),然后将奇数行2D数据和偶数行2D数据合成为3D原始图像,因此,在步骤203中,3D显示器采用行交织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针对该情况,3D主机可以将行交织拆分模式的信息(即将奇数行2D数据和偶数行2D数据合成为3D原始图像的信息)发送给3D显示器,3D显示器可以采用行交织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当然,上述只是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的示例,对此3D原始图像的拆分方式不作限制,与3D原始图像的生成方式匹配即可。
步骤204、3D显示器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
示例性的,可以预先建立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之间的通讯机制,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3D显示器就可以通过该通讯机制将该第一2D图像和该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
示例性的,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之间可以通过COM(cluster communicationport,串行通讯端口)连接,COM简称串口,基于此,可以在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之间建立基于COM的通讯机制,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205、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比如说,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就可以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如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示例性的,目标显示模式可以由3D显示器发送给2D显示器,且目标显示模式可以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或者,目标显示模式可以是用户配置的显示模式,对此目标显示模式不作限制。
比如说,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左右拆分模式,即3D显示器采用左右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左侧2D图像和右侧2D图像,第一2D图像为左侧2D图像,第二2D图像为右侧2D图像,那么,3D显示器确定目标显示模式为左右显示模式,并将目标显示模式发送给2D显示器。
2D显示器在获知目标显示模式为左右显示模式时,可以将2D显示器的显示界面划分为左侧显示窗口和右侧显示窗口,左侧显示窗口与右侧显示窗口不重叠,这样,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就可以通过左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并通过右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
比如说,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上下拆分模式,即3D显示器采用上下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上侧2D图像和下侧2D图像,第一2D图像为上侧2D图像,第二2D图像为下侧2D图像,那么,3D显示器确定目标显示模式为上下显示模式,并将目标显示模式发送给2D显示器。
2D显示器在获知目标显示模式为上下显示模式时,可以将2D显示器的显示界面划分为上侧显示窗口和下侧显示窗口,上侧显示窗口与下侧显示窗口不重叠,这样,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就可以通过上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并通过下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
比如说,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行交织拆分模式,即3D显示器采用行交织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多行2D数据,奇数行2D数据组成第一2D图像,偶数行2D数据组成第二2D图像,那么,3D显示器确定目标显示模式为行交织拆分模式,并将目标显示模式发送给2D显示器。
2D显示器在获知目标显示模式为行交织显示模式时,可以将2D显示器的显示界面划分为多个行显示窗口,不同行显示窗口不重叠,即显示界面的每一行对应行显示窗口,这样,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就可以通过奇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并通过偶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比如说,通过第一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的第一行2D数据,通过第三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的第二行2D数据,通过第五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的第三行2D数据,以此类推。通过第二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的第一行2D数据,通过第四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的第二行2D数据,通过第六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的第三行2D数据,以此类推。
当然,上述只是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的几个示例,对此2D图像的显示方式不作限制,与目标显示模式匹配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参数列表,可以参见表1所示,当然,表1只是一个示例,对此不作限制。
表1
Figure BDA0004027611380000101
从表1可以看出,3D主机用于向3D显示器提供3D原始图像,3D显示器可以采用左右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也可以采用上下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还可以采用行交织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若3D显示器采用左右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那么,目标显示模式为左右显示模式,2D显示器通过左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并通过右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若3D显示器采用上下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那么,目标显示模式为上下显示模式,2D显示器通过上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并通过下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若3D显示器采用行交织拆分模式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那么,目标显示模式为行交织显示模式,2D显示器通过奇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并通过偶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即2D显示器通过双画面显示两幅2D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是从3D原始图像中拆分的,可以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理解为左眼2D图像和右眼2D图像,这样,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合成为3D原始图像后具有3D效果。比如说,将第一2D图像理解为左眼2D图像,将第二2D图像理解为右眼2D图像,或将第二2D图像理解为左眼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理解为右眼2D图像。
例如,在通过左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通过右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时,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可以分别为左眼2D图像和右眼2D图像。在通过上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通过下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时,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可以分别为左眼2D图像和右眼2D图像。在通过奇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通过偶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时,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可以分别为左眼2D图像和右眼2D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显示模式还可以发生变化,如从左右显示模式变化为上下显示模式、从左右显示模式变化为行交织显示模式、从上下显示模式变化为左右显示模式、从上下显示模式变化为行交织显示模式、从行交织显示模式变化为左右显示模式、从行交织显示模式变化为上下显示模式等。
比如说,3D显示器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目标显示模式,并将目标显示模式发送给2D显示器之后,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发生变化,则基于变化后的拆分模式重新确定目标显示模式,并将重新确定的目标显示模式发送给2D显示器,由2D显示器更新目标显示模式,基于更新后的目标显示模式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又例如,用户可以对目标显示模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目标显示模式。
步骤206、3D显示器在显示3D原始图像之后,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2D显示器。
示例性的,3D显示器在显示3D原始图像之后,可以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可以为目标操作,也可以为非目标操作。目标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放大操作和缩小操作,当然,放大操作和缩小操作只是示例,对此不作限制,可以由用户为3D显示器配置目标操作的类型,这样,3D显示器就可以获知哪些操作为目标操作。在已知目标操作的基础上,除目标操作之外的其它操作为非目标操作,且3D显示器可以获知哪些操作为非目标操作。
