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6142A -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6142A
CN116006142A CN202111235723.6A CN202111235723A CN116006142A CN 116006142 A CN116006142 A CN 116006142A CN 202111235723 A CN202111235723 A CN 202111235723A CN 116006142 A CN116006142 A CN 116006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iscosity
philic
test
hydro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57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功泽
王静
孙立柱
郑昕
刘方
巴燕
王新
丁明山
高光军
徐登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hengli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hengli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hengli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357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6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6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6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试验油藏;(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3)、筛选激活剂;(4)、现场试验;(5)、开井生产;(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适用范围广;(2)有效提高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现场试验单井增油200~500吨;(3)施工工艺简单、操作简易、可操作性强,投资成本低、现场试验效果好的优点,投入产出比大于1:5,提高采收率大于10%。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资源在石油储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但大多稠油油藏具有活跃的边底水。在注蒸汽吞吐长期降压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导致边底水推进,水淹井区含水急剧上升,水侵范围不断扩大,水侵区控制储量占总动用储量较大,有时高达的70%左右。
西部春风油田车排子地区属于低温稠油油藏,该区地面原油粘度10000~100000mPa·s,埋深300~700m,总矿化度为17761mg/L~54157mg/L,油层温度18~33℃,原始地层压力位4~8MPa。受复杂岩性和油性差异影响,油井产能变化大,低效油井占比达40%,尚无高效开发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适应范围广、可操作性强、成本低以及增油效果明显的特点。
技术方案: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试验油藏;
(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
(3)、筛选激活剂;
(4)、现场试验;
(5)、开井生产;
(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进一步地,步骤(1)中试验油藏的筛选标准为:
油藏温度<40℃,油藏埋深300~700m,原油粘度介于10000mPa.s与100000mPa.s之间,渗透率>500×10-3μm2、矿化度<60000mg/L,液量>10m3,产出液含水率达>90%。
进一步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取步骤(1)筛选的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00~30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为5wt%~10wt%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试验油藏的原油50~7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20~4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根据原油降粘率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嗜烃降粘微生物及其接种浓度,其中:
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包括嗜烃降粘微生物和营养液。
更进一步地,所述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为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一种。
更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为蔗糖2~4%、硝酸钠0.3~1%、酵母粉0.1~0.3%、K2HPO40.1~0.3%、NaCl0.3~0.5%,余量为水。
更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为豆油1.5~5%、尿素0.3~0.8%、玉米浆0.1~0.2%、NaCl0.3~0.5%,余量为水。
更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为糖蜜2~6%、硝酸铵0.2~1%、磷酸氢二钾0.05~0.2%、磷酸二氢钾0.01~0.1%,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取步骤(1)筛选出的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00~300装入厌氧瓶中,配置C/N比为2~30:1的步骤(2)筛选出的嗜烃降粘微生物的营养液,再无菌操作接入步骤(2)筛选出的接种浓度的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50~7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20~4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根据原油降粘率进而确定最合适的C/N比,即得到激活剂的配方。
进一步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施工前,用20m3以上热水洗井;
(42)氮气的一次注入:
氮气段塞排量为700Nm3/h以上,优选700~900Nm3/h;
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
注入总量为10000m3~30000m3,优选15000m3~25000m3
(43)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激活剂的注入;
试验油藏的井口预备两个至少20m3的配液池,一个配液池用来配制入井液,另一个配液池用来注入入井液,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运输到井口,嗜烃降粘微生物的激活剂在井口利用注入水在井口配制,将配置好的激活剂与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按体积比3:2和3:1形成段塞一和段塞二,按照一定流速注入试验油藏的井口,其中:
段塞一排量为20~50m3/h,优选25~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注入总量为200m3~500m3
