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191A -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6191A
CN115996191A CN202211457449.1A CN202211457449A CN115996191A CN 115996191 A CN115996191 A CN 115996191A CN 202211457449 A CN202211457449 A CN 202211457449A CN 115996191 A CN115996191 A CN 115996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state
control
controller
interrup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7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祖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74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6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端口和端口状态控制器,处理器与端口状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基于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物理状态及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bond特性中的端口回切丢包问题,提升了链路可靠性。

Description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云数据中心环境下,TOR(Top of Rack,机柜顶端)交换机连接构成服务器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增强服务器的网络可靠性,至少会要求服务器与TOR交换机通过两条物理链路互连,两条物理链路启用链路聚合功能,两条物理链路都正常时可以分担网络流量,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在一条物理线路故障时另外一条链路可以正常通信,以增强网络可靠性。然而如何在链路状态变化时实现零丢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其能够在链路状态变化时实现零丢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端口和端口状态控制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
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及所述控制状态控制所述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包括:
若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物理状态变为断开时发送的,则确定所述控制状态为断开。
可选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与对端通信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对端通信设备包括对端端口,所述对端端口和所述端口之间存在聚合链路,所述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包括:
若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连通时发送的、且所述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则确定所述控制状态为连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对端通信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LACP报文中携带有表征所述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是否使能的预设标识;
若所述预设标识表征所述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使能,则判定所述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
可选地,所述预设标识设置在所述LACP报文的Collecting字段。
可选地,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运行有业务应用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读取所述端口的业务状态,所述业务状态是由所述物理状态和所述控制状态确定的;
向所述业务应用模块返回所述业务状态,以使所述业务应用模块依据所述业务状态进行报文转发。
可选地,若所述物理状态和所述控制状态均为连通,则所述业务状态为连通,否则,所述业务状态为断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状态控制装置,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端口和端口状态控制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
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及所述控制状态控制所述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端口及端口状态控制器;
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用于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中;
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及所述控制状态控制所述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引入端口状态控制器,在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端口的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由此可以在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物理状态的实际变化情况确定对应的控制状态并将其存储至端口状态控制器中,再根据端口的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能够在端口状态变化导致链路状态变化时实现零丢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聚合的场景示例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架构的示例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例图一。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例图二。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设备的方框示例图。
图标:10-网络通信设备;11-处理器;12-存储器;13-总线;14-通信接口;15-端口状态控制器;20-对端通信设备;100-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10-接收模块;120-设置模块;130-返回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聚合的场景示例图,图1中,网络通信设备10和对端通信设备20通信连接,网络通信设备10的端口11和端口12分别与对端通信设备20的端口21和端口22之间建立两条物理链路:链路1和链路2,链路1和链路2启动BOND(绑定技术,把多个网卡虚拟成一个网卡)功能进行链路聚合,形成一条逻辑链路,当两条链路均正常时,两条链路能够同时工作,以分担网络流量,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当其中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另一条链路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保证网络通信设备10和对端通信设备20之间的通信畅通,增加了链路的可靠性。
物理链路状态变化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链路状态从up(连通)变为down(断开),即链路状态从正常变异常,通常也称为链路切换阶段,此时需要尽快将报文从故障链路切换到正常链路上进行通信,在切换过程中会导致丢包,虽然切换时间越短,丢包越少,但是切换时间不可能无限小,因此,总会存在报文丢包状况。另一种是从down(断开)变为up(连通),即链路状态从异常恢复为正常,通常也称为链路回切阶段,此时,理论上两条链路均能够正常工作,流量需要有序切换到恢复正常的链路上;如果开启BOND并部署LACP(Link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则更需要控制流量切换回去的时机,因为LACP不仅要关注本端链路的状态,还要关注对端链路的状态,两端链路状态同时正常后才能正常通信,如果切换时机不对,有一端不能正常通信,则会出现丢包,降低了链路的可靠性,进而影响了网络通信设备10和对端通信设备20之前的通信质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链路状态变化时实现零丢包,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通信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智能网卡等通信装置。