在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如用户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时,3D显示器可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且基于第一操作指令可以获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为目标操作还是非目标操作。比如说,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为放大操作或者缩小操作,则3D显示器可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且基于第一操作指令获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为目标操作。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不为放大操作和缩小操作,则3D显示器可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且基于第一操作指令获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为非目标操作。
示例性的,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为目标操作,即3D显示器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3D显示器可以将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2D显示器。
示例性的,若针对3D原始图像的操作为非目标操作,即3D显示器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非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3D显示器可以基于第一操作指令对3D原始图像进行非目标操作,对此过程不作限制。
步骤207、2D显示器在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之后,基于第一操作指令对第一2D图像和/或第二2D图像进行目标操作。
比如说,若目标操作是放大操作,且第一操作指令包括放大区域坐标,如放大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则2D显示器在接收到该第一操作指令之后,以放大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并以放大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此外,第一操作指令还可以包括放大倍数,且2D显示器基于该放大倍数对第一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并基于该放大倍数对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当然,上述只是放大操作的示例,对此过程不作限制。
比如说,若目标操作是缩小操作,且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缩小区域坐标,如缩小区域的中心点坐标,则2D显示器在接收到该第一操作指令之后,以缩小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并以缩小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二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此外,且第一操作指令还可以包括缩小倍数,且2D显示器基于该缩小倍数对第一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并基于该缩小倍数对第二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当然,上述只是缩小操作的示例,对此过程不作限制。
综上可以看出,在用户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时,可以将这个操作(如放大操作或缩小操作)转移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在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完成该操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2D显示器查看操作结果。
综上所述,3D主机在执行放大或缩小等功能时,3D显示器可以将放大操作指令或缩小操作指令同步给2D显示器,2D显示器针对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或者缩小操作,从而能够对部分细节进行放大,或进行视角拓展,2D显示器减少镜头移动的同时增加细节和画面的展示。
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3D主机(如3D内窥镜主机)可以将3D原始图像输入给3D显示器,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并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由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其中,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两路2D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速度,比直接对3D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因此,在用户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时,通过将这个操作(如放大操作或缩小操作)转移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也可以快速完成图像处理。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对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的图像细节进行处理。在执行放大/缩小等功能时,3D显示器将放大/缩小指令同步给2D显示器,2D显示器针对镜头所照范围内的场景进行中间部分细节放大或进行视角拓展,2D显示器减少手术过程中镜头移动的同时增加细节和画面的展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在3D显示器显示3D原始图像的同时,可以在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从而同时显示3D原始图像和2D图像,通过3D原始图像反映深度信息,通过2D图像反映画面细节,实现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在用户对3D原始图像进行操作时,可以将操作转移到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即在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完成操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2D显示器查看操作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用于实现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参见图3所示,该图像显示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3D主机将3D原始图像发送给3D显示器。
步骤302、3D显示器接收3D原始图像,并显示3D原始图像。
步骤303、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步骤304、3D显示器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
步骤305、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示例性的,步骤301-步骤305可以参见步骤201-步骤205,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6、3D显示器向2D显示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该第二操作指令用于指示2D显示器获取目标图像参数,并返回目标图像参数。
步骤307、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之后,基于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参数,并将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显示器。
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与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之间的参数差值。或者,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和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其中,参数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光学密度值、亮度值、分辨率值、对比度值。当然,除了光学密度值、亮度值、分辨率值、对比度值,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参数值,对此参数值不作限制。
示例性的,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与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之间的参数差值为例进行说明,那么,该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之间的光学密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之间的分辨率差值;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之间的对比度差值。
比如说,2D显示器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之后,可以对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和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并计算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之间的光学密度差值,并将该光学密度差值作为目标图像参数。
比如说,2D显示器可以对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和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并计算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值,并将该亮度差值作为目标图像参数。
比如说,2D显示器可以对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和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计算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之间的分辨率差值,将该分辨率差值作为目标图像参数。
比如说,2D显示器可以对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和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计算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之间的对比度差值,将该对比度差值作为目标图像参数。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光学密度差值、亮度差值、分辨率差值和对比度差值中的至少一个,继而得到目标图像参数,该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光学密度差值、亮度差值、分辨率差值和对比度差值中的至少一个。2D显示器在得到该目标图像参数之后,就可以将该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显示器。
当然,目标图像参数除了包括光学密度差值、亮度差值、分辨率差值和对比度差值,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参数,如图像频率等,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308、3D显示器将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主机。
