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0076A -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0076A
CN115970076A CN202310273187.1A CN202310273187A CN115970076A CN 115970076 A CN115970076 A CN 115970076A CN 202310273187 A CN202310273187 A CN 202310273187A CN 115970076 A CN115970076 A CN 115970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hlegm
joint
pip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31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Hospital Jin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Hospital Jin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Hospital Jin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Hospital Jin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731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0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0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00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吸痰机和呼吸机面罩,吸痰机的顶部与第一吸痰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吸痰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接头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紧急停止吸痰的活塞块,接头远离第一吸痰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痰管,呼吸机面罩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该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通过将生理盐水泵射进入到注射管的内部,生理盐水通过出液口向咽喉位置进行湿润,同时也能够对鼻腔或咽喉部的痰液进行初步稀释,有效的提高吸痰效率,便于第二吸痰管顺畅地插入到咽喉痰液深处位置,防止一次性无法将深处的痰液吸出,进而提高了吸痰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分新生儿奶渍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而导致鼻腔或咽喉部位出现痰液时,其并不会自主地排出鼻腔或咽喉内的痰液,若不及时地将痰液排出,痰液会堵塞鼻腔或咽喉,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死亡的风险,现有对新生儿使用吸痰装置的负压功能进行吸痰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将吸痰管插入到鼻腔或口腔的内部,在插入前需要将吸痰管末端浸入到生理盐水中,通过负压吸生理盐水来测试管道连接是否通畅,并通过生理盐水对吸痰管进行一定的润滑作用,润滑后的吸痰管能够附带一部分的生理盐水进入鼻腔或咽喉部对痰液进行初步稀释,在插入到鼻腔或咽喉内部后,吸痰机在吸痰时需要缓慢地将吸痰管抽出,现有的人工抽出无法做到缓慢匀速抽出,若抽出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部分痰液未被吸出,进而导致痰液残留,在将吸痰管插入到咽喉位置时,新生儿会出现应激反应导致闭口的情况,同时新生儿可能会咬住吸痰管,进而导致吸痰管无法抽出,在吸痰装置的持续负压吸痰的作用下会导致新生儿咽喉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了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具备在自动吸痰的过程中能够自动缓慢抽出与自动湿润吸痰环境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在自动吸痰的过程中能够自动缓慢抽出与自动湿润吸痰环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机和呼吸机面罩,所述吸痰机的顶部与第一吸痰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痰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紧急停止吸痰的活塞块,所述接头远离第一吸痰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痰管,所述呼吸机面罩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第二吸痰管插入的穿插孔,所述固定平台的外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缓慢抽出第二吸痰管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插接泵射的泵射管,所述呼吸机面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槽架。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泄压孔,所述接头的外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与按压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按压板的外侧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接头的外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内侧端贯穿开设有抬升槽,所述抬升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泄压孔开合的活塞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痰管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生理盐水泵射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靠近接头的一端均开设有便于泵射管插入的进液口,所述注射管远离接头