段塞二排量为20~50m3/h,优选25~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注入总量为100m3~300m3
(44)氮气的二次注入;
氮气段塞排量为700Nm3/h以上,优选700~900m3/h;
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
注入总量为10000m3~30000m3,优选15000m3~25000m3
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50~100m3,优选为60~8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排量为20~50m3/h,优为25~40m3/h,关井后观察井口压力变化,当压力不再下降,并持续保持5天后,即可进入步骤(5)。
进一步地,步骤(5)中开井生产时,跟踪产出液菌浓、表面张力、油井液量、油量及原油粘度。
进一步地,步骤(6)中现场试验效果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有效期、投入产出比。
本发明应用在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的一种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可有效提高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首先是因为本发明的入井液是由注入水配制形成的,主要成分是嗜烃降粘微生物菌液、水溶性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形成的水溶液粘度低于5mPa.s,具有良好的注入能力,注入后有效降低原油粘度;
其次,嗜烃降粘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嗜烃降粘功能,能够显著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复合氮气工艺,控制边底水的突进,形成控水降粘一体化工艺,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能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有改善西部浅薄层稠油油藏温度低、边底水突进、原油粘度高、油水流度比大等问题,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生产期,从而提高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本发明广泛适用于西部低温浅薄层高含水稠油油井;
(2)本发明形成的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注入具有降低原油粘度功能的微生物发酵液,注入后具有较强的嗜烃降粘性能,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生产期,提高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的采收率。上述综合作用导致现场试验效果良好,现场试验单井增油200~500吨;
(3)本发明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操作简易、可操作性强,投资成本低、现场试验效果好的优点,投入产出比大于1:5,提高采收率大于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图1所示,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试验油藏;
(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
(3)、筛选激活剂;
(4)、现场试验;
(5)、开井生产;
(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本发明中,激活剂筛选的方法为静态培养法,激活剂筛选的依据为乳化指数和原油降粘率,激活剂配方有不同碳源、氮源、磷源组成,其特征在于可溶解于水,形成的水溶液粘度低于5mPa.s,可以被细菌利用,且碳源含量1%以上,同时含有微生物代谢需要的微量元素。
本发明中,试验油井为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井,由于油藏温度低、原油粘度高、边底水突进等开发矛盾,采取微生物复合氮气吞吐工艺,降低原油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提高原油流动性,同时控制边底水突进,形成控水降粘一体化工艺,从而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试验油藏:
胜利油田某采油厂试验单井A概况:油藏温度30℃,油藏埋深690m,渗透率2753μm2,地层水矿化度54157mg/L,原油粘度44000mPa·s,液量15m3,含水92%,符合筛选标准;
(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
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5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分别为5wt%、8wt%、10wt%的地衣芽孢杆菌、苍白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三种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6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嗜烃降粘效果最好的微生物。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蔗糖3%、硝酸钠0.5%、酵母粉0.2%、K2HPO4 0.3%、NaCl 0.5%,余量为水。
所述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豆油4%、尿素0.5%、玉米浆0.2%、NaCl0.5%,余量为水。
所述的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糖蜜5%、硝酸铵0.5%、磷酸氢二钾0.1%、磷酸二氢钾0.1%,余量为水。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功能微生物嗜烃降粘效果
Figure BDA0003317437860000081
从表1可以看出,接种浓度10wt%苍白芽孢杆发酵液的菌浓最高,其为8.5*109个/mL,且其原油降粘率最高,达到99%,因此选择接种浓度10wt%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
(3)根据苍白芽孢杆菌的生长需求,研制合适的激活剂配方。
取试验单井A的产出液150ml装入厌氧瓶(其容积可为200mL)中,配置不同C/N比的营养液(2:1,10:1,20:1,30:1),再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10wt%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6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3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30℃,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具体结果见表2
表2苍白芽孢杆菌不同C/N比营养液嗜烃降粘效果
营养液C/N比 <![CDATA[菌浓(*10<sup>8</sup>个/mL)]]> 原油降粘率%
2:1 20 40%
10:1 50 70%
20:1 86 99%
30:1 80 90%
从表2可以看出,、最合适的C/N比为20:1。
(4)现场实验:
根据试验单井A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原有粘度高、含水高的特点形成微生物吞吐注入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41)注入微生物施工前,用20m3以上热水洗井。
(42)氮气的一次注入,排量800Nm3/h,施工压力控制在10MPa,注入总量为20000m3