本实施例的核心发明点在于,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对端口的状态进行合理控制,使得端口状态发生变化导致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够在最合理的时机进行切换,保证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零丢包,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架构的示例图,图2中,本实施例引入的硬件为端口状态控制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端口状态控制器包括中断控制器和逻辑处理芯片,中断控制器提供端口状态发生变化时产生中断事件,向软件发送中断信号,逻辑处理芯片,提供存储端口的物理状态的状态寄存器和存储端口的控制状态的控制寄存器,根据状态寄存器中的物理状态和控制寄存器中的控制状态完成转发报文的端口状态的底层控制。本实施例引入的软件为图2中的控制逻辑模块即本实施例中的端口状态控制装置,控制逻辑模块的程序存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存储器,由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控制逻辑模块完成端口工作模式的管理和端口控制状态的处理,对硬件可操作寄存器,对上层软件提供抽象操作接口,控制逻辑模块直接和端口驱动模块交互。端口驱动模块提供端口工作模式和端口状态的标准操作接口供上层协议模块使用,软件层面的逻辑接口和实现。端口驱动模块和LACP协议模块交互,LACP协议模块提供接口,供上层应用调用,LACP协议模块基于配置和协议状态机生成端口工作模式和端口的控制状态,并通过端口驱动模块提供的接口下发到控制逻辑模块。
基于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例图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
在本实施例中,端口的物理状态表征端口物理上的硬件状态,即从硬件层面上端口是否准备好转发报文。导致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包括从连通变为断开(即端口物理上从up变为down)和从断开变为连通(即端口物理上从down变为up),引起端口物理上变为down的原因包括硬件和软件两类故障,硬件故障包括单板、接口、光模块、光纤、网线等故障,例如,当插入端口的网线被拔出,或者网络松动会导致端口物理上down,软件故障包括链路两端配置不一致,主要包括端口协商模式、速率、双工等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端口物理上变为up或者down时,一方面,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后续进行端口是否能够进行报文转发的判断,当端口物理上变为up时,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为true,当端口物理上变为down时,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为false。另一方面,端口状态控制器会向网络通信设备的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端口状态控制器还包括中断控制器,端口状态控制器通过中断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
步骤S101,基于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物理状态及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在本实施例中,端口的控制状态表征端口的软件上的状态,即从软件层面上端口是否准备好转发报文。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端口从软件层面上准备好转发报文时,端口的控制状态为true,否则,为false。只有当端口的物理状态为up,且控制状态为true时,才能进行正常报文转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引入端口状态控制器,在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端口的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由此可以在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物理状态的实际变化情况设置对应的控制状态,并根据端口的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能够在端口状态变化导致链路状态变化时实现零丢包。
由于端口的物理状态的变化至少包括两种:从连通变为断开,即从up变为down;从断开变为连通,即从down变为up,本实施例对于两种变化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需要尽快切换至正常的链路,因此,需要立即停止报文通过异常状态的端口发送报文,对于后者,由于需要和对端通信设备配合,当对端通信设备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时才通过恢复正常的端口发送报文,下面对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例图二,当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down时,步骤S101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01-10:若中断信号是物理状态变为断开时发送的,则确定控制状态为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用false表示控制状态为断开,用true表示控制状态为连通,之所以在端口物理down时将控制状态设置为false,是为了避免后续端口恢复为up时,此时端口软件层面尚未准备好,若其控制状态为true,会导致报文转发时出现丢包。
请继续参照图4,当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up状态时,步骤S101包括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101-20:若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连通时发送的、且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则确定控制状态为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端口从硬件上和软件上都准备好进行报文转发,当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连通时,则端口从硬件上准备好报文转发,但此时不一定软件上也准备好,因为聚合链路需要网络通信设备10与对端通信设备20协商一致才能进行正常的报文转发,否则会出现丢包,因此,网络通信设备10需要确保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时,才能判定此时端口从软件上也准备好,才能将端口的控制状态设置为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通信设备10为了判断对端通信设备20是否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判断方式:
首先,接收对端通信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LACP报文中携带有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是否使能的预设标识。
其次,若预设标识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使能,则判定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处于聚合链路的端口会使用LACP协议,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地址、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端接收到LACPDU后,将其中的信息与其他端口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处于selected状态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处于selected状态达成一致,在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正常的报文收发。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标识设置在LACP报文的Collecting字段,若Collecting字段的值为1,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使能,否则,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不使能。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通信设备运行的业务应用模块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获取端口的业务状态,以便根据端口的业务状态进行报文转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
首先,从端口状态控制器读取端口的业务状态,业务状态是由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确定的。
其次,向业务应用模块返回业务状态,以使业务应用模块依据业务状态进行报文转发。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均为连通,则业务状态为连通,否则,业务状态为断开。物理状态可以用true表示连通、用false表示断开,控制状态也可以用true表示连通、用false表示断开,业务状态可以通过两个状态进行逻辑与操作确定,即业务状态=物理状态&控制状态,也即是,若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之中任意一个为false,则业务状态为false,表示业务状态为断开,不能进行报文转发,只有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均为true时,业务状态才为连通,才能进行报文转发。
