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6167A -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6167A
CN116006167A CN202211632887.7A CN202211632887A CN116006167A CN 116006167 A CN116006167 A CN 116006167A CN 202211632887 A CN202211632887 A CN 202211632887A CN 116006167 A CN116006167 A CN 116006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osition coordinate
coordinate range
determin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2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6167B (zh
Inventor
陈文毅
李金刚
赵瑞金
王志海
刘晓晨
张丽茹
冷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ao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ao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ao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ao Tianji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28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6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6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6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6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6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所述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主裂缝实际位置的准确定位,使得压裂缝网的检测精度较高,进而会提高对实际场地压裂效果最终判定的精度。

Description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压裂缝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油气或者地热开采领域,往往需要对目标地层进行改造,以期达到油气增产、增加换热面积抑或增加热库体积等的目的;这种所述的改造一般是对目标地层进行压裂,在对实际地层进行压裂前,通常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相关的模拟压裂研究,将实验室条件下获取的压裂信息作为对实际地层进行压裂的信息参考。即通过在实验条件下,模拟地层应力参数,采用一定尺寸的试样或者岩样进行压裂,然后研究各条件参数对压裂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和规律,从而达到为现场压裂提供参考依据和服务的目的。因此,对压裂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测和判定至关重要。
目前,对压裂缝网进行检测的常规方法主要是采用声发射检测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声发射事件的数量,将声发射事件数量最多的位置判定为主裂缝的所在位置。然而现有的声发射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微细裂缝检测事件的干扰,尤其是在微细裂缝检测事件大量产生时,该微细裂缝检测事件叠加在一起的数量会较高,继而容易出现将较多微细裂缝事件发生的位置判定为主裂缝位置,从而影响对主裂缝实际位置的准确定位,使得压裂缝网的检测精度较低,进而会影响对实际地层压裂效果最终判定的精度。因而,如何提高对主裂缝位置判定的准确性是目前尚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
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
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
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所述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体样本包括至少4个表面;所述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包括:
在压裂完成后的所述固体样本的任意四个表面上钻取钻孔;
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内注入液态电解质,获取所述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的集合,并确定所述电阻率值的集合为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
其中,所述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为所述钻孔与任意一个其他钻孔之间的电阻率数值;
每个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至少设置9个所述钻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包括:
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钻孔的位置坐标;
基于所述钻孔的位置坐标,确定两个所述钻孔的位置坐标的平均值为两个所述钻孔之间的所述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
基于所述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包括:
当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误差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固体样本在压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数据;
基于所述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声发射事件数据中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
将所述固体材料划分为多个目标区域;
基于所述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位于每个所述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内的声发射事件为目标声发射事件,并确定与所述目标声发射事件对应的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
所述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包括:
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所述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所述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之外的声发射事件为微细裂缝事件,并确定与所述微细裂缝事件对应的微细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不重合时,执行循环步骤;
所述循环步骤包括:重新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所述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基于所述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直至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结束执行所述循环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压裂缝网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
目标主裂缝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
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
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所述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实际主裂缝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这样通过对比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是否重合,实现对目标主裂缝位置进行优化判定,最终可获得压裂后的固体样本主裂缝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对主裂缝实际位置的准确定位,使得压裂缝网的检测精度较高,进而会提高对实际场地压裂效果最终判定的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共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目标电阻率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共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记录的声发射事件事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记录的目标主裂缝数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记录的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及密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示踪剂显示压裂后表面裂缝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裂缝网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方法可以由压裂缝网检测装置来执行,该压裂缝网检测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
