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5931A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5931A
CN115995931A CN202310043122.8A CN202310043122A CN115995931A CN 115995931 A CN115995931 A CN 115995931A CN 202310043122 A CN202310043122 A CN 202310043122A CN 115995931 A CN115995931 A CN 115995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disc
electromagnetic field
ribs
magnetic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31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100431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5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5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5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包括磁场机构、感应电压机构、动力传递机构、电压调节控制装置,感应电压机构有两套分别为左感应电压机构和右感应电压机构,左感应电压机构和右感应电压机构分别置于磁场机构的两侧面,磁场机构与发动机的机体相连接,发动机的飞轮与右感应电压机构相连,左感应电压机构和右感应电压机构套装在动力传递机构上,电压调节控制装置安装在磁场机构的非导磁壳的外壳上;本发明将径向的永磁磁通和轴向电励磁磁通在感应电压机构中合成组合磁通,实现组合励磁,有效节省轴向尺寸,功率密度高,具有良好的电压调节特性,适合应用在要求薄型安装的电动汽车增程器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发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学术和商业的热点。增程式电动汽车由于具有续航里程长、纯电驱动等优点,相较于纯电电驱汽车,其续航里程、电池寿命更长,从而摆脱了对充电设备的高度依赖。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又更为清洁和节能。它是当前阶段传统燃油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理想车型。增程器是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部件之一。电动汽车增程器解决了电动汽车缺电不能行驶和充电困难的问题,在车载电池缺电时,在不停车的前提下,能够驱动电动车行驶、给电池充电。大大扩展了电动汽车的活动范围,真正做到了无里程限制续航行驶,只要有加油站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加装了增程器的电动车辆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3倍以上,极大地降低了电池使用成本。
在电动汽车增程器用发电机中,主要有电励磁发电机、永磁发电机和组合励磁发电机,其中电励磁发电机,需要励磁绕组通电产生磁场,从而造成能源的消耗,电能利用率低,不适应于纯电动汽车增程器上使用。永磁发电机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发电机电机,不需要直流励磁电源和励磁绕组,因此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但是由于永磁电机磁场不能调节,当负载变化时,很难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例如,中国专利CN200420086799.2公开了汽车双磁场发电机及与其配用的电压调节器,该专利披露了转子上装有永磁爪子、电励磁爪子,其永磁爪子的一个爪极和其相邻的电励磁爪子的一个爪极是一个整体或者是两个相互靠近的两个物体,电励磁爪子的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与一个内设电流换向器的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该专利描述的是由爪极结构的永磁转子和无碳刷爪极结构的电励磁转子组成的双磁场发电机,爪极结构的永磁转子把轴向充磁的永磁磁场通过爪极改变成多个极的径向磁场,磁场气隙多、漏磁大、材料利用率低。
又例如,中国专利CN201310473598.1公开了车辆用复合励磁发电机,该车辆用复合励磁发电机由复合励磁系统、发电系统、转子、前端盖、后端盖组成,复合励磁系统的数量和发电系统的数量相等并且相互间隔通过螺钉一组固定在后端盖内腔中的同一圆周上、另一组固定在前端盖内腔中的同一圆周上。该专利描述的车辆用复合励磁发电机的复合励磁系统包含两套励磁绕组、励磁绕组铁芯和永磁体,发电系统包括两套电枢绕组、电枢绕组铁芯,使得发电机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发电机制造成本,并且两套系统轴向布置,使得轴向尺寸增加,不适合电动汽车增程器这种轴向尺寸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解决现有复合励磁发电机的能耗高,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等问题;而组合励磁发电机利用高性能永磁材料可减少电能消耗,同时继承了电励磁发电机良好的调整特性,克服了现有永磁发电机和电励磁发电机的固有缺陷。