(43)井口预备两个20m3配液池,一个用来配制入井液,一个用来注入入井液,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由罐车运输到井口,激活剂在井口利用注入水在井口配制,配制好后与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按体积比3:2和3:1形成段塞一和段塞二,快速注入,其中:
段塞一排量为35m3/h;施工压力控制在10MPa,注入总量为250m3
段塞二排量为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10MPa,注入总量为250m3
(44)氮气的二次注入:
排量为700Nm3/h,施工压力控制在10MPa,注入总量为20000m3
(45)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5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注入速度30m3/h,关井,让微生物在油藏中充分反应发挥嗜烃降粘的功能,观察井口压力变化,当压力不再下降,并持续保持5天后,即可开井生产,关井时间在30天,让氮气在地下充分溢散,关井期间观察套压和油压变化。
(5)现场试验
开井生产后,监测生产动态,日油8吨,液量25m3,产出液菌浓75*108个/mL,原油粘度840mPa·s。
进一步地,步骤(6)中现场试验效果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有效期、投入产出比。
(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按照上述步骤确定的注入工艺进行现场试验,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及激活剂以3:2和3:1体积比的注入量为500m3。现场试验结束后进行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有效期、投入产出比。
现场实施后,该单井A累计增油880吨,有效期90天,投入产出比1:4,场试验效果良好。
实施例2
(1)、筛选试验油藏:
胜利油田某采油厂试验单井B概况:油藏温度33℃,油藏埋深305m,渗透率780μm2,地层水矿化度48000mg/L,原油粘度13800mPa·s,液量12m3,含水95%,符合筛选标准;
(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
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0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分别为5wt%、8wt%、10wt%的地衣芽孢杆菌、苍白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三种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5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2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嗜烃降粘效果最好的微生物。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蔗糖2%、硝酸钠0.3%、酵母粉0.1%、K2HPO40.2%、NaCl0.4%,余量为水。
所述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豆油1.5%、尿素0.3%、玉米浆0.1%、NaCl 0.3%,余量为水。
所述的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糖蜜2%、硝酸铵0.2%、磷酸氢二钾0.05%、磷酸二氢钾0.01%,余量为水。
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功能微生物嗜烃降粘效果
Figure BDA0003317437860000111
从表3可以看出,接种浓度8wt%地衣芽孢杆发酵液的菌浓最高,其为8.8*109个/mL,且其原油降粘率最高,达到98%,因此选择接种浓度8wt%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
(3)根据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需求,研制合适的激活剂配方。
取试验单井B的产出液100ml装入厌氧瓶(其容积可为200mL)中,配置不同C/N比的营养液(2:1,10:1,20:1,30:1),再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8wt%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5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2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33℃,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具体结果见表4
表4地衣芽孢杆菌不同C/N比营养液嗜烃降粘效果
营养液C/N比 <![CDATA[菌浓(*10<sup>8</sup>个/mL)]]> 原油降粘率%
2:1 30 40%
10:1 56 62%
20:1 80 90%
30:1 90 97%
从表2可以看出,最合适的C/N比为30:1。
(4)现场实验:
根据试验单井B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原有粘度高、含水高的特点形成微生物吞吐注入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41)注入微生物施工前,用20m3以上热水洗井。
(42)氮气的一次注入,排量700N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注入总量为15000m3
(43)井口预备两个20m3配液池,一个用来配制入井液,一个用来注入入井液,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由罐车运输到井口,激活剂在井口利用注入水在井口配制,配制好后与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按体积比3:2和3:1形成段塞一和段塞二,快速注入,其中:
段塞一排量为2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注入总量为200m3
段塞二排量为2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注入总量为100m3
(44)氮气的二次注入:
排量为700N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注入总量为10000m3
(45)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6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注入速度20m3/h,关井,让微生物在油藏中充分反应发挥嗜烃降粘的功能,观察井口压力变化,当压力不再下降,并持续保持5天后,即可开井生产,关井时间在30天,让氮气在地下充分溢散,关井期间观察套压和油压变化。
(5)现场试验
开井生产后,监测生产动态,日油6吨,液量15m3,产出液菌浓68*108个/mL,原油粘度1340mPa·s。
(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按照上述步骤确定的注入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及激活剂以3:2和3:1体积比的注入量为500m3。现场试验结束后进行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有效期、投入产出比。
现场实施后,该单井B累计增油980吨,有效期100天,投入产出比1:4,场试验效果良好。
实施例3
(1)、筛选试验油藏:
胜利油田某采油厂试验单井C概况:油藏温度38℃,油藏埋深550m,渗透率5600μm2,地层水矿化度26000mg/L,原油粘度86000mPa·s,液量25m3,含水99%,符合筛选标准;
(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