在油气或者地热开采领域,往往需要对目标地层进行改造,以期达到油气增产、增加换热面积抑或增加热库体积等的目的。这种所述的改造一般是对目标地层进行压裂,在对实际地层进行压裂前,通常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相关的模拟压裂研究,例如通过在实验条件下,采用一定尺寸的固体样本进行压裂,通过获取的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来对压裂效果进行有效的判断,并分析压裂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和规律,从而达到为现场压裂提供参考依据和服务的目的。由于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对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该固体样本例如可以是岩石样本,例如可以是花岗岩。
S210: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
由于固体样本遭到压裂后,对应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主裂缝位置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在获取的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其中,目标主裂缝数据为疑似主裂缝发生的位置数据信息。
S310: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
例如可以通过直接标记法及观察法,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出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该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即为固体样本压裂后的实际主裂缝位置。
S410: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利于可以根据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出的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能够通过坐标范围直观的反映出目标主裂缝位置以及表面主裂缝位置空间位置。
S510: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由于该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即为固体样本压裂后的实际主裂缝位置。此时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说明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出的目标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根据上述确定出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可以作为在对实际目标地层进行压裂时的参考依据,继而可以在对实际目标地层进行改造时,将依据上述获取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确定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从而实现对主裂缝实际位置的准确定位,进而会提高对实际场地压裂效果最终判定的精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这样通过对比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是否重合,实现对目标主裂缝位置进行优化判定,最终可获得压裂后的固体样本主裂缝的准确位置。从而实现对主裂缝实际位置的准确定位,使得压裂缝网的检测精度较高,进而会提高对实际场地压裂效果最终判定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固体样本包括至少4个表面。图2为本公共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目标电阻率数据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10: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中例如包括如下步骤:
S111:在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任意四个表面上钻取钻孔。
S112:在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内注入液态电解质,获取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的集合,并确定电阻率值的集合为目标电阻率数据。
其中,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为钻孔与任意一个其他钻孔之间的电阻率数值。每个固体样本的表面至少设置9个钻孔。
示例性地,例如可以当固体样本压裂完成后,在其各表面按等间距额外钻取一定数量的钻孔,然后在固体样本压裂钻孔内注入液态电解质,直至固体样本表面有液体渗出;然后采用电阻率仪检测两两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钻孔位置至少包含固体样本的4个侧面,每个面的钻孔数量至少为3×3个。选择检测两两钻孔之间电阻率值的原则是主要围绕肉眼可见的主裂缝进行的。即钻孔的位置围绕主裂缝设置。其中,钻孔的数量越多,位置设置越密集,则获取的目标电阻率数据越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为钻孔与任意一个其他钻孔之间的电阻率数值。即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固体样本的至少4个表面上设置钻孔,并检测两两钻孔之间的电阻率数值,并将所有两两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组成的集合确定为目标电阻率数据。当固体样本压裂完成后,在钻孔内注入液态电解质,由于液态电解质的参与以及固体样本自身结构的破坏能够引起固体样本内部电流场分布状态的改变,从而引起固体样本的电阻率的变化,尤其是主裂缝附近的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变化较为明显,而微细裂缝附近的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变化不明显,因而通过检测两两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可以有效的反应出主裂缝的位置,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任意四个表面上钻取的钻孔,是为了做岩石压裂模拟实验用的。例如在检测电阻率之前例如可以把固体样本浸泡在液态电解质里,或者也可以在钻孔注入液态电解质。或者该钻孔还可以用来做示踪剂注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为本公共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包括如下步骤:
S411: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钻孔的位置坐标。
S412:基于钻孔的位置坐标,确定两个钻孔的位置坐标的平均值为两个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
S413:基于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确定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示例性地,首先按固体样本尺寸设定一个坐标系(x,y,z),这个坐标系就是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则每个钻孔均对应一个坐标,因而可以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钻孔的位置坐标。因为电阻率的测定方法是测量两个钻孔之间的电阻率,所以假定这两个钻孔的坐标分别为(x1,y1,z1)、(x2,y2,z2),可以设定两个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为((x1+x2)/2,(y1+y2)/2,(z1+z2)/2)。即基于钻孔的位置坐标,可以确定两个钻孔的位置坐标的平均值为两个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由于电阻率值的集合为目标电阻率数据,因而基于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可以确定目标电阻率数据对应的坐标范围。由于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所以基于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可以确定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钻孔的位置坐标。基于钻孔的位置坐标,确定两个钻孔的位置坐标的平均值为两个钻孔之间的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基于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确定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10: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中,例如可以按电阻率数值的大小,分区间进行分类,如0~1000为第1类,1000~5000为第2类,5000~10000为第3类等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数值分类完毕,分类区间个数不少于4个。其中,预设电阻率范围例如可以为0~1000。例如可以将第1类目标电阻率数据确定为目标主裂缝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包括:
当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误差阈值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该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即为固体样本压裂后的实际主裂缝位置。此时当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误差阈值时,说明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10: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之前,包括:
获取固体样本在压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数据。
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声发射事件数据中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
将固体材料划分为多个目标区域。
基于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位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
基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内的声发射事件为目标声发射事件,并确定与目标声发射事件对应的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
步骤S510: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包括:
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示例性地,例如在固体样本压裂前,预先布置声发射检测装置,对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事件数据进行检测和记录。因为声发射检测的原理是固体样本断裂时会产生四散的能量波,可以在固体样本的表面上设置探头,布置的探头就是为了捕捉这些能量波;同一个能量波被不同位置的探头捕捉到,通过分析不同位置探头捕捉到的时间,可大概判定能量波的始发位置,即为固体样本断裂位置。因而,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可以确定声发射事件数据中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
对固体样本体进行网格化处理,即将固体材料划分为多个目标区域。例如目标区域为立方体形状。即可以将整个固体样本体细分为不少于4×4×4个小立方体,每个4×4×4个小立方体就是一个目标区域。
基于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位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即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出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把声发射检测到事件赋予坐标系位置,然后统计各目标区域即小立方体内所含事件数量或者密度。基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内的声发射事件为目标声发射事件,并确定与目标声发射事件对应的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即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内的目标声发射事件为疑似主裂缝发生事件。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对包含有不同数量声发射事件的目标区域进行分类,如0~5个位第1类,6~10为第2类,10~15为第3类等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数据分类完毕。其中,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例如可以为0~5。例如可以将第1类目标区域内的声发射事件确定为目标声发射事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比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是否重合,来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实际主裂缝位置判断的精确度,且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布置声发射数据信号检测探头的位置至少应包含固体样本体两个面,且每个面的探头数量应大于等于3个,以便于数据采集时进行空间定位,提高后期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压裂缝网检测方法例如还包括:
基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之外的声发射事件为微细裂缝事件,并确定与微细裂缝事件对应的微细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对包含有不同数量声发射事件的目标区域进行分类,如0~5个位第1类,6~10为第2类,10~15为第3类等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数据分类完毕。其中,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例如可以为0~5。例如可以将第1类目标区域内的声发射事件确定为目标声发射事件。例如可以将第2类、第3类目标区域内的声发射事件确定为微细裂缝事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之外的声发射事件为微细裂缝事件,并确定与微细裂缝事件对应的微细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压裂缝网检测方法例如还包括:
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不重合时,执行循环步骤。
循环步骤包括:重新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直至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结束执行循环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不重合时,重复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直至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结束执行循环步骤,以确保能够获取准确的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10: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包括:
在压裂完成后的钻孔内注入示踪剂,直至固体样本的裂缝表面有渗出,完成示踪剂的注入。
根据示踪剂的显示,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示踪剂检测方法进行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位置的标记,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示例性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压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数据检测:例如本次压裂固体样本为花岗岩,在压裂前,预先布置声发射检测装置,本次实验设置声发射东、西向两个面,每个面8个探头,共计16探头,对压裂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事件数据进行检测和记录,本次实验共记录到了466次压裂事件,如图4所示,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记录的声发射事件的示意图,图4中的黑点代表实验记录的声发射事件,共对应有466次声发射事件。
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花岗岩压裂实验后分别在试样东、西、南、北及上等各侧面进行4×4钻孔布点,其中钻孔直径6mm,钻孔深度30mm。采用电阻率检测仪进行两两钻孔位间的电阻率测试,记录两两钻孔之间电阻率值,并确定电阻率值的集合为目标电阻率数据。
根据不同钻孔处的电阻率值,根据电阻率值的大小把数值分为6类,分别是:0~0.5万欧、0.5~1.0万欧、1.0~5.0万欧、5.0~10.0万欧、10.0~15.0万欧、>15万欧;根据分类结果,把固体样本网格化以5×5×5个立方体组合表征,结果见图5所示。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记录的目标主裂缝数据的示意图,由图5可得到,电阻率值为0~0.5万欧即为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主裂缝数据,图5中的黑色曲线所在区域即为该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位置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目标主裂缝数据例如还可以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分电阻率数值区间,例如可以把各类数值赋值不同颜色,根据点位坐标以及固体样本尺寸,进行固体样本的网格化划分。
根据压裂实验中所检测到的声发射事件数据,确定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X、Y、Z坐标数值,同样采用5×5×5个立方体网格化固体样本体,计算各小立方体内所含声发射事件的个数以及事件密度。其中,事件密度为事件个数除以立方体体积,单位为“个/dm3”,结果如图6所示。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记录的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及密度的示意图,由图6可得到,事件密度为25~30个/dm3对应的目标区间为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内的目标声发射事件所在位置。事件密度为15~20个/dm3以及20~25个/dm3对应的目标区间为微细裂缝事件所在位置。图6中的实线曲线所在区域即为该目标声发射事件所在位置。图6中的虚线曲线所在区域即为该微细裂缝事件所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声发射事件数据,例如不同事件密度的小立方体用不同颜色表征,组合成试样声发射事件密度与疑似裂缝对应关系,
