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2624A - 一种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2624A
CN115992624A CN202310126190.0A CN202310126190A CN115992624A CN 115992624 A CN115992624 A CN 115992624A CN 202310126190 A CN202310126190 A CN 202310126190A CN 115992624 A CN115992624 A CN 115992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quare tube
front handle
transmission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61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92624B (zh
Inventor
黄冬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bol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bol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bol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boli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61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2624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31012619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5992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9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五金锁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门锁,其结构包括门体、设于门体一侧的锁体、安装于门体上的人脸识别器以及安装在门体前后两侧并与锁体连接的前手把和后把手,所述前手把和后把手均朝下设置,所述锁体中部活动贯穿设置有传动方管,所述传动方管两端分别能够与前手把和后把手卡位连接,且传动方管能够活动设置在前手把和后把手相对一侧,能够通过指纹识别和密码输入进行开门,且在前把手被破坏拆下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自行开门,然后在前手把和后把手分别设置了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以及均设置了控制面板,这样前手把和后把手均能够进行控制开门以及自行提供电能,提高开门的使用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锁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或者指纹识别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控制面板),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用来把门窗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窗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智能锁具也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现有的智能门锁结构非常复杂且容易损坏,在使用时,经常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且通常前把手及其控制面板被损坏时就不能够开门,并且安防和使用效果差,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智能门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门锁,其结构包括门体、设于门体一侧的锁体、安装于门体上的人脸识别器以及安装在门体前后两侧并与锁体连接的前手把和后把手,所述前手把和后把手均朝下设置,所述锁体中部活动贯穿设置有传动方管,所述传动方管两端分别能够与前手把和后把手卡位连接,且传动方管能够活动设置在前手把和后把手相对一侧,通过传动方管使得前手把能够与后把手连动打开锁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前手把外侧安装设置有指纹识别器用于指纹识别验证,所述前手把和后把手内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其中前手把的控制面板一侧连接有密码输入面板,且该密码输入面板设置在前手把前侧用于密码输入验证。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前手把与后把手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卡槽,所述传动方管能够滑动穿插设置在滑动卡槽 内侧,且传动方管是一直能够卡在后把手的滑动卡槽内,使得后把手能够直接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方管正向旋转打开锁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前手把与滑动卡槽相对一侧设置有转动限位槽口,所述转动限位槽口与传动方管形状适配,且传动方管能够穿插进入转动限位槽口内侧,使得前手把与后把手的连动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后把手内侧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轴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由传动方管一端中部水平穿插进入,且螺纹杆与传动方管进行螺纹传动连接,通过螺纹杆螺纹传动传动方管在前手把和后把手的滑动卡槽内滑动位移。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螺纹杆与传动方管的长度适配,这样传动方管向左滑动到底后,使得螺纹杆末端能够塞满传动方管中部的槽口,且传动方管直接脱离前手把一侧的滑动卡槽和转动限位槽口后,前手把只能进行空转无法打开锁体。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前手把和后把手内侧分安装有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这样能够分别通过前手把和后把手进行单独供电和开锁,所述人脸识别器、指纹识别器和转动电机均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这样前手把被破坏后任然能够通过人脸识别器进行开锁。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实用,且防盗效果好,能够通过指纹识别和密码输入进行开门,且在前把手被破坏拆下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自行开门,然后在前手把和后把手分别设置了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以及均设置了控制面板,这样前手把和后把手均能够进行控制开门以及自行提供电能,提高开门的使用保障。