步骤309、3D主机基于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并将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发送给3D显示器。
示例性的,3D显示器接收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并显示3D原始图像,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由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示例性的,3D主机基于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光学密度差值,则可以基于光学密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光学密度进行校正;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亮度差值,则可以基于亮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分辨率差值,则可以基于分辨率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校正;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对比度差值,则可以基于对比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校正。
示例性的,3D主机基于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和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则可以计算光学密度差值,并基于光学密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光学密度进行校正;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和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则可以计算亮度差值,并基于亮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和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则可以计算分辨率差值,并基于分辨率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校正;若目标图像参数包括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和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则可以计算对比度差值,并基于对比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校正。
基于光学密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光学密度进行校正,可以包括:若光学密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接近,则不对3D原始图像的光学密度进行校正。若光学密度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的差值较大,则对3D原始图像的光学密度进行校正,校正目标是使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接近。若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小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则增加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和/或,减少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若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大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则减少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和/或,增加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
参见步骤201,第一路传感器采集一路图像信号,第二路传感器采集另一路图像信号,基于这两路图像信号生成3D原始图像,增加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指:增加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光学密度值,减少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指:减少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光学密度值。增加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指:增加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光学密度值,减少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指:减少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光学密度值。
基于亮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可以包括:若亮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接近,则不对3D原始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若亮度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的差值较大,则对3D原始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校正目标是使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接近。若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小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则增加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和/或,减少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若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大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则减少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和/或,增加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
增加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指:增加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亮度值,减少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指:减少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亮度值。增加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指:增加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亮度值,减少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指:减少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亮度值。
基于分辨率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校正可以包括:若分辨率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接近,则不对3D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校正。若分辨率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的差值较大,则对3D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校正,校正目标是使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接近。其中,若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小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则增加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和/或,减少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若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大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则减少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和/或,增加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其中,增加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是指:增加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值,减少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是指:减少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值。增加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是指:增加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值,减少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是指:减少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分辨率值。
基于对比度差值对3D原始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校正可以包括:若对比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接近,则不对3D原始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校正。若对比度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即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的差值较大,则对3D原始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校正,校正目标是使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接近。其中,若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小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则增加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和/或,减少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若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大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则减少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和/或,增加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其中,增加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是指:增加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值,减少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是指:减少第一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值。增加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是指:增加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值,减少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是指:减少第二路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号的对比度值。