在花岗岩压裂孔内持续注入示踪剂,直到花岗岩的表面有渗出。根据示踪剂显示在固体样本表面标记压裂表面主裂缝的位置。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示踪剂显示压裂后表面裂缝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表面裂缝包括表面主裂缝和表面微细裂缝。图7中的实线曲线所在区域即为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图7中的虚线曲线所在区域即为表面微细裂缝所在位置。
其中,实际主裂缝判定原则:通过对比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是否重合,来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对实际主裂缝位置判断的精确度,且方法简单,容易实现。例如当图5、图6以及图7中所示的主裂缝曲线所在位置重合时,可以确定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其中,微细裂缝判定原则:通过基于每个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之外的声发射事件为微细裂缝事件,并确定与微细裂缝事件对应的微细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例如图6中的虚线曲线所在区域即为该微细裂缝事件所在位置。
对应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裂缝网检测装置。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裂缝网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压裂缝网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目标主裂缝数据确定模块20、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确定模块30、坐标转换模块40以及实际主裂缝位置确定模块50。其中,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目标主裂缝数据确定模块20,用于在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确定模块30,用于在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坐标转换模块40,用于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实际主裂缝位置确定模块50,用于当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以上实施例公开的压裂缝网检测装置能够执行以上各实施例公开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具有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步骤。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任意压裂缝网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应的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公开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或指令;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步骤,实现对应的有益效果。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
处理器3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30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和/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目标电阻率数据、目标主裂缝数据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303和输出装置30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该输出装置30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等。该输出装置30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9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
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
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
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所述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样本包括至少4个表面;所述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包括:
在压裂完成后的所述固体样本的任意四个表面上钻取钻孔;
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内注入液态电解质,获取所述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的集合,并确定所述电阻率值的集合为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
其中,所述钻孔对应的电阻率值为所述钻孔与任意一个其他钻孔之间的电阻率数值;
每个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至少设置9个所述钻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包括:
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钻孔的位置坐标;
基于所述钻孔的位置坐标,确定两个所述钻孔的位置坐标的平均值为两个所述钻孔之间的所述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
基于所述电阻率值对应的坐标,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包括:
当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的中心点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误差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固体样本在压裂过程中的声发射事件数据;
基于所述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声发射事件数据中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
将所述固体材料划分为多个目标区域;
基于所述每个声发射事件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位于每个所述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内的声发射事件为目标声发射事件,并确定与所述目标声发射事件对应的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
所述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包括:
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所述目标声发射事件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目标区域的声发射事件的数量或者密度,确定位于所述预设声发射事件范围之外的声发射事件为微细裂缝事件,并确定与所述微细裂缝事件对应的微细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裂缝网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不重合时,执行循环步骤;
所述循环步骤包括:重新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所述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基于所述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直至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结束执行所述循环步骤。
8.一种压裂缝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压裂完成后的固体样本的目标电阻率数据;
目标主裂缝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电阻率数据中,确定位于预设电阻率范围内的目标电阻率数据为目标主裂缝数据;
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标记所述固体样本的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
坐标转换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固体样本空间坐标系,确定与所述目标主裂缝数据对应的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以及与标记的所述表面主裂缝所在位置对应的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实际主裂缝位置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与所述表面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重合时,确定所述目标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为实际主裂缝位置坐标范围。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632887.7A 2022-12-19 2022-12-19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6006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2887.7A CN116006167B (zh) 2022-12-19 2022-12-19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2887.7A CN116006167B (zh) 2022-12-19 2022-12-19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6167A true CN116006167A (zh) 2023-04-25
