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9323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09323A CN116009323A CN202211666820.5A CN202211666820A CN116009323A CN 116009323 A CN116009323 A CN 116009323A CN 202211666820 A CN202211666820 A CN 202211666820A CN 116009323 A CN116009323 A CN 1160093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phoresis
- electrode
- particles
- display panel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8000001962 electrophore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182 swim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4 agglom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电泳层和封装层;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电极层,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对,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泳层包括与电极对一一对应的电泳池,电泳池内设置电泳介质,电泳介质包括第二电泳液和设置于第二电泳液一侧的第一电泳液;第一电泳液和第二电泳液中分别含有悬浮于其中的遮光粒子和彩色粒子,彩色粒子用于透射第一入射光并过滤为彩色光,和/或用于反射第二入射光并反射为彩色光;第二电极对应电泳池的底壁中间区域,第一电极对应电泳池的底壁边缘区域且围设第二电极,用于形成水平电场,使遮光粒子在水平电场的作用下水平运动。该显示面板使用环境范围广,显示亮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泳显示技术(Electrophoresis Display,EPD)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在现有技术中,电泳显示装置通过电场来控制带电粒子的分布,然后利用外部环境光,通过带电粒子将环境光反射至观看者眼中,以达到显示效果。然而通过反射环境光进行显示,依赖于环境光源的强弱,显示面板的使用环境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通过纯反射的显示方式产品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存在的使用环境受到较大限制,以及产品亮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间隔且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泳层,设置于所述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电泳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电泳池,所述电泳池内设置有电泳介质,多个所述电泳池与多个所述电极对一一对应设置;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电泳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用于封盖所述电泳层;
其中,所述电泳介质包括第一电泳液和第二电泳液,所述第一电泳液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泳液靠近或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泳液中含有遮光粒子,且所述遮光粒子悬浮于所述第一电泳液中;所述第二电泳液中含有彩色粒子,且所述彩色粒子悬浮于所述第二电泳液中,以用于透射第一入射光并过滤为彩色光,和/或用于反射所述第二入射光并反射为彩色光;
所述第二电极对应所述电泳池的底壁中间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对应所述电泳池的底壁边缘区域且围设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水平电场,以使所述遮光粒子在所述水平电场的作用下水平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电泳液的密度与所述第二电泳液的密度不同,以在所述驱动基板水平放置时,使得所述第一电泳液位于所述第二电泳液靠近或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粒子的密度与所述第一电泳液的密度相同,所述彩色粒子的密度与所述第二电泳液的密度相同。
其中,所述彩色粒子包括第一彩色粒子、第二彩色粒子和第三彩色粒子,每一所述电泳池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彩色粒子、所述第二彩色粒子或所述第三彩色粒子中的一种,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一彩色粒子,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一颜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二彩色粒子,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二颜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二颜色光;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三彩色粒子,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三颜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三颜色光;
所述第一彩色粒子、所述第二彩色粒子和所述第三彩色粒子分别为红色粒子、绿色粒子和蓝色粒子。
其中,所述电泳层还包括基底和多个环形挡墙,所述基底设置于所述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环形挡墙设置于所述基底与所述封装层之间,以与所述基底和所述封装层围设形成所述电泳池,且使所述电泳池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环形挡墙的形状为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环形挡墙为黑色或灰色,且所述环形挡墙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特性。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环形挡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为环形且与对应的所述环形挡墙的形状相匹配;同一所述电极对的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环形内部,以在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电压后形成所述水平电场,使对应的所述电泳池中的所述遮光粒子朝所述环形挡墙方向或所述第二电极方向聚集运动,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入射光透过所述电泳池中的所述电泳介质的透光量;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05~0.1μm。