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生理盐水喷射出的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呼吸机面罩的外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流变液槽,所述固定平台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抵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环的外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两侧均与缓速杆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所述缓速杆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强磁块,所述强磁块活动连接在磁流变液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环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抵接环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与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限位活动连接在抵接环的外壁上,所述泵射管固定连接在活动块的中部,所述活动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接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架上等距均匀设置有驱动槽,所述导槽架的外壁套接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滚动连接在驱动槽的内部,所述驱动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舌板。
进一步的,泄压孔的外边缘设置为圆角状,起到便于活塞块进入到泄压孔内部的作用,所述活塞块的材质设置为橡胶,所述活塞块的直径尺寸与泄压孔的直径尺寸相适配,起到活塞块能够完全对泄压孔进行封堵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穿插孔的尺寸形状与第二吸痰管的尺寸形状相适配,起到便于第二吸痰管的插入的作用,所述抵接环的内部设置有与穿插孔相同的孔洞,所述泵射管与外接的生理盐水泵射装置通过管道连接,通过泵射装置能够将生理盐水泵射进入到泵射管的内部,所述斜块面向接头的一面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所述推杆与斜块相对面设置有相适配的斜面,起到便于推动活动块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与驱动架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正转与反转,通过设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后能够带动驱动架在导槽架上活动,所述支撑舌板与驱动架的铰接点设置有电性驱动支撑舌板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支撑舌板将新生儿的口腔撑开。
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生理盐水泵射进入到注射管的内部,生理盐水通过出液口向咽喉位置进行湿润,同时也能够对鼻腔或咽喉部的痰液进行初步稀释,有效的提高吸痰效率,便于第二吸痰管顺畅地插入到咽喉痰液深处位置,防止一次性无法将深处的痰液吸出,进而提高了吸痰的有效性;
通过活动块带动泵射管插入到进液口的内部,进而使得泵射管与注射管的内部相通,有效的实现了自动连接和后续自动泵射生理盐水的效果,便于生理盐水的重复泵射的目的;
通过第二固定座使得缓速杆带动强磁块在磁流变液槽的内部缓慢的向外侧滑动,进而能够使得抵接环限制接头带动第二吸痰管缓慢的插入到咽喉位置,防止第二吸痰管插入过快而对鼻腔或咽喉造成不适,防止在鼻腔内部插入过快导致婴儿打喷嚏的问题,进而降低打喷嚏对吸痰效果的影响,同时防止在咽喉部插入过快导致婴儿出现生理反应的吞咽动作,进而降低吸痰效果;
通过抵接环运动的过程中推动接头向远离呼吸机面罩的一侧缓慢运动,接头带动第二吸痰管缓慢地从咽喉或鼻腔内部抽出,进而实现了自动抽出的效果,同时在磁流变液槽的限制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吸痰管缓慢的抽出,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抽出步骤,保证了抽出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泄压孔处于打开状态,吸痰机产生的负压吸力会通过泄压孔负压吸气,进而使得负压吸力不会从第二吸痰管的内部吸引,使得第二吸痰管停止吸痰,避免了负压吸痰造成的损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内部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槽架周边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抵接环周边结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F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吸痰机;2、第一吸痰管;
3、接头;31、泄压孔;32、第一固定座;33、按压板;34、第一弹簧;35、抬升槽;36、活塞块;
4、第二吸痰管;41、注射管;42、进液口;43、出液口;
5、呼吸机面罩;
6、固定平台;61、穿插孔;62、磁流变液槽;63、第二弹簧;64、抵接环;641、活动槽;642、弹簧槽;643、第三弹簧;644、活动块;645、泵射管;646、斜块;65、第二固定座;66、缓速杆;67、强磁块;68、推杆;
7、导槽架;71、驱动槽;72、驱动架;721、驱动轮;73、支撑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考方位均与图1中的位置关系为基准。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机1和呼吸机面罩5,吸痰机1的顶部与第一吸痰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吸痰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3,接头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紧急停止吸痰的活塞块36,接头3远离第一吸痰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痰管4,呼吸机面罩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6,固定平台6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第二吸痰管4插入的穿插孔61,穿插孔61的尺寸形状与第二吸痰管4的尺寸形状相适配,起到便于第二吸痰管4插入的作用,固定平台6的外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缓慢抽出第二吸痰管4的抵接环64,抵接环64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插接泵射的泵射管645,呼吸机面罩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槽架7。