非常适合在电动汽车增程器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包括磁场机构、感应电压机构、动力传递机构、电压调节控制装置,其中感应电压机构有两套,左感应电压机构与右感应电压机构分别置于磁场机构的两侧面,磁场机构与发动机的机体相连接,发动机的飞轮与右感应电压机构相连,左感应电压机构与右感应电压机构套装在动力传递机构上,电压调节控制装置安装在磁场机构的非导磁壳的外壳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右感应电压机构包括导磁盘、导磁肋条、电枢线圈、飞轮紧固螺栓,导磁盘伸入到导磁轭的内孔内,两者之间存在径向气隙,气隙大小为0.5mm,导磁肋条设置于导磁盘的端面上,导磁肋条也伸入到导磁轭的内孔内,电枢线圈嵌入到导磁肋条之间的径向槽内,每组电枢线圈包围两条相邻导磁肋条。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左感应电压机构包括导磁盘、导磁肋条、电枢线圈,导磁盘伸入到导磁轭的内孔内,两者之间存在径向气隙,气隙大小为0.5mm,导磁肋条设置于导磁盘的端面上,导磁肋条也伸入到导磁轭的内孔内,电枢线圈嵌入到导磁肋条之间的径向槽内,每组电枢线圈包围两条相邻导磁肋条。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磁场机构包括固定盘、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电磁场激励线圈、永磁体、导磁轭、非导磁壳、导磁轭紧固螺钉、永磁体固定螺栓、非导磁壳固定螺栓,其中每一组电磁场激励线圈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上,相邻的电磁场激励线圈之间相串联且旋向相反,两套电磁场激励线圈分别置于固定盘的左、右两侧端面,永磁体均匀分布并固定在固定盘的外圆面,导磁轭内表面与永磁体的径向外表面相接触,导磁轭沿径向均匀布置在非导磁壳的内圆柱面,导磁轭紧固螺钉将导磁轭与非导磁壳固定到一起,永磁体固定螺栓将永磁体、导磁轭、非导磁壳与固定盘固定在一起,非导磁壳固定螺栓将非导磁壳与发动机的机体固定到一起。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动力传递轴、滚动轴承、轴向锁止螺母,动力传递轴依次穿过外侧的导磁盘、固定盘、内侧导磁盘,动力传递轴将内侧导磁盘和外侧的导磁盘连接到一起,两者一起转动,动力传递轴和固定盘之间嵌入滚动轴承,轴向锁止螺母将导磁盘轴向固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压调节控制装置包括稳压器外壳、控制电路板、稳压器固定螺钉,控制电路板置于稳压器外壳内腔中,稳压器外壳固定到非导磁壳的外表面,控制电路板连接电磁场激励线圈、电枢线圈以及动力电池。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盘为导磁性材料,固定盘的两个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上设有凹槽,每个端面上的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为8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电磁场激励线圈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的凹槽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磁轭为瓦片形,且为钢铁材料,内弧面与永磁体的弧面贴合,外弧面与非导磁壳内圆柱面贴合,导磁轭有8个,导磁轭的弧度与永磁体的弧度相等,且位置上一一对应,沿圆周均匀分布。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永磁体、导磁轭、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在同一径向法线上,所占弧度均为30°,且扇面幅度与相邻3个导磁肋条的扇面幅度相等。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非导磁壳采用铝材,外缘上设有3个法兰,每个法兰上设置1个孔,用于穿过非导磁壳固定螺栓,外圆表面均匀设置8组孔,用于安装导磁轭紧固螺钉和永磁体固定螺栓。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磁肋条有24个,成扇形形状,每两个导磁肋条之间设有1个嵌线槽,导磁肋条均匀分布在导磁盘内端面上,导磁肋条的轴向端面与固定盘上的同侧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轴向端面之间存在轴向气隙,气隙为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该电机通过在固定盘的端面设置电磁场激励线圈与固定盘外圆面上的永磁体共同励磁,两类磁场在感应电压机构中合成,根据负载的变化,利用电流的变化调整合成磁场,使其既具有永磁发电机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优点,又具有电励磁发电机良好的调整特性。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该电机的电励磁磁场和永磁磁场虽存在共用磁路,但电励磁磁场不通过永磁体,不会对永磁造成不可逆退磁,避免了永磁失效的发生,且永磁体为固定部件,不会因为转动而发生脱落。
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该电机通过将磁场机构的部件进行径向布置,且共用动力传递轴,轴向尺寸缩短,轴向径向共同励磁,增加功率密度,特别适合用于空间受限制的电动汽车增程器领域,有效的利用了增程器仓的径向空间,使得整体电机轴向尺寸变小。
