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105A -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6105A
CN115996105A CN202111214278.5A CN202111214278A CN115996105A CN 115996105 A CN115996105 A CN 115996105A CN 202111214278 A CN202111214278 A CN 202111214278A CN 115996105 A CN115996105 A CN 115996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modulation
information
exploration
mcs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42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泽浩
侯越涛
林伟
芮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142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4186 priority patent/WO202306605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6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编码调制方法包括:获取对应于用户设备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能够应用于各种编码调制使用场景,提高用户设备的性能。

Description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无线信道的时变性是导致无线通信系统出现性能差异的因素之一;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可以根据无线信道的变化而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调制编码方式,从而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但是AMC技术应用于小包场景和移动场景都会使得用户设备存在性能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应用于各种编码调制使用场景,提高用户设备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包括:
获取对应于用户设备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至少一个所述程序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首先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然后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RI探索条件,从而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最后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各种编码调制使用场景,提高用户设备的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编码调制方法的装置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调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初始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初始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初始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一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一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一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二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二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二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调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统计模块和探索模块的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统计模块维护的统计表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探索模块维护的探索表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统计模块的参数传递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探索模块的参数传递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一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第二编码调制信息的具体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首先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然后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RI探索条件,从而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最后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各种编码调制使用场景,提高用户设备的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编码调制方法的装置架构的示意图。在图1的示例中,该装置架构包括栅格AMC模块1000,栅格AMC模块1000包括统计模块1100和探索模块1200。其中,统计模块1100和探索模块1200连接,两者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递;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示例性地对统计模块1100和探索模块1200进行说明,只是为了配合后续技术方案的详细解释说明而提供的示例,不应该认定该装置架构内部只存在统计模块1100和探索模块1200。
在图1的示例中,统计模块1100设置有用于接收探索模块1200发送过来的数据的第一数据输入接口(图中未标出),统计模块1100还设置有用于向探索模块1200发送数据的第一数据输出接口(图中未标出);同理,探索模块1200设置有用于接收统计模块1100发送过来的数据的第二数据输入接口(图中未标出),探索模块1200还设置有用于向统计模块1100发送数据的第二数据输出接口(图中未标出);示例性地,统计模块1100可以将初始编码调制信息下发到探索模块1200,然后探索模块1200根据接收到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进行针对UE的编码调制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探索模块1200可以单独运行而不需要获取由统计模块1100下发的相关信息,也可以根据统计模块1100下发的信息而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编译器将具有相关功能的可编译代码编译成配置信息,然后将配置信息烧录进装置架构内部的统计模块1100和探索模块1200,从而实现对统计模块1100和探索模块1200的功能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装置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装置架构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示出的装置架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基于上述装置架构的结构,提出本发明的编码调制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调制方法的流程图。该编码调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100、步骤S200和步骤S300:
步骤S100,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步骤S200,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步骤S300,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首先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然后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RI探索条件,从而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最后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各种编码调制使用场景,提高用户设备的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UE可以为手机、平板或者其他移动终端,只需要设备是基于无线传输都可以认定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UE,此处不作限定。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可以是先前已经执行过的编码调制信息,也可以为先前没有被执行过的编码调制信息。根据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可以对RI进行调整处理;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又可以对MCS进行调整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包括RI以及与RI对应的MCS,两者可以表征一种对应于UE的编码调制方法。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0和步骤S120。
步骤S110,获取UE所处栅格、所处速度区间的状态下的历史编码信息;
步骤S120,根据历史编码信息获取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获取UE所处栅格、所处速度区间的状态下的历史编码信息;接着根据历史编码信息获取到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可以从统计模块所维护的统计表中获取到与UE所处栅格、所处速度区间的状态下的历史编码信息;其中,统计表的行代表不同的栅格,而统计表的列代表不同的速度区间,示例性地,栅格可以分为栅格1、栅格2、栅格3等,速度区间可以分为静止、低速、中速和高速。其中,栅格代表无线信道具有相似特性的一块区域,可以根据波束方向、UE位置、平均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等划分;速度区间代表UE的移动速度,示例性地,速度为0代表静止,速度为0-30km/h代表低速,速度为30-120km/h代表中速,速度大于120km/h代表高速。而在栅格和速度区间所限定的每个小栅格中都会存储有统计编码调制表;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统计编码调制表的行包括平均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平均频谱效率SE、调度次数、调度成功次数和各MCS下的错误概率;统计编码调制表的列包括多个不同的RI;对应不同的RI,分别有对应的平均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平均频谱效率SE、调度次数、调度成功次数和各MCS下的错误概率;统计模块将相对应的统计编码调制表下发到探索模块的时候,探索模块就可以根据统计编码调制表中的平均信号与干扰噪声比SINR、平均频谱效率SE、调度次数、调度成功次数和各MCS下的错误概率确定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编码信息可以存储在表格中,也可以以其他形式进行集合存储,本发明实施例只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举例说明,而不应该认定历史编码信息只能够存储在表格中。
值得注意的是,UE所属栅格由栅格判决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判决当前UE所属的栅格。而速度区间由速度判决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判决当前UE所属的速度区间。其中,栅格判决模块和速度判决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地,速度判决模块可以对UE的速度进行判决,得到相应的速度区间信息,栅格判决模块可以对UE所属栅格进行判决,得到栅格信息;接着可以根据速度区间信息和栅格信息从统计表中得到与UE对应的历史编码信息;接着探索模块可以根据历史编码信息得到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1和步骤S122。
步骤S121,当历史编码信息为空,获取与UE对应的信道质量测量信息;
步骤S122,根据信道质量测量信息获取到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历史编码信息为空,首先获取与UE对应的信道质量测量信息;接着根据信道质量测量信息获取到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其中,信道质量测量信息由外部测量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测量当前无线信道的质量。示例性地,在下行AMC场景中,信道质量测量信息可以是UE反馈的CQI;在上行AMC场景中,信道质量测量信息可以是基站测量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SINR。信道质量测量在基于空间栅格的AMC模块中属于可选输入,其存在与否不会对该模块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历史编码信息为空,即在统计表的相应栅格中没有相关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根据信道质量测量信息折算为统计表的相应栅格中的平均SINR并且选择RI和MCS;若信道质量测量信息不存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23和步骤S124。
步骤S123,当历史编码信息不为空,根据历史编码信息生成对应于UE的第三编码信息;