其中,相邻所述环形挡墙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公共挡墙,对应的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公共部分;所述环形挡墙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内,以使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形成遮挡部,用于遮挡聚集于所述环形挡墙处的所述遮光粒子。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无电场时,多个所述遮光粒子在所述电泳池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底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电泳池的底壁,以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入射光;所述遮光粒子为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粒子,以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所述电场的作用下运动;所述彩色粒子为不带电的粒子,且多个所述彩色粒子在所述电泳池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底壁上的投影始终覆盖所述电泳池的底壁,以对所述第一入射光进行滤光。
其中,所述电泳池内还具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泳液与第二电泳液之间,且连接于环形挡墙,以使所述第一电泳液与所述第二电泳液分隔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源;
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入射光,以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板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显示面板;
上基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上基5板包括刚性基板和/或触控基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通过使电泳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电泳池,并在电泳池内设置第一电泳液和第二电泳液,第一电泳液设置于第二电
泳液靠近或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并使遮光粒子悬浮于第一电泳液中,0彩色粒子悬浮于第二电泳液中,使得每个电泳池中的遮光粒子和彩色粒子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分层设置,从而实现通过遮光粒子的水平运动控制第一入射光透过彩色粒子的透光量;通过设置含有彩色粒子的第二电泳液,以用于透射背光并过滤为彩色光,和/或还可用于反射环境光
并反射为彩色光,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化。通过将第二电极对应电5泳池的底壁中间区域,将第一电极对应电泳池的底壁边缘区域且围设第二电极,使得在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后可形成第一电极到第二电极方向或第二电极到第一电极方向的水平电场,以使遮光粒子在该水平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水平运动,可在电泳池内形成相应大小的开口区
域,以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从而使该部分第一入射光被彩色粒子0过滤为彩色光后出射,并与相邻电泳池中透射出的彩色光进行混光,以形成相应颜色的光,进而实现图像的全彩化显示,且无需使用偏光片,能够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还能使得显示面板更加轻薄;并且,
通过遮光粒子的运动控制第一入射光通过或遮蔽,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显
示的对比度;同时,通过透射方式使第一入射光透过电泳介质显示图像,5可通过采用背光源向该显示面板提供第一入射光,可进一步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且使得该显示面板无需依赖外部环境光,增大了显示面板的使用环境范围;并且,在透射的同时通过反射方式使第二入射光反射为彩色光显示图像,可利用环境光作为第二入射光,使得显示亮度更高,且还可有效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电泳池与电极对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关闭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开启时的第二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开启时的第二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面板;10-阵列基板;11-衬底;12-驱动电路层;13-电极层;130-电极对;131-第一电极;1311-公共部分;132-第二电极;20-电泳层;21-电泳池;210-环形挡墙;2101-第一部分;2102-第二部分;211-公共挡墙;212-基底;22-电泳介质;221-第一电泳液;222-第二电泳液;23-遮光粒子;24-彩色粒子;241-第一彩色粒子;242-第二彩色粒子;243-第三彩色粒子;25-像素单元;251-第一子像素单元;252-第二子像素单元;253-第三子像素单元;26-隔离层;30-封装层;1-显示装置;200-背光模组;300-上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0、电泳层20和封装层30。其中,电泳层20设置于阵列基板10与封装层30之间,阵列基板10用于产生电场,从而可驱动电泳层20内的遮光粒子23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电泳层20内设置有电泳介质22、遮光粒子23和彩色粒子24,遮光粒子23在驱动基板的电场作用下运动,以控制第一入射光可通过的面积的大小,使相应量的第一入射光通过电泳层20,彩色粒子24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彩色光,从而实现该显示面板100的全彩化显示功能。
具体地,阵列基板10包括衬底11、驱动电路层12和电极层13。其中,衬底11用于支撑和承载驱动电路层12和电极层13,衬底11可为板状,其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尺寸、显示面板100的形态等因素对驱动电路层12和衬底11的大小、形状、材质等进行设计。衬底11可为柔性基板或硬质基板,例如需要柔性显示面板100,则可采用柔性基板作为衬底11,需要刚性基板,则可采用硬质基板作为衬底11。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1为透明绝缘材质,例如玻璃、树脂、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以用于接收第一入射光,并使第一入射光过衬底11,以使第一入射光入射至电泳层2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入射光的方向为,第一入射光沿垂直于显示面板10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从阵列基板10远离封装层30的一侧入射,穿过阵列基板10、电泳层20和封装层30后从封装层30远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出射。;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入射光可为背光模组200提供的背光。