4、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该电机采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发电机能够保持较高功率密度的同时,气隙磁场连续可调,使得发电机有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和较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磁场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感应电压机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产生永磁磁场的磁路图。
图6为图1中产生电励磁磁场的磁路图。
图中标号:1-磁场机构;2-感应电压机构;3-动力传递机构;4-电压调节控制装置;11-电磁场激励线圈;12-导磁轭;13-固定盘;14-非导磁壳;15-永磁体固定螺栓;16-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7-导磁轭紧固螺钉;18-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9-永磁体;21-导磁盘;22-导磁肋条;23-电枢线圈;24-飞轮紧固螺栓;31-动力传递轴;32-滚动轴承;33-轴向锁止螺母;41-稳压器外壳;42-控制电路板;43-稳压器固定螺钉;200-左感应电压机构;210右感应电压机构;211-导磁盘;221-导磁肋条;231-电枢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包括磁场机构1、感应电压机构2、动力传递机构3、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其中感应电压机构2有两套,左感应电压机构200与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分别置于磁场机构1的两侧面,磁场机构1与发动机的机体相连接,发动机的飞轮与右感应电压机构210相连,左感应电压机构200与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套装在动力传递机构3上,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安装在磁场机构1的非导磁壳14的外壳上。
进一步,在磁场机构1包括固定盘13、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电磁场激励线圈11、永磁体19、导磁轭12、非导磁壳14、导磁轭紧固螺钉17、永磁体固定螺栓15、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其中每一组电磁场激励线圈11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上,相邻的电磁场激励线圈11之间相串联且旋向相反,通电后使相邻的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外端面成“N”、“S”间隔排列,两套电磁场激励线圈11分别置于固定盘13的左、右两侧端面,永磁体19均匀分布并固定在固定盘13的外圆面,导磁轭12内表面与永磁体19的径向外表面相接触两者一一对应,导磁轭12沿径向均匀布置在非导磁壳14的内圆柱面,导磁轭紧固螺钉17将导磁轭12与非导磁壳14固定到一起,永磁体固定螺栓15将永磁体19、导磁轭12、非导磁壳14与固定盘13固定在一起,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将非导磁壳14与发动机的机体固定到一起。在导磁轭12的外表面与非导磁壳14的内圆柱面接触,导磁轭紧固螺钉17穿过非导磁壳14表面的孔,拧入到导磁轭12上的孔,将导磁轭12与非导磁壳14固定到一起,永磁体固定螺栓15穿过导磁轭12和永磁体19表面上的孔,拧入固定盘13外圆面上的孔内,将永磁体19、导磁轭12、非导磁壳14与固定盘13固定在一起,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穿过非导磁壳14端面的法兰上的孔,将非导磁壳14与发动机的机体固定到一起。
如图2、图4所示,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包括导磁盘21、导磁肋条22、电枢线圈23、飞轮紧固螺栓24,导磁盘21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两者之间存在径向气隙,气隙大小为0.5mm,导磁肋条22设置于导磁盘21的端面上,导磁肋条22也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电枢线圈23嵌入到导磁肋条22之间的径向槽内,每组电枢线圈23包围两条相邻导磁肋条22。在左感应电压机构210包括导磁盘211、导磁肋条221、电枢线圈231,导磁盘211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两者之间存在径向气隙,气隙大小为0.5mm,导磁肋条221设置于导磁盘211的端面上,导磁肋条221也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电枢线圈231嵌入到导磁肋条221之间的径向槽内,每组电枢线圈231包围两条相邻导磁肋条221。
如图1-4所示,动力传递机构3包括动力传递轴31、滚动轴承32、轴向锁止螺母33,动力传递轴31依次穿过外侧的导磁盘21、固定盘13、内侧导磁盘21,动力传递轴31将内侧的导磁盘21和外侧的导磁盘211连接到一起,两者一起转动,动力传递轴31和固定盘13之间嵌入滚动轴承32,轴向锁止螺母33将导磁盘21轴向固定。动力传递轴31依次穿过外侧的导磁盘21、固定盘13、内侧导磁盘21,导磁盘21和动力传递轴31之间靠花键连接,动力传递轴31将内侧导磁盘21和外侧导磁盘21连接到一起,两者一起转动,动力传递轴31和固定盘13之间嵌入滚动轴承32,轴向锁止螺母33安装在动力传递轴31两侧端部,将导磁盘21轴向固定。