同时本发明通过螺纹杆的螺纹传动连接使得传动方管能够在锁体、前手把和后把手之间往复滑动,传动方管卡入前手把的转动限位槽口后能够与后把手连动,并能够打开锁体,传动方管脱离转动限位槽口后,前手把空转无法通过传动方管转动打开锁体,使用简单方便,且螺纹杆穿插进入传动方管内能够堵住传动方管一端的通口,提高了防盗安防的效果,相对现有技术来说,更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体、前把手和后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体、前把手和后把手的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体、前把手和后把手的侧视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门体1、锁体2、人脸识别器3、前手把4、指纹识别器41、控制面板42、转动限位槽口43、后把手5、转动电机51、螺纹杆52、滑动卡槽6、传动方管7、第一电池盒8、第二电池盒9。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4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门体1、设于门体1一侧的锁体2、安装于门体1上的人脸识别器3以及安装在门体1前后两侧并与锁体2连接的前手把4和后把手5,前手把4和后把手5均朝下设置,锁体2中部活动贯穿设置有传动方管7,传动方管7两端分别能够与前手把4和后把手5卡位连接,且传动方管7能够活动设置在前手把4和后把手5相对一侧,通过传动方管7使得前手把4能够与后把手5连动打开锁体2;前手把4外侧安装设置有指纹识别器41用于指纹识别验证,前手把4和后把手5内侧安装有控制面板42,其中前手把4的控制面板42一侧连接有密码输入面板,且该密码输入面板设置在前手把4前侧用于密码输入验证。
并且前手把4与后把手5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卡槽6,传动方管7能够滑动穿插设置在滑动卡槽6 内侧,且传动方管7是一直能够卡在后把手5的滑动卡槽6内,使得后把手5能够直接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方管7正向旋转打开锁体2;前手把4与滑动卡槽6相对一侧设置有转动限位槽口43,转动限位槽口43与传动方管7形状适配,且传动方管7能够穿插进入转动限位槽口43内侧,使得前手把4与后把手5的连动更加的稳定。
后把手5内侧安装有转动电机51,转动电机51轴连接有螺纹杆52,螺纹杆52由传动方管7一端中部水平穿插进入,且螺纹杆52与传动方管7进行螺纹传动连接,通过螺纹杆52螺纹传动传动方管7在前手把4和后把手5的滑动卡槽6内滑动位移。
其中,螺纹杆52与传动方管7的长度适配,这样传动方管7向左滑动到底后,使得螺纹杆52末端能够塞满传动方管7中部的槽口,且传动方管7直接脱离前手把4一侧的滑动卡槽6和转动限位槽口43后,前手把4只能进行空转打不开锁体2;
同时,前手把4和后把手5内侧分安装有第一电池盒8和第二电池盒9,第一电池盒8和第二电池盒9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42电性连接,这样能够分别通过前手把4和后把手5进行单独供电和开锁,人脸识别器3、指纹识别器41和转动电机51均于控制面板42电性连接,这样前手把4被破坏后任然能够通过人脸识别器3进行开锁。
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门锁,由于在门体1上安装了人脸识别器3以及在前手把4安装了控制面板42和密码输入面板,这样能够通过指纹识别和密码输入进行开门,且在前把手被破坏拆下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人脸识别自行开门;然后在前手把4和后把手5分别设置了第一电池盒8和第二电池盒9以及均设置了控制面板42,这样前手把4和后把手均能够进行控制开门以及自行提供电能,且能够在前手把4对的第一电池盒8进行更换,避免电池没电导致无法开门,提高开门的使用保障,而后把手5的滑动卡槽6是一直保持与传动方管7卡位连接的,因此转动后把手5能够直接带动传动方管7旋转打开锁体2。
并且,本发明通过螺纹杆52是螺纹贯穿进入传动方管7中部的,当指纹识别、密码输入以及人脸识别通过后,通过转动电机51带动螺纹杆52转动,使得螺纹推动传动方管7向前手把4内侧的转动限位槽口43滑入进行卡位,这样传动方管7卡入前手把4的转动限位槽口43后能够与后把手5连动,此时转动前手把4能够打开锁体2,当传动方管7脱离转动限位槽口43后,前手把4空转无法通过传动方管7转动打开锁体2,这样不仅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也是目前市面上锁具没有使用的结构。
上述传动方管7滑动过程中,由于传动方管7是贯穿锁体2中部并与锁体2内部的转动开锁机构(现有技术)连接,通常转动开锁机构(现有技术)只能够正向旋转开锁舌,且旋转开锁舌需要用一定的力,由于本发明传动方管7是相对重量较轻,且螺纹杆52螺纹带动传动方管7往转动开锁机构开锁舌的反方向旋转时,传动方管7被限位使得前滑动推进然后卡入转动限位槽口43内;并且螺纹杆52螺纹带动传动方管7正向主动时,使得传动方管7往回滑动脱离前手把4的转动限位槽口43和滑动卡槽6,传动方管7向右位移到底时螺纹杆52刚好顶在传动方管7右侧末端避免留有孔洞,不易于被卡入孔洞从而带动后把手5旋转进行开锁,提高防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智能门锁,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门体(1)、设于门体(1)一侧的锁体(2)、安装于门体(1)上的人脸识别器(3)以及安装在门体(1)前后两侧并与锁体(2)连接的前手把(4)和后把手(5),所述前手把(4)和后把手(5)均朝下设置,所述锁体(2)中部活动贯穿设置有传动方管(7);所述传动方管(7)两端分别能够与前手把(4)和后把手(5)卡位连接,且传动方管(7)能够活动设置在前手把(4)和后把手(5)相对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把(4)外侧安装设置有指纹识别器(41),所述前手把(4)和后把手(5)内侧安装有控制面板(42),其中前手把(4)的控制面板(42)一侧连接有密码输入面板,且该密码输入面板设置在前手把(4)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把(4)与后把手(5)相对一侧分别设置有滑动卡槽(6),所述传动方管(7)能够滑动穿插设置在滑动卡槽(6) 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把(4)与滑动卡槽(6)相对一侧设置有转动限位槽口(43),所述转动限位槽口(43)与传动方管(7)形状适配,且传动方管(7)能够穿插进入转动限位槽口(43)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把手(5)内侧安装有转动电机(51),所述转动电机(51)轴连接有螺纹杆(52),所述螺纹杆(52)由传动方管(7)一端中部水平穿插进入,且螺纹杆(52)与传动方管(7)进行螺纹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2)与传动方管(7)的长度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把(4)和后把手(5)内侧分安装有第一电池盒(8)和第二电池盒(9),第一电池盒(8)和第二电池盒(9)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42)电性连接,所述人脸识别器(3)、指纹识别器(41)和转动电机(51)均于控制面板(42)电性连接。