其中,驱动电路层12设置于衬底11的一侧,用于向电极层13提供相应的电场的电压信号,以使电极层13形成电场,以驱动遮光粒子23进行运动。电极层13设置于驱动电路层12远离衬底11的一侧且与驱动电路层12电连接,电极层13具体包括多个电极对130,每个电极对130包括间隔且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驱动电路层12向每个电极对130的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施加相应的电压信号,以使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形成电场,用于驱动电泳层20内位于该电场中的遮光粒子23运动,从而控制第一入射光可通过电泳层20的面积的大小。具体地,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在垂直于该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05~0.1μm,电极的厚度更小,不仅可减小显示面板100的厚度,有利于轻薄化设计,而且能够减少电极制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2,图2为图1实施例中电泳池与电极对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泳层20设置于电极层13远离衬底11的一侧,包括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电泳池21,多个电泳池21与多个电极对130一一对应设置,以使每一泳池对应一个电极对130,在对应的电泳池21与电极对130中,第二电极132对130应该电泳池21的底壁的中间区域,第一电极131对130应电泳池21的底壁的边缘区域且围设第二电极132,以使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形成水平电场,即对应于每一电泳池21,每个电极对130形成以第二电极132为中心的环形的水平电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水平电场的水平方向,是指平行于阵列基板10或电泳层20所在平面的方向。
具体地,电泳池21内设置有电泳介质22,电泳介质22包括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第一电泳液221设置于第二电泳液222靠近或远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即,第一电泳液221与第二电泳液222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的方向分层设置。其中,第一电泳液221中含有遮光粒子23,且遮光粒子23悬浮于第一电泳液221中,第二电泳液222含有彩色粒子24,且彩色粒子24悬浮与第二电泳液222中,使得每个电泳池21中的遮光粒子23和彩色粒子24也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的方向分层设置,避免遮光粒子23和彩色粒子24在电泳介质22中混合,从而使每个电泳池21内的遮光粒子23在对应该电泳池21的水平电场中进行水平运动,在电泳池21内形成对应该电场的的开口区域,以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开口区域即电泳池21中没有遮光粒子23的区域。其中,彩色粒子24用于透射第一入射光并将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彩色光,从而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全彩化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泳液221设置于第二电泳液222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即第一电泳液221位于阵列基板10与第二电泳液222之间,从而使得遮光粒子23位于彩色粒子24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在每个电泳池21中,对应的电极对130的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形成相应的水平电场,遮光粒子23可在该水平电场的作用下进行水平运动,以向电泳池21边缘或向电泳池21中间区域的方向聚集,在该电泳池21内形成对应该电场的的开口区域,以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容易理解,具体可通过控制水平电场的强度对遮光粒子23形成的开口区域的大小进行调节,开口区域的面积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相关,即电场强度越大,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内形成的开口区域的面积就越大,第一入射光从开口区域穿过第一电泳液221的透光量就越大。需要注意,电场强度为零时,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内形成的开口区域的面积也为零(见图3),即电场强度为零时,第一入射光被遮光粒子23全部遮挡,不能穿过电泳层20,可呈现极黑状态,从而可有效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电场强度大于或等于阈值时,遮光粒子23全部聚集在电泳池21的边缘处,形成全开口的开口区域(见图4和图5),即开口区域的面积大小等于第一电极131在衬底11的正投影所围成的内部区域的面积大小,以使穿过该电泳池21内电泳介质22的第一入射光的透过量达到最大;该阈值为使穿过电泳池21内电泳介质22的第一入射光的透过量达到最大时的电场强度的临界值。
在本实施例中,彩色粒子24悬浮于第二电泳液222中,从而使得彩色粒子24位于遮光粒子23远离电极层13的一侧,第一入射光通过遮光粒子23形成的开口区域穿过第一电泳液221进入第二电泳液222,使得进入第二电泳液222的第一入射光可被彩色粒子24过滤为彩色光后出射,并可与相邻电泳池21中透射出的彩色光进行混光,以形成相应颜色的光,进而实现图像的全彩化显示。并且,本实施中通过使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上下分层,使遮光粒子23悬浮于第一电泳液221中,使彩色粒子24悬浮于第二电泳液222中,能够防止遮光粒子23与彩色粒子24之间发生粒子团聚,从而避免因发生粒子团聚而影响遮光粒子23的运动以及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因环境光入射至彩色粒子23,被彩色粒子23反射而出现漏光现象,不能够实现全黑态的显示,彩色粒子23的表面可经雾化处理而呈哑光面,以使彩色粒子23仅能透光而不能反光,使得环境光入射至彩色粒子23后不能被反射出去,从而实现全黑态的显示,避免出现漏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100无需使用偏光片,能够有效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并且,通过遮光粒子23的运动控制第一入射光通过或遮蔽,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同时,通过透射方式使第一入射光透过电泳介质22显示图像,可通过采用背光源向该显示面板100提供第一入射光,可进一步有效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且使得该显示面板100无需依赖外部环境光,增大了显示面板100的使用环境的范围。