如图1、2所示,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包括稳压器外壳41、控制电路板42、稳压器固定螺钉43,控制电路板42置于稳压器外壳41内腔中,稳压器外壳41固定到非导磁壳14的外表面,控制电路板42连接电磁场激励线圈11、电枢线圈23以及动力电池。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包括稳压器外壳41、控制电路板41、稳压器固定螺钉43,控制电路板41置于稳压器外壳41内腔中,稳压器固定螺钉42穿入稳压器外壳41两侧的孔,将稳压器外壳41固定到磁场机构1的固定盘13的外表面,控制电路板42连接电磁场激励线圈11、电枢线圈23以及动力电池,且稳压器的内腔用树脂填充。
进一步的,固定盘13为导磁性材料,固定盘13的两个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上设有凹槽,每个端面上的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为8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电磁场激励线圈11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凹槽内。两个端面上的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以固定盘13为中心对称布置,电磁场激励线圈11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凹槽内,固定盘13的内径大于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外圆弧面的直径。
优选的,导磁轭12为瓦片形,且为钢铁材料,内弧面与永磁体19的弧面贴合,外弧面与非导磁壳14内圆柱面贴合,导磁轭12有8个,导磁轭12的弧度与永磁体19的弧度相等,且位置上一一对应,沿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永磁体19、导磁轭12、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在同一径向法线上,所占弧度均为30°,且扇面幅度与相邻3个导磁肋条22的扇面幅度相等。
优选的,永磁体19采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为瓦片形,采用径向充磁,相邻永磁体19的外圆弧面的极性相反,形成“N”、“S”间隔排列。永磁体19的内径与固定盘13的外径相同,内表面与固定盘13的外圆面紧密贴合,永磁体19的外径与导磁轭12的内径相同,外表面与导磁轭12的内弧面紧密贴合,永磁体19有8个,永磁体19和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布置在同一径向位置。
优选的,非导磁壳14采用铝材,外缘上设有3个法兰,每个法兰上设置1个孔,用于穿过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外圆表面均匀设置8组孔,用于安装导磁轭紧固螺钉17和永磁体固定螺栓15。
优选的,导磁肋条22有24个,成扇形形状,每两个导磁肋条22之间设有1个嵌线槽,导磁肋条22均匀分布在导磁盘21内端面上,导磁肋条22的轴向端面与固定盘13上的同侧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轴向端面之间存在轴向气隙,气隙为0.5mm。
进一步的,在靠近发动机侧的导磁盘21设置凸缘,凸缘均匀分布4个轴向孔,飞轮紧固螺栓24穿过孔与发动机的飞轮固定到一起,使得导磁盘21随飞轮一起转动。每个电枢线圈23有多匝构成,彼此之间串联成一相,总共有3相,彼此之间成120°电角度,每相末端连接到一起,首端作为输出端,构成三相对称绕组,分布在两侧导磁肋条22的两套电枢线圈23同相之间相互并联。固定盘13两侧端面对应位置上的电磁场激励线圈11的绕向相同,每组电磁场激励线圈11由若干匝组成。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外圆弧面的直径小于固定盘13的直径。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运行原理:
磁场机构1与发动机的机体连接,保持固定,飞轮与磁场机构1内侧的导磁盘21相连,带动内侧导磁盘21旋转,内侧导磁盘21通过动力传递轴31带动外侧导磁盘21一起旋转,旋转过程中电枢线圈23的径向部分切割电励磁磁场和永磁磁场构成的合成磁场,在电枢线圈23产生感应电动势,输出给控制电路板42,控制电路板42根据输出电压的大小控制电磁场激励线圈11中的电流,从而调节合成磁场,实现稳压输出。
当负载较小时,仅靠永磁体19产出的磁场就能满足要求,此时,电磁场激励线圈11不通电,磁路中只有永磁体19产生的磁通,永磁体19产生的励磁磁通所形成的磁路为:永磁体19的N极→导磁轭12→气隙→导磁盘21→导磁肋条22→气隙→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固定盘13→永磁体19的S极,如图5所示。