CN116006167B CN116006167B (zh) 2024-05-14

Family

ID=8603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2887.7A Active CN116006167B (zh) 2022-12-19 2022-12-19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616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79996A1 (en) * 2011-06-15 2012-12-15 Theodore Ivan Urbanci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a reservoir field
WO2014023201A1 (zh) * 2012-08-09 2014-02-13 Ling Yili 试井资料中续流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60602A (zh) * 2014-01-27 2014-04-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三维水力压裂及微地震事件正演模拟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26813A (zh) * 2016-09-08 2016-12-14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52272A1 (en) * 2015-08-17 2017-02-2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fracture aperture in a wellbore
CN106988739A (zh) * 2017-05-19 2017-07-2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页岩储层压裂裂缝识别与解释评价方法
CN112012709A (zh) * 2019-05-30 2020-12-01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生产井及地热层多级压裂方法
CN113514337A (zh) * 2020-04-09 2021-10-19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干热岩破裂压力测试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185108A (zh) * 2020-09-14 2022-03-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孔隙度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482964A (zh) * 2020-10-27 2022-05-1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有效压裂裂缝的确定方法
CN114841927A (zh) * 2022-04-15 2022-08-02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一种页岩储层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79996A1 (en) * 2011-06-15 2012-12-15 Theodore Ivan Urbanci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a reservoir field
WO2014023201A1 (zh) * 2012-08-09 2014-02-13 Ling Yili 试井资料中续流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760602A (zh) * 2014-01-27 2014-04-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三维水力压裂及微地震事件正演模拟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052272A1 (en) * 2015-08-17 2017-02-23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fracture aperture in a wellbore
CN106226813A (zh) * 2016-09-08 2016-12-14 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地震的压裂缝网重构方法及装置
CN106988739A (zh) * 2017-05-19 2017-07-2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页岩储层压裂裂缝识别与解释评价方法
CN112012709A (zh) * 2019-05-30 2020-12-01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热生产井及地热层多级压裂方法
CN113514337A (zh) * 2020-04-09 2021-10-19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干热岩破裂压力测试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185108A (zh) * 2020-09-14 2022-03-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裂缝孔隙度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482964A (zh) * 2020-10-27 2022-05-1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有效压裂裂缝的确定方法
CN114841927A (zh) * 2022-04-15 2022-08-02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一种页岩储层裂缝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6167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4873A (zh) 一种油井储集性质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115128247A (zh) 基于绿泥石指示元素变化判别找矿类型的新方法
CN103091342A (zh) 一种对岩芯样品进行ct扫描分析处理的方法
CN115616674A (zh) 探地雷达训练数据集模拟扩增与道路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6006167B (zh) 压裂缝网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7064454A (zh) 一种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岩心确定方法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rapid evaluation of rock mass quality based on ultrasonic borehole imaging technology and fractal method
CN111879456B (zh) 一种建筑幕墙安全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158315A (zh) 一种基于静力触探数据的岩土体参数三维非平稳条件随机场建模方法
CN117191956A (zh) 一种基于声发射的钛合金应力腐蚀损伤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8278109B (zh) 地下工程弱化围岩加固时机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101135A (zh) 岩石物理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8414724B (zh) 地下工程围岩分区弱化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Feng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sample size on uncertainty in stress estimations
Tan A critical overview of monitoring infrastructural health using corrosion probes
CN103323279B (zh) 评价尺寸效应对隧洞开挖响应影响的试验方法
CN114185108A (zh) 裂缝孔隙度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3971351B (zh) 裂缝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288616B (zh) 一种钻孔成像仪精度的检验方法
CN109828314B (zh) 一种采动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精密探测方法
Remmani et 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Asphalt Pavement Thickness
CN109781039B (zh) 溶洞的纵向尺度定量预测的方法
CN114814975A (zh) 声波曲线修复的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78877A (zh) 探测数据的多信息融合刻画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542418A (zh) 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