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泳层20包括基底212和多个环形挡墙210。基底212设置于电极层13远离衬底11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层13,以对电极层13进行保护和隔离,基底212远离电极层13的一侧的表面可为平面,以使每个电泳池21内的电泳介质22的厚度均相等,使得第一入射光从每一电泳池21的电泳介质22中穿过的光的衰减率相等,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色彩均衡度,减少图像色偏问题的出现。环形挡墙210设置于基底212与封装层30之间,以与基底212和封装层30围设形成电泳池21,且使电泳池21内形成密闭空间,即,基底212与挡墙之间密封设置,封装层30与挡墙之间也密封设置,从而使得电泳池21内形成密闭空间,防止电泳池21内的电泳介质22泄漏。具体地,环形挡墙210的形状可为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具体可根据显示面板100的像素设计对环形挡墙210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仅以环形挡墙210为方形进行说明,其他形状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同理获得。
具体地,多个环形挡墙210可呈多行多列排布,或按照显示面板100预设的像素排布方式进行排布,以达到预设的显示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环形挡墙210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公共挡墙211,或者可以理解为,相邻电泳池21之间通过公共挡墙211分隔,该公共挡墙211为相邻电泳池21的环形挡墙210所共用,从而减小相邻电泳池21之间的挡墙的宽度,从而提高该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开口率以及分辨率,降低图像显示的失真率。多个环形挡墙210可一体成型,以减少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或者,多个环形挡墙210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由分体结构进行装配形成完整的环形挡墙21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泳池21与多个电极对130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多个第一电极131与多个环形挡墙21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电5极131的形状为环形,且与对应的环形挡墙210的形状相匹配,即,第
一电极131的形状与对应的环形挡墙210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匹配;每个第一电极131的环形内设置一个第二电极132,以形成对应的电极对130,即,同一个电极对130的第二电极132位于第一电极131的环形
内部,以在对第一电极131和第二电极132施加电压后形成以第二电极0 132为中心的环形的水平电场,且该水平电场的范围与对应的电泳池21
所在的区域的范围大小相同,使对应于电极对130的电泳池21中的遮光粒子23在该水平电场的作用下朝环形挡墙210的方向或第二电极132的方向聚集运动,以用于控制第一入射光透过电泳池21内的电泳介质22的透光量,即,遮光粒子23在水平电场的作用下朝所在的电泳池215的环形挡墙210的方向聚集运动,或者朝所在电泳池21的中间区域聚
集运动;在需要增加电泳池21所在区域的透光量时,可通过增加对应于电泳池21的水平电场的强度,以使更多的遮光粒子23向电泳池21边缘的环形挡墙210的方向聚集运动,使得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内
形成的开口区域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加该电泳池21所在区域的透光量;0相反的,在需要减少电泳池21所在区域的透光量时,可通过降低对应
于电泳池21的水平电场的强度,以降低遮光粒子23向电泳池21边缘的环形挡墙210的方向聚集的程度,使得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内形成的开口区域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该电泳池21所在区域的透光量。
具体地,与相邻电泳池21之间的公共挡墙211相对应,对应的相5邻第一电极131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公共部分1311,即,与公共挡墙211对应的部分第一电极131为相邻第一电极131的公共部分1311,为相邻第一电极131所共用,以与环形挡墙210相匹配,提高第一电极131与对应的第二电极132之间形成的水平电场的电场区域与对应的电泳池21所在的区域的对位精度,从而提高对电泳池21内的遮光粒子23的控制精度,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品质。具体地,环形挡墙210在衬底11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131在衬底11的正投影内,以使部分第一电极131形成遮挡部,用于遮挡聚集于环形挡墙210处的遮光粒子23;需要说明,环形挡墙210在衬底11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极131在衬底11的正投影内,是指:环形挡墙210在衬底11形成的正投影为第一环形投影,第一电极131在衬底11形成的正投影为第二环形投影,第一环形投影在第二环形投影的区域内,且第一环形投影的边缘也在第二环形投影区域内与第二环形投影的边缘完全不重合,不重合的部分第二环形投影对应的部分第一电极131形成遮挡部,以在遮光粒子23聚集于环形挡墙210处时遮挡遮光粒子23;进一步地,位于环形挡墙210相对两侧的遮挡部关于环形挡墙210对称,即位于环形挡墙210相对两侧的遮挡部在垂直于环形挡墙210的方向上的宽度相同,以在相同条件下每个电泳池21对应的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形成的水平电场都相同,以使每个电泳池21中遮光粒子23的电场控制基准相同,从而减少图像显示时的色偏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1为公共电极,第二电极132为像素电极,即,显示面板100工作时,对第一电极131施加的电压相同,通过改变施加给第二电极132的电压来改变电泳池21内的水平电场强度,从而改变第一入射光在电泳池21所在区域的透光量,以实现显示功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彩色粒子24包括第一彩色粒子241、第二彩色粒子242和第三彩色粒子243,且每一电泳池21中设置有第一彩色粒子241、第二彩色粒子242或第三彩色粒子243中的一种,以用于将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具体地,该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5,每个像素单元25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251、第二子像素单元252和第三子像素单元253;第一子像素单元251设置有第一彩色粒子241,以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一颜色光;第二子像素单元252设置有第二彩色粒子242,以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二颜色光;第三像素单元25设置有第三彩色粒子243,以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三颜色光。其中,第一子像素单元251所在的区域与含有第一彩色粒子241的电泳池21的所在区域相对应,第二子像素单元252与含有第二彩色粒子242的电泳池21的所在区域相对应,第三子像素单元253与含有第三彩色粒子243的电泳池21的所在区域相对应,以使电泳池21与像素单元25相对应,从而可通过控制对应于电泳池21的水平电场的强度控制像素单元25所显示的颜色,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全彩化显示功能。