综上所述,可以对3D原始图像的光学密度进行校正,对3D原始图像的亮度进行校正,对3D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进行校正,对3D原始图像的对比度进行校正,从而自动校正3D原始图像的清晰度、画面亮度/图像亮度、图像景深等属性,使3D原始图像的画面在显示中保持稳定的清晰度和稳定亮度。
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3D主机(如3D内窥镜主机)可以将3D原始图像输入给3D显示器,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并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由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其中,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两路2D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速度,比直接对3D原始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2D显示器在接收两路图像信号后,对两路图像的图像细节进行分析,将分析的光学密度、亮度、分辨率和对比度等参数返回3D显示器和3D主机,3D主机将返回参数与预设的图像参数阈值进行对比,当参数大于图像参数阈值时,3D主机对3D原始图像进行微调,自动校正3D原始图像的清晰度、画面亮度和图像景深,使3D原始图像的画面在显示中保持稳定的清晰度和稳定亮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3D显示器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在3D显示器显示3D原始图像的同时,在2D显示器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从而显示3D原始图像和2D图像,通过3D原始图像反映深度信息,通过2D图像反映画面细节,实现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之间的智能联动调节。能够自动校正3D原始图像的清晰度、画面亮度和图像景深,使3D原始图像的画面在显示中保持稳定的清晰度和稳定亮度。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3D主机、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3D主机与3D显示器连接,3D显示器与2D显示器连接;其中:3D主机,用于向3D显示器发送3D原始图像;3D显示器,用于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并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2D显示器,用于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其中,目标显示模式由3D显示器发送给2D显示器,且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示例性的,3D显示器,还用于在3D显示器上显示3D原始图像;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2D显示器;2D显示器,还用于基于第一操作指令对第一2D图像和/或第二2D图像进行目标操作。其中,若目标操作是放大操作,第一操作指令包括放大区域坐标,则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2D显示器以放大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并对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或者,若目标操作是缩小操作,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缩小区域坐标,则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2D显示器以缩小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并对第二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
示例性的,3D显示器,还用于向2D显示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2D显示器,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之后,基于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参数,将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显示器;3D显示器,还用于接收目标图像参数,将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主机;3D主机,还用于基于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并将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发送给3D显示器。示例性的,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与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之间的参数差值;其中:目标图像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之间的光学密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之间的分辨率差值;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之间的对比度差值。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应用于3D显示器,参见图4所示,为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处理模块42,用于将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模块43,用于将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其中,目标显示模式由3D显示器发送给2D显示器,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示例性的,发送模块43,还用于在3D显示器上显示3D原始图像;若接收到用于对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将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2D显示器基于第一操作指令对第一2D图像和/或第二2D图像进行目标操作。其中,若目标操作是放大操作,第一操作指令包括放大区域坐标,则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2D显示器以放大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并对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或者,若目标操作是缩小操作,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缩小区域坐标,则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2D显示器以缩小区域坐标为中心对第一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并对第二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
示例性的,发送模块43,还用于向2D显示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以使2D显示器在接收到第二操作指令之后,基于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参数;接收模块41,还用于接收2D显示器返回的目标图像参数;发送模块43,还用于将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3D主机,以使3D主机基于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接收模块41,还用于接收3D主机发送的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其中,目标图像参数包括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与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之间的参数差值;其中:目标图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之间的光学密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值;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之间的分辨率差值;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之间的对比度差值。
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左右拆分模式,目标显示模式为左右显示模式,则2D显示器包括左侧显示窗口和右侧显示窗口,左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右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上下拆分模式,目标显示模式为上下显示模式,则2D显示器包括上侧显示窗口和下侧显示窗口,上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下侧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行交织拆分模式,目标显示模式为行交织显示模式,则2D显示器包括多个行显示窗口,奇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一2D图像,偶数行显示窗口显示第二2D图像。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3D显示器设备,参见图5所示,3D显示器设备包括:处理器51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2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51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51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图像显示方法。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图像显示方法。
其中,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3D显示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
