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428A -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6428A
CN115996428A CN202211665623.1A CN202211665623A CN115996428A CN 115996428 A CN115996428 A CN 115996428A CN 202211665623 A CN202211665623 A CN 202211665623A CN 115996428 A CN115996428 A CN 115996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tching
base station
group
spl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656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达
黄蓉
黄倩
王友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6562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6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6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数据分流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并根据匹配规则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匹配数据为根据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来自基站的数据。若匹配失败,则向公网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数据拥塞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网络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用户,同时也包括行业客户,比如工厂或者园区。不同于现在的公众市场对大带宽、高速率的需求,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形成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有些企业园区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客户诉求是本地的数据不出园区,同时又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部署5G网络,提供大带宽、低时延的通信链路。
针对这类场景需求,可以通过在5G网络的基站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之间加入一个分流模块,该分流模块可以根据设定好的规则将仅能在本地网络内部流通的数据流通限定在本地网络之间,而需要到公共网络的数据才经过UPF传输到公共网络上。这种部署对于已有网络的改动较小,更加易于实现。
然而,当应用场景的规模较大,且场景内由多个基站进行网络覆盖时,基站和UPF之间的通信数据量可能会比较高。当数据量超过分流模块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导致通信时延的增加,影响通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达不到时延敏感类业务对传输时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方案在数据拥塞的情况下,数据量可能会超过分流模块的处理能力,则会影响通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达不到时延敏感类业务对传输时延的要求。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以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并根据匹配规则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根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匹配数据为根据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来自基站的数据。若匹配失败,则向公网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
具体地,匹配规则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组;分流策略组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
具体地,分流策略包括五元组,或DNS域名信息,或网络切片ID,或基站ID,或用户ID,或QoS等级。
具体地,若匹配规则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组,方法还包括:根据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匹配成功的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组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以及,在根据所述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所述第一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其中,若所述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或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若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与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
具体地,方法还包括: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每一个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以及,根据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每一个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具体地,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匹配规则中的任一个分流策略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所述本地网络匹配成功的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所述第一分流策略进行匹配。其中,若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之间为或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若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之间为与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
具体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的优先级。以及,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具体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还包括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本地网络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本地服务器的地址,方法还包括:根据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向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
具体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公网的数据或者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以及,向基站透传来自公网的数据,或者根据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与基站的映射关系,将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至与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对应的基站。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解析模块和转发模块。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解析模块设置为根据匹配规则,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转发模块设置为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所述匹配数据为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若匹配失败,则向公网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本发明根据来自基站的数据的优先级、匹配规则中的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以及分流策略组中的分流策略的优先级对来自基站的数据进行分流。在中型或者大型园区场景中,不仅能够保证本地业务的隔离性与安全性,实现本地业务不出园区,以及只有特定的用户设备才能够与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还能够保障对于时延或带宽敏感业务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当网络拥塞时,按照优先级对数据包进行转发,能够提升数据分流的效率,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分流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分流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数据分流装置的结构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匹配规则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匹配规则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再一种匹配规则的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匹配规则的示意图;