具体地,第一彩色粒子241可为红色粒子、第二彩色粒子242可为绿色粒子、第三彩色粒子243可为蓝色粒子,从而将接收到的第一入射光分别过滤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然后经过混光后显示图像,实现图像显示的全彩化。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5之间在混光前发生串色,环形挡墙210可设置为黑色或灰色,以将相邻的子像素单元25进行分隔;可以理解为,黑色或灰色的环形挡墙210可作为子像素单元25之间的“黑矩阵”,从而第一子像素单元251、第二子像素单元252、第三子像素单元253分隔开,防止相邻子像素单元25之间发生串色导致图像显示出现色偏等显示异常的问题。进一步地,环形挡墙210还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特性,以提升该显示面板100的抗形变能力,从而在因外力作用使显示面板100发生形变时可恢复原状,避免显示面板100因形变而影响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3,图3位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关闭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无电场时,即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的电场强度为零,多个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靠近阵列基板10的底壁上的投影覆盖电泳池21的底壁,以用于遮挡第一入射光,使得第一入射光不能透过电泳池21,电泳池21对应的区域显示为黑色,即遮光粒子23的数量能够覆盖电泳池21的底壁,避免电泳池21对应的子像素单元25出现漏光问题,使得像素单元25能够显示极黑状态,增大了该显示面板100图像显示的对比度。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开启时的第二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形成的水平电场的电场强度大于或等于阈值,遮光粒子23全部聚集在环形挡墙210处,形成全开口的开口区域,即开口区域的面积大小等于第一电极131在衬底11的正投影所围成的内部区域的面积大小,以使穿过该电泳池21内电泳介质22的第一入射光的透过量达到最大,即对应的子像素单元25的显示亮度达到最高。在本事实例中,彩色粒子24在电泳池21靠近阵列基板10的底壁上的投影始终覆盖电泳池21的底壁,以对第一入射光进行滤光,即彩色粒子24的数量能够覆盖电泳池21的底壁,以使通过第一电泳液221的第一入射光能够全部被彩色粒子24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避免出现漏光现象导致显示画面的颜色饱和度降低等问题。
请参阅图6,图6位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开启时的第二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之间形成的水平电场的电场强度来控制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内形成的开口区域的面积大小,从而调整第一入射光在对应的电泳池21所在区域的透光量。在同一像素单元25内,当第一子像素单元251、第二子像素单元252和第三子像素单元253对应的电泳池21的透光量相同时,即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量相同,则混光后为白光,即该像素单元25显示为白色。在同一像素单元25内,第一子像素单元251、第二子像素单元252和第三子像素单元253对应的电泳池21的透光量不同,即遮光粒子23在电泳池21中形成的开口区域的面积不同,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量不同,混光后可显示彩色光,该像素单元25显示为预设颜色,从而实现图像显示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粒子23为带电粒子,具体可为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粒子,以在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系形成的水平电场的作用下运动,从而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彩色粒子24为不带电的粒子,从而使得彩色粒子24不受电场作用的影响,以保证滤光效果,避免彩色粒子24移动出现缺口导致漏光的问题,以提升滤光的稳定性,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品质。而且,彩色粒子24不带电,仅通过控制遮光粒子23运动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使得驱动方式更加简单,更易控制,控制的稳定性较好。同时,彩色粒子24不带电能够避免彩色粒子24与遮光粒子23之间发生粒子团聚,从而影响遮光粒子24运动而降低显示效果。
具体地,第一电泳液221的密度与第二电泳液222的密度不同,以在驱动基板水平放置时,使得第一电泳液221位于第二电泳液222靠近或远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遮光粒子23的密度与第一电泳液221的密度相同,以使遮光粒子23能够悬浮于第一电泳液221中,从而提高遮光粒子23在第一电泳液221中的活动自由度,从而提升遮光粒子23在电场作用下的灵敏度;彩色粒子24的密度与第二电泳液222的密度相同,以使彩色粒子24能够悬浮于第二电泳液222中,使得彩色粒子24与遮光粒子23分层设置,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彩色粒子24与遮光粒子23之间发生粒子团聚,从而影响遮光粒子24运动而降低显示效果。
如图1所示,第一电泳液221的密度大于第二电泳液222的密度,以在显示面板100水平放置时,使得第一电泳液221位于第二电泳液222靠近阵列基板10的一侧,第一入射光先经过第一电泳液221透射后进入第二电泳液222,彩色粒子24再将进入第二电泳液222的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泳液221的密度小于第二电泳液222的密度,以在显示面板100水平放置时,使得第一电泳液221位于第二电泳液222远离阵列基板10的一侧,第一入射光先经过第二电泳液222,被彩色粒子24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后再进入第一电泳液221,然后从第一电泳液221透射。即,第一实施例中,先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然后再将透过的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本实施例中,先将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然后再控制第一入射光的透光量。