步骤S124,确定第三编码信息为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历史编码信息不为空,根据历史编码信息生成对应于UE的第三编码信息;接着确定第三编码信息为对应于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历史编码信息不为空即统计表相应的栅格中存在着相关的编码调制信息;当历史编码信息不为空,则会根据历史编码信息生成对应于UE的第三编码信息;接着确定第三编码信息为对应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示例性地,如图14和图16所示,当历史编码信息不为空,根据各RI平均SINR折算SE,选择SE最大的RI和MCS作为最优初值下发;统计模块下发各RI平均SINR和平均SE,以及各MCS的错误概率;根据当前栅格内历史调度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流数探索,并将结果下发至探索模块。流数探索即在探索模块中对RI和MCS不断进行更新处理,使得RI和MCS保持在较优值。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RI探索条件包括第一探索条件,第一探索条件为前一时刻进行流数探索处理,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当满足第一探索条件,获取对应于UE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携带有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步骤S220,根据第一反馈应答信息和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一时刻进行流数探索处理,就获取对应于UE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携带有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接着根据第一反馈应答信息和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流数探索即为探索模块对RI和MCS不停进行更新处理;而是否进行流数探索可以根据历史编码信息中的历史调度次数而确定,示例性地,当历史调度次数为2000次,而设定当次数不小于2000就不会进行流数探索,因此当历史编码信息中的历史调度次数为2000的情况下,探索模块就不会进行流数探索。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第一反馈应答信息包括确认应答ACK和非确认应答NACK。其中,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由传输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反馈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在接收端是否被成功接收,若成功则反馈ACK,失败则反馈NACK。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5所示,探索模块所维护的数据表格为探索表,探索表的行代表不同的栅格,列代表不同的速度区间,而栅格和速度区间限定的小表格中还会存储有探索信息表,探索信息表的行代表SINR,列代表不同的RI。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流数探索之前,需要设定流数探索间隔初始值RIExpGap、流数探索间隔增加值△RIExpGap、流数探索间隔参数和流数探索倒计时,而这四个参数影响RI的探索与选择。其中,RIExpGap和△RIExpGap是需要配置的参数,在探索模块运行时不会改变。模块会根据RIExpGap和△RIExpGap的配置自适应地选择流数探索间隔参数,流数探索间隔参数的值越大,则进行RI探索的概率越小。而流数探索倒计时的作用是作为中间变量,记录下一次进行流数探索的时间。这部分参数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解决AMC在当前RI可以传对的情况下不对其他RI进行尝试的问题。MCS探索概率初始值MCSExpProb,MCS探索概率惩罚值△MCSExpProb、MCS探索概率这三个参数影响MCS的探索与选择。其中,MCSExpProb和△MCSExpProb是需要配置的参数,在探索模块运行时不会改变。探索模块会根据MCSExpProb和△MCSExpProb的配置自适应地选择MCS探索概率,MCS探索概率的值越大,则进行MCS探索的概率越大。这部分参数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解决AMC在信道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盲目尝试更高MCS的问题。当前最优的RI和MCS为根据前一时刻传输结果更新后的理论最优的RI和MCS,而最终传输使用的RI和MCS会根据当前最优的RI和MCS、流数探索相关参数、以及MCS探索相关参数进行选取。
如图17和图18所示,示例性地,若前一时刻进行主动流数探索(即流数探索开启、且流数探索倒计时为0):若向上探索,若接收到ACK,将当前最优RI+1,更新RI+1下的SINR(即添加上△SINRAck),根据SINR折算当前最优MCS;若接收到NACK:流数探索间隔参数+△RIExpGap。
若向下探索,若接收到ACK:流数探索间隔参数重置为RIExpGap,当前最优RI-1,更新RI-1下的SINR,根据SINR折算当前最优MCS;若接收到NACK:流数探索间隔参数重置为RIExpGap。若未探索,则将流数探索间隔重置为RIExpGap并且将流数探索倒计时重置为当前流数探索间隔。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RI探索条件包括第二探索条件,第二探索条件为前一时刻未进行流数探索处理,而根据频谱效率进行流数降低处理,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30和步骤S240。
步骤S230,当满足第二探索条件,在更新当前流数探索间隔参数的情况下,获取对应于UE的第二反馈应答信息,第二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步骤S240,根据第二反馈应答信息和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满足第二探索条件,在更新当前流数探索间隔参数的情况下,先获取对应于UE的第二反馈应答信息,其中,第二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最后根据第二反馈应答信息和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第二反馈应答信息包括确认应答ACK和非确认应答NACK。其中,第二反馈应答信息由传输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反馈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在接收端是否被成功接收,若成功则反馈ACK,失败则反馈NACK。
如图18所示,示例性地,若前一时刻未进行主动流数探索,但进行基于SE降低流数;则将流数探索间隔参数重置为RIExpGap,流数探索倒计时重置为当前流数探索间隔,当前最优RI-1,根据ACK/NACK结果更新SINR(若为ACK,则SINR加上△SINRAck;若为NACK,则SINR减去△SINRNack),并折算当前最优MCS。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RI探索条件包括第三探索条件,所述第三探索条件为前一时刻对应的流数未改变,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50、步骤S260和步骤S270。
步骤S250,当满足第三探索条件,在更新当前流数探索倒计时参数的情况下,获取对应于UE的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步骤S260,根据第三反馈应答信息更新MCS探索概率;
步骤S270,根据第三反馈应答信息和更新后的MCS探索概率,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满足第三探索条件,在更新当前流数探索倒计时参数的情况下,先获取对应于UE的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然后根据第三反馈应答信息更新MCS探索概率;最后根据第三反馈应答信息和更新后的MCS探索概率,得到对应于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第三反馈应答信息包括确认应答ACK和非确认应答NACK。其中,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由传输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反馈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在接收端是否被成功接收,若成功则反馈ACK,失败则反馈NACK。