图4E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匹配规则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的流程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的流程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的流程图;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与本发明无关的部分未在附图中示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每个单元、模块可仅对应一个实体结构,也可由多个实体结构组成,或者,多个单元、模块也可集成为一个实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所标注的功能、步骤可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流程图和框图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系统、装置、设备、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代表一个单元、模块、程序段、代码,其包含用于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而且,框图和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或方框的组合,可用实现规定的功能的基于硬件的系统实现,也可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可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单元、模块可位于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流装置,示例性地,数据分流装置100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该场景中,基站200分别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300和数据分流装置100相连,数据分流装置100分别与公网400和本地网络500相连,如此,用户设备300可以通过基站200和数据分流装置100向公网400或者本地网络500发送数据,公网400或者本地网络500也可以通过基站200和数据分流装置100向基站发送数据。
比如,对于上行数据,数据分流装置100接收到来自基站200的数据包后,可以根据匹配规则,判断数据包属于本地数据还是非本地数据。若为非本地数据,数据分流装置100可以将其转发到UPF401,完整的数据包传输路径为:UE300—基站200—数据分流装置100—UPF401—Internet402。若为本地数据,数据分流装置100将其转发到相应的本地服务器,即完整的数据包传输路径为UE300—基站200—数据分流装置100—相应的本地服务器。同时,数据分流装置100可以保存该数据包与基站的映射关系。
对于从Internet402经过UPF401发送的下行数据,数据分流装置100可以将该来自UPF401的数据直接透传到基站200。对于来自本地网络500的下行数据,数据分流装置100可以根据之前存储的数据包与基站的映射关系,将其进行封装后向基站200发送。
可以理解地,基站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比如基站201至基站20n,n可以为大于0的整数)。一个基站可以连接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比如基站201可以分别与UE301和UE302相连,基站202与UE303相连,基站20n与UE304相连。示例性地,UE300可以包括员工的手机,园区内视频监控摄像头,各类传感器和工业客户前至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Equipment,CPE)。数据分流装置100与公网400中的UPF401相连,UPF401与外部网络(Internet)相连,以完成基站200与公网400之间的通信。本地网络500可以一个或多个本地服务器(比如本地服务器501至本地服务器50m,m可以为大于0的整数)。示例性地,本地网络500可以包括内部办公系统服务器、或视频监控数据采集服务器、或机器人控制服务器。
下面对数据分流装置100的结构及工作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数据分流装置100包括接收模块101、解析模块102和转发模块103。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
解析模块102与接收模块101相连,且用于根据匹配规则,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
转发模块103分别与接收模块101和解析模块102相连,且用于:根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500或者公网400传输来自基站200的数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匹配数据为与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来自基站的数据。
示例性地,上行业务中,对于发送到公网的数据包,其优先级为默认值,即最低值。上行业务中,对于发送到本地网络的数据包,其优先级由与该数据包匹配成功的匹配规则来确定。下行业务中,对于从公网发送来的数据包,其优先级为默认值,即最低值。下行业务中,对于从本地网络发送来的数据包,其优先级和与其相对应的上行业务数据包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分流装置100中的转发模块103优先转发优先级更高的数据包,从而能够保障重点业务的通信质量。例如,转发模块103在每次选取要转发的数据包时,对缓存队列中所有的数据包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并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数据包进行转发;当缓存队列达到上限时,如果此时有新的数据包到达,则将队列中优先级最低的数据包丢弃。如此,数据分流装置100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数据分流装置100还包括配置模块104。配置模块104与解析模块102相连,且用于配置匹配规则。匹配规则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策略组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分流策略包括五元组,或DNS域名信息,或网络切片ID,或基站ID,或用户ID,或QoS等级。
可以理解地,若分流策略包括五元组,则可根据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该五个信息来判断数据包是否属于本地数据。若分流策略包括DNS域名信息,则可以根据个人DNS域名信息判断UE是否访问的为本地网络。若分流策略包括网络切片ID,则可以根据网络切片ID区分本地业务数据包和公网业务数据包。若分流策略包括基站ID,则可以根据基站ID区分本地业务数据包和公网业务数据包。例如,如果某些基站所覆盖的区域,不包含访问本地业务的需求,则可以通过基站ID来对数据包进行筛选。若分流策略包括用户ID,则可以根据用户ID区分本地业务数据包和公网业务数据包,例如,可以预先配置一部分用户没有权限访问本地业务,另一部分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业务。若分流策略包括QoS等级,则可以根据QoS等级区分本地业务数据包和公网业务数据包,例如,可以将对应于本地网络的数据包的QoS等级设置为9和10。除上述六种分流策略外,还可以根据需求通过配置模块104增加其他类型的分流策略,比如,配置模块104可以提供对外接口,便于配置匹配规则。
可以理解地,匹配规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策略组,一个分流策略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策略,即匹配规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流策略,而根据分流策略,可以判断数据包是否为本地网络。比如,若UE300的位置固定,并且设备的业务请求类型单一,比如UE300为各类传感器或者监控摄像头,可以匹配规则可以包括基站ID或用户ID这两种分流策略。对于,若UE300对通信网络的时延和带宽要求严苛,比如UE300为工业生产的各类产线控制业务、无人驾驶车辆传感控制或者AGV导航控制等业务,则匹配规则可以包括网络切片ID或QoS等级这两种分流策略。若UE300的业务请求类型比较多样化,比如UE300为员工的无线办公终端,则匹配规则可以包括五元组或DNS域名或QoS等级这两种分流策略。
示例性地,对于分流策略S,可以设置两个信息:策略类型t和匹配规则p,策略类型t表示分流策略S为哪个分流策略,例如,策略类型t可以为DNS域名信息。匹配规则p表示具体的匹配条件,例如若策略类型t为DNS域名信息,匹配规则p可以是具体的DNS域名值。如此,可以将一个分流策略记作S(t,p)。
示例性地,以匹配规则包括三个分流策略组,且该三个分流策略组为C1、C2和C3,分流策略组C1包括分流策略S1(t1,p1),分流策略组C2包括分流策略S2(t2,p2)、S3(t3,p3)和S4(t4,p4),分流策略组C3包括分流策略S2(t2,p2)h和S5(t5,p5)为例,如图4A所示,匹配规则可以为: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分流策略组C2或分流策略组C3。即,若来自基站的数据满足分流策略组C1或分流策略组C2或分流策略组C3中的任意一个,则可判定该来自基站的数据为本地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分流策略进行组合的方式,以更加准确地对数据包进行识别,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分流。下述实施例对如何配置匹配规则,以及如何根据匹配规则进行匹配进行示例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匹配规则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组,配置模块104还用于:根据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并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第一分流策略组。此种情况下,解析模块102还用于:在根据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第一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根据第一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为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可以理解地,数据分流装置100可以支持流量的统计,包括各个分流策略组或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数据包的总数、平均解析时长或者最高解析时长,平均转发时长或者最高转发时长,并以统计报表的形式输出到系统管理员。该报表可以用于匹配规则的优化(比如作为历史数据,以获取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也可以用于流量计费。
示例性地,若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或的关系,则第一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为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说明根据第一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匹配成功的概率较高。