在本实施例中,彩色粒子24不仅能够用于透射第一入射光并过滤为彩色光,而且还用于反射第二入射光并反射为彩色光。具体地,第一彩色粒子241还用于将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一颜色光,第二彩色粒子242还用于将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二颜色光,第三彩色粒子243还用于将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三颜色光;第一彩色粒子241、第二彩色粒子242和第三彩色粒子243分别为红色粒子、绿色粒子和蓝色粒子,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和第三颜色光分别为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在亮态时,遮光粒子23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至第一电极131处,形成相应开口区域,第一入射光通过透射方式从阵列基板10入射并穿过电泳层20从封装层30出射;同时,第二入射光从封装层30进入电泳层20,入射至彩色粒子24,并经彩色粒子24的表面反射,然后从封装层30出射;从而实现亮态显示。其中,第一入射光可为背光,第二入射光可为环境光。
显示面板100在暗态时,遮光粒子23均匀的悬浮于第一电泳液221中,第一入射光被遮光粒子23遮挡而无法透过,第二入射光从封装层30入射至遮光粒子23处,被遮光粒子23吸收而不被反射,从而实现暗态显示。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粒子23还可用于吸收第二入射光,以避免因彩色粒子24反光产生漏光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100在使用透射实现图像显示外,还通过使彩色粒子24反射环境光进行辅助显示,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亮度,而且能够在环境光较亮时降低第一入射光的亮度,从而有效降低功耗。具体地,彩色粒子24可经抛光处理而呈光面,以增强彩色粒子24的反射能力,进一步提高显示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100无需使用偏光片,能够减少光的损失,有效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并且,通过遮光粒子23的运动控制第一入射光通过或遮蔽以及第二入射光的吸收或反射,能够有效提高图像显示的对比度;同时,通过透射方式使第一入射光透过电泳介质22显示图像,可通过采用背光源向该显示面板100提供第一入射光,可进一步有效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且使得该显示面板100无需依赖外部环境光,增大了显示面板100的使用环境范围。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为扩大该显示面板100的使用范围,使得显示面板100无需水平放置也可正常显示,电泳池21内还具有隔离层26,隔离层26设置于第一电泳液221与第二电泳液222之间,且连接于环形挡墙210,以使第一电泳液221与第二电泳液222分隔开。即,隔离层26将电泳池21分隔成两个密闭空间,以分别容置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使得显示面板100即使在非水平放置的状态下,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仍然能够保持原有的位置状态,避免在显示面板100非水平放置时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因受重力影响改变与阵列基板10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显示面板100不能够正常显示图像,有效扩大了该显示面板100的使用范围。具体地,该隔离层26可为多个,每个电泳池21中对应一个隔离层26,隔离层26与环形挡墙210之间密封设置,避免显示面板100在晃动时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混合。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隔离层26为一体结构,环形挡墙210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0的方向上分隔为第一部分2101和第二部分2102,第一部分2101设置于电极层13远离衬底11的一侧,第二部分2102设置于第一部分2101远离衬底11的一侧,隔离层26设置于第一部分2101和第二部分2102之间,且与第一部分2101和第二部分2102之间密封设置,以使电泳池21形成两个密闭空间,以分别容置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使得显示面板100即使在非水平放置的状态下,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仍然能够保持原有的位置状态,避免在显示面板100非水平放置时第一电泳液221和第二电泳液222因受重力影响改变与阵列基板10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显示面板100不能够正常显示图像,有效扩大了该显示面板100的使用范围。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该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100和上基板300。
其中,背光模组200用于向显示面板100提供背光源,以提高该显示装置1的显示亮度,使得该显示装置1不受外界环境光的限制,有效提高显示装置1的使用范围。具体地,该背光模组200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200或侧入式背光模组200,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其中,显示面板100设置于背光模组200的出光面的一侧,用于接收背光模组200的第一入射光。具体地,显示面板100为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显示面板100,其具体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且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阅上文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上基板300设置于显示面板100远离背光模组200的一侧,上基板300包括刚性基板和/或触控基板。具体地,刚性基板为具有一定硬度的透明基板,以使光线可透过该基板,实现显示功能,同时增加该显示装置1的屏体硬度,保护显示面板100,避免显示面板100因外力作用而变形。触控基板也为透明基板,以使光线穿过,触控基板用于实现该显示装置1的触控功能,提高该显示装置1的功能集成度,提升显示装置1的使用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对,所述电极对包括间隔且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电泳层,设置于所述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电泳层包括多个相互独立设置的电泳池,所述电泳池内设置有电泳介质,多个所述电泳池与多个所述电极对一一对应设置;