当负载增大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下降,控制电路板42控制在电磁场激励线圈11中通入产生气隙磁通方向与永磁体19产生的气隙磁通方向相同的直流励磁电流,励磁磁通由两部分构成:永磁体19产生的磁通和电磁场激励线圈11产生的磁通。永磁体19产生的励磁磁通所形成的磁路为:永磁体19N极→导磁轭12→气隙→导磁盘21→导磁肋条22→气隙→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固定盘13→永磁体19的S极,如图5所示,电磁场激励线圈11通电后产生的磁通所形成的磁路为: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N极→固定盘13→同侧相邻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气隙→导磁肋条22→导磁盘21→导磁肋条22→气隙→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S极,如图6所示,电励磁磁场和永磁磁场穿过电枢线圈23的方向一致,产生的合成磁通相互叠加,使得最终的气隙磁通增强。当发动机带动感应电压机构2旋转时,通过电枢线圈23的磁通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感生出交流电,通过控制电路板42的作用,使其变成电动车驱动电机所需的直流电。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采用组合励磁的方式节省了电能的消耗,同时在永磁发电机的基础上使得输出电压调节更加方便,并且增大调节范围;采用轴向励磁和径向励磁相结合的形式,有效的节省了发电机轴向的空间;同时发电机的功率密度提高,发电效率提高,特别适合用于空间受限制的电动汽车增程器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装置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机构(1)、感应电压机构(2)、动力传递机构(3)、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其中感应电压机构(2)有两套分别为左感应电压机构(200)和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左感应电压机构(200)和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分别置于磁场机构(1)的两侧,磁场机构(1)与发动机的机体相连接,发动机的飞轮与右感应电压机构(210)相连,左感应电压机构(200)和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套装在动力传递机构(3)上,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安装在磁场机构(1)的非导磁壳(14)的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右感应电压机构(210)包括导磁盘(21)、导磁肋条(22)、电枢线圈(23)、飞轮紧固螺栓(24),导磁盘(21)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两者之间存在径向气隙,气隙大小为0.5mm,导磁肋条(22)设置于导磁盘(21)的端面上,导磁肋条(22)也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电枢线圈(23)嵌入到导磁肋条(22)之间的径向槽内,每组电枢线圈(23)包围两条相邻导磁肋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左感应电压机构(200)包括导磁盘(211)、导磁肋条(221)、电枢线圈(231),导磁盘(211)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两者之间存在径向气隙,气隙大小为0.5mm,导磁肋条(221)设置于导磁盘(211)的端面上,导磁肋条(221)也伸入到导磁轭(12)的内孔内,电枢线圈(231)嵌入到导磁肋条(221)之间的径向槽内,每组电枢线圈(231)包围两条相邻导磁肋条(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磁场机构(1)包括固定盘(13)、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电磁场激励线圈(11)、永磁体(19)、导磁轭(12)、非导磁壳(14)、导磁轭紧固螺钉(17)、永磁体固定螺栓(15)、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其中每一组电磁场激励线圈(11)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上,相邻的电磁场激励线圈(11)之间相串联且旋向相反,两套电磁场激励线圈(11)分别置于固定盘(13)的左、右两侧端面,永磁体(19)均匀分布并固定在固定盘(13)的外圆面,导磁轭(12)内表面与永磁体(19)的径向外表面相接触,导磁轭(12)沿径向均匀布置在非导磁壳(14)的内圆柱面,导磁轭紧固螺钉(17)将导磁轭(12)与非导磁壳(14)固定到一起,永磁体固定螺栓(15)将永磁体(19)、导磁轭(12)、非导磁壳(14)与固定盘(13)固定在一起,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将非导磁壳(14)与发动机的机体固定到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机构(3)包括动力传递轴(31)、滚动轴承(32)、轴向锁止螺母(33),动力传递轴(31)依次穿过外侧的导磁盘(21)、固定盘(13)、内侧导磁盘(21),动力传递轴(31)将内侧导磁盘(21)和外侧的导磁盘(211)连接到一起,两者一起转动,动力传递轴(31)和固定盘(13)之间嵌入滚动轴承(32),轴向锁止螺母(33)将导磁盘(21)轴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电压调节控制装置(4)包括稳压器外壳(41)、控制电路板(42)、稳压器固定螺钉(43),控制电路板(42)置于稳压器外壳(41)内腔中,稳压器外壳(41)固定到非导磁壳(14)的外表面,控制电路板(42)连接电磁场激励线圈(11)、电枢线圈(23)以及动力