比如,若匹配规则包括分流策略组C1或C2或C3,第一分流策略组为C3,则如图4B所示,匹配规则可以为:首先匹配分流策略组C3,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则继续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则说明匹配成功,可以省去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的时间,从而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或者,示例性地,若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与的关系,则第一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为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小值,说明根据第一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匹配失败的概率较高。
比如,若匹配规则包括分流策略组C1、C2和C3,第一分流策略组为C3,则如图4C所示,匹配规则可以为:首先匹配分流策略组C3,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则继续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则说明匹配失败,可以省去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的时间,从而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04还用于: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每一个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此种情况下,解析模块102还用于:根据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每一个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示例性地,若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或的关系,则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越多的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越高。示例性地,比如,若匹配规则包括分流策略组C1或C2或C3,且分流策略组C1、C2和C3的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组C3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组C1的优先级,且分流策略组C1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组C2的优先级,则根据分流策略组C3进行匹配时匹配成功的概率最高,而根据分流策略C1进行匹配时匹配成功的概率最低。
如图4D所示,匹配规则可以为:首先匹配分流策略组C3,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则继续匹配分流策略组C1,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1匹配成功,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组C2,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1匹配失败,则匹配分流策略组C2。
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则说明匹配成功,可以省去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的时间。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而根据分流策略组C1匹配成功,则说明匹配成功,此时可以省去匹配分流策略组C2的时间。从而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或者,示例性地,若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与的关系,则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越少的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越高。示例性地,比如,若匹配规则包括分流策略组C1、C2和C3,且分流策略组C1、C2和C3的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组C3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组C1的优先级,且分流策略组C1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组C2的优先级,则根据分流策略组C3进行匹配时匹配失败的概率最高,而根据分流策略C1进行匹配时匹配失败的概率最低。
如图4E所示,匹配规则可以为:首先匹配分流策略组C3,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组C1和C2,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则继续匹配分流策略组C1,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1匹配失败,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组C2,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1匹配成功,则匹配分流策略组C2。
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失败,则说明匹配失败,可以省去匹配分流策略组C1或C2的时间。若根据分流策略组C3匹配成功而根据分流策略组C1匹配失败,则说明匹配失败,此时可以省去匹配分流策略组C2的时间。从而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匹配规则中的任一个分流策略组,配置模块104还用于:根据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并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第一分流策略。根据第一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为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此种情况下,解析模块102还用于: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第一分流策略进行匹配。
示例性地,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为与的关系,第一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为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小值,则说明在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根据第一分流策略进行匹配时匹配成功的概率最低。
比如,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分流策略组C2,分流策略组包括分流策略S2(t2,p2)、S3(t3,p3)和S4(t4,p4)为例,在根据分流策略组C2进行匹配时,如图5A所示,可以首先匹配分流策略S3(t3,p3),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则说明匹配失败,此时可以节省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的时间,从而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示例性地,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为或的关系,第一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为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则说明在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根据第一分流策略进行匹配时匹配成功的概率最高。
比如,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分流策略组C2,分流策略组包括分流策略S2(t2,p2)或S3(t3,p3)或S4(t4,p4)为例,在根据分流策略组C2进行匹配时,如图5B所示,可以首先匹配分流策略S3(t3,p3),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则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则说明匹配成功,可以节省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的时间,从而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模块104还用于: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解析模块102还用于: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进行匹配。第二分流策略组中,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越少的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越高。
示例性地,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为与的关系,则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越少的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越高。比如,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分流策略组C2,分流策略组包括分流策略S2(t2,p2)&S3(t3,p3)&S4(t4,p4)为例,若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S3(t3,p3)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且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4(t4,p4)的优先级。
在根据分流策略组C2进行匹配时,如图5C所示,可以首先匹配分流策略S3(t3,p3),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若根据分流策略S2(t2,p2)匹配成功,再匹配分流策略S4(t4,p4),若根据分流策略S2(t2,p2)匹配失败,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S4(t4,p4)。