为了执行上述实施例及各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相应步骤,下面给出一种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10的处理器11的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00的实现方式。请参照图5,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指出。
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00包括接收模块110、设置模块120及返回模块130。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
设置模块120,用于基于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物理状态及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可选地,设置模块120具体用于:若中断信号是物理状态变为断开时发送的,则确定控制状态为断开。
可选地,网络通信设备与对端通信设备通信连接,对端通信设备包括对端端口,对端端口和端口之间存在聚合链路,设置模块120具体用于:若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连通时发送的、且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则确定控制状态为连通。
可选地,设置模块120用于:接收对端通信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LACP报文中携带有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是否使能的预设标识;若预设标识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使能,则判定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
可选地,预设标识设置在LACP报文的Collecting字段。
可选地,网络通信设备运行有业务应用模块,返回模块130用于:从端口状态控制器读取端口的业务状态,业务状态是由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确定的;向业务应用模块返回业务状态,以使业务应用模块依据业务状态进行报文转发。
可选地,若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均为连通,则业务状态为连通,否则,业务状态为断开。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设备的方框示例图,图6中,网络通信设备10包括处理器11、存储器12、端口状态控制器15及通信接口14,处理器11、存储器12、端口状态控制器15、通信接口14通过总线13连接。
处理器1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端口状态控制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存储器12用于存储程序,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00。端口状态控制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2中或固化在网络通信设备10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1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
网络通信设备10通过通信接口14和其他设备如对端通信设备20通信。
网络通信设备10实现上述端口状态控制方法的方式为:
端口状态控制器,用于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处理器,用于接收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
处理器,还用于基于中断信号设置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控制状态;
端口状态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物理状态及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可选地,处理器还用于:若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断开时发送的,则设置端口状态控制器中存储的控制状态为断开。
可选地,网络通信设备与对端通信设备通信连接,对端通信设备包括对端端口,对端端口和端口之间存在聚合链路,处理器还用于:若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连通时发送的、且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则设置控制状态为连通。
可选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对端通信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LACP报文中携带有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是否使能的预设标识;处理器还用于若预设标识表征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使能,则判定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
可选地,预设标识设置在LACP报文的Collecting字段。
可选地,网络通信设备运行有业务应用模块,处理器还用于:从端口状态控制器读取端口的业务状态,业务状态是由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确定的;向业务应用模块返回业务状态,以使业务应用模块依据业务状态进行报文转发。
可选地,若物理状态和控制状态均为连通,则业务状态为连通,否则,业务状态为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端口和端口状态控制器,处理器与端口状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中断信号是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基于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物理状态及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引入端口状态控制器这一硬件,并有软件确定并设置端口状态控制器中存储的端口的控制状态,以使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物理状态及控制状态控制端口进行报文转发,这种简单的软硬件融合的端口状态的控制逻辑,解决了bond特性中的端口回切丢包问题,提升了链路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端口和端口状态控制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
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及所述控制状态控制所述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包括:
若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物理状态变为断开时发送的,则确定所述控制状态为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与对端通信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对端通信设备包括对端端口,所述对端端口和所述端口之间存在聚合链路,所述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包括:
若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变为连通时发送的、且所述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则确定所述控制状态为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对端通信设备发送的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所述LACP报文中携带有表征所述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是否使能的预设标识;
若所述预设标识表征所述对端端口的帧收集功能使能,则判定所述对端端口处于可接收报文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标识设置在所述LACP报文的Collecting字段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运行有业务应用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读取所述端口的业务状态,所述业务状态是由所述物理状态和所述控制状态确定的;
向所述业务应用模块返回所述业务状态,以使所述业务应用模块依据所述业务状态进行报文转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物理状态和所述控制状态均为连通,则所述业务状态为连通,否则,所述业务状态为断开。
8.一种端口状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通信设备的处理器,所述网络通信设备还包括端口和端口状态控制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所述中断信号是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发送的;