如图18所示,示例性地,若前一时刻流数未改变的情况下,若流数探索开启,则流数探索倒计时-1;在MCS提高的情况下,若接收到ACK,将MCS探索概率重置为MCSExpProb;若接收到NACK,将MCS探索概率减去△MCSExpProb;在MCS降低的情况下,MCS探索概率重置为MCSExpProb;最后根据ACK/NACK结果更新SINR,并折算当前最优MCS。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MCS探索条件包括第四探索条件,第四探索条件为进行流数探索处理,如图9所示,上述步骤S3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0、步骤S320和步骤S330。
步骤S310,当满足第四探索条件,获取对应于UE的第四反馈信息,第四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步骤S320,根据第四反馈信息和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得到第一频谱效率;
步骤S330,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满足第四探索条件,先获取对应于UE的第四反馈信息,第四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接着根据第四反馈信息和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得到第一频谱效率;最后根据第一频谱效率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第四反馈应答信息包括确认应答ACK和非确认应答NACK。其中,第四反馈应答信息由传输模块提供,该模块负责反馈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在接收端是否被成功接收,若成功则反馈ACK,失败则反馈NACK。
如图19所示,示例性地,若当前将要发送的数据包是当前栅格的第一个数据包,则直接根据统计模块下发的、或者根据信道测量结果折算的、或者预设的当前最优RI和MCS作为传输使用的RI和MCS;其中,传输使用的RI和MCS即为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判断当前是否要进行流数探索(即流数探索开启、且流数探索倒计时为0),在进行流数探索的情况下,若前一块反馈ACK,则进行流数向上探索,传输使用RI设置为当前最优RI+1,传输使用MCS设置为SE略高于最优RI&MCS组合的MCS(若当前最优RI为可传输的最大RI,则不进行探索);若前一块反馈NACK,则进行流数向下探索,传输使用RI设置为当前最优RI-1,传输使用MCS设置为SE略高于最优RI&MCS组合的MCS(若当前最优RI-1下的MCS最高阶的SE也小于当前SE,则不进行探索)。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MCS探索条件包括第五探索条件,第五探索条件为未进行流数探索处理,而根据频谱效率进行流数降低处理,如图10所示,上述步骤S3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40和步骤S350。
步骤S340,当满足第五探索条件,分别获取与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对应的第二频谱效率和平均频谱效率;
步骤S350,根据第二频谱效率和平均频谱效率之间的比较结果,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满足第五探索条件,先分别获取与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对应的第二频谱效率和平均频谱效率;接着根据第二频谱效率和平均频谱效率之间的比较结果,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如图19所示,示例性地,在基于SE判断需要降低流数的情况下,比较当前最优RI和MCS下的SE和当前最优RI-1下的平均SE;若当前最优RI-1下的平均SE更高,则传输使用RI设置为当前最优RI-1,传输使用MCS根据当前最优RI-1下的SINR折算。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MCS探索条件包括第五探索条件,第六探索条件为对应的流数未改变,如图11所示,上述步骤S3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60和步骤S370。
步骤S360,当满足第六探索条件,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编码调制信息;
步骤S370,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历史编码调制信息之间的比较结果,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满足第六探索条件,先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编码调制信息;然后根据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历史编码调制信息之间的比较结果,得到对应于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如图19所示,示例性地,在流数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设置传输使用RI为当前最优RI;并且若当前最优MCS高于前一时刻传输MCS:判断当前最优MCS下的错误概率是否超过某一阈值,若超过,则维持前一时刻传输MCS,否则根据MCS探索概率随机选择是否进行MCS向上探索;若向上探索,则设置传输MCS为当前最优MCS;若不向上探索,则设置传输MCS为上一时刻传输MCS,并将对应SINR减去△SINRNack;而若当前最优MCS小于等于前一时刻传输MCS:设置传输MCS为当前最优MCS。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执行完步骤S300之后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400。
步骤S400,根据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对历史编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可以对统计表中的历史编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以便于后续的UE对相关的历史编码信息进行获取,在小包场景和移动场景下能够提供较优的AMC初值,且不受限于信道测量的质量,可以提高AMC收敛性与系统性能。
如图13所示,统计模块和探索模块在时间上是并行运行的,并在特定时刻进行信息交互。其中,统计模块在如下三个时刻下发统计结果至探索模块:检测到新增UE;检测到现有UE切换栅格或速度区间;未下发统计结果的时间超过给定阈值。而探索模块在每一时刻都将实时信息上报给统计模块。
示例性地,如图16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统计模块可以输入当前UE编号、所属栅格、速度区间;探索模块上报的实时SINR(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值与RI、MCS选择;ACK/NACK反馈;信道质量测量信息。当统计模块对统计表进行更新的时候,首先依据前一时刻UE所属栅格、速度区间选择统计表的对应待更新位置;接着依据前一时刻的RI、传输结果,更新对应RI下的调度次数和调度成功次数;接着依据前一时刻的RI、MCS、传输结果,更新对应RI和MCS下的错误概率;接着依据前一时刻的RI、瞬时SINR值、调度次数,更新对应RI下的平均SINR;最后依据前一时刻的RI、MCS、调度次数,更新对应RI下的平均SE。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调制方法的流程,下面以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