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电泳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用于封盖所述电泳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介质包括第一电泳液和第二电泳液,所述第一电泳液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泳液靠近或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泳液中含有遮光粒子,且所述遮光粒子悬浮于所述第一电泳液中;所述第二电泳液中含有彩色粒子,且所述彩色粒子悬浮于所述第二电泳液中,以用于透射第一入射光并过滤为彩色光,和/或用于反射第二入射光并反射为彩色光;
所述第二电极对应所述电泳池的底壁中间区域,所述第一电极对应所述电泳池的底壁边缘区域且围设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形成水平电场,以使所述遮光粒子在所述水平电场的作用下水平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泳液的密度与所述第二电泳液的密度不同,以在所述显示面板水平放置时,使得所述第一电泳液位于所述第二电泳液靠近或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粒子的密度与所述第一电泳液的密度相同,所述彩色粒子的密度与所述第二电泳液的密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粒子包括第一彩色粒子、第二彩色粒子和第三彩色粒子,每一所述电泳池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彩色粒子、所述第二彩色粒子或所述第三彩色粒子中的一种,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对应颜色的彩色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单元、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子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子像素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一彩色粒子,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一颜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一颜色光;所述第二子像素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二彩色粒子,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二颜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二颜色光;所述第三子像素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三彩色粒子,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入射光过滤为第三颜色光,和/或用于将所述第二入射光反射为第三颜色光;
所述第一彩色粒子、所述第二彩色粒子和所述第三彩色粒子分别为红色粒子、绿色粒子和蓝色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层还包括基底和多个环形挡墙,所述基底设置于所述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环形挡墙设置于所述基底与所述封装层之间,以与所述基底和所述封装层围设形成所述电泳池,且使所述电泳池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环形挡墙的形状为方形、矩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环形挡墙为黑色或灰色,且所述环形挡墙具有恢复弹性形变的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与多个所述环形挡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为环形且与对应的所述环形挡墙的形状相匹配;同一所述电极对的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环形内部,以在对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电压后形成所述水平电场,使对应的所述电泳池中的所述遮光粒子朝所述环形挡墙方向或所述第二电极方向聚集运动,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入射光透过所述电泳池中的所述电泳介质的透光量;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05~0.1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环形挡墙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公共挡墙,对应的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公共部分;所述环形挡墙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内,以使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形成遮挡部,用于遮挡聚集于所述环形挡墙处的所述遮光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无电场时,多个所述遮光粒子在所述电泳池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底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电泳池的底壁,以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入射光;所述遮光粒子为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粒子,以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所述水平电场的作用下运动;所述彩色粒子为不带电的粒子,且多个所述彩色粒子在所述电泳池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底壁上的投影始终覆盖所述电泳池的底壁,以对所述第一入射光进行滤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池内还具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泳液与第二电泳液之间,且连接于环形挡墙,以使所述第一电泳液与所述第二电泳液分隔开。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源;
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入射光,以显示图像;所述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上基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上基板包括刚性基板和/或触控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66820.5A CN116009323B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66820.5A CN116009323B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09323A true CN116009323A (zh) | 2023-04-25 |