如图1~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接头3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泄压孔31,泄压孔31的外边缘设置为圆角状,起到便于活塞块36进入到泄压孔31内部的作用,接头3的外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2,第一固定座32的一端与按压板33的中部转动连接,按压板33的外侧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的底部与接头3的外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按压板33的内侧端贯穿开设有抬升槽35,抬升槽3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泄压孔31开合的活塞块36,活塞块36的材质设置为橡胶,活塞块36的直径尺寸与泄压孔31的直径尺寸相适配,起到活塞块36能够完全对泄压孔31进行封堵的作用。
第二吸痰管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生理盐水泵射的注射管41,注射管41靠近接头3的一端均开设有便于泵射管645插入的进液口42,注射管41远离接头3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生理盐水喷射出的出液口43,将生理盐水泵射进入到注射管41的内部,生理盐水通过出液口43向咽喉位置进行湿润,同时也能够对鼻腔或咽喉部的痰液进行初步稀释,有效的提高吸痰效率,便于第二吸痰管4顺畅地插入到咽喉痰液深处位置,防止一次性无法将深处的痰液全部吸出,进而提高了吸痰的有效性。
导槽架7上等距均匀设置有驱动槽71,导槽架7的外壁套接有驱动架72,驱动架7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721,驱动轮721滚动连接在驱动槽71的内部,驱动轮721与驱动架72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正转与反转,通过设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带动驱动轮721转动后能够带动驱动架72在导槽架7上活动,驱动架7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舌板73,支撑舌板73与驱动架72的铰接点设置有电性驱动支撑舌板73转动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支撑舌板73将新生儿的口腔撑开。
如图5、图6、图10和图1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呼吸机面罩5的外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流变液槽62,固定平台6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3,第二弹簧63的另一端与抵接环64固定连接,抵接环64的内部设置有与穿插孔61相同的孔洞,起到便于第二吸痰管4插入的作用,抵接环64的外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65,第二固定座65两侧均与缓速杆66的外侧端转动连接,缓速杆66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强磁块67,强磁块67活动连接在磁流变液槽62的内部。
抵接环6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641,抵接环64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642,弹簧槽642的内部与第三弹簧643固定连接,第三弹簧643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44,活动块644限位活动连接在抵接环64的外壁上,泵射管645固定连接在活动块644的中部,泵射管645与外接的生理盐水泵射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泵射装置能够将生理盐水泵射进入到泵射管645的内部,活动块64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块646,斜块646面向接头3的一面设置有倾斜的斜面,起到便于推杆68通过斜块646推动活动块644的作用,接头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68,推杆68与斜块646相对面设置有相适配的斜面,起到便于通过斜块646推动活动块644的作用。
结合上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未使用时,第一弹簧34处于未被压缩的状态,第一弹簧34使得按压板33处于水平状态,按压板33通过抬升槽35使得活塞块36进入到泄压孔31的内部,活塞块36使得泄压孔31处于封堵的状态,第二吸痰管4未插入到穿插孔61的内部,此时接头3未与抵接环64接触,在第二弹簧63未被压缩的状态下,第二弹簧63使得抵接环64处于最外侧,抵接环64通过第二固定座65使得缓速杆66带动强磁块67处于磁流变液槽62的最内侧,第三弹簧643处于未被压缩的状态,第三弹簧643使得活动块644处于抵接环64的最外侧,活动块644带动泵射管645回收在活动槽641的内部,驱动槽71使得驱动架72处于靠近呼吸机面罩5的一端,驱动装置使得支撑舌板73与驱动架72处于垂直状态。
正常使用时,呼吸机面罩5佩戴在新生儿的面部,对新生儿进行供氧,当需要对新生儿进行吸痰时,将第二吸痰管4插接在接头3的内部,使得接头3与第二吸痰管4的内部贯通,首先对咽喉部位的痰液进行负压吸痰,因为在常规插入第二吸痰管4的过程中,新生儿会出现应激反应,新生儿嘴唇处于闭合状态,导致第二吸痰管4无法有效的插入到口腔内部,进而影响第二吸痰管4的插入效率,因为控制系统能够控制电机带动驱动轮721转动,此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使得驱动轮721在驱动槽71的内部正转后带动驱动架72向新生儿嘴部的一侧运动,驱动架72带动支撑舌板73进入到新生儿的口腔中,即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支撑舌板73向下展开,将新生儿的下颚向下推动,进而便于第二吸痰管4的有效插入,同时也防止在第二吸痰管4插入到口腔内部后,新生儿出现应激反应嘴唇咬住第二吸痰管4而导致第二吸痰管4堵塞的问题。