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则说明匹配失败,可以节省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的时间。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而根据分流策略S2(t2,p2)匹配失败,则说明匹配失败,可以节省匹配分流策略S4(t4,p4)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或者,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为或的关系,则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越高的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越高。比如,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分流策略组C2,分流策略组包括分流策略S2(t2,p2)或S3(t3,p3)或S4(t4,p4)为例,若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S3(t3,p3)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且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4(t4,p4)的优先级。
在根据分流策略组C2进行匹配时,如图5D所示,可以首先匹配分流策略S3(t3,p3),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若根据分流策略S2(t2,p2)匹配成功,则不再匹配分流策略S4(t4,p4),若根据分流策略S2(t2,p2)匹配失败,再匹配分流策略S4(t4,p4)。
如此,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成功,则说明匹配成功,可以节省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和S4(t4,p4)的时间。若根据分流策略S3(t3,p3)匹配失败而根据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匹配成功,则说明匹配成功,可以节省匹配分流策略S4(t4,p4)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地,配置模块104可以将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与分流策略的优先级结合配置为匹配规则中,比如,匹配规则包括三个分流策略组,且该三个分流策略组为C1、C2和C3,分流策略组C1包括分流策略S1(t1,p1),分流策略组C2包括分流策略S2(t2,p2)、S3(t3,p3)和S4(t4,p4),分流策略组C3包括分流策略S2(t2,p2)h和S5(t5,p5)。分流策略组C1、C2和C3的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组C3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组C1的优先级,且分流策略组C1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组C2的优先级。分流策略组C2中,分流策略S2(t2,p2)&S3(t3,p3)&S4(t4,p4)的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S3(t3,p3)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且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4(t4,p4)的优先级。分流策略组C3中,分流策略S2(t2,p2)和S5(t5,p5)的优先级顺序为分流策略S2(t2,p2)的优先级高于分流策略S5(t5,p5)的优先级。
此种情况下,匹配规则可以为:首先匹配分流策略组C3,且首先匹配分流策略S2(t2,p2),再匹配分流策略S5(t5,p5),然后匹配分流策略组C1,最后匹配分流策略组C2,且首先匹配分流策略S3(t3,p3),再匹配分流策略S2(t2,p2),最后匹配分流策略S4(t4,p4)。匹配过程结合根据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和分流策略的优先级,大大提高了解析模块102的工作效率,从而保证数据分流的高效性,在数据拥塞的情况下,能够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还包括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本地网络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本地服务器的地址。转发模块103用于:根据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向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
示例性地,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若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则在来自基站的数据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可以精准快速地向目标地址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从而能够提高转发模块103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01还用于:接收来自公网400的数据或者来自本地网络500的数据。转发模块103还用于:向基站200透传来自公网400的数据,或者根据来自本地网络500的数据与基站的映射关系,将来自本地网络500的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至与来自本地网络500的数据对应的基站。如此,可以实现下行数据的传输。
综上,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分流装置100,在中型或者大型园区场景中,不仅能够保证本地业务的隔离性与安全性,实现本地业务不出园区,以及只有特定的用户设备才能够与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还能够保障对于时延或带宽敏感业务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当网络拥塞时,按照优先级对数据包进行转发,能够提升数据分流的效率,优先保证高优先级业务通信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如图6所示,方法包括步骤601至步骤603。
步骤601、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并根据匹配规则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
根据步骤601,若匹配成功,则进入步骤602,若匹配失败,则进入步骤603。
步骤602、根据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
步骤602中,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匹配数据为根据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来自基站的数据。
步骤603、向公网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规则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组;分流策略组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分流策略包括五元组,或DNS域名信息,或网络切片ID,或基站ID,或用户ID,或QoS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匹配规则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组,如图7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701至步骤703。
步骤701、根据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匹配成功的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
步骤702、选择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
步骤703、在根据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第一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801至步骤802。
步骤801、根据每一个分流策略组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每一个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
步骤802、根据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每一个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第二分流策略组为匹配规则中的任一个分流策略组,如图9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901至步骤903。
步骤901、根据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匹配成功的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将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
步骤902、选择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
步骤903、在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第一分流策略进行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方法还包括步骤1001至步骤1002。
步骤1001、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的优先级。
步骤1002、根据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还包括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本地网络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本地服务器的地址,方法还包括:根据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向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传输来自基站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法还包括步骤1101至步骤1102。
步骤1101、接收来自公网的数据或者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