CN202310126190.0A 2023-02-17 一种智能门锁 Active CN115992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6190.0A CN115992624B (zh) 2023-02-17 一种智能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6190.0A CN115992624B (zh) 2023-02-17 一种智能门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2624A true CN115992624A (zh) 2023-04-21
CN115992624B CN115992624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99328A1 (de) * 1998-11-05 2000-05-10 Simons & Voss Identifikationssysteme GmbH Schliesszylinder
WO2013178007A1 (zh) * 2012-06-01 2013-12-05 杭州双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智能锁智能钥匙及控制方法
CN104405184A (zh) * 2014-10-31 2015-03-11 张彦 复合功能智能门锁
EP2860331A1 (en) * 2013-10-08 2015-04-15 Assa Ab Handle device
CN110485810A (zh) * 2019-07-12 2019-11-22 佛山市稳锐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盗门锁
CN209874671U (zh) * 2019-01-29 2019-12-31 刘芳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智能门锁把手离合器
CN110894760A (zh) * 2019-10-21 2020-03-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非正常方法开启门锁的装置、方法及门
CN210195478U (zh) * 2019-03-19 2020-03-27 杨柯 一种自带应急发电功能开锁的智能门锁锁体
CN213391619U (zh) * 2020-09-11 2021-06-08 黄鹏 一种拉手式智能锁
CN113236024A (zh) * 2021-06-25 2021-08-1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99328A1 (de) * 1998-11-05 2000-05-10 Simons & Voss Identifikationssysteme GmbH Schliesszylinder
WO2013178007A1 (zh) * 2012-06-01 2013-12-05 杭州双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智能锁智能钥匙及控制方法
EP2860331A1 (en) * 2013-10-08 2015-04-15 Assa Ab Handle device
CN104405184A (zh) * 2014-10-31 2015-03-11 张彦 复合功能智能门锁
CN209874671U (zh) * 2019-01-29 2019-12-31 刘芳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智能门锁把手离合器
CN210195478U (zh) * 2019-03-19 2020-03-27 杨柯 一种自带应急发电功能开锁的智能门锁锁体
CN110485810A (zh) * 2019-07-12 2019-11-22 佛山市稳锐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盗门锁
CN110894760A (zh) * 2019-10-21 2020-03-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非正常方法开启门锁的装置、方法及门
CN213391619U (zh) * 2020-09-11 2021-06-08 黄鹏 一种拉手式智能锁
CN113236024A (zh) * 2021-06-25 2021-08-10 珠海优特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2161U (zh) 带定位斜舌的电子防盗锁体
CN106505425A (zh) 一种安全的电力配电柜
CN207776609U (zh) 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玻璃门锁的内外机电一体启闭锁机构
CN201896503U (zh) 双电机电子防盗锁体
CN115992624B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07476676B (zh) 可内部解锁的金库门
CN108678556B (zh) 一种分步锁合的智能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15992624A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12878803A (zh) 一种内栓型电子机械组合定时锁具
CN209704217U (zh) 一种电动锁具
CN211500131U (zh) 一种可手动打开的电动门锁结构
CN214273252U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锁的驱动结构
CN205427999U (zh) 手机网络控制防盗门锁全自动智能系统
CN213115878U (zh) 电网用变电柜防盗装置
CN209908156U (zh) 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安全锁具
CN204440512U (zh) 一种自供电智能指纹密码锁
CN210798551U (zh) 一种自控内旋锁
CN108979326B (zh) 一种二级锁具以及装有二级锁具的保险箱或保管箱
CN208473454U (zh) 一种安全门锁的无锁孔面板把手
CN203230268U (zh) 高低压配电柜门禁锁
CN209891871U (zh) 一种用于电子锁具的开锁传动机构
CN206205613U (zh) 一种防止儿童误开的智能门锁
CN105913512A (zh) 手机网络控制防盗门锁全自动智能系统
CN216690865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具备远程开启功能的防盗门
CN215595318U (zh) 一种高可靠性多功能保险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