常规的第二吸痰管4大多是医用一次性,进而在对不同位置吸痰时,需要从口腔更换至鼻腔或者鼻腔更换至口腔进行吸痰时,便要更换第二吸痰管4,但是在插入的过程中需要将第二吸痰管4的末端浸入到生理盐水中,通过负压吸生理盐水来测试管道连接是否通畅,并通过生理盐水对第二吸痰管4进行一定的润滑作用,润滑后的第二吸痰管4能够附带一部分的生理盐水进入鼻腔或咽喉部时对痰液进行初步稀释,此时将第二吸痰管4穿过底部的穿插孔61,当接头3运动到与抵接环64相互接触时,此时接头3带动推杆68的倾斜面与斜块646的倾斜面相互接触后,推杆68推动斜块646使得活动块644靠近抵接环64并压缩第三弹簧643,活动块644带动泵射管645插入到进液口42的内部,进而使得泵射管645与注射管41的内部相连通,有效的实现了自动连接和后续自动泵射生理盐水的效果,起到便于生理盐水的重复泵射的目的,当泵射管645与进液口42接通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泵射装置将生理盐水泵射进入到注射管41的内部,生理盐水通过出液口43向咽喉位置进行湿润,同时也能够对鼻腔或咽喉部的痰液进行初步稀释,有效的提高吸痰效率,便于第二吸痰管4顺畅地插入到咽喉痰液深处位置,防止一次性无法将深处的痰液全部吸出,进而提高了吸痰的有效性。
在吸痰时,因为吸痰不能超过十五秒,需要防止吸痰机1长时间负压吸痰对鼻腔或咽喉位置造成损伤,进而在吸痰的过程中需要边吸边向外缓慢的抽动,目前在第二吸痰管4吸痰时大多是通过人工缓慢的向外拉动,人工拉动无法保证第二吸痰管4的运动平稳,若拉动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在拉动的过程中对咽喉或鼻腔其他部位造成不适,在接头3持续的向呼吸机面罩5的一侧挤压时,此时接头3会推动抵接环64向呼吸机面罩5的一侧运动并压缩第二弹簧63,通过磁流变液槽62内部磁流变液的物理性质,磁流变液通磁后会变为黏稠状,进而在抵接环64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固定座65使得缓速杆66带动强磁块67在磁流变液槽62内部缓慢的向外侧滑动,进而能够使得抵接环64限制接头3带动第二吸痰管4缓慢的插入到咽喉位置,防止第二吸痰管4插入过快而对鼻腔或咽喉造成不适,防止在鼻腔内部插入过快导致婴儿打喷嚏的问题,进而降低打喷嚏对吸痰效果的影响,同时防止在咽喉部插入过快导致婴儿出现生理反应的吞咽动作,进而降低吞咽动作对吸痰效果的影响,当第二吸痰管4插入到吸痰的位置后,此时手松开接头3后,在第二弹簧63自身松弛的作用下使得抵接环64向远离呼吸机面罩5的一侧运动,强磁块67在磁流变液槽62的限制作用下缓慢地在磁流变液槽62的内部向中部滑动,强磁块67的缓慢滑动使得缓速杆66带动第二固定座65限制抵接环64的移动,进而使得抵接环64缓慢的运动,抵接环64运动的过程中推动接头3向远离呼吸机面罩5的一侧缓慢运动,接头3带动第二吸痰管4缓慢地从咽喉或鼻腔内部抽出,进而实现了自动抽出的效果,同时在磁流变液槽62的限制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吸痰管4缓慢的抽出,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抽出步骤,保证了抽出过程中的稳定性,因为穿插孔61对称开设在呼吸机面罩5外侧,穿插孔61上下分别对应新生儿鼻腔与口腔,以上吸痰操作均位于底部的穿插孔61对口腔进行吸痰,当需要对鼻腔进行吸痰时,再将第二吸痰管4插入到顶部的穿插孔61再进入到鼻腔内部,在插入的工作过程中实现的效果均相同,但对新生儿吸痰的位置不同,对新生儿鼻腔与口腔均能够进行吸痰操作。
在吸痰过程中若对咽喉或鼻腔造成损伤,此时手动按压按压板33的外侧端,按压板33的外侧端受到按压后以第一固定座32为轴心向下转动并压缩第一弹簧34,同时按压板33通过抬升槽35带动活塞块36远离泄压孔31,此时泄压孔31处于打开状态,吸痰机1产生的负压吸力会通过泄压孔31进入,进而使得负压吸力不会从第二吸痰管4的内部吸痰,使得第二吸痰管4停止吸痰,避免了负压吸痰造成的损伤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包括吸痰机(1)和呼吸机面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机(1)的顶部与第一吸痰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痰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头(3),所述接头(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紧急停止吸痰的活塞块(36),所述接头(3)远离第一吸痰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痰管(4),所述呼吸机面罩(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平台(6),所述固定平台(6)的外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第二吸痰管(4)插入的穿插孔(61),所述固定平台(6)的外侧对称设置有用于缓慢抽出第二吸痰管(4)的抵接环(64),所述抵接环(64)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插接泵射的泵射管(645),所述呼吸机面罩(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槽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3)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泄压孔(31),所述接头(3)的外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2),所述第一固定座(32)的一端与按压板(33)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按压板(33)的外侧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的底部与接头(3)的外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33)的内侧端贯穿开设有抬升槽(35),所述抬升槽(3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控制泄压孔(31)开合的活塞块(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痰管(4)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生理盐水泵射的注射管(41),所述注射管(41)靠近接头(3)的一端均开设有便于泵射管(645)插入的进液口(42),所述注射管(41)远离接头(3)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生理盐水喷射出的出液口(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面罩(5)的外壁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磁流变液槽(62),所述固定平台(6)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