步骤1102、向基站透传来自公网的数据,或者根据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与基站的映射关系,将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至与来自本地网络的数据对应的基站。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方法的具体方案及有益效果可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装置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方案及有益效果可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分流装置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
根据匹配规则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所述匹配数据为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
若匹配失败,则向公网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规则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组;所述分流策略组包括至少一个分流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策略包括五元组,或DNS域名信息,或网络切片ID,或基站ID,或用户ID,或QoS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匹配规则包括多个分流策略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所述本地网络匹配成功的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组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
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其中,若所述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或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若匹配规则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组之间为与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组作为第一分流策略组;以及
在根据所述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所述第一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组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以及
在根据所述多个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组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多个分流策略,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为所述匹配规则中的任一个分流策略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所述本地网络匹配成功的历史数据,分别获取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
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其中,若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之间为或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大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若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包括的多个分流策略之间为与的关系,则选择所述历史累计次数中的最小值对应的分流策略作为第一分流策略;以及,
在根据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优先根据所述第一分流策略进行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成功的历史累计次数,获取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的优先级;以及
在根据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进行匹配时,按照所述第二分流策略组中每一个所述分流策略的优先级进行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所述本地网络包括多个本地服务器,所述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包括所述多个本地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本地服务器的地址;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匹配数据的优先级,向所述匹配数据的目标地址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公网的数据或者来自所述本地网络的数据;以及
向所述基站透传所述来自公网的数据,或者根据所述来自所述本地网络的数据与基站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来自所述本地网络的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至与所述来自所述本地网络的数据对应的所述基站。
10.一种数据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其设置为接收来自基站的数据;
解析模块,其设置为根据匹配规则,将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与本地网络进行匹配;以及,
转发模块,其设置为若匹配成功,则根据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向本地网络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所述匹配规则的属性信息包括匹配数据的优先级,所述匹配数据为根据所述匹配规则匹配成功的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若匹配失败,则向公网传输所述来自基站的数据。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流方法。
CN202211665623.1A 2022-12-23 2022-12-23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96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5623.1A CN115996428A (zh) 2022-12-23 2022-12-23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5623.1A CN115996428A (zh) 2022-12-23 2022-12-23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428A true CN115996428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4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65623.1A Pending CN115996428A (zh) 2022-12-23 2022-12-23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64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2126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US10230627B2 (en) Service path allocation method, router and service execution entity
EP315422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network service levels
CN111385208B (zh) 路由选择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102879B2 (en) Application layer metrics monitoring
US8004969B2 (en) Cell level congestion policy management
CN111771359B (zh) 用于连接通信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CN110621040B (zh) 一种实现多路并行传输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941507A (zh) 请求消息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092840B (zh) 处理策略的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165716B2 (en) Data flow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311865B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8293200B (zh) 设备吞吐量确定
EP4175333A1 (e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5150305B (zh) 承载网时延链路确定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75355B (zh) 负载均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131149A1 (en) Location-awareness-based network intermediate device
CN102281580B (zh) M2m系统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CN115996428A (zh)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0554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lity-based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traffic
KR102601348B1 (ko)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송신 장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및 수신 장치
US20170019845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containing storage medium
US9036468B1 (en) Flow congestion management
CN110601893A (zh)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205184B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