示例一:
本实施例只有探索模块独立使用;
配置探索表初始为空,流数探索间隔初始值RIExpGap可设置为10,流数探索间隔增加值△RIExpGap可设置为2,MCS探索概率初始值MCSExpProb可设置为1,MCS探索概率惩罚值△MCSExpProb可设置为0.1,ACK时SINR的增加值△SINRAck可设置为0.1,NACK时SINR的减少值△SINRNack可设置为0.9;
设置流数探索间隔为RIExpGap,设置流数探索倒计时为RIExpGap,设置MCS探索概率为MCSExpProb,设置流数探索开关打开;
当前最优的RI和MCS值可根据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折算。这里以上行SRS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为例,可根据测量结果得到的各RI下的SINR折算MCS,再进一步折算SE。然后,取SE最大的RI作为最优RI,取对应的MCS作为最优MCS。在进行SINR到MCS的折算时,可以根据MCS与SINR的映射表进行,该映射表中列出了在各RI下MCS与SINR值的一一映射关系,该映射表的生成为已有技术。在进行MCS到SE的折算时,可以根据MCS与SE的映射表进行,该映射表列出了在各RI下各MCS所对应的SE。该映射表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为已有技术。
对于每个UE,重复进行以下更新参数和选择RI、MCS两个步骤:
在前一时刻进行主动流数探索的情况下(即流数探索开启、且流数探索倒计时为0):
在向上探索的情况下:若接收到ACK,则将当前最优RI+1;更新RI+1下的SINR(SINR加上△SINRAck);根据SINR折算当前最优MCS(根据MCS与SINR的映射表进行折算,选择映射表中对应SINR略小于当前更新后SINR的MCS值作为最优MCS);若接收NACK:流数探索间隔+△RIExpGap;
在向下探索的情况下:若接收到ACK:流数探索间隔重置为RIExpGap;当前最优RI-1;更新RI-1下的SINR;根据SINR折算当前最优MCS;若接收到NACK:流数探索间隔重置为RIExpGap;
在未探索的情况下:流数探索间隔重置为RIExpGap;流数探索倒计时重置为当前流数探索间隔。
在前一时刻基于SE降低流数的情况下,流数探索间隔参数重置为RIExpGap;流数探索倒计时重置为当前流数探索间隔;当前最优RI-1;根据ACK/NACK结果更新SINR(若为ACK,则SINR加上△SINRAck;若为NACK,则SINR减去△SINRNack),并折算当前最优MCS;
在前一时刻流数未改变的情况下,若流数探索开启:流数探索倒计时-1;若MCS提高:接收到ACK则将MCS探索概率重置为MCSExpProb;接收到NACK:MCS探索概率减去△MCSExpProb;若MCS降低,MCS探索概率重置为MCSExpProb;根据ACK/NACK结果更新SINR,并折算当前最优MCS。
在当前即将发送的数据包是当前UE的第一个数据包的情况下,则直接根据当前最优RI和MCS进行发送,该部分流程结束;否则进行以下步骤:
判断当前是否要进行流数探索(即流数探索开启、且流数探索倒计时为0),若进行流数探索的情况下:
若前一块反馈ACK,则进行流数向上探索:传输使用RI设置为当前最优RI+1,传输使用MCS设置为SE略高于最优RI&MCS组合的MCS(若当前最优RI为可传输的最大RI,则不进行探索),SE值可以通过查找各RI下MCS与SE映射的表格获得,该映射表格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
若前一块反馈NACK,则进行流数向下探索:传输使用RI设置为当前最优RI-1,传输使用MCS设置为SE略高于最优RI&MCS组合的MCS(若当前最优RI-1下的MCS最高阶的SE也小于当前SE,则不进行探索);
在基于SE判断是否需要降低流数的情况下:比较当前最优RI和MCS下的SE和当前最优RI-1下的平均SE;若当前最优RI-1下的平均SE更高,则传输使用RI设置为当前最优RI-1,传输使用MCS根据当前最优RI-1下的SINR折算;
在流数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设置传输使用RI为当前最优RI;若当前最优MCS高于前一时刻传输MCS:
判断当前最优MCS下的错误概率是否超过某一阈值,例如50%。若超过,则维持前一时刻传输MCS,否则进行以下步骤:
根据MCS探索概率随机选择是否进行MCS向上探索;
若向上探索,则设置传输MCS为当前最优MCS;
若不向上探索,则设置传输MCS为上一时刻传输MCS,并将对应SINR减去△SINRNack;
在当前最优MCS小于等于前一时刻传输MCS的情况下:
设置传输MCS为当前最优MCS;
最后输出传输使用的RI和MCS至传输模块。
探索模块独立使用时,对于信道测量结果的依赖很小,可提升干扰场景下的性能。此外,基于探索与利用平衡的AMC算法机制也能提升RI和MCS选择的准确性。
示例二:
本实施例探索模块与统计模块联合使用。
配置统计表初始为空,同时运行统计模块和探索模块;
其中,统计模块重复进行以下更新统计表和下发统计信息两个步骤:
更新统计表:
依据前一时刻UE所属栅格、速度区间选择统计表的对应待更新位置;
依据前一时刻的RI、传输结果,更新对应RI下的调度次数和调度成功次数。具体而言,调度次数每次+1,调度成功次数在传输结果为ACK时+1,否则不变;
依据前一时刻的RI、瞬时SINR值、调度次数,更新对应RI下的平均SINR。具体而言,更新后的平均SINR=原平均SINR*(调度次数-1)/调度次数+瞬时SINR/调度次数;
依据前一时刻的RI、MCS、调度次数,更新对应RI下的平均SE。具体而言,更新后的平均SE=原平均SE*(调度次数-1)/调度次数+瞬时SE/调度次数。若前一时刻反馈NACK,则瞬时SE为0。
依据前一时刻的RI、MCS、调度次数、调度成功次数,更新对应RI和MCS下的错误概率。具体而言,更新后的错误概率为该RI和MCS下的(调度次数-调度成功次数)/调度次数。
下发统计信息:
根据UE编号、所属栅格和速度区间、以及时间周期,判断是否进行统计信息下发。具体而言,当UE编号变化、或所属栅格变化、或所属速度区间变化、或未下发统计结果的时间超过给定阈值(如1分钟),则进行统计信息的下发;
如果进行统计信息下发,则:
若当前栅格无历史统计信息,可根据信道质量测量结果获得栅格内平均SINR并选择RI和MCS。这里以有上行SRS信道质量测量结果为例,可根据测量结果得到的各RI下的SINR折算MCS,进一步折算SE。然后,取SE最大的RI作为最优RI,取对应的MCS作为最优MCS,取测量得到的SINR作为平均SINR下发。此外,开启流数探索。若有历史统计信息,则进行以下步骤:
根据各RI平均SINR折算SE,选择SE最大的RI和MCS作为最优初值下发;
下发各RI平均SINR和平均SE;
根据当前栅格内历史调度次数,判断是否进行流数探索,并将结果下发至探索模块。例如,当历史调度次数大于2000次时,认为探索较为充分,可以关闭流数探索。
探索模块重复进行更新参数和选择RI、MCS两个步骤,与上述示例一中描述过程相同,仅有以下两处区别:初始时的当前最优的RI和MCS值是由统计模块下发的而非基于给定值;在选择RI、MCS步骤的最后需要输出实时SINR值与传输使用的RI和MCS至统计模块。