3),所述第二弹簧(63)的另一端与抵接环(64)固定连接,所述抵接环(64)的外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65),所述第二固定座(65)两侧均与缓速杆(66)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所述缓速杆(66)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强磁块(67),所述强磁块(67)活动连接在磁流变液槽(6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环(6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641),所述抵接环(64)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642),所述弹簧槽(642)的内部与第三弹簧(6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43)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44),所述活动块(644)限位活动连接在抵接环(64)的外壁上,所述泵射管(645)固定连接在活动块(644)的中部,所述活动块(64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斜块(646),所述接头(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6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架(7)上等距均匀设置有驱动槽(71),所述导槽架(7)的外壁套接有驱动架(72),所述驱动架(7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721),所述驱动轮(721)滚动连接在驱动槽(71)的内部,所述驱动架(7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舌板(7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31)的外边缘设置为圆角状,所述活塞块(36)的材质设置为橡胶,所述活塞块(36)的直径尺寸与泄压孔(31)的直径尺寸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孔(61)的尺寸形状与第二吸痰管(4)的尺寸形状相适配,所述抵接环(64)的内部设置有与穿插孔(61)相同的孔洞,所述泵射管(645)与外接的生理盐水泵射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斜块(646)面向接头(3)的一面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所述推杆(68)与斜块(646)相对面设置有相适配的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721)与驱动架(72)转动连接处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设备控制系统控制正转与反转,所述支撑舌板(73)与驱动架(72)的铰接点设置有电性驱动支撑舌板(73)转动的驱动装置。
CN202310273187.1A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Withdrawn CN115970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3187.1A CN115970076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3187.1A CN115970076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0076A true CN115970076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3187.1A Withdrawn CN115970076A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00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1394A (zh) * 2023-05-18 2023-06-23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便捷辅助呼吸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1394A (zh) * 2023-05-18 2023-06-23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便捷辅助呼吸机
CN116271394B (zh) * 2023-05-18 2023-07-2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便捷辅助呼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70076A (zh) 一种新生儿科用呼吸机自动吸痰装置
CN209500366U (zh) 一种防损伤型医用吸痰管
CN109364311B (zh) 一种防逆流防气道损伤无菌封闭式吸痰管
CN218187405U (zh) 无创可调式吸痰管
CN209827717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13723862U (zh) 一种新型吸痰器
CN215351022U (zh) 一种可视吸痰装置
CN210932980U (zh) 一种防回流吸痰管
CN204890869U (zh) 多功能双囊气管插管
CN209900214U (zh) 一种儿科治疗用的吸痰装置
CN209422583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吸痰器
CN213608698U (zh) 一种强度可调的小儿吸痰装置
CN209847943U (zh) 呼吸科护理吸痰装置
CN109621019A (zh) 一种用于人工气道的枪式吸痰器
CN213490894U (zh) 一种呼吸内科的调压吸痰装置
CN218944085U (zh) 一种带有疏通功能的气管导管
CN215274847U (zh) 一种柔性自适应吸痰装置
CN218045995U (zh) 一种封闭式吸痰管
CN220090072U (zh) 一种核辐射重症病人用密闭式吸痰装置
CN215900501U (zh) 一种吸痰器
CN215309440U (zh) 一种可吸引痰液呼吸皮囊面罩
CN219127613U (zh) 一种长效型封闭式无损伤吸痰管
CN220025823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9783318U (zh) 一种具有给药和冲洗功能的封闭式吸痰装置
CN215961645U (zh) 自主排痰型双腔气管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