CN116009323B CN116009323B (zh) | 2024-01-26 |
Family
ID=8601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66820.5A Active CN116009323B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0932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58570A (zh) * | 2023-12-20 | 2024-04-0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8311815A (zh) * | 2024-06-11 | 2024-07-0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6372A (zh) * | 2009-12-24 | 2011-08-1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电泳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30050804A1 (en) * | 2011-08-24 | 2013-02-28 | Jung-Hun NO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CN112415828A (zh) * | 2020-12-08 | 2021-02-26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113453A (zh) * | 2022-07-27 | 2022-09-2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
2022
- 2022-12-23 CN CN202211666820.5A patent/CN1160093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56372A (zh) * | 2009-12-24 | 2011-08-17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电泳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30050804A1 (en) * | 2011-08-24 | 2013-02-28 | Jung-Hun NO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CN112415828A (zh) * | 2020-12-08 | 2021-02-26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113453A (zh) * | 2022-07-27 | 2022-09-2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58570A (zh) * | 2023-12-20 | 2024-04-0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8311815A (zh) * | 2024-06-11 | 2024-07-0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8311815B (zh) * | 2024-06-11 | 2024-08-0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09323B (zh) | 2024-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00932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7248394B2 (en) |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0520791B (zh) |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US8902152B2 (en) | Dual sid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 |
US7339716B2 (en) | Transflectiv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
CN109946868A (zh) | 光线方向控制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106773444B (zh) | 一种防窥装置、其防窥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3744641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KR101572794B1 (ko) | 외관 변경 장치, 및 이와 같은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 |
EP2460051B1 (e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
US9291812B2 (en) | Light-modulating panel and light modulator | |
JP2010511196A (ja) | 面内スイッチング電気泳動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 |
KR100760938B1 (ko) | 반사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0456117C (zh) | 透反式电泳显示结构 | |
CN113031345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090054278A (ko) | 전기영동을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다기능 광학 필름 | |
CN102566135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30014144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06328016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100002020A1 (en) | In-plane switch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 |
CN104570456A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 | |
KR20110112946A (ko) | 전기습윤표시장치 | |
US10139698B2 (en) |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050179619A1 (en) | Electro-optical display device | |
KR20050110392A (ko) | 전기영동 표시소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