另外,如图20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600,该网络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20、处理器610及存储在存储器620上并可在处理器6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10和存储器62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60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编码调制方法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因此这些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实现原理以及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详述。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编码调制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620中,当被处理器61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编码调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300、图3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S1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121至S122、图5中的方法步骤S123至S124、图6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S220、图7中的方法步骤S230至S240、图8中的方法步骤S250至S270、图9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S33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340至S350、图11中的方法步骤S360至S370和图12中的方法步骤S400。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610执行,例如,被上述网络设备600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610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61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编码调制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S300、图3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S120、图4中的方法步骤S121至S122、图5中的方法步骤S123至S124、图6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S220、图7中的方法步骤S230至S240、图8中的方法步骤S250至S270、图9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S33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340至S350、图11中的方法步骤S360至S370和图12中的方法步骤S40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编码调制方法,包括:
获取对应于用户设备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根据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秩指示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编码调制方式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应于用户设备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UE所处栅格、所处速度区间的状态下的历史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历史编码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编码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所述历史编码信息为空,获取与所述UE对应的信道质量测量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测量信息获取到对应于所述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编码信息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所述历史编码信息不为空,根据所述历史编码信息生成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三编码信息;
确定所述第三编码信息为对应于所述UE的初始编码调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探索条件包括第一探索条件,所述第一探索条件为前一时刻进行流数探索处理;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满足所述第一探索条件,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携带有第一反馈应答信息,所述第一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一反馈应答信息和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探索条件包括第二探索条件,所述第二探索条件为前一时刻未进行流数探索处理,而根据频谱效率进行流数降低处理;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满足所述第二探索条件,在更新当前流数探索间隔参数的情况下,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反馈应答信息,所述第二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二反馈应答信息和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I探索条件包括第三探索条件,所述第三探索条件为前一时刻对应的流数未改变;所述根据所述初始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RI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满足所述第三探索条件,在更新当前流数探索倒计时参数的情况下,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三反馈应答信息,所述第三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三反馈应答信息更新MCS探索概率;
根据所述第三反馈应答信息和更新后的所述MCS探索概率,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一编码调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探索条件包括第四探索条件,所述第四探索条件为进行流数探索处理,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满足所述第四探索条件,获取对应于所述UE的第四反馈信息,所述第四反馈应答信息用于表征前一时刻传输的数据包被成功接收的情况;
根据所述第四反馈信息和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得到第一频谱效率;
根据所述第一频谱效率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探索条件包括第五探索条件,所述第五探索条件为未进行流数探索处理,而根据频谱效率进行流数降低处理,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满足所述第五探索条件,分别获取与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对应的第二频谱效率和平均频谱效率;
根据所述第二频谱效率和所述平均频谱效率之间的比较结果,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S探索条件包括第六探索条件,所述第六探索条件为对应的流数未改变,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包括:
当满足所述第六探索条件,获取前一时刻的历史编码调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所述历史编码调制信息之间的比较结果,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编码调制信息和预设的MCS探索条件,得到对应于所述UE的第二编码调制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编码调制信息对所述历史编码信息进行更新处理。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至少一个所述程序被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码调制方法。
CN202111214278.5A 2021-10-19 2021-10-19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961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4278.5A CN115996105A (zh) 2021-10-19 2021-10-19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24186 WO2023066057A1 (zh) 2021-10-19 2022-10-09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4278.5A CN115996105A (zh) 2021-10-19 2021-10-19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105A true CN115996105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8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4278.5A Pending CN115996105A (zh) 2021-10-19 2021-10-19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6105A (zh)
WO (1) WO20230660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4080744A1 (ja) * 2012-11-22 2017-01-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US20170170884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mimo scheduler transmit mode probing with transmit mode scoring
CN107346996B (zh) * 2016-05-06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200099596A1 (en) * 2018-09-24 2020-03-26 Apple Inc. Adapting a Millimeter-Wave Wireless 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6057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7265B1 (ko) Cqi 정보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수신 디바이스 및 송신 디바이스
US9713189B2 (en) Multiple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US2009016161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tables for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98180B (zh) 一种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946577A1 (en) Selection of radio resourc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2255717B (zh) 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修正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31778B (zh) 一种多入多出模式自适应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848708B2 (en) Capacit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obile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11496239B2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4734812A (zh) 一种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和设备
US8219104B2 (en)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which optimizes system throughput using a small amount of computation
CN101621352B (zh) 天线模式自适应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687937B (zh) 调制编码方式和重复次数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0779304B2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transmission to one or more wireless devices
CN115996105A (zh) 编码调制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57453B2 (en) Outer-loop adjustment for link adaptation
US10992352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10399815A1 (en) Adaptive modulation method for bayes classifier-based energy harvesting relay system
CN101212274B (zh) 上行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2583519B (zh) 一种链路自适应调整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2088730B (zh) 一种空分系统中的调制编码方式修正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16235436A (zh) 外环初始值的调整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10411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738154A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Retrospective interference regeneration schemes for relay-aided K-user MIMO downlink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