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87330A -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7330A
CN115987330A CN202211585455.5A CN202211585455A CN115987330A CN 115987330 A CN115987330 A CN 115987330A CN 202211585455 A CN202211585455 A CN 202211585455A CN 115987330 A CN115987330 A CN 115987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carrier communication
emergency stop
energy storag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54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Edela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Edela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Edela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Edela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54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7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7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7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包括接收端电路和操作端电路;其中,接收端电路包括第一载波通信模块、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1;操作端电路包括第二载波通信模块、第二储能元件、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急停开关S1。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将供电与控制集合在一起,利用交流正半波向操作端供电,交流负半波传输急停控制信号,从而解决了载波通信传输急停信号的可靠性问题,与常规控制线路相比,减少了控制电缆,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以解决强干扰下有效急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波通信电路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载波通信电路在传输急停信号时存在可靠性较差、控制线路线缆较多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所述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主要包括接收端电路和操作端电路;其中,接收端电路包括第一载波通信模块、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1;第一载波通信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载波阻断元件、第二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2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一储能元件与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相连接;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和继电器K1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急停控制输出端;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为常开引脚;其中,操作端电路包括第二载波通信模块、第二储能元件、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急停开关S1;第二载波通信模块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通过第二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急停开关S1的一端通过第三载波阻断元件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第二储能元件和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和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与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储能元件相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急停开关S1的另一端相连接;急停开关S1常开设置;控制器的正极供电端连接在二极管D3和第二储能元件之间;控制器的负极供电端通过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和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与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载波阻断元件为第一电感L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为第二电感L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三载波阻断元件为第三电感L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四载波阻断元件为第四电感L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储能元件为第一储能电容C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储能元件为第三储能电容C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电容C2为高频电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将供电与控制集合在一起,利用交流正半波向操作端供电,交流负半波传输急停控制信号,从而解决了载波通信传输急停信号的可靠性问题,与常规控制线路相比,减少了控制电缆,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以解决强干扰下有效急停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发明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的控制原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如图1所示,该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可以包括接收端电路和操作端电路。
该接收端电路包括第一载波通信模块、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1。其中,第一储能元件可以采用第一储能电容C1。电容C2采用的是高频电容。
第一载波通信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载波阻断元件、第二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其中,第一载波阻断元件可以采用第一电感L1。第二载波阻断元件可以采用第二电感L2。
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
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2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
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一储能元件与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相连接。
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和继电器K1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急停控制输出端。
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为常开引脚。
该操作端电路包括第二载波通信模块、第二储能元件、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急停开关S1。其中,第二储能元件可以采用第三储能电容C3。
第二载波通信模块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通过第二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
二极管D3的负极和急停开关S1的一端通过第三载波阻断元件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其中,第三载波阻断元件可以采用第三电感L3。
第二储能元件和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和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与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其中,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可以采用第四电感L4。
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储能元件相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急停开关S1的另一端相连接。急停开关S1常开设置。
控制器的正极供电端连接在二极管D3和第二储能元件之间。控制器的负极供电端通过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和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与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四电感L4的电感量均不小于100μH。电容C2的电容量不小于1μF,第一储能电容C1和第三储能电容C3的电容量均不小于100μF。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波通信模块、第二载波通信模块和控制器等均为现有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正常工作时,操作端与接收端通过载波进行通信,传递控制信号。当急停开关S1按下时,继电器K1吸合,输出急停信号。
具体的,交流正半波为控制器供电:当交流正半波Vi1>Vi2时,电流经第一电感L1,二极管D1,第三电感L3,二极管D3,第三储能电容C3,第四电感L4,第二电感L2向第三储能电容C3充电,交流负半波Vi1<Vi2时,不充电;第三储能电容C3作为储能元件,向控制器供电;控制器控制载波通信模块实现数据收发交互;
交流负半波为急停控制传输:当急停S1按下时,交流负半波Vi2>Vi1,电流经第二电感L2,第四电感L4,二极管D4,急停开关S1,第三电感L3,二极管D2,第一储能电容C1,第一电感L1,向第一储能电容C1充电,继电器K1吸合;若急停开关S1断开,继电器K1掉电断开。
用交流负半波传递急停信号,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将供电与控制集合在一起,利用交流正半波向操作端供电,交流负半波传输急停控制信号,从而解决了载波通信传输急停信号的可靠性问题,与常规控制线路相比,减少了控制电缆,提高了可靠性,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可以解决强干扰下有效急停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接收端电路和操作端电路;
其中,接收端电路包括第一载波通信模块、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1;
第一载波通信模块分别通过第一载波阻断元件、第二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第一储能元件、电容C2、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K1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一交流电源输入端;二极管D1的负极、电容C2连接至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第一储能元件与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相连接;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和继电器K1的第五引脚连接至急停控制输出端;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为常开引脚;
其中,操作端电路包括第二载波通信模块、第二储能元件、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急停开关S1;
第二载波通信模块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通过第二载波阻断元件连接至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二极管D3的负极和急停开关S1的一端通过第三载波阻断元件与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第二储能元件和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和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与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储能元件相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急停开关S1的另一端相连接;急停开关S1常开设置;
控制器的正极供电端连接在二极管D3和第二储能元件之间;控制器的负极供电端通过第四载波阻断元件和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与第二交流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载波阻断元件为第一电感L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载波阻断元件为第二电感L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三载波阻断元件为第三电感L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第四载波阻断元件为第四电感L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储能元件为第一储能电容C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储能元件为第三储能电容C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容C2为高频电容。
CN202211585455.5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Pending CN115987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5455.5A CN115987330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5455.5A CN115987330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7330A true CN115987330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6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5455.5A Pending CN115987330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73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7192A (zh) * 2023-10-09 2023-11-14 成都易德莱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切割的绳锯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7192A (zh) * 2023-10-09 2023-11-14 成都易德莱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切割的绳锯机
CN117047192B (zh) * 2023-10-09 2023-12-29 成都易德莱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切割的绳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035B (zh) 无线充电发送装置、无线充电系统以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105914899B (zh) 一种可双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KR20190127886A (ko) 무선 충전 장치, 방법 및 충전 대상 기기
CN203707858U (zh) 电动自行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器
CN102882286A (zh) 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KR101968615B1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및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사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206865234U (zh) 一种解决手机无线充电时发生充断的系统
US20210305847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system,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CN108390472A (zh) 一种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15987330A (zh) 一种能够实现可靠急停的载波通信电路
CN105071551A (zh)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N104838562A (zh) 无线输电装置
CN110311439A (zh) 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无线充电方法
CN109466350A (zh) 一种lcl复合型无线充电装置
CN114142623A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端、接收端及无线充电系统
US10431940B1 (en) Power receptacle with wireless control
US881020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charge system and an AC adapter
JP2011234051A (ja)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856947A (zh) 无接点和接点兼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35560U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3904724A (zh) 一种无低压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
KR101792936B1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0518678A (zh) 一种恒流充电的多负载无线充电系统
Kim Adaptive Magnetic Resonanc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Optimum frequency and Power-Leve Tracking for maintaining highly efficient
CN218567860U (zh) 智能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