取试验油藏的产出液30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分别为5wt%、8wt%、10wt%的地衣芽孢杆菌、苍白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三种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7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4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筛选出嗜烃降粘效果最好的微生物。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蔗糖4%、硝酸钠1%、酵母粉0.3%、K2HPO40.0.1%、NaCl 0.3%,余量为水。
所述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豆油5%、尿素0.8%、玉米浆0.15%、NaCl 0.4%,余量为水。
所述的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配方为糖蜜6%、硝酸铵1%、磷酸氢二钾0.2%、磷酸二氢钾0.05%,余量为水。
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功能微生物嗜烃降粘效果
Figure BDA0003317437860000141
Figure BDA0003317437860000151
从表5可以看出,接种浓度10wt%枯草芽孢杆发酵液的菌浓最高,其为9*109个/mL,且其原油降粘率最高,达到96%,因此选择接种浓度10wt%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
(3)根据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需求,研制合适的激活剂配方。
取试验单井C的产出液300ml装入厌氧瓶(其容积可为500mL)中,配置不同C/N比的营养液(2:1,10:1,20:1,30:1),再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10wt%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7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4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38℃,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具体结果见表6。
表6地衣芽孢杆菌不同C/N比营养液嗜烃降粘效果
Figure BDA0003317437860000152
Figure BDA0003317437860000161
从表2可以看出,最合适的C/N比为30:1。
(4)现场实验:
根据试验单井C西部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原有粘度高、含水高的特点形成微生物吞吐注入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41)注入微生物施工前,用20m3以上热水洗井。
(42)氮气的一次注入,排量900Nm3/h,施工压力控制在20MPa,注入总量为30000m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注入总量为30000m3。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注入总量为30000m3
(43)井口预备两个20m3配液池,一个用来配制入井液,一个用来注入入井液,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由罐车运输到井口,激活剂在井口利用注入水在井口配制,配制好后与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按体积比3:2和3:1形成段塞一和段塞二,快速注入,其中:
段塞一排量为50m3/h,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段塞一排量为25m3/h,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段塞一排量为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20MPa,注入总量为500m3
段塞二排量为50m3/h,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段塞一排量为25m3/h,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段塞一排量为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20MPa,注入总量为300m3
(44)氮气的二次注入:
排量为900Nm3/h,施工压力控制在20MPa,注入总量为30000m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注入总量为15000m3。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注入总量为25000m3
(45)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10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注入速度50m3/h,关井,让微生物在油藏中充分反应发挥嗜烃降粘的功能,观察井口压力变化,当压力不再下降,并持续保持5天后,即可开井生产,关井时间在30天,让氮气在地下充分溢散,关井期间观察套压和油压变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6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排量为25m3/h。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8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排量为40m3/h。
(5)现场试验
开井生产后,监测生产动态,日油8.5吨,液量25m3,产出液菌浓65*108个/mL,原油粘度1890mPa·s。
(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按照上述步骤确定的注入工艺进行现场试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及激活剂以3:2和3:1体积比的注入量为700m3。现场试验结束后进行现场试验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有效期、投入产出比。
现场实施后,该单井B累计增油1050吨,有效期120天,投入产出比1:4,场试验效果良好。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1)

1.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筛选试验油藏;
(2)、筛选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接种浓度;
(3)、筛选激活剂;
(4)、现场试验;
(5)、开井生产;
(6)、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试验油藏的筛选标准为:
油藏温度<40℃,油藏埋深300~700m,原油粘度介于10000mPa.s与100000mPa.s之间,渗透率>500×10-3μm2、矿化度<60000mg/L,液量>10m3,产出液含水率达>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取步骤(1)筛选的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00~300ml装入厌氧瓶中,无菌操作接入接种浓度为5wt%~10wt%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试验油藏的原油50~7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20~4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根据原油降粘率筛选出效果最好的嗜烃降粘微生物及其接种浓度,其中:
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包括嗜烃降粘微生物和营养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为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和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为蔗糖2~4%、硝酸钠0.3~1%、酵母粉0.1~0.3%、K2HPO40.1~0.3%、NaCl0.3~0.5%,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苍白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为豆油1.5~5%、尿素0.3~0.8%、玉米浆0.1~0.2%、NaCl0.3~0.5%,余量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状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营养液为糖蜜2~6%、硝酸铵0.2~1%、磷酸氢二钾0.05~0.2%、磷酸二氢钾0.01~0.1%,余量为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取步骤(1)筛选出的试验油藏的产出液100~300装入厌氧瓶中,配置C/N比为2~30:1的步骤(2)筛选出的嗜烃降粘微生物的营养液,再无菌操作接入步骤(2)筛选出的接种浓度的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然后再加入试验油藏的原油50~70g,然后将所述厌氧瓶放置在恒温箱箱中培养20~40d,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试验油藏的油藏温度,实验结束后进行原油粘度的测定,根据原油降粘率进而确定最合适的C/N比,即得到激活剂的配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施工前,用20m3以上热水洗井;
(42)氮气的一次注入:
氮气段塞排量为700Nm3/h以上,优选700~900Nm3/h;
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
注入总量为10000m3~30000m3,优选15000m3~25000m3
(43)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及其激活剂的注入;
试验油藏的井口预备两个至少20m3的配液池,一个配液池用来配制入井液,另一个配液池用来注入入井液,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运输到井口,嗜烃降粘微生物的激活剂在井口利用注入水在井口配制,将配置好的激活剂与嗜烃降粘微生物发酵液按体积比3:2和3:1形成段塞一和段塞二,按照一定流速注入试验油藏的井口,其中:
段塞一排量为20~50m3/h,优选25~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注入总量为200m3~500m3
段塞二排量为20~50m3/h,优选25~40m3/h;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注入总量为100m3~300m3
(44)氮气的二次注入;
氮气段塞排量为700Nm3/h以上,优选700~900m3/h;
施工压力控制在5MPa~20MPa;
注入总量为10000m3~30000m3,优选15000m3~25000m3
向试验油藏的井口注入50~100m3,优选为60~80m3清水作为顶替液,排量为20~50m3/h,优为25~40m3/h,关井后观察井口压力变化,当压力不再下降,并持续保持5天后,即可进入步骤(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开井生产时,跟踪产出液菌浓、表面张力、油井液量、油量及原油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现场试验效果评价的指标包括增油量、有效期、投入产出比。
CN202111235723.6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Pending CN116006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723.6A CN116006142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5723.6A CN116006142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6142A true CN116006142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5723.6A Pending CN116006142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61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972A (zh) 一种微生物单井吞吐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CN102852497B (zh) 一种低渗透油田复合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1699026B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方法
CN105626015A (zh) 一种提高微生物单井吞吐效果的方法
CN105735953B (zh) 一种稠油井复合吞吐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
CN102926728A (zh) 用于海上油田内源微生物激活与外源微生物强化采油方法
CN105781510B (zh) 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02852499A (zh) 一种定向调控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的方法
CN107795306B (zh) 一种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07558968A (zh) 一种油井微生物复合吞吐采油的方法
CN108278105A (zh) 低渗致密油藏减阻增注与微生物驱油联注采油及模拟方法
CN110578502B (zh) 一种高含水稠油油藏的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高含水稠油油藏的稠油降粘方法、营养激活剂
CN110591980A (zh) 一种用于降解高凝油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CN110739032B (zh) 一种活跃边底水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注剂的评价方法
CN114427403B (zh) 一种热采辅助微生物复合吞吐的方法与应用
CN107558969A (zh) 一种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
CN116006142A (zh) 一种低温浅薄层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CN110566170A (zh) 一种油藏内微生物诱导矿物沉淀改善油藏非均质性方法
CN117489311A (zh) 一种多轮次热采后微生物复合吞吐工艺
CN113586027A (zh) 一种利用功能微生物强化压裂-驱油效果的方法
CN115851842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油藏原位厌氧发酵制氢的方法
CN114427404A (zh) 一种强边底水稠油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CN107964528B (zh) 一种调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
CN116006143A (zh) 一种石炭系火成岩裂缝性油藏微生物吞吐采油方法
CN116025315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人造气顶提高断块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