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固定盘(13)为导磁性材料,固定盘(13)的两个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上设有凹槽,每个端面上的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为8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电磁场激励线圈(11)绕在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的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导磁轭(12)为瓦片形,且为钢铁材料,内弧面与永磁体(19)的弧面贴合,外弧面与非导磁壳(14)内圆柱面贴合,导磁轭(12)有8个,导磁轭(12)的弧度与永磁体(19)的弧度相等,且位置上一一对应,沿圆周均匀分布;永磁体(19)、导磁轭(12)、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在同一径向法线上,所占弧度均为30°,且扇面幅度与相邻3个导磁肋条(22)的扇面幅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非导磁壳(14)采用铝材,外缘上设有3个法兰,每个法兰上设置1个孔,用于穿过非导磁壳固定螺栓(16),外圆表面均匀设置8组孔,用于安装导磁轭紧固螺钉(17)和永磁体固定螺栓(15)。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导磁肋条(22)有24个,成扇形形状,每两个导磁肋条(22)之间设有1个嵌线槽,导磁肋条(22)均匀分布在导磁盘(21)内端面上,导磁肋条(22)的轴向端面与固定盘(13)上的同侧电磁场激励线圈托架(18)轴向端面之间存在轴向气隙,气隙为0.5mm。
CN202310043122.8A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Pending CN115995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3122.8A CN115995931A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3122.8A CN115995931A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5931A true CN115995931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3122.8A Pending CN115995931A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59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75075A (en)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and system
CN101667763A (zh) 轻型汽车用带真空泵的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01667769A (zh) 电动汽车用复合励磁发电机
CN107846092B (zh) 一种集成制动钳的电动车轮毂电机
US11844169B2 (en) Rotary-induction heat generator with direct current excitation, extremely small electrical/kinetic efficiency, and extremely high thermal COP
CN109391049B (zh) 电动汽车预绕制线圈的可变磁通永磁电机
CN107482848B (zh) 电动车用带制动盘的轮毂电机
CN115995931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组合励磁发电机
CN101877522A (zh) 带真空泵的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CN103532268B (zh) 带真空泵的永磁发电机
CN202586546U (zh) 轻型汽车用混合磁路发电机
CN105871119B (zh) 一种带泵式永磁盘式发电机
CN103501092B (zh) 车辆用电励磁无刷发电机
CN101710768A (zh) 低速运输车用带真空泵的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07465322B (zh) 电动汽车增程器栅形转子电机
CN208738999U (zh) 一种筒式单气隙外转子无磁阻电机
CN110535314A (zh) 汽车用串联磁路混合励磁发电机
CN110729866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励磁凸极电机
CN211456970U (zh) 一种直流永磁无刷电动机装置
CN202798174U (zh) 分立电磁铁定子结构的新型永磁电机
CN107681814B (zh) 电动汽车用两侧定子六相磁阻电机
CN105763011A (zh) 带真空泵的内嵌双径向永磁发电机
CN2638322Y (zh) 无刷全永磁车用交流发电机
CN118157421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组合转子双输出模式复合励磁发电机
CN106685171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互补型永磁磁阻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