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中,以使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及所述控制状态控制所述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9.一种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端口及端口状态控制器;
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用于在存储的所述端口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发送的中断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中断信号确定所述端口的控制状态并将其设置在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中;
所述端口状态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理状态及所述控制状态控制所述端口进行报文转发。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口状态控制方法。
CN202211457449.1A 2022-11-21 2022-11-21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96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7449.1A CN115996191A (zh) 2022-11-21 2022-11-21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7449.1A CN115996191A (zh) 2022-11-21 2022-11-21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191A true CN115996191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7449.1A Pending CN115996191A (zh) 2022-11-21 2022-11-21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619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11A (zh) * 2008-09-17 2009-0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552725A (zh) * 2009-05-13 2009-10-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子链路恢复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5070383A1 (zh) * 2013-11-12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060541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Teleste Oyj A method for detecting link status
CN111049765A (zh) * 2019-12-12 2020-04-21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聚合端口切换方法、装置、芯片、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CN111314140A (zh) * 2020-02-19 2020-06-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5883A (zh) * 2019-02-18 202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端口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54435A (zh) * 2020-06-02 2020-09-1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cp的链路保护故障处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5511A (zh) * 2008-09-17 2009-01-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流量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552725A (zh) * 2009-05-13 2009-10-0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聚合子链路恢复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15070383A1 (zh) * 2013-11-12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060541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Teleste Oyj A method for detecting link status
CN111585883A (zh) * 2019-02-18 202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端口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49765A (zh) * 2019-12-12 2020-04-21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聚合端口切换方法、装置、芯片、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CN111314140A (zh) * 2020-02-19 2020-06-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网络设备稳定性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4435A (zh) * 2020-06-02 2020-09-11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acp的链路保护故障处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45162B2 (ja) リンク制御状態機械
CN101610192B (zh) 一种通信从机、总线级连方法及系统
CN111343019B (zh) 一种重连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2052953A1 (zh) 一种故障链路的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1895423A (zh) 以太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0868278B (zh) 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通信前置机双机冗余的方法
US5615339A (en) Online system having session control information table in a host computer for establishing or disconnecting session with multiple terminals in accordance with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N107948063B (zh) 一种建立聚合链路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KR100487551B1 (ko) 이더넷 프로토콜을 위한 병렬검출 방법
US2007015542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data connection through USB Ethernet management of mobile station
CN115996191A (zh) 端口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网络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5072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网卡
CN103401708A (zh) 一种端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US77246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ervice switching
CN111431668B (zh) 基于多节点uart通讯的波特率切换方法、空调系统及处理器
CN117135029A (zh) 通信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055583A (zh) 可兼容多协议的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N110677283B (zh) 一种网络双冗余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14499762A (zh) 一种通信系统、5g网络下的多路转发方法及通信设备
CN210927649U (zh) 一种基于Compact PCI总线千兆双冗余网卡
CN114760193A (zh) 一种主备协商方法及设备
JP3425821B2 (ja)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接続方式
JP4035820B2 (ja) 回線切替装置及び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回線切替方法
CN115002803B (zh) 终端管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500157B (zh) 基于can网关的冗余实现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