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所述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
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且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3D显示器上显示所述3D原始图像;
若接收到用于对所述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将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以使所述2D显示器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一2D图像和/或所述第二2D图像进行目标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是放大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括放大区域坐标,则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所述2D显示器以所述放大区域坐标为中心对所述第一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并对所述第二2D图像进行放大操作;或者,
若所述目标操作是缩小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包括缩小区域坐标,则所述第一操作指令用于使所述2D显示器以所述缩小区域坐标为中心对所述第一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并对所述第二2D图像进行缩小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2D显示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以使所述2D显示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之后,基于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参数;
接收所述2D显示器返回的所述目标图像参数;
将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所述3D主机,以使所述3D主机基于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
接收所述3D主机发送的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包括所述第一2D图像的参数值与所述第二2D图像的参数值之间的参数差值;其中:
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与所述第二2D图像的光学密度值之间的光学密度差值;所述第一2D图像的亮度值与所述第二2D图像的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值;所述第一2D图像的分辨率值与所述第二2D图像的分辨率值之间的分辨率差值;所述第一2D图像的对比度值与所述第二2D图像的对比度值之间的对比度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左右拆分模式,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左右显示模式,则所述2D显示器包括左侧显示窗口和右侧显示窗口,左侧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右侧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二2D图像;
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上下拆分模式,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上下显示模式,则所述2D显示器包括上侧显示窗口和下侧显示窗口,上侧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下侧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二2D图像;
若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为行交织拆分模式,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为行交织显示模式,则所述2D显示器包括多个行显示窗口,奇数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偶数行显示窗口显示所述第二2D图像。
7.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3D主机、3D显示器和2D显示器,所述3D主机与所述3D显示器连接,所述3D显示器与所述2D显示器连接;
所述3D主机,用于向所述3D显示器发送3D原始图像;
所述3D显示器,用于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并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
所述2D显示器,用于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且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3D显示器,还用于在所述3D显示器上显示所述3D原始图像;若接收到用于对所述3D原始图像进行目标操作的第一操作指令,则将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所述2D显示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操作指令对所述第一2D图像和/或所述第二2D图像进行目标操作;和/或,
所述3D显示器,还用于向所述2D显示器发送第二操作指令;所述2D显示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指令之后,基于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获取目标图像参数,将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所述3D显示器;所述3D显示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将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发送给所述3D主机;所述3D主机,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图像参数对3D原始图像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并将校正后的3D原始图像发送给所述3D显示器。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3D显示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3D主机发送的3D原始图像;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3D原始图像拆分为第一2D图像和第二2D图像;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发送给2D显示器,以使所述2D显示器基于目标显示模式显示所述第一2D图像和所述第二2D图像;其中,所述目标显示模式由所述3D显示器发送给所述2D显示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是基于3D原始图像与2D图像之间的拆分模式确定。
10.一种3D显示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715258.0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6016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5258.0A CN116016890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5258.0A CN116016890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6890A true CN116016890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6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5258.0A Pending CN116016890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68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1933B2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dical observation system
JP632318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40293007A1 (en) Method and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for rendering stereoscopic images from monoscopic images
US9330477B2 (en) Surgical stereo vi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crosurgery
JP5284731B2 (ja) 立体画像撮影表示システム
US8339443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822740B (zh) 立体成像装置和用于自动调节立体成像装置的焦点的方法
WO201402722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2d images to 3d images
WO2015111263A1 (ja) 立体内視鏡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251683A (ja) 立体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US20180088307A1 (en) Microscope imaging system
WO2017221507A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08885335B (zh) 医用立体观察装置、医用立体观察方法以及程序
JP2014175965A (ja) 手術用カメラ
JP6690637B2 (ja) 医療用観察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ビデオ顕微鏡装置
US10634891B2 (en) Medical observation device, lens driving control device, lens driving control method, and video microscope device
CN116016890A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JP2015103885A (ja) 複眼撮像装置
JP2007260138A (ja) 単一のビデオカメラの映像からの静止画立体表示方法
JP5792401B2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US10018826B2 (en) Microscope system
JP2006015117A (ja) 内視鏡装置
JP5586788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撮像装置
JP2008287648A (ja) 移動体検出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監視装置
US20130